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本文主要谈谈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些问题。

1.阻抗计算

有基础的发烧友都知道,变压器线圈一次侧与二次侧匝数比的平方等于阻抗比,即R1/R2=(n1/n2)2 ,但往往忽略了线圈的铜阻。设一次侧铜阻为r1,二次侧铜阻为r2,变压器由匝数比n把二次侧喇叭阻抗Rx反射回一次侧等效阻抗为R,并与铜阻相串联。输出总阻抗为Ro,则Ro=R+r1+Z2,式中Z2为二次侧铜阻通过变压比n反射回一次侧的等效二次侧铜阻,它等于r2n2,上式即变为Ro=R+r1+r2n2。一只合理布置线圈的变压器,即一次侧与二次侧线圈中电流密度相等的变压器,其一次侧铜阻r1应该等于二次侧铜阻通过电压比n反射回一次侧的铜阻Z2,即r1=Z2,故变压器总铜损r1+Z2=2r1。这样,前式又变为R =R+2r1或R=Ro-2r1,请记住该计算公式,您经常会使用它。

【例1】某音频输出变压器输出阻抗Ro=5kΩ,r1=350Ω,二次侧负荷为8Ω,求匝数比n。n=(R/Rr)1/2=[(Ro-2r1)/Rr]1/2=[(5000-700)/8]1/2=23.2

如果不考虑铜阻,其结果为n=25,制作出的变压器阻抗将不是5000Ω,而变成了5700Ω,误差由此产生。

输出变压器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很低,远低于电源变压器,铁损较小,故损失主要是铜损。变压器中有效阻抗R=n2R ,无效阻抗r1+Z2=2r1,有效阻抗R在总阻抗Ro中所占比例即为变压器的效率η,故η=(Ro-2r1)/Ro。在例1中η=(5000-700)/5000=86%。

2.用线直径

首先应考虑电流密度,一般不大于2.5A/mm2,考究的选2A/mm2。其次考虑变压器效

率,即给直流电阻定出了不大于某值的指标。如Ro=5000Ω的变压器,如果η=90%,

2r1=10%,则2r1=500Ω,r1=250Ω。通常第一条要服从于第二条。计算时先测量每匝平均长度,乘以匝数,得一次侧线总长度。再查该规格线每米电阻,乘以总长度,即得一次侧直流电阻。若不合格,再选别的规格线径。当一次侧选线决定后,二次侧选线的标准如下:在一个有两侧线圈的变压器中,只有当两侧线圈中的电流密度相等时才是最合理用线。设一次侧线径为d1,二次侧线径为d2,匝数比为n,

根据变压器原理n=U1/U2=I2/I1,电流与电压成反比。而一次侧、二次侧电流密度相等同,导线截面积S与电流I成正比,故I2/I1 =S2/S1,面积比为直径比的平方,S2/S1= (d2/d1)2,连起来为

n=U1/U2=I2/I1=S2/S1=(d2/d1)2

故d2=d1·n1/2 ,请牢记此公式,只有按此公式算出的用线直径比,一次侧、二次侧电流密度才相等,用线也最合理。

【例2】某输出变压器一次侧用线为φ0.25mm,n=25:1。

二次侧用线直径为d2=d1*n1/2=0.25×251/2 =1.25mm

3.气隙计算

甲类单端输出变压器中有直流电流通过,为避免铁心磁饱和,将铁心由对插改为顺插,同时留有气隙。该气隙大小至关重要,太小则铁心易磁饱和,太大又使电感量不足。在变压器铁心中决定磁感应强度的因素是磁动势,也叫磁场强度,即H=I·n,单位为安·匝(A·T),n为匝数,I为电流。在磁动势压力作用下,导磁材料中将产生磁感应强度,因此磁动势H 越大则铁心中磁感应强度也越高,大到一定程度,铁心导磁率μ迅速下降,铁心便磁饱和了。这时应加大气隙,控制磁感应强度。有气隙的变压器,其气隙宽度δ=I·n·r,式中r为不同导磁材料的实用系数。从前,在冶金技术落后的情况下r=1.8×10-4(cm/A·T)。而对于现在常用的质地优良的硅钢片,r=1×10-4(cm/A·T),气隙宽度与铁心大小无关。

【例3】某甲类单端输出变压器,一次侧线圈n1=3000T,由300B推动,板流Ia=80mA,求气隙δ。

δ=I·n·r=0.08×3000×1×10-4=0.024cm=0.24mm

电感量的测试条件不同时所测得的数据也不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初始电感

电感表测得的空载电感则为初始电感。这种数据只对无负载的频率校正网络有用,因为其条件与输出变压器工作条件相差甚远,所以用处不大。

2 交流电感

在变压器一次侧加载交流电压所测出的数据便为交流电感,但必须附加测试条件,如频率、电压。该办法测得的电感对推挽输出变压器有用,因其测试条件符合推挽输出变压器的实际工况。

3 加载直流工作电流后的电感

适合甲类单端机用的有气隙输出变压器、电源滤波抗流圈。该方法测试手段比较复杂,一般可用测得的交流电感数值的70%左右估作加载直流工作电流后的电感。

本文来自: https://www.doczj.com/doc/7411445623.html, 原文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411445623.html,/info/standard/0074782.html

DIY推挽输出变压器制作300B单端输出机

发布: 2009-6-16 11:14 | 作者: allegro_pcb | 查看: 376次

单端输出机胆味浓郁,音色靓,听感顺耳,倍受胆迷青睐。而单端机功率放大器的品质与输出变压器的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单端输出变压器要克服直流磁化,铁芯要留有气隙,因此,单端输出变压器体积大,成本高,配对困难。

由于单端输出变压器至少要工作于20Hz-30kHz甚至更宽的音频范围内,因此,一方面要求电感量大些,以获得良好的低频响应,必须增大铁芯截面积;另一方面,要求漏感和分布电容尽可能小,以便得到良好的高频响应,而电感、漏感和分布电容又是同步增加或减少的。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获得良好的高低频响应,采用较大的铁芯截面积并采用分层分段交叉夹绕等方法进行绕制,以减小分布电容,保证高频响应。尽管如此,制作频响在15Hz~50kHz的单端输出变压器已属不易,而制作频响在10Hz-100kHz的推挽输出变压器,较同等功率单端输出变压器要容易得多,并且体积小.成本低,也容易配对。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瑞胆机的综合性能,增强对乐曲的表现力,使重放乐声更传神,音色更好,充分体现单端机优美的音色,又有较宽的频响,如采用推挽输出变压器作单端输出变压器制作胆机.则是不错的选择。下面就笔者试用推挽输出变压器制作的宽频响300B单端输出机,作一交流。

一、电路原理

本机电路如图所示,用音频专用五极管6B8P推动直热三极管300B作单端输出,300B屏极连接推挽输出变压器一端,而推挽输出变压器另一端,连接由6P3P组成的直流励磁电路,当300B屏流确定后,再调整6P3P屏流与300B屏流等值,由于两组线圈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直流磁场相互抵消,因此单端直流磁化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解决了单端输出变压器必须留有磁隙,使输出变压器电感量减小的问题,实现了用推挽输出变压器制作单端输出机的夙愿。

目前,高性能推挽输出变压器的频响已达到10Hz-100kHz(-1dB)的范围,将其运用于单端输出机,扩大了传统单端输出变压器的频响范围,其音质音色十分舰丽,令人神往,特别耐听。尽管此法电耗增加,但换来的单端输出宽阔频响十分难得,弥足珍贵。

二、元件选择

电子管6B8P系音频专用二极/五极管,原用于交流收音机作检波和低频电压放大,使用时可将二极管两小屏接地,该管推动力强,胆味浓郁,空气感好。

300B国产品有曙光、桂光、天津全真等,整流管用南京5Z3P。电阻用大红袍,电解电容用国产天和牌电容器或闪光灯专用电解电容器CD17H等,这类电容电荷转换速率快,对乐曲的动态及力度表现俱佳,耦合电容选用频差传输特性均匀的银膜油浸电容或铜膜油浸电容,如VQ银膜油浸电容等,这类电容上机后,播放人声乐曲音色平衡,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本机选用的推挽输出变压器系曙光牌50W 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铁芯截面积为30mmx50mm,单端输出阻抗(半臂)为3kΩ∶8Ω,频响为10Hz-100kHz(-1dB)。电源变压器功率在300VA左右,阻流圈为5H300mA。

三、组装调试

整机组装无误后,将6B8P阴极电流调节在2.6mA(阴极电压约2.6V),300B阴极电流调节在62mA(阴极电压约68V),随后再将6P3P屏流也调节在62mA,经过一段时间煲机后,复调一次工作点。

高频逆变器中高频变压器的绕制方法

高频逆变器中高频变压器的绕制方法 用EE55等高频磁芯制作高频逆变器,其中高频变压器的线包绕制最好参考一下电子管音响功率放大器中音频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方法.这种变压器因为要在音频20Hz~20KHz范围内力求做到平坦响应,绕法讲究,顶级的电子管音频输出变压器的频响范围甚至做到了10Hz~100KHz,而用的磁芯不过就是高矽硅钢片而已. 以大家在坛子中讨论最多也用得最多的“SG3525A(或KA3525A、UC3525)+场管IRF3205(或MTP75N06等)+EE55磁芯变压器”组合为例,功率可做到500W以上,工作频率一般在20~50KHz.其中的EE55磁芯变压器,大家一般是低压绕组(初级)3T+3T,中心抽头,高压绕组(次级)75T. 要制作好它就要注意两点: 一是每个绕组要采用多股细铜线并在一起绕,不要采用单根粗铜线,因为高频交流电有集肤效应.所谓集肤效应,简单地说就是高频交流电只沿导线的表面走,而导线内部是不走电流的(实际是越靠近导线中轴电流越弱,越靠近导线表面电流越强).采用多股细铜线并在一起绕,实际就是为了增大导线的表面积,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导线.例如初级的3T+3T,你如果用直径2.50mm的

单根漆包线,导线的截面积为4.9平方毫米,而如果用直径0.41mm的漆包线(单根截面积0.132平方毫米)38根并绕,总的截面积也达到要求.然而,第二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大得多(第一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为:单股导线截面周长×股数×绕组总长度=2.5×3.14×1×L=7.85L,第二种方法导线的表面积为:单股导线截面周长×股数×绕组总长度=0.41×3.14×38×L=48.92L,后者是前者的48.92L/7.85L=6.2倍),导线有效使用率更高,电流更通畅,并且因为细导线较柔软,更好绕制.次级75T高压绕组用3~5根并绕即可. 二是高频逆变器中高频变压器最好采用分层、分段绕制法,这种绕法主要目的是减少高频漏感和降低分布电容.例如上述变压器的绕法,初级分两层,次级分三层三段.具体是: ①绕次级高压绕组第一段.接好引出线(头),先用5根并绕次级高压绕组25T,线不要剪断,然后包一层绝缘纸(绝缘纸要薄,包一层即可,否则由于以下多次要用到绝缘纸,有可能容不下整个线包),准备绕初级低压绕组的一半. ②绕初级低压绕组的一半.预留引出线(头),注意是预留,因为后面要统一并接后再接引出线,以下初级用“预留”一词时同理.用19根并绕3T,预留中心抽头,再并绕3T,预留引出线(尾),线剪断.在具体操作时这里还有一个技巧,即由于股数多,19股线一次并绕不太方便,扭矩张力也大,就可以分做多次,如这里可分做三次,每次用线6到7股,这样还可绕得更平整.注意三次的头、中、尾放在一起,且绕向要相同.然后又包一层绝缘纸,准备绕次级高压绕组

变压器安装步骤及流程

变压器安装步骤及流程 一、设备及材料准备 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电压%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 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型钢:各种规格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 螺栓:除地脚螺栓及防震装置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其它材料: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二、主要机具 搬运吊装机具:汽车吊,汽车,卷扬机,吊链,三步搭,道木,钢丝绳,带子绳,滚杠。 安装机具:台钻,砂轮,电焊机,气焊工具,电锤,台虎钳,活扳子、鎯头,套丝板。 测试器具:钢卷尺,钢板尺,水平尺,线坠,摇表,万用表,电桥及测试仪器。 三、作业条件 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无误。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屋顶喷浆完毕,屋顶无漏水,门窗及玻璃安装完好。 室内粗制地面工程结束,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四、操作工艺

设备点检查 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齐全,有无丢失及损坏。变压器本体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无损伤。 绝缘瓷件及环氧树脂铸件有无损伤、缺陷及裂纹。 变压器二次搬运 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吊装。变压器搬运时,应注意保护瓷瓶,最好用不箱或纸箱将高低压瓷瓶罩住,使其不受损伤。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震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斜,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15 度,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变压器稳装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直接甩进变压器室内,或用道木搭设临时轨道,用三步搭、吊链吊至临时轨道上,然后用吊链拉入室内合适位置。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墙尺寸与图纸相符,允许误差为±25mm, 图纸无标注时,纵向按轨道就位,横向距墙不得小于800mm ,距门不得小于1000mm 。附件安装 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变压器交接试验的内容: 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电阻;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器的变压比;检查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单项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测量线圈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线圈连同套管一起做交流耐压试验。 变压器送电前检查变压器送电试运行前做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试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运行。变压器试运行前,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

高频变压器绕法

高频变压器绕法 高频变压器的两种基本绕法:顺序绕法和三明治绕法。 普通顺序绕法: 一般的单输出电源,变压器分为3个绕组,初级绕组Np,次级绕组Ns,辅助电源绕组Nb,绕制的顺序是:Np--Ns--Nb 此种绕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磁芯的各种参数,一致性较好,绕线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但漏感稍大,而耦合电容小,EMI比较好故适用于对漏感不敏感的小功率场合,一般功率小于30~40W的电源中普遍实用这种绕法。 三明治绕法: 三明治绕法久负盛名,几乎每个做电源的人都知道这种绕法,但真正对三明治绕法做过深入研究的人,应该不多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三明治,就是两层面包中间夹一层奶油。顾名思义,三明治绕法就是两层夹一层的绕法。由于被夹在中间的绕组不同,三明治又分为两种绕法:初级夹次级,次级夹初级。

如上图,顺序为Np/2-Ns-Np/2-Nb,此种绕法有量大优点 这样有利于初次级的耦合,减少漏感;还有利于绕线的平整度;最后一个好处是,供电绕组电压变化受次级的负载影响较小,更稳定。 由于增加了初次级的有效耦合面积,可以极大的减少变压器的漏感,而减少漏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会降低,这就使MOSFET的电压应力降低,同时,由MOSFET与散热片引起的共模干扰电流也可以降低,从而改善EMI; 由于在初级中间加入了一个次级绕组,所以减少了变压器初级的层间电容,而层间电容的减少,就会使电路中的寄生振荡减少,同样可以降低MOSFET与次级整流管的电压电流应力,改善EMI。 缺点:由于初次级有两个接触面,绕组耦合电容比较大,所以EMI又比较难过。

如上图,顺序为Ns/2,Np,Ns/2,Nb。当输出是低压大电流时,一般采用此种绕法,其优点有二: 1、可以有效降低铜损引起的温升:由于输出是低压大电流,故铜损对导线的长度较为敏感,绕在内侧的Ns/2可以有效较少绕线长度,从而降低此Ns/2绕组的铜损及发热。外层的Ns/2虽说绕线相对较长,但是基本上是在变压器的外层,散热良好故温度也不会太高。 2、可以减少初级耦合至变压器磁芯高频干扰。由于初级远离磁芯,次级电压低,故引起的高频干扰小。

变压器生产流程

变压器生产流程 原材料领料 变压器图纸确认 绕组首先确认图纸是否与生产产品相符,确认其容量无误后再看线规,找出线规后确认匝数。其次确认是何种接线方式(星型和三角型),高压图纸要看其分接出头,数好出头匝数,低压看好是何种绕线方式,出头长度,换位位置,绕组的内外径,幅向大小等。 绝缘首先根据线圈内经算出纸筒纸板长宽度,其次从图纸编号找出端绝缘长度图纸,包括油道垫块和瓦楞纸油道厚度,依次找出端圈及上下铁轭绝缘 一二次侧绕组、绝缘 一次绕组 看图纸确认出头长度,用红蓝铅笔在导线标出,如果是螺旋式需不同的尺度,后一组比前一组多量出一根导线的长度,以便保持出头整齐美观。出头折弯后要用皱纹纸半迭式包一层,出头要弧度角度一致,出头整理好后用皱纹纸包三毫米厚,外用白布带绑紧(不可用紧缩带,焊接时容易烧坏)。 纸筒绕之前要先用卡尺把模具外径量准,需要加垫纸板的要裁好。纸筒纸板选一毫米为宜两头搭接绕制用紧缩带绕紧,绕制中辅助工要用锤沿着紧缩带敲紧。 圆筒式绕法端绝缘由纸条制成时,用直纹布带将其绑扎在第一匝导线上开始绕第一匝时,边绕边再线匝下面沿圆周放四处拉紧布带(紧缩带)。端绝缘的绑扎成8字形。拉紧布带将第一匝和端绝缘绑扎在一起,绕第二匝时将拉紧布带翻到上面来,绕第三匝时在压到下面去,这样曲折的将端圈拉紧。圆筒式绕组中间换位一次,换位后要用皱纹纸包一层再用半毫米纸板垫在里面用白布带绑紧。绕制时辅助工要不断的靠紧和控制幅向,层间用0.08毫米电缆纸三层绝缘,第二匝与出头要用半毫米纸板隔开以免破坏绝缘同样在底部升层时的剪刀口处也要加。 结束时两个出头要对齐,同样出头与倒数第二匝也用纸板隔开,两出头要扎紧。剪断线前要用紧缩带扎紧整个线圈。 螺旋式绕组主要是630千伏安以上的低压绕组,出头与圆筒式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出头折弯处用斜拉紧缩带与前面的拉紧布带一样压紧并一直压到结束出头并绑紧防止出头弹出和线圈张力作用。 (1) 绕组绕制要紧密无间隙

1000W以下小型电源变压器的四种绕制方法

1000W以下小型电源变压器的 四种绕制方法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一、电源变压器绕制 方法一:已知变压器铁芯截面积

注: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后的电压约是原变压器次级电压的 1.4倍。 方法二:制作一定功率的变压器 1.求铁芯面积 铁芯截面积S=是被线圈套着部位铁芯的截面积,单位:cm2,P为输出功率,单位:W ); 2.求线圈匝数 铁芯的磁感应强度可取(7000-10000Gs),通常取8000Gs,每伏匝数T=450000/(8000×铁芯截面积S); 3.求导线直径 同方法一。 例如:制作功率为20W的变压器,输出电压50V。 1.求铁芯面积 铁芯截面积S==1.25×20=1.25×4.472≈5.6 cm2 2.求线圈匝数(磁感应强度取8200高斯) 每伏匝数T=450000/(8000×S)=450000/(8200×5.6)≈9.8匝

注:下表磁感应强度B取9600 Gs 20 5.6 8.4 0.2 1848 484

例如:制作功率为20W的变压器,输出电压50V。 查上表,根据表中红色一行数据进行绕制即可。 方法四:利用图表数据制作变压器(2) 也可利用下面的“图1或图2”来计算。 如:设计一个30瓦的变压器,铁芯面积可直接从图中刻度线上得到6.8㎝2; 如果采用比较 好的铁芯片, 磁通密度可取 10000高斯, 在磁通密度的 刻度线上找到 10000Gs这个 点;在变压器 电功率的刻度 线上找到30 瓦这个点,连 接这两点,交 每伏匝数刻度 线于6.7,也就 是说每伏应该 绕6.7匝。 另外,导线的 直径可以根据 各个线圈使用 的电流,从图 中的刻度线上图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原、副线圈之间的几个关系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原、副线圈之间的几个关系 王其学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当原线圈中加交变电压时,原线圈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副线圈电路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同样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其能量转化的过程为: 例1.一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为200匝,输出电压为10V ,则铁芯内的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 ) A. 0.07Wb/s B. 5 Wb/s C. 7.05 Wb/s D.14.1 Wb/s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n 圈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线圈匝数n 与磁通量的变化率 t ?Φ?的乘积,即 E =n t ?Φ ?,因为 原、副线圈的内阻不计,则有U =E ,200匝线圈输出电压为10V ,每匝为 120V ,此电压为有效值,最大值为20 V =0.07V ,则t ?Φ?=0.07 Wb/s 正确选项为A 评注: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值及电流值均指有效值. 例 2.在绕制变压器时,某人误将两个线圈绕在图示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个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如图1所示,已知线圈1、2的匝数比为n 1:n 2=2:1,在不接负载的情况下( ) 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110V B.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 时,线圈2输出电压为55V C.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220V D.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V 时,线圈1输出电压为110V 解析:设线圈1两端输入电压为U 1时,线圈2输出 压为 U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U 1=n 1 11t ?Φ?,U 2= n 22 t ?Φ? 根据题意,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V 时,Φ1=2Φ2 ,即 12 2t t ?Φ?Φ=??,得:1 1 112222 U 24U 1n n t n n t ?Φ??= ==?Φ? 解得U 2=55V , 图1

反激变压器绕制详解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小生我的办法,见笑) 反激式变压器是反激开关电源的核心,它决定了反激变换器一系列的重要参数,如占空比D,最大峰值电流,设计反激式变压器,就是要让反激式开关电源工作在一个合理的工作点上。这样可以让其的发热尽量小,对器件的磨损也尽量小。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磁芯,若是变压器设计不合理,则整个开关电源的性能会有很大下降,如损耗会加大,最大输出功率也会有下降,下面我系统的说一下我算变压器的方法。 算变压器,就是要先选定一个工作点,在这个工作点上算,这个是最苛刻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最低的交流输入电压,对应于最大的输出功率。下面我就来算了一个输入85V到265V,输出5V,2A 的电源,开关频率是100KHZ。 第一步就是选定原边感应电压VOR,这个值是由自己来设定的,这个值就决定了电源的占空比。可能朋友们不理解什么是原边感应电压,是这样的,这要从下面看起,慢慢的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来分析一下一个工作周期,当开关管开通的时候,原边相当于一个电感,电感两端加上电压,其电流值不会突变,而线性的上升,有公式上升了的I=Vs*ton/L,这三项分别是原边输入电压,开关开通时间,和原边电感量.在开关管关断的时候,原边电感放电,电感电流又会下降,同样要尊守上面的公式定律,此时有下降了的I=VOR*toff/L,这三项分别是原边感应电压,即放电电压,开关管关断时间,和电感量.在经过一个周期后,原边电感电流的值会回到原来,不可能会变,所以,有

VS*TON/L=VOR*TOFF/L,,上升了的,等于下降了的,懂吗,好懂吧,上式中可以用D来代替TON,用1-D来代替TOOF,移项可得,D=VOR/(VOR+VS)。此即是最大占空比了。比如说我设计的这个,我选定感应电压为80V,VS为90V ,则D=80/(*80+90)= 第二步,确实原边电流波形的参数. 原边电流波形有三个参数,平均电流,有效值电流,峰值电流.,首先要知道原边电流的波形,原边电流的波形如下图所示,画的不好,但不要笑啊.这是一个梯形波横向表示时间,纵向表示电流大小,这个波形有三个值,一是平均值,二是有效值,三是其峰值,平均值就是把这个波形的面积再除以其时间.如下面那一条横线所示,首先要确定这个值,这个值是这样算的,电流平均值=输出功率/效率*VS,因为输出功率乘以效率就是输入功率,然后输入功率再除以输入电压就是输入电流,这个就是平均值电流。现在下一步就是求那个电流峰值,尖峰值是多少呢,这个我们自己还要设定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KRP,所谓KRP,就是指最大脉动电流和峰值电流的比值这个比值下图分别是最大脉动电流和峰值电流。是在0和1之间的。这个值很重要。已知了KRP,现在要解方程了,都会解方程吧,这是初一的应用题啊,我来解一下,已知这个波形一个周期的面积等于电流平均值*1,这个波形的面积等于,峰值电流*KRP*D+峰值电流*(1-KRP)*D,所以有电流平均值等于上式,解出来峰值电流=电流平均值/()*D。比如说我这个输出是10W,设定效率是.则输入的平均电流就是10/*90=,我设定KRP的值是而最大值=.D=**=.

YD变压器电流谐波分析

Y/Δ接线变压器一次电流波形分析 Y/Δ接线的变压器有Y/Δ1和Y/Δ11两种接法,接线图如图6-2所示。工程应用中一般采用Y/Δ11接法。 (a )Y/Δ1接线 (b )Y/Δ11接线 图6-2 Y/Δ1和Y/Δ11的换流变压器接线图(描图注意:图中的空心小圆点不画出来) Y/Δ变压器的接线特点: Y/Δ1:a 尾接b 头(绕组a 的尾与绕组b 的头相接), b 尾接c 头,c 尾接a 头; Y/Δ11:a 尾接c 头, c 尾接b 头,b 尾接a 头; 由图6-2可以写出Y/Δ1接线和Y/Δ11接线变压器二次侧线电流与三角形绕组电流之间的关系式。 设绕组电流为:a b c i i i ???,,,参考方向流向同名端;变压器引出端的线电流为 a b c i i i ,,,参考方向为流出,Y/Δ1接线变压器的电流关系如图6-3所示。 图6-3 Y/Δ1接线变压器的电流关系(描图注意:图中的空心小圆点不画出来) 由图6-3可见,Y/Δ1接线变压器的电流有如下关系: Y/Δ1: a a c b b a c c b a a a i =i -i a i =i -i b i =i -i c i i i =0 d ?????????++ () () ()() (6-12)

(a )-(b ):a b a c b a a a a i-i=i -i -i i i -i =3i ?? ????? ++ (b )-(c ):b c b a c b b b b i-i=i -i -i i i -i =3i ????? ?? ++ (c )-(a ):c a c b a c c c c i-i=i -i -i i i -i =3i ??????? ++ 因此得:a a b b b c c c a 1 i =i -i e 31 i =i -i f 31 i =i -i g 3 ???() () () ()() () (6-13) Y/Δ11接线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关系如图6-4所示。 图6-4 Y/Δ11接线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关系(描图注意:图中的空心小圆点不画出来) 由图6-4可见,Y/Δ11接线变压器的二次电流有如下关系: Y/Δ11: a a b b b c c c a a a a i =i -i a i =i -i b i =i -i c i i i =0 d ?????????++ () () () () (6-14) (a )-(c ):a c a b c a a a a i-i=i -i -i i i -i =3i ??????? ++ (b )-(a ):b a b c a b b b b i-i=i -i -i i i -i =3i ??????? ++ (c )-(b ):c b c a b c c c c i-i=i -i -i i i -i =3i ?? ????? ++

高中物理变压器电流电功率与匝数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变压器电流电功率与匝数的关 系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物理变压器电流电功率与匝数的关系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四节变压器中,给我们介绍了变压器的相关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物理变压器电流电功率与匝数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四节变压器中,给我们介绍了变压器的相关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变压器电流电功率与匝数的关系 1、理想变压器中的几个关系 ①电压关系 在同一铁芯上只有一组副线圈时: ;有几组副线圈时: ②功率关系 对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能量损失,总有P入=P出 ③电流关系 由功率关系,当只有一组副线圈时,I1U1=I2U2,得 ;当有多组副线圈时:I1U1=I2U2+I3U3+......,得 I1n1=I2n2+I3n3+......

2、变压器的题型分析 ①在同一铁芯上磁通量的变化率处处相同; ②电阻和原线圈串联时,电阻与原线圈上的电压分配遵循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 ③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3、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 ①思路1: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1/U2=n1/n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1/n1=U2/n2=U3/n3=...... ②思路2: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入=P出,即P1=P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1=P2+P3+...... ③思路3:电流思路。由I=P/U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 I1/I2=n2/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1I1=n2I2+n3I3+...... ④思路4:(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思路。 Ⅰ、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2=n2U1/n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Ⅱ、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 I1=n2I2/n1,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Ⅲ、负载制约:⑴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⑵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P2/U2;⑶总功率P总=P线+P2;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

图解如何绕制型变压器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谢谢原创作者经验分享 事出有因一:享受的乐趣 音频频道10月19日前不久泡硬件论坛里一位网友发表了一篇自绕“牛”的强帖,内容十分详细。从自绕“牛”的初衷到“牛”材料的选择再到最终的成型、测试,经过了多重关卡以海量图片的形式为大家展现相信的制作过程。今天在这里小编就将其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 自本人《烂牛是怎样做成的?(25步学做牛)》和《配对输出牛的业余绕制技巧》上贴后,受到不少同学的关注,也收到一些同学发来的短信,希望了解和掌握与胆机牛制作有关的技巧。刚好前阶段受本坛一位广东同学的多次要求,为其绕制了一套重料300B电牛(一套6只),经测试,自己也非常满意,特将制作过程整理成贴发表,希望对有自己绕制胆机牛意愿的同学有所帮助,同时也望得到绕牛高手的指点,以共同促进绕牛技艺。 《大刀阔斧玩另类!音频烧友自绕变压器》 一、为什么要自己绕牛(特别声明:本条有些观点只是个人看法,例举也只是个案,不特别针对本坛卖牛的商户,请别对号入座,不想引起纷争):首先,自己绕牛的第一动因是的乐趣,当自己成功制作一个自己满意的牛是,其中的成就感非花钱买牛可比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制作手艺。其次,出于对纷杂的成品牛品质的疑惑。本同学也有过化钱买成品牛制作胆机的经历,但其中感受并不十分满意。 就是大厂名牌的货也并不怎么的,如93年买过当时非常有名的50w推挽输出牛(现在恐怕也在500元/对),测量两臂直流电阻误差达3欧姆,配对误差高达5欧姆,虽然听感上并不觉得有什么突出的问题,但总感觉不是滋味。再一就是去年上半年帮朋友摩机(国内鼎鼎有名的厂机xx35,市价3500左右)的过程中,总感觉中低音部分某个地方不对劲,音场随音量偏移。于是调工作点,换耦合电容,除了音色有所变化外,问题如旧。查到最后发现输出牛一只电阻201欧姆、电感44H,另一只电阻204欧姆、电感37H,两臂电阻误差1.2到1.8欧姆,按理说电阻误差不是太大的问题,并且应该是电阻大的一只相应电感也应该大些,但问题刚好相反,于是没辙,只好把机器大卸八块,将电感小的输出牛狠狠地砸了几锤,勉强把电感调到42H多,结果感觉才好了一些。 ● 音频外设群组更多精彩内容 事出有因二:假货多,做工差 最让我惊愕的是在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本地同好小王拿来2只96片做的电牛要求改制,一只已经击穿,系在交易坛买的200W全波整流牛,铁芯截面32×60;另一只牛吼,是在本地向正规厂家X通电器有限公司定制的昌X牌250VA桥式整流牛,商标、铭牌、参数一应俱全,铁芯截面32×65。2只牛外观都还可以,不像是粗制滥造的货色,但拆开后竟然让我感到无语。200W牛的铁芯还好,有2个品种的片子,0.35白片和0.35退火片(见图1),250VA的竟然有6个品种的片子,还夹杂了15%左右的废片(见图2、3)。 0.35白片和0.35退火片(图1)

第二篇变压器的电磁关系

第二章 变压器的电磁关系 知识点一:变压器空载运行 1、根据变压器内部磁场的实际分布和所起的作用不同,通常把磁通分为 和 ,前者在 闭合,起 作用,后者主要通过 闭合,起 作用。 2、变压器空载电流由 和 两部分组成,前者用来 ,后者用来 。 3、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大小受 、 、 、 和 等因素的影响。 4、变压器等效电路中的m x 是对应于 的电抗,m r 是表示 的电阻。 5、变压器的漏抗Ω=04.01x ,铁耗W p Fe 600=,今在一次施加很小的直流电压,二次开路,此时=1x Ω,=Fe p W 。 6、一台已制成的变压器,在忽略漏阻抗压降的条件下,其主磁通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和 ,与铁心材质和几何尺寸 (填有关、无关) 7、建立同样的磁场,变压器的铁心截面越小,空载电流 ;一次绕组匝数越多,空载电流 ,铁心材质越好,空载电流 。 8、变压器一次绕组匝数减少,额定电压下,将使铁心饱和程度 ,空载电流 , 铁耗 ,二次空载电压 ,励磁电抗 。 9、变压器一次绕组匝数、铁心截面一定,当电源电压及频率均减半,则铁心磁密 ,空载电流 。 10、变压器空载运行时一次绕组空载电流很小的原因是 。 (A ) 原绕组匝数多电阻大; (B ) 原绕组漏抗很大; (C ) 变压器的励磁阻抗很大。 11、一台V U U N N 110/220/21=的单相变压器空载运行,一次侧接220V 时铁心主磁通为0Φ,二次侧接110V 时铁心主磁通为' 0Φ,则 。 (A )'00Φ=Φ; (B )'00Φ>Φ; (C )'00Φ<Φ。 12、变压器其他条件不变,若一次侧匝数增加10%,21,x x 及m x 的大小将 。 (A )1x 增加到原来的1.1倍,2x 不变,m x 增大; (B )1x 增加到原来的1.1倍,2x 不变,m x 减少; (C )1x 增加到原来的1.21倍,2x 不变,m x 增大;

变压器绕制方法

1 开关电源变换器的性能指标 开关电源变换器的部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电路形式半桥式; 整流形式全波整流; 工作频率f=38kHz; 变换器输入直流电压Ui=310V; 变换器输出直流电压Ub=14.7V; 输出电流Io=25A; 工作脉冲的占空度D=0.25~O.85; 转换效率η≥85%; 变压器允许温升△τ=50℃; 变换器散热方式风冷; 工作环境温度t=45℃~85℃。 2 变压器磁芯的选择以及工作磁感应强度的确定 2.1 变压器磁芯的选择 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所用的磁芯材料一般有铁氧体、坡莫合金材料、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这些材料中,坡莫合金价格最高,从降低电源产品的成本方面来考虑不宜采用。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虽然高,但在假定的测试频率和整个磁通密度的测试范围内,它们呈现的铁损最高,因此,受到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制约,它们也不宜采用。虽然铁氧体材料的损耗比坡莫合金大些,饱和磁感应强度也比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低,但铁氧体材料价格便宜,可以做成多种几何形状的铁芯。对于

大功率、低漏磁变压器设计,用E-E型铁氧体铁芯制成的变压器是最符合其要求的,而且E-E型铁芯很容易用铁氧体材料制作。所以,综合来考虑,变换器的变压器磁芯选择功率铁氧体材料,E-E型。 2.2 工作磁感应强度的确定 工作磁感应强度Bm是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磁芯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工作频率及输出功率的因素有关关。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太低,则变压器体积重量增加,匝数增加,分布参数性能恶化;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过高,则变压器温升高,磁芯容易饱和,工作状态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变压器的Bm值应选在比饱和磁通密度Bs低一些,对于铁氧体材料,工作磁感应强度选取一般在0.16T到0.3T之间。在本设计中,根据特定的工作频率、温升、工作环境等因素,把工作磁感应强度定在0.2 T。 3 变压器主要设计参数的计算 3.1 变压器的计算功率 开关电源变压器工作时对磁芯所需的功率容量即为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其大小取决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整流电路的形式。变换器输出电路为全波整流,因此 式中:Pt为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单位为W; Po为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单位为W; 3.2 磁芯设计输出能力的确定 磁芯材料确定后,磁芯面积的乘积反映了变压器输出功率的能力。其磁芯面积为 式中:Ap为磁芯截面积乘积,单位为cm4;

变压器对EMI的关系

如何通过工艺来抑制变压器中的EMI干扰 类型:市场研究发布人:七年之痒发布日期: 2006-10-10 17:03:51 摘要:一.变压器与EMI的关系系统设计工程师解决棘手的EMI问题时,很多时候都未能认真地研究变压器的设计。变压器与EMI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1.由于变压器的线圈带有高频电流,因此变压器实际上已成为接收磁 一.变压器与EMI的关系 系统设计工程师解决棘手的EMI问题时,很多时候都未能认真地研究变压器的设计。变压器与EMI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1.由于变压器的线圈带有高频电流,因此变压器实际上已成为接收磁场的天线。这些磁场会冲击附近的走线,并通过这些走线将磁场传导或辐射到密封的范围以外。 2.由于部分线圈有交流电压,因此实际上它们也成为接收电磁场的天线。 3.初级及次级线圈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将噪声传送到绝缘层之外。由于次级线圈的接地通常都与底板连在一起,因此这些噪声又会通过这个接地面传送回来,成为共模噪声。我们为了减少泄漏电感,往往将初级及次级线圈紧靠在一起,但这样也会增加线圈的互感,从而增加共模噪声。 下面介绍一些有助于防止上述干扰情况出现的变压器工艺技术。 1.符合安全规格的变压器都在初级及次级线圈之间贴上三层符合安全规格的聚酯 (Mylar) 胶带。除了这三层聚酯胶带之外,可能还会另外加插一片法拉第屏蔽铜片,以便将汇集在绝缘边界的噪声电流收集在一起,并将这些噪声电流分流到别的地方 (通常会传送到初级线圈的接地)。值得留意的一点是,应该采用极薄的铜片作为屏蔽,以免因出现涡流而产生损耗,并确保可减少泄漏电感。这片铜片一般厚 0.05-0.1mm。法拉第铜带环绕绕组中央一周并用一条导线焊接在铜片中心或顶端的附近,从PIN 引出连接初级线圈的接地端。这里要注意,铜片屏蔽的两端不应该有电导性能上的连接,因为对于变压器来说,这样会令这一绕圈短路。也可以在次级线圈上 (即加了三层绝缘之后) 再加设一个法拉第屏蔽,而这个屏蔽则与次级线圈接地连在一起。 2. 通常变压器的外围也会有一层铜片屏蔽(即“磁通带”)包围着。这个屏蔽主要用以遮挡辐射。低成本的设计通常会任由这个屏蔽悬空,但如有需要,这个屏蔽也可与次级线圈接地连在一起。如果按照这个方式连在一起,便需要考虑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加强初级及次级线圈之间绝缘效果的规定问题,以及如何规定初级至次级线圈之间的爬电距离及间隙问题。如果变压器的外盘设有空气隙,源自空气隙的周边磁通会在磁通带产生严重的涡流损耗。因此这个屏蔽带的厚度通常也只有 0.05—0.1mm。需要注意,这个磁通带的两端可以而且应该焊接在一起,因为这是外层屏蔽,无论怎样也不会让变压器的绕线出现短路情况。但像拉法第屏蔽一样,如果采用良好的绕线技术,这个外层屏蔽也可以不用。

变压器的绕制

1:使用专用的变压器设计软件PIXls Designer和PI Transformer Designer,将需要的参数,如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要求、偏置电压大小、变压器估计功率、功率因数、额定负载、初级线圈层数、次级线圈匝数等参数输入,PI软件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给出一个合理的变压器参数,然后设计人员就可以跟句给出的参数绕制变压器了,软件给出的会有以下参数:初级线圈、反馈线圈、次级线圈的层数、匝数、线经大小、绕制的方向、气隙大小、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胶带的层数、骨架型号、磁芯型号、浸漆要求等。 2:有了这些参数后就可以绕制变压器了,在绕制变压器之前先给骨架的脚编上一个号码,例如我们现在需要绕制一个输入电压是+24V,输出1是+9V,输出2是+15V的变压器,要求2输出端的功率都为1.5W,那么这个变压器的绕制方法如下: 初级线圈的绕制方法:从引脚2开始,使用线径0.19毫米的漆包线绕骨架53圈,估计有两层,绕线应尽量平整。在引脚1结束,绕完后用绝缘胶布裹两层。 偏置线圈的绕制方法:从引脚5开始,使用线径0.13毫米的漆包线绕骨架27圈至引脚4结束,绕完后用绝缘胶布裹两层,再用一层绝缘胶布裹住除了引脚以外的其他所有有线圈露出的地方。 9V端线圈绕制方法:用绝缘胶布裹在7脚与6脚底,使用线径0.35毫米的漆包线,从7脚开始绕20圈至6脚结束,用绝缘胶布裹两层。再用绝缘胶布裹住7脚6脚以外的绕线。 15V端线圈绕制方法:用绝缘胶布裹在 10脚9脚底,使用线径0.19毫米的漆包线,从10脚开始绕34圈到9脚结束,用绝缘胶布裹两层,然后装上两快磁芯,在两磁芯中间放0.3MM厚的纸(即气隙,大约4层白纸厚度),压平后用胶布把磁芯与骨架裹在一起。(说明绝缘胶布均指4KV绝缘胶)EPC13骨架引脚图如下: 3:测试变压器输出及带负载能力 测试方法: 将绕好的变压器安装在已经实验成功的测试板上,检测电路输出及带负载能力,若输出端和带负载能力正常后方可测试变压器耐压能力。4: 测试变压器耐压能力. 将变压器耐压测试分为三组,即初级端(1、2脚),9V端(6、7脚),15V端(9、10脚)。在其中任意两组端加上3KV交流电压持续20秒时间(线夹夹其中各端任意一脚,也可两脚全夹),耐压测试仪器报警则该变压器不合格,未报警则合格。

小功率工频变压器的绕制计算及注意事项

小功率工频变压器的绕制计算及注意事项 各种家用电器中,工频变压器无论是自行设计绕制,还是修复烧坏的变压器,都涉及到部分简单的计算,教科书上的计算公式虽然严谨,但实际运用时显得复杂,不甚方便。本文介绍实用的变压器计算的经验公式。 1.铁芯的选择 根据自己需要的功率选择合适的铁芯是绕制变压器的第一步。如果铁芯(硅钢片)选用过大,将导致变压器体积增大,成本升高,但铁芯过小,会增大变压器的损耗,同时带负载能力变差。 为了确定铁芯尺寸,首先要算出变压器次级的实际消耗功率,它等于变压器次级各绕组电压、负载电流的乘积之和。如果是全波整流变压器,应以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2计算。次级绕组消耗功率加入变压器本身损耗功率,即为变压器初级视在功率。一般次级绕组功率在10w以下的变压器,其本身损耗可达次级实际消耗功率的30~50%,其效率仅为50~70%。次级绕组功率在30W以下损耗约20~30%,50W以下损耗约15~20%,100w以下损耗约10~15%,100W以上损耗约10%以下,上述损耗参数是关于普通插片式变压器的。如果按照R型变压器、c型变压器、环形变压器的顺序,损耗参数依次减小。 根据上述计算的变压器初级总功率可以选定铁芯。铁芯面积S=a×b(cm2).如附图所示。变压器视在功率与s的关系用下述经验公式选用:s=K√P1 P1为变压器初级总视在功率,单位为:VA(伏安),s为应选铁芯截面积,K 为一系数,随变压器Pl大小不同选用不同的值。同时考虑到硅钢片之间的绝缘漆、空隙的影响,K与P1关系为: P1K值 10VA以下2~2.2 50VA以下2~1.5 lOOVA以下1.5~1.4 2.每伏匝数计算

理想变压器两端口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理想变压器两端口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图1 (a) 所示的铁芯变压器,其初、次级匝数分别为N1和N2,可判定a、c为同名端,设i1、i2分别从同名端流入(属磁通相助),设初、次级电压u1、u2与各自线圈上的电流 i1、i2为关联参考方向。 图1 由于为全耦合,则线圈的互感磁通必等于自感磁通,即φ21=φ11,φ12=φ22,穿过初、次级线圈的磁通相同,即

φ11+φ12=φ11+φ22=φ φ22+φ21=φ22+φ11=φ 上式中φ称为主磁通。初、次级线圈交链的磁链ψ1、ψ2分别为ψ1=N1φ ψ2=N2φ对ψ1、ψ2求导,得初、次级电压分别为 所以或u1=nu2 上式为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电压之间的关系。式中n称为匝比或变比,它等于初级与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如图1(b) 所示。 由安培环路定律 由于μ为无穷大,磁通φ为有限值,因此 i1N1+i2N2=0即 上式反映了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说明理想变压器具有变换电压和电流的作用。

在正弦稳态下,其相量形式为 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对于变压关系式取“+”还是取“-”,仅取决于电压参考方向与同名端的位置。当u1、u2参考方向在同名端极性相同时,则该式冠以“+”号;反之,若u1、u2参考方向一个在同名端为“+”,一个在异名端为“+”,该式冠以“-”号。 (2)对于变流关系式取“+”还是取“-”,仅取决于电流参考方向与同名端的位置。当初、次级电流 i1、i2分别从同名端同时流入(或同时流出)时,该式冠以“-”号,反之若i1、i2一个从同名端流入,一个从异名端流入,该式冠以“+”号。 (3)任意时刻,理想变压器吸收的功率恒等于零。例如对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其瞬时功率为 即理想变压器不消耗能量也不储存能量,从初级线圈输入的功率全部都能从次级线圈输出到负载。理想变压器不存储能量,是一种无记忆元件。

绕制变压器的简单方法

绕制变压器的简单方法 绕制变压器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首先确定你的变压器功率.例如50瓦,先到电器市场去购买绕变压器用的铁芯.那利有适合你适用的各种变压器铁心.这一步很重要.在变压器的面积确定后就要决定铁心的厚度.这里所说的面积主要是指铁心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我们叫它舌宽,铁心的面积等于舌宽乘以厚度.具体计算方法为:先计算每伏所需要的匝数.公式为:4.5乘以10的五次方再除以(铁心的磁通密度X铁心的截面积).铁心的磁通密度是要凭经验来判断的一般在1000至20000高斯左右,取一片铁心用手上下来回的折以下,如比较脆容易折断磁通密度就比较高,质量就比较好.大约在15000至20000左右.接下来根据电压计算匝数,只要每伏匝数乘以电压就是了.计算初级220伏,然后计算 次极灯丝,接下来计算屏极电压. 然后就是要具体的绕制了,在绕之前先要做一个线圈的模具,是用硬纸板和胶粘接出来的中间一个方形的筒子大小和铁芯的外径一样(和舌宽与厚度一样),以便绕好了后将铁心一片一片的放进硬纸壳儿.但应该记住铁心在纸壳儿里边是交叉的放进去的目的是为了变压 器制作完成后使用时铁芯漏磁少点儿. 还应注意再绕制线圈时一般是先绕出及220伏的.再绕制屏极的,最后绕制灯丝的.另外还要根据它们各个线圈的具体需要电流强度来选择漆包线的线径.还应注意的是在绕制线圈时必须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密绕.不能够乱绕.尽管我们现在的漆包线的耐压强度都很高不太会出现匝间短路的现象.但密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经整流后的50赫兹交流声.如果能够在初级和次极之间多绕一层隔离层就更好了.隔离层也使用漆包线任意线经只绕一层.只接一端而且是直接接地另一端空着.也可以降低交流声.还要指出的是在初级和次极之间是要使用普通的纸绕上两层为的是把初级和次 级进行隔离开来以防触电. 最后一道手续是全部绕制完成后先进行通电试验,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各个绕组的输出电压是否准确.再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一道手续:将变压器整体放入容器中倒入绝缘清漆,并使其浸透然后放在炉子边或是烤箱中烤干.这样在工作时铁心就不会因为固定不好而发出振动的翁嗡声.如同老的那种日光灯整流器发出的声音 怎么样,现在知道变压器是怎样绕制了吧.动手试试吧,祝你成功.

如何理解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比关系

如何理解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比关系? - ——对一道调研考试题的探究 洪波1于正荣2 (1.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盐城224001; 2.盐城市伍佑中学,江苏盐城224041) 1 问题的提出 原题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是5︰l,原线圈接入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1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5 B.电压表的读数为44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 ,则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J D.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两电表读数均减小 这是苏北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四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中的一道单项选择题,原题所给的参考答案是C。最近我校调研测试时选用了该题,其中的选项A引起了不少师生的热烈争论,现将争论的主要观点列举如下。 2 不同观点的争论

观点一认为选项A正确。理由很简单:对于单相理想变压器,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教材1明确给出了电流的变比关系。由上式可直接得到,即选项A正确。与常见题型不同的是,本题负载端接入了一个特殊的元件——二极管,但教材并没有说明会受负载的影响而不再成立。 观点二认为选项A可能错误。理由是:教材1所给的电流变比公式,实际上是由电压变比关系及输入、输出功率关系两式推导得到的一个推论,而不是一个基本关系式,比如当理想变压器有两个副线圈时,上式明显错误。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新教材2的“变压器”一节内容中,教材只给出了,而没有再给出,这更说明是有适用条件的。原题由于存在特殊元件——二极管,有可能不再成立。再加上原题参考答案也否定了选项A,该观点似乎与命题专家拟定该选项的初衷一致。 观点三认为选项A肯定错误。由于有可能不再成立,分析时应避开,而直接利用、重新计算与的比值。为方便说明,设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20 ,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容易得到变阻器两端电压u R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 R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a)、(b)所示。 根据图2并结合有效值的定义,不难计算此时副线圈中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通过变阻器电流的有效值分别为: V、 A,所以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 W=48.4W。又因为理想二极管本身并不消耗电能,所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48.4W。再利用理想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关系,得 =48.4W,因此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 A=0.22 A。由于变阻器R串联在副线圈所在回路中,所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与通过副线圈中的电流相同,即。这样可得到,所以选项A错误。观点四认为选项A正确无疑。分析思路是采用另一种方法重新推算与的比值。仍设图1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