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管理措施资料

产品质量管理措施资料

产品质量管理措施资料
产品质量管理措施资料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有哪些措施?

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重要措施,现制定管理办法。

1、设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设立以生产经理为首含盖生产部、设备部、品控部、采购部、仓储部和研发部的质量管理部门。其职责为:

a)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质量方面法律法规,确保其产品质量规定要求。

b)各部门质量文件的准备和管理工作。

c)必要资源的配备以及有关检测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工作。

d)产品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

2、设立品控部及其职责

设立品控部,包括品控主管、原材料检验员、过程检验员、成品检验员等管理岗位。

a)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出厂产品各项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b)负责内部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工作,保证在用执行文件的有效性;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和胶粉聚苯颗粒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所用原物料、在制品、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复合国家规范要求。

c) 负责进厂原材料检测和验证工作,确保不合格原料不转序/不投产;参与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控;月度进货质量的统计分析,提交质量分析报告;

d) 依据相关文件要求对生产工艺、半成品进行控制;过程质量异常的分析和处理;

e)负责成品出厂检验控制,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各产品的定期送检,月度产品质量统计分析,对过程统计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进行验。

3、

a)配置产品检测设备及仪器

b)仪器检定

质量部门应在计量检测设备购入时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购入日期、说明书、检定周期等资料。并根据设备要求定期送至市计量检测机构进行检定。

c)仪器使用

1 )仪器使用人进行各项检验时,应依“规范”内的操作步骤操作,使用后应妥善保管;

2 )特殊精密仪器,使用部门主管应指定专人操作与负责管理;

3 )部门主管应不定期对操作人员正确性进行监督检查。

4)计量仪器维护、保养内容应在设备档案内予以记录。

4、产品实现的监视和测量

(一)原材料质量验收和使用

1 原材料(包括外购网格布、钢网等)进厂后库管员应对进货品名、外观、标识、数量等进行认真核实,确保进货材料和采购订单一致性,如进货材料外观、品名等与“采购订单”不符时,可直接予以退货处理。

2 库管员对进货材料核实无误后,填写《报检单》报送检验员。

3 检验员在接到《报检单》后按其内容取样,取样数量应满足复检追溯要求。

4 检验员对进货产品依据《原材料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作出最终质量判定,同时在《检验单》加盖“合格”、“不合格”和“验后处理”印章后报送库管员。

5 原材料使用发放应严格执行领发制度,不得将未检和不合格产品投产和使用,并做到“先进先出”原则对进货原料进行控制,防止产品受潮、变质和实效。

(二)工艺和半成品过程控制

1 工艺和半成品控制项目:

a) 工艺控制包括投料数量、加料顺序和均混时间;

b) 半成品包括均匀度、外观和施工性(可操作时间)和产品包装标识质量;

2 质量部门应设置专职质检员按照“检验指导书”和“配方单”要求对每罐产品进行检查。

3 操作工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班组长,必要时,由生产班长以书面形式报送生产厂长。

4 过程检验员负责填写当日的《批次产量报表》并报送成品检验员予以确认。

(三)成品质量控制

1检验员根据生产过程报检的批次首先进行产品包装、标识和重量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产品外观合格后进行取样,如外观合格时,应进行退货处理,由生产班组重新整理。

2成品检验员依据《检验指导书》和《合同》对批次产品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并给用批次产品质量判定。

3 检验员负责填写《产品产量日报表》一式三份分别报送至生产厂长、库管员和自存。

(四)产品标识控制

1 产品标识包括检验状态标识和产品包装明示特性标识二部分,当顾客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合同要求执行。

2检验状态标识包括“待检”、“合格”、“不合格”和“验后待处理”四种形态;产品包装明示特性标识包括品名、规格、批号、厂名厂址等内容。

3库管员负责检验状态标识的控制,对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管员有权拒收。同时做好库存产品标识的防护工作,如有丢失、损坏应及时更换。

4操作工负责产品特性标识的控制,并对批次产品按罐号加盖产品批号标签,标签的内容应完整、清晰,所标注内容要与实物一致,标识粘贴应牢固。

5检验员负责产品标识的检查工作,如标识脱落或粘贴不牢和字迹不清时,有权退生产班组返工;库管员有权拒收标识不合格产品。

6搬运时,应注意标识保护,不得故意损坏;用户对无标识产品有权拒收。

1 产品出厂前由公司内勤人员根据顾客信息及所购产品种类、规格、数量相关内容填写产品《发货单》,分报库管员和检验员。

2 检验员根据《发货单》内容,如实填写该批产品检测结果,开具产品合格证,一式三份报送库管员,由库管员在出库时交付给顾客。

3 顾客对合格证的内容有调整须重新开具时,检验员因收回原件后,方可重新发放。

4因合格证丢失要求重新开具时,顾客需报质量主管审批后,检验员按审批后内容出具合格证明。5、产品不合格的控制

(一)原物料不合格控制

1原物料进厂检验,在各项检验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以上异常时,无论其检验结果被判定为“合格”、“不合格”或“验后待处理”,检验员均须质量记录中的判定中栏内加以说明。

2原材料经检验不合格,应给与退货处理。

3采购部门负责与供方进行沟通。

(二)制成过程和成品不合格控制

1制成过程发现原材料异常,操作工应立即通知报质检员进行确认;必要时,质检员负责填写“产品不合格报告单”报质量主管,由质量主管做出处理意见;

2半成品检验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二次取样复式,并在记录注明罐号等相关信息,如仍不合格,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进行确认,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其处理结果由质量主管在质量记录上确认签字

3成品检验员发现批次产品不合格时,填写“产品不合格报告”上报质量主管,并按照确认结果处理。

4公司不合格产品在为争得顾客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出厂和进行交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