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西方经济学概述

1.1 复习笔记

考点一:西方经济学相关定义★

1经济学的定义

关于经济学的定义,不存在一个被所有经济学家一致接受的说法,但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相关概念(见表1-1)

表1-1 西方经济学相关概念

图1-1 机会成本

图1-

1横坐标表示军用品,纵坐标表示民用品。图中的曲线为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产品转换曲线。曲线表示一国在既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组合。A点表示只生产民用品而不生产军用品;B点表示只生产军用品而不生产民用品。增加一单位军用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民用品生产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递增。

考点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其质疑★★

1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见表1-2)

表1-2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对基本假设的质疑(见表1-3)

表1-3 对基本假设的质疑

考点三: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微观分析、宏观分析与结构分析(见表1-4)

表1-4 微观分析、宏观分析与结构分析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见表1-5)

表1-5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见表1-6)

表1-6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较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两类不同的范畴,不应将这两类范畴相混淆。定性分析并不一定带有价值判断,因此定性分析可能是一种实证分析。例如,政府最低工资的政策是否会减少就业量,这是一种定性分折。如果进一步研究政府最低工资政策使就业量减少了多少,则是定量分析。

考点四:经济量的有关概念(见表1-7)★

表1-7 经济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五:西方理论经济学分支(见表1-8)★

表1-8 西方理论经济学分支

1.2 课后习题详解

1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怎样看待这些基本假设?

答: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府)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

②经济主体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2)产权明确

产权是指由法律和伦理所确定的个人或厂商对财产的权利。产权不是无限的。西方经济学认为,在理想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

(3)完全信息

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拥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所有当事人都清楚地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后果。因而经济活动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4)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

厂商是指运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私人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仅工商企业是厂商,而且个体户和农户也都是厂商。利润最大化是厂商的唯一目标,不仅个体户和农户是如此,而且内部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工商企业也是如此。

2微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

答: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所以,微观经济分析又称为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独立的考察出发点,研究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周期波动等全局性的问题。所以,宏观经济分析又称为总量分析。

总量是由个量组成的,国民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基础之上。因而,微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分析就成为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以就业问题为例,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可以通过解雇工人来优化资源配置;而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充分就业恰恰是政府的目标。如果从微观分析的角度出发看待宏观经济问题,就会得出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对失业者不闻不问的结论,这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何区别?

答:按照分析经济活动时是否考虑时间因素,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只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均衡达到和变动的条件,因而静态分析是一种状态分析。

(2)动态分析则引入了时间因素,分析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因而动态分析是一种过程分析。

上篇微观经济学

第2章供求与局部均衡

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需求★★★

1个人需求

(1)含义

个人需求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他打算购买的某种商品的相应数量。需求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个人具有购买意愿;②个人具有支付能力。

(2)影响因素

①个人的偏好;

②个人的资产与收入;

③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

④与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

⑤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3)需求函数

个人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q X d=f(P X;P1,P2,…,P n;P e;M;h)

其中,q

d表示消费者对X商品的需求。P X表示X商品的价格。P i(i=1,2,…,n)表示第i种

X

商品的价格。P

e表示消费者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M表示消费者的收入。h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果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有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那么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q X d=a-bP X或q X d=aP X-α

(4)需求曲线

如图2-

1所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法则。用数学语言讲,需求法则表明需求量对于价格的一阶导数小于零,即:dq

d/dP X<0。

X

图2-1 个人需求曲线

(5)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见表2-1)

表2-1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图2-2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6)影响个人需求的其他相关概念(见表2-2)

表2-2 影响个人需求的其他相关概念

2市场需求

(1)含义

市场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是个人需求的加总。

(2)影响因素

①消费者偏好;

②消费者资产与收入;

③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

④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

⑤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⑥消费者人数。

(3)需求函数

其中,Q

d表示X商品的市场需求,表示第i个消费者对于X商品的需求。

X

(4)需求曲线

在图2-1的基础上,假设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这样的消费者,那么市场需求曲线如图2-3所示。

图2-3 市场需求曲线

(5)需求曲线的特例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违背需求法则。

考点二:供给★★★

1单个厂商的供给

(1)定义

单个厂商的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单个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出售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

(2)影响因素

①商品的价格;

②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③厂商的技术状况;

④厂商对于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⑤其他商品的价格。

(3)供给函数

厂商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

q X s=f(P X;P1,P2,…,P n;P e;c;ρ)

其中,q

s为厂商对于X商品的供给;P X为X商品的价格;P i(i=1,2,…,n)为第i种商品的X

价格;P

e为厂商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c表示生产要素的成本;ρ表示厂商的技术状况。

如果只考虑厂商所生产商品的价格因素,线性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q X s=-c+dP X

(4)供给曲线

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供给量与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如图2-4所示。

图2-4 单个厂商供给曲线

(5)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见表2-3)

表2-3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图2-5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市场供给

(1)含义

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生产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

(2)影响因素

①商品的价格;

②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③厂商的技术状况;

④厂商对于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⑤其他商品的价格;

⑥厂商数目;

⑦市场的竞争程度。

(3)供给函数

其中,Q

s表示X商品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总量,表示单个厂商对于X商品的供给。

X

(4)供给曲线

在图2-4的基础上,假设市场中有1000个相同的这样的厂商,那么市场供给曲线如图2-

6所示。

图2-6 市场供给曲线

考点三:局部均衡★★★★

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商品、劳务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其本身的供求,而不受其他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的影响。因而可以单独探讨某一商品、劳务或生产要素价格与数量的决定。

(2)一般均衡分析假定,所有的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是互相联系的,因而所有商品、劳务及生产要素价格与数量必须同时决定。

以下分析所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2均衡表达

市场均衡是指供求相等时的市场状况。如图2-

7所示,假设需求函数为Q X d=80000-10000P X,供给函数为Q X s=-40000+20000P X,令需求与供给相等80000-10000P

X=-40000+20000P X,得到均衡价格P X=4,均衡数量Q X=40000。

图2-7 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

3均衡的性质(见表2-4)

表2-4 均衡的性质

4均衡点的移动

(1)含义

由于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外生变量)的变动,引起整个需求曲线或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从而打破旧的均衡,达到新的均衡的情形。

(2)图解

如图2-

8所示,假定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由D1移到D2,均衡点由E

1移到了E2。

图2-8 均衡点的移动

(3)供求定理(见表2-5)

表2-5 供求定理

考点四:政府干预与市场均衡★★★

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往往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产生的后果如表2-6所示。

表2-6 政府干预措施

图2-9 支持价格

图2-10 限制价格

考点五:弹性★★★★★

弹性衡量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1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见表2-7)

表2-7 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2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1)需求价格弹性

①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一点R的弹性等于线段与线段的比值。

如图2-

11(a)所示,线性需求线的中点T的弹性为1;T点右下方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小于1;T点左上方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大于1。

②非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一点S的弹性等于经过该点的切线线段与线段的比值。

图2-11 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

(2)供给价格弹性

非线性供给曲线上任一点T的弹性等于线段与线段的比值。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4-8 一个半径为r =1m ,转速为1500r/min 的飞轮,受到制动,均匀减速,经时间t =50s 后静止,求:(1)飞轮的角加速度和飞轮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关系;(2)飞轮到静止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3)t =25s 时飞轮边缘上一点的线速率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 (1)由于均匀减速,所以角加速度不变为 2015000.5/6050r r s s s β-= =-? 由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关系得 25/0 t r s d dt ω ωβ=? ? 得 250.5(/)t r s ω=- (2) d d d d dt dt d d ωωθωω βθθ = == 25/r s d d θβθωω=? ? 解得 625r θ= 所以转数为625 (3)由于250.5(/)t r s ω=- 所以t=25s 时 12.5/25(/)r s rad s ωπ== 所以线速率为 25(/)v r m s ωπ== 角加速度大小不变 4-9 某电机的转速随时间的关系为ω=ω0(1-e -t/τ ),式中,ω0=s ,τ=,求:(1) t =时的转速;(2)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启动6s 后转过的圈数。 解 (1)t=60s 代入得 39(1)(/)8.6/e rad s rad s ω-=-= (2)由d dt ω β= 得 2 4.5t e β- = (3)由6 d dt θθω=?? 33618e θ-=+ [/2][5.87]5n θπ===

4-10 一个圆盘绕穿过质心的轴转动,其角坐标随时间的关系为θ(t )=γt+βt 3 ,其初始转速为零,求其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 由d dt θ ω= 得 23t ωγβ=+ 由于初始时刻转速为零,γ=0 23t ωβ= 4-11 求半径为R ,高为h ,质量为m 的圆柱体绕其对称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 解 建立柱坐标,取圆柱体上的一个体元,其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2 222 m m dJ dV d d dz R h R h ρρρρθππ== 积分求得 23220001 2 R h m J d d dz mR R h πρρθπ= =??? 4-12一个半径为R ,密度为ρ的薄板圆盘上开了一个半径为R/2的圆孔,圆孔与盘边缘相切。求该圆盘对通过圆盘中心而与圆盘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解:把圆孔补上,取圆盘上一面元dS ,到转轴的距离为r ,则其转动惯量为 22dJ r dS r rdrd ρρθ== 积分得绕轴转动惯量为 23410 1 2 R J r drd R π ρθπρ==? ? 圆孔部分的绕轴转动惯量可由平行轴定理得 4 422213()()()222232 R R R R J πρπρρπ=+= 总的转动惯量为 4 121332 R J J J πρ=-= 4-13电风扇在开启电源后,经过t 1时间达到额定转速ω,当关闭电源后,经过t 2时间后停止转动,已知风扇转子的转动惯量为J ,并假定摩擦力矩和电动机的电磁力矩均为常量,求电动机的电磁力矩。 解:由转动定理得

《猎人笔记》精选试题

《猎人笔记》试题 1、《猎人笔记》是俄国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以作者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25篇各自独立的小说,是作者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进步舆论称赞《猎人笔记》是射向俄国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2、《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短篇特写集,最初发表于俄国《现代人》杂志,其中第一篇是《霍里和卡利内奇》,并冠以一个奇特的副标题:“猎人笔记之一”。 3、《猎人笔记》中充满了对农奴制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歌颂,对俄罗斯民族与自然的热爱。 4、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主要反映了农奴制的罪恶和乡村的美好。 5、《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 6、《猎人笔记》中描绘了一幅幅奇特秀丽的俄罗斯大自然风光。 7、《猎人笔记》以俄国中部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衬托,通过对庄园里农民与地主的生活的广泛描绘,揭露了地主表面文明仁慈实际野蛮残暴的本性,对忍辱含垢,备受欺凌的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发出了农奴也是人,而且是富有聪明才智的人的呼声, 10、卡西扬是深受农奴制度压迫的广大俄国农民的代表。他憧憬光明、追求平等,却因看似荒诞的行径与话语被尤金村的村民认作是疯子。屠格涅夫通过刻画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出变革前夜俄国社会的动荡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卡西扬是对俄国未来前途不懈探索的平民知识分子的缩影。他贫困潦倒的悲惨处境反映出农奴制度的黑暗与腐朽以及农奴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11、屠格涅夫还以相当的篇幅描绘了女性的农民,如聪明美丽的渴求爱情和自由

语文课教学随笔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随笔2013.3 侯继华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在各级组织教研活动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我校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经济计量学精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经济计量学精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经济计量学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1.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计量学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经济数据,对构建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数值结果。 二、为什么要学习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涉及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即经济数据)以及数理统计学。然而,它又是一门有独立研究方向的学科,原因如下: 1.经济理论所提出的命题和假说,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但是,经济理论本身却无法定量测度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强度关系,经济计量学家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数值估计。经济计量学依据观测或试验,对大多数经济理论给出经验解释。 2.数理经济学主要是用数学形式或方程(或模型)描述经济理论,而不考虑对经济理论的测度和经验验证。而经济计量学主要关注的却是对经济理论的经验验证。经济计量学家通常采用数理经济学家提出的数学模型,只不过是把这些模型转换成可以用于经验验证的形式。 3.经济统计学主要涉及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绘图、制表。经济统计学家的工作是收集GDP、失业、就业、价格等数据,而不是利用这些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但这些数据恰恰是经济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虽然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分析工具,但由于经济数据独特的性质(大多数经济数据的生成并非可控试验的结果),因此,经济计量学经常需要使用特殊方法。 三、经济计量学方法论 1.建立一个理论假说 首先要了解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是怎样阐述的,然后是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 2.收集数据 一般来说,有三类数据可用于实证分析: (1)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跨度收集得到的。比如GDP、失业、就业、货币供给、政府赤字等,这些数据是按照规则的时间间隔收集得到的。这些数据可能是定量的,也可能是定性的。 (2)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据集合。例如美国人口调查局每十年进行的人口普查。 (3)合并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的组合):合并数据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截面数据。例如,20年间10个国家的失业率数据,那么这个数据集就是一个合并数据——每个国家20年间的失业率构成时间序列数据,而10个不同国家每年的失业率又组成截面数据。 (4)面板数据:面板数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并数据,也称纵向数据或微观面板数据。即同一个横截面单位(比如某个家庭或某个公司)的跨期调查数据。 与自然科学不同,许多收集的经济数据(比如GDP、货币供给、道琼斯指数、汽车销售量等)是非试验性的,也就是说,数据收集机构(比如政府)并不直接监控这些数据。 3.设定劳动力参与率的数学模型 根据变量之间的散点图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4.设定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数学模型中那么精确的函数关系,还受到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设定计量模型,将一些未知因素包含在模型中。 5.估计经济计量模型参数 利用所获得的经济数据,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估计出模型中未知参数。 6.核查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设定检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16. MCS-51单片机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 据线,为何不会产生冲突? 解: 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由 RD 和WR 信号控制,而程序存储器由读选通信号 PSEN 控制, 这些信号在逻辑上时序上不会产生冲突;程序存储器访问指令为 MOVC ,数据存储器访问 指令为MOVX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二者 访问指令不同,控制信号不同 ,所以两者虽然共处于同一地址空间,不会发生总线冲突。 18.某单片机应用系统,需扩展 2片8KB 的EPROM 和2片8KB 的RAM ,采用地址译码 法,画出硬件连接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 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 4.18所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为: 图4.18 4.18题硬件连接电路图 21. 8255A 的端口地址为 7F00H ?7F03H ,试编程对 8255A 初始化,使A 口按方式0输入, B 口按方式1输出。 解: 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 MOV SP, #60H MOV DPTR , #7F03H MOV A , #10010100B MOVX @DPTR , A SJMP $ END 25.使用8255A 或者8155的B 端口驱动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各 4只,且红、绿发光二极 管轮流发光各1S 不断循环,试画出包括地址译码器、 8255A 或8155与发光管部分的接口 2764 (1#): 0000H~1FFFH 6264 (1#): 4000H~5FFFH 2764 (2#): 2000H~3FFFH 6264 (2#): 6000H~7FFFH 8031 ALE Q7-QQ G 74LS373 □7-DO OE 1_ —. AO-A?A8-A1?CE 2764 1# D7-D0 QE Al f A12 CE 6264 1# D7-0B WE OE A0-A7Aa-Al2CE 6264 2# D7~D(? W E OE P2.4-P2.0 1 2764 2# D7-D0 OE RESET P0.7^P0.0 PSEN WR RD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选择题 (1)设A、B两个数据表的记录数分别为3和4,对两个表执行交叉联接查询,查询结果中最多可获得(C )条记录。 A.3 B. 4 C. 12 D. 81 (2)如果查询的SELECT子句为SELECT A, B, C * D,则不能使用的GROUP B子句是( A )。 A.GROUP BY A B.GROUP BY A,B C.GROUP BY A,B,C*D D.GROUP BY A,B,C,D (3)关于查询语句中ORDER BY子句使用正确的是( C )。 A.如果未指定排序字段,则默认按递增排序 B.数据表的字段都可用于排序 C.如果在SELECT子句中使用了DISTINCT关键字,则排序字段必须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D.联合查询不允许使用ORDER BY子句 (4)在查询设计器中,不能与其他窗格保持同步的是(D )。 A.关系图窗格 B. 网格窗格 C.SQL窗格 D. 结果窗格 (5)下列函数中,返回值数据类型为int的是(B)。 A.LEFT B. LEN C.LTRIM D. SUNSTRING 2.填空题 (1) 在启动查询分析器时,在登录对话框中可使用(Local)作为本地服务器名称。 (2) 查询分析器窗口主要由对象浏览器和(查询)窗口组成。 (3) 从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查询分析器后,默认数据库为(master)。 (4) 以表格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导出)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csv);以文本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报表)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rpt)。 (5) 可使用(PRINT)或(SELECT)语句来显示函数结果。 (6) 在查询语句中,应在(SELECT)子句中指定输出字段。 (7) 如果要使用SELECT语句返回指定条数的记录,则应使用(TOP)关键字来限定输出字段。 (8) 联合查询指使用(UNION)运算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到一起。 (9) 当一个子SELECT的结果作为查询的条件,即在一个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中出现另一个SELECT语句,这种查询称为(嵌套)查询。 (10) 连接查询可分为3种类型:(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 3.问答题 (1) 在SELECT语句中,根据列的数据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的子句是什么?能消除重复行的关键字是什么? (2) 写出与表达式“仓库号NOT IN('wh1','wh2')”功能相同的表达式。用BETWEEN、AND形式改写条件子句WHERE mark> 550 AND mark<650。 (3) 在一个包含集合函数的SELECT语句中,GROUP BY子句有哪些用途?

口腔修复学题库及复习笔记

精品文档口腔修复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一最佳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1. 固定义齿部分)1.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D A.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所作所为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 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 E.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 正确恢复铸造冠外展隙的意义是:)2.(C 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B. A.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D.提高咀嚼效能; C.保护牙龈组织; E.保护龈乳头。 3.为防止产生继发龋,固定修复体设计应考虑:(E)B.尽量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悬突;A.必须覆盖点隙裂沟及脆弱的牙体组织; D.适当扩大外展隙; C.边缘应扩展到自洁区; E.以上都应考虑。 制作固定修复体,为了保护牙周膜以下哪一点是正确的4.(E) A.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B.接触点的松紧度适当; D.C.接触点的位置要准确; E.以上都正确。 5.(E)牙体缺损修复体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的作用是; B.稳定牙弓;A.防止食物嵌塞 D.提高咀嚼效率;C.保护牙龈组织; E.以上都是。6.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D) B. A. 摩擦力 摩擦力和粘着力 D. C. 粘着力 E.

影响粘固力的因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B) 7. 粘固面积越大,粘固力越大A. 粘固剂越厚,粘固力越大B. C .粘固剂越粘稠,粘固力越大 D. 修复体与牙体越密合,粘固力越大 E. 修复体与牙体越清洁干燥,粘固力越大 (A)8.合金嵌体窝洞制备时,需形成洞缘斜面,其目的是: A.增加抗力,防止游离牙釉柱折断; B.增加固位力,防止脱位; C.力; D. E.增强密合度,防止侧向脱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9.制作合金嵌体,牙体预备洞形的特征是(C A.洞形无倒凹,底平壁直; B.洞壁预备成<2°的外展,洞缘不做斜面; C.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形成斜面; D.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长斜面; E.洞壁预备成<5°的外展,洞缘无斜面。 高嵌体主要依靠:)10.(A 箱形固位; B. A.钉洞固位; 沟固位; D. C. 鸠尾固位; E.粘结固位。 11.辅助固位形式是指:(E) B.箱形固位; A.钉洞固位; D.轴沟固位; C.鸠尾固位; E.以上都是。 /4冠切缘沟的作用:(C)12.前牙3 B.增进美观; A.防止继发龋; /4冠龈向移位; D.阻挡3 C.阻挡3/4冠舌向脱位; E.保护切缘。 ,主要依靠:/(D)13.前牙34冠的固位力切缘沟;B. A.邻面片切彼此平行; D. 邻轴沟的长度和深度; C.舌面与牙长轴平行; E.邻轴沟彼此平行。 4冠的邻面轴沟应位于邻面片切面的:(D)14.上前牙3//3处; C.舌13处; 3A.唇1/; B.中1//3交界处。E.唇1/3与中1 D.舌1/3与中1/3交界处; 15.桩冠的冠桩的长度要求达根长的:(A)3; B.1/ A.2/3; /4; D.1 C.1/2; 4.。E.3 / 16.铸造冠桩的最粗横径要求占根管口横径的:(B)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篇绪论 第1章管理的历史发展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企业环境管理 第3章企业环境管理概述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企业目标与竞争战略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国际化经营战略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企业外部关系协调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企业组织管理 第9章企业组织管理概述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组织结构与制度规范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计划和控制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激励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领导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企业文化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 第15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概述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模式转换与革新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发展过程管理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风险管理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这本书内容太多了,可以到这里免费下载,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7410329841.html,/DigitalLibrary/Show.aspx?Id=2871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媒体包含媒质和媒介两个方面的含义。媒质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媒介是指表示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 媒体可分为五种类型: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多媒体是上述各种感觉媒体的综合体,即将多媒体定义为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表达方式。 主要特征是: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多样性是相对于传统计算机而言的,指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即计算机中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特征使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更加广阔,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集成性包括媒体信息的集成和处理媒体信息的设备或工具的集成,它是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设备的高速统一,是一次系统级的飞跃。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这一特性将更加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没有交互性的多媒体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有了交互性,使用者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 3.音、视频信号往往都是模拟信号,必须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数字音频是对模拟声音信号每秒上千次的采样,然后把每个样值按一定的比特数量化,最后得到标准的数字音频的码流。对CD音质的信号来讲,每秒要44100次的采样,每个样值是16比特的量化,而立体声CD 音质信号,它每秒的码流是44.1K×16×2≈ 1.4Mbit/S。这样高的码流和容量,对于数字音频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频图像经过变换成为数字图像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数字化后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十分巨大,需要大量的磁盘空间。对于PAL制电视来说,我国PAL/D.K制电视的视频带宽fc=6.0M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取样频率fs≥2fc。CCIR601建议书规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13.5MHz,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6.75MHz,每个取样8bit,每有效行的取样数,亮度信号为720个,每个色差信号为360个。亮度信号和每个色差信号都采用线性PCM,那么传输PAL制彩色电视所需要的传输速率为:13.5×8+2×6.75×8=216Mb/s,要以25帧/秒的速率来播放数字视频信号,数据传输速率要达到216Mbit/s,即216Mbps左右,而现在各种传输技术的速度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现在最快的传输介质光纤,也只有100Mbps。以正常的速度传输、播放不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是不可能的。 4.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和动画。 特点:(1)文本指各种字体、尺寸、格式及色彩的文本。文本数据可以使用文本编辑软件制作,应用于多媒体系统中可以使显示的信息更易于理解,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基础。常见的文件格式有:TXT,DOC,WRI等。 (2)图形和图象 图形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形,也称为矢量图。图形文件只记录生成图形的算法和图形上的某些特征点(如几何图形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颜色等),因此,图形文件的格式就是一组描述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特征的指令集合,绘图程序通过读取这些指令,将其转换为屏幕上可显示的形状和颜色,从而生成图形。图形常用在网络和工程计算中。图象是由称为像素的点构成的矩阵,也称为位图。图象可以用图象处理软件制作,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获得。常见的文件格式有:BMP,JPG、PCX等。(3)视频是指一组静态图象的连续播放,这里的连续既指时间上的连续,也指图象内容上的连续。计算机视频是数字化的,通常来自于录象带、摄象机等模拟视频信号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成为数字视频文件。常见的文件格式有:A VI、MOV,MPG等。 (4)动画是活动的画面,是借助计算机生成的一系列连续运动的画面。用计算机实现的动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未来教育二级Office试题库学习笔记

未来教育二级Office题库学习笔记 第1套题: 一、字处理:批量制作邀请函——邮件合并应用。练习得分:30分。 考点包括: 1.页面布局:⑴纸张;⑵页边距;⑶页面背景:图片。 2.字体设置:根据样文设置。⑴字体;⑵字号;⑶字体颜色。 要点:与样文相似,与原来不一样,体现设置痕迹。 3.段落设置:⑴对齐方式;⑵段落间距:即段前段后间距。 4.邮件合并:完整过程。 要点:⑴编辑主文档,即模板文档;本题为已有。⑵编辑数据源;本题为Excel 工作表,已有。⑶打开数据源:建立前两者的联系。要点:“邮件”选项卡。⑷插入合并域;在主文档中插入数据源中的字段。⑸完成合并,并保存合并后的新文档。 二、电子表格:图书销售统计分析。练习得分:30分。 考点包括: 1.工作表格式化:⑴套用表格格式。⑵设置数字格式:会计专用。 2.函数应用:vlookup函数。要点:⑴第2个参数(查找区域):用绝对引用或定义单元格区域名称。⑵第4个参数(查找方式):① true或忽略:近视匹配,需升序排列,若小于最小值,则返回错误值#N/A。② false:精确匹配,若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N/A。③一般用false。 3.公式应用:计算图书销售金额。 4.运用sum函数:要点:引用不同工作表中的参数。 5.运用sumifs函数:Office2007版本新增函数。sumifs函数用法如下: ⑴功能:多条件求和函数。 ⑵格式:sumifs(求和区域 , 条件区域1 , 条件1 , [条件区域2 , 条件2 , ……]) 参数1-求和区域:即计算此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据。 参数2-条件区域、参数3-条件:参数2和参数3是一个组合,表示一个条件。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条件。最多允许 127 个区域/条件对。 ⑶说明:①必须同时满足所有条件。②参数:求和区域与条件区域的范围必须一致。③可以在条件中使用通配符,即问号 (?) 和星号 (*)。问号匹配任一单个字符;星号匹配任一字符序列。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字符前键入波形符(~)。 ⑷实例:

讲读爱心树课后随笔

讲读《爱心树》课后随笔 今天读写绘课,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好听的绘本,名叫《爱心树》,故事不长,但让每个人都很感动。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他每天和一棵大树玩,有时爬树,有时捡树叶编王冠,有时荡秋千、吃苹果,还有时和大树捉迷藏,小男孩非常爱这棵树,树很快乐。小男孩慢慢长大了,很少找大树玩了,大树很孤独,它非常盼着小男孩来。后来小男孩一有困难才来找大树,第一次缺钱,大树把苹果给他,让他卖了换钱;第二次结婚没房子住,大树把树枝给他;第三次要船出海散心,大树又把树干给了他。小男孩每次都得到大树的帮助,高高兴兴地走了,大树非常快乐,毫无怨言,最后只剩下一个大树墩子。最后小男孩坐在大树根上休息。 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很感动,但也生小男孩的气,感动的是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小男孩,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但是他却不懂事。 绘本前有这么一句话“读这本书,有人三岁,有

人八十岁。读完这本书,有人花了三分钟,有人用了一辈子。”我用好了三分钟阅读完,但是在给孩子们看讲的时候我竟然泪眼婆娑。这短短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颗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我们毫无眷恋地离开了爸爸妈妈。当我们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会回到他们身边。但我们的父母呢,就像那棵大树一样,停留在原处期盼着我们的回归,并倾其所有使我们开心快乐,我们的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爱心树》的故事让我感叹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他们总是在施与受之间、在爱与被爱之间没有怨言、毫无代价的选择前者,而且有求必应。就像那棵苹果树一样,为小男孩不停付出,从树叶、果实、树枝、树干到仅剩的树根,然后忍着寂寞等候着他的到来,以便供应男孩不同阶段的需求。但是在感叹的同时,我更注意到苹果树在独守寂寞时的那份失落。正如天下千千万万个父母们付出一生心血,把儿女拉扯成人后,在所剩无几、日渐衰老的生命里那份深埋在心底的无助和哀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在父母面前扮演过那个贪求不厌的孩子,

02382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笔记(附精品试题及答案)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一章一节(信息和信息流)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的作用: 1.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 3.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信息流的作用:信息流是伴随着其他的流的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流可以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对其他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信息的特性:真伪性,层次性,可传递性,可变换性,共享性。 信息的层次:战略层,策略层,执行层 信息的分类:按照认识主体分类(主观信息、客观信息) 按照真实性分类(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性信息) 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连续信息,半连续信息,离散信息) 按照信息的应用部门分类(工业信息,农业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 按照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图像信息) 按照信息的载体分类(生物信息,光电信息,文献信息) 物流:是指物品由供给地向收货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资金流:指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的主要形式。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中产生的主要形式。 信息流:就是除了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以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章二节(管理信息和企业信息化)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定义后对企业的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 管理信息分类:按照信息的来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 按照信息的性质(常规信息,偶然性信息) 管理信息的层次: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层信息。 企业的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章三节(系统和系统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含义:一个系统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所以组成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系统具有目的性。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小学每堂课都十分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到中学学习时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不要老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自发转为自觉。 2、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二、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 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而不是当教师放手后无所适从。要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教学密度, 增加练习数量,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 些独立,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切忌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想,当每个清晨小学生睡眼惺忪,争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说:我想上学,窃以为那

继电保护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纵联保护依据的最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纵联保护包括纵联比较式保护和纵联差动保护两大类,它是利用线路两端电气量在故障与非故障时、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时的特征差异构成保护的。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通信设施将两侧的保护装置联系起来,使每一侧的保护装置不仅反应其安装点的电气量,而且哈反应线路对侧另一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通过对线路两侧电气量的比较和判断,可以快速、可靠地区分本线路内部任意点的短路与外部短路,达到有选择、快速切除全线路短路的目的。 纵联比较式保护通过比较线路两端故障功率方向或故障距离来区分区内故障与区外故 障,当线路两侧的正方向元件或距离元件都动作时,判断为区内故障,保护立即动作跳闸;当 任意一侧的正方向元件或距离元件不动作时,就判断为区外故障,两侧的保护都不跳闸。 纵联差动保护通过直接比较线路两端的电流或电流相位来判断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 障,在线路两侧均选定电流参考方向由母线指向被保护线路的情况下,区外故障时线路两侧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都等于零;而在区内故障时,两侧电流相 位基本一致,其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都等于故障点的故障电流,量值很大。所以通过检测两 侧的电流的相量和或瞬时值之和,就可以区分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区内故障时无需任何延时,立即跳闸;区外故障,可靠闭锁两侧保护,使之均不动作跳闸。 图4— 30 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分析在 K 点短路时 各端保护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各线路保护的工作过程及结果。 E1 A B k C 5 D E 2 1 2 3 4 6 答:当短路发生在 B—C 线路的 K 处时,保护 2、5 的功率方向为负,闭锁信号持续存在,线路 A—B 上保护 1、 2 被保护 2 的闭锁信号闭锁,线路 A—B 两侧均不跳闸;保护 5 的闭锁信号将 C—D线路上保护 5、6 闭锁,非故障线路保护不跳闸。故障线路 B—C 上保护 3、4 功率方向全为正,均停发闭锁信号,它们判定有正方向故障且没有收到闭锁信号,所以会立即动作跳闸,线路B—C 被切除。 答:根据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功率方向为负的一侧发闭锁信号,跳闸条件是本端保护元件动作,同时无闭锁信号。 1 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2 保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3 保护本端元件 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 4 保护本端元件动作,无闭锁信号,故动作; 5 保护本端元件不动作,收到本端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6 保护本端元件动作,但有闭锁信号,故不动作。 图4— 30 所示系统,线路全部配置闭锁式方向比较纵联保护,在K 点短路时, 若A—B 和 B—C 线路通道同时故障,保护将会出现何种情况?靠什么保护动作 切除故障? E1 A B k C 5 D E 2 1 2 3 4 6 答:在图 4—30 所示系统中 K 点短路时,保护 2、5 的功率方向为负,其余保护的功率方向全为正。 3、4 之间停发闭锁信号, 5 处保护向 6 处发闭锁信号, 2 处保护向 1 处发闭锁信号。由于 3、 4 停发闭锁信号且功率方向为正,满足跳闸条件,因此 B— C通道的故障将不会阻止保护 3、4 的跳闸,这正是采用闭锁式保护

第四章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1)推导输出表达式 Y2=X2;Y1=X 1X2;Y0=(MY1+X 1M)X0 X2X1X0Y2Y1Y0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000 001 011 010 111 110 100 101 (3)逻辑功能:当M=0时,实现3位自然二进制码转换成3位循环码。 当M=1时,实现3位循环码转换成3位自然二进制码。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解:(1)从输入端开始,逐级推导出函数表达式。 F1 = A⊕B⊕C

F2 = A(B⊕C) + BC= A BC + AB C +ABC + ABC (2)列真值表 表4.3.2 A B C F1F2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11 11 01 10 00 00 11 (3)确定逻辑功能。由真值表可知,该电路实现了一位全减器的功能。 A、B、C、F1、F2分别表示被减数、减数、来自低位的借位、本位差、本位向高位的借位。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1)F1=A B C;F2=(A B)C+AB (2)真值表: A B C F2F1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01 01 10 01 10 10 11

(3)逻辑功能:实现1位全加器。 设ABCD是一个8421BCD码,试用最少与非门设计一个能判断该8421BCD码是否大于等于5的电路,该数大于等于5,F= 1;否则为0。 解:(1)列真值表 表4.3.4 (2)写最简表达式

(完整版)口腔修复学题库及复习笔记

口腔修复试题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一最佳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1. 固定义齿部分 (D) 1.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 A.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所作所为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力的作用而不破坏; E.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 (C) 2.正确恢复铸造冠外展隙的意义是: A.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B.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能; E.保护龈乳头。 (E) 3.为防止产生继发龋,固定修复体设计应考虑: A.必须覆盖点隙裂沟及脆弱的牙体组织; B.尽量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悬突; C.边缘应扩展到自洁区; D.适当扩大外展隙; E.以上都应考虑。 (E) 4.制作固定修复体,为了保护牙周膜以下哪一点是正确的 A.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B.接触点的松紧度适当; C.接触点的位置要准确; D.清除早接触建立平衡; E.以上都正确。 (E) 5.牙体缺损修复体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的作用是 A.防止食物嵌塞; B.稳定牙弓;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率; E.以上都是。 (D) 6.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A.摩擦力 B.榫力 C.粘着力 D.摩擦力和粘着力 E.榫力和摩擦力 (B) 7.影响粘固力的因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 粘固面积越大,粘固力越大 B. 粘固剂越厚,粘固力越大 C.粘固剂越粘稠,粘固力越大 D. 修复体与牙体越密合,粘固力越大 E. 修复体与牙体越清洁干燥,粘固力越大 (A)8.合金嵌体窝洞制备时,需形成洞缘斜面,其目的是: A.增加抗力,防止游离牙釉柱折断; B.增加固位力,防止脱位; C.增加覆盖面积,增强力; D.增加密合度,增强力; E.增强密合度,防止侧向脱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