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游戏期末整理

学前游戏期末整理

学前游戏期末整理
学前游戏期末整理

2016/6/18游戏期末整理

一、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4、游戏是一种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二、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游戏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三、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游戏是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

2、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游戏能促进幼儿自我调试能力能力的发展可以磨练诱饵的意志,为了能够更好的玩游戏,促使诱饵逐渐学会使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看法协调起来,学会相互理解和帮助,学会协商、合作,积极地反馈与支持,学会对同伴让步以及被同伴接纳等。

四、幼儿游戏的分类:

(一)认知分类

1、感觉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

是幼儿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一般从出生到2岁。

该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或重负的操作物体的游戏。

2、象征性游戏

“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2-7岁幼儿最典型的游戏形式。

通过象征性的游戏,幼儿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体现幼儿认知发展的水平。

3、结构游戏

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来建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前期带有象征性,后期逐渐成为一种智力活动。

4、规则游戏

是7-11岁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必须在两人以上。

(二)社会性的分类

美国学者帕顿(Parten)从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六种:

1、偶然的行为(无所事事)

幼儿不是在玩,而是注视着身边突然发生的使他感兴趣的事情,或摆弄自己的身体,或从椅子上爬上爬下,到处乱转,或是坐在一个地方东张西望。

2、旁观(游戏的旁观者)

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幼儿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们提问题,但并没有表示出要参加游戏。只是明确地观察、注视某几个幼儿或群体的游戏,对所发生的一切都心中有数。

3、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

幼儿独自一个人在玩玩具,所使用的玩具与周围其他儿童的不同。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没有做出接近其他幼儿的尝试。

4、平行游戏

幼儿仍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与周围其他幼儿所玩的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

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联合游戏

幼儿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幼儿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站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幼儿个人的兴趣还不属于集体,做自己愿做的事情。

6、合作游戏

有而已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五、依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可分为:

1、创造性游戏

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此类游戏由幼儿自由玩。

2、有规则游戏

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此类游戏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

六、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1、物理条件因素

2、个体因素(年龄、个别差异、性别、健康、情绪…..)

3、社会因素

七、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保证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

2、给幼儿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

3、给幼儿创造均等的游戏环境,包含游戏空间、开放的游戏区域,使幼儿能随时随地进行自主游戏;

4、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

八、幼儿园游戏介入法:

1、平行式介入法

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作用。

当幼儿对新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不喜欢玩时,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而不喜欢玩其他游戏时,教师可用这种平行介入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一般以平行角色的身份或教师的身份来参与游戏。

2、交叉式介入法

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着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

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则扮演配角,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反应;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游戏加以直接指导,则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提出相关的问题,促使又去思考。当教师和幼儿都感觉很快乐时,就该退场了,而不能呆的太久。

3、垂直介入法

在幼儿的游戏中如果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这种方式很容易破环幼儿的游戏氛围,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九、游戏环境是指:

为幼儿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柚子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

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里氛围,包括师幼关系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等。

十、游戏环境的要求:

(一)具有安全性

安全性主要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两方面。

如:游戏场所的宽敞,便于游玩、通行;游戏玩具材料安全可靠、牢固结实,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有充足的采光,设备定期消毒清理户外大型体育器材要定期检查、修理等;

让幼儿获得充分的游戏活动机会,让幼儿感受到他在集体中是受尊重的、受欢迎的;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有自由感、被许可感,能安卓机的经验和愿望开展游戏。

安全的游戏环境时有健康成长的保障,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充分、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才能可能让哟儿开展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游戏。

(二)具有丰富的刺激性

环境必须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既是有儿所熟悉的环境,同时又是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环境,以刺激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刺激他们从游戏中去学习和寻求有用的知识经验,同时还应给幼儿提供学会学习的机会。

(三)具有可参与性

游戏环境的创设必须是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多种兴趣,同时还要考虑个别幼儿的个体差异,尽量为每个幼儿提供课发展的空间,为他们顺利开展游戏提供条件。

十一、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

1、空间的利用、划分

2、墙面、顶面的规划

3、走廊、地面的规划

十二、玩具

是幼儿的教科书,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幼儿的亲密伙伴,也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

十三、游戏材料

泛指用于供幼儿游戏的玩具、物品既包括从商店买来的玩具,也包括由教师和幼儿利用半成品、废旧物品制作的自制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

十四、投放游戏材料的要求:

1、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游戏材料;

2、投放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3、灵活地投放游戏材料;

4、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十五、游戏观察是指:

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是的游戏情景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十六、游戏观察重要的原因:

1、对游戏的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活动,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一切。

2、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

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在于自私地观察、适时地帮助幼儿获得发展,病史其游戏得以延伸。

3、观察是对游戏进行正确评价的保证

对幼儿园游戏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游戏的观察上。

4、观察室制定下次游戏计划的依据

游戏的主人时幼儿,游戏就应该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教

师只有在观察到幼儿游戏的情况后,根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幼儿的行为表现,制定出下一次游戏的计划

十七、游戏观察的方法

(一)扫描法

即时段定人法。

对办理的全体诱饵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里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适合于了解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

一般在游戏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选用较多。

观察者在观察时处于主动地位。

一般使用表格的形式记录。

(二)定点法

即定点不定人法。

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地点进行观察,见什么观察什么,只要来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适合于了解一个主题或一个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动态的信息、了解都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交往情况、游戏情节的发展等。

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此方法,观察者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一般采用实况详录法记录。

(三)追踪法

即定人不定点法。

观察者事先确定一到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活动情况。

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水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可用实况描述法进行记录。

十八、角色游戏:

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十九、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一)小班

1、特点:

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

(1)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

(2)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

(3)游戏主体单一,情节简单;

(4)幼儿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

2、指导:

(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想死的成型玩具,避免幼儿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2)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幼儿游戏,也可以游戏中角色的身份加入进游戏中,在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3)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

(二)中班

1、特点:

(1)认识范围扩大,游戏内容、情节较小班幼儿丰富;

(2)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

(3)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

(4)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角色归属感;

(5)游戏情节丰富,但游戏主题不稳定,幼儿在游戏中频繁换场。

2、指导:

(1)更具有二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

(2)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幼儿游戏的情节及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

(3)通过讲评游戏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的经验,以丰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

(4)指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并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以便帮助幼儿进一步与同伴交往,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大班

1、特点:

(1)大班幼儿游戏经验相当丰富,在游戏中能主动反映多种多样的生活经验;

(2)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3)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

(4)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2、指导:

(1)教师根基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多用语言来指导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观察幼儿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幼儿开展游戏提供练习的机会和必要的帮助;

(3)允许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游戏讲评,让幼儿充分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取长补短、开拓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的水平。

二十、结构游戏的含义:

是指幼儿操作各种结构游戏材料,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

结构游戏的材料包括:积木、积塑、胶粒、花片等专门的结构材料;沙、石、水、土、雪等自然的结构材料;以及瓶子、挂历、纸盒等废旧物品和半成品的结构材料。

二十一、表演游戏的含义:

是指幼儿按照通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幼儿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1附答案(2016)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形考1-(2016) 一、单项选择 7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其中以某种关于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的方法是()(难度系数:1.00) A、以自然观察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B、以游戏发展过程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C、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D、以游戏指导方法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参考答案:C 3 、幼儿接触到一件新的游戏玩具后,可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进行多方面的尝试,观察玩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特点, 感知不同的玩法,这说明儿童在游戏中哪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难度系数:1.00) A、想象力 B、思维能力 C、运动能力 D、感知能力 参考答案:D 5 、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 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难度系数:1.00) A、游戏 B、家庭生活 C、学校生活 D、教学 参考答案:A 6 、幼儿是最稚嫩最无危机意识的个体,因此在规划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时,应对任何会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全部予以考 虑。这遵循的是规划室外游戏环境的()原则。(难度系数:1.00) A、挑战性 B、安全卫生 C、整体性 D、遵循自然 参考答案:B 10 、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 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难度系数:1.00) 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 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 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 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 参考答案:B 9 、()主要是利用感觉器官和身体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体验性活动。(难度系数:1.00) A、结构游戏 B、规则游戏 C、感知运动游戏 D、表演游戏 参考答案:C 4 、感知运动游戏的类别有身体运动游戏、精细动作游戏和()。(难度系数:1.00) A、感觉游戏 B、感知游戏 C、感知觉游戏 D、感官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卷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2.幼儿园中最典型的游戏活动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_____。 3._______是最早形成的社会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4.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要充分体现儿童的心里特质,这体现了_________的原则。 5.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的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叫象征性游戏,这种游戏是_______游戏。 6.______是规则游戏的核心组成部分。 7.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作用的图书类型叫________。 8.认为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9.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不少于_____平方米,室外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 10.来源于民间游戏,又是典型的角色游戏,常常出现在小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这种游戏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1.儿童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积木、零部件、沙、水等来进行建造的游戏叫做()。 A. 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 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12.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幼儿园的幼儿每天室外活动的时间不能低于()小时。 A. 1 B. 2 C. 3 D.4

201801 月电大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

(1/10)、由于游戏是儿童的自发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否适合儿童?游戏的材料是否安全?等问题都有着不可预知性,而且儿童缺乏认知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这是教师介入儿童游戏的()重要性表现。(4分) ?A、提高儿童游戏的水平 ?B、提高儿童游戏的安全性 ?C、提高儿童游戏的自发性 ?D、提高儿童游戏的自主性 (2/10)、在我们提倡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时,应该避免形成()个误区。(4分) ?A、2 ?B、3 ?C、5 ?D、4 (3/10)、()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4分)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感知运动游戏 ?D、表演游戏 (4/10)、()是游戏的最基本属性。(4分) ?A、快乐的 ?B、充满幻想的 ?C、有规则的 ?D、自愿、自主的 (5/10)、()是需要进行游戏治疗的对象。(4分) ?A、面临家庭变故产生适应问题的幼儿 ?B、活泼好动的幼儿 ?C、怕生人的儿童 ?D、性格内向的儿童 (6/10)、幼儿在解决游戏的矛盾中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学会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如何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或放弃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学会运用交往的规则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这说明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4分) ?A、自控能力 ?B、想象力 ?C、交往能力 ?D、自我意识 (7/10)、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生存、学会去适应自己所面临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在()中开始得以实践的,也是他们进行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4分)

?A、游戏 ?B、家庭生活 ?C、教学 ?D、学校生活 (8/10)、教师通过运用“询问式”、“建议式”、“鼓励式”等形式的指导方法属于()介入策略。(4分) ?A、参与式 ?B、材料指引 ?C、交叉式 ?D、语言指导 (9/10)、幼儿园的活动一般包含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其中()是最常见、最受儿童喜爱的活动。(4分)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体育活动 ?D、教学活动 (10/10)、游戏治疗的流程一般始于()(4分) ?A、第一次面谈 ?B、发现个案 ?C、治疗阶段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精选.)

学前儿童游戏试卷 出卷人:赵志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_____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A.学习 B.游戏 C.教学 D.体育 2.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 结构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练习游戏 D 象征性游戏 3. 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 A格鲁斯B斯宾塞C霍尔D艾里克森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A. 6—11岁 B. 7—12岁 C .8—13岁 D. 9—14岁 5.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D.19世纪上半叶 6.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7.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 A北京B湖北武汉 C湖南长沙D湖北武昌 8.用雪堆雪人属于() A 感觉运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9.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A 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角色游戏 10.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 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 11.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 C 建构成果 D 游戏规则 12.“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 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 13.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 B 足够的游戏空间 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 14.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 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 15.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 B 40平方米 C 50平方米 D 60平方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 2.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4.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感觉运动游戏 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游戏的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 2.角色游戏 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3.创造性游戏

幼儿游戏理论必打资料

学前教育《幼儿游戏理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五分。 1、前苏联游戏理论研究的典型特征坚持游戏的( ) A.生物性本质观 B社会性本质观 c.主体性本质观 D科学性本质观 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 ) A.成人指导为前提 B.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为前提 c.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 D、重视游戏的知识性为前提 3、可以判断儿童没有在游戏的表情状态是( ) A、茫然发呆 B.平和轻松 C.专注认真 D.夸张变形 4、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提出的四种游戏中,把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 的游戏,如听故事、看图画、欣赏卡通片等,又被称为鉴赏游戏。这种游戏是() A、接受游戏 B.想象游戏 c.机能游戏 D.制作游戏 5、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 转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此时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届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龟色, 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6、游戏中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种游戏称为( ) A.单独游戏 D.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7、婴儿阶段(特别是2岁前)游戏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性 B.象征性 C.规则性 D.感觉运动性 8、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它构成游戏的内核,一概念被称为( ) A.游戏内容 B、游戏形式 c.游戏规则 D.游戏主题 9、现代学前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前儿童基本活动的形式是() A.学习 B、自我服务性劳动 C.游戏 D.作业 10、选择玩具最基本的标准是() A.符合艺术要求 B、安全卫生 C.具有新颖性 D.具有教育性 11、游戏计划制定的首要任务是() A.确定游戏目标 B.选择游戏内容 C.确定指导方式 D.考虑材料投放 12、在“食堂”角色游戏中,教师当食品卫尘检查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指出了食 堂的杂乱现象,扮演食堂服务员的儿童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这种游戏指导的方 式称为( ) A.平行游戏指导 B.共同游戏指导 C.旁观者指导 D.非言语指导 13、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的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游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课程编号:043ZB005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理论(The Theor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la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48 学分:3 课程性质:《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知识: 游戏的基本理论

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能力: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合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课程内容: 第一章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了解人们对于有“游戏”有不同的定义;理解游戏的结构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掌握游戏概念、游戏的本质特征。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是幼儿游戏的价值。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 第一节游戏的概念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游戏是一种假想的活动 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游戏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节游戏的基本结构 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第四节幼儿游戏的价值 游戏与儿童生理发展 游戏与人格发展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2学时)讨论课(课内):教室 幼儿游戏对于幼儿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价值。 【作业与思考】判断以下活动是否为游戏 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免费下载】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指导

教学辅导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

完整版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知识点: 1,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儿童是在游戏中学习,成人的游戏是为了放松压力,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 2,学前儿童的游戏分类 3,分类游戏的游戏规则和游戏作用有哪些。如建构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游戏选择不同 5,幼儿园常进行的游戏有哪些 6,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例如幼儿不参与合作游戏或者打扰别人游戏时等。。。。7,图文搭配,各类游戏的图片案例分析 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要充分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点,寻找合适的游戏对其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游戏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游戏在学前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分类 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幼儿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动任务为目的的一种规则游戏 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言和服装

把自己所熟悉和理解的文艺作品的角色,创造性的进行表演的游戏 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不自定主题,编造情节、扮演角色、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自己选择材料制作玩具 结构游戏: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和材料进行建筑造型的游戏 体育游戏 儿童游戏的六种类型 一种是无所用心的行为,童似乎不在游戏,碰上有吸引力的玩具才玩一玩 第二种是单独游戏。儿童独自一人摆弄玩具,并不关心他人的行为。 第三种是旁观者行为。儿童绝大部分时问在观看其他儿童游戏,并常常向游戏者提出问题或者建议。但自己并不参加游戏。 第四种是平行游戏。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但很少交谈,常常是各玩各的互不干扰。 第五种是联台游戏。儿童与同伴一起游戏,有交谈,有时还会相互借玩具。但不会围绕同一个目标分工或组织游戏。 第六种是合作游戏。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构游戏无论从材料、玩法还是在结构造型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塑料接插,金属螺丝结构,等等,结构游戏的概念扩展了。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幼儿园常用的构造材料有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等。一般可根据结构游戏中运用的材料来确定构造游戏的类型,当然某种结构游戏往往不止用一种材料,我们在区分时不能绝对化。 1.结构游戏的种类 (1)积木游戏: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晶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2)积竹游戏:指将竹子制成各种大小、长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们进行构造物体的游戏。积竹可构造“坦克、火车、飞机”,还可建“桥梁、公园”,构造出的物体同样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积竹游戏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积塑游戏:用塑料制作的各种形状的片、块、粒、

棒等部件,通过接插、镶嵌组成各种物体或建筑物模型。积塑轻便耐用,便于清洁。 (4)金属构造游戏: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戏:用火柴杆、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出各种图形的一种游戏。 (6)拼图游戏: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状的薄片并按规定方法进行拼摆的一种游戏,如可拼摆动物的房屋、故事情节等画面。传统的七巧板就属于这类游戏。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在城市、农村都可以广泛开展。 2.结构游戏的指导 (1)丰富和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参考题答案

、填空题 1、创造性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偶然的行为、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种类型。 3、活动区划分 4、以物代物 5、垂直式介入 6、象征性游戏 7、建构游戏区 &生长发育 三、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 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3、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4、亲社会行为: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等行为表现。 5、游戏环境规划是指教师对幼儿游戏环境进行整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设施。包括对环境中的各方面从宏观到微观的长远思考。 四、简答题 1、如何在幼儿园中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应保证儿童一日活动中有充分的处自主游戏时间 2)?给儿童均等的游戏机会,让每个儿童都有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 3 )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应包含游戏的空间、开放的游戏区域,使儿童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发游戏。4)、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体现游戏化的精神。 2、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1、安全卫生原则 2、遵循自然原则 3、挑战性原则 4、整体性原则 3、为什么在游戏中要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 因为在观察中及时掌握儿童游戏的特点,加以指导和教育,对白己的教育教学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真实地了解儿童;二、准确地预设游戏;三、有效地指导游戏;四、及时有效地评价游戏。 4、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学前游戏论(全)

第一章 选择) 1.儿童游戏眼见得初步兴起阶段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为游戏理论。 经典的游戏理论:,作为最早的游戏理论形态开始出现。 2.儿童游戏研究缓慢发展阶段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阶段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在这一阶段,最初以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4.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的包括情绪情感,发泄,补偿。儿园基础的教育家 5.德国的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6.为了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恩物”主要有六种。 7.福禄培尔在幼儿园里所创建的游戏体系及其“恩物”和作业体系,是学前教育史上的首创。 8.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 9.陈鹤琴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10.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理论。 以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游戏理论,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基本处于移植阶段。 第二章 选择 1.在20世纪初,经典的游戏理论已经形成。到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主要流行三种游戏理论派别,分别为精神分析的游戏论(发泄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和原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活动论)。80年代以后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又得以流行。(选) 2.经典的游戏理论(选择) ①剩余精力说:主要观点:剩余的精力的无目地的消耗和发泄。 代表人物:席勒,斯兵塞 ②松弛说:主要观点:精力的恢复(恢复就是松弛说) 代表人物:拉察鲁斯,帕特里克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 ③生活预备说:主要观点: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 代表人物:格鲁斯 游戏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联系本能的一种手段。 ④生长说:主要观点:机体的生长(了解) ⑤复演说:主要观点: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重点)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 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 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23. 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____、_______。 25、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___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_______、_______等。 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______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________的发展。

《儿童游戏理论》复习资料

《儿童游戏理论》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师参与儿童游戏的方法:平行式介入、交叉式介入 2、人本主义学派的游戏治疗也称来访者中心学派的游戏治疗,其基本理论源自卡尔,罗杰斯。 3、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4、儿童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创造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5、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6、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8、规则游戏的特点是:规则性、竞赛性。 9、最具有教育意义游戏是:结构游戏。 10、儿童游戏从认知发展分类为:机能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11、游戏的特征是:愉快与严肃的统一,有目的的实践,自由和约束的统一,遐想与现实的统一,练习与探索的统一。 12、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是: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二、名词解释 1. 精力过剩论: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2分),其主要观点:游戏是儿童将其自身的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佳表现形式(3分)。 2. 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3分)它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自愿的、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增进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任务(1分)。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1分)。 3. 合作介入:教师加入幼儿正在开展的游戏,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种互补的关系,(2分)教师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以角色身份加以指点,使幼儿得到暗示和启发(3分)。 4. 事件详录:对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行原始的、真实的记录,并作分析与评价(3分)。事件详录=事例描述+简单分析(1分),定点法和追踪法常用事件详录(1分)。 5、追踪观察法:即定人法,观察者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活动。 6、游戏治疗:游戏作为沟通工具,并通过游戏来进行疏导或干预,达到治疗效果。 7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试题库8套 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______的研究式样。 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__。 3、1903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___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 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___、三段论式____”的方法模式。 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 6、弗洛伊德认为,____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_______”的驱使。 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______的协调与整合。 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_________。 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_____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_______。 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______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_______的活动。 13、由于0~2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_______为主。 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_____。 16、纽曼提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_____、动作、________、言语、材料(玩具)等。 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_______、象征和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20 、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_____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______。 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教育专业《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汇总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或任务,提高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见实习、参观、讨论等相结合 三、考核方法 作业、考试、教育实践 四、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学前游戏论》辽宁师大出版丁海东主编2003年 2、刘焱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3、黄人颂主编,《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下册,游戏和课程”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的年。 4、《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李淑贤姚伟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及现状(1课时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及国外儿童游戏理论及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流派(1课时 一、教学要求 了解国外经典的游戏理论与现代三大流派的也许理论的思想观点,学习并掌握正确对待这些理论流派的批判与借鉴的立场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经典的游戏理论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2课时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儿童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及其双重特征的辨证关系,理解儿童游戏的纵向整体结构以及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 课程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