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噪声的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54
3ICS 1.100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Measurement of noise in the workplace2007年4月20日发布2007年1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修订而成。
与GBZ2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方法;——增加稳态、非稳态噪声及8h等效声级及40h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个人噪声剂量计并给出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
本标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营红声器材厂嘉兴分厂,奎思特技术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生、刘茁、何丽华、王建新、舒国华。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 测量仪器2.1 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 测量方法3.1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1.1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3.1.3 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3.1.4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3.2 测量仪器的准备3.2.1 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脉冲声除外)。
第三条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劳动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第四条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条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
第六条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噪声标准可按表1、2相应放宽。
第七条工业噪声检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
第八条对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第九条新建(包括引进项目)、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噪声的控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工业企业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卫生、劳动和有关部门合理选择厂址,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
没有卫生、劳动部门签字盖章,不准施工和投产。
第十条在现有工业企业中,凡噪声超过本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本标准要求。
在未达到标准前,厂矿企业必须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工人健康。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参照表表1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854 882 911 94最高不得超过115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参照表表2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904 932 961 99最高不得超过115第十一条各机械制造部门,要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标准中应有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附件一: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草案)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测量。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 4 部分:噪声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发布四个部分:——第 1 部分:生产性粉尘; ——第 2 部分:化学物;——第 3 部分:高温;——第 4 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 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李涛、孙伟、何丽华、张敏、周世义、杜燮祎。
1 范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 部分:噪声GBZ/T 229 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2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3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4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问>1s,A 声级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 的噪声。
3.5 噪声作业work(job)exposed to noise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 或40h/周噪声暴露 A 等效声级≥80dB 的作业。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 引用标准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 名词术语3.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3.3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3.6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 测量的参数4.1.1 A计权声级。
4.1.2 等效声级。
4.1.3 频谱。
4.2 测量仪器4.2.1 声级计:用I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 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 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 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 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测量方法5.1 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 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5.1.2 非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为起伏噪声,根据声级起伏幅度或变化规律相近的原则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域内,选择1个测点。
5.2 传声器位置: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卫生学评价时,传声器应置于离地1.5m高度;测量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时,传声器应置于入耳高度,距耳部10cm左右,并将传声器按水平方向放置。
1.目的规范声级计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测量,使其符合认可要求,保证检测数据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并符合统计学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一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一一噪声的测量工作。
3.职责1.1市场部负责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
3.2职业卫生评价室负责制定现场测量方案。
4.3现场检测室负责实施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及声级计的保管、现场使用、日常校准和维护工作。
4.工作程序4.1测量仪器4.1.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5.1.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4.2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2.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4.2.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4.2.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4.2.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4.3测量仪器的准备4.3.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多功能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声级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多功能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4.3.2测量前应用声级校准器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4.3.3多功能声级计或声级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1pA或等效声级1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4.4测点选择4.4.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4.4.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dB(A)o4.4.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4.4.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o4.5测量4.5.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IOmo4.5.2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作业场所噪声测定规范篇一: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引用标准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378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名词术语3.1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3.3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3.6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测量的参数4.1.1a计权声级。
4.1.2等效声级。
4.1.3频谱。
4.2测量仪器4.2.1声级计:用i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测量方法5.1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5.1.2非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为起伏噪声,根据声级起伏幅度或变化规律相近的原则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域内,选择1个测点。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脉冲声除外)。
第三条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劳动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执行。
第四条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负责解释。
第五条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分贝(A)。
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暂时达不到标准时,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90分贝(A)。
第六条对每天接触噪声不到八小时的工种,根据企业种类和条件,噪声标准可按表1、2相应放宽。
第七条工业噪声检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
第八条对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第九条新建(包括引进项目)、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噪声的控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工业企业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卫生、劳动和有关部门合理选择厂址,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
没有卫生、劳动部门签字盖章,不准施工和投产。
第十条在现有工业企业中,凡噪声超过本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本标准要求。
在未达到标准前,厂矿企业必须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工人健康。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参照表表1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854 882 911 94最高不得超过115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参照表表2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允许噪声〔分贝(A)〕8 904 932 961 99最高不得超过115第十一条各机械制造部门,要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标准中应有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
附件一: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草案)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测量。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gents in WorkplacePart 7:Noise2007-04-12 发布2007-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部分是根据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修订的。
与WS/T 69-1996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方法。
——增加稳态、非稳态噪声及8h等效声级及40h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个人噪声剂量计并给出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
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营红声器材厂嘉兴分厂、奎思特技术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王生、刘茁、何丽华、王建新、舒国华。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 测量仪器2.1 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 C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 测量方法3.1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1.1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