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运用概况与未来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8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中药的使用也日益增加,从而促进
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
现在,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病痛缓解、调节免疫系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中
药的认识也日渐提高,中药配方颗粒也日益受到赞誉。
另外,中药配方颗粒还可以加强药效,提高疗效。
中药配方颗粒用于
治疗一些疾病后,不仅可以显著改善病情,而且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
症状的反复出现,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同时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用药的
副作用,降低日常生活成本,改善治疗质量。
总的来说,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用药安全、高效,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欢迎。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对策
1、加强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研究,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药配方颗粒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药配方颗粒技术是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下:
1. 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逐渐加深,中药配方颗粒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年产值达到数十亿元。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需要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这些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同时,新型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在不断涌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为了保障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发展趋势:
(1)个性化定制将成为主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中药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
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智能化生产将成为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
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也将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3)国际合作将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将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2024年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行业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2024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中药的认可度的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以上。
2.品牌竞争激烈市场规模的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导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无论是传统中药企业还是新兴的健康食品企业,都纷纷进入到这个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3.市场发展不平衡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较高,而一些较为欠发达地区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二、发展趋势1.品牌专业化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需要在品牌建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加强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产品个性化定制化消费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对特定症状或疾病的治疗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企业应推出更多种类的产品,并注重产品针对性的定制化,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3.渠道拓展和市场细分化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如建立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与医院药房合作等。
同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可以进行市场细分,推出不同价格、功效等的产品。
4.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一直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5.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发展需要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来规范市场秩序。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结尾: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扩大,品牌竞争激烈。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应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并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的固态中药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易服、方便、药效快、剂量准确等特点,因而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药配方颗粒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许多药企纷纷推出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3.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优势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优势:•易服方便:中药配方颗粒可以直接溶于水中或口服,不需要煎煮等繁琐操作。
•药效快:中药配方颗粒经过科学配比和加工,可以更快地释放药效,起到快速治疗的作用。
•剂量准确:中药配方颗粒按照标准比例制成,每袋剂量准确,避免了传统煎剂剂量不一致的问题。
•保存方便:中药配方颗粒在密封袋内,易于保存和携带,不易受潮变质。
4.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发展机遇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在当前形势下面临以下机遇:4.1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传统中药的需求逐渐增加。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方便易用的中药制剂,能够满足人们对中药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4.2 中医药政策扶持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3 网上销售渠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药配方颗粒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愈发便捷,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轻松购买到所需产品,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销售。
5.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挑战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市场上已有许多中药配方颗粒品牌,竞争激烈,药企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来保持竞争力。
•价格压力: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相对传统中药制剂较高,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因此药企需要控制成本并找到合理的定价策略。
•品质监管:由于市场监管不够严格,一些不法药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给整个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品质监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1.方便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的中药煎剂更易于患者服用,不需要自己煎煮,只需将颗粒溶解于水中饮服即可,方便快捷。
2.方剂稳定:中药配方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经过特殊处理使其方剂成分更加稳定。
与传统的中药煎剂相比,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了方剂的稳定性。
3.用药精确: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药材的比例和质量,使每一次服用的草药量一致,减少了因药材的质量变化而导致疗效波动的可能性。
4.用药个性化:中药配方颗粒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根据不同症状、体质、年龄等因素,增减或调整方剂中的一些药材成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5.提高疗效: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方便、稳定性高、药效精确,能够更好地保留草药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效,增加疗效。
首先,中药配方颗粒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需求。
由于中药配方颗粒方便携带、服用方便,尤其适合现代人口忙、时间有限的特点。
颗粒剂的便捷性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疗效的实现。
其次,中药配方颗粒为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可规范管理,对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的规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和发展。
再次,中药配方颗粒有利于中医药走向国际。
颗粒剂不仅易于携带和服用,而且不受中医药煎煮方法的局限,有利于将中医药传播到国际市场,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最后,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医药个性化治疗的目标。
中药配方颗粒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增加或减少一些药材的用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药配方颗粒的方便快捷、稳定性高、用药精确和个性化等特点,使其成为了现代社会对中医药的一种需求和选择,同时也有利于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
在不断的科技发展和研究进展的推动下,相信中药配方颗粒将在未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和前景。
2024年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环境分析概述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是指以中药原材料为基础,经过炮制、提取、加工等工艺过程,将中药配方制成固体颗粒剂型,并以此作为市场销售的产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认知与需求的提高,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规模逐年递增,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市场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单味、复方等不同形式的颗粒,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效果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分析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知名品牌,它们通过广告宣传、产品质量和口碑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常常会考虑品牌的信誉和口碑,因此品牌竞争对市场格局起着重要的影响。
2. 价格竞争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价格也成为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因素。
一方面,较低的价格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消费者;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产品常常会被认为价格合理。
因此,企业需要在价格策略上寻求平衡点。
3. 渠道竞争在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中,渠道竞争十分激烈。
传统的药店、医院和互联网平台等渠道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不同渠道对产品的宣传力度、销售政策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都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市场机遇与挑战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
1. 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便捷、易于服用的剂型,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因此,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2. 挑战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的监管问题、科学研究的不足、市场宣传的渠道和方式有待提升等。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4年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配方制备成颗粒状的一种现代化中药制剂形式。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疗效认可度的提高和对便捷、高效用药方式的需求,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报道,截至2020年,中国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预测,未来几年该市场的规模有望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
增长驱动因素1. 医疗需求增加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疗效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更多人需要中药来治疗和调节身体。
现代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方便、易用的中药制剂,能够满足人们对中药的需求。
2. 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和推广,以及国内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为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产品研发技术提升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包括提取技术、干燥技术和颗粒制备工艺等,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人们对该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市场竞争格局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中药生产企业,并且在不断增加。
其中,一些大型中药企业通过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新兴中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也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市场发展前景与挑战市场发展前景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疗效认可度的提高和对便捷、高效用药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国家对传统中医药的支持和推广力度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挑战市场上现代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种类众多,竞争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中药配方颗粒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目录壹中药配方颗粒概述贰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叁中药配方颗粒的挑战肆中药配方颗粒的未来发展趋势伍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陆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链柒中药配方颗粒的社会责任中药配方颗粒概述壹概念及特点中药配方颗粒:将中药饮片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工艺制成颗粒状制剂特点:方便携带、服用方便、质量稳定、易于保存优势:提高中药疗效、减少浪费、便于标准化生产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目前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发展历程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研究配方颗粒200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批6家企业生产配方颗粒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2021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正式结束试点工作,全面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主要生产企业同仁堂:中国最大的中药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经验云南白药:中国著名的中药生产企业,拥有独特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康美药业:中国领先的中药生产企业,拥有现代化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九芝堂:中国著名的中药老字号,拥有丰富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历史市场规模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翻一番市场潜力巨大,竞争激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贰方便快捷免煎煮:直接冲泡,方便快捷保质期长:采用现代工艺,保质期更长口感好:口感更佳,易于接受定量包装:剂量准确,便于携带质量稳定原料来源:选用道地药材,质量有保障生产工艺:采用现代科技,严格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检测:严格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储存运输:采用先进技术,保证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易于储存独立包装:方便携带和储存保质期长:不易受潮、变质占用空间小:节省储存空间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便于携带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储存独立包装,方便服用和携带易于溶解,无需煎煮,节省时间便于运输和储存,降低物流成本中药配方颗粒的挑战叁法规政策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法规政策的变化对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法规政策对生产企业的影响中药配方颗粒的法规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技术研发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如何保证颗粒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研究:如何开展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化:如何实现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市场竞争法规政策变化,影响市场格局市场推广难度大,消费者认知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消费者认知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较高,消费者对其接受度有限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和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消费者对其信任度有待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认知度较低,消费者对其了解不足消费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疑虑中药配方颗粒的未来发展趋势肆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创新制剂:开发新型中药配方颗粒,提高疗效和适应性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研发创新:加强研发投入,开发新药和适应症,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拓展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扶持力度技术创新:研发新型中药配方颗粒,提高疗效和稳定性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信任度国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影响力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研发,提高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加强品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营销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国际化发展l国际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增加l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政策,有利于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化发展l技术研发: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疗效,增强国际竞争力l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医药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伍政策法规l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管l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等l监管要求:生产企业需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需符合国家标准l监管措施:定期检查、抽检、飞行检查等,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质量标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中药配方颗粒的检测项目应包括成分、含量、杂质等生产企业应定期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监管体系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管监管趋势: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监管措施:生产企业需要取得生产许可证,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监管法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法规完善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试验,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的追溯体系,确保中药配方颗粒的来源和质量可控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加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监管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链陆原材料供应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的种植和培育,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供应中药材质量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检验和检测,保证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中药材物流:中药材的运输和仓储,保证药材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中药材加工:中药材的加工和炮制,保证药材的纯净度和药效生产工艺原料选取:选择优质中药材,保证原料质量提取工艺:采用现代提取技术,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浓缩工艺:采用低温浓缩技术,保证有效成分不流失干燥工艺: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保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包装工艺:采用自动化包装技术,保证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销售渠道医院药房:直接面向患者销售,方便快捷药店:通过药店销售,覆盖面广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方便消费者购买专业机构:通过专业机构进行销售,提高销售效率售后服务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解答客户关于中药配方颗粒的问题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指导客户正确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提供售后服务热线,方便客户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定期回访客户,了解客户使用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售后服务中药配方颗粒的社会责任柒环保生产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绿色包装: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生态保护: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促进药材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社会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高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关注环保问题,通过绿色生产、减少污染等方式,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运用概况与未来趋势作者:张斐姝蔡舒婷舒忻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6期[摘要] 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环节中的质量可控性(配制及调剂)、价格、安全有效性及合理使用情况等问题,从而为制订国家标准或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及管理对策。
中药配方颗粒是我国中药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不仅免除煎煮、服用便捷、起效迅速,且工艺先进、利于贮存,顺应了现代社会对药物的基本要求,在国内外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临床使用中,与传统饮片水煎剂相比,其在安全性、等效性及价格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以建立在对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有充分认识的标准水煎剂为参比,临床中采用颗粒剂与水煎剂互补共存,以经方为基础创制复方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药对加减为辅,将在中医临床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运用;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中图分类号] R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a)-0070-04[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formula granule on clinical status, quality controllability and good stability (compounding and dispensing ), price, reasonable useag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 or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teriamedica formula granule is a great reform on CM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erbal pieces, CMM formula granule is not only convenient and rapid-acting as boiling-free, but also advanced in producing techniques, and easily handled in storage. It can perfectly meet the basic reqirement on modern drugs and have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yet is also hindered by several problems regarding equivalence, and security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tc. Respect the reg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water decoction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practice, adopt complementary and existence of CMM and CMM formula granule, mainly for Classical prescription granules,supplemented by single formula granule, CMM formula granule will have broa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prospects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mula granule; Clinic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Future trends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生活越来越追求便捷式的服务理念。
传统中药煎煮时间长,不易保存,携带不便等诸多不足不断暴露,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患者对于中药的依从性差[1]。
研究表明:全国中药饮片产量正以每年14%~28%的速度递减,这说明最具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汤剂用量正在减少,中医临床治疗的领域也正在缩小[2]。
因此如何在提高传统饮片质量的基础上发展中药饮片剂型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成为促进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改革方向[3]。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21世纪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与时俱进的产物,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们的认可。
它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材料,采取现代化工艺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组成“全成分”提取物[4],既保留了中药饮片的四气、无味和功效,又易于现场调剂发放、携带服用方便、质量基本可控,符合现代消费与生活需求,故为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并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高效、方便的现代化中药制剂[5]。
其改变了水煎剂大包抓药、大锅煮药、大碗喝药的特点,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改良剂型,目前仍面临以下问题:质量可控性、与饮片相比安全等效性、价格偏高、包装规格及服用方法等临床合理使用情况等[6]。
1 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内外的使用情况20世纪70年代,日本率先在中药颗粒制剂上取得成功,此后韩国、中国台湾纷纷效仿。
因技术工艺和医疗环境限制,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各企业间对于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及标准规定不尽相同。
在日本,按照“汉方认定医制度”,只有已取得西医师资格者才有权开具汉方制剂处方[7]。
中药颗粒制剂被称为“汉方药”,现有汉方药厂40多家,主要生产210种中药经典方剂,单味中药浓缩颗粒200多种[8]。
因日本掌握中医的精髓,即辨证论治理论的医生不多,故主要生产以经方为主的复方配方颗粒,并以传统经方命名组方而成。
费用上,中药配方颗粒被列为国民健康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之内,规定使用配方颗粒的患者,其费用可由国民健康保险基金支付,因此减少了中药饮片的数量[9]。
然而,缺少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应用汉方药治疗疾病,对病不对证,也是日本在汉方药使用上的不可取性,早年发生的“小柴胡事件”充分暴露了此点。
韩国主要生产单味中药颗粒,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90年代初,其共生产出供临床配方使用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约68种,至1996年发展到300多个品种,并列入国民健康保险用药范围[9]。
在我国台湾,中药配方颗粒剂被称为“科学中药”,受到大多数民众的欢迎。
因其注册要求较低,现有中药生产厂家30多个,复方生产300余种,单味中药400余种。
在美国市场上应用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基本上都是台湾产品。
台湾研制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采取电子机器调配,临时包装,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固定式包装[10];在新加坡等国,配方颗粒已经完全取代中药饮片[11]。
我国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研究相对较晚,从1992年江苏江阴天江药业研制出的中药颗粒制剂到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正式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历经10年。
直到现在,我国国内对于配方颗粒的生产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国家对生产企业采取试点生产、从严管控的政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只批准了6家试点生产企业[12]。
目前,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准许的6家试点企业主要生产单味中药配方颗粒。
在1200余种商品中药材中,超过一半的药味品种已经实现单味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国内配方颗粒制剂不但在内地30个省的1000多家中医院使用,部分厂家的产品还远销国外其他地区[13]。
从2002年至今,国内6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均按照国家颁布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对常用的数百种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及提取分离技术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同时为每味药物的颗粒制剂制订了质量控制标准[14]。
中药配方颗粒在部分医院应用快速增长,正逐步为医生和患者接受[15],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良好发展[16]。
2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的疗效比较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药品供应、管理方面体现出诸多优点,因而保证了较好的临床疗效:①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点,药物作用快,疗效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②可以单味药灵活组方或作为营养、保健品等,在慢性病、老年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7],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③急症可急用,提高了中医的应急能力;④便于运输、贮存、管理、不易虫蛀及霉变,减少剂量损失,一定程度上保证药品质量,减轻药房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在肯定颗粒剂临床疗效的同时,历来有关“单煎”“共煎”的分歧仍存在。
传统的中药汤剂在煎煮过程中,不同中药饮片中的化学成份之间会出现“相互吸附”“相互沉淀”“相互助溶”,从而影响了单味中药成分的溶出率[18-19]。
现今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从表面上看被视为各味药物之间的简单混合物,因此被质疑其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性有别于传统的中药水煎剂。
尤其矿物类、动物类及胶类药,如生龙骨、生牡砺及贝壳类药物,由于其有效成分均为小分子有机物,因其含量较低提取出的稠膏极少;同时,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药材,由于制成颗粒状需加入大量的辅料,其含胶元性有效成分和高分子赋形剂,故制成颗粒剂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吸潮结块。
传统中药汤剂的复方合煎是药物之间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多味药物在煎煮过程中可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如酸碱性中和、成盐、重排、酯水解、苷类糖链水解、聚合、氧化、消除、变性等,因此中药汤剂是各味中药之间配伍合煎,水溶出的多种复杂成分使各种药味化学成分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从而改变某些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及改善口感,甚或降低细菌的抗药性[20],因而可充分发挥中药汤剂中各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
研究表明,单味提取物合并与合煎并不等效[21]。
依据动物药理模型实验和临床疗效验证试验,无论是对于传统中药汤剂的水煎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剂疗效的对比研究,还是“单煎”与“合煎”的药效、药理学分析比较,均表明二者的临床疗效并不等效,有些无显著差异,有些传统中药汤优于中药配方颗粒,有些配方颗粒优于传统饮片,因此对中药配方颗粒剂与饮片制剂的临床疗效的等效性研究仍任重道远[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