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1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1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1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1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高山葡萄对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水稻田、山坡地、河边坝地都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pH值在5.5~5.7的沙壤土最好。

2.定植。一般在冬季12月至翌年4月种植,株、行距4m~6m。水稻田种植不必挖穴,可起垄浅栽:山坡地栽种,可挖穴种植,穴长、宽、深均为0.8m。表土、底土分开放,在穴底多施农家肥和磷肥。最后依次填表土、底土,做成龟状墩。

3.肥水管理。定植当年的幼树,在新梢长至8~10叶时追第1次肥,15天施1次,连施3~5次。8月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浇人粪尿或尿素30~50g。8月以后,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每次施磷酸二氢钾50g,连施2~4次。10月上旬是高山葡萄第2次根系生长高峰的后期,要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后及时灌水。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早时,要及时灌水。

4.整枝修剪。高山葡萄长势旺,一般采用棚架栽培,以单蔓龙干整形。幼树定植萌芽后,只留一个最强壮的主芽培养成主蔓(其余芽全部抹除),待其新梢长到1.5m高时摘心,只留顶端的副梢,待其长到0.5m时再次摘心,分段促壮,此时高度已达到架面,留2~4个副梢延长生长,均匀地分布在架面上,及时绑缚。待副梢延长到0.5m时摘心,以后每当副梢长到0.5m时,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摘心。冬剪时,只留1根长2.5m的主蔓,其余的枝条一律剪除。

5.病虫害防治。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喷1次波尔多液,每隔半个月喷1次,连喷3次。交替使用甲霜灵、乙磷铝、喷克等杀菌剂,以免产生抗药性。病害的重点防治期为6~8月,主要防治霜霉病。有虫害发生时,加入敌杀死、功夫等杀虫剂。冬季清园时,清除所有的枯枝烂叶,然后喷1

次石硫合剂进行消毒。

高山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一、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葡萄是喜温植物。初春气温10℃开始萌发,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开花期以25-30℃为宜,遇低温(15℃以下)、雨雾、旱风,则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7-9月为浆果成熟期,如温度不足则浆果着色不良,含糖分降低,甚至不能充分成熟。

2、葡萄喜光性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厚而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壮实,花芽着生多,浆果含糖量高而甜美,产量高。

3、湿度不易过大。开花前降雨多,新梢生长过旺,消耗植株贮藏养分;花期多雨,受精不良,造成落花;果实肥大期到成熟期多雨,光线不足,糖度低下,着色不良,品质低劣,且容易裂果。

二、葡萄栽植方式方法

采用大肥大穴大水的定植方式方法,即定植前每667m2挖长宽各2米、深1米的定植穴10-15个,分层埋入有机肥100-150kg,定植前覆10cm左右厚的客土,防止有机肥发酵升温烧根,在穴内堆成小山状以便定植。定植时将苗木放入山丘的顶部,把根系向四周埋顺并复土,填平土面,然后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将土踩实,浇足定根水。地上滕蔓用木桩或竹竿固定。

三、葡萄的整形修剪

整形与修剪,目的在于调节生长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在架面上合理配臵枝蔓,使管理方便,树势健壮,延长寿命,并为连年高产创造条件。

1、整形方式。采用多主蔓整形。定干高100-150cm,在剪口下选留3 —4个粗壮主蔓上架,合理均匀的分布。

2、冬季修剪。葡萄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过早、过晚修剪都会造成树体严重损伤,损失养分,引起株体生长衰弱。根据树势强弱和结果母枝的长短,葡萄冬季修剪原则是:强蔓长留,

弱蔓短留;前部长留,后部短留。大体可分为三种方法:(1)长蔓修剪:长蔓修剪一般多采用双蔓更新的方法。在结果母蔓下选留一条蔓作为更新母枝,更新母枝保留2—3个健康芽,结果母蔓保留6—12芽,促使期抽出新梢,当年能开花结果,更新母蔓上抽出的2个新梢,如上面着生有花序要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枝条组织充实。到下一年冬剪时,将当年的结果母蔓全部剪除,更新母蔓上部的新梢仍然保留6—12个芽,作为结果母蔓,下部的新梢再保留2—3个芽,作为更新母蔓。选留更新母蔓时,要注意尽量选距离主干近一些,以控制结果部位逐年前移的速度。(2)短蔓修剪:先培养一个一米左右的蔓,让主蔓上抽出多条结果主蔓,冬季修剪时,将各结果母蔓均留2—3个芽。待春季抽条后,选上部一个枝条作为结果枝,下部一枝条作更新枝,不让其结果。到冬季修剪时,再将结果结果枝全部剪除,更新枝留2—3个芽。(3)中蔓修剪:中蔓修剪和更新方法基本上和短蔓修剪相同,不同之处是结果母枝保留芽数较多,一般留4—5个芽。此外,修剪时要剪除密集枝、纤弱枝、病虫害枝和干枯枝。

3、生长期间植株的管理。(1)抹芽。为了最经济、最有效地利用养分,使新梢疏密均匀,将过多不必要的嫩梢尽早抹除。(2)绑梢和去卷须。当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应及时绑梢,采用“8”字绑法可防止新梢被磨擦受伤。在绑梢同时摘除卷须,以养活养分消耗。(3)新梢的摘心和副梢的处理。新梢摘心,可抑制枝蔓徒长。对摘心后发生的大量副梢,应加以抑制。果穗以下的副梢可以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2-5叶摘心,主梢顶端的副梢留几片叶子,对结果枝摘心,可限制营养生长,促进花序营养积累,提高座果率。一般可在开花前一周,在最上部果穗上留5~9片叶摘心为宜。(4)花序、果穗的修整。在一个结果枝上选留发育良好的1~3个花序,并对花序进行适当的修整,在开花前2~3天剪去副穗和掐去穗尖一部分,以提高座果率。

四、肥水管理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每年生长、结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使树势保持健壮生长和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品质,必须注意合理施肥。根据我国一些葡萄丰产园的测定,每增产100斤浆果,约需施氮0.25—0.75公斤、磷0.2—0.75公斤、钾0.13—0.63公斤。各地可因地制宜,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制造适宜的施肥量。

按施肥时期可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宜在果实采收后至新梢充分成熟的9月底10月初进行。基肥以迟效肥料如腐熟的人粪尿或厩肥、禽粪、绿肥与磷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追肥一般在花前十余天追施速效性氮肥如腐熟的人粪尿、饼肥等,7月初追施以钾肥为主如草木灰、鸡粪等。施肥方法可在距植株约1米处挖环状沟施入,基肥深度约40厘米,追肥宜浅些,以免伤根过多。施肥后需浇水。

葡萄根外追肥,对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效果,而且方法简便。花前、幼果期和浆果成熟期喷1-3%的过磷酸钙溶液,有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之效;花前喷0.05—0.1%的硼酸溶液,能提高座果率;座果期与果实生长期喷0.02%的钾盐溶液,或3%草木灰浸出液(喷施前一天浸泡),能提高浆果含糖量和产量。根外喷施肥料,如遇干旱,要适当降低浓度,以免发生烧叶;在没有施用过的地区,宜先少量试用,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葡萄比较耐旱,但如能适期灌溉,产量可显著增加。树液流动至开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此时如能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便可为开花座果创造良好的肥水条件。但开花期水份过多,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除非土壤过于干燥,否则花期不宜浇水。座果后至果实着色前,正值高温,叶面蒸腾量大,需要大量水份,可根据天气每隔7-10天浇一次水。果粒着色,开始变软后,除特别干旱年份过多,果实含糖量降低且不耐贮藏、容易裂果。休眠期间,土壤过干不利越冬,过湿易造成芽眼霉烂,一般在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在北方产区还要在防寒前灌一次封东水,这是葡萄防寒的重要措施。

五、采收与贮藏

高山葡萄必须适时采收,才能保证质量。采收期偏早,糖度低,酸度高,着色不良,香气淡,风味差,但充分成熟了的果实,如迟迟不收,便有裂果脱粒的危险,而且影响树势恢复。采收葡萄的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和下午日落之后,此时果汁内温度降低,不但香乞浓,而且比较耐贮藏。

采收后,如能贮藏一部分到元旦或春节上市,可获得较高的卖价。一般成熟度越高的葡萄越耐贮藏,因此,可在树上留一小部分果穗延期采收。采下的果穗在穗轴的剪口上封蜡,减少水分蒸发,剔去破粒、小果和病粒然后放在阴凉处1-2天进行预冷散热,以备贮藏。将缸洗净擦干,内铺纸三层,放葡萄,上放井字木格,再放一层葡萄,再放一井字木格、一层葡萄,直至装满,缸口盖纸。将缸称至阴凉屋内,天气渐冷后,缸口加盖,盖上覆草,缸四周用草围住,使屋内温度保持0~2℃。贮藏至翌年2-3月,果实仍新鲜如初。

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1)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果实着色后不再被害。本病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南方多雨地方易发此病。防治方法:一是苗木消毒,将苗木或插条放在10~15%的硫酸铵溶液或3~5%的硫酸铜液或硫酸亚铁硫酸液(10%的硫酸亚铁加1%的粗硫酸)药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二是彻底清园,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三是药剂防治: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及展叶2-3片后,应及时喷药保护,直到果实着色前,每隔l0~l2天喷药1次,花前和花后为重点喷药保护时期,果实采收前15-20天应停止喷药。常用药剂有:30%科搏可湿性粉剂600-800倍、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6000倍、43%好力克悬浮剂3000-5000倍等。(2)葡萄霜霉病。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

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防治方法:一是秋末和冬季,结合冬前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及秋冬季深翻耕,并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做到"三光、四无、六个字"。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叶为三光;树无病枝、枝无病叶、穗无病粒、地无病残,早期架下喷石灰水杀死病残体中病原物为四无;六个字则为提:提高结果部位及棚架高度(2.5米);摘:摘心;绑:主蔓斜绑,锄:锄掉园中杂草;排:排水要好;施:适当增施磷钾肥。三是根据测报喷药保护。抓住病菌初侵染的关键时期喷药,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药剂有1:0.7:200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洒均匀就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3)葡萄炭疽病。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防治方法:一是消灭越冬菌原。修剪时,将剪下的副梢、卷须、果梗清除干净,连同落在地面上的果穗、僵果、枯叶一起集中烧毁或深埋,另可以发芽前喷1次波美1~2度石硫合剂,以铲除越冬菌原。二是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要及时绑蔓和摘除副梢,合理留枝,避免枝梢过密,改善架面负透光条件,对于地势低洼园片,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侵染,要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病能力;三是药剂防治。在葡萄展叶前,对结果母枝喷铲剂,可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200倍福美砷+100倍腐必清等,要喷的细致、周密、尽量避免漏喷。在葡萄发芽前后喷药。前可喷1:0.7:200倍波多液,80%大生M~45 800倍液,8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杀菌力强的药剂,连喷2~3次,直到当年新梢基部

木质化为止(约在7月初)。(4)葡萄白粉病。危害葡萄所有绿色部分,如果实、叶片、新梢等,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灰白色粉层。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发病,管理粗放、架面郁闭亦能促进病毒发展。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要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使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原体。二是喷药保护:硫制剂对白粉病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因此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托布津、粉锈宁等药剂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葡萄发芽前喷洒1次3-5度(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彻底铲除越冬病原体。葡萄发芽后初发病时,喷洒0.2-0.5度(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硫磺悬浮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5)葡萄穗轴褐枯病。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幼穗的穗轴上,果粒发病较少,穗轴老化后一般不易发病。发病初期,幼果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的水浸状小斑点,并迅速向四周扩展,使整个分枝穗轴变褐枯死,不久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有时在病部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果穗随之萎缩脱落。发病后期干枯的分枝穗轴往往从分枝处被风吹断,脱落。幼果粒发病,形成圆形的深褐色至黑色小斑点,直径约2毫米,病变仅限果粒表面,随果粒长大,病斑变成疮痂状;当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病痂脱落,对果实发育无明显影响。防治方法:除加强葡萄园常规病虫防治技术外,重点要在花序分离期和花后1周各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药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葡萄主要虫害及防治。(1)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二点浮尘子,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黑斑、成虫体长3.5毫米,全身淡黄白色,幼虫体长约2毫米。整个葡萄生长期均能危害,被害叶片出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叶色苍白,致使叶片早落。防治方法:一是冬季清除杂草、落叶、翻地

消灭越冬虫。夏季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锄草、管好付梢,保持良好的风光条件;二是第一代若虫发生期比较整齐,掌握好时机,喷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或40%乐果800-1000倍液防治。(2)葡萄短须螨。以若虫、成虫为害嫩梢、叶片、幼果等。叶片。嫩梢受害后,呈现黑色斑块,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呈黑色,变脆易折断。果粒被害,果皮变成铁锈色,粗糙易裂,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一是冬季清园,剥除枝蔓上的老粗皮烧毁,以消灭在粗皮内越冬的雌成虫。二是春季葡萄发芽时,用3波美度石流合剂混加0.3%洗衣粉进行喷雾。三是葡萄生长季节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3)葡萄透翅蛾。以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髓部,使受害部位肿大,叶片变黄脱落,枝蔓容易折断枯死,影响当年产量及树势;防治方法一是结合冬季修剪,将被害枝蔓剪除,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6月至8月剪除被害枯梢和膨大嫩枝进行处理。大枝受害可直接注入5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然后用黄泥封闭。二是在产卵孵化期,喷布50%三硫磷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4)白斑金龟子。成虫常几个群集为害成熟的葡萄果实,把果实食成“空壳”,也为害副梢的花序,对生产有一定影响;防治方法一是消灭粪肥中的幼虫和蛹。幼虫多隐藏在粪肥中(特别是在鸡粪中)。结合掏粪,捡净粪肥中的幼虫和蛹。二是用果醋、烂果诱杀。取小口瓶、内装烂果和果醋,并加入0.2~0.3%的有效成分为90%的敌百虫,悬挂于葡萄架上可诱杀成虫。三是人工捕杀。成虫聚集为害时,可进行人工捕杀。四是成虫发生期喷50%马拉松或地亚农1000倍液,或 50%对硫磷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液。

葡萄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

营养袋育苗是一种集约化、工厂化育苗技术,操作简单,可节约用地和种条,提高出苗率、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同时,与大棚温室、地热催根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1.营养袋制作

选用农用薄膜或专用纸张,制成8cm×16cm的长筒形袋。

2.营养土配制及装袋

选用经过筛的沙、土、肥。土以富含有机物质的活土为宜;肥以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家禽、家畜粪便、羊粪为宜,按沙、土、肥为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成营养土。营养土必须保持疏松、透气和保水性能良好,然后装入袋中。装袋时要装满蹲实。

3.摆放

将营养袋依次放入苗床,苗床整成宽1.2-1.5m的畦。床底铺一层5-10cm的湿沙,摆满后,灌透水,使袋内土壤沉实,水分充足。水渗后,即可扦插。

4.铺设温床

将温床设置成宽1.7m、长3m的长方形池,池深20cm,沿长方形长边铺设地热线。在铺设地热线前,先在池底铺5cm 厚的稻草,以利保温,之后,铺一层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每隔一定距离打孔,以备往下漏水,然后铺设地热线,地热线间隔5-6cm,每根地热线可铺5平方米温床,再在地热线上铺5-7cm的干净河沙。

5.插条上床

按常规育苗法选择、剪截种条。将种条剪成单芽段或双芽段,每枝段长约7-10cm,最长不得超过15cm,最短不得低于5cm。经过浸水、蘸药处理后,将种条按单芽段或双芽

段,分别扦插在温床河沙上,扦插深度约为3-4cm。然后洒水,使插条与河沙密接,并保持河沙湿度,通电加温。

6.温、湿度控制

通电加温后,使温床上温度保持在25-28℃,湿度保持在手握成团状态,气温控制在9℃以下。经过15-20天,插条下部可形成愈伤组织和根原始体。

7.营养袋扦插

插条根原始体出现后,可在营养袋中扦插,使插条顶端芽与地面平,插后浇一次透水,以使插条与土壤密接,以利枝条保水和生根。

8.管理

扦插后主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白天气温25℃,夜间气温15℃以上;土壤含水量为16%为宜。一般15-20天即可出芽出根。

灌溉时,注意水温和水质。水温不宜低于10℃,最好用与气温相似的水灌溉。灌溉以上午9-10点为宜。若水温低于10℃,则不利于生根。灌溉不要用含盐量过大的水,否则易造成盐害。在生长期间,可叶面喷施磷钾肥和草木灰。

苗期及时清除杂草。

当苗床温度超过35℃时,应采用喷水、通风的办法,降低苗床温度。移栽前一周,逐步撤除苗床上覆盖设施,以便炼苗,增强适应性。

9.移栽

当经过一段时间炼苗后,选在阴天或傍晚凉爽时进行移栽,栽后立即浇水,保证幼苗所需水分。

10.营养袋育苗需注意问题

(1)覆盖遮阳网:4-5月份,如遇晴热天气,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将超过30℃,而刚发芽尚未生根的插条很易干枯。因此,在晴热的白天必须加盖遮阳网(网应架设在棚膜以外),

这样可降低床温3-5℃。覆盖时间为上午9-10时,下午3-4时拉开,可有效地防止高温灼伤幼叶和幼根,明显地提高成活率。

(2)保持棚内通风:在4-5月份,晴热天气棚内的温度较高,要及时通风,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不超过35℃为宜。

(3)揭开棚薄膜炼苗:揭拱棚薄膜炼苗的时间,应掌握在扦插苗展2-3片叶以上,地下已发根时为宜。

(4)喷药:芽眼萌动后,及时喷布一次500-600倍多菌灵或800倍甲基托布津,杀灭苗床上的霜霉病菌、白腐病菌及灰霉病菌。

(5)喷水及喷肥:及时检查苗床上土壤湿度,一旦发现湿度过低,则及时喷水,喷水时一次要喷透。但在促根长苗过程中,喷水次数要少,以免降低地温,不利发根。

苗木长到2片叶时,及时补充肥料,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喷洒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葡萄扦插育苗技术

一、苗圃地选择

选择苗圃地,应是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而且是背风向阳、供水、排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要避免在粘重土壤或轻沙土缺有机质的土地上建立苗圃。育苗应有规划,要按准备繁殖的各个品种划分小区,防止品种混杂,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轮作,2-3年倒茬1次种植豆类作物以恢复地力,有利于苗木生长。

二、插条准备

结合冬季修剪,按照计划繁殖的品种,剪取充分成熟,芽眼饱满、没受损伤、没有病虫害的枝条。剪下条子按5-6芽进行整理,剪掉副梢、卷须,然后根据不同品种分别按50-100支,结扎成捆,拴上品种标牌。

三、插条贮芷

贮芷通常用沟芷或窖芷,贮芷地点宜选择高燥,背阴,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插条应该用5度石硫合剂喷雾,进行消毒。

1、沟芷:选好地点后,挖1-2米宽,1-1.5m深,长度按贮芷量多少而定,然后竖立于沟内,用湿沙填满捆与捆,捆内条与条,可以一层或二层,上盖30cm湿沙。每2米用草把留排气孔一个。

2、窖芷:可以利用当地果窖、菜窖。湿度应保持80%,温度0--5℃。

四、插前处理

春季在大田葡萄开始萌芽时,将贮芷的插条取出进行处理。葡萄扦插育苗时用单芽、2芽、3芽以及更长都可以,

一般用2-3芽的插条扦插容易管理。扦插前将插条由沟内(窖内)挖出,按2-3芽前截。如果节间过短,可多留1-2芽。插条长度15cm左右,在插条上端离顶芽1-1.5cm 处平剪,在插条下端靠近芽眼处剪成马耳形,按50-100支捆绑成捆,将下部剪口压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插条吸收足够水份,以利于成活。

五、插条催根

插条催根分为加温催根、药剂催根,加温催根又可以分为电热加温,火炕加温。

1、火炕催根: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操作过程是把浸泡过的插条依次摆在火炕的炕面上,插条的大部分用湿沙埋好,露在湿沙外面的一个顶芽。插条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开,插条间的空隙也用湿沙填实,在火炕上定点插上温度计,以便检查火炕温度,火炕结构:炕面下挖3道沟,沟深20cm,宽25cm,中间一条为主烟道,由烧火口延伸至前端,两侧的沟为副烟道,主副烟道相距30cm 左右,在火炕前端相同,主副烟道都修成缓坡状,烟一直回龙到烧水口,上面的出烟口(烟囱),烟道上辅层机瓦,再填上一层土拍实为炕面,床面宽1.5cm,长度根据数量而定。

火炕管理:重点是温度、湿度。

床温保持25-28℃,不要超过30℃,湿度保持80%,坑面上覆盖农膜,白天要用草帘覆盖,温度最好控制15℃以下,经过15天左右,插条基部形成白色的愈伤组织,有的还长出幼根,这时要停止加温,然后将插条锻炼2-3天,就可以到大田扦插。注意插条催根刚刚形成愈伤组织为度,不要长出幼根,以利成活,经过催根后一般在5月上旬扦插。

2、电热温床催根:电热床应选在冷凉背阴之处,挖床深40cm,宽1.2m,长5-10米左右。床底上铺2-3cm厚的锯木屑以防止散热,上面盖一层细土或湿沙,厚约5cm。

细土或湿砂压平之后,再放上布电热线的木框(木框大小刚好放在床内),木框两侧按5cm间距钉上铁钉,将电热线往返缠绕在铁订上。布完电热线后,再铺上湿砂3-5cm厚。在这层湿沙上摆放插条,插条捆间都要用湿沙或湿木屑填满,以保持湿度。控制温度一般使用控温仪,电热线两头接在控温仪上,感温头插在床内插条的基部。也可以在床上插上温度计、直接观察温度要求与火炕催根相同(25-28℃)。注意保持插条基部的温度,约经半个月左右,即可形成愈伤组织和幼根。

3、药剂催根: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生根,有显著的效果。一般常用于葡萄催根的有万分之一的荼乙酸、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的水溶液。将插条基部4cm浸泡上述生长剂的溶液中24小时,然后直接扦插,如果再经过火炕催根或电热线温床催根处理,扦插成活率更高。有的也可将药液浓度增大,浸泡时间缩短,如用万分之四的荼乙酸浸泡基部1分钟,或用万分之八的吲哚丁酸浸泡5秒钟。

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条,扦插后能提前形成不定根,并可增加发根的数量和粗度,提高苗木质量。

六、露地扦插育苗

露地育苗时间为4月中下旬,地温达15°以上是最佳时期,扦插育苗一般用垄插和畦插两种。

1、垄插:东西起垄、垄距50cm,垄宽30cm,沟深20cm 左右,垄的两侧按10-15cm将插条斜插于垄中,顶芽与地面,平顶芽向上,然后一次性灌香水。

2、畦插:畦宽1cm,畦长5-10cm,畦内按3行开沟,将插条插入沟内,顶芽与地面平,插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在畦面上复沙。

3、扦插后管理:在萌芽前一般不在浇水,以免降低地温,不利于生根,对保水性差的土壤,在萌芽前干旱时注

意浇水,苗木生长期应加强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一般追肥2-3次,前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尽量使苗木生长的充实,还应注意病虫害发生,为了枝蔓生长粗壮,成熟良好,每株苗只留一个新条,副梢上留2片叶摘心,苗木长到30cm后应摘心,到8月下旬,不论苗木高度是否达到30cm,一律进行摘心,促进苗木提早成熟。

七、地膜覆盖育苗

继火炕催根,电热线催根育苗之后各地育苗户广泛用地膜覆盖直接扦插育苗地膜覆盖育苗方法有两种,即垄插和畦插。

1、垄插:按垄距50cm,垄宽30cm,沟深20cm,东西向起垄后,进行灌水覆膜,然后按10-15cm株距,顶芽向上斜插于垄的两侧,然后再进行灌水,发芽前再不进行灌水。

2、畦插:按宽1m,长5-10m进行整地后灌水覆膜,每畦插3行,行距30cm,株距10-15cm进行扦插。

注意为防止扦插时戳破的地膜沾在插条基部而影响生根,在扦插前用铁棍、竹杆将地膜戳一个小洞,然后插条从洞口中插入,插条萌发后,将苗眼周围盖些干土,防止地膜晒热烧苗,扦插后的苗木管理同前。

八、温棚单芽塑料袋快速育苗

营养袋高16cm,直径5cm,底部留一个小孔以便排水。营养土为沙土2份,有机肥1份,田土1份,充分拌匀后装入袋内,装实后的土面距袋口1cm,做好阳畦或加热温床,将营养袋排紧放入,灌透水后将插条插入。

插条插完后,在阳畦上架设拱形支架,上覆薄膜。晴天打开棚的两端进行通风,棚温以25-28℃为好,经常喷水保持湿度,同时应注意病虫害发生。

扦插后15天,插条开始生根,一个月左右绝大部分芽生长到10-15cm,就可以移栽,水源方便的地方可直接定

植,定植前把营养袋苗运到田间以后,撕开袋子,土壤不散、不伤根系、不缓苗,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九、病害防治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在新梢和浆果上发现。受害的叶片开始呈现油浸状病斑,然后逐渐失绿,变为黄褐色病斑,叶背产生一层灰白色霜霉。此病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最易发病,发病后在2-3星期内就大批落叶,使枝蔓不能成熟。

防治措施:①去掉近地面不必要的枝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雨季注意排水,减少园地湿度,防止积水。②发现病叶等摘除深埋,秋季结合冬剪清扫园地,烧毁枯枝落叶,③发病前每半月喷一次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共喷4-5次,可控制此病。发现病叶后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这是防治霜毒病的特效药。

2、白粉病:叶片、新梢和桨果都能被害。叶片被害时,先在叶面上产生淡灰色小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灰白色,上生白粉状的霉层,有时产生小黑粒点。白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枯死,浆果受害后在果面上覆盖一层白粉,白粉下呈褐色芒状花纹,浆果停止生长,遇雨后裂果腐烂。

防治措施:①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腐梢深埋。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③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高湿炎热天气要在傍晚喷药,避免发生药害。

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硫黄胶悬液400-500倍液,或喷碱面液0.2-0.5%加0.1%肥皂(100斤水加2-5两碱面加1两肥皂),先用少量热水溶解肥皂,再加入配好的碱液内。这些药剂对防治白粉

病都有良好效果。

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一、葡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葡萄是喜温植物。初春气温10oC开始萌发,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开花期以25-30oC为宜,遇低温(15oC以下)、雨雾、旱风,则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7-9月为浆果成熟期,如温度不足则浆果着色不良,含糖分降低,甚至不能充分成熟。当地是否能满足葡萄果实充分成熟的温度,通常以积算温度参考。如“世峰”的成熟积温(由开花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温度逐日累加的总和)是2564oC,其开花期到成熟期为102日。2、葡萄喜光性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厚而深绿,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壮实,花芽着生多,浆果含糖量高而甜美,产量高。 3、湿度不易过大。开花前降雨多,新梢生长过旺,消耗植株贮藏养分;花期多雨,受

精不良,造成落花;果实肥大期到成熟期多雨,光线不足,糖度低下,着色不良,品质低劣,且容易裂果。高温多雨潮湿也是葡萄病害增多的主要原因。 二、葡萄栽植方式1、育苗后移植。扦插、压条和嫁接是葡萄常用的育苗方法。其中以扦插法最简单,使用最普遍。现将近年葡萄育苗的一些新方法介绍如下。(1)阳畦小塑料袋扦插蒲膜覆盖法。春季土温 10~15oC进行扦插时,将鸡粪、锯木屑、河沙、菜园土按配比混合作培养土,装入底部有小孔的小塑料袋,使培养土高15厘米左右,而后将三芽一段的葡萄枝条用清水浸泡一夜,轻轻插入培养土中,上端留一芽在塑料袋外面。灵而将塑料袋埋入土中,举世足水后,上面加盖薄膜,至成苗为止。与露天插育苗相比,此法具有如下好处:成苗早,

较露天扦插提早将近一个月;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露天扦插一般仅为80%左右,节省浇水的劳力;占地少。(2)绿枝扦插。6月份从当年的新梢或副梢上,截取半木质化的2-3节长的枝条,进行绿枝扦插。除插条的顶端保留1片绿叶(叶片较大可剪去一半)、其他节留1段叶柄外,扦插与管理均与硬枝扦插相同。(3)水催根。6月,剪取当年生蔓(下端带一节或两节二年生蔓);插入盛大半瓶水的罐头瓶中,取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剪成瓶口大小的圆形,并剪一刀至圆心,然后把葡萄蔓夹在剪口中间,再用胶布之类贴好;将插了葡萄蔓的瓶移入较暖和的房间或厨房,15天左右出根,便可移到肥沃疏松的土壤中。一般一年能催根2-3次,每次15天左右,一个罐头瓶能插8-10株苗,利用层架,一个房间可培育2000-3000瓶,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 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葡萄的种植效益较为可观。 一、基本常识: 1、葡萄生育期150天—160天左右(育苗需30-40天左右),葡萄的寿命和经济栽培年限一般可达30到50年, 2、葡萄的作用:葡萄果色鲜艳,汁多味美;营养丰富:它含糖量10~30%,有机酸0.5~1.4%,蛋白质0.15~0.9%,无机盐0.3~0.5%,并含有多种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酿酒:葡萄除可制葡萄干和葡萄汁以外,也可酿酒;美化、遮荫:在住家顶楼平台种植葡萄既可美化楼顶,还可遮荫; 3、庭院葡萄的合理安排:1)如为庭院,可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光照条件、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栽植葡萄和其他果树、花卉、林木、种植业或养殖的全面安排,合理搭配,以便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2)若有宽敞的楼顶平台,除楼顶绿化(美化)和食用外,其遮荫的功能占了很大的比例; 4、种植季节:气温在15-25℃之间的春季种植为宜,如3月初--4月进行;压条可于4月初开始; 二、准备工作: 1、选用良种:葡萄品种很多,如巨峰,藤稔,金手指等,它们成熟期早,适应性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果品的用途选用优质品种。 2、土层选择: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其透气性好,地温回升快)土质为好。 3、整地:头年秋冬季节整地,整地前每亩浇施腐熟的肥1500千克左右,再深翻土30厘米左右,将土敲细,整成宽80厘米、高50厘米的苗床。 三、葡萄管理及种植技巧: 定殖前施腐熟的基肥,覆土压实后浇足定根水,覆土深度到长根外,地上部分有3~4个芽眼。 1、施肥:1)(南方可在3月中下旬、北方地区可在4月中下旬补施基肥)施优质农家肥50公斤—100公斤、尿素0.3公斤、过磷酸钙0.8公斤。施入的基肥要用土掺和,然后覆土。葡萄需肥量大,在冬季落叶或萌芽前施基肥;追肥第一次在开花前施用;2)追催芽肥:在芽眼开始膨大、气温稳定在10℃时,追施肥:按植株大小,在根端附近开深30厘米—40厘米、宽30厘米的浅沟,将肥混土埋入沟里,施后要浇水、覆土。3)幼果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适当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4)果实开始着色时,以磷钾肥为主。合理浇水施基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葡萄生产的辉煌成就 欧亚种葡萄早在2100多年前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新疆栽培葡萄历史已有2300年以上。但葡萄在旧中国发展极其缓慢,生产规模很小,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品赏葡萄和饮葡萄酒的机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落后的情况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1.葡萄产区迅速扩展,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 我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经过20世纪50年代恢复发展及60~70年代的停滞阶段后,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近30年的持续努力使葡萄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至2007年底已分别增为438.4khm2和669.7万t。与1978年相比,葡萄面积增长为17倍,产量增长为65倍。平均年增约1.5万km2和近23万t。近10年当中还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至2008年底,全国葡萄面积和产量已分别增为451.3khm2和715.1万t。 北方主要葡萄产区凭借比较优势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大步发展,一些新区,包括广大南方地区也开始积极种植葡萄。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一批现代化的酿酒、鲜食和制干葡萄生产基地相继建立,葡萄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按葡萄面积和产量看,新疆一直居首位,约占全国的25%,新疆、河北、山东、辽宁、河南5个产区的葡萄面积占全国的60%,产量占66.2%。南方13省市的葡萄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3.8和21.5%。 2.葡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葡萄育种者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了很多品种和品系,育种方法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近10年,国内通过杂交育种共培育了37个鲜食品种、9个酿酒品种和3个砧木品种。杂交育种分常规杂交育种和胚挽救杂交育种。 (2)实生选种世界许多著名葡萄品种都来自实生育种,如早巨选、高尾等品种。国内利用实生育种已选育出许多品种,如京优、京亚等品种。 (3)无性系选种无性系选种又名芽变选种,这种方法比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简便易行,而且选育周期短,见效快,一旦发现新的优良性状变异即可进行繁育和推广栽培。近年,我国利用该技术培育出10多个品种。 (4)诱变育种自然突变尤其是优良变异毕竟很少,为了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发生变异,从中选择新的变异类型。 (5)生物技术育种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技术,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的影响,对后代进行早期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的育种方法。 3.葡萄品种组成丰富多样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多年的引种及我国葡萄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品种单纯、优良品种少的问题已发生根本变化。“巨峰”及巨峰

树葡萄栽培技术标准

嘉宝果栽培技术标准 漳州嘉宝果树葡萄农场2011年10月8日批准实施 3.1 场地选择 必须符合“NY5023-2002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场地必须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灌溉方便,PH 值在5.5-6.5。 3.2 场地规划设计 3.2.1 平地水田:应修好排灌沟,畦高30cm,地下水位高在100cm以下。 3.2.2 坡地开垦:按等高线开垦成宽3-4米的梯田,梯田面反倾斜3-5度。 3.2.3 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及当地自然条件,选取两个主栽品种。 3.2.4 种植规格: 3.2,4,1 短期模式:株行距为0.5m×0.5m,2666株/亩,一周年为一种植周期; 3.2. 4.2长期模式:株行距为2m×2m,166株/亩,十五年或更长时间为一周期; 3.2. 4.3以短养长模式:株行距为1m×0.5m,1333株/亩,种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间苗出圃二分之一。 4 土壤管理

4.1 土壤覆盖:定植时先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和防止土壤板结。 4.2 间作:如果没有覆盖地膜,可以在种植行间间种短期矮杆作物。 4.3 中耕除草:结合施肥,每年中耕2-3次,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扩穴改土,行间杂草采用人工、机械或指定可以使用的除草剂防除。 5 水分管理 推广使用节水灌溉设施,灌溉用水符合NY5023的规定。如遇干旱必须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6 施肥管理 6.1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推广植物营养诊断和配方施肥。微生物肥符合标准,有机肥参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6.2 农家肥与桔秆混合须经高温发酵60天以上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6.3 不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肥料。 6.4 最后一次土壤施肥和叶面肥距采果前30天以上。 7 整枝修剪 7.1 采果型树形:主干30-40cm处修剪,上留3-4个斜生分布均匀的主枝,并在主枝60-80cm处短截,使成杯状树形。 7.2 景观型树形:根据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

葡萄栽培培训计划

葡萄栽培培训计划 一、开班时间:2014年5月15日至2014年8月15日 二、开班期数:三期,每期开班时间为30天。 三、培训人数:150人。 四、培训时间:三个月,每期一个月。 五、培训目的: 葡萄栽培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学习本课使广大农民能够掌握果树生长发育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广并创造性地研究果树早产、早丰和优质栽培新技术。 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果树专业葡萄栽培共2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0学时,实验120学时。 六、实施步骤 序号项目内容演练任务 实训 天数 实施地点 1 定植完成葡萄堆垄、施肥、定植工 作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2 引蔓上架完成葡萄主蔓引缚上架、定梢 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3 夏季堆肥完成葡萄夏季堆肥、覆盖稻草 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4 肥水管理完成葡萄速效肥追施与灌溉 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5 夏季修剪完成葡萄夏梢摘心、主蔓定梢 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6 花果管理疏花、疏果、果实膨大处理 2 园艺植物生产实训园 7 秋季堆肥完成秋季堆肥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实训园 8 冬季修剪完成葡萄冬季修剪工作 2 园艺植物生产实训园 9 病虫害防 治 根据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 规律适时进行防治 2 园艺植物生产 实训园 二、葡萄栽培项目实践准备与实施 项目单元项目 要求 项目 准备 项目实施理论 支撑 时间 分配教师任务学生任务 定植明确 定植 任 务、 标准 铁 锹、 地 膜、 有机 肥、 桶等 专职教师讲解 葡萄苗木质量 要求;讲解葡萄 定植的技术要 点,定植的原则 和程序; 葡萄定植的基 本方法,制定定 植方案的程序 葡萄 苗木 质 量、 定植 理论 原理 1 定植 示范 指导 示范堆垄技术; 示范施肥技术; 示范定植技术; 制定定植方案。 葡萄定植堆垄、 施肥、定植、覆 膜技术要点 1

金手指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金手指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一、架势要求 金手指葡萄生长势较强,成花容易,适用于任何一种栽培模式。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近几年分别做过小棚架、大棚架、单臂立架、双臂立架、T型架、双十字V型架、Y型架等多种试验,效果都可以。相比,Y型架效果最好。 “Y”型架的好处: (1)管理比较规范,果农容易掌握。(2)栽植密度较大,前期丰产性好。(3)带有棚架的性质,果实商品性好。(4)容易控制产量,提高品质。(5)三带(通风带、结果带、营养带)分布明显,便于机械化管理。(6)在高温多湿地区,便于避雨栽培。 “Y”型架的设计: (1)立柱高2.3至2.4米,地下栽0.5至0.6米,地上部分留1.8米。(2)分别在地上0.7米、1.2米、1.7米处绑3根长0.5 米、0.8米、1米的横木,要求两端等长,并在横木的两端顺行各拉一道铁丝,同时在地面0.5米处在立柱的两侧各拉一道铁丝。这样在立柱的两侧各有4根铁丝,完成架型。 二、土壤管理 加强土壤管理,经常中耕锄草、适时深耕,配合其它管理,一定能获得好的收成。土壤管理主要有深耕、中耕除草、间作、覆盖、生草等措施。 三、肥料管理 金手指葡萄施肥与其他品种一样,既需要N、P、K、Ca等元素,也需要Zn、B、Mn等微量元素。生产1000kg葡萄所需要的N:5至10kg,P2O5:2至4kg,K2O:5至10kg。此数据仅可做为参考,具体还要根据土壤本身的肥力而定。 施肥时期应密切结合葡萄的生长发育阶段。萌芽后,随着新梢生长,叶面积逐渐增大,对氮肥的需求迅速增加;随后,浆果生长和发育对氮肥的需求量加大,植株对氮肥的吸收量明显增多;在开花、坐果后,磷的需求量稳步增加;在浆果生长过程中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以满足浆果的生长发育需要。 基肥:秋末施用基肥必不可少,主要用有机肥料和部分化肥(N、P、K肥等)。施基肥的深度应达根系主要分布层。有机肥在土壤里逐渐分解,可供来年植株生长发育需要。在秋季,葡萄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峰,此时施肥,断根的再生力和吸收作用均强。如果施用的有机肥料含有秸秆类的堆肥,则可适当掺入含氮多的人粪尿,以调节碳、氮比值,有利于堆肥腐熟。秋施基肥和土壤深翻相结合,一举两得。由于有机肥是逐渐分解的,肥效较长,施基肥不应在同一位置上年年重复进行,应在不同位置轮换施肥。 萌芽前追肥:此期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如尿素、碳酸氢铵等。进入伤流期,葡萄根系吸收作用增强,萌芽前追肥效果明显,可以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使新梢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如秋施基肥足量,可以不在此期追肥。 开花前追肥:以速效性的氮、磷肥为主,可适量配合钾肥。这次追肥对于葡萄的开花、授粉、受精和坐果以及当年花芽分化都有良好影响。 幼果期追肥:以N、P、K为主。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浆果迅速增大,减少小果率,促进花芽分化。同时,正值根系开始旺盛生长,新梢增长又快,葡萄植株要求大量养分供应。如果植株负载量不足,新梢旺长,则应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

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属植物上的研究状况及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生物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属植物上的研究状况及进展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则从DNA分子水平检测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直接有效,是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分子标记具有不受发育时期、组织类别、环境条件等因素干扰、多态性高、数量多、不影响目标性状表达连锁遗传现象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葡萄植物遗传多样性开展了不少研究。本文简单叙述了分子标记分类和特点,以及它在葡萄属植物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分子标记;葡萄属;研究进展 葡萄是属于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linn)植物,落叶木质藤本,在园艺学分类上属于浆果、多年生落叶木本藤蔓植物[1]。葡萄浆果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配糖类、矿物质、酶、含氮有机物、无氮有机物、维生素、有机盐、生物催化剂等;在医疗保健上葡萄有补肾、降压、开胃的功效,对预防治疗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疾病都有显著的效果。 葡萄起源于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在长期的进化和栽培历史中形成了许多种群和品种。现在世界上存在的葡萄品种大约有14000种[2]。葡萄属分为两个亚属:圆叶葡萄亚属(Muscadina Planch)和真葡萄亚属(Euvitis Planch)。在我国,葡萄属植物从海南岛到大兴安岭,从西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均有分布,其分布之广,产量之大,种类之多,特性之丰富,在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3]。品种鉴别时葡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葡萄是无性繁殖,且品种交流频繁产生一些中间型和过渡性杂种,给葡萄的分类鉴定带来困难[4]。 1分子标记的概述 1.1 分子标记的分类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是通过使用一些遗传标记就行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目前,遗传标记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分子标记(Moleculem arket)是指与特定基因或标记连锁的一段经过扩增并可检测出的DNA序列。DNA分子标记大多以电泳谱带的形式表现,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分子交为核心的DNA分子标记,主要包括

葡萄种植管理方法与技术

葡萄种植管理方法与技术 一、基本常识 1、葡萄生育期150天—160天左右(育苗需30-40天左右),葡萄的寿命和经济栽培年限一般可达30到50年, 2、葡萄的作用:葡萄果色鲜艳,汁多味美; 营养丰富:它含糖量10~30%,有机酸0.5~1.4%,蛋白质0.15~0.9%,无机盐0.3~0.5%,并含有多种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酿酒:葡萄除可制葡萄干和葡萄汁以外,也可酿酒;美化、遮荫:在住家顶楼平台种植葡萄既可美化楼顶,还可遮荫; 4、庭院葡萄的合理安排: 1)如为庭院,可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光照条件、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栽植葡萄和其他果树、花卉、林木、种植业或养殖的全面安排,合理搭配,以便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 2)若有宽敞的楼顶平台,除楼顶绿化(美化)和食用外,其遮荫的功能占了很大的比例; 5、种植季节:气温在15-25℃之间的春季种植为宜,如3月初--4月进行;压条可于4月初开始; 二、准备工作 1、选用良种:葡萄品种很多,如巨峰,藤稔,金手指等,它们成熟期早,适应性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果品的用途选用优质品种。 2、土层选择: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其透气性好,地温回升快)土质为好。 3、整地:头年秋冬季节整地,整地前每亩浇施腐熟的肥1500千克左右,再深翻土30厘米左右,将土敲细,整成宽80厘米、高50厘米的苗床。 三、葡萄管理及种植技巧 定殖前施腐熟的基肥,覆土压实后浇足定根水,覆土深度到长根外,地上部分有3~4个芽眼。 1、施肥: 1)北方地区可在4月中下旬补施基肥,施优质农家肥50公斤—100公斤、尿素0.3公斤、过磷酸钙0.8公斤。施入的基肥要用土掺和,然后覆土。葡萄需肥量大,在冬季落叶或萌芽前施基肥;追肥第一次在开花前施用; 2)追催芽肥:在芽眼开始膨大、气温稳定在10℃时,追施肥:按植株大小,在根端附近开深30厘米—40厘米、宽30厘米的浅沟,将肥混土埋入沟里,施后要浇水、覆土。 3)幼果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适当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 4)果实开始着色时,以磷钾肥为主。合理浇水施基肥后,浇1次水,使肥料渗入下层,以利葡萄的根系吸收; 5)控制肥水:一般在花前花后1周内,不宜浇水,待果坐稳后,方可浇大水,施大肥,以促进果实生长。多雨季节,会造成肥力流失。应据地块肥力流失情况和葡萄长势,酌加肥量,以“少吃多餐”方式,少施、勤施。

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转基因技术由于其巨大的产业价值,特别是在作物品质改良、产量和抗逆性提高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一直是国际农业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主以棉花、玉米、水稻为例就转基因育种技术在作物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的介绍。 关键词:作物,棉花,玉米,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技术、细胞DNA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并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同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常规育种常常受有性杂交亲和性的制约,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克服有性杂交障碍,快速有效地创造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类型,大大缩短新品种育成的时间。因此,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也蓬勃发展[1]。 1 转基因棉花育种的研究与进展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来创新棉花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棉花遗传育种的发展[2]。中棉所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快速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新材料的技术平台,能将植物嫁接技术成功应用于转基因棉花的快速移栽,成活率超过90%。未来3~5年,中棉所将挖掘、整合与优化抗病、抗除草剂等基因10个,筛选高产因子、高品质纤维等基因或分子标记150个,创造转基因棉花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培育重大新品种(组合)3~5个。 1.1转抗虫基因 1991年成功将外源Bt基因导人棉株中,1992年人工合成了全长1824bp的CrylAb和CrylAc融合的GFMCry1A基因,并于1993年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外源基因胚珠直接注射法成功导入晋棉7号、中棉12、泗棉3号等主栽品种,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包含CryIAc和AP基因双价抗虫基因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冀合321胚性愈伤组织,经6代筛选后培育出抗棉铃虫90%的纯合品系,且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 1.2转抗黄萎病相关基因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菜豆中的几丁质酶和烟草中的葡聚糖酶基因转入棉花,并从转基因高世代材料中筛选出了高抗黄萎病的品系;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天然彩色棉主栽品种,从高世代系中选育出既抗枯萎病又抗黄萎病的兼抗材料;将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转入棉花,转基因后代对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均有显著提高,部分材料抗性达到抗病水平。1.3转抗除草剂基因 1997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推出抗除草剂棉花抗性品种,他们从土壤农杆菌变种CP4中分离到编码抗草甘膦酶的基因,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珂字棉312,把该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从而使其对草甘膦产生抗性。采用中棉35下胚轴为材料,将草甘膦突变基因aroAM12导入到棉花中,获得65棵再生植株,通过Southern及Western试验验证了该基因的导入和表达状况,结果表明,转化株对草甘膦具有很高的抗性;将抗草甘膦基因aroAM12和抗虫基因Btslm一起整合到一个载体中,并以抗草甘膦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通过转化棉花品种石远321后获得了抗草甘膦和抗棉铃虫的再生株。

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哈密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条件,是生产优质绿色葡萄的产区。由于在本地生产的无核葡萄具有肉脆、含糖量高、品质好、既可鲜食又可制干等特点。所以,深受国内外客商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国内外。为了让广大种植户掌握规范化的葡萄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葡萄种植的管理技术。 一、葡萄开墩出土和上架 葡萄开墩出土的温度指标为旬平均气温10~13℃,这里所说的旬平均气温就是指十天之内的平均气温,也就是杏树开花的时候。我区一般在4月10日前后葡萄开始开墩,4月20日之前开完。但为了预防晚霜冻害,具体时间要参考当时的天气预报。开的过早容易受到晚霜的危害,过晚会影响葡萄当年的生长。葡萄开墩出土和上架可采用以下技术规程: (一)葡萄开墩出土技术要点 葡萄开墩最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除去枝蔓外较厚的覆土,目的是有利于在葡萄发芽前快速出土。第二次是在确定近期完全没有晚霜冻害,再把枝蔓外剩余的覆土全部进行清理。开墩时应小心,尽量不要损坏葡萄枝蔓,以免造成伤流和影响产量。 (二)葡萄上架技术要点 葡萄出土后,枝蔓应该及时上架。目前,哈密地区大部分是采用棚架,所以,种植户应该把棚架的主蔓在架面上按40~50cm的距离均匀摆放,枝蔓间不应交错纠缠。摆放好葡萄枝蔓后,要在枝蔓的关键部位与棚架进行捆扎,以免风刮或自动弹回。捆扎采用活套捆扎技术,这样既能防止捆扎处产生缢痕而影响养料和水分的输送,也可避免因缢痕而发生的折断。捆扎材料可以选用布条、麻绳等。在葡萄开墩出土的同时,还要将墩沟清理平整,及时灌好开墩水,防止枝蔓抽干,促进新梢生长和花序的形成。 二、葡萄施催芽肥

葡萄树苗种植技术

葡萄树苗种植技术 1如果是自根苗,应将上部枝条上的冬芽去掉,让新芽在根部萌发。根部萌发的芽在萌发后根据需要保留一个或两个粗壮的新芽,其它尽早抹去。 2对于嫁接苗,帖木上萌发的芽一律抹去,在嫁接枝的最下端留1~2个新梢培养,上部萌发的同样抹去。 3冬季修剪与此目的相同:尽量使结果枝的结果部位与根部的距离最短。实际中,结果部位与根部的距离逐年增加,但应通过适当修剪使其增加为最小化。特别对于盆栽葡萄,修 剪尤其重要。 4抹杈扦插育苗的葡萄苗新梢于七月中旬长到40厘米至50厘米时,有的苗木长有数个新梢或一个新梢数个副梢,必须及时抹杈,留取一个健壮的新梢。 5摘心待葡萄苗木新梢长到59厘米左右时摘心。摘心后发生的副梢,除留下顶端的一个外,其余全部抹去。顶端的副梢长至6片叶时,留3片叶摘心。副梢上再生的梢全部抹掉。 6架缚高档葡萄品种苗木上的新梢可放至1米至1.5米,这样的苗木必须架缚。可以在两行苗木间每隔3——4米插一竹竿,拉上细铁丝或尼龙绳2道至3道。两头竹竿各拉一条线。将 两行苗木全部绑缚于竹竿间的铁丝或尼龙绳上。如苗木较稀,可每株苗木新梢绑缚一竹竿。 园地选择 酿酒葡萄苗对泥土适应性较强,但最合适成长的是富含无机质、疏松肥沃、中性的砂壤土和壤土。

山地建园抉择夕阳坡地,坡度不超过25度,10度以上要修梯田。 无论山地、平原,都要具备良好的排灌前提,且暗地水位在1米以下,切忌低洼、积涝、盐碱。高度要在5米以上周边建园。 场地规划和设计 栽植的行向、架式 酿酒葡萄行向平地以南北为好,山地按等高线标的目的,采取篱架势栽种。 株行距的距离 栽植行距为2.5米,株距为0.5~0.55米,每亩栽500~530株。 路途、防护林 葡萄园面积较大的,确立主路,宽6~7米,融会全园。小区构 建支路,宽3米。田间管理路,宽2米。设计要便于田间功课。葡 萄苗园面积较小或零散场地,只设田间功课路。葡萄园区的防护林 决定杨树、榆树与紫穗槐等乔灌混交。 排灌渠道 葡萄园的排灌细碎规划要与道路相分散。在旅程的一侧设浇灌的主、支与毛渠(定植沟)三级注水体系。主要方法有渠灌、滴灌、管 灌等方法。在道路(主路)的另一侧挖排沟渠,特别是地下水位高, 地势低洼的处所,排水系统不一定迟滞,平原地最好与河道相通, 山地与蓄池塘或水库相通,以备干旱时用于浇灌。 屋宇和功课场 在葡萄园的中心和交通利便的地位成立屋宇和作业场,以利田间功课。 栽植前的场地筹备 整地及泥土改良

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3): 375 ̄382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① 1 李 云 2冯大领②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保定 071001) 摘要 本文从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资源、多倍体育种途径和多倍体鉴定等方面, 对国内外木本植物的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农作物相比, 尽管木本植物在多倍体育种中有其缺陷, 但木本植物丰富的物种资源及无性繁殖等特性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多倍体育种的优越性。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多倍体育种, 育种资源 Advances in Research into Polyploidy Breeding of Woody Plants 1 LI Yun 2FENG Da-Ling ②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Key Laboratory for Genetics and Breeding in Forest Trees and Ornamental Pla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 , Beijing 100083)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Hebei , Baoding 071001) Abstract Advances in polyploidy breeding of woody plants is reviewed according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polyploidy breeding resources, approaches and identification. Compared with polyploidy breeding of crops, that of woody plants remains superior because of the abundant spe-cies resources and asexual propagation, though there are limitations. Key words Woody plant, Polyploidy breeding, Breeding resources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12)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2020)资助。 ②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shuqfeng@https://www.doczj.com/doc/7410189593.html, 收稿日期: 2003-12-22 接受日期: 2004-04-12 责任编辑: 崔郁英, 白羽红 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浙江农业大 学, 1980; 何启谦, 1992)。在被子植物中约有 1/3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 裸子植物中多倍 体物种较少, 约有5%。染色体加倍是变异发 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物种的进化以及育种 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多倍体育种源于20世纪初(蔡旭, 1988), 到了20世纪30年代, 多倍体育种逐渐广泛应 用于农作物品种的培育中, 尤其自1937年秋水仙碱对诱发植物多倍体的巨大效果被证实以后, 利用植物碱和异生长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多倍体的研究日益增加, 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林业上, 树木多倍体育种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现了一系列的天然树木三倍体, 从此人工诱导树木多倍体的工作在许多木本植物上广泛展开, 探索出了许多适于诱导树木多倍体的方法。最早育成的树木多倍体是红花七叶树(南京林产

山葡萄

山葡萄
山葡萄
生于山野。多年生蔓性草本。植株似葡萄而细小。茎赤褐色有毛。节上有卷须。叶互生, 具叶柄,叶片掌状分裂,长一、二寸,先端饨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齿缺,背面有赤褐色毡 毛,腹面暗绿色无毛。夏秋抽出花穗,着生黄绿色小花,花瓣五枚,顶端稍连合。常不开而脱 落。结黑色球形小浆果。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别称: 界: 门:
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阿穆尔葡萄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科: 属: 种: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葡萄科 Vitaceae 葡萄属 Vitis 山葡萄 V. amurensis
简介
山葡萄[V.amurensisRupr]也称东北山葡萄, 是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 原产中国东北、 华北及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果实可用于酿酒。与刺葡萄[V.davidiiFoex]、毛葡萄 [V.quinquanglarisRehd]、 华东葡萄[V.pseudorticulataW. T.Wang]、 秋葡萄[V.romanetiiRoman]、 蘡薁葡萄[V.adstrictaHance]等都属于东亚葡萄种群的野生种。
植物形态

山葡萄全株
山葡萄根茎
山葡萄枝叶
山葡萄花果
形态特征

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叶藤本。藤可长达15米以上,树皮暗褐色或红褐色,藤匍 匐或援于其它树木上。卷须顶端与叶对生。单叶互生、深绿色、宽卵形,秋季叶常变红。圆锥 花序与对生,花小而多、黄绿色。雌雄异株。果为圆球形浆果,黑紫色带兰白色果霜。花期5-6 月,果期8-9月。山葡萄喜生于针阔混交林缘及杂木林缘,在长白山海拔200-1300米间经常可 见,主要分布于安图、抚松、长白等长白山区各县。果熟季节,串串圆圆晶莹的紫葡萄掩映在 红艳可爱的秋叶之中, 甚为迷人。 山葡萄含丰富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浆汁,是美味的山间野果。山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酿的葡萄酒 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是一种良好的饮料。 木质藤本。枝条粗壮,嫩枝具柔毛。叶互生,阔卵形,长6~14厘米,宽5~12厘米,先端 渐尖,基部心形,
山葡萄果实
通常3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较大的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具细毛,下面 淡绿色,被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3.5厘米,被柔 毛;花多数,细小,绿黄色:萼片5,几成截形;花瓣5。长圆形,镊合状排列;雄蕊5;雌蕊1, 子房2室。浆果近球形或肾形,宽6~7毫米,由深绿色变蓝黑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葡萄胚挽救研究进展

葡萄胚挽救研究进展 马宗新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摘要:本文综述了葡萄胚挽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葡萄育种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胚挽救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无核葡萄育种的重要方法而被广泛应用[1,2,5,22]。Charles分离并培养了菜豆(Phaseolus)与荞麦(Fagopyrum)的胚并获得了植株。Hannig在1904年提出胚胎组织培养的研究路线,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如萝卜上应用,取这些植物接近成熟的胚分离培养,成功地在含有无机盐和糖液的培养基上将其培养为成熟胚:Laibaeh使用不能发育成有活力种子的亚麻杂种(宿根亚麻×澳洲亚麻)将其合子胚培养成熟,获得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胚败育而得不到的杂种:Van等在1941年在诱导曼陀罗植物胚胎发育和愈伤组织形成中使用椰子汁(液体胚乳),增加了培养基中的营养促使胚胎生长和发育,成为胚胎培养的转折点。迄今为止,通过胚胎培养已经获得了许多由于胚败育而不能获得的杂种。开创了胚胎培养在植物育种中应用的先河,自Rammig首次利用无核葡萄胚珠培养的方法获得了两株葡萄实生苗以来,给无核葡萄胚挽救培育新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这充分证明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无核新品种是完全可能的[1,3,6,8]。 1、胚挽救的意义 胚拯救技术是基于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由于营养、生理或遗传原因,造成难以播种成苗或在发育早期阶段就败育或退化的胚进行早期离体培养主要是利用离体胚在培养基上的再次培养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及营养成分.使发育不良的幼胚得以二次生长.分化成健康的植株体。目前胚抢救技术在果树上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在抢救小麦远缘杂种和葡萄三倍体育种及无核品种的培育上都取得不少成果。胚挽救技术可以及时抢救不能继续发育的胚:通过胚拯救获得的苗瓶内生根及根尖染色体制片.及早鉴定杂交后代的倍性,大大缩短倍性育种的周期:通过胚拯救技术获得的杂交后代,可以直接快速获得更多的幼苗.极大的提高了杂交后代的繁殖速度,极大地促进育种效率。 2、培养技术

葡萄种植技术及方法三篇

葡萄种植技术及方法三篇 篇一:葡萄种植技术 葡萄是我国人民非常喜欢的果品,目前全国的葡萄栽培面积已达到了300余万亩。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现巨峰热,进入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红葡萄酒品种、“红地球”和无核品种葡萄种植热。葡萄的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于其它落叶果树容易通过整形修剪占领其它果树不宜占领的空间,在路旁、渠沟河旁、禽畜舍旁、房前屋后庭院、闭散空地均可种植,此外更是设施果树栽培的首选树种。在我们的热心听众中,有不少朋友来信、来电寻求葡萄露地栽培的技术,为满足这些朋友的要求,今天来到现场的是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修德仁老师,请他为大家讲讲葡萄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问:X老师,你好! XX,你好! 问:X老师,按着葡萄的用途划分,它可以酿酒和制干,但鲜食是大部分,对吗? 70%用于鲜食,鲜食葡萄是我国葡萄产业的主

体,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在新疆,原有的鲜食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和田红及木纳格等。近年来,新疆出现了红地球等耐贮运品种的发展热潮,以伊犁州发展最快,新疆红地球已发展到近20万亩。除红地球品种外,其它大粒耐贮运鲜食品种如意大利、秋黑、瑞必尔、圣诞玫瑰及大粒无核品种也同时引入新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鲜食葡萄产业也将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银南平原、陕西关中、渭北高原以及云南、四川西部少雨地区会得到较大的发展。我国另一个大的葡萄栽培区是环渤海湾的辽宁、河北、山东和京津地区。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40%,主栽鲜食品种是巨峰、红地球、玫瑰香、龙眼、牛奶等。环渤海湾各省市的优良地理环境和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类型,该地区的葡萄发展对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品种方面,预计欧洲种中大粒、优质、耐贮品种和无核大粒品种将会得到长足发展,优质栽培技术将得到广泛重视,将按国际执行的质量标准生产优质果,实施控产、疏果、套袋、施用有机肥等配套技术。这些预示着中国葡萄业正是开始进入“质量时代”。东北吉林、黑龙江冬季严寒,生长期短,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东北及南方的设施栽培得到长足地发展。 问:东北搞设施栽培,南方也搞设施栽培,目

葡萄种植技术及施肥规律

葡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 葡萄生长量大,盛果期树,80%以上枝蔓、叶均在几个月中生长完成。成龄葡萄树根系发达,茎杆输送养分、水分能力强,枝蔓生长量大,产量又高,因此,葡萄是一个喜肥作物,需高水肥管理。葡萄在整个生长与结实过程中,既需氮、磷、钾等常量元素,也需硼、镁、铁、锌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此外,叶面喷肥也能补充树体营养。在氮、磷、钾大量元素中,葡萄需钾量最高,因此葡萄是一种喜钾作物,葡萄果实是富钾水果。在中量元素钙、镁、硫中,对钙、镁较敏感,这些元素可通过土壤施肥(施钾镁肥)解决。在微量元素中,对硼十分敏感,花前和花期喷施硼肥可起到增产作用,如何科学施肥,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实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介绍: 一、施肥原则 1、氮、磷、钾要均衡施入。葡萄是高钾作物,从理论上讲,每生产100kg果实,需纯氮0.6kg,纯磷0.3kg,纯钾0.84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绝不能因为钾肥贵就少施或不施。 2、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互相替代。农家肥肥效长、营养全,有保水、保肥、改土作用,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化肥肥效快,可在短时期内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农家肥和化肥各有特点,不可互相替代。

3、基肥、追肥不可互相替代。基肥是葡萄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可将营养贮藏于葡萄树体内,为第二年发芽、长叶、长蔓、开花用,如树体营养差,第二年再多追肥也无济于事。 4、土施和叶喷不可互相替代。叶面喷肥吸收快,可使营养快速传到根部,增加根系吸收功能。叶面喷肥用量少,省工、作用大。一般应在每次打药时加富万钾或钾上佳600倍。可明显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可互相替代。葡萄对硼敏感,缺硼极易造成落果和大小粒现象。因此建议在葡萄花前和花期喷2次高含量的“21金硼”。 二、施肥技术 1、基肥:时间是在葡萄采收后,晚熟品种也应在九月底前完成;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有少量的氮、磷肥。一般成龄园亩施优质有机肥三方(一亩地三立方米有机肥),纯磷10公斤,尿素20公斤,钾镁肥100公斤。 2、追肥:根据其追肥目的不同进行追肥: ①催芽肥。时间是在早春出土前后进行。以氮、钾为主,称催芽肥。对成龄园亩施尿素50公斤,如冬前没施钾镁肥再施钾镁肥100公斤。 ②催条肥。主要针对个别弱树园。如在4月下旬大部分枝蔓超不过二尺以上,亩再追尿素25公斤,另外,注意在花期喷施“21金硼”,提高花穗发育。 ③催果肥。时间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当葡萄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为促进果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1

高山葡萄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高山葡萄对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水稻田、山坡地、河边坝地都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pH值在5.5~5.7的沙壤土最好。 2.定植。一般在冬季12月至翌年4月种植,株、行距4m~6m。水稻田种植不必挖穴,可起垄浅栽:山坡地栽种,可挖穴种植,穴长、宽、深均为0.8m。表土、底土分开放,在穴底多施农家肥和磷肥。最后依次填表土、底土,做成龟状墩。 3.肥水管理。定植当年的幼树,在新梢长至8~10叶时追第1次肥,15天施1次,连施3~5次。8月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浇人粪尿或尿素30~50g。8月以后,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每次施磷酸二氢钾50g,连施2~4次。10月上旬是高山葡萄第2次根系生长高峰的后期,要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后及时灌水。梅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早时,要及时灌水。 4.整枝修剪。高山葡萄长势旺,一般采用棚架栽培,以单蔓龙干整形。幼树定植萌芽后,只留一个最强壮的主芽培养成主蔓(其余芽全部抹除),待其新梢长到1.5m高时摘心,只留顶端的副梢,待其长到0.5m时再次摘心,分段促壮,此时高度已达到架面,留2~4个副梢延长生长,均匀地分布在架面上,及时绑缚。待副梢延长到0.5m时摘心,以后每当副梢长到0.5m时,均按上述方法进行摘心。冬剪时,只留1根长2.5m的主蔓,其余的枝条一律剪除。 5.病虫害防治。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喷1次波尔多液,每隔半个月喷1次,连喷3次。交替使用甲霜灵、乙磷铝、喷克等杀菌剂,以免产生抗药性。病害的重点防治期为6~8月,主要防治霜霉病。有虫害发生时,加入敌杀死、功夫等杀虫剂。冬季清园时,清除所有的枯枝烂叶,然后喷1

葡萄种植技术要点

葡萄种植技术要点 一、园地要求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幅度较大,一般在pH6.0~7.5时生长表现较好。葡萄耐涝性差,一般要求地下水位能常年控制在1米以下。 二、肥水管理 葡萄耐旱性虽然较强,但遇到旱情也应及时补水,应根据气候变化和葡萄植株需水规律及时灌溉。 施肥原则: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合理配比,重视钾肥的应用;不同施肥方法相互结合,以基肥为主;根据不同品种的需肥特点施肥;生产绿色葡萄、有机葡萄时应严格按所规定的要求使用肥料。基肥以秋季施入为主,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沟施或撒施均可;一般在9月下旬施入最为适宜,且应在落叶前1个月完成。 三、新梢管理 在生长季中(从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通过抹芽、定梢、摘心、除卷须、副梢处理等措施,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调节养分流向,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四、花果管理 1、疏穗在开花前,根据花穗的数量和质量疏去一部分多余的、发育不好的花穗。 2、除副穗开花前1周花序开始伸展,即可将所有副穗摘除。 3、掐穗尖视花序大小而定,花序发育较小或不完全可不掐穗尖。在见到开花或开花之前1~2天掐除全穗1/5~1/6的穗尖。 4、果穗整形除去基部过多小穗轴有2个时期:一是在花前掐穗尖的同时进行;二是在坐果后疏果粒的同时进行。 5、疏颗粒应在坐果后幼果大小区分明显时立即进行。疏除病虫果、裂果、日灼果及畸形果,尽量选留大小一致、排列整齐向外的果粒。 6、果穗套袋套袋前必须对果穗细致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坐果后15~20天)后进行套袋。一般来说深色葡萄品种在采收前1~2周摘袋。 五、病害防治 1、霜霉病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瑞毒霉、霜脲氰·锰锌(杜邦克露)、霜霉威盐酸盐等。 2、黑痘病防治:花前、花后各喷1次1︰(0.5~0.7)︰240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及时喷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咪鲜胺、腐霉利(速克灵)等。 3、白腐病防治:选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福美双、多菌灵等。 4、炭疽病:防治炭疽病的杀菌剂有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世高)、咪鲜胺等。 5、灰霉病: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腐霉利、嘧霉胺、乙霉威等。 6、白粉病: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有三唑酮、腈菌唑、烯唑醇、氟硅唑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