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体功能的调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一、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完成反射对反射弧的要求:1、解剖学上结构的完整性。 2、生理学功能上的完整性。 条件反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个体具有,后天获得 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数量无限,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角膜反射,握持反射,缩手反射——种族共有与生俱来 反射弧固定,数目有限

(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短暂

(二)体液调节

人体

机体的生理功能

全身体液调节局部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指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特点:范围小,不灵敏

二、机体功能活动的控制原理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单向式

反馈机制受抑制表现非自动控制方式

(二)自动控制系统

1、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分娩:

子宫平滑肌收缩抬头下降牵张宫颈胎儿娩出

加强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至发挥最大效应。正常状态下,数量较少:排尿,分娩,血液凝固,射精。(中途不可停止)

负反馈减压反射

血压升高血管压力感受器神经中枢血压降低

作用:维持机体的稳态

2、前馈控制系统

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应用

具有预见性,如:精神准备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教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中学罗福泉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 1.反射的理解. 2.反射弧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呢?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师:脑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它们的分工有些什么不同呢? 生:大脑控制高级的生命活动;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师:脊髓有怎样的作用? 生:反射和传导。 (二)、新课引入 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于是各个神经元就练成了人体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那么在人体信息感知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我们先来做个小小的实验。 (找一位同学到前面,双手背后。教师站在这个同学的后面,拿出牙签示意给其他同学看,注意不要让前面的那位同学看到。教师用这根牙签去扎这位同学的手。让其他学生观察现象。) 问题:当教师用牙签扎他的手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缩手反射。 这个活动是在人体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该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三)、新课讲授 1.那么什么叫做反射呢? 刚才,我们做了一个反射活动。手遇到烫的东西都会回缩,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都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都会立刻排尿,受到寒冷都会打哆嗦,这些例子都是反射,你能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什么是反射吗?(学生开始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营养素的种类生理功能及选择

营养素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需营养素。 目录 种类 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水、矿物质、维生素。[1]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食品中存在和摄入的量较大,称为宏量营养素或常量营养素。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平衡膳食中仅需少量,故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多,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2] 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人们在进食含有这些营养素的食品之后,机体可进一步利用它们,并用来制造许多为身体机能活动所必须的其他物质,如酶和激素等。从营养学和食品科学或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应尽量保持这些营养素不受破坏。 不少学者把膳食纤维也列为营养素并成为第七类营养素。 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正 常成人水分大约为70%,婴儿体重的80%左右是水,老年人身体55%是水分。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水约150毫升,母乳中绝大部分是水,母乳喂养喂水要适当调整。可以用150毫升乘上体重的公斤数得出需水量,再减去食入的奶量,就可得出应喂水的量。 水来源于各种食物和饮水。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维持渗透压、传递遗传信息,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婴幼儿生长迅速,蛋白质需要量高于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克以上。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注意:

七年级生物第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 : 七年级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 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3、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4、神经元(即 ):是 和 的基本单位。 5、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6、 神经节: 集中出现的部位。 神经: 集合成束、外被 膜组成的结构。 灰质: 集中出现部位,色泽灰暗。 中枢神经系统内: 白质: 集中出现部位,色泽白亮。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2、反射: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所发生的 的反 应。 3、反射的类型:① ,② 。 4、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 5、反射的结构基础: 。 6、反射弧: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7、反射弧的构成: 、 、 、 、 五个部分组成。 周围 神经 系统 中枢 神经 系统 大脑:大脑皮层上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下与脊髓相连,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 :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反应,并且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 :由脑发出,大都分布在头部。 . :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 传导神经神 经 系 统 组 成 和自我调节包括: 神经元 :沿一定方向 短的突起,数量多个。 长的突起(+鞘)即神经纤维,只有一个。 : 。 周围神经系统内:

眼球 耳的结构 : 8、反射分为 : ,可减弱 或消失。 9、大脑的表层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 ( )和 ( )。 10、条件反射需要在大脑的哪里才能完成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 →瞳孔→ (折射作用)→玻璃 体→ (成像并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的视觉中 枢(产生视觉) 真性近视 3、近视: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看不清 远处的物体。 变凸 假性近视 4、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看不清 的物 体。 5、近视眼要佩带 透镜,远视眼要佩带 透镜。 6、耳和听觉: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即 :可以感受光的刺激, 含有 细胞,为光感受器。 :可以透过光线 :可以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中间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瞳孔 :含丰富的 和 。 :类似 镜状结构,可以折射光线。 :胶冻状物质,填满晶状体后方眼球内的空间。 :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 内容物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等。 外耳 中耳 内耳 外耳道: 耳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声波传递 : 含 的感受器,维护身体平衡 含 感受器,感受声音信息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

第一章绪论 1.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那一个调节方式起主导作用?三种方式的特点? 2.正反馈、负反馈、前馈的概念及意义,哪一种在体内普遍存在? 3.什么是兴奋性?什么是阈值(阈强度)?兴奋性和阈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4.正反馈和负反馈通常参与哪些生理过程? 5.什么是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极其生理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试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的概念。各方式转运哪一类物质? 3.什么叫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包括哪两种形式?主动转运包括哪两种形式? 4.何谓钠泵?有何生理意义? 5.何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阈电位和锋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机制 6.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分哪两个时相?形成的原因? 7.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客观标志是什么? 8.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9.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 10.什么叫兴奋–收缩藕联?兴奋–收缩藕联的结构基础?中介物质是什么?试述兴奋–收缩藕联的过程。11.试述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什么? 12.筒箭毒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肌肉表现和机制? 13.试述肌细胞的收缩过程? 14.当血钾浓度升高时,骨胳肌细胞膜膜电位可发生什变化? 15.骨胳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16. 肌肉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 17.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的概念?单收缩和收缩总和的概念,强直收缩的概念 18.神经纤维兴奋性周期变化分为哪几个时期?兴奋性和传导性如何? 19.G蛋白耦联受体跨膜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有那些? 20.生物电的引导方法?双相动作电位是如何引导的 第三章血液 1.血液有何功能?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有何作用?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有何作用? 4.红细胞沉降率的概念。血沉加快的原因? 5.红细胞的正常值、功能?有何生理特性?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的关系。 6.红细胞的生成部位?原料?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因素? 试就红细胞生成和调节过程,分析贫血可能的原因。 7.白细胞生理功能? 8.人在高原,红细胞数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9.血小板的功能?有何生理特性? 10.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的概念 11.血浆中有那些重要的抗凝物质?它们的作用机制? 12.化学性质不属于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哪一个?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13.促进凝血和延缓凝血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复习不同条件下的凝血时间实验)15.何谓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启动因子? 16.简述生理性止血过程? 17.何谓血液凝固?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哪三个步骤? 18.什么是纤溶系统?纤溶的基本过程分哪两个阶段?月经血为什么不会发生凝固?

人体的自我调节测试题

人体自我调节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总分_______ 满分50分考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疾病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侏儒症和呆小症 B.白化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C.糖尿病和夜盲症 D.侏儒症和乙肝 2.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睾丸和卵巢 B.皮脂腺 C.肠腺 D.唾液腺 3.人在进食前后,其分泌量发生明显变化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4、眼球里具有的保护内部结构功能的是( ) A、脉络膜 B、巩膜 C、角膜 D、视网膜 5、放爆竹和礼花时,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6、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放射弧不完整不能形成感觉但能形成运动 7、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听小骨 8、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配戴近视眼镜 C、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D、长期坚持做眼保健操 9、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 ) A、鼓膜破损 B、听觉中枢受损 C、听小骨受损 D、半规管受损 10、外界光线到达视网膜,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A、角膜 B、脉络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11、脑与内脏、躯体之间联系的通道是() A脊髓B脑神经C脑干D脊神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参考教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4、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5、了解复杂反射建立的过程。 重点和难点: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本节的重点;反射弧的结构,如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是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望梅止渴”的电脑课件; 2、狗对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复杂反射建立的图片资料。 3、准备一个纸盒及一些牙签。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拿出一个纸盒子)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做个试验,哪位同学想到讲台配合我完成这个试验? 学生:(踊跃举手,其中一名学生到讲台)把手伸进纸盒,大叫一声,急忙把手抽出。 教师:(打开纸盒,纸盒上竖着几排牙签)这位同学反应很快,手被牙签扎了一下,马上缩了回来,你认为他的这个活动主要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系统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关于反射,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教师: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学生:小腿迅速前伸。 教师:叩击韧带,小腿迅速前伸,这是膝跳反射。前面我们做的活动:手碰到牙签后马上缩回,这也是一种反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即排尿,等等。从这些事例中,你能找出引起反应的原因,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后):反射是由各种刺激引起的,通过神经系统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教师:象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在膝跳反射中,叩击韧带是刺激,小腿前伸是对刺激发生的反应。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小腿前伸受不受大脑的控制,是不是你有意识抬起小腿? 学生:不是。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生理学题库答案(其他班传来的,仅供参考)

生理学题库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直接环境。 2.稳态:指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发生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5.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觉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6.体液调节:指体液中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对机体、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7.自身调节: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不依赖于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8.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经常处于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9.正反馈: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加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 10.前馈:是干扰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直接调控作用。机体的控制部分可在其输出效应尚未发生偏差而引起反馈之前,就可对受控部分发出纠正信息,使机体的调控过程不出现较大的波动和反应的滞后现象。 二、单选题: 1.D 2.D 3.D 4.A 5.A 6.B 7.D 8.B 9.A 10.A 11.B 12.D 13.C 14.E 三、多选题 1.ACDE 2.ABCE 3.AD 4.BDE 5.ACDE 四、思考题: 1.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稳态指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为生物体细胞提供必要的理化条件,使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同时它还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产物。由于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而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本身又是经常造成内环境理化性质波动的因素。为此正常的机体将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以及各系统、器官进行相互协调的活动,使细胞所生存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经常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并得以生存下去,这也就是所谓的稳态或自稳态。故为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的顺利进行,机体的内环境就必须经常保持相对稳定。 2.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答: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指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对机体、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自身调节则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福安市城北中学阮幼丽 一、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和抽象,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多以熟悉的事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本节课通过设计“抓手指”小游戏,先引入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然后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反射”的概念,通过探究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活动,结合讨论、交流、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总结出反射弧的结构,并辨别简单发射和复杂反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体来说,就是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实例,抽象概况等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一步步来获取生物学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同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结构、生理机制等内容做了适当的简化,如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的类型等。在教学中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求全,避免过难过深。本节内容前面承接神经系统的组成,后面为激素调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本节通过对“膝跳反射”实验的分析,明确了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和主要特点,再以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为例,分析、归纳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并总结了形成条件反射的一般规律,特别说明了人类能够形成以语言为抽象信号刺激的特有复杂反射,以此作为人类与动物在高级神经调节方式上的本质区别。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抽象的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虽对神经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解并不透彻,而本节内容既抽象又深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更加难理解,但是很多跟反射有关的生活经历他们并不陌生,手被尖锐的物品扎了以

北师大版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知识点总结 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称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最为主要的。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 大脑皮层上约有 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 活动的功能区—— 神经中枢。 中枢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神 神经 脑干:下与脊髓相连,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 经 系统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 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系 周围 脑神经:由脑发出,大都分布在头部。 统 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系统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 2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经过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 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导。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3 在周围神经系统突起集合成束、 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4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5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6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②传入神经: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④传出神经: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 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7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 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大腿肌肉(效应器)。 8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9 大脑皮层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的 沟(凹)和回(凸)使大脑皮层的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许多。大脑皮层就是大脑表层的灰质结构。大脑皮层居于最高级中枢地位,它的生理活动叫高级神经活动,像学习、语言、记忆、情绪和睡眠等。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0

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人体和复杂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直接生存于细胞外液中,而不与外环境发生接触。细胞新陈代谢所需的养料由细胞外液提供,细胞的代谢产物也排到细胞外液中,而后通过细胞外液再与外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由此,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别于整个机体所生存的外环境。细胞的生存对内环境条件的要求很严格,内环境各项因素的相对稳定性乃是高等动物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由于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本身不断扰乱内环境的稳态,外环境的强烈变动也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为此,机体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功能必须不断地进行着调节,以纠正内环境的过分变动。 一、神经调节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参见第十章第二节)。例如当血液中氧分压下降时,颈动脉等化学感受器发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至呼吸中枢导致中枢兴奋,再通过传出神经使呼吸肌运动加强,吸入更多的氧使血液中氧分压回升,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反射调节是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神经系统功能不健全时,调节将发生混乱。 巴甫洛夫(лавдов)将反射分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同类动物都具有的,是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上述呼吸反射就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按照它的生活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例如,工人进入劳动环境中就会发生呼吸加强的条件反射,这时虽然劳动尚未开始,但呼吸系统已增强活动,为劳动准备提供足够的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条件反射是更具有适应性意义的调节。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就是机体某些细胞产生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各器官组织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这器官组织的某些特殊的反应。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组织、细胞的糖与脂肪的新陈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内环境血糖浓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这种体液调节。 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细胞能

七年级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七年级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 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3、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4、神经元(即 ):是 和 的基本单位。 5、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6 神经: 集合成束、外被 膜组成的结构。 灰质: 集中出现部位,色泽灰暗。 中枢神经系统内: 白质: 集中出现部位,色泽白亮。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2、反射: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所发生的 的反 应。 3、反射的类型 。 4、人类特有的 。 567、 五个部分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 神经 系统 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下与脊髓相连,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 :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反应,并且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头部。 躯干、四肢。 传导神经神经系统组成和多个。 +鞘)即神经纤维,只有一个。

: 8、反射分为 :,可减弱或消失。 9、大脑的表层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和()。 10、条件反射需要在大脑的哪里才能完成? 第二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折射作用)→玻璃体→(成像并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真性近视 3物像落在视网膜的方,看不清 假性近视 4、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体。 5、近视眼要佩带透镜,远视眼要佩带透镜。 6、耳和听觉: 中层 内层即:可以感受光的刺激, 含有细胞,为光感受器。 :中间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瞳孔 :含丰富的和。 :类似镜状结构,可以折射光线。 外耳道: 耳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声波传递 : 含的感受器,维护身体平衡 含感受器,感受声音信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核心素养:本节通过实验与探究等活动,较全面、真实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活体验的同学来讲讲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回忆完生活体验后,总结:不论是我们复杂的课前礼仪,还是简单的缩手逃避行为,都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引入课题,PPT 展示课题。底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逃避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互动交流【新课教学】: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 家笛卡尔注意到动物机体对环境刺激 具有规律性反应,认为机体受到刺激和 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 此提出了反射的概念。我们先来做一个 实验。 探究一:膝跳反射 分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 目的要求: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认识 反射现象。 方法步骤: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 进行实验。 ①两个人一组,一位同学为受试者坐在 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 上。 ②另一位同学实验者用手掌内测边缘 快速地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 方的韧带。注意观察小腿的反应。 分组讨论: 1、叩击韧带 时,小腿以膝 关节为轴,突 然地跳起来。 2、做了5次成 功了2次。可 能是速度慢 了、位置不准 或者力度小 了。 PPT课件 展示:膝 跳反射 作用部 位

点拨: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发生原因: 刺激,反应特点:有规律的反应。 4结合生活举例说出常见的反射。 点拨:常见的反射有:缩手反射(外部 刺激)、肚子饿了要吃饭(内部刺激)、 等等。刚才我们做的这个膝跳反射,主 要在你们的神经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 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引 出反射的概念。同时设问反射是通过什 么来完成的? 观察图,思考反射弧的组成以及膝跳反 射和缩手反射中信息和处理的途径。 设疑:反射是 通过什么来完 成的? 合作探 究 1、结合教材,试着说出反射弧五部分 的名称及其功能。 2、请用名称和箭头表示出图中神经冲讨论并思考: 1、几名同学结 合教材,试着 说出膝跳反射 和缩手反射的 反射弧五部 分名称及其功 能感受器: 接受刺激,并 产生神经冲 动。传入神经 纤维:把感受 器产生的神经 冲动传递到神 PPT呈 现:反射 是通过 反射弧 来完成 的。 PPT 呈现:反 射弧的5 部分(箭 头表 示)。 PPT呈 现:反 射弧概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 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一、教学目标: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导学案。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flash导入课题 过渡: 二、反射 过渡: 三、反射弧

过渡: 四、小结 五、测试 六、作业 大家好,学习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观看一个三国时曹操的故事。(放映flash)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是依靠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功能作出这些奇妙的反应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板书课题: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大家知道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以教材的“膝跳反射”实验为例,了解反射现象。 实物投影导学案:(1)膝跳反射实验的目的要求: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了解 现象。方法步骤:两人一组,两人轮流实验,让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 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 的扣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 。观察小腿的反应。 放映—膝跳反射录像,组织学生实验 放映—展示膝跳反射的成功关键;

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你能不能让小腿不突然跳起呢? 放映—实验尝试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实物投影导学案:根据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体会,思考:这一反射活动,是人体通过哪个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活动? 板书:反射:动物(人)( ) 的反应。 实物投影导学案:(3)根据你对反射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五个问题的看法? ①、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产生的活动也是反射。 ②、所有的动物受到刺激后,都能产生反射活动。 ③、生物只要具有神经系统,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④、反射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应。 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⑥、某人打了我一下,我感到了疼。 教师点拨:打(力做的刺激)觉得疼,只是感觉而不是反射。因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才感到疼,到此为止反射的全过程并没完成。而怎样才算完成了反射的全过程呢?(马上躲开,对刺激做出了相应反应了,才是反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生理功能的调节控制 关键词:调节控制本世纪40年代,通过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各种工程技术的控制和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得出了一些有关调节和控制过程的共同规律,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这就是控制论(cybernetics)。运用控制论原理分析人体的调节活动时,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可分为三类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open-loop system),其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能反馈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例如在应激反应中,当应激性刺激特别强大时,可能由于下丘脑神经元和垂体对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减退,亦即糖皮质激素血中浓度升高时不能反馈抑制它们的活动,使应激性刺激能导致ACTH 与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分泌;这时,肾上腺皮质能不断地根据应激性刺激的强度作出相应的反应(参见第十一章)。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决定着反应,而反应不能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无自动控制的能力。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活动在体内不多见。二、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open-loop system),其控制部分不断接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给控制部分,改变着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控制的能力。图1-1是反馈控制系统的模式图。图中把该系统分成比较器、控制系统、受控系统三个环节;输出变量的部分信息经监测装置检测后转变为反馈信息,回输到比较器,由此构成闭合回路。在不同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或机械信号,但最重要的是这些信号的数量和强度的变化中所包含的准确的和足够的信息。参考信息即输入信息(Si),它和反馈信息(Sf)比较后,即得出偏差信息(Se)。三者的关系为:Se=Si Sf如果是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则Sf为负值;如果是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则Sf为正值。图1-1反馈控制系统模式图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如出现一个干扰信息(Sd)作用于受控系统,则输出变量发生改变,导致该反馈控制系统发生扰乱;这时反馈信息与参考信息发生偏差,偏差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使控制信息(Sc)发生改变,以对抗干扰信息的干扰作用,使输出变量尽可能恢复到扰乱前的水平。例如,人体的体温经常可稳定在37°C左右,就是负反馈调控作用的结果。现在认为下丘脑内有决定体温水平的调定点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参考信息使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控制信息来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体温维持在37°C左右。如果人体进行剧烈运动,产热突然增加(即发生干扰信息,使输出变量增加)体温随着升高,则下丘脑内的温度敏感(监测装置)就发生反馈信息与参考信息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偏差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产热和散热过程,使升高的体温回降,恢复到场37°C左右。 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则处于再生状态。正反馈控制系统一般不需要干扰信息就可进入再生状态,但有时也可因出现干扰信息而触发再生。例如,出现一个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系统,则输出变量发生改变,这时反馈信息为正值,导致偏差信息增大;增大的偏差信息作用于控制系统使控制信息增强,导致输出变量的改变进一步加大;由于输出变量加大,又返回来加大反馈信息,如此反复使反馈控制系统活动不断再生。分娩过程是正反馈控制系统活动的实例。当临近分娩时,某些干扰信息可诱发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导

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熟悉: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内容精要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宏观世界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特别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在机制,研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使人们认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水平 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根据生物进化观点,人同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有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之处。因此,可用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间接地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2.生理学研究的水平 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许多功能相近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由功能上密切联系的一些器官构成系统,各个器官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体复杂的整体。因此,生理学研究从下列层次进行: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构成某器官各种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构成细胞的各个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学和化学特性。针对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 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在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心脏如何射血、肾脏如何产生尿液、消化系统如何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 整体水平三个层次来研究的研究人体整体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以及整个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是如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 以上三个水平的研究不可分割,互相联系和补充。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它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不断地获得更新。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便结束。 二、兴奋性 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 可兴奋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过程,兴奋活动和抑制活动,两者既对抗又协调,并可相互转化。因此,兴奋和抑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生理活动过程。

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单元测试(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包括和,通过这种功能人体才能保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并 适应环境的变化。 2、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作为信息的,既接受周围的传入信 息,又可发出信息到周围。 3、凡是腺体无,其分泌物可进入细胞周围的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的一类 腺体叫内分泌腺。 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 5、人或动物通过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 6、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所以是神经调节的基本 方式。 7、反射有两类,如手偶然碰到了火,就会立刻缩回来,这属于反射;吃过酸梅的人,见到 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反射。 8、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非常丰富的,动物只能对有具体特征的建立条件反射,可是人类还能 对由这些特征抽象出来的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9、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和 ,这使得大脑皮层实际的表面积比平滑外形大得多。 10、眼球壁中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对眼球具有作用,并能使眼球内 部成为“暗室”。 11、遇到巨大声响时,常常要做吞咽动作,使打开,从而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保持 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12、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为了在鼻腔顶端形成,这样才能使更 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13、激素是由分泌的,在血液里的含量,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却非常 显著。 14、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再由中耳的传到内耳,最后 在形成听觉。 15、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脑和骨髓中,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七年级下生物(四)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包括和,通过这种功能人体才能保证自身相 对稳定状态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2、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作为信息的,既接受 周围的传入信息,又可发出信息到周围。 3、凡是腺体无,其分泌物可进入细胞周围的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 到全身的一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 5、人或动物通过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 6、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所以是神 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反射有两类,如手偶然碰到了火,就会立刻缩回来,这属于反射;吃过酸 梅的人,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反射。 8、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非常丰富的,动物只能对有具体特征的建立条件反射, 可是人类还能对由这些特征抽象出来的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9、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和 ,这使得大脑皮层实际的表面积比平滑外形大得多。 10、眼球壁中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对眼球具有作用, 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 11、遇到巨大声响时,常常要做吞咽动作,使打开,从而空气能从咽部进入 鼓室,保持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12、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为了在鼻腔顶端形成,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13、激素是由分泌的,在血液里的含量,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 节作用却非常显著。 14、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再由中耳的传 到内耳,最后在形成听觉。 15、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脑和骨髓中,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医学考研西医综合: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医教园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 1.2002N1A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行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 1.2002N1A答案:A 【考点还原】(P6)“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P6)“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对)。 【答案解析】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破坏反射弧,神经调节将不能进行(A对)。 2.2014N1A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A. 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B. 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C. 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D. 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2.2014N1A答案:B 【考点还原】(P6)“例如,肢体被火灼痛时立即回撤就是一种反射”(B对)。(P383)“机体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调节(表10-6),而GH是起关键性作用的激素”(D错)。(P404)“胰岛素是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态的关键激素”(C错)。(P426)“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的现象,称为月经”(A错)。【答案解析】月经是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的现象,故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主要与卵巢激素有关,属于体液调节(A错)。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为痛觉感受器介导的非条件反射,属于典型的神经反射(B对)。用餐以后血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及减少血糖的来源实现降糖作用,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错)。人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等(P383),属于典型的体液调节(D错)。 3.2007N1A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B. 通过特殊化学物质实现 C. 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D. 反应比神经调节缓慢 3.2007N1A答案:A 【考点还原】(P6)“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P6)“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B对)。(P6)“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C对)。(P6)“一般认为,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而短暂,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D对)。 【答案解析】某些特殊化学物质(如激素)(B对),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人和动物的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