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放特点

运放特点

运放特点
运放特点

近段时间身边几个朋友玩了音响又开始迷上了摩机换运放,CD机、功放,连电脑上声卡也弄个827、275什么的。

所以周末,我特意花了点钱,去淘了堆运放(均为陶封)回来测试,简单谈谈感受吧。

NE5532

NE5532:确实有点胆味,解析力一般,高频比较燥,低频比较糊且肥。

OP275:和5532比,胆性还重一点,解析力、低频、音场更好一点,可以买贴片的来打摩声卡用(特别是创新的),可以改善硬冷的数码声。

EL2244:音色中性,音场比较宽,高频还可以,中频音乐味差。有人说解析力很高,其实是因为低频量感少,中频薄,高频显得突出而已。要用好比较难。

OP275

LT1057:两端延伸不错,速度、动态和解析力也挺好,就是属冷色调,放出的音乐好象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让你可以静静的听,却燃不起对音乐的那份激情。

AD827:延伸非常好,解析力高,高频华丽,中频纯厚,低频下潜和力度都不错,音场向前后左右拓展,有了凹凸感(这一点比其它运放强),速度快,动态好,感觉很大气,初换上此运放后确实有让人为之一振的感觉。但久听之下,也发现很多问题:一、虽然三频段、音场很宽,气势足,大开大合,但总感觉结构有点松,不够紧凑;二、人声部份一般,有时大动态时,人声被配乐声淹没;三、不够细腻,属于激情有余而柔情不足;四、音乐味不够。不过很多的人喜欢这种风格。当然买两片来换换口味听还是可以的,按我的感觉,用在A V功放上看DV D大片应该很适合。

OPA2604:感觉象5532的升级版,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解析力不错,音乐味更好,有胆味,声底属于较纯厚且有点刚性,综合素质很不错。

DY649:和2604比,解析力更好,高频部份纤细而又柔美且泛音丰富,声底没2604厚,很清澈、细致的感觉,音乐画面异常清晰,人声部份圆润通透、有种甜甜的感觉,人声(特别是女声)是它的强项。

OPA2604

DY639:整体性稍弱于649,但更具备胆机特性,胆味更浓。

DY669:和2604差不太多,纯厚的声音。

AD712:解析力很好,清晰而又没有音染的声音,一种很透明的感觉,声底细致,低频量稍少。属于典型的监听风格。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大喜欢这种纯净水的感觉,还是加点味精好,大概是我已前玩过音乐制作的原因吧,习惯了这种纯纯的监听味道,挺感兴趣。

AD712(金封):一时好奇,第二天又去弄了个金封的。和陶封比,感觉解析力更好,声底更纯厚点,低频弹跳感下潜度都有所加强,音场定位感不错。刚开始听时感觉好象人声清淅度还不如陶封的,吃了一惊,后来反复比较才发现:因为陶封的高频比较冲、直白、声底薄,人声显得亮,所以有这种感觉,还是金封的耐听度更高。不过,不太推荐使用,因为现在金封的找不到拆机件了,只有买全新的,要75元,这个价位可以买到更好的型号了。

AD797:值得试试的东东,人声很亲切,在朋友家测完后立刻被扣下来了。

最终好坏还看个人喜好和搭配

拆机件45元,因为时间关系,就买了这些东东测。其它还有更高档的627,2111(要100元),DY2000、AD927(好象没听说过)以后有机会再试,特别是有个店家极力推荐的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封OPA2604(要价200/个)很有点吸引力。

最后,说说测试感觉:

运放这东西还是不错的,玩起来比较简单又很有效果,

实际上到了2604这一级别,解析力、音场、音乐性等各项指标也都相当不错了,高档运放都很有特点,主要还是看自已的音乐口味来选择。

EL2244

先后去了几个地方测,不同的功放测的感觉不全一样,看来电路设计还是最重要的,我朋友的一台英国CD机声音很好,就是用八片5532组成运放的.

搭配很重要,我自已有个斯巴克CD机和AD10的耳机(声染很重),又浑又厚高频还刺耳平时怎么听都不是味,已闲置很久了,于是把手上的运放挨个组合测试。拆腾了一晚上,最后CD机的两个2604换成了DY649,耳放上5532换成了712(1057也可以),再听耳机,清淅、透明,细节丰富、低音有力,特别是人声部份非常突出,感觉变了一副耳机。

借了朋友的K501试,则感觉827+DY649组合最好。

总想找更高档的运放,试试更好一点的效果,为了这种感觉会导致付出更多的精力和RMB。呵呵,还是适可而止好一点吧。

最常用运放特色详解

低档运放:JRC4558。这种运放是低档机器使用得最多的。现在被认为超级烂,因为它的声音过于明亮,毛刺感强,所以比起其他的音响用运放来说是最差劲的一种。不过,它在我国暂时应用得还是比较多的,很多的四、五百元的功放还是选择使用它。因为,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实际能出的效果,没必要选择质量超过5532以上的运放。而对于一些电脑有源音箱来说,它的应付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4558,但不是JRC4558

运放之皇:5532。如果有谁还没有听说过它名字的话,那就还未称得上是音响爱好者。这个当年有运放皇之称的NE5532,与LM833、LF353、CA3240一起是老牌四大名运放。不过,现在只有5532应用得最多。5532现在主要分开台湾、美国和PHILIPS生产的,日本也有。5532原来是美国SIGNE公司的产品,所以质量最好的是带大S标志的美国产品,市面上要正宗的要卖8元以上。而自从SIGNE被PHILIPS收购后,生产的5532商标使用的都是PHILIPS商标,质量和原品相当,只须4-5元。而台湾生产的质量就稍微差一些,价格也最便,两三块便可以买到了。

NE5532的封装和4558一样,都是DIP8脚双运放,5532的内部为JFE T(结型场效应管结构),声音特点总体来说属于温暖细腻型,驱动力强,但高音略显毛糙,低音偏肥。以前不少人认为它有少许的“胆味”,不过现在比它更有胆味的已有不少,相对来说就显得不是

那么突出了。5532的电压适应范围非常宽,从正负3V至正负20V都能正常工作。它虽然是一个比较旧的运放型号,但现在仍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音响用运放。是属于平民化的一种运放,被许多中底档的功放采用。不过,现在有太多的假冒NE5532,或非音频用的工业用品,由于5532的引脚功能和4558的相同,所以有些不良商家还把4558擦掉字母后印上5532字样充当5532,一般外观粗糙,印字易擦掉,有少许经验的人也可以辨别。据说,有8mA的电流温热才是正宗的音频用5532。

NE5532还有两位兄弟NE5534和NE5535。5534是单运放,由于它分开了单运放,没有了双运放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音色不但柔和、温暖和细腻,而且有较好的音乐味。它的电压适应范围也很宽,低到正负5V的电压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由于以前著名的美国BGW-150功放采用5534作电压激励时,特意让正电源电压高出0.7V,迫使其输出管工作于更完美的甲类状态,使得音质进一步改善,所以现在一般都认为如果让正电源高出0.7V音质会更好。5534的价格和5532相当。

而NE5535是5532的升级产品,其特点是内电路更加简洁,且输出级采用全互补结构。转换速率比5532更高。不过有个缺点就是噪声较大,频带不够宽,底电压工作时性能不够好,所以用于模拟滤波时效果不如5532理想。但在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15V时用作线形放大电路,音乐味会比5532好一些。所以,其价格也比5532要贵两三元,其引脚功能和5532一样。

OPA627

双运放:AD827。这枚是AD公司的较新产品,它原本是为视频电路设计的,所以它的增益带宽达50MHZ,SR达到300V/us。它与EL2244一样,都是目前市场上电压反馈型双运放的顶级货,一般的运放难望其项背。其高频经营剔透,低频弹跳感优越,其性能指标与实际听感全面胜过其他很多同类产品,音质被一些人形容为无懈可击。且在正负5V的供电下仍有优异的性能。但其价格也稍微昂贵,30多元。脚位功能和5532相同。

双运放:OP249。该运放是美国PMI公司的产品,厂家声称是用以取代OP215、LT1057等运放的,L T1057是属于动态大,解析力高,音色冷艳清丽的一种,搭配东芝的暖色名管就很合适。而OP249则和它不同,其输入级采用JFET,主要特点是显中性,无什么个性,声音平衡、自然而准确,所以体现了HI-FI的真谛。塑封的才15元,陶瓷封装30多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过,要是对音色的喜好有偏重的朋友可能不大喜欢。

双运放:OP275、OP285。它们也是PMI公司的产品,内部电路采用双级型与JFE T型混合结构。其音色很有个性,低噪声,声音轮廓鲜明,解析力高,声音柔顺,中频具有胆机柔美润泽的特点,人声亲近。价格适中,而且性能稳定。适合用来打摩声音单薄、毛糙的CD、解码或放大器。它们的封装形式和引脚功能也和5532一样。OP275现在的市面价格为10元、OP285 15元。

顶级运放:OPA627。BB公司的OPA627是目前为止最高档的运放,也是采用场效应管输入方式,音色温暖迷人,但其价格简直吓人,达到150元,所以,不是顶级的机器一般不会用到这么昂贵的运放,性能上是否能达到这个价格也见仁见智,不过听过OPA627的发烧友都一致认为AD827、LT1057等根本无法与之比拟。

胆味运放:OPA604与OPA2604。这两种运放都是Burr Brown公司的产品,OPA604为单运放,OPA2604为双运放。它们都是专为音频而设计的专用运放,音色醇厚、圆润,中性偏暖、胆味甚浓,是被誉为最有电子管音色的运算放大器。当年的价格也不低,但还是被许多音响发烧友选为摩机升级机器的对象。现在这两种运放的价格都已较为合理,OPA604为25元,OPA2604要40多元,发烧友用来摩机是不错的选择。

运放的应用实例和设计指南

1.1运放的典型设计和应用 1.1.1运放的典型应用 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虚断,虚短。对于不熟悉的运放应用电路,就使用该基本分析方法。 运放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1) 运放在有源滤波中的应用 图有源滤波 上图是典型的有源滤波电路(赛伦-凯电路,是巴特沃兹电路的一种)。有源滤波的好处是可以让大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更快速的衰减,而且滤波特性对电容、电阻的要求不高。 该电路的设计要点是:在满足合适的截止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233和R230的阻值选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选取一致(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滤波性能的情况下,将器件的种类归一化。 其中电阻R280是防止输入悬空,会导致运放输出异常。 滤波最常用的3种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为 巴特沃兹,单调下降,曲线平坦最平滑; 切比雪夫,迅速衰减,但通带中有纹波; 贝塞尔(椭圆),相移与频率成正比,群延时基本是恒定。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 电路的画法和截止频率 2) 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应用 图电压比较 上图是典型信号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通过比较器LM393,将其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存在反相,让软件处理一下就可以),该电路在交流信号测频中广泛使用。 该电路实际上是过零比较器和深度放大电路的结合。 将输出进行(1+R292/R273)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高,方波的上升边缘越陡峭。 该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器件的阻值要注意,那就是R275,R275决定了方波的上升速度。 3)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如图所示,恒流原理分析过程如下: U5B (上图中下边的运放)为电压跟随器,故V4 V1=; 由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原理,对于运放U4A (上图中上边的运放)有: V5 V3=; 而 () 421 2020 V4-Vref V5V R R R ++? =; ()019 1819 0-V2 V3++?=R R R ; 有以上等式组合运算得:Vref V1 V2=- 当参考电压Vref 固定为时,电阻R30为Ωk ,电流恒定输出。 该恒流源电路可以设计出其他电流的恒流源,其基本思路就是:所有的电阻都需要采用高精度电阻,且阻值一致,用输入的参考电压(用专门的参考电压芯片)比上阻值,就是获得的输出电流。 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护恒流源电路,一般会在输出端串一只二极管和一只电阻,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防止外界的干扰会进入恒流源电路,导致恒流源电路的损坏,二是可以防止外界负载短路时,不至于对恒流源电路造成损坏。

RLC电路的动态和频率特性综合研究

RLC电路的动态和频率特性综合研究 ——电路分析研讨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RLC 电路的动态特性和频率特性综合研究 谐振频率和电压的关系 谐振频率的概念 如图所示,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外加正弦电压源的为某一个频率时, 端口阻抗 呈现为纯电阻性,称电路对外加信号频率谐振。 1:以输入电压为参考相量,写出谐振时各电压的幅度和相位。用仿真软件测量 谐振时各电压有效值。改变电阻值分别为10、20、30时,仿真测量各电压有 效值有什么变化? 对图1所示的RLC 串联组合,可写出其阻抗为: R j(wL 三)R j(X L X C ) R jX wC 1 谐振的条件是复阻抗的虚部为零,即: X L X C =O , w L = wC , w 丄 f 1_ 可解得: LC 或 2 LC (1)理论值分析: 我们在此取 V 2CM f 10KHz L 1 1mH C 1 253nF 然后通过改变电阻F 来研究各电压有效值的变化 ①电阻值R=10时, 谐振角频率为0 Z R jwL 1 jwC 1 图1

I V V 2A 1 R jwL 1R v I jwC C j2 fC V L I j2 fL j125.66V V R I R20V ②电阻值R=20时 I V V 1A 1 R jwL 1R V I jwC C j2 fC j125.81V V L I j2 fC j 62.83V V R ②电阻值R=30时 , v V 2 A I A R jwL 1 R 3I V C jwC j2 fC V L I j2 fC j41.89V j 62.91V I R 20V j41.94V R 20V (2)电路仿真如下: ①电阻值R=10时 2?3r*F 1 mH (^^20W1DkHz/0Deg ----------------- Il “羽Al

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资料

山西大学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实验论文 半导体激光器稳频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导师:王彦华 姓名:杜小娇任思宇 学号:2013274002 20132740

半导体激光器稳频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本实验在现代社会中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的启发下,考虑到目前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应用也比较广泛,决定将用类似的方法研究激光器稳频系统的动态特性。在闭环系统中通过不同干扰信号的扰动,观察整个系统的响应,最终得到传递函数,进而分析出该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关键字:激光器稳频系统干扰信号传递函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一)引言 提高激光器系统稳定性在激光技术、超精密加工、测量设备量子信息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激光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激光器、气压、震动等。如果激光器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十几个小时乃至更高,那么对于恶劣环境的干扰就可以得以消除,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对于激光器稳定性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在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性[1-2]的系统中,都实现了激光器输出功率的长期稳定性。在山西大学[3-6]也有很多实验需要建立在稳定系统来进一步发展。二阶闭环系统稳定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信号及信号处理[7-8]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一系列体系。因此,结合自动控制理论研究激光器系统及其动态响应,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对特定环境下激光器的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环路的参数的确定和调试,进行数学建模,从而提供更科学的处理方案,并给出一些的针对性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 (二)实验原理 2.1半导体激光器(ECDL) 激光器的种类很多,分类的依据也有很多。其中根据其增益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染料激光器以及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因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于集成、价格低廉、功耗低、工作波长范围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冷原子物理、量子操控等前沿研究和高分辨率光谱,高精度测量很多技术领域。因此实验中将对半导体激光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我们在实验中为了更好控制半导体中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谐振腔不断放大后发射出激光的不同模式,采用了光栅反馈式选模。光栅对激光有色散的作用,进而不同波长的波可以清楚辨别,通过调节光栅的角度,进而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激光反馈回激光器中。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特性及参数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特性及参数 1.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所谓理想运放就是将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的集成运放,即认为: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Od A =∞; 差模输入电阻 id R =∞; 输出电阻 O R =0; 共模抑制比 CMR K =∞; 输入偏置电流 id I =0; 上限频率 H f =∞ 。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我们称集成运放输出电压O U 与其输入电压id U 之间的关系曲线为电压传输特性,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2-15(a )所示。 (a) (b) 图2-15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a)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b) 理想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在id U 很小的范围内为线性区,id od O U A U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OM U ±,当

od OM A | |U U >||id 时,输出信号O U 不再跟随id U 线性变化,进入饱和工作区(非线性区) 。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Od A 非常高,一般为104 ~107 ,即80~140dB ,所以它的线性区非常窄,图2-15(b )为理性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果输出电压最大值 V U O M 13±=±。Od A =5×105,那么只有当输入信号|id U |<26μV 时,电路才会工作 在线性区。否则输出级就将工作在正向饱和或负向饱和状态,输出电压O U 不是OM U +就是 OM U -。其饱和值OM U ±接近正、负电源电压值。 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可以用各种参数来表示,了解这些参数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集成运放。常用的典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详见表2-1。 表2-1典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表

2016东南大学模电实验1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实验 第 1 次实验 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电类强化班 姓名:学号: 610142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4月10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 失调电流、温度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大差模输入电压、大共模输入电压、大输出电流、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 4.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增益、幅频特性、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5.掌握搭接放大器的方法及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 二、预习思考 1.查阅 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 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2.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RF=100 k?,并用 multisim 仿真。 其中分压电路由100k?的电位器提供,与之串联的510?电阻起限流的作用。 3.设计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1,Ri>10K?,RF=100 k?,并用 multisim 仿真。

三、 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 内容一: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各项参数测量实验(预习时,查阅 LM324 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参数含义)。 图 1.1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LM324 管脚图 1) 图 1.1 中电源电压±15V ,R1=10k Ω,RF=100 k Ω,RL =100 k Ω,RP =10k//100k Ω。按图连接电路,输入直流信号 Ui 分别为-2V 、-0.5V 、0.5V 、2V ,用万用表测量对应不同 Ui 时的 Uo 值,列表计算 Au 并和理论值相比较。其中 Ui 通过电阻分压电路产生。 Ui/V Uo/V Au 测量值 理论值 -2 13.365 -6.6825 \

IGBT的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研究

IGBT的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研究 IGBT动态参数 IGBT模块动态参数是评估IGBT模块开关性能如开关频率、开关损耗、死区时间、驱动功率等的重要依据,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动态参数:模块内部栅极电阻、外部栅极电阻、外部栅极电容、IGBT寄生电容参数、栅极充电电荷、IGBT开关时间参数,结合IGBT模块静态参数可全面评估IGBT芯片的性能。RGint:模块内部栅极电阻: 为了实现模块内部芯片均流,模块内部集成有栅极电阻。该电阻值应该被当成总的栅极电阻的一部分来计算IGBT驱动器的峰值电流能力。 RGext:外部栅极电阻: 外部栅极电阻由用户设置,电阻值会影响IGBT的开关性能。 上图中开关测试条件中的栅极电阻为Rgext的最小推荐值。 用户可通过加装一个退耦合二极管设置不同的Rgon和Rgoff。

已知栅极电阻和驱动电压条件下,IGBT驱动理论峰值电流可由下式计算得到,其中栅极电阻值为内部及外部之和。 实际上,受限于驱动线路杂散电感及实际栅极驱动电路非理想开关特性,计算出的峰值电流无法达到。 如果驱动器的驱动能力不够,IGBT的开关性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小的Rgon由开通di/dt限制,最小的Rgoff由关断dv/dt限制,栅极电阻太小容易导致震荡甚至造成IGBT及二极管的损坏。Cge:外部栅极电容: 高压IGBT一般推荐外置Cge以降低栅极导通速度,开通的di/dt及dv/dt被减小,有利于降低受di/dt影响的开通损耗。 IGBT寄生电容参数: IGBT寄生电容是其芯片的内部结构固有的特性,芯片结构及简单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输入电容Cies及反馈电容Cres是衡量栅极驱动电路的根本要素,输出电容Coss限制开关转换过程的dv/dt,Coss造成的损耗一般可以被忽略。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实验名称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方法。 3.学习正确使用示波器交流输入方式和直流输入方式观察波形的方法,重点掌握积分输入,输出波形的测量和描绘方法。 二.实验元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 LM324 1片 电位器 1k Ω 1只 电阻 100k Ω 2只;10k Ω 3只;5.1k Ω 1只;9k Ω 1只 电容 0.01μf 1只 三、预习要求 1.复习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相比例、反相加法、减法、比例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 2.写出上述四种运算电路的vi 、vo 关系表达式。 3.实验前计算好实验内容中得有关理论值,以便与实验测量结果作比较。 4.自拟实验数据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 本实验采用LM324集成运算放大器和外接电阻、电容等构成基本运算电路。 1. 反向比例运算 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如图1所示,设组件LM324为理想器件,则 11 0υυR R f -=

R f 100k R 1 10k A 10k R L v o v 1 R 9k 图1 其输入电阻1R R if ≈,图中1//R R R f ='。 由上式可知,改变电阻f R 和1R 的比值,就改变了运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vf A 。 在选择电路参数是应考虑: ○ 1根据增益,确定f R 与1R 的比值,因为 1 R R A f vf - = 所以,在具体确定f R 和1R 的比值时应考虑;若f R 太大,则1R 亦大,这样容易引起较大的失调温漂;若f R 太小,则1R 亦小,输入电阻if R 也小,可能满足不了高输入阻抗的要求,故一般取f R 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若对放大器输入电阻有要求,则可根据1R R i =先确定1R ,再求f R 。 ○ 2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外接电阻R '是直流补偿电阻,可减小运算放大器偏执电流产生的不良影响,一般取1//R R R f =',由于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属于电压并联负反馈,其输入、输出阻抗均较低。 本次试验中所选用电阻在电路图中已给出。 2. 反向比例加法运算 反向比例加法运算电路如图2所示,当运算放大器开环增益足够大时,其输入端为“虚地”,11v 和12v 均可通过1R 、2R 转换成电流,实现代数相加,其输出电压 ??? ??+-=122111 v R R v R R v f f o 当R R R ==21时 ()1211v v R R v f o +- = 为保证运算精度,除尽量选用精度高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外,还应精心挑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电阻。f R 与R 的取值范围可参照反比例运算电路的选取范围。 同理,图中的21////R R R R f ='。

运放基本应用电路

运放基本应用电路 运放基本应用电路 运算放大器是具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的高增益、高输入阻抗的电压放大器。若在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加上反馈网络就可以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电路。当反馈网络为线性 电路时可实现乘、除等模拟运算等功能。运算放大器可进行直流放大,也可进行交流放大。 R f 使用运算放大器时,调零和相位补偿是必 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此外应注意同相端和反相端到地的直流电阻等,以减少输入端直流偏流 U I 引起的误差。U O 1.反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1所示。当开环增益为 ∞(大于104以上)时,反相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 1 R R U U A f I O uf -== (1) 图1 反相比例放大器 由上式可知,选用不同的电阻比值R f / R 1,A uf 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若R 1 = R f , 则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负值,因此也称为反相器。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 i ≈R 1 直流平衡电阻为:R P = R f // R 1 。 其中,反馈电阻R f 不能取得太大,否则会 产生较大的噪声及漂移,其值一般取几十千欧 到几百千欧之间。 R 1的值应远大于信号源的 O 内阻。 2.同相比例放大器、同相跟随器 同相放大器具有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 很低的特点,广泛用于前置放大器。电路原理 图如图2所示。当开环增益为 ∞(大于104以上 图2 同相比例放大器 )时,同相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 1 111R R R R R U U A f f I O uf +=+== (2) 由上式可知,R 1为有限值,A uf 恒大于1。 同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 i = r ic 其中: r ic 是运放同相端对地的共模输入电阻,一般为108Ω;放大器同相端的直流平衡电阻为:R P = R f // R 1。 若R 1 ∞(开路),或R f = 0,则A u f 为1,于是同相放大器变为同相跟随器。此时由于放大器几乎不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因此 U 可视作电压源,是比较理想的阻抗变换器。 3.加(减)法器

RC一阶电路(动态特性 频率响应)研究

9 RC 一阶电路(动态特性 频率响应) 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起来的RC 电路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电路。实际上其中的现象已经相当复杂,这些现象涉及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是电子电路中随处要用到的,务必仔细领悟。 9.1 零输入响应 1.电容上电压的过渡过程 先从数学上最简单的情形来看RC 电路的特性。在图9.1 中,描述了问题的物理模型。假定RC 电路接在一个电压值为V 的直流电源上很长的时间了,电容上的电压已与电源相等(关于充电的过程在后面讲解),在某时刻t 0突然将电阻左端S 接地,此后电容上的电压会怎么变化呢?应该是进入了图中表示的放电状态。理论分析时,将时刻t 0取作时间的零点。数学上要解一个满足初值条件的微分方程。 看放电的电路图,设电容上的电压为v C ,则电路中电流 dt dv C i C =, 依据KVL 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0=+dt dv RC v C C 初值条件是 ()V v C =0 像上面电路方程这样右边等于零的微分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设其解是一个指数函数: ()t C e t v S K = K 和S 是待定常数。 代入齐次方程得 0=KS +K S S t t e RC e 约去相同部分得 0=S +1RC 于是 RC 1-=S 齐次方程通解 ()RC t C e t v -K = 还有一个待定常数K 要由初值条件来定: ()V K Ke v C ===00 最后得到: () t RC t C Ve Ve t v --==

在上式中,引入记号RC =τ,这是一个由电路元件参数决定的参数,称为时间常数。它有什么物理意义呢? 在时间t = τ 处, ()V V Ve v 0.368=e ==-1-C τττ 时间常数 τ是电容上电压下降到初始值的1/e =36.8% 经历的时间。 当t = 4 τ 时,()V v 0183.0=4C τ,已经很小,一般认为电路进入稳态。 数学上描述上述物理过程可用分段描述的方式,如图9.1 中表示的由V 到0的“阶跃波”的输入信号,取开始突变的时间作为时间的0点,可以描述为: ()()0=S ≤t V t v 对 ;()()00=S ≥t t v 对。 [练习.9.1]在仿真平台上打开本专题电路图,按图中提示作出“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图。观察电容、电阻上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关系,由图上读出电路的时间常数值,与用电路元件值计算结果比较。 仿真分析本专题电路 得到波形图如图9.2 所示。 在0到1m 这时间内,电压源值为V ,在时刻1m 时电压源值突然变到0。仿真平台在对电路做瞬态分析之前,对电路作了直流分析,因此图中1m 以前一段波形只是表明电路已经接在电压源值为V “很长时间”后的持续状态。上面理论分析只适用于1m 以后的时间过程。时刻1m 是理论分析的时间“零”点。图上看到,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在下降,曲线的样子是指数下降曲线的典型模样。由v C 曲线找到电压值为0.368V 的地方,读出它的时刻值(=2m ),即可求到电路的时间常数是1m (1毫秒)。 图中也画出电阻上电压变化曲线。观察,发现在1m 以前,电阻电压为0,在时刻1m ,电阻电压突变到 -V ,然后逐渐升到0。怎样理解这个过程呢? 2.电阻上电压的过渡过程 虽然专题电路图中取电阻的电压时是由电阻直接落地的电路得到的,但电路元件参数是相同的,该电阻上的电压应和电容落地电路中的电阻是一样的。按照这种想法,看图9.1 ,注意电阻的电压的参考方向应是由S 点向右,即应是v(S 点)-v C ,在电源电压为V 的时间内,电容已被充电到v C =V ,那么v R = v(S 点)-v C =V -V =0。在理论分析时间0处,电压源的电压值突变到0,即v(S 点)=0,但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回顾电容的特性:电压有连续性)。为了区分突变时刻的前和后的状态,用0- 表示突变前,0+ 表示突变后。 即是说, v C (0+)= v C (0-)=V 那么, v R (0+)= 0-v C (0+)= -V 在随后的时间内,按KVL 定律, 电阻上的电压应为: ()()τt RC t C R Ve Ve t v t v ---=-=-=

简述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简述系统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系统的特性可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其中动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输入输出关系。一般地,在所考虑的测量范围内,测试系统都可以认为是线性系统,因此就可以用一定常线性系统微分方程来描述测试系统以及和输入x (t)、输出y (t)之间的关系。 1) 微分方程:根据相应的物理定律(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基尔霍夫电 路定律等),用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示系统的输入x 与输出y 关系的数字方程式。 a i 、 b i (i=0,1,…):系统结构特性参数,常数,系统的阶次由输出量最高微分阶次决定。 2) 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建立其相应的“传递函数”,该传递函数就能描述测试装 置的固有动态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建立其相应的“频率响应函数”,以此来描述测试系统的特性。 定义系统传递函数H(S)为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即 式中S 为复变量,即ωαj s += 传递函数是一种对系统特性的解析描述。它包含了瞬态、稳态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的全部信息。传递函数有一下几个特点: (1)H(s)描述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而与输入量x (t)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2)H(S)是对物理系统特性的一种数学描述,而与系统的具体物理结构无关。H(S)是通过对实际的物理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后,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所得出的,所以同一传递函数可以表征具有相同传输特性的不同物理系统。 (3)H(S)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而分子则表示系统同外界之间的联系,如输入点的位置、输入方式、被测量以及测点布置情况等。分母中s 的幂次n 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如当n =1或n =2 时,分别称为一阶系统或二阶系统。 一般测试系统都是稳定系统,其分母中s 的幂次总是高于分子中s 的幂次(n>m)。

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种类

通用型集成运放的分类 1. 通用型 这类集成运放具有价格低和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从客观上判断通用型集成运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习惯上认为,在不要求具有特殊的特性参数的情况下所采用的集成运放为通用型。由于集成运放特性参数的指标在不断提高,现在的和过去的通用型集成运放的特性参数的标准并不相同。相对而言,在特性参数中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集成运放称之为特殊型或高性能型。由于各生产厂家或公司的分类方法不同,在这个厂定为特殊型的,而在另一个厂家可能定为通用型。且特殊型性能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定为特殊型的,现在可能定为通用型。下面介绍的方法只是作为大致的标准,在选用器件时,还是应该以特性参数值作为选择器件的标准。根据增益的高低可分为低增益(开环电压增益在60~80dB)的通用I型,主要产品有F001,4E314,X50,BG301,5G922,FC1,FC31,μA702等。中增益(开环电压增益在80~100dB)的通用Ⅱ型,主要产品有F709,F004,F005,4E304,4E320,X52,8FC2,8FC3,56006,BC305,FC52,μA7093等。高增益(开环电压增益大于100dB)的通用Ⅲ型,主要产晶有F741,F748,F101,F301,F1456,F108,XFC77,XFC81,XFC82,F006,F007,F008,4E322,8FC4,7XC141,5624,XFC51,4E322,μA741等。 2.低输入偏置电流、高输入阻抗型 在有些应用场合,如小电流测量电路、高输入阻抗测量电路、积分器、光电探测器、电荷放大器等电路,要求集成运放具有很低的偏置电流和高的输入阻抗。场效应管型集成运放具有很低的输入偏置电流和很高的输入阻抗,其偏置电流一般为0.1~50pA,其输人阻抗一般为10~10Ω。高输人阻抗运放一般指输入阻抗不低于10MΩ的器件。对于国外高输入阻抗运放,其输入阻抗均在1000CΩ以上,如μA740,;μPC152,8007等。国内产品5G28的输入阻抗大于10GΩ,F3103的输人阻抗达到10006Ω。 3.低输入失调电压型 输入失调电压是造成直流放大电路零位输出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输入失调电压在1mV以下者为低输入失调电压型,一般为50μV~1mV。 4.高速型和宽频带型 高速型集成运放具有快速跟踪输入信号电压能力,常用摆率大小来衡量。一般摆率在5V/μS以上者为高速集成运放,通常为5~70V/μS,高速集成运放的转换速率通常比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转换速率高10~100倍。高速型集成运放的主要产品有F715,F122,4E321,F318,μA207等。其中,国产的F715的转换速率达到100V/μs,F318的转换速率达到70μs,国外的μA207的转换速率达到500V/μs,个别产品已达到1000V/μS。 宽频带型集成运放是以最高工作频率来划分的。通常,在小信号条件下用单位增益带宽来衡量,在大信号条件下用全功率带宽或用摆率来衡量。宽频带型集成运放的增益带宽一般为几十兆赫兹。这类集成运放既能做直流放大器、低中频放大器,又能做高频放大器。例如,F507的单位增益带宽为35MHz,带宽运放的低频性能与通用型集成运放相当,而高频特性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动态特性研究--期刊

2009年8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Aug. 2009 文章编号:1000-3673(2009)16-0058-05 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动态特性研究 周海锋1,倪腊琴2,徐泰山1 (1.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2.华东电力调度中心,上海市黄浦区 200002) Study on Power-Frequency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Power Grid ZHOU Hai-feng1,NI La-qin2,XU Tai-shan1 (1.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03,Jiangsu Province,China; 2.East China Grid Dispatching Center,Huangpu District,Shanghai 200002,China) ABSTRACT: Pow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grid are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on system operation modes, design of 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 and evaluation on various frequency and voltage regulation measures. Along with the enlargement of power grid scale, the pow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become complicated increasingly. Based on actual data of practical power grids and by use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dynamic pow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grid are researched,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power grid frequency and the factors impacting pow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initial stage of frequency, dynamic process of frequency and steady-state value of frequency are given respectively. KEY WORDS: pow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power shortage;spinning reserve;load frequency coefficient;load model 摘要: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是研究系统运行方式、设计低频减载方案以及评价各种调频调压措施等工作的基础。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日趋复杂。文中以实际电网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仿真法研究电网的功率频率动态特性,分析了电网的频率时空分布特性以及功率频率特性的影响因素,并分别给出了影响频率初始阶段、频率动态过程以及频率稳态值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功率频率特性;功率缺额;旋转备用;频率调节效应系数;负荷模型 0 引言 频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1]。当电力系统受到大机组跳闸、联络线跳线或者大容量负荷投切等扰动时,由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系统频率发生变化继而发生频率动态过程。当系统频率变化较大时,将会给电力系统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频率稳定破坏事故的发生。 低频减载[2-5](under-frequency load shedding,UFLS)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3道防线[6]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防止电力系统发生频率崩溃的紧急控制措施。正确认识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是研究系统运行方式、整定低频减载方案和评价各种调频调压措施等工作的基础。尽管互联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发生全局性频率崩溃的概率越来越小,但一旦发生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分析影响系统功率频率特性的因素,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研究主要采用解析分析[7]和数值仿真[8-9]2种方法。解析分析法主要采用非均匀线性动态等值,侧重对扰动后系统各区频率动态过程的空间分布现象及特点的分析。数值仿真法可以得到系统精确的受扰轨迹,不仅有助于解释多机系统中功率频率特性的一般规律,还能评价系统中负荷电压特性及各种控制措施对频率动态过程的影响,但是数值仿真法对系统模型及参数选择的依赖性较大。 本文将在研究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仿真法揭示电网的频率时空分布特性以及影响互联大电网功率频率特性的主要因素。 1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 1.1 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功率频率特性是指系统有功功率不平衡时频率的变化特性,它是负荷频率特性、发电机频率特性以及电压影响的综合结果[10]。通常将其分为功率频率静态特性和功率频率动态特性,分别描述有功功率变化之后频率的状态和变化过程。其

运算放大器详细的应用电路(很详细)

§8.1 比 例运算电 路 8.1.1 反相比例电路 1. 基本电路 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入端虚短、虚断 特点: 反相端为虚地,所以共模输入可视为0,对运放共模抑制比要求低 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要求放大倍数较大时,反馈电阻阻值高,稳定性差。 如果要求放大倍数100,R1=100K,Rf=10M 2. T型反馈网络(T型反馈网络的优点是什么?) 虚短、虚断

8.1.2 同相比例电路 1. 基本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 输入端虚短、虚断 特点: 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V-=V+=V i,所以共模输入等于输入信号,对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要求高 2. 电压跟随器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能真实地将输入信号传给负载而从信号源取流很小§8.2 加减运算电路 8.2.1 求和电路 1.反相求和电路 2.

虚短、虚断 特点:调节某一路信号的输入电阻不影响其他路输入与输出的比例关系 3.同相求和电路 4. 虚短、虚断 8.2.2 单运放和差电路

8.2.3 双运放和差电路 例1:设计一加减运算电路 设计一加减运算电路,使 V o=2Vi1+5Vi2-10Vi3 解:用双运放实现

如果选Rf1=Rf2=100K,且R4= 100K 则:R1=50K R2=20K R5=10K 平衡电阻 R3= R1// R2// Rf1=12.5K R6=R4//R5//Rf2= 8.3K 例2:如图电路,求A vf,Ri 解: §8.3 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 8.3.1 积分电路 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积分实验电路 积分电路的用途 将方波变为三角波(Vi:方波,频率500Hz,幅度1V)

运放性能参数详解大全

运放参数解析定义全 一、单位增益带宽GB 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益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二、运放的带宽是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交流信号的能力 对于小信号,一般用单位增益带宽表示。单位增益带宽,也叫做增益带宽积,能够大致表示运放的处理信号频率的能力。例如某个运放的增益带宽=1MHz,若实际闭环增益=100,则理论处理小信号的最大频率1MHz/100=10KHz。 对于大信号的带宽,即功率带宽,需要根据转换速度来计算。 对于直流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带宽问题,主要考虑精度问题和干扰问题。

1、运放的带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一个放大器能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越高,能处理的信号频率越高,高频特性就越好,否则信号就容易失真,不过这是针对小信号来说的,在大信号时一般用压摆率(或者叫转换速率)来衡量。 2、比如说一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n倍,但并不是说对所有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都是n倍,当信号频率增大时,放大能力就会下降,当输出信号下降到原来输出的0.707倍时,也就是根号2分之一,或者叫减小了3dB,这时候信号的频率就叫做运放的带宽。 3、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小在0.1Vp-p以下时,主要考虑增益带宽积的影响。 就是Gain Bandwidth=放大倍数*信号频率。 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大时,主要考虑转换速率Sr的影响,单位是V/uS。 在这种情况下要算功率带宽,FPBW=Sr/2πVp-p。 也就是在设计电路时要同时满足增益带宽和功率带宽。 三、运放关于带宽和增益的主要指标以及定义 1、开环带宽:开环带宽定义为,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开环电压增益从运放的直流增益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系统的时域分析是分析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观,但离开计算机仿真,分析高阶系统是困难的。系统频域分析是工程广为应用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间接方法。频率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如截止频率、谐振频率等,而且可以间接了解系统时域特性,如快速性,稳定性等,为分析和设计系统提供更简便更可靠的方法。 本章首先阐明频率响应的特点,给出计算频率响应的方法,接着介绍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绘制方法、系统的稳定裕度及系统时域性能指标计算。 3.1 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3.1.1 一般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考虑传递函数为G(s)的线性系统,若输入正弦信号 t X t x i i ωsin )(= (3.1-1) 根据微分方程解的理论,系统的稳态输出仍然为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出幅值正比于输入的幅值i X ,而且是输入正弦频率ω的函数。输出的相位与i X 无关,只与输入信号产生一个相位差?,且也是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即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sin[)()(00ω?ωω+=t X t x (3.1-2)

由此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记为)(ωA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也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记为)(ω?。 幅频特性: )()()(0ωωωi X X A = (3.1-3) 相频特性: )()()(0ω?ω?ω?i -= (3.1-4) 频率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可表示为: )()()(0ωωωj X j X j G i = (3.1-5) 频率特性)(ωj G 是传递函数)(s G 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都可由系统传递函数中的s 以ωj 代替而求得。 )(ωj G 有三种表示方法: )()()(ω?ωωj e A j G = (3.1-6) )()()(ωωωjV U j G += (3.1-7) )(sin )()cos()()(ω?ωωωωjA A j G += (3.1-8) 式中,实频特性: )(cos )()(ω?ωωA U = 虚频特性:

记住这几个特性,运算放大器的使用不再难

导读 记得大学时学习模拟电子电路中关于运算放大器的使用,什么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反相比例放大电路、加法电路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输入输出公式。当时没好好学,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这样,一味的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渐渐模糊,等到实际搭电路测试时发现输出电压和书上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此处的原因说明省略100字)。最后经过现实的“洗礼”,发现运算放大器使用只要搞清楚以下几点,就不再难了,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第一点:负反馈 这一点很重要,运算放大器电路必须要接成负反馈(实现比较器功能除外)的形式,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必须反馈至反相输入端。 _图1(a)负反馈接法 图1(b)正反馈接法_

第二点:虚断、虚短 1)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大,可视为开路,因此分析时可视为流入运算放大器引脚的电流为零,这就是虚断。 2)虚短就是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电压与反相输入端电压相等,即Vp=Vn。为什么会这样呢,如图2所示的电路,由于运入有虚断的特性,那么电阻R3上没有电流,因此Vp=Vi,当该电路刚通电时,Vo=0V,此时Vn=0V,因此运算放大器的净输入电压为Vp-Vn=Vi,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的存在,Vo开始升高,由于Vn=Vo*R2/(R2+R1),因此Vn也开始升高,从而导到净输入电压Vp-Vn变小,最终电路会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此时Vp=Vn,也就是虚短。 图2 同相放大电路 根据以上两点,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就可以写出来了,还时以图2所示的电路作为例子来说明, 根据虚断的特性,可以得出以下两个重要的特性 1)电阻R3上没有电流,即Vp=Vi 2)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就是流过电阻R1的电流,即I1=I2,因此有 (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第一次实验 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电类强化姓名:号: 实验室: 同组人员:无实验时间:xx年03月23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以及增益、幅频特性、传输特性曲线、 带宽的测量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 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 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最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 4、了解运放调零和相位补偿的基本概念;

5、掌握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各种运算功能电路的方法及实验测量技能。二、预习思考: 1、查阅741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 参数含义。 2、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V|=10,Ri>10K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1)仿真原理图 (2)参数选择计算 因为要求|Av|=10,即|V0/Vi|= |-Rf/R1|=10,故取Rf=10R1,.又电阻应尽量大些,故取:R1=10kΩ,Rk=100 kΩ, RL=10 kΩ(3)仿真结果 图中红色波形表示输入,另一波形为输出,通过仿真可知 |V0/Vi|=9.77≈10,仿真正确。 3、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UO= -2Ui1 + 3Ui2 (1)仿真原理图 (2)参数选择计算 利用反向求和构成减法电路,故可取R1=10kΩ,RF1=30kΩ,R3=10k Ω,R2=RF2=20kΩ(3)仿真结果 输入Ui2为振幅等于2V的方波,Ui1为振幅等于1V的方波,因为输出为振幅等于4V的方波,故可知仿真正确。三、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内容一: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运算放大器常见指标及重要特性

输入失调电压(O f f se t V o l t a g e,V O S) 定义:在运放开环使用时,加载在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直流电压使得放大器直流输出电压为0。 优劣范围:1μV 以下,属于极优秀的。100μV 以下的属于较好的。最大的有几十mV。 对策:1、选择V OS远小于被测直流量的放大器,2、过运放的调零措施消除这个影响3、如果你仅关心被测信号中的交变成分,你可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增加交流耦合电路,将其消除。 如果I B1=I B2,那么选择R1=R2//R F,可以使电流形成的失调电压会消失。但实际中I B1=I B2很难满足 ?失调电压漂移(O ff s e t V o l t a g e Dr if t) 定义:当温度变化(μV/°C)、时间持续(μV/M O)、供电电压(μV/V)等自变量变化时,输入失调电压会发生变化。 后果:很严重。因为它不能被调零端调零,即便调零完成,它还会带来新的失调。 对策:第一,就是选择高稳定性,也就是上述漂移系数较小的运放。第二,有些运放具有自归零技术,它能不断地测量失调并在处理信号过程中把当前失调电压减掉。 第一、偏置电流如何补偿 对于我们常用的反相运算放大器,其典型电路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R3为平衡电阻,这样,在可以很好的保证运放的电流补偿,使正负端偏置电流相等。若这些运算放大器知识你注意到了吗时,甚至取值更大时,会产生更大的噪声和飘逸。但是,应大于输入信号源的内阻。 善于思考的工程师都会想到,当为同相放大器的时候,其原理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先回顾下同相运放的设计电路: 当计算出的Rp为负值时,需要将该电阻移动到正相端,与R1串联在输入端。这里额外多插入一句,同相比例运放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性,广泛应用在前置运放电路中。 ?输入偏置电流(I np u t b i a s c u r r en t,I B) 定义:当输出维持在规定的电平时,两个输入端流进电流的平均值。Ib=(Ib1+Ib2)/2优劣范围:60f A~100μA。 后果:第一,当用放大器接成跨阻放大测量外部微小电流时,过 大的输入偏置电流会分掉被测电流,使测量失准。第二,当放大器输 入端通过一个电阻接地时,这个电流将在电阻上产生不期望的输入电压。 对策:为避免输入偏置电流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最主要的措施是 选择 I B较小的放大器。 第二、调零电路种种 今天运放已经发展的很迅速,附注功能各式各样,例如有些运放已经具有 了调零的外接端口,此时依据数据手册进合适的电阻选择就可以完成运放调零。例如LF356运放,其典型电路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