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
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有评分标准

“应付方式问卷”简单说明

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 = ,r2 = ,r3 = ,r4 = ,r5 = ,r1 = [1]。

应对(Coping)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1]。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3]。

“应付方式问卷”计算方法与结果解释

一、量表计分方法

“应付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每个分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计分分两种情况:

A.除B所列举的情况外,各个分量表的计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将每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该分量表的量表分;

B.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条目36、39和42,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

二、计算各量表的因子分

因子分计算方法如下:

三、结果解释

1、根据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值绘出应付方式因子廓图。

2、根据廓图和分量表因子分结果:

a .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

b . 比较不同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差异;

c .各分量表理论意义简析:应付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两应付因子的负相关程度最高。以此作为六个应付因子关系序列的两极,然后根据各因子与“解释问题”应付因子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序,将六个因子排出下列序列关系图: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Vaillant(1975)等人研究应付时,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不成熟型,神经症型和成熟型。如果以解决问题表示成熟的应付方式。“求助”与“合理化”因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也归为成熟应付方式类,而与解决问题相反的另一极“退避”表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则该应付行为成熟等次序列的类型与Vaillant等人观点有相似之处。该结果表示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

研究结果还发现,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中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组合与解释为:“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这类受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退避——自责”,不成熟型:这类受试在生活中常以“退避”、“自责”、“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合理化”,混合型:“合理化”应付因子,既与“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付因子呈正相关,也与“退避”、“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因子呈正相关,反映出这类受试的应付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于一体,在应付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3、各量表更全面和精确的理论意义和标准化行为评估解释尚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四、每个条目答案后单个应付方式的有效评估仅供实用性应付行为指导研究用。

评分方法:各量表项目没有“—”者,“是”得1分;有“—”,选“否”得1分。

注:自责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39”,而在求助分量表中包含了一个“—39”。

参考文献:

[1]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2] Ebata A T, Moos R H. 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distressed and healthy adolescents[J]. Journal Appl. Develop. Psychol, 1991, 17:33-54.

[3]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

应付方式问卷

填表方法:此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每一条目后选择一个答案,如果选择“是”,则请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作出评估。在每一行的空格里打√,表示您的选择。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编号

谢谢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