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要点(知识梳理)

第六分册要点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西安事变

1、含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

2、解决:应张学良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赴西安。中共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六项承诺。

3、影响: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七七事变

1、含义: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

1、标志:①西北红军主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②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四、抗战初期日本的主要侵略行径

1、八一三事变和上海沦陷: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史称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它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2、南京沦陷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进城后抢劫掳掠,无恶不作,并疯狂杀害中国被俘士兵和平民达30万以上。其暴行激起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

五、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平型关大捷

1、概况:1937年9月,日军入侵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在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歼敌1000余人。

2、意义: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二、台儿庄战役

1、概况: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抵抗,毙伤日军1万余人。

2、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三、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初)

1、原因:协助盟国作战,解除日军对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威胁,保卫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2、影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1、主要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

②通过新的党章,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③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二、抗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第6课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地图掌握)

1、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2、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决战,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

区。

3、平津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二、渡江战役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摧毁了国民党的沿江防线,跨越了长江天堑。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5月27日上海解放。

第7课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雅尔塔体制——重建世界政治秩序

1、含义:二战后期,大国围绕着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和其他一些会议,在会上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之为“雅尔塔体制”,其实质是美苏两国支配世界。

2、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国家

1945年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美、英、苏三国

(2)内容

①讨论欧洲领土变动:

A.决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B.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要求波兰领土西移

②有关成立联合国的问题:会议确定了联合国的组织章程

③远东事务的安排:

美、英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满足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划分要求

(3)影响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评价:①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

②它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

关国家的权益。

二、联合国

1、成立过程:①提出设想: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

②命名: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

③正式成立:1945年50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2、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总部在纽约)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1、含义: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根据美国方案,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由此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第8课美苏冷战的开始

一、美苏冷战的形成

1、拉开冷战序幕:富尔敦(铁幕)演说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

2、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提出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表达了美国要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咨文宣布的美对外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二、两大阵营的形成

1、马歇尔计划与莫洛托夫计划

美:1947年,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目的是将西欧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苏: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

美: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此后,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苏: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三、美苏冷战初期的冲突

1、柏林危机

①概况:1948年西占区为分裂德国宣布推行币制改革,苏联随即以保护苏战区经济为由,切断西德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对西柏林实行全面封锁,由此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最终通过谈判,苏联结束封锁。

②影响:最终造成德国的分裂,形成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并立的局面。

2、朝鲜战争

①背景:随着冷战的开始,由美、苏分别占领的朝鲜半岛也一分为二,南、北朝鲜分属两大阵营。

②概况: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半岛内战)

7月,美国与其他15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随后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参战)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战役,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以南。(中国参战)

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依旧。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首次局部战争。

第9课殖民体系的瓦解

一、战后民族独立浪潮(1945年-1975年)

1、概况: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持续了约30年,近百个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大多在1945-1975年间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

2、特点: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其中心区域在亚洲。第二个高峰兴起于1960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其中心区域在非洲,其中,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而被称为“非洲年”。

二、不结盟运动(1961年)

1、概况:1961年,为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摆脱美、苏两大集团的控制,亚非地区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以不与大国结盟为宗旨,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要求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影响: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与经济利益。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

第10课大国关系的重组

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至1968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二、20世纪美苏争霸的史实

1、50-60年代,美国凭借优势力量推行对苏遏制政策,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均以苏联的退让而告终。

2、70年代,苏联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不得已采取战略收缩。

3、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一步强化军备竞赛。苏联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

第11课冷战的结束

一、雅尔塔体制走向瓦解

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迭,并相继脱离苏联集团。

2、德国统一: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瓦解。

二、冷战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美苏冷战结束。

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煤钢联营:1951年西欧六国(法德意比荷卢)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巴

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共体: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3、欧盟:1991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把“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3年,该条约被所有成员国批准,欧盟正式成立。

4、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二、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1、对欧洲:西欧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体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2、对世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第14课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

一、东盟(东亚)

1、成立:东盟成立于1967年,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有成员国10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

2、与中国的关系:1997年,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合作模式。

二、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东)

1、成立:1960年,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拉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2、作用:相互协调石油政策,交流开采经验,以集体行动对付消费国。

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

一、第一届人民政协(1949年9月)和《共同纲领》

1、主要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作用:《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确定国名、首都,选举主席。

2、意义:政协全体会议在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其职权。政协会议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2、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土地改革

1、实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性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意义:①土地改革运动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一化三改造

1、含义:为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2、结果及意义: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五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计划在苏联援助下提前完成,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形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第19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21课“文化大革命”

一、中共八大(1956年)

1、主要内容: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经济建设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

2、意义: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

二、三面红旗(1958年开始)

1、内容:①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大跃进:以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以强调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2、意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指导这一时期(1958-1961年)工作的“三面红旗”。

三、文化大革命

1、开始时间:1966年

2、结束时间与标志: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第2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内容:①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第23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1、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2、内涵: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就是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让农民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经营者,这就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内,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细胞。

3、意义: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4、制度化:199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管理体制被肯定下来。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城市)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

2、过程:①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②格局形成:20世纪末,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深化和重要成就:浦东的开发开放

1990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现已建设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上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标志。

第24课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基本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香港、澳门回归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分别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由董建华和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实行高度自治。

第25课初登国际舞台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二、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相聚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2、中国的贡献: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26课外交舞台的拓展

第27课新时期对外关系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据着联合国的中国席位。

2、重返: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中国重新参与联合国事务,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解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中日建交

1972年,中日签署《联合声明》,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国正式建交。

四、新时期对外关系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 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 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 一“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比较

一、割据 1.封建割据:封建社会地方割据,如藩镇割据。由于地主经济分散性的存在,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合久必分、分外必合的规律,割据形势往往形成于朝代后期,即中央集权较弱的时期。 2.北洋军阀割据:1916至1927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形成的军阀割据,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割据具有封建买办的性质。 长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最黑暗的时期。 3.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国情,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割据势力的共同点: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二、新政、维新 1.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以整顿官吏为中心,施行新政,但最终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而失败。 2.清末新政:1901至1911年,清政府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新政,但最终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却促成了革命风潮的高涨。 3.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的破坏,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百日维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但最终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而失败,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推行103天,历史又称“百日维新”。

高一历史知识点复习

必修一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观点解读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②“秦——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都空前加强。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①1840--1900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百多年来 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①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和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局限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 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准备了前提。 ③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 果,也是迈进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同时 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 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 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④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反对侵略,维护国家独立。促进人类和平。 ②中关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意义: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对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①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 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②罗马法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 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②德国、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采取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但国家的真正权力掌握在国王手中。 ③法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由于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势力同样强大,同 样不肯妥协,导致国家政体频繁变更,社会长期动荡。 ④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三权分立制度开创了世界的先河,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8)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①美苏争霸造成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明显由两极化走向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③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向明显增强,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2020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文综(历史)知识点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 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高中历史知识清单梳理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三个特点: 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二、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弊端: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 三、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原始至商周:石、木、骨; 春秋战国:铁农具;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牛耕广泛推广; 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翻车(人力) 唐代筒车(水力) 五、水利设施:春秋战国时期芍陂、李冰父子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的漕渠、白渠;西域的坎儿井。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

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是中国征收农业税的开始,实际上客观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井田制被取代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其中私有土地占主体。 二、土地私有制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主要);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的私有。为了抑制兼并,北魏开始采取均田、限田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因仍是土地是私有的。);明代的鱼鳞图册也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三、租佃关系:战国产生;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区域的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之后、两宋之际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稳定的环境、南方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第四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二分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 姜寨遗址的特征(A)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 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4.中华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 (1)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2)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B) 2. 二里头考古发现(C)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代人相信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动物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 甲骨文(B) (1)甲骨文的定义: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2)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甲骨卜辞、后世文献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系列考古资料,几种性质的史料多重印证让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4. 二重证据法(D)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首创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也是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方法,即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释。 二重证据法让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 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定都镐,史称“西周”。 2.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分封已臣服的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C) 周公为维护封邦建国的新局面,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制度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以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五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C)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最深刻]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战争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奖励农耕军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中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②政治: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当政者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 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 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二、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中*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篇二】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 (1)孔子(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和?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提倡?德治?,反对苛政, 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 ③文化: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他去世后,言论 被编纂成《论语》。 (2)孟子(战国末期的代表,亚圣) ①提出四种道德觃范:仁、义、礼、智。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 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战国末期的代表) ①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②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提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③强调礼法幵用,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 ①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觃律(?弱者道之用?),蕴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②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死不相往来 ③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比较消极)。 (2)庄子(战国时的代表) ①?道?是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主张?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3.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集大成者) (1)韩非(战国时的代表,集大成者)

①将?法??术??势?结合,又吸收道家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②主张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 来效?的主张,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法。 (2)作用:法家理论为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 用。 4.墨家 墨子(创始人) (1)?兼相爱、交相利?(主旨)。 (2)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 (3)名言: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二汉代儒学 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 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主要原因:董仲舒____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经过: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是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提升了儒学的地位。 3.影响: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儒学成为中 国封建社会的_______。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㈡太学的建立 1.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打破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也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第六分册答案

历史第六分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5每小题2分,16---25每小题3分,共,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2011年6月3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172周年,这件大事是指()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金田起义 D.收复新疆 2.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3.近代以来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4.我们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5.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注: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诗出自() A. 康广仁 B.谭嗣同 C.刘光第 D.杨深秀 9.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与“科学”B.“民权”与“平等” C.“科学”与“平等” D.“民权”与“科学” 10.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1. 以下选项中最符合中国革命影片《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12.“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是哪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作战方针()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3.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大全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

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吉尔伽美什》 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 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沪教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第三单元 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选择题)

第三单元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 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2.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制最大的进步是() 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3.“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这是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A.协约国B.联合国C.北约组织D.华约组织 4.决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D.华盛顿会议 5.“根据已商定同意的计划,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这计划规定,成立一个中央管制委员会执行互相协调管理控制的工作,此委员会由三国的最高司令官组成,总部设在柏林。”文中的“计划”出自()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开 罗会议 6.右面这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英法百年战争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美苏的冷战结束后 7.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这里的 “疆域”是指() A.军事霸权B.政治盟友C.货币体 系D.价值观念 8.有学者评价二战后某制度“不过是美元交响曲的新篇章”。而“保证美元强大信用的,与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威望。”该学者评价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B.雅尔塔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马歇尔计划 9.右列示意图中“?”处应填上()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 10.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年同盟国击败轴心 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 界不得不重建。这里□□□□和“另一场战争”分别是() A.1918、“一战”B.1919、“一战” C.1945、“二战”D.1945、“冷战”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②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③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④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