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标段线路概况 (1)

2.2地形地貌 (1)

2.3工程地质 (2)

三、编制范围 (2)

四、工程地质核查组织机构、职责及工作流程 (2)

4.1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 (2)

4.2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职责 (3)

4.3工程地质核查工作流程 (4)

五、桥梁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4)

5.1桥梁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4)

5.2桥梁工程地质核查方法 (5)

5.3桥梁附属地质核查方法 (6)

六、路基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6)

6.1路基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6)

6.2路基工程地质核查检查手段 (6)

6.3路基地基核查地基条件 (6)

6.4地基处理工程 (7)

6.5路堑工程 (7)

6.6低矮路堤及路堑基床条件 (8)

6.7预加固桩工程 (8)

6.8支挡结构明挖基坑 (9)

6.9陡坡路基 (9)

6.10取土场填料 (9)

七、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10)

7.1隧道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10)

7.2隧道洞口边、仰坡地质条件 (10)

7.3隧道门端墙和翼墙、挡土墙基坑 (10)

7.4 隧道洞身地质条件 (10)

八、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的核查 (11)

工程地质核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8、《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

9、《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2012)

11、设计图纸、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

12、其它相关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验收标准等规定

二、工程概况

2.1标段线路概况

XXX标段位于XX市XX县和XX区,标段全长35.32km,起讫点里程为DK420+383.25~DK455+689.1,线路起点接GNZQ-8标段XX双线大桥台尾,由北往南,在下燕村跨XXX高速后,沿XXX高速西侧行进,经XX、XX等乡镇后,到达XXX标段终点XX双线大桥桥尾。

2.2地形地貌

XXX标段属于广西盆地,沿线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相对平缓,地势北高东南低,高程100~800m。

地貌类型主要为:冲积堆积型及侵蚀型。地貌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侵蚀型:低山地貌、低缓丘陵地貌,广泛分布于XX至XX段。

冲积堆积型:河谷阶地、剥夷面底部的近代地面沉积,分布于XX~XX 段。

2.3工程地质

(1)线路岩性

沿线地层自第四系至寒武系均有出露,岩性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第四系土层,尤其以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及泥盆系广泛分布。其中省界至马山段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局部夹碎屑岩,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砂岩、硅质岩、炭质页岩夹煤线。马山至南宁段主要以碎屑岩为主,岩性为砂岩、泥岩及页岩,局部夹碳酸盐岩。

(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不良地质以岩溶、顺层、有害气体为主;特殊岩土主要是软土、松软土。

三、编制范围

新建XX至XX铁路XX段站前工程XXX标段范围,起止里程为:

DK420+383.25~DK455+689.1,线路全长35.32公里,包含标段范围全部桥涵、隧道、路基工程施工。

四、工程地质核查组织机构、职责及工作流程

4.1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

项目部是工程地质核查工作责任主体单位,成立以项目经理总工周雄为组长的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项目部副总工为副组长,组员包括工程部部长、试验室主任、地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全面负责本项目部地质核查工作。项目部及架子队的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试验人员配合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开展工程地质核查现场工作。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人员如下:组长: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

项目部工程地质核查的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归口管理。

4.2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职责

(1)组织完成本标段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地质核查会审会议,协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针对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在本项目部的具体工作实施。

(2)按本标段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和工程建设相关要求配备工程地质技术人员。

(3)根据建设单位《工程地质核查管理办法》,在施工前组织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小组成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学习、研究本标段地质工程设计文件,根据标段工程内容及特点,按照验标规定的频率采用钻探、挖探、触探、标准贯入、钎探等勘探手段编制本标段工程地质核查方案,并报监理和建设指挥部审核通过后实施。

(4)在施工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学习项目部工程地质核查方案;施工前,按照验标规定的频率采用钻探、挖探、触探、标准贯入、钎探等勘探手段核查地质条件,对设计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核对及核查,分析并提出核查结果,对核查勘探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核查结果交监理单位签认后交设计单位确认。

(5)施工过程中加强地基地质条件评判与检测工作力度,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核查对比施工地质资料和设计地质资料,按不同工程类型分部分项(墩台、工程类型、工序等)填写地质核查对照表并交监理单位核对签认。

(6)施工过程中派专职地质人员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地质核查工作,发现与设计情况不符时,及时与监理和设计人员(必要时到现场进行确认)联系,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情况与现场不符或涉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立即停止作业。

(7)工程地质核查结果纳入竣工图,核查文件应存档并建立台账,工点地质核查完成后做出书面总结,并将地质核查情况报建设指挥部及设计单位。当发现地质核查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应及时按变更设计流程上报。

4.3工程地质核查工作流程

工程地质核查工作流程见具体流程图。

工程地质核查工作流程图

五、桥梁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5.1桥梁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1)核对基底或桩底地层岩性及基本承载力、邻近桥梁边坡岩性及产状;监测基坑地下涌水量,以及基坑大量抽水引起周边既有建筑物情况。

(2)非可溶岩地区的摩擦桩:项目部应对每根桩的地质资料进行全部检查,并按要求上报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按要求对桩基地质资料进行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地质人员根据勘察设计具体要求和原则现场核对确认地质资料。

(3)柱桩地段:项目部应对每根桩的地质资料进行全部检查,并按要求上报监理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按要求对桩基地质资料进行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地质人员根据勘察设计具体要求和原则现场核对确认地质资料。

5.2桥梁工程地质核查方法

(1)挖孔桩

①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桩底以上地质情况。

②项目部对挖孔桩全部核查,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按要求进行现场确认。

③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项目部报设计单位研究安排适当验证勘察。

(2)钻孔桩

①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桩底以上地质情况。

②项目部对钻孔桩全部核查,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按要求进行现场确认。

③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差异较大时,项目部报设计单位研究安排验证勘察。

(3)桥梁地质核查要点

①柱桩基础:通过项目部取出的岩碴或岩碴样本、施工记录确定弱风化岩面标高、力学参数;并与设计资料进行比对,判别是否存在不均匀风化及软弱夹层现象。

②摩擦桩基础:根据岩碴或岩碴样本、施工记录确定各个层位的标高及基本承载力,关键在于明确主要持力层的标高、厚度、岩性变化情况、力学性质,并与设计资料进行比对判别。

③在发育有较大的溶洞、孤石、球状风化、不均匀风化体或弱风化岩面斜坡明显的地段,关键在于完整弱风化岩面标高的确认以及桩底岩溶发育情况和完整基岩厚度,并与设计资料进行比对判别。

5.3桥梁附属地质核查方法

邻近桥梁边坡岩性及产状核查参照路堑边坡核查内容及方法。

六、路基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6.1路基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1)路堤地基条件、低矮路堤及路堑基床条件。

(2)路堑土石类别及分布,岩层的岩性和产状。

(3)预加固桩及支挡结构基础条件

(4)陡坡路堤、地基处理、取土场填料的性质等。

6.2路基工程地质核查检查手段

采用触探、钻探等,进行地层岩性、分层厚度、物性指标、比贯入阻力Ps及地基基本承载力等地质资料的核对,必要时还应进行代表性载荷试验以核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评判地基土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地基土的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及建设指挥部,由设计组织核查或修改设计。

6.3路基地基核查条件

(1)对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水塘的分布范围、水深、淤泥厚度、防护标高等进行核实。核查有无泉眼和地下水露头等并对流量进行实测。

(2)对沿线两侧进行观察,判定路基范围有无隐埋构筑物、墓穴和坑洞等,若有发现,需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核实。

(3)核查各种类型过渡段的地层纵横向变化情况。

(4)核查软土、膨胀土、人工填土等特殊岩土的分布与特征。

(5)核查危岩、滑坡、液化土等不良地质的分布与特征。

(6)项目部全部核实,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7)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相差较大时,由勘察设计单位组织勘察验证。

6.4地基处理工程

(1)施工前进行路基地基条件核查,特别是需地基处理范围的岩土定名、状态、密实程度、基本承载力和变形指标等。

(2)地基处理过程中由项目部记录各类桩基的施工地质情况,特别是桩端持力层和桩体主要受力层的地质条件。

(3)项目部全部核查,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4)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对桩基承载力试验和钻探取芯试验进行现场确认;对洞穴处理范围及效果进行现场确认。对原地面处理、桩长及地基处理深度进行现场核实。

(5)钻孔灌注桩核查内容参照桥梁工程全部核查。

6.5路堑工程

(1)路堑每一级开挖需对照设计文件核对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如地下水位、地质分层等,地表应加强危岩落石的核查。

(2)项目部每30m进行一次地质素描,施工至堑底标高后,按左右侧分别绘制路堑正视图及代表性路堑横断面图。

(3)对岩层产状、不利结构面、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土分界面、软弱夹层等进行重点核查。当土石界面不清时,采用钎探、挖探等手段检验。

(4)项目部全部核查,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5)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10027-2012)的规定,对覆盖型岩溶路堑由勘察设计单位按施工阶段岩溶勘察规定进行勘察。

(6)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相差较大时,由勘察设计单位组织勘察验证。

6.6低矮路堤及路堑基床条件

(1)低矮路堤及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核查基床强度及土质条件,灰岩路堑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详细查明岩溶发育程度;一般土质及软质岩石路堑、膨胀土路堑采用机动钻探土工试验结合静力触探或载荷板试验、动力触探等对基床土的土质特征和强度进行检测。

(2)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3)当与设计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

6.7预加固桩工程

(1)项目部先跳桩挖1孔-2孔进行地质核查。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桩底以及侧壁地质情况。

(2)基底为软弱地基时,项目部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每桩检测1处,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

(3)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4)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由勘察设计单位对代表性的桩进行现场确认:a、当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吻合或地质条件比设计预期变好时,每隔3

根桩现场确认1根桩;b、当地质条件恶劣或存在不均匀风化时,勘察设计单位全部现场确认

(5)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设计单位组织补充勘察。

6.8支挡结构明挖基坑

(1)项目部分段跳槽开挖,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坑底以及墙背地质情况。

(2)基底为土层时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动力触探核查,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沿基坑纵向每15-20m检测1处,且每个工点不少于3处。基底为岩层时现场观察,对可能存在不均匀风化的岩层基坑,采用风钻沿基坑纵向每10m钻探5m核查。

(3)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按要求核查。

(4)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采用情况出入较大时,设计单位组织补充勘探。

6.9陡坡路基

(1)项目部采用静力触探或机动钻探核实。每20m布置一个勘探断面,每个断面布置3个勘探孔,分别位于线路中心和两侧坡脚。

(2)核查重点是地层横向变化情况、软弱夹层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附近有泉眼或地下水露头时应增加勘探密度和深度,查明是否为断层等构造水。

(3)项目部全部核实,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4)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全部现场确认。

(5)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项目部报设计单位研究安排适当补充勘察。

6.10取土场填料

(1)项目部采用钻探、挖探等适宜手段取样化验核实填料类型。每个取土场不少于五处核实点。试验内容包括一般物理指标、重型击实试验、强度指标以及改良土重型击实试验、改良土的强度指标)。

(2)项目部全部核实,并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按要求核查。

(3)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项目部报设计单位组织补充勘察。

七、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核查

7.1隧道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内容

隧道洞口边、仰坡地质条件;隧道门端墙和翼墙、挡土墙基坑;洞身地质条件等。对可溶岩隧道,由勘察设计单位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的规定,按施工阶段岩溶勘察规定,在仰拱施工前或隧道贯通后对隧道岩溶发育情况及处理措施进行补充勘察。

7.2隧道洞口边、仰坡地质条件

(1)核查方法参照路基工程地质核查-路堑挖方工程。

(2)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3)当与设计不符时,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

7.3隧道门端墙和翼墙、挡土墙基坑

(1)核查方法参照路基工程地质核查-支挡结构基坑工程。

(2)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3)当与设计不符时,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

7.4 隧道洞身地质条件

(1)施工前局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加强地表调查,核实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超前地质预报的资料分析研究,作出准确及时预报,核实是否与设计情况相符。

(2)洞身开挖中,项目部应每一开挖循环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别围岩稳定性,并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工序管理规定及时施做超前水平钻孔和加深炮孔,以便及时掌握洞身地质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3)核查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含气构造及其性质特征。

(4)结合设计图,核实断层等地质构造的详细特征。

(5)项目部全部检验,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6)当与设计不符时,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八、环境水、土对混凝土侵蚀性的核查

(1)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地貌单元至少应取1组地下水(地表水)、1组土样,若工点长度大于2km,每2km加取1组,其中每一处桥梁工程至少应采取1组水样(若遇河道、水渠、排污沟、水塘等水体,加取地表水1组)和1组土样,路基工程根据工点长度可结合桥梁工程参考使用或加取。各组水样均需另含1瓶250ml添加2-5g大理石粉的水样。

(2)项目部全部检实,并报监理单位按要求核查。

(3)当与设计不符时,项目部报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附件:

1.桥梁桩基础地质核查对照样表

2.扩大基础地质核查对照样表

3.路基地质核查对照样表

4.隧道地质核查对照样表

附件1:

桥梁桩基地质核查对照表

单位工程名称:XX铁路XX特大桥(桥中心里程)编号:

附件2:

扩大基础地质核查对照表

单位工程名称:XX铁路XX特大桥(桥中心里程)编号:

附件3:

路基地质核查记录表

工程里程:工程名称:编号:

注明:1、桩和基坑核查采用桥梁相应表格型式,表头修改;2、素描图指剖、立或平面图。附件4:

隧道地质核查记录表

工程里程:工程名称:编号:

注明:1、桩和基坑核查采用桥梁相应表格型式,表头修改;2、素描图指剖、立或平面图。

标准工艺策划方案

标准工艺策划方案 第一章概述 一、编制目的 为在集贤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中规范要求、科学指导,做到各项施工活动都有可遵循的操作性文件,以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为加强“标准工艺”应用,确保集贤500kV变电站建筑工程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争夺国网2011三季度项目管理流动红旗;同时应建设单位“标准工艺”应用活动方案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主要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库》 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光盘》 200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06 《国家电网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管理规定》2010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Q/GDW248-200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房屋建筑部分)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管理办法2004版》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 2、其他依据 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上级相关文件等。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站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以东20km的集贤县升昌镇北侧0.4km东方红村。依饶(依兰到饶河)公路在拟建场地北侧3km处通过,交通方便。 占地面积7.44公顷(112亩),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5.59公顷(84亩)。 施工范围包括变电站主控、通信建筑、继电小室、电缆沟道、围墙及大门、所内道路及地坪,铁栅栏,构支架及设备基础、独立避雷针基础、主变中性点构支架基础、主变压器事

第八章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八章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学习目标:了解工程中常遇到的特殊土的形成、特性、分布范围及处理方法。 学习重点:湿陷性黄土,软土及粘土的成因、分类、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 学习建议:抓住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掌握特殊土地及的处理方法。 我国地大物博,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土由于形成时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成分不同而具有显著不同的特殊工程性质。特殊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红黏土主要分布于西南亚热带湿热气候地区;膨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和中南地区;多年冻土及盐渍土主要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8.1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土一般是指非饱和的不稳定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遇水后发生显著的沉陷。湿陷性土在地球上分布很广,主要有风积的砂和黄土、次生黄土状土、冲积土、残积土;还有可溶性盐胶结的松砂、分散性粘土以及盐渍土。其中,以湿陷性黄土的分布面积最广。 1.湿陷性黄土的形成 黄土是在风的搬运作用下沉积,没有经过次生扰动、无层理、含大孔隙的黄色粉质碳酸盐类沉积物。其它成因、黄色、具有层理和夹有砂、砾石层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黄土和黄土状土(以下统称黄土)在天然含水量时,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遇水后,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有的会产生大量的沉陷变形,有的却并不发生湿陷。前者称为湿陷性黄土,后者称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作用下产生湿陷性的)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湿陷性的)。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为天然孔隙比和天然含水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黄土的天然孔隙比越大,则湿陷性越强;黄土的湿陷性随其天然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弱;当含水量相同时,黄土的湿陷量将随浸湿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给定的天然孔隙比和含水量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湿陷量将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黄土天然孔隙比一般在1.00左右,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含量在60%以上),含大量的可溶盐,颜色为黄色或褐色,天然剖面形成垂直节理,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 2.湿陷变形的特征指标 衡量黄土湿陷性变形特征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和湿陷起始含水量。 1)湿陷系数δs:湿陷系数是单位厚度土样在规定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所产生的湿陷量。δs可通过室内侧限浸水压缩试验确定。湿陷系数的大小反映了黄土对水的湿陷敏感程度。δs越大,表示土受水浸湿后的湿陷性越大。一般认为:δs≤0.03,为弱湿陷性;0.03<δs≤0.07,为中等湿陷性,δs>0.07,为强湿陷性。 2)湿陷起始压力psh :黄土在某一压力作用下浸水后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叫湿陷起始压力。如果作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压力小于这个起始压力,地基即使浸水,也不会发生湿陷。psh值常通过室内浸水压缩试验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确定。黄土规范规定,当按室内试验确定时,可在p~δs曲线上取δs=0.015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起始压力;当按载荷试验确定时,应在p~δs(δs为浸水下沉量)曲线上取其转折点所

标准工艺策划及实施方案范文

标准工艺策划及实 施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张家口大青沟110kV变电站 标准工艺策划及实施方案 北京送变电公司 张家口大青沟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部 07月

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制年月日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理念、标准工艺责任、质量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管理措施 (2) 1.成立标准工艺实施小组 (2) 2.技术保证措施 (2) 3.物资保证措施 (3) 4.过程控制措施 (4) 5.开展质量攻关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加强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强化质量通病防治手段落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加强施工阶段工程标准工艺检查 (6) 4.全面落实“标准工艺”要求 (6) 5.规范开展三级质量检验工作 (7) 2 2020年4月19日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6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本章要点: 岩(土)质边坡工程地质问题、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赤平极射投影图法 学习目标: 会分析岩(土)质边坡破坏类型;了解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斜坡的形成,使岩土体内部原有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出现坡体应力重新分布,主应力方向改变,应力又产生集中;而且,其应力状态在各种自然营力及工程影响下,随着斜坡演变而又不断变化,使斜坡岩土体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与破坏。不稳定的天然胁迫和人工边坡,在岩土体重力、水及震动力以及其它因素作用下,常常发生危害性的变形与破坏,导致交通中断、江河堵塞,塘库淤填,甚至酿成巨大灾害。 根据组成边坡的主体材料不同,边坡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而这两者主体材料的结构、性质差别很大,其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也不相同,需要分开进行研究。 边坡的稳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简单归纳起来有边坡体自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的形状和尺寸、边坡的工作条件及边坡的加固措施等几个方面。 6.1 岩质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6.1.1岩体结构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岩体结构 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统称为结构面。岩体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岩块)称为结构体。所谓岩体结构,就是指岩体中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征,它既表达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组合,又反映了结构体的大小、几何形式及排列。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无论是边坡岩体的破坏,地基岩体的滑移,还是隧洞岩体的塌落等,大多是沿着岩体中软弱结构面发生的。也就是说.岩体受工程作用力的破坏过程,主要是结构体沿结构面的剪切滑移、拉开以及整体的累积变形和破裂。因此,从岩体结构的观点分析岩体稳定问题,首先应研究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1、结构面及类型 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五类。其主要特征见表6-1。 2、结构体及类型 不同形式的结构体的组合方式决定着岩体结构类型。常见的岩体结构类型可划分为块体结构、镶嵌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层状碎裂结构和等六类。其主要特征见表6-2。 二、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公路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工程地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就是路堑边坡稳定问题以及路、桥地基稳定问题和隧道围岩稳定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岩体的稳定问题。所谓岩体稳定,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岩体不产生破坏性的剪切滑动、塑性变形或张裂破坏。 岩体稳定分析,目前一般多通过岩体结构分析、力学分析及对比分析进行,三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验证,作出综合评价。

工艺美术品项目实施方案

工艺美术品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贵金属工艺品是指以金、银等贵金属为载体,通过创意设计和现代工 艺将贵金属与中华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创意产品,其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 属性,表现出较高的设计价值、工艺价值和纪念价值。根据材质可分为: 纯金制品、纯银制品及金银镶嵌制品等;根据产品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币、章、条、砖和三维立体类等。 该工艺品项目计划总投资2629.8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51.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9%;流动资金578.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01%。 达产年营业收入4030.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87.10万元,税金及附 加44.23万元,利润总额942.90万元,利税总额1117.19万元,税后净利 润707.1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10.0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85%,投资利税率42.48%,投资回报率26.89%,全部投资回收期5.22年,提供 就业职位84个。 2018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6%, 增速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高于轻工行业2.8个百分点。从全年月度 累计增加值增速走势来看,工艺美术行业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两头低 中间高,各月均高于轻工业水平。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工艺美术品项目 工艺品,是一种手工艺的产品,即通过手工或者机器将原料或半成品 加工而成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工艺品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 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工艺品(Crafts)是一种依靠一定制作工艺和特种材料相结合的产品,如今工艺品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商品品类,产品趋于多 样化。工艺类产品可以分为美术工艺(Painting&Drawing)、儿童工艺(KidsCrafts)、食品工艺(EdibleArts)、缝制工艺(Sewing&Fabric)、纸制工艺(PaperCrafts)、木制工艺(WoodCrafts&HomeDecor)、针织工 艺(Knitting&Crocheting)、珠制工艺(Beads&Jewelry)、其它工艺(others)、花卉工艺(FloralCrafting)、刺绣工艺(NeedleArts)等 11大类。 (二)项目选址 某循环经济产业园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一、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一)边坡的变形类型 1、卸荷回弹 卸荷回弹是斜坡岩体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斜坡中经卸荷回弹而松弛,并含有与之有关的表生结构面的那部 分岩体,通常称为卸荷带。 (1)河谷下切,在陡峻的河谷岸坡上形成的卸荷裂 隙;路堑边坡的开挖,使新的卸荷裂隙产生。 (2)上覆岩石被剥蚀去,深部的岩石形成平行于地 面的卸荷裂隙,常见于花岗岩出露地区,尤其是采石场 里。 2、蠕动: 斜坡的蠕变是在坡体应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 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 新的表生破裂面。 (1)表层蠕动

疏松的土质边坡 破碎的岩质边坡 疏松的土质边坡破碎的岩质边坡 层状结构的岩质边坡 (2)深层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坡体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坡体蠕动 (二)边坡的破坏类型 1、表层破坏 (1)剥落: (2)冲沟: (3)滑塌: 2、深层破坏 (1)滑坡 (2)崩塌、落石 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岩土性质和类型 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

难以成形边坡。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 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岩层或结构的产状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影响,水平岩层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存在陡倾的节理裂隙,则易形成崩塌和剥落。同向缓倾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比反向倾斜的差,这种情况最易产生顺层滑坡。结构面或岩层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如岩层倾角小于1 0°~15°的边坡,除沿软弱夹层可能产生塑性流动外,一般是稳定的;大于25°的边坡,通常是不稳定的;倾角在15°~25°的边坡,则根据层面的抗剪强度等因素而定。同向陡倾层状结构的边坡,一般稳定性较好,但由薄层或软硬岩互层的岩石组成,则可能因蠕变而产生挠曲弯折或倾倒。反向倾斜层状结构的边坡通常较稳定,但垂直层面或片理面的走向节理发育且顺山坡倾斜,则亦易产生切层滑坡。 3.水的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少滑坡的典型实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或者水是滑坡的触发因素;充水的开裂隙将承

8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Ⅰ、名词解释(5道) 1、岩质边坡得变形:就是指边坡岩体只发生局部位移或破裂,没有发生显著得滑移或滚动,不致引起边坡整体失稳得现象。P170 2、松动:边坡边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部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得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得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P170 3.边坡卸荷带:发育有松动裂隙得坡体部位、P170 4。剥落:边坡岩体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表层岩体破坏成岩屑与小块岩石,并不断向坡下滚落,最后堆积在坡脚,而边坡岩体基本上就是稳定得。P171 5。蠕动: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长期缓慢得变形。P171 6、表层破坏:岩质边坡得表层破坏主要就是地表应力释放、物理风化等原因引起得,其破坏深度一般为几cm~几m,主要表现为松动与剥落。P171 7。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边坡下部或坡体内部,按其形成机制特点,深层蠕动有软弱基座蠕动与坡体蠕动两类。P171 8.松驰张裂:指边坡岩体由卸荷回弹而出现得张开裂隙得现象。 9。倾倒:也称崩塌落石。P173 10。顺层边坡:发育在单斜岩层地区得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坡面与层面一致,被称为顺层边坡、P174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8道) 1.松动裂隙,张开程度及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P170 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2、当( )时风化剥落可能引起崩塌。P171 A。在软硬互层边坡上B、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C、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 D。岩层倾角与坡脚相差很大 3。下列边坡最易发生蠕动变形得就是()。P171 A。页岩B.砂岩C。灰岩D、花岗岩 4、下列能产生剪切裂隙得就是( )。 A.松弛张裂B.卸荷裂隙C。滑坡后壁D。边坡坡脚 5.边坡格构加固起到了( )作用。P185 A.提高抗滑力 B.减小下滑力 C.传力结构D、美观 6、土质边坡发生表层滑塌得主要因素就是( )。P169 A。日照 B.地下水C、人类耕作D、地震 7、当边坡(),且层间接触面得倾向与边坡方向一致,有时由于水得下渗使接触面润滑,造成上部土质边坡沿接触面滑走得破坏。P170 A.上层为土,下层为基岩 B.上层为土,下层为土C、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基岩 D、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土 8。有时反坡向得薄层岩层会向临空面一侧发生弯曲,形成“点头弯腰",这就是因为( )、P171 A.风化B。软硬岩互层C.人工开挖D。倾角大于坡脚

标准工艺应用策划实施方案

目录 一、概述 (1) 1.1 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二、“标准工艺”应用目标 (1) 三、工程项目“标准工艺”应用策划组织 (1) 3.1组织机构 (1) 3.2机构职责 (2) 四、“标准工艺”应用策划 (2) 4.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2) 4.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 (3) 4.3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 (4) 4.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标准工艺”控制措施 (7) 附件1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效果自评价表 (9) 附件2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考核评分表 (10) 附件3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考核评分表 (12) 附件4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考核评分表 (14) 附件5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评价汇总表 (15)

一、概述 1.1 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落实国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工作要求,统一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施工工艺管理,提升本工程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进一步深化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三、工艺标准库”;“四、典型施工方法”),使本工程符合应用条件的各项施工作业严格执行国网公司“标准工艺”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 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2号); 3《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515号); 4《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重点措施》(基建质量[2012]20号); 5关于做好《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配置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部门文件(基建质量[2011]313号); 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二)施工工艺示范光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四)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 7本工程建设单位编制的的《建设创优规划》、《建设管理纲要》。 二、“标准工艺”应用目标 本工程凡符合“标准工艺”应用条件的施工作业,应用率达到100%,“标准工艺” 的应用效果符合率100%。结合“四新” 应用开展施工工艺的创新与研究。 三、工程项目“标准工艺”应用策划组织 3.1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工程项目“标准工艺”应用策划管理组织机构,负责项目部有关项目“标准工艺”的策划、准备、实施。“标准工艺”应用策划小组成员将在公司指导下,在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督导协调下开展工作,小组由以下成

8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Ⅰ.名词解释 (5道) 1.岩质边坡的变形:是指边坡岩体只发生局部位移或破裂,没有发生显著的滑移或滚动,不致引起边坡整体失稳的现象。P170 2.松动:边坡边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部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P170 3.边坡卸荷带:发育有松动裂隙的坡体部位。P170 4.剥落:边坡岩体在长期风化作用下,表层岩体破坏成岩屑和小块岩石,并不断向坡下滚落,最后堆积在坡脚,而边坡岩体基本上是稳定的。P171 5.蠕动: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长期缓慢的变形。P171 6.表层破坏:岩质边坡的表层破坏主要是地表应力释放、物理风化等原因引起的,其破坏深度一般为几cm~几m,主要表现为松动和剥落。P171 7.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边坡下部或坡体内部,按其形成机制特点,深层蠕动有软弱基座蠕动和坡体蠕动两类。P171 8.松驰张裂:指边坡岩体由卸荷回弹而出现的张开裂隙的现象。 9.倾倒:也称崩塌落石。P173 10.顺层边坡:发育在单斜岩层地区的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坡面与层面一致,被称为顺层边坡。P174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8道) 1.松动裂隙,张开程度及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 P170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时风化剥落可能引起崩塌。P171 A.在软硬互层边坡上 B.岩层倾向和坡向相同 C.岩层倾向和坡向相反 D.岩层倾角和坡脚相差很大 3.下列边坡最易发生蠕动变形的是()。 P171 A.页岩B.砂岩 C.灰岩 D.花岗岩 4.下列能产生剪切裂隙的是()。 A.松弛张裂 B.卸荷裂隙 C.滑坡后壁D.边坡坡脚 5.边坡格构加固起到了()作用。 P185 A.提高抗滑力 B.减小下滑力C.传力结构 D.美观 6.土质边坡发生表层滑塌的主要因素是()。 P169 A.日照B.地下水 C.人类耕作 D.地震 7.当边坡(),且层间接触面的倾向与边坡方向一致,有时由于水的下渗使接触面润滑,造成上部土质边坡沿接触面滑走的破坏。P170 A.上层为土,下层为基岩 B.上层为土,下层为土 C.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基岩D.上层为基岩,下层为土 8.有时反坡向的薄层岩层会向临空面一侧发生弯曲,形成“点头弯腰”,这是因为()。P171

(整理)工艺方案及生产测试方案

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目录 1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编写依据 (3) 2产品概述 (3) 3工艺 (3) 3.1工艺分析 (3) 3.2工艺路线 (3) 3.3工艺流程 (3) 3.4工艺防护要求 (3) 3.4.1环境要求 (3) 3.4.2操作要求 (3) 3.5加工控制 (4) 3.5.1外协件 (4) 3.5.2自加工 (4) 3.5.3调整 (4) 3.6关键工序控制 (4) 3.7工装 (4) 3.8工艺和工装的验证 (4) 3.9成套工艺文件 (4) 4 生产测试 (4) 4.1 系统结构 (4) 4.2 生产测试分析 (4) 4.3 测试要求及装备 (5)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工艺方案是指导生产部门如何组织生产,如何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去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纠正措施。通过调整、优化、组合、提高,使信息流得以有效的掌握,控制生产周期、生产过程的每一步,并得到合理地安排和调整。(为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生产等工作提供基础与约束。) 1.2 编写依据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要求、公司的实际情况、有关标准和法规等而编制工艺方案。 2产品概述 介绍产品的基本情况。 3工艺 3.1工艺分析 3.1.1根据产品方案,对产品特性、结构、精度要求的工艺分析。 3.1.2采用的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可行性,成熟工艺的采用情况。 3.1.3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保证制造质量的分析。 3.1.4对活动件、装配件设计进行工艺性分析。 3.1.5根据产品特性突出工艺设计的注意点。并分析生产系统的效率高低、难易程度及生产成本的大小。 3.1.6工艺薄弱环节的技术措施计划。 3.1.7 采用特种工艺(放射、化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2工艺路线 根据,确定产品制造过程的产品的工艺分工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3.3工艺流程 根据及工艺路线,确定产品的生产过程,完成工艺流程图。 3.4工艺防护要求 3.4.1环境要求 根据,说明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要求,包含生产环境要求,设备及物料保护环境等。 3.4.2操作要求 根据,确定在装配、检验、调试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保护上操作和对人员辐射防护的要求。

(建筑工程管理)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第八章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和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第壹节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路基所出现的各种软化、变形和整体失稳壹般称为路基病害。路基病害常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关,其实质是路基工程地质问题。 壹、路基不均匀变形 路基不均匀变形以路基沉陷变形较为常见,但也包括鼓胀变形。除路基施工碾压不够外,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常是主要原因。软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岩溶空洞和地下矿山采空区等分布区域的路基常出现路基沉陷变形,而在盐渍土和膨胀土分布地区的路基则出现不均匀鼓胀变形。 1、软土路基沉陷 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和透水性小等不利的工程性质。在软土上修筑公路时,经常遇到软土地基压缩变形和地基剪切破坏带来路堤过大沉陷和破坏俩大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壹般有换填法,抛石挤泥法,反压护道法,砂垫层法,预压、沙井或袋装沙井、挤密沙桩、塑料板等排水法,石灰、水泥或化学药剂加固法等。 2、黄土地基沉陷 黄土路基常出现路堤下沉、坡面冲刷、边坡滑塌和滑坡、冲沟侵蚀路基等工程病害。特别是湿陷性黄土浸水后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工程病害更是经常发生而且强烈。 3、多年冻土路基变形 由于修筑公路破坏了多年冻土的水热平衡状态,吸热大于散热,多年冻土逐渐融化,引起路基基底发生不均匀沉陷,或由于水分向路基上部集聚而引起冻胀、翻浆。另外,路基下的冰丘、冰锥和季节活动层的冻融作用往往会使路基鼓胀,引起路基、路面的开裂和变形;当冰丘、冰锥溶解后,路基又发生不均匀沉陷。 4、膨胀土路基变形 膨胀土因特殊的工程性质对工程建筑产生多种危害,而且变形破坏具有反复性。在膨胀土地区,房屋建筑常普遍出现开裂变形;,路面常出现大范围、大幅度的随季节变化的波浪变形;路基常出现的病害有不均匀鼓胀和沉陷,沿路肩部位的纵裂和坍肩,在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的剥落、冲蚀、溜塌、坍滑和滑坡,有“逢堑必滑,无堤不坍”之说。 这些病害的产生必须具备俩个基本条件:壹是土具有胀缩特性,;二是水的渗入,。因此,控制填土的性质或改善土的胀缩性,减小路基、路面水的渗入,是防治膨胀土道路病害的重要手段。 5、盐渍土路基变形 影响路基盐胀的主要因素有土质、含盐类型、含盐量、土的含水量、土体密度、温度及其变化过程等。 空隙较小的粘性土和空隙较大的砂性土不利于水和盐分的迁移,对盐胀不利。壹般来讲,盐胀最为强烈的土为粉性土。 各种盐类中,以硫酸盐的胀缩最为明显,其中又以Na2SO4最强烈,氯盐和碳酸盐类的胀缩性较小。 6、岩溶和采空区路基沉陷 岩溶地区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由于地下洞穴顶板的坍塌,引起位于其上的路基及其附属构造无发生坍塌、下沉或开列;由于地下岩溶水的活动,或因地面水的消水洞穴阻塞,导致路基基底冒水、水淹路基、水冲路基以及隧道涌水等病害。 地下矿山采空区塌陷常造成地面大范围沉陷,给位于其上的公路带来路基路面变形和破坏。

北京工艺品项目实施方案

北京工艺品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我国传统手工艺行业共有企业约5万多家。其中私营企业约3.6万家,约占总数的72%;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制合作企业约0.4万家,约占总数 的8%。全行业形成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格局。 该特色手工艺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4160.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015.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9%;流动资金3145.2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2.21%。 达产年营业收入221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163.18万元,税金及 附加255.90万元,利润总额5034.82万元,利税总额5985.18万元,税后 净利润3776.1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09.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5.55%,投资利税率42.27%,投资回报率26.67%,全部投资回收期5.25年,提供就业职位332个。 我国民间手工艺品植根社会最基层,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并对其他文化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 族的一大特色产业。随着民间手工艺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 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一大批优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 中的翘楚。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北京工艺品项目 手工艺品,俗称“民间手工艺品”,民间手工艺品植根社会最基层,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生生不息,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并 对其他文化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 制作历史,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 传统手工艺,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和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它所做 的东西是供人使用的,在过去,可以说手工艺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园区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485平方千米,2019年末, 常住人口2153.6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北京地处中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及堤防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及堤防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摘要:以我省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为例,对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进行了探索。对堤防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堤防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堤防堤基地质结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方法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是堤防设计的基础。堤基地层的结构、组成及其承载性能、抗滑性能、渗透稳定性能等的评价是堤防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堤防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准确地发现、分析工程地质问题并做出相应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核心内容。我省位于黄河及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河道众多,堤防线长,如何针对我省河道及堤防地质条件的特点,对堤防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评价,是地质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1地基地质结构是堤防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 任何工程建筑都离不开它所依托的地质体,堤防工程建筑也不例外。堤防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堤防工程地基地质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堤防工程的基础型式及埋置深度。相应的,堤防地基地质结构类型不同,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只有查明堤基地质结构类型,才能从本质上把握堤基岩土性状、组合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等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并依据工程性状,合理划分地基地质结构类型,对所暴露出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和方案。 我省大部分范围属黄河流域,少部分范围属长江流域,还有部分区域为内陆河。河网纵横,河道变化较大,堤基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但总的特点不外乎为山区堤基地层以基岩为主,而河流冲洪积盆地、冲洪积平原及平原地区则以第四系松散层为主。根据堤基地层结构特点及工程性能、岩性组合、层位埋深等综合分析,我省堤防地基大体可分为3大类,8个亚类,各类结构特征、主要分布位置见表1。 2堤防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方法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在于从研究工程地质问题的表征出发,分析其原因、性质、形成和发展过程,找出堤防工程地质问题的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总结、分段、归类,为堤防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因此,堤防工程地质勘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堤防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及分段归类问题。而堤防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堤基稳定问题、堤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堤身稳定问题。 2.1堤基稳定问题及评价方法 2.1.1堤基承载力性能及沉陷变形问题 如表1所示,Ⅰ1及Ⅲ类堤基地层或以粘性土为主,或各类松散层呈互层状且极不均质,此类堤基地层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天然强度较低,且具弱透水性,软~流塑状,固结排水时间长,且具高压缩性及触变、流变性,在上部载荷作用下,可引起大堤不均匀沉降,导致大堤下沉、堤身裂缝。因此,应进行适量的现场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查明地基土的形成年代、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厚度以及上覆下卧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考虑堤防特点,最终做出正确评价。 我省各河流堤基地层除Ⅰ1及Ⅲ类为土堤基地层外,大部分河流堤基地层以砂砾卵石层及基岩类为主,此类堤基地层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其承载性能较好,堤基承载力一般大于300kPa,具有较好的地基承载力,能满足防洪堤基础强度要求。堤基地层不存在沉陷变形问题。 另外,对Ⅰ2及Ⅲ类堤基中,还可能存在有厚度较大的粉细砂堤基层,而堤基层均位于堤防工程之下,为饱水地基。故此类饱和砂土层还有可能发生震动液化而引起堤基失稳,造成大堤下沉、滑动。对此类地基,应进行液化判别。室内土工试验以颗粒分析为主,现场则以标准贯入试验为主,同时,还需查明此类土的成因类型及时代、地下水位埋深、工程区地震烈度,必要时还需进行土的波速试验。对此,《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A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N已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只有查明了饱和砂土的液化可能性,才能对此类堤基提出相应的堤基处理措施。如我省黑

浅析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浅析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地震边坡的稳定性,是工程地质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因为地质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对地质信息的不够了解,所以工程地质的科学定性与分析能够在地质环境多样的边坡工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签:地震边坡边坡稳定性地质工程分析 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等国内多次重大地震灾害,引发地质学者对地震影响条件的研究。引发地震的诱因具有非常多的因素,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经过地质学者对地震灾害的深入研究,地震边坡的稳定性讨论逐渐成为地质学者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无独有偶,水工环工程领域,岩土工程领域,同样对地震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极度关注。可以说,这是地质工程领域共同的研究难题。 1地震边坡稳定研究的意义 曾经在对地震边缘的稳定性研究中,从来没有通过工程地质领域的视角,去进行深度的研究。事实上,水工环工程研究,岩土工程研究,地震工程研究与地震边缘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都是地质工程领域内的核心研究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下测量地震边坡稳定性的试验,以及评估地震边坡稳定性的方式。然后分析出地震边坡的稳定性,及在何种地质环境中,会出现的不稳定性现象,最终归纳出影响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2测量地震边坡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2.1通过分析土质强度的方法测量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地震会造成边坡稳定性的变形。在模拟的地震环境中,对边坡的土质结构强度经行试验。测试边坡的土质结构强度,是否出现强度明显变化的现象产生。如果试验的结果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边坡的稳定性就不会应为地震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移位问题。 2.2通过模拟地震试验的方法测量稳定性 在按现实边坡的比例作出的微缩模型上,通过模拟地震,来测量记录地震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或变化。从而判断取本、取样边坡的稳定性是否会在发生地震中受到影响,发生永久性位移。 2.3通过拟静试验的方法测量稳定性 拟静试验就是模拟地震环境,通过简化水平恒定加速作用和竖直方向的恒定

标准工艺策划与实施计划方案

. .. . 大青沟110kV变电站 标准工艺策划及实施方案 送变电公司 大青沟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部 2012年07月 .. .. .. ..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 .. .. .. ..

目录 一、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理念、标准工艺责任、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管理措施 (2) 1.成立标准工艺实施小组 (2) 2.技术保证措施 (2) 3.物资保证措施 (3) 4.过程控制措施 (4) 5.开展质量攻关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加强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强化质量通病防治手段落实......................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加强施工阶段工程标准工艺检查 (6) 4.全面落实“标准工艺”要求 (6) 5.规开展三级质量检验工作 (7) 六、本工程执行的标准工艺 (7) 七、根据工程两点策划,本工程重点执行的标准工艺及工艺要求 (9) 1.建筑墙面 (9) 2.墙贴瓷砖墙面 (9) 3.人造石或天然石材窗台 (10) 4.细石混凝土地面 (10) 5.吊杆式灯具 (10) 6.建筑室开关及插座 (11) 7.地漏 (11) .. .. .. ..

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社会能源需求在快速增涨,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变成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怎样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地进行煤炭资源开采,成为全社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当前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具体了解分析,结合作者自身实际工作(山东煤炭地质局第四勘探队)的经验感悟,探讨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因素的评价方法现状及发展方向。 标签: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勘察阶段工程地质评价现状工程地质评价发展 0 引言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伴随大量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果处理解决不当,对煤炭开采工程带来人员经济损失,影响煤炭正常经济效益。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提供煤炭资源保障的同时,为煤炭的开发、利用、安全及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开展工程地质评价是十分必要且具重要意义的。 1 煤炭资源勘查阶段评价方法现状 1.1 勘查评价方法手段与设备有较大发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地质填图,就是将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基本记录在纸质媒体上,地质勘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费钱。 而如今,地质填图在传统的“老三件(锤子、罗盘、放大镜)”之上增添了“新三大宝”(GPS、计算机、数码相机),实现了地质勘查信息采集数字化、多源信息数据可视化、图件绘制自动化,有效丰富了地质信息,活化了图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填图过程和填图质量的飞跃。 1.2 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能力的提升 根据我国煤炭资源地形地质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查技术手段运用,充分采集各种地质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全面综合研究煤层赋存规律及其开采条件。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勘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煤炭资源地质综合勘查体系。 1.3 一体化资源综合地质勘查的有效规范 国务院及煤炭资源开发有关部委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并鼓励煤炭资源开采企业先采气,后采煤,走采气采煤一体化、地面与井下抽气采煤相结合的道路。现有的地面垂直井、多分支水平井抽采技术日益成熟,有效保障了

第一节 我国边坡工程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边坡工程 (一)我国对边坡工程的系统研究 我国对边坡工程的系统研究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涉及的自然边坡越来越多,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人工边坡,因而对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也日益加深。国内对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1)被动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对边坡变形破坏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及其危害性缺乏认识,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边坡失稳的事故屡屡发生,被迫对已发生的边坡进行勘测、研究和治理。既耽误了工期,又增加了投资,产生很大的浪费。 (2)专题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效的预防,减轻和防治边坡失稳造成的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种边坡的类型、分布、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及其发生和运动的机理,对此列出了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 (3)由治理为主发展到以预防为主阶段,逐步形成不稳边坡防治的理论体系(20世 纪80年代至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不稳边坡失稳造成的影响更加突出,对防 灾减灾的要求也更高。 (二)、岩土灾害检测光纤传感仪的技术背景 软土地基的形变和稳定是软基筑路工程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软基处理的 主题。它们与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施工时加荷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 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及准确预测工后沉降,应在工程全线选定具有代 表性的特殊断面和一般断面进行软基监测,定量测定地基的应力和应变系数, 以便动态地控制加载速率,监控并指导全线路堤填筑的施工,并为控制各类土 层的固结状况和有效固结深度积累资料。因此对软基进行监测是一项必不可少 的关键性工作。

[边坡,地质勘察,工程]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

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边坡的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综合分析边坡治理的必要性、原则性以及边坡治理的意义,进而对边坡治理工程的地质勘察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探讨分析某边坡工程失稳事故的地质勘察。 【关键词】边坡治理;地质勘察;边坡失稳 我国各地的地质条件不一,地质环境也很复杂,多地的公路工程常会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滑坡、边坡失稳等现象,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边坡失稳事故,就必须严抓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从地质勘察的工作中分析边坡工程的风险因素,从而更好的对边坡进行控制、管理和防治。对边坡工程进行地质勘察,首先可以查明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这对边坡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进而分析边坡工程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通过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和防治措施。 1 边坡治理工程 1.1 边坡的概念 1.1.1 边坡的概念 边坡是由人工或自然形成的一种斜坡,也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形式。然而边坡常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重大灾难事故,例如泥石流滑坡、工程坍塌、崩塌、剥落等事故,这些事故常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会影响国家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和谐。我国大部分的基础工程中都会涉及到边坡工程的问题,例如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矿山建设等,只有正确认识了边坡问题,对边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治理,才能有效的降低灾害的破坏力。 1.1.3 边坡失稳的分类 在研究边坡的稳定性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土质边坡失稳以及岩质边坡失稳。土质边坡有天然土坡和人工土坡两类,这类边坡发生失稳现象主要是因为剪力遭到破坏,外部影响因素多为地震、降雨以及人类活动等,失稳模式主要有:边坡土体沿土体内部发生圆弧型滑移和沿岩土界面或地面线发生折线型滑移。岩质边坡是在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的情况下使岩体形成的具有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岩质边坡的失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周边的建筑物以及人民可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应力场失衡导致边坡发生位移,内部影响因素为岩体自身的强度参数、边坡的结构特征等,外部影响因素除了地震、降雨以及人类活动外,还与温度变化、雨旱交替等因素有关。岩质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型和崩塌型。滑移型破坏特征为沿外倾结构面滑移或沿极软岩、强风化岩、碎裂结构或散体状岩体中最不利滑动面滑移。崩塌型破坏特征为沿陡倾、临空的结构面塌滑;由内、外结构不利组合切割,块体失稳倾倒;岩腔上岩体沿结构面剪切或坠落破坏;陡立边坡,因卸荷作用产生拉张裂缝导致岩体倾倒。 边坡治理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规避灾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生命财产和经济的损失。在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