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组件出厂检验报告单

光伏组件出厂检验报告单

光伏组件出厂检验报告单

太阳能光伏组件出厂检验报告单编号: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

1.目的 根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建立材料、零部件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对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验收、标识、存放与保管、领用和使用、材料代用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以确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用的材料、零部件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工程所用材料、零部件的全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工程技术部 a).工程室 ①.物资采购组:负责收集合格分供方的评审的输入资料和材料、零部件的采购。 ②.库房:负责材料、零部件的标识、保管、发放和回收。 b).技术室:负责编制订货技术条件和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技术能力提 出合理意见。 c).项目组:负责材料、零部件的使用和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综合服务 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3.2 质量安全部 a).质量室: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b).检验试验组:负责材料、零部件的验收。 3.3 运营管理部 财务室: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经济保证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4. 程序 4.1 合格分供方评价 4.1.1 评价范围 为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工程提供设备、材料、零部件的所有制造商、生产商、贸易商和外协加工商。 4.1.2评价类型 合格分供方评价分为准入评价和重新评价两种类型。 4.1.3 准入评价 4.1.3.1准入评价时机 a).材料、零部件分供方拟为公司供货前。 b).拟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外分供方采购时。 4.1.3.2 准入评价内容 a).分供方合法性评价 ①.分供方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检验制度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为加强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的入库验收管理,不断完善原有的入库验收制度,现对我公司作如下规定,望公司相关部门严格遵照执行:1.抽样方法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对于外购件、零部件则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2.抽样数量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3.检查项目 (1)传感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共六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2)仪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通电是否正常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3)接线盒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共四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

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4)钢材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材料的规格(包括厚度、长度、宽度)、种类、产地、数量、是否有材质报告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运输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4.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5.检验设备/仪器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验设备/仪器主要有:卷尺、模拟器、万用表 6.检验报告的样式 检验报告的样式详见《传感器进库验收单》、《仪表进库验收单》、《接线盒进库验收单》、《钢材进库验收单》,进库验收单的格式及检验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稍作改动 7.合格判断原则 供货清单与订货清单所列项目一致;产品包装与实物一致;合格证所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相关的技术数据与实物一致,则为合格,只要有一项不一致均为不合格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 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控制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3 职责 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由质检部门门负责。 4 程序内容 4.1检验或验证的确定 4.1.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厂时,由仓库通知质检部门门检验。 4.1.2质检部门门应及时安排检验人员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要按零部件和材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或验证。 4.1.3经使用质量稳定及本厂暂无能力进行检查的关键零部件,每次进货时应验证并保留其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每季度要求其提供1份符合其制造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4.1.4质检部门门应确认在强制性认证范围内的关键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品牌、外包装使用是否与要采购相符,不得随意替换。 4.2 正常检验和验证 仓管员核实进料的采购单上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等无误后将进料放在待检验区域,交质检部门门指定的质检员签收。

质检员确认进料是否与订单、物料清单之规格是否相符。检验和试验完毕,检验员将检验和试验的具体内容(外观、计测、试验等)填写于相应之《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表中,并对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交主管审核。 4.3 定期确认检验 4.3.1检测项目 参见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检测项目规定。 4.3.2定期确认的频次 每年进行了一次定期确认。 4.3.3定期确认的方法 要求具有3C认证、出口许可证或质量安全认证的安全件的供应商提供每年通过的复查报告或其产品确认检验报告,对非获得认证的关键件要求供应商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检测并提供确认检验报告。 4.3.4定期确认结果评定 由本厂质检部门进行确认,符合产品各项指标的,继续保持《合格供应商管理名录》。不符合指标的,取消其供应商资格,重新选择供应商。 4.3.5对供应商的确认报告或工厂复查报告要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5 表格记录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表》

材料及建筑成品检验检测规定(送检)

材料及建筑成品检验检测规定 序号项目名称证明文件送检规定送检数量 1 水泥1、产品合格证 2、出厂物理性能抽 检报告 3、建筑材料放射性 指标检验报告 4、物理性能进场后 检验报告 (水泥进场要收集的 前面3种文件) 取样批量:同一水泥生 产厂、同期出厂、同一出厂编号 及同强度的水泥: (1)散装水泥:≤批 /500t; (2)袋装水泥:≤批 /200t; (3)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 水泥超过一个月)必须复检。 做到先检验后使用,严禁先施工 后检验 (备注:28天有检测结果,有施 工可否使用,但此资料不能存 档,28天的才能存档) 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 等量样品不小于 12kg。 2 1、钢筋 2、预应钢 筋 3、钢绞线 4、钢丝 1、产品合格证 2、出厂抽检报告 3、力学及工艺性能 检验报告 (钢筋只有一份产品 质量证明书) (圆钢即直径是6.5、 8、10,其送检不能 是 加工后的,是刚入场 时,是圆形时就要剪 下来送检了) 同一生产厂、同一炉罐号、同一 规格、级别、同一交货状态及同 一进场时间的钢筋: (a)热轧带肋、光圆钢筋、低 碳钢热轧圆盘条及余热钢筋:≤ 60t/批。(工地用得最多的) (b)冷轧带肋钢筋:≤50t/ 批。 (c)钢筋焊接网应成批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受力 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 重量不应大于20t/批 做到先检验后使用,严禁先施工 后检验 (备注:送检时,盘形条的钢筋 不能是加工后的直筋,应是弯 筋,即是圆钢筋,即是板筋、箍 筋,未加工过的,即未拉直就要 送检了) 拉伸L=200mm+10d (2支/组)(d是直径) 弯曲L=140mm+6.2d (2支/组)(d是直径) (备注:拉伸的要长弯 曲的钢筋长一些, 如: 拉伸: 弯曲: ) (例:直径12厘) 拉伸: L=200mm+10*12 =200+120 =320mm 弯曲: L=140mm+6.2*12 =140+74.4 =214.4mm

配电箱检测分析报告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出厂检验报告客户名称邹平汇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综合配电箱型号规格YCZP1 出厂编号YCE1611197 制造日期2016年12月 序号检验项目及标准要求【GB7251.3】结果 1 一般检查 箱体各功能单元门的开启角应大于90°,转动灵活□合格□不合格箱体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图样,焊接及表面涂层应符合规定要求□合格□不合格 接线、相序色标正确;接地紧密,无涂覆物、无生锈,接地符号明显□合格□不合格铭牌与标志内容应正确,清晰,牢固,齐全,完整□合格□不合格紧固件应有防松措施,表面被覆层应牢固无脱落、无生锈等□合格□不合格一次、二次线加工应整齐、美观、牢固可靠,符合工艺要求,标签、标号头应齐 □合格□不合格 全、清晰、牢固正确 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图纸规定和规范表要求,特殊元件要有说明书□合格□不合格 2 机械操作:可手动操作部件分别操作5次,其动作应可靠,灵活□合格□不合格 3 绝缘电阻: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Ω/V□合格□不合格 4 工频耐压: 可操作部件合闸后的相间(如装有测量仪表,试验前应拆除):2.5kV/5s □合格□不合格 可操作部件合闸后的相对地:2.5kV/5s □合格□不合格 5 保护电路的有效性:接地电阻≤100mΩ,导线为黄绿双色线□合格□不合格 6 电气间隙:主回路≥6mm□合格□不合格 爬电距离:主回路≥8mm□合格□不合格 7 防护等级验证:IP30□合格□不合格 8 通电试验: 按电气原理图要求,通以可调电压和可调电流,测量仪表应显示正确□合格□不合格按电气原理图要求,通以额定电压,可电动控制操作元件应动作顺序正确、可靠□合格□不合格 结论经检验,本产品合格准予出厂。 (检验章): 检验员/日期: 欢迎共阅

低压配电柜产品出厂检验报告25494108

交流低压配电柜 产品自检报告产品名称交流低压配电柜 产品型号规格一级、二级柜 检验员

序号检验 项目 检验内容及方法标准要求实测值 一次 合格 修后 合格 1 一般检查1)外观质量 柜体内外喷漆质量 柜体漆涂层不允许有皱纹、气 泡、透底等缺陷。色泽均匀,无明 显刷痕、伤痕、机械杂质,表面漆 色一致。 所有电镀层质量镀层牢固,无起皮、发霉、生锈 等现象。 连接柜架外壳连接 件的紧固螺钉应拧紧, 有防松措施。 柜架紧固螺钉拧紧,有防松措 施。 2)电器元件 按设计及现行规范 核对柜内所有元器件 型号规格及参数,且元 件为进厂合格品。 操作机构运行方向 有明显标志。 (1)柜内安装的元件为进厂合格品。 (2)元件型号规格及参数符合设计 要求和产品描述报告。 (3)元件的安装调整符合有关技术 文件要求。 (4)操作机构运动方向应在操作处 有明显标志,且运动方向符合有关 技术要求规定。 3)母线与二次回路 检查母线规格及加 工质量。 检查二次回路导线 规格及配线质量。 (1)母线及二次回路导线符合设计 要求。 (2)一次元件接线正确,母线排列整 齐美观,搭接面平整,不平度不大 于0.5mm,且自然吻合,有防松防电 化腐蚀措施。 (3)二次回路接线正确,配线整齐美 观,标号清楚。 (4) 母线及二次回路导线均符合 工艺求。 4)间隙和爬电距离 检查各导电回路带 电部件之间及其金属 结构件之间,母线与母 线之间的电气间隙和 爬电距离。 (1)母线与母线之间,元件进出线端 子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小于8mm。 (2)母线与母线之间,元件进出线端 子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小于12.5mm。 5)绝缘电阻 检查各导电回路带 电部件之间及其金属 结构件之间,母线与母 线之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相间.相对地均不小于 5MΩ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零部件和材料进货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管理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对所采购的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以及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的工作程序,明确了在零部件和材料管理中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中所需所有连续批供货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2 职责 2.1.采购中心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与组织实施; 2.2.1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外购(件)检验指导表》; 2.2.2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连续批供货的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2.2.3 供应商质量管理部负责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 2.2 物管部负责零部件和材料的到货确认。 2.3 物管部负责根据供应商质量管理部的检验单办理零部件入库手续。 2.4 物管部负责外购(协)零部件和材料的送检工作。 4 程序内容 4.1供应商质量管理部依据产品图纸、标准、检查基准书、样件、《采购物资分类一览表》、《安全性零部件清单》、《关键零部件清单》等分类编制《外购(件)检验指导表》。 4.2检验员资格 按质量控制点设立专职检验员,专职检验员必须通过有关程序要求的技术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4.3 零部件、原材料在开发阶段的检验与验证按QG/GACCF 01.130-2007《供应商准入管理程序》中的有关规定实施。 4.4 送检 4.4.1 外购(协)件进货后,由物管部门负责分类分批存放在待检或指定地点,做好标识。 4.4.2同一批进货、同一规格的外购(协)件为一个检查批次送检。 4.4.3外购(协)件进货后,物管部门应先对其进行初步验收,内容包括:

a) 清点数量,查看包装有无明显破损; b) 查证供方是否按要求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出厂检验报告》。 4.4.4 通过初步验收的外购(协)件,由物管部门填写《外购(协)件送检单》(书面或电子表格),向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送检,同时应提交供方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 4.5检验或验证 4.5.1 供应商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接到《外购(协)件送检单》后,如无特殊情况(须进行性能试验确认),应于2个工作日内完成产品检验或验证; 4.5.2进口KD件的检验或验证 a) 进口KD件由物管部门进行验证,在包装未破损,规格、型号、数量、批次号与送检单相符, 具有合格证或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的情况下即认为验证合格; b) 对于进口KD件中属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车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所规定的外购(协)件范畴的 零部件、属于“3C”认证范畴的关键零部件以及召回管理中的安全性零部件,由物资管理部向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送检,供应商质量管理部检验员应按检验文件的规定实施检验、试验或验证。 4.5.3 国产零部件的检验或验证。 4.5.3.1检查阶段划分 a) 初期检查阶段指零部件刚开始正式批量供货但尚未转入定期检查前的阶段,或者零部件 出现问题,经整改后重新批量供货但尚未转入定期检查前的阶段。 b) 定期检查阶段指的是零部件开始正式批量供货或经整改后重新批量供货,在连续批质 量稳定的情况下,本公司认为可以放宽检查的阶段。 4.5.3.2转移规则 a) 零部件在连续10批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可由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部品检验科填写《国产 零部件定期检查申请单》,经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部长审核批准后转入定期检查阶段; b) 处于定期检查阶段的零部件,若在检验或验证过程中有一批产品判为不合格,则从下 批供货起自动转入初期检查阶段; 4.5.3.3 检验或验证 a) 对原材料、各种辅料进行包装、规格、型号、数量、批次号、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的验 证; b) 检验员应根据零部件所处的检查阶段,按照外购(协)检验指导表中所列的样本大小和检验要 求随机抽样进行检验、试验或验证; c) 所有未特殊注明的检验项目统一实行零缺陷判定,若发现缺陷,检验员应立即将情况上 报供应商质量管理部。 4.6检验记录与标识 4.6.1 产品批检验完成后,由库房检验员填写《入库检验单》,上报供应商质量管理部审核; 4.6.2检验员对已检产品的状态进行标识; 4.6.3所有检验记录由检验员应按关键零部件、安全性零部件进行分类整理、汇总、保存至当年年底,每年一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的检验记录报品保部部品科归档,其保存期按QG/GACCF 01.106-2007《体系运行记录管理程序》中之规定执行; 4.6.4部品检验科每月应组织一次对检验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检查。 4.7入库手续 4.7.1 物管部门根据供应商质量管理部审核后的《入库检验单》上实际合格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4.7.2对于让步或紧急放行的零部件,按《采购过程管理程序》中有关条款的要求处理后,可以办理入库手续。 4.8 不合格品处置 零部件检验或验证、以及生产线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照QG/GACCF 01.156 —200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置。

配电箱出厂检验报告兼质保书.doc

配电箱出厂检验报告兼质保书 执行标准: 产品型号及 数量 1 台出厂日期规格 序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号 1 结构和焊接外形尺寸符合产品图样要求,焊接牢固,焊缝光洁均匀。合格 元器件采用符合标准及图样要求,元件安装符合产品技术条 2 元器件安装件,安装应牢固,布置整齐美观,元件金属框架或底座应与合格 保护电路连接,接线面附近有标志牌。 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具有防电化腐蚀措施,相色、相序符合 标准要求,母线配置整齐美观,安装牢固,并便于装置内部 3 主电路接线合格 的维修。采用绝缘导线敷设时,端部应加冷压接头,导电截 面符合新产品的要求。 辅助电路用绝缘铜导线的导电截面及线色应符合有关标准 4 辅助电路接线规定,配线整齐美观符合工艺要求,接线端头有耐久、清晰合格 的标记头。 柜内用以固定电器元件及连接导线的紧固件应拧紧,并有防 5 紧固件合格 松措施。螺母应置于维护侧。 保护导体的截面面积应符合标准要求,具有保护电路对外接 6 线的主接地端子或 PE 母排,其附近有耐久清晰的接地标志 保护接地合格符号。设备通过直接的相互有效连接,或通过由保护导体完 成的相互有效连接,以确保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表面喷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色泽均匀,同批装置不应 7 喷涂层有明显的色差。电镀件的镀层不应有起皮、脱落、发黑、生合格 锈等缺陷。

装置内不同相或极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以及它们与未经绝 缘的金属构件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合标准规定 电器间隙与爬电的要求,电器元件内部以及其端子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8 合格 距离应符合其技术条件的规定,在抽出式装置中电气间隙和爬电 距离≥ 20mm当主电路母线连接件中某部分间距<20mm可采 用包扎绝缘。 检验员:朱良平检验科长:周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