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说明

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说明

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说明
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说明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单元22个会写生字,要求会读、会写。5个生字能读

准,

并理解生词。(应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应会)

3、理解课文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应知)

4、培养学生精确、细致的观察,学习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应知)

5、掌握“拟人”的写作手法,学习将建议表达清楚。(应知)

学生的认知与教材分析

1、教学容

本单元有 4 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春天”这一主题,描述了少先队员的植树活动,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小故事,还介绍了两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2、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析及教学方法

《走,我们去植树》这自诗歌用孩子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们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

《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他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平易近人的处世原则。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燕子》这是一篇颂春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在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是通过对春天优美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独特感受的。《江南春》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前两句写江南秀美的春景,第一句自然景观,第二句是生活场景。后两句诗人寓情于景,既抓住江南烟雨和南朝寺院的特点,又借古讽今,真是一举两得。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所作。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触景生情,意兴所至而写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诗的诗眼是“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乐”?“云淡风轻”春天的景色使人平生一份轻松;“傍”、“随”、“过”三个连续的动作,表明诗人郊游时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难点:

1、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准确生动描写,抓住特点,有顺序地描写动物的外形,并进行迁移训练。

课时计划

本单元4篇课文可用8个课时,其中:

《走,我们去植树》 2课时

《第一朵杏花》 2课时

《燕子》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学习容

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诗歌各部分的容。

作业设计布置

1、核心作业

听写词语

轻快沟渠回荡清新版图翩翩宝库

2、巩固提高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煦—青翠—伴随—希望—回荡—增添—(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和煦—轻快—清新—欢声笑语—

作业完成情况及反馈

作业完成还不错,对于学困生,我采取了小组长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作业设计布置

1、核心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春风()的脚步()的版图()的音符()的希望()的童年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小树一()公路一()工厂一()笑声一()沟渠一()树叶

2、巩固提高作业

(1)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

(2)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第二课第一朵杏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了解竺可桢一丝不苟、精确观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

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边读边思考,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容,理清脉络。

作业设计布置

1、核心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mèi qǐngkèjiān gū jì zhǎng wò( ) ()()()Zhòu wén guī lǜ xìng chōng chōng ()()()

(2)比一比,再组词。

珠()乏()堂()眼()故()株()泛()掌()精()估()

2、巩固提高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赶快——顷刻——重——

也许——绽开——观察——

(2)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竺可桢一丝不苟、精确观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作业设计布置

1、核心作业

照样子,写词语。

兴冲冲()()()

淡淡的()()()

葡萄紫()()()

2、找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一株杏花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2)竺爷爷正式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3、巩固提高作业

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你怎么理解?

第三课燕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