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给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有的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则效果不明显;50年代Yallow等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发现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疾病分期

根据胰岛素剂量反应曲线,可以看出,胰岛素抵抗有三种形式:

(1)单纯曲线右移,表示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需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

(2)单纯曲线高度降低,增加胰岛素的剂量也不能达到最大的反应高度,这提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3)同时伴有曲线右移及曲线最大高度的降低,表明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均降低。

1988年Reaven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这种综合征包括摄取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减低、高血压、冠心病。1995年,stern提出了"共同土壤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异常的共同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同时并存和共同联系的基础。1998年7月WHO将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定义为:①胰岛素抵抗;②糖耐量异常;③血压≥160/90mmHg;④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L;⑤向心性肥胖;⑥体重指数BMI>30kg/m2;⑦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⑧高尿酸血症;⑨微量白蛋白尿。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及或胰岛素抵抗,并同时具有2项以上组合,可定义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有报道,一些炎症介质和胰岛素敏感性有相关关系的如

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等,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个体,CRP 水平明显增高,也就是说CRP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些组成成分相关,由于CRP是炎症标记物,所以有人提出,由于体内的慢性炎症也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发病原因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突变等),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大多数是由于多基因突变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变协同导致胰岛素抵抗。除了上述遗传因素之外,许多环境因素也参和或导致胰岛素抵抗,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这主要和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80%伴有肥胖)、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肿瘤坏死因子a(TNF-a)增多。TNF-a活性增强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引起血浆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达,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尚发现脂肪细胞能分泌抵抗素( 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岛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摄取,中和抵抗素后组织摄取葡萄糖回升。其他如瘦素抵抗和脂联素水平的降低或活性减弱也和胰岛素抵抗有关。骨骼肌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增多也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B细胞内TG积聚过多可造成其功能减退。[1]

3检测方法

1.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ICT),是目前公认的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并被认为是评价其他检测胰岛素抵抗方法的金标准。本方法是测定组织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快速连续胰岛素灌注使血浆胰岛素浓度迅速升高并维持在一定水平,改变葡萄糖灌注率而使血糖稳定在基线水平。在这种水平下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即阻断内源性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这时葡萄糖灌注率等于外源性胰岛素介导的机体葡萄糖代谢率。具体方法为:空腹12h,抽血测基础血糖、胰岛素的值,静滴胰岛素1. 5mU·kg-1·min-1,l0min,使血胰岛素水平维持在100mU/ L,保持此速率不变,然后静滴2%的葡萄糖(2mg ·kg-1·min-1'),每隔5 min 监测血糖一次,并用Harvard泵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 GIR),以外源性胰岛素钳制血糖于正常水平(5. 2±0.1mmol/L),持续60min。血胰岛素浓度在50mU/L,以上能抑制90%肝脏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因此钳夹试验中当达到高胰岛素稳态时外源性葡萄糖输注率(GIR)等于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率(M值),此时GIR可作为评价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这就是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使用较普通。2.胰岛素抑制试验

胰岛素抑制试验(insulin suppression test; IST)由Shen等在1970年首先提出,方法是给受试者静脉注射普蔡洛尔5mg,5min后用输液泵恒定输注由普蔡洛尔、肾上腺素、葡萄糖和胰岛素组成的混合液,以抑制肝糖输出和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在这种稳定状态下,血浆葡萄糖浓度直接反映组织对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1977年Harano等对IST进行改良,提出用生长抑素代替普萘洛尔和肾上腺素,理由是普萘洛尔和肾上腺素可引起受试者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和血液重新分布等副作用,且肾上腺素可使脂肪分解,对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分泌抑制并不充分;而生长抑素能充分抑制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对脂肪代谢没有直接影响,不引起心血管反应。故用生长抑素更为安全、可靠,IST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结果不如钳夹法精确。

3.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术(MMT)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机体血糖和胰岛素动力代谢的关系,而同步计算出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不依赖胰岛素作用的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SG)。但不是口服葡萄糖,而是静脉注射一个剂量的葡萄糖。接着频繁地检查血糖和血胰岛素约30个样品,故称为频繁采血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动力学关系(血浓度曲线)求得ISI。如果受试者β细胞功能过低,则需在注射葡萄糖前注射1次D860或胰岛素。否则胰岛素曲线太低,计算将出现误差。具体方法为早晨空腹作试验(禁食l0h后)。先平卧休息30min,左右肘腕部各保留一个静脉通道,一侧用于给葡萄糖,另一侧用作采血样。注射葡萄糖按0.3g/kg计算,对β细胞功能反映较差者在给葡萄糖20min后注射0. 3g 甲苯磺丁脲钠,对完全无β细胞功能者注射一剂外源胰岛素75mU/kg。采血时间最初3h内共采30个血样,将各点数据输人电脑计算出ISI及SG。后来Steil等对微小模型技术进行改良,将采血样本数减少至12次,并且和标准方法相关性良好,陈家伟(1996)减少为14个。经对照分析认为,减少样本不明显影响测定结果,SG是指机体不依赖于胰岛素自身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当SG降低时即葡萄糖的代谢能力明显降低就会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糖耐量异常,甚至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生。

正常人及非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用以测定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急性应答之间(0~19min)存在着双曲线的相关关系,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为了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胰岛素分泌必需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当β细胞不再能继续高水平分泌胰岛素时(即β细胞功能受损),伴随有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的胰岛素抵抗将转变成为葡萄糖耐量减低。因此,在最小模型技术中,第一时相(0~19min)胰岛素分泌不仅是整个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结合试验中胰岛素分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它还可能是一个早期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为:

dG(t)/dt=[Pl+X(t)]G(t)+P1Gb

dX(t)/dt=P3[I(t)-Ib〕-P2 X(t)

G (t), I (t)分别代表各个t时相的葡萄糖、胰岛素浓度; X (t)为组织间液胰岛素对周围靶细胞的调节作用;Gb、Ib分别为注射葡萄糖前,即基础状态下葡萄糖、胰岛素浓度;P1为SG; P3为胰岛素对肝脏和周围靶细胞对葡萄糖代谢调节参数;P3/P2为ISI。

MMT法和钳夹法相比有一些优点,MMT有了最小模型的软件就可进行,大大降低了费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结果重复性好; 在生理的葡萄糖一胰岛素(G-Ins)反馈调节状态下评估IR;不依赖血糖浓度,不需要设定基础正常血糖值。当然,要精确地估计参数值,取血样数越多越好,减少样本的方法肯定不如经典法得出的参数值精确。因此对于小样本的科研工作,选用经典的MMT结果更为准确,对于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选用减少血样的MMT更为合适。

4.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胰岛素释放曲线

此类方法的共同优点是和阻断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法比,没有干扰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的生理机制;和激发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法中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如MMT),是更符合生理性的实验,一般生理情况下,葡萄糖是在胃肠道间接和在血液循环中直接作用于胰腺,引起胰岛素分泌,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就没有了葡萄糖在胃肠道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和基础状态法比,OGTT的数学模型包含的信息较多。

具体方法为:早晨空腹作常规的四点OGTT。血样均测血浆葡萄搪及胰岛素,葡萄糖曲线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GG及AUG1)的计算方法相同,见下

AUG=空腹值/2+第1h值+第2h值+第3h值/2

AUGG的单位为mmol/ <(L·h)或mmol/ ( 60min·.L)

AUG1的单位为mU/ ( L·h)或mmol/(60min·.L)

1990年Cederholm等对OG'IT,重新设计出计算ISI的数学公式:

ISI=MCR/logMI=M/MG/logMI

M=75000/120十(G0一G120)*1.15*180*0.19*体重/120

ISI反映的是一定胰岛素浓度条件下葡萄糖代谢清除率(MCR); MG和logMI分别为OGTT中0, 30, 60, 120min共四个点葡萄糖浓度的均值和胰岛素浓度的对数均值;M表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1. 15 * 180是将静脉全血血糖转化为血浆水平;0. 19 *体重为血糖池的总容积。这个计算ISI的公式正确地表达了ISI反映机体中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强弱的含义,是一种较准确、简单易行的胰岛素抵抗检测方法,适合于大样本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5.胰岛素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糖耐量试验(ITT) 1977年由Alford首先提出。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手臂静脉.将手臂放入40%-50%恒温箱中,使血动脉化,t为0分钟时,按0. lU/kg快速静注短效胰岛素,t为0, 3, 6, 9, 12, 15, 20, 30分钟时共9个时间点取血样测葡萄糖浓度,ISI=0.693/T1/2 (T1/2为3~30min 血糖曲线的斜率)在使用中,人们对ITT的可靠性提出疑问,因为试验中胰岛素诱导血糖下降导致胰高糖素和儿茶酚胺等分泌对抗调节反应。经研究发现这种对抗调节反应发生在静注胰岛素后15~20min,低血糖症也多发生在20min后。1994年Gelding提出小剂量短时对ITT 加以改良,胰岛素的量由0. lU/kg改为0. 05U/kg,试验时间由30min缩短至15min,这样可避免胰岛素诱导血糖下降而导致对抗调节反应带来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的偏差。实践证明小剂量短时的ITT更安全、可靠。总之,I'I'T是一种简单、可粗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6.胰高血糖素试验

胰高血糖素试验(GT)是传统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1995年Castillo设计出用GT评估胰岛素抵抗,方法是:按lmg/m2,快速静注胰高糖素,让血糖自由升高20min, 20min时用一个类似胰岛素泵的装置(Biostator)持续监测血糖,并按负反馈原理调节输注短效胰岛素30min,

以使血糖控制在基本水平,通过比较血糖下降和进人循环血中胰岛素总量得出ISI.这是一种较准确的方法,但需Biostator装置,费用较高。

7.持续输注葡萄糖模型分析法

持续输注葡萄糖模型分析法(CIGMA)由Hosker在1985年根据以往的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动力学资料设计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计算机模型图。此技术的方法是:葡萄糖按每分钟5mg/kg 的量持续固定输注60min,分别在50, 55, 60min共三次取血测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三次的平均浓度作为获得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再根据获得的浓度,从CIGMA计算机模型图中查出胰岛素抵抗值。这种方法虽较简单,但只能粗略地评估胰岛素抵抗。

8.空腹胰岛素

空腹胰岛素是反映人群胰岛素抵抗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在血糖水平正常或升高的人群中,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表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胰岛素和钳夹技术相关系数比正常人的低。这是因为作为目前公认"金标准"的钳夹技术所测到的全身葡萄糖摄取仅仅反映了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作用,而胰岛素水平则受胰岛家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共同决定。β细胞对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反应是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当胰腺过度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时便发生糖耐量异常,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共存。即使这些患者呈显著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由于胰岛素的功能障碍而使得它们的胰岛素水平不高。尽管如此,研究一致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和钳夹技术有相当好的显著性相关。经典的胰岛素RIA法测定的是胰岛素、胰岛素原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的总水平而不是真胰岛素水平,所以,得出的结果难免有误差,有条件应该测定血浆真胰岛素水平避免误差。

总之,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方法众多,一个理想的检测胰岛素抵抗方法应符合下列标准:①结果准确、精确;②安全、对人体无损害;③操作简单、不费时、费用低;④不依赖血糖浓度;

⑤在胰岛素作用的生理范围内反映胰岛素敏感性;⑥不被葡萄糖效应混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完全符合上述标准的理想指标。[2]

4疾病防治

一般原发性或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一些具有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时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营养不良史的人群,尤应注意在其后天生命过程中避免肥胖,以尽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对已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应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减轻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同时对个体所具有的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加强运动,控制饮食,

肥胖者者强调合理的饮食计划,降低体重。同时进行长期科学有规律的运动,使体重降低。

二、理想控制血糖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搪,长期高血糖通过其"糖毒性"进一步加重组织如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临床工作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如通过合理的降血糖治疗,使血糖获得持续良好的控制均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近年不少临床研究报告对一些新诊断的血糖显著升高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精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稳定血糖控制,短期内可使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其今后血搪的控制。

三、合理选择抗糖尿病药物

对轻、中度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应首选抗高血压药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或称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双胍类药物或葡萄搪昔酶抑制剂--拜糖平),另外,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2型精尿病,如血搪控制不理想,可根据具体情况联合上述抗高血糖药物,能起到协同降血糖作用。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目前已有充分的实验室和临床证据证实噻唑烷二酮药物是强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和安慰剂比较,TZD如罗格列酮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减轻33%(提高HOMA-IR指数评价),肌肉葡萄糖摄取率增加38%(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全身葡萄糖摄取率增加44%。在联合治疗中,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联合罗格列酮后,胰岛素抵抗分别减轻了21%和32%,而且其持续时间至少达24个月或更久。

五、个体化选择降血压药物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降血压同时轻度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

六、纠正脂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如高甘油三酯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等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用调脂药物改善脂代谢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和其降低血游离脂肪酸有关。

七、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铬和钒的缺乏,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饮食适当补充三价铬离子和微量元素钒有利于胰岛素抵抗的减轻。[3]

参考资料

1.李秀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

2.张建.代谢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59

3.叶山东,朱禧星.临床糖尿病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76~27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8·综述·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2):228-230. [14]丁淑敏,刘丹,封亮,等.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8种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NHBE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36-3141. [15]刘艳秋,战丽彬,马慧鹏. 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抗骨质疏松多靶点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辽宁:CN105748546A,2016-07-13. [16]王洪白,庞海玲,杨霞. 清益止崩汤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38. [17]郑寅,崔小七,付明哲,等. 中药肠血平颗粒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防治试验. 畜牧与兽医,2014,46(1):97-101. [18] 孔珍珍,陆江涛,刘春保,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7):121-124. 新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机体对葡萄糖代谢及摄取的能力减弱,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低。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始动因素为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较为复杂[2-3]。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并不明显,1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遗传易感性可高达70.0%~80.0%[4-5],远高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其与患者遗传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胰岛素抵抗为一定数量的多种基因突变遗传导致,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及胰岛素受体基因等。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即为胰岛素受体,人胰岛素受体基因有21个内含子与22个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复合型杂合子及纯合子。目前,胰岛素受体基因主要是指胰岛素受体基因-1及胰岛素受体基因-2。胰岛素受体基因-2作用部位主要为脂肪、骨骼肌及肝脏等,胰岛素受体基因-1作用部位主要为骨骼肌。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态性位点主要位于胰岛素受体基因-2[6-7]。Ins信号传导中重要分子为PI-3K,通过构建激活突变及药物抑制剂等方法,可证实PI-3K有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蛋白4所需要的信号分子。目前有关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体前缺陷 受体前缺陷是指受体与胰岛素结合之前发生的异常,主要原因为调控胰岛素分泌的相关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结构异常,对胰岛素的生物活性造成影响。相关资料显示,胰岛素相关功能的正常发挥与抗体胰岛素识别位点及胰岛素抗体关系密切[8-9]。例如生长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应激激素分泌过多,均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受体前抵抗。受体前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2受体缺陷 胰岛素功能异常是指亲和力下降或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结构异常为胰岛素受体基因发生改变,受体功能丧失[10-11]。胰岛素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可能造成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例如B型及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矮妖精貌综合征等。相关研究表明[12-13],胎儿期小鼠肝脏胰岛素受体敲除后,肝细胞内糖原含量降低,由此可得敲除肝脏胰岛素受体,肝糖原合成与未敲除相比显著减少。3受体后缺陷 受体后缺陷即受体与胰岛素结合后向细胞内传递信号引起的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尚未明确所有具体环节[14]。相关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葡萄糖转运蛋白异常即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关系密切[15]。目前,哺乳动物中发现13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发现于患者机体内的心肌细胞胞浆、脂肪组织及骨骼肌,为胰岛素敏感的主要葡萄糖转运体[15-16]。在胰岛素信号刺激下,引发GLUT4囊泡转位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增加葡萄糖的摄取。目前已有研究发现,GLUT4基因异常可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基因-1骨骼肌表达程度高,胰岛素受体基因-1于机体内胰腺细胞及肝脏细胞表达程度高,磷酸化异常或表达减少可造成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表明[17],脂肪细胞存在T2DM及IR,胰岛素受体基因-1的表达降低,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导致PI3K激活作用减弱,造成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发生障碍,从而发生胰岛素抵抗。 4胰岛素抵抗相关细胞因子 4.1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子量为17kDa,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抗肿瘤作用,也是机体中免疫调节因子。相关研究表明[18],患者处于烧伤、感染等病理状态下,机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能提高,肥胖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高,2型糖尿病患者为肿瘤坏死因子-α也会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可直接作用于机体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从mRNA 转录后修饰方面影响GLUT4表达,继而抑制GLUT4基因的翻译,从而对胰岛素刺激的葡糖糖转运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促进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丝氨酸磷酸化,从而减少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自身磷酸化,降低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刺激脂肪分解从而提高游离脂肪酸水平,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代谢因素之一即为游离脂肪酸提高。相关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同时基因编码肿瘤坏死因子-α转录率高的患者发生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概率较高。 4.2 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为前列腺素及细胞膜脂质结构合成的供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能够给予机体主要能量。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肥胖患者机体内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相关资料显示,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机体葡萄糖氧化。另外,游离脂肪酸可以提高肝脏糖的异生,从而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肝脏葡萄糖的释出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刘峰 (天津市北辰区双青新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400) 【摘要】2型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代谢异常相关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2型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为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及信号蛋白异常关系较为密切。本文对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目前的高脂血症、探讨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DFL)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血浆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未并发脂肪肝组相比TG、TC、LDL、FINS、FBG、BMI均升高,HDL、ISI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而且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2型糖尿病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IR),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化验室检测及肝脏超声,对5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两项结果对照比较。结论:4%~46%的脂肪肝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近乎50%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约30%~70%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无症状性的肝肿大和轻度的肝酶异常。T2DM易合并脂肪肝,约75%的患者两病共存。 脂肪肝虽然在早期基本没有什麽症状,但肝细胞中长期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脂肪性肝炎。储存了大量脂肪的肝细胞其解毒代谢糖脂的能力均下降,由于其糖脂代谢能力下降可加重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的程度。脂肪肝可以是糖尿病的后果,根据近年来的文献,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脂肪肝患者81%存在超重或肥胖,44%有2型糖尿病。与肥胖、胰岛素反抗有着密切关系,是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热点领域之一。、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回。 瘦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1瘦素与胰岛素反抗 胰岛素反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之一。IR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一定量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的共同发病基础。瘦素缺乏和高瘦素血症均可导致IR。高瘦素血症与IR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测。IR导致高瘦素血症。IR患者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刺激了Ob基因的过度表达,进而使血中瘦素升高,产生高瘦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导致IR。这为多数学者所认可,进一步的解释是胰岛素对脂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而瘦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本身就造成了胰岛素反抗;瘦素对体内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有特异性,导致具有高瘦素血症的肥胖个体胰岛素反抗;瘦素还可抑制胰岛素在脂肪细胞中的多种代谢作用,包括葡萄糖转运、脂肪分解、糖原合成等,间接地加重胰岛素反抗。互为因果。生理情况下,胰岛素刺激瘦素分泌,瘦素则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在胰岛素与瘦素之间存在着一个双向的反馈环。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胰岛素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则可导致IR,IR可进一步引起高瘦素血症。也有学者认为瘦素不是引起IR的主要原因。

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17 药品评价 2010年第7卷第13期 T 特 别 关 注TEBIEGUANZHU 胰 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体内正常量的胰岛素 无法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或发挥正常生理效应需要超过正常量的一种病理状态。此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受损,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其重要标志为高胰岛素血症。主要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1]。IR 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2型糖尿病(T2DM)、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研究表明,IR 不仅是T2DM 发病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也是T2DM 的特征之一。T2DM 是最具典型性的IR 相关疾病。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T2DM 指南均推荐将二甲双胍作为超重和肥胖T2DM 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甚至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T2DM 患者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IR ,可能是通过减轻体重、强化胰岛素的作用、抑制肝糖产生和降低血脂等起作用。随着大量基础研究和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试验的开展,二甲双胍改善IR 作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T2DM 发病机制 通常3/4以上的T2DM 患者在血糖升高同时会伴有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等,因此,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IR 是T2DM 发病机制的重要方面。IR 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发生障碍,导致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不能有效结合。IR 从T2DM 开始前的l0年就存在,并延续在整个疾病过程中。T2DM 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能够代偿IR 的产生,到葡萄糖耐量受损(IGT)阶段,代偿能力下降,血糖开始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IR 持续存在,胰岛素分泌不断下降,血糖水平不断升高,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可见,早期干预IR 可以阻止和延缓血糖进一步升高,使代谢紊乱得到很好的控制。 评价IR I R 的机制研究、临床评估及干预疗效均需正确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仍是目前不可替代的金标准[2],该方法的建立及中国人正常人群的界值点的获得,为在中国人群中肥胖症导致的I R 的界定、减肥或药物干预的效果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3]。但因过于繁琐而不适合临床常规开展。近年来提出了新的评价I R 的公式,即log[空腹血糖(mg/dl)2×心率(次/min)3×甘油三酯(mg/dl)×糖化血红蛋白(%)]。此公式计算值与钳夹实验葡萄糖输注率(GIR)有良好的相关性(r =0.83,P <0.01),有可能成为简便易行的IR 评价指标,但其可靠性有待大样本的人群研究验证。 二甲双胍改善IR 的作用机制 1.抑制肝脏的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糖原合成 UKPDS 、DPP 研究和Cochrane 协作组荟萃分析[4]均证实二甲双胍可改善IR ,降低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二甲双胍可提高肝脏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合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细胞内糖脂代谢的关键酶,对机体糖脂代谢起重要作用。二甲双胍可使细胞AMPK 发生磷酸化,使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失活,抑制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肝脏糖异生,改善IR [5]。此外,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肝脏对乳酸的摄取,抑制磷酸烯醇丙酮酸转移酶活性,增加丙酮酸向丙氨酸的转化,减少糖异生。新的实验显示二甲双胍减少糖尿病患者肝糖过度产生即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糖尿病状态下肝脏葡萄糖- 6-磷酸酶(G-6-P)催化亚基及转运亚基mRNA 表达,使得6-磷酸葡萄糖向葡萄糖的转化减少,从而减少肝糖输出,达到减轻IR 的作用。 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王战建 谈力欣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特点及治疗策略

·专家讲坛·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特点及治疗策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宋颖李启富(通讯作者) 为何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如此之高?不同种族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是否存在明显差别?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是否比西方人差?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西方人糖尿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异同。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汇总,旨在寻找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策略。1不同种族糖代谢异常的特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受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等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亚洲人的平均体重指数(BMI)比西方人小,但糖尿病的患病率并不低。可见,仅仅用西方化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还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亚洲人在较低BMI的水平时即可发生IR。多项研究均已表明经BMI、年龄匹配后亚洲人IR较白种人明显[3]。Chiu等采用正胰岛素高糖钳夹技术,通过对4个种族(高加索人、亚裔、非裔和墨西哥裔美国人)的77例糖耐量正常(NGT)人的胰岛素敏感性和b细胞功能差异的研究[4]。发现分别匹配性别、年龄、BMI、腰臀比(WHR)、收缩压后,不同种族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亚裔、非裔和墨西哥裔美国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低于高加索人,且种族是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4个种族人群的I相胰岛素分泌均正常,而II相胰岛素分泌在亚裔人中明显表现为代偿性增加,说明种族差异主要影响正常人的胰岛素敏感性,而对β细胞功能影响不大。Liew等[5]采用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技术对30例NGT的高加索人、中国人、印度人研究也发现,在匹配BMI、年龄、体力活动后,亚洲人IR比白种人明显。且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种族是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李光伟等[6]也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恶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以上研究表明,亚洲人群在NGT阶段就表现出明显的IR及β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加,IR是2型糖尿病的始动因素。 因此,在发生明显高血糖之前,IR是主要矛盾。大多数在NGT阶段,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增加。通常认为糖耐量异常(IGT)阶段IR已达平台,至糖尿病阶段并无明显进一步加重。当β细胞长期代偿,一旦“劳累过度”,无法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时,即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及血糖水平的升高。 2007年11月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进行了华夏胰岛素分泌特性调查[7]:关于中国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及IR 状况,以及缓释达美康强化干预治疗对β细胞功能和IR的影响。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逐级下降,而与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相比,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更为严重,FPG<6.9mmol/L组早期胰岛素分泌为正常人的1/4,FPG≥9.7mmol/L组仅为正常人的1/20。 该研究提示对于中国糖尿病前期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同时存在,因此,宜采取以生活方式干预、改善IR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为中心的防治策略。2糖尿病治疗方案选择的策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白种人,对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容忽视。合理膳食,坚持有效的运动,并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不但可使IR明显减轻,并且与之相关的代谢异常也随之得到极大改善。 二甲双胍是EASD/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美国糖尿病协会)共识推荐的2型糖尿病唯一起始降糖药物,并贯穿全程。对于西方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双胍类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均可尽早应用,目前这一观念在2010年中国T 2 DM防治指南中亦达到了共识,二甲双胍的使用策略已实现国际化。此外,二甲双胍的剂量-效应研究表 明,日剂量到达2.0g时较1.5g空腹血糖及HbA 1 c可进一步下降且副作用增加不明显。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认为,新诊断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已下降50%。国内外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解除高血糖患者的胰岛细胞毒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IR,有效地降低血糖。我国翁建平等的研究,随机纳入了382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观察其β细胞功能及糖尿病缓解率。治疗结束时,β细胞功能即得到改善,IR得到缓解;并且,治疗结束后一年,治疗阶段血糖达标的患者中有42%糖尿病得到缓解。其中效果最好的为皮下胰岛素泵治疗(51.1%),其次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44.9%),均明显优于口服药物(26.7%)[8]。INSIGHT研究纳入病程6个月内、口服药少于2个的,且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甘精胰岛素组(加用甘精胰岛素,qn)和常规治疗组(加用口服药或剂量增加),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小于 5.5mmol/L。结果显示:6月后甘精胰岛素组达标率(≤ 6.5%)高于对照组1.68倍(P=0.049);HbA 1 c、FPG、TG 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低血糖发生无差异[9]。每晚一次基础胰岛素(尤其是长效胰岛素)可使夜间β细胞得到充分休息。此方案不但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体重增长少,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好。若与二甲双胍合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兼顾改善IR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案。 由于大多数西方2型糖尿病人群为肥胖患者,且与中 · 3 · 实用糖尿病杂志第7卷第6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DIABETOLOGY Vol.7No.6

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

糖尿病与胰岛素 一、胰岛素简介: 胰岛素是由胰岛上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 二、胰岛细胞分类: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1、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2、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三、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 (1)、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促进葡萄糖激酶(肝内) 和己糖激酶(肝外)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在糖元合成酶

作用下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合成和贮存。 (2)、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4、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另外,葡萄糖在红细胞及脑细胞膜的进出,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 5、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四、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 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抵抗才是2型糖尿病的元凶

胰岛素抵抗才是2型糖尿病的元凶! 一:血糖高-- 主要源自胰岛素抵抗 众所周知,人体内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不了过高的血糖只有两个原因:一;胰岛素分泌功能丧失、人体不能自身产生胰岛素(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5-10%);二;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人群的90-95%)。近期国内外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甚至还偏高,但是却降不了过高的血糖。原因何在?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或称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指出假如胰岛素缺乏,用了足量胰岛素问题应该解决,如果糖尿病患者用了比较足量的胰岛素,同时联合上一些药物,但是血糖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标准,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人体内胰岛素抵抗。 钟南山院士等主编的最新版《内科学》也指出在脂肪细胞内,胰岛素抗性导致储存的甘油三酸酯的水解,进而提高血浆内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在肌肉细胞内,胰岛素抗性降低葡萄糖的吸收;而在肝细胞内,降低葡萄糖的储备,两者共同导致血糖含量的提高。胰岛素抗性引起的血浆中高胰岛素和高糖含量经常导致代谢综合征、痛风和2型糖尿病。 二:胰岛素抵抗 - 伴随着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 2型糖尿病(T2DM),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95%。其特点是人体自身能够产生胰岛素,但细胞无法对胰岛素作出反应,使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低下,即胰岛素抵抗(或称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先于糖尿病发生,在其作用下,疾病早期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以保持正常糖耐量。当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减少或二者同时出现时,疾病逐渐向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进展,血糖开始升高。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FFA)、抵抗素等增加,进一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加重胰岛素抵抗,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持续进展和恶化。WHO 最新调查发现,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显著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基本环节之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胰岛素与血糖的相互关系

胰岛素与血糖的相互关系 血糖,顾名思义是血液中的糖。糖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人摄入食物以后,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其实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通过血液被运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分解燃烧产生人体所需能量。 血糖随血液流经全身,与全身的组织胞代谢有密切关系,因此,血糖的稳定与否影响到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机能。正常情况下,血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每日消耗与补充同时进行。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则是失衡的。 人体中,主要由肝脏、激素和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糖。 肝脏。在血糖升高时,多余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将这部分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饥饿时,血糖会下降,这时体内血糖来源主要依靠肝糖原的分解,从而达血糖的平衡。患有严重肝病的人,由于肝功能不佳,肝糖原储备不足,很容易产生低血糖。 激素。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糖代谢调节系统,维持着血糖的动态平衡。这些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其中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它主导着葡萄糖在体内的合成和转化,是调节血糖的最重要激素。其余五种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升高血糖。正常情况下,升高血糖激素与胰岛素处在一个平衡状态,从而使得血糖保持平衡。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各种激素的分泌,进而维持血糖的平衡。在肝脏、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空腹血糖正常值应为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 血糖进入人体后,其中大部分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但血液中的葡萄糖并不是可以随意进入细胞的,因为在每个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葡萄糖进入的“特别通行证”,这个结构叫做“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这里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当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时,才能打开通道,葡萄糖才可以进入到细胞被利用,所以,胰岛素是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钥匙。胰岛素既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促进血糖转化为能量等,也可以抑制肝脏葡萄糖的异生,降低血糖的浓度。 血糖对胰岛素的分泌也有制约作用,当血糖升高时,胰岛就会接受命令----多制造胰岛素,降低血糖,而血糖过低时,胰岛也会减少或停止制造胰岛素,血糖就不再下降了。所以健康的人不论进食与否,一般血糖含量都比较稳定。 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发生病变,不但不能生产足够的胰岛素降低血糖,而在高血糖的刺激下又需要不断地分泌胰岛素。这样一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就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胰岛的分泌功能会变得很差,而血糖也无法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进入细胞,细胞因为缺乏营养而逐渐衰弱,最终导致人体受到严重损坏。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与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与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比较40例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因素有无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组中FPG、FINS、HOMA-IR 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胰岛素敏感性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并与血脂代谢存在密切相关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即一定量的 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1]。而IR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调查、分析IR与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2~87岁,平均(68.9±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择期手术患者,髋关节置换15例,膝关节置换10例,乳腺良性肿瘤10例,体表软组织良性肿瘤5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67.91±4.1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排除糖尿病急性合并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应激等情况。 1.2检测指标所有受检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取血前禁食>12 h,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2]((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倒数的自然对数即为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1.3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SPSS 13.0软件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组和对照组比较,FPG、FINS、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将其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阳虚湿瘀型(34例)、湿热困脾型(102例)、阴虚燥热型(5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分析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阳虚湿瘀型患者ISI为(-4.43±0.38)、FINS为(19.89±4.74)mU/L、FPG为(10.34±1.37)mmol/L,湿热困脾型患者ISI为(-4.91±1.07)、FINS为(23.29±8.46)mU/L、FPG为(11.40±1.86)mmol/L,阴虚燥热型患者ISI为(-4.28±0.26)、FINS为(14.94± 3.19)mU/L、FPG为(8.65±1.11)mmol/L;对照组ISI为(-3.44±0.26)、FINS为(7.56±3.80)mU/L、FPG为( 4.74±0.86)mmol/L,观察组患者ISI、FINS、FP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虚湿瘀型、湿热困脾型ISI、FINS、FPG水平与阴虚燥热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虚湿瘀型患者ISI、FINS、FPG水平与湿热困脾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TC、HbA1c、BMI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湿热困脾型患者TG、TC、HbA1c、BMI水平与阴虚燥热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虚湿瘀型患者TG、TC、HbA1c、BMI水平与湿热困脾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各证型患者胰岛素抵抗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阳虚湿瘀型;湿热困脾型;阴虚燥热型;胰岛素抵抗 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具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由于糖尿病中医病机复杂,辨证困难,因此进展缓慢[1]。科学在不断进步,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关键指标,如胰岛素抵抗在中医各症型患者中的关系,有助于帮助中医获得更大的进展,使辨证更加准确规范[1-3]。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1例作为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将其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阳虚湿瘀型(34例)、湿热困脾型(102例)、阴虚燥热型(55例),其中男126例,女65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0.1±4.1)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0例,女59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9.7±3.9)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检查,包括ISI、FINS、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与胰岛素抵抗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与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 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比较40 例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 与40例健康对照组之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 、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体重指数(BMI)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等因素有 无差异。结果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组中FPG、FINS、HOMA-IR 明显高于对照组,ISI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或P<0.05。 胰岛素敏感性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并与血脂代谢存在密切相关性。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围手术期胰岛素抵 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 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即一定量的 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1]。而IR 可能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调查、分析IR 与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40 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 52~87 岁,平均(68.9± 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择期手术患者,髋关节置换15 例,膝关节置换10 例,乳腺良性肿瘤10 例,体表软组织良性肿瘤5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 例,年龄60~78 岁,平均(67.91± 4.18)岁。两组在年龄、性 别、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排除糖尿病急性合并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应激等情况。 1.2 检测指标所有受检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取血前禁食>12 h,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 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计算体重指数 (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 ISI)[2]((空 腹血糖X空腹胰岛素)倒数的自然对数即为ISI)、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 1.3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中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SPSS 13.0软件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 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组和对照组比较,FPG、FINS、HOMA-IR、LDL-C、CH 明显升高(t 值分别为:4.156、30.417、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精选、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 1.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 2.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胰岛素促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四大类 3.胰岛由4种细胞构成,分别是A细胞(α),B细胞(β),D细胞(δ),F细胞(PP) 4.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分为基础分泌和餐时分泌,其中基础分泌量为24 U,进餐刺激分 泌量为24 U 5.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分别有1和3个氨基酸不 同。 6.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切点126mg/dl( 7.0mmol/l)_,餐后2小时血 糖切点200mg/dl(11.1mmol/l)。 7.因92%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脏蓄积作用。瑞格列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肾功能不全” 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使用口服降糖药。 8.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缺陷_ 9.从2型糖尿病发病时的并发症检出情况看,发病时已经有5-10年病史。 10.诺和龙(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起效时间0.5小时,达峰时间与半衰期均为1 小时; 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通过肾脏排泄,且其中16%以原型排泄。 选择题(每题2分) 1.人体内降血糖激素是(C. 胰岛素) A.胰高糖素 B. 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 胃泌素 2.下列哪一项符合ADA对糖尿病的分型(B. 2型糖尿病) A.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D. 营养不 良相关糖尿病 3.下列哪项不是1型糖尿病的特点(C. 口服药治疗) A.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B. 常在青少年发病 C. 口服药治疗 D. 自身抗体阳性 4.口服降糖药适应症为: (A) A: 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B: 妊娠糖尿病 C: 酮症酸中毒 D: 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 5.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A. 冠心病) A. 冠心病 B. 视网膜病变 C. 糖尿病肾病 D. 神经病变 6.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研究是(D. DECODE) A. UKPDS B. DCCT C. Steno-2 D. DECODE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两大病因引起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两大病因引起,而1型糖尿病则主要是胰岛β细胞破坏使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长期以来人们针对其病因不断探索糖尿病的根治方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仍一直以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等对症治疗为主,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人们尝试进行了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但由于其较难克服的两大问题,即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而无法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证实骨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就像“种子”一样,将一定数量的自体干细胞通过动脉导管迁移到胰腺组织中,“种子”就会在胰腺组织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增殖为胰岛样细胞,替代损伤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探索出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它克服了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难题,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截肢率很高,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它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典型表现为静息痛、足部溃疡及坏疽。传统治疗多采用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和外科的血流重建,但远期效果均不理想。动物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骨髓干细胞中含有内皮祖细胞,可在缺血的下肢组织内分化成内皮细胞,并可在局部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缺血肢体的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肢体血流。因此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根本方法,在糖尿病足治疗领域已展示出美好前景。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足的效果如何? 国际合作组于2005年1月25日首次在阿根廷将自体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文献报道了16例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观察,这组病人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8-65岁,平均空腹血糖208mg/dl,所有病人都曾使用各种药物治疗,其中5例需要胰岛素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3个月的观察结果:在治疗后30天,血糖浓度开始降低,3月后平均空腹血糖降为156mg/dl,血中胰岛素和C肽升高,84%的病人可不再应用胰岛素和其他抗糖尿病药物而血糖维持在低于140mg/dl。以后国内进行的百余例的临床观察均证实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短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2002年Tateishi Yuyama等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应用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4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国内已利用此技术治疗数百例糖尿病足患者,结果表明近期有效率几乎达100%。在主观感觉评估上,患者足部及小腿的静息痛、麻木明显减轻,患肢温热感出现,间歇性跛行者行走距离明显提高,足部溃疡愈合率提高,最终成功的避免了截肢或降低了截肢平面。在客观指标评估上,踝肱比(ABI)明显改善,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见 )升高,均证实了此技术对改新生侧支血管明显增生,踝部经皮氧分压(TcPO 2 善下肢缺血的有效性。 我科已于2009年1月首次对一位56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进行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及不适,移植后21天患者血糖显著下降,胰岛素逐渐减量,移植后30天每日胰岛素用量从47u减至32u,停用拜糖苹50mg 3/日,且有继续减量的趋势。初步证实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 如何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 自体干细胞移植主要分为两步,即自体干细胞的采集和干细胞的移植。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唯一病因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唯一病因 目的研究胰岛素的“抵”“抗”和血糖“高”“低”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及对其影响。方法通过多年来对糖尿病治疗工作的研究,总结治疗经验,分析在血糖“高”“低”的情况下胰岛素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血糖和胰岛素配合不好,抵的力量就会减低。如血糖高,胰岛素含量低,就是1型糖尿病;血糖低,胰岛素含量高,就会出现低血糖症;血糖高,胰岛素含量也高,就会出现肥胖症。结论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足够地大于“抗”的力量,让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消耗流量不要减少,胰岛素抵抗就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血糖和胰岛素的共同目的,就是使胰岛素抵抗达到平衡,不要让AFG减少或断流,减少抗的力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唯一正确的思路。 标签:胰岛素抵抗;抵的力量;抗的力量 1 要准确理解本作者对糖尿病病因的理论,就必须掌握以下概念 1.1 AFG 单位时间内,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量,简称AFG。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和服务作用: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有4个方面[1],为了方便分析胰岛素对血糖浓度升降的影响,把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分成两个方面:①是胰岛素的主要作用,②是胰岛素的服务作用。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发挥作用,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就是胰岛素的其它三个生理作用(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②抑制蛋白质、脂肪在肝内转化为葡萄糖;③抑制肝糖原分解)。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就是平稳血糖浓度,保证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平稳顺利地进行。 1.2空腹血糖的形成是胰岛素的服务作用通过血糖的服务通道而形成的人体进食是葡萄糖的唯一来源。由于人体进食通过消化吸收后,血糖量会大量增加,血糖的主要通道上的葡萄糖流量虽然有增加,但也不会与进食的后血糖增加量成正比,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将葡萄糖送入肝脏,形成肝糖原。由于胰岛素的释放量是受血糖浓度控制的,血糖越高,胰岛素的释放量就大,多释放出来的胰岛素就是用作为胰岛素的服务作用。这样胰岛素的服务作用就会加强: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抑制蛋白质、脂肪在肝内转化为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血糖的服务通道就会通过贮藏葡萄糖来降低血糖,让血糖不至于因为进食而升得太高。由于肝脏对葡萄糖吸收的敏感性远远大于肌体,所以肝糖原在胰岛素的服务作用下能吸收大部分葡萄糖,从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2 胰岛素抵抗中的“抵”和胰岛素抵抗中的“抗” 胰岛素抵抗也可以看成是葡萄糖抵抗,是胰岛素主要作用和细胞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抵”和“抗”的目的是将葡萄糖送入细胞吸收消耗[2]。胰岛素主要作用的能力是一个综合作用能力,其大小除决定于胰岛素含量外,还与血糖浓度有关。胰岛素和血糖浓度就象两个一起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兄弟”,它们紧密配合。这个任务就是让细胞吸收葡萄糖;它们紧密配合的作用能力就是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胰岛素抵抗中的“抗”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细胞胰岛素受

糖尿病里的三角关系(糖、胰岛素、胰升糖素)

糖尿病里的三角关系(糖、胰岛素、胰升糖素) 说到糖尿病,就离不开糖、胰岛素和胰升糖素,自然也就离不开产生胰岛素和胰升糖素的胰腺(胰岛)了。那我们就先来谈谈胰腺及其作用: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从而具有两大功能)。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分泌胰岛素、胰升糖素等,调节糖代谢。 1、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胰岛素的功能: (1)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2)调节糖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肝脏中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分解。促进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肾脏和脂肪组织细胞内,从而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然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进入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同时肝糖原的分解增强;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并超过肾糖阈值而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3)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胰岛素缺乏会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4)调节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2、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胰升糖素(胰高血糖素)? 胰升糖素由胰腺分泌,是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之一。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和胰岛素一样,可以调节糖代谢,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 3、糖尿病里的三角关系(糖、胰岛素、胰升糖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