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叉配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记录单

xxxx医院交叉配血记录单

者:20 年月日者::领血者:领血时间:20 年月日时分

第一联(白):贴病历第二联(红):血库存档

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检验目的: 规范操作程序,保证受血者用血安全。 2、实验原理: 聚凝胺(ploybreene),一种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能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集。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聚凝胺凝集,则凝集不可逆。在检测抗体活性的聚凝胺试验中,红细胞与血清首先在低离子介质中孵育,来促进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然后加入聚凝胺来凝集细胞。离心后,凝集的细胞不再悬浮,加入重新悬浮液,聚凝胺的凝集作用可通过加入椽酸钠而中和,使正常红细胞的凝集解散,而抗体引起的凝集仍存在。 3、样本要求: 输血前3天内抽取的抗凝静脉血,禁止使用溶血或已污染的血样,标签不全者拒收。 4、材料: 试剂(聚凝胺测定配套试剂盒) (1)低离子介质溶液 (2)聚凝胺试剂 (3)重新悬浮液 (4)阳性对照溶液 5、仪器:

5.1 白洋80C自动平衡离心机 5.2 电热恒温水箱 5.3 光学显微镜 6、操作步骤: 6.1. 取玻璃试管,标记主次侧及对照管,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者红细胞三次,配成3-5%红细胞悬液。主侧加受血者血清(浆)2滴,加献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清(浆)2滴,加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对照管加入阳性对照血清2滴,再加入供 (献)者5%红细胞悬液1滴。 6.2.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2滴,混合均匀,室温浮育一分钟。 6.3.每管各加2滴0.05%聚凝胺溶液,混合后静置15秒。 6.4.3000rpm离心30-60秒,检查上清有无溶血反应,若无,倾去上清液。轻轻摇动试管,观察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6.5.加入2滴重新悬浮液,并轻轻混合,肉眼或显微镜观察结果。 6.6.结果判断:如凝集散开,则为聚凝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为配血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为配血不相合,结果须在3分钟内判读。 7、影响因素和药物干扰: 7.1在室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7.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多

检验报告审核

【目的】 保证每个样本测定分析后质量控制,确保检验人员认真仔细地对每个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审核,发出正确检验报告。 【SOP文件的更改】 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适用范围】 检验科全部报告的审核。 【操作步骤】 第一部分基础审核 一、报告质量 (一) 报告单审核应考虑的问题 1、标本影响 (1)标本采集、运送及前处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标本采集运送指南)。包括 ①标本采集前患儿状态的影响 ?临床使用药物:如临床应用维生素C等还原性的药物,用氧化酶法检测血 糖时就会出现结果非常低。 ?输液同侧抽血:如正在输入葡萄糖则血糖结果偏高。 ②标本状况的影响

?标本溶血:血细胞中高浓度组分逸出,使测定结果增高,如LDH、CK、 CK-MB、AST、ALT、K+;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后因化学反应而引起其他物质的浓度变化,如溶血后RBC中的磷脂进入血液被血清中的磷酸酯酶水解,导致血磷显着增高; ?Hb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如导致BIL结果增高;对血细胞计数的影 响:PLT增高,RBC减少 ?抗凝状态:血凝四项标本凝固可导致结果偏高,抗凝剂比例不对导致结果异 常 ?脂血标本:血液脂浊可散射光线,所以对吸光度一般产生正向干扰,导致一 些项目如ALB、UA、TP等测定结果增高。 ?冷凝集血液标本:对血常规、血凝四项、交叉配血会有影响。 ③标本运送的影响 ?血浆氨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至检验科,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结果偏高。 ?血钾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至检验科,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结果偏高。 ?血糖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至检验科,因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结果偏低。 ?粪便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至检验科,因标本干燥导致有形成分破坏,结果异 常。 2、仪器性能影响 ?仪器故障方面:如仪器老化、光路系统老化、仪器故障等方面都可对检验结 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仪器性能方面:检测系统性能/精密度、准确性、线性等,校准/校准验证等 的影响。 3、试剂影响 ?线性范围的影响:各试剂都有自己的线性范围,对超过线性的结果一定要进 行增量或者减量测定,尤其是一些酶类检测,超过线性的高值标本检测时经常会由于底物耗尽而出现假性低值或者负值,负值审核时容易审出来,但一些假性低值结果则需要结合其它检验结果或者看仪器上的报警,查看反应曲线才能发现,这方面就需要审核者倍加注意了。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 4.1 抗A、抗B、抗D血清 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 4.3 聚凝胺试剂 4.4 抗人球蛋白试剂 5.操作方法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

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附注 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7.4 交叉配血试验中发现不配合时,首先应考虑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定型是否错误,必要时进行抗体筛选,注意有无特异性同种抗体。或者病人的血清在室温,37℃或抗人球蛋白血清中凝集所有的其它红细胞,造成交叉配血的困难,应进一步作有关试验进行鉴定。 7.5 在每次输血之后,受血者和献血者样本应在2℃~6℃保存10天。如果病人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在输血后数天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保存的病人和献血员的血样就有可能要重新或追加试验,必要时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重新采取血样与输血前病人血样同时检查以资比较。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S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落石出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试剂 1、试剂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 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06143020455; 4、包装规格:500ml/瓶; 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 七、检测样本要求 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 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 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 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1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 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 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 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 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 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 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必须遵守劳动 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 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急诊输血亦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血库,否则应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完全相符,如有不符,应立即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如确遇难以的判断 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有关上级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这一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用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因输血直接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故病人与献血员虽属同一血型也应进行交叉配血。 分类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的次侧)。 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在进行交叉式配血试验时,应在37℃下进行,以保证可能有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 试验方式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胶体介质配血法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微柱凝胶试验 微柱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MGT)是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诊断用人血型抗A血清、诊断用人血型抗B血清(常在血清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以示区别,如A型红色,B型蓝色)、生理盐水、供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受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________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 (D)标本号: 姓名: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科别:_________ 床号:住院号: 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___________________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___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配血时间:_______ 年 月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_ 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血者:______________ 取血者:_______________ 取血时间:_________ 年 月_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 分 输血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执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开始时间: ______ 年—月—日__________ 时_____ 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滴/分。 输血结束时间:____ 年_月_日___________ 时_____ 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 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 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 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7.4显微镜:XSZ-H3(中国) 8.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8.1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8.2各管分别加低离子介质0.65ml混匀置室温1分钟。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 8.31000g(3400rpm),离心10秒,弃上清液,管底保留约0.1ml液体。轻 摇 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重做前面试验。 8.4加入2滴重悬液,轻轻混合,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8.5凝块在1分钟内分散,试验结果为阴性,供受者血液配合;反之,如依照为不同强度的凝块,试验结果判为阳性,供受者血液不配合。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 9.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 10.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10.1细胞自凝: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10.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10.3红细胞悬液为5%为宜,过浓或过淡可使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反应不明显易误判。 10.4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 (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 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 (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 六、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

(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七) 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八、结果判定: (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 (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九、注意事项: (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 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 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 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7、红细胞抗原检测步骤同抗体筛检试验,其检测标准血清用已知标准血清。 8、可使用IgG抗D抗体(效价≥64)与RhD阳性红细胞反应做阳性对照试验,测试本试剂的有效性。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 (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 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 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

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 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

交叉配血4种方法的比较

交叉配血4种方法的比较 【摘要】对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包括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交叉配血;方法;比较 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避免因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不完全抗体配血法已逐步应用于临床配血实验中,目前不完全抗体测定方法和试剂较多,为寻找快捷、安全、灵敏的配血方法,我科对100名患者的血液用盐水法、木瓜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这四种交叉配血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随机抽取本站交叉配血标本100份。 1.2 试剂抗人球蛋白试剂、抗D血清、聚凝胺试剂(由合肥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1%木瓜酶、2%D阳性红细胞悬液、无不规则抗体的AB型血清自制。 1.3 方法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3种交叉配血方法按1997年第2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聚凝胺交叉配血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Rh阳性的2%O型红细胞悬液加抗D试剂作为阳性对照;Rh阳性的2%O型红细胞悬液加无不规则抗体的AB型血清为阴性对照。 2 结果 用此4种方法进行交叉配血,阴性对照全无凝集,阳性对照只有盐水法无凝集,其余3种方法都出现凝集,说明结果可靠。 100例交叉配血试验中,有97例4种方法都无凝集,有2例木瓜酶法出现凝集,其余3种方法无凝集,有1例盐水法和木瓜酶法无凝集,抗人球蛋白和凝集胺法出现凝集。 3 讨论 ①盐水法交叉配血简单、方便、快速、但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②抗球蛋白法配血法:又称Coombs试验。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但操作繁琐。抗球蛋白法配血法是最早用于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直接抗球蛋白法可检查受检者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间接抗球蛋白法可用于鉴定Rh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本法虽较灵敏,但也有一定限度,且操作复杂,不利于急诊检查和血库的大批量工作。③木瓜酶法易有假阴假阳结果而且出现比较费时。④聚凝胺法配血法:可以检出IgM与IgG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乎所有规则与不规则抗体。配血原理:聚凝胶分子是带有高价阳离子多聚季铵盐,溶解后带有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有利于红细胞凝集,低离子强度溶液也能减低红细胞的Zeta电位,可进一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吸引力。当血清中存在IgM或IgG类血型抗体时,与红细胞发生紧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抗人球蛋白法)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试剂及材料 (一)试剂: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西班牙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生产) (二)设备:戴安娜专用离心机(型号:DG SPIN)、戴安娜专用孵育器(型号:DG THERM)、微量移液器(5-50ul)、普通离心机、玻璃试管、生理盐水等 五、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六、操作步骤: (一)交叉配血前,先复检患者和献血者ABO和Rh血型。 (二)实验前将未开的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放置于DG SPIN专用离心机离心9分钟左右,取出待用。 (三)在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标明患者姓名或住院号、主侧和次侧,撕掉配血卡上的封条。 (四)取试管两支,分别配制患者和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浓度为1%)待用。 (五)交叉配血: 主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献血者1%的红细胞悬液50ul +患者血清或血浆

25ul ; 次侧:用定量加样器加入患者1%的红细胞悬液50ul + 献血者血浆25ul。 (六)将卡放入DG THERM孵育箱15分钟,移出放入离心机9分钟,取出观察结果。 七、结果观察: (一)主侧和次侧均不凝集,细胞沉于反应卡的底部,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二)主侧或次侧出现凝集,细胞悬挂于卡的中间或上部,配血不相合,不可以输血 (三)若输注血液为红细胞,则只需主侧配血相合。 微柱卡式法凝集强度描述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就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只有主侧与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与药品】 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 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

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 (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 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就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 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

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与供血者血清一滴。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与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它就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与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与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悬浮液具有中与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 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 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 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 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 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 8.5%生理盐水。 7. 仪器: 7.1 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 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 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7.4 显微镜:XSZ-H3(中国) 8.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精心整理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1.原理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 6.2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3试剂组成: 试剂 1.低离子介质(LowLonic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25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8.5%生理盐水。 7.仪器: 7.1血型血清离心机: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2离心机:江苏金坛市大地自动仪器厂 7.3电热恒温水箱:江苏金坛市医疗器械厂 精心整理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作业指导书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等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试验通常包括: (一、)主侧交叉配血试验: 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 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158; 有效期:自生产日期之日起三年; 七、检测样本要求 1、标本类型: 静脉血(EDTA-K2真空紫头采血管1支+ 普通红头真空采血管1支)。 2、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3、标本拒收状态: 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 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 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3 % RBC悬液 3% RBC悬液配制:1滴压积RBC + 1.6 ml(40滴)生理盐水 3、取一次性试管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5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滴。 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5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滴。 混匀,以1000r/min离心2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5、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管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

输血记录格式

输血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输血前记录患者××骨折后,××部位敷料反复大量渗血,查血细胞分析提示:血红蛋白106g/L,红细胞积压0.311L/L,血小板122x109/L。给予加压包扎处理后,患处仍有渗血不止,患者出现面色、双眼睑、甲床苍白,给予复查血常规后提示:血红蛋白76g/L,红细胞积压0.233L/L,血小板267x109/L,患者贫血加重,有输血指征。为“××骨折后切开复位固定术”做好术前准备,计划给予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纠正贫血。 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分输血记录 患者骨折后因失血至中度贫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目前病情,拟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告知输血的必要性和各种风险,患者表示同意输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知输血科做供血及输血准备,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领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输血时再次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手腕标识、血型、交叉配血等,再次核对血液,确认无误后,于今日18时18分开始输入B型悬浮红细胞××单位,于20时20分输血完毕。输血过程

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给予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结果。 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分输血后记录 经输血治疗后,患者什么症状明显减轻,面色、眼睑、甲床转红润,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经××年××月××日复查血常规后回示:血红蛋白115g/L,红细胞积压0.352L/L,血小板475x109/L,以上检查结果较输血前明显改善,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继续观治疗患者伤口渗血情况,宜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再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加重。 医师签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