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琴弦(xuán) 未卜(bǔ) 附和(hè) 戏谑(xuè)

B.烙印(lào) 惘然(wǎng) 晓筹(chóu) 马嵬(wéi)

C.沧海(cāng) 锦瑟(sè) 伺机(sì) 笨拙(zhuó)

D.叱咤(chà) 宵柝(tuò)哀凄(qī)浸渍(zì)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世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

B.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破产。

D.王主任在座谈会上的一席话,起到了借风使船的作用,引出了单位职工许多好的建议。大家都说,会议开得很成功。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国君的称号。

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C.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可以。

5、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及卢家有莫愁

B.只是当时已惘然

C.望帝春心托杜鹃

D.—弦一柱思年华

6、下列对《锦瑟》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是故意埋怨锦瑟,你为什么平白无故有这么多弦呢?然后写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心中充满愉悦的感情。

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时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

伤逝的情怀。

C.第三联作者又运用了两个典故,借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泣珠”的传说,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渗透了诗人清凉落寞之感,饱含着一种壮志难酬的深深遗憾。

7、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内容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

隐,①__________;读李商隐,②__________。

8、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更换个别词语)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9、回中杜丹为雨所败二首①(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②,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颔联中,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由暴雨惊梦想到牡丹的凋谢,使人惨不忍睹。“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

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尾联中,“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出了一番新境; “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

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2.与李商隐的另一首诗《锦瑟》相比,本诗“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10、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尾联向来为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在何处。

2.仔细阅读《锦瑟》,思考并谈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析《锦瑟》中典故的作用。

4.《锦瑟》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11、请以“夜深静坐,时闻雨点敲窗”为开头,写一段文情并茂的文字。

要求:①侧重听觉描写;②运用拟人、比喻两种修辞;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弦xián。C.拙zhuō。D.叱咤zhà。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D项中“如何世纪为天子”应为“如何四纪为天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聚讼纷纭:大家议论纷纷,没有一致的看法。B.—片哗然:形容许多人吵吵嚷嚷。一般用于形容消息(多指不好的消息)传开,引起轰动。褒贬误用。C.如履薄冰:形容谨慎戒惧。强调主观心态的小心谨慎,不指客观情况的危急。D.借风使船:比喻借用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合语境。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C.莫愁:古时洛阳女子。D.可:难道、哪能。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B.古义:迷惘,茫然。C.古义: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并非愉悦。

7★答案★及解析:

★答案★: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答题前,先整体阅读材料,理解语境,然后注意被仿写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内容上,仿写的前提是读李商隐,需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并对该诗句进行概括性评价;句式上,应采用“我懂得……(李商隐的两句诗)是一种……(形容词)的(中心词)的格式。李商隐的诗句有很多,注意不要写错了。对诗的评价和所引用的诗句要有联系,不能生搬硬套。

8★答案★及解析:

★答案★: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描绘得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解析:每句话都要以人名开头,要注意排比句的特点一句式基本一致,字数大体相同。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锦瑟》一诗中,“锦瑟”既是诗人年华易逝兴感的凭借,又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②本诗中的“锦瑟”,主要是渲染气氛,营造萧萧风雨阵阵袭来,好似锦瑟哀弦惊梦的意境,为下文抒情张本。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诗人直接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错,诗人借用“玉盘”“锦瑟”等典故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而没有对眼前的残败景象做直接描绘。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锦瑟》一诗中,诗人因睹锦瑟之形(五十弦),闻锦瑟之声(弦弦柱柱所发的悲声)而生华年之思,所以颔、颈两联即承“一弦一柱思华年”,既摹写锦瑟所奏的迷幻、哀怨、清寥、缥缈的音乐意境,又借助于描摹音乐意境的象征性图景对华年所历所感做概括而形象的反映。由此可见,“锦瑟”既是诗人兴感的凭借,又是其不幸身世的象征。本诗中,颔联两句紧承首联,进一步描绘赏花人与落花的情牵意连:那点点雨珠滴满花冠,如同泪洒玉盘,令人伤感;那萧萧风雨阵阵袭来,好似锦瑟哀弦, 惊人睡梦。无限怜惜的哀叹就由此而生:衰红满地的园圃笼覃着重重阴霾,今非昔比,一年的蓬勃生机化为尘埃,万事皆空。可见,本诗中主要是借用“锦瑟”的典故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为下文抒情张本。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提示:尾联以感叹作结。“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全诗在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不止。

2.提示:这一联谇意象灿烂辉煌,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情境。上句描绘出一幅沧海月明、泪如珠的图画:一轮圆月在大海上洒下一片清輝,沧海里鲛人泪流成珠,大海仿佛就是泪海,而月光就在泪海上涌动。多么高旷洁净,而且隐隐透露出清寥之感。下句写蓝田日暖而良玉生烟,以诗歌语言和物象塑造出缥缈不定的艺术意境。古人认为凡有宝藏的地方,上面就有瑞气笼罩,在阳光下更为明显,但只能远观, 近看则什么都没有。这就应了“可望而不可即”这一句

话。这一联中“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物象冷暖对比鲜明,境界各昇,但统一于怅恨的情思之中。诗人的“华年”,就如遗弃于沧海中的一颗明珠;诗人的追求,就如良玉生烟幻成虚无。由此表达出诗人的惆怅、悲伤之情。

3.提示:诗歌中间两联共用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迷蝴蝶的典故,意为曾经有过梦想,隐喻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二是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以冤禽寄托情怀,无限伤感,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思念;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意在说梦想和理想都破灭后所得的只是满眼泪水;四是用传说中蓝田山玉生烟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的迷惘。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

4.提示:

(1)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首联用了民歌的起兴手法,虽未点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由此而思及“华年”,它的情调也就可想而知了。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引人遐想,造成了一种迷离的意境。

颔联首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意欲表明眼下的困顿状态是一场梦,还是眼下是真而昔日美好的理想和倩思是梦? 诗人好像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又用望帝魂化杜鹃事,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沧海月明珠有泪”,这泪是美人之泪还是作者之泪?"珠有泪”"玉生烟”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虽然怅惘、悲伤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但至于象征意义,则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2)清丽的语言。开头形容瑟及瑟音,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言清丽,也使人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翩潮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 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图景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息和丰富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夜深静坐,时闻雨点敲窗。那敲在玻璃窗上的古老的音乐,柔和而又铿锵,辽远而又逼近,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在玉盘上;轻轻重重,点点滴滴,仿佛李斯特黑白键的驰骋,伯牙高山流水般的沉吟。雨滴叩着千扇万扇窗,即兴演奏着单调的神韵,以苍凉的节奏,间间歇歇地敲了一个雨季。雨是最原始的敲击乐,冷雨敲窗,时疏时密,时急时缓。急时像战士冲

出重围,奔向胜利的彼岸;缓时,声音轻细柔软,如青草长叶,似笋尖出土。雨滴落在玻璃窗上,越来越稀,也落在心里,无声地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解析:由题中的要求看,文段的写作重点应放在“听”上, 即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所听到的雨声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