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战国(胡晓明胡晓辉)-甘棠

春秋战国(胡晓明胡晓辉)-甘棠

春秋战国(胡晓明胡晓辉)-甘棠

齐桓公只得坐下来,命人拿来一张七弦琴,弹唱起来:

蔽芾甘棠

勿剪勿伐

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

勿剪勿败

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

召伯所说

齐桓公所唱的亦是一首著名的曲子,名为《甘棠》,是赞扬燕国开国之君召公的一首颂曲,歌中反复吟唱的召伯即是召公。

燕庄公唱《鱼丽》之曲,是因为齐军曾以“鱼丽之阵”大败山戎,故歌唱此曲以表示他对

齐国的敬意。而齐桓公以颂扬燕国先君的《甘棠》之曲作答,更是显得极为巧妙,也极为

得体。

(2020年编辑)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周(前1044——前256)西周(前1044——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形成一西周小国。因公子根的叛乱,赵成侯遂「与韩分周为两」, 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根在东部争立,赵国、韓国用武力加以支持,遂分裂成西周、东周 吴(?——前473) 齐(前1046——前378) 鲁(前1046——前256)

燕(前1046——前222) 燕召公姬奭→1燕侯克 └2燕侯旨→3燕侯舞→4燕侯憲→5燕侯和→□→□→□→6燕惠侯→7燕釐侯姬莊→8燕頃侯→9燕哀侯→10燕鄭侯→11燕穆侯→12燕宣侯→13燕桓侯→14燕莊公→15燕襄公→ (以下至文公親子關係不詳)16燕前桓公17燕宣公18燕昭公19燕武公20燕前文公 21燕懿公→22燕惠公 (以下至簡公親子關係不詳)23燕悼公24燕共公25燕平公26燕孝公(43年) 27燕成公28燕閔公29燕簡公姬戴30燕後桓公→31燕後文公→32燕易王→33燕王噲姬噲→34燕昭王姬職→35燕惠王→36燕武成王→37燕孝王→38燕王喜姬喜

蔡(前1046——前447) 曹(前1046——前487) 陈(前1046——前478) 杞(前1046——前445)侯爵 01东楼公→02西楼公→03题公→04谋娶公(24,721-698)→05武公(47,前697-651/前679-633)→06靖公(23,前650-628/前632-前610)→07共公(8,前627-620/前609-602)→08惠公(18,前619-602)→09成公(德公)(18,601-584) →弟10桓公姑容(17,前583-567)→11孝公匄(17,前566-550)→弟12文公益姑(14,前549-536)→弟13平公郁(18,前535-518)→14悼公成(12,前517-506)→15隐公乞(1,前505)→弟16釐公(僖公)遂(,19,前504-485/前505—487)→17湣公维(愍公) (16,前484-469/前486—471)→弟18哀公阏路(湣公弟,10,前468-459/前470—461)→侄19出公敕(12,前458-447/前460—449)→20简公春(1,前446-445)

2015年天津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研招生简章,招生人数,考研参考书目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5年天津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研参考书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报录比考试参考书及内 容 无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6资产评估专业 基础1:4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 分)(第三版)》、《西方经 济学(宏观部分)(第三 版)》,高鸿业主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 版也可); 2、资产评估学基础(第 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周友梅、胡晓明, 2010.7版。 复试科目: 所报专业的专业课 参考书: 1、资产评估学,东北财 经大学出版社,姜楠, 2012.6版; 2、资产评估学教程,上 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朱 萍,2012.8版。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那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

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与此相关的有汉语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进入春秋时期后,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卫、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了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以后,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诸侯国只剩下了秦、楚、齐、燕、赵、魏、韩。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於是由宋发起,於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春秋战国时期国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际关系 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决定这一时期不可能产生一个国际法体系。春秋时期诸侯国并不是主权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诸侯国不具备主权独立国家形态,那么诸侯国之间的邦交就不是所谓的国家间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所谓的国际法体系。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形成宗藩关系——其本身就是一种封建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虽然诸侯国正在从地方行政单位向脱离王室控制的独立政治体发生角色转变。尽管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这种宗藩关系中诸侯国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而且周王室权威的衰落导致其不能承担中央政府的角色并加剧诸侯国的独立倾向,但是这种宗藩关系的本质属性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即使我们不能过度强调周王室的“天下共主”地位。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国家管理手段上无法克服的困难,导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事实上变成地方割据势力——这在后世的中国历史中也屡次出现。这种地方的分裂割据就像家族成员之间争权夺利而导致家族关系的不稳定一样,是王室衰弱的结果而不是这些地方割据势力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与这种分裂割据相伴随的是重新恢复统一和谐秩序的努力。 “会盟”是诸侯国之间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最初的“会盟”是由王室主导的,其目的是密切王室与诸侯之关系并加强对诸侯的控制。进入春秋时代,王室衰微,但其政治上“天下共主”的传统的惯性使其仍有一定的号召力。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期的“会盟”虽然本质上是以维护霸权为目的,但仍然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举行的。到“晋楚争霸时期”,“会盟”就完全变成霸主国通过武力胁迫而确保势力范围、对中小盟国敲诈勒索的工具。这一时期的“会盟”完全撇去过去的友好气氛和家族情谊,完全成为诸侯国寻求自身利益的竞技场所。那么,在春秋时期频繁的“会盟”是否能够产生所谓的国际法规范?虽然在春秋时期的“会盟”也形成一些对诸侯国行为的制约,但本质上这些所谓的“规范”仅仅是传统的惯性,如“葵丘会盟”的誓词所表明的那样,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处理家事和维护家族内情谊的倾向。在齐桓、晋文两大霸主时期,“会盟”的作用表现为:霸主取代周王室而维护整个封建体系的秩序和家族内部的和睦;统一体系内部的分歧以共同抵御外族入侵。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霸主实际上替代周王室而继续处于体系的最高层并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维护体系的完整性,在这种体系中显然不存在产生国际法的先决条件——独立的国家、平等的共识以及共同认定的准则。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战国中期,就是大战的时候。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反观战国时期的“七雄”,尽管“合纵”政策对于其他六国来说是抗秦的最佳选择,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而在“合纵”和“连横”政策之间摇摆不定,而秦国则不断变换联盟关系,步步为营,最终各个击破。每一次“合纵”最终都归于失败,而每一次“连横”最终都能给秦国带来利益,其根源就在于这时各大国都奉行的兼并政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维持现状,没有一个国家不想对外扩张。一方面由于的大国都持有相同的目的,面对秦的分化策略容易导致联盟的解体;另一方面秦国在联盟关系的变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逐个打击联盟成员,最终导致联盟彻底崩溃。其他六国本身就没有单独抗秦的实力,联盟的彻底解体使其他

周朝诸侯国列表

周朝诸侯国列表 西周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为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及各诸侯国的姓氏、位置、爵位、开始灭亡年限、灭国者和资料来源等简要情况的汇编。 春秋诸侯国分布图 目录[隐藏] 1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 1.1周王朝 1.2重要诸侯国 1.3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1.4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 1.5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 1.6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 1.7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 1.8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 1.9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 1.10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 1.11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 1.12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1.13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国 2.1周 2.2主要诸侯国 2.3其他中原诸侯国 2.4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3参考条目 4注释 5参考书籍 [编辑]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国[编辑]周王朝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西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控有首都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的广大地区王(天子)前1046年-前771年犬戎《周本纪》 东周姬名义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只控制首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的狭小地区王(天子)前770年-前256年秦国《周本纪》 [编辑]重要诸侯国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秦国嬴姓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前770年-前207年九月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姓吕氏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姓鲁氏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姓郑氏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2021届安徽省皖西南联盟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西南联盟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联合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1月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文士“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如孟子作书七篇,邹行(阴阳家代表)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老子著上下篇,慎到(法家代表)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氛围宽松 B. 儒学的影响力式微 C. 士人地位显著提高 D. 诸子百家趋向融合 2. 下图是出土于今河南南阳的东汉中晚期墓葬中的画像石上的画面(局部)。该画面反映出当时 A. 犁耕技术在中原地区推广 B.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加强 C. 男耕女织的分工协作发达 D. 农民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3.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 逐渐成为一门艺术 B. 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 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 D. 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4. 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 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 B. 强化了中枢权力的 制衡 C. 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 D. 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5.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说“不得不勉允所请,藉作一劳永逸之计,借此通商,永相和好。“清廷签约代表耆英也认为。“惟一切善后事宜,尚须明晰要 议,立定章程,尽一办理,方可期一劳永逸,永杜兵端”。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 国家平等交往原则在中国确立 B. 统治集团对国际形势形成理性判断 C. 传统天朝体制的影响逐步消除 D. 中国外交开启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6. 《湘报》曾刊登1897~1898年湖湘地区的科举试题,如浏阳县试题为"伸民权可以尊君说"罢谏官设议院",宝庆府试题为"光武禁奴林肯禁黑奴论",永州府试题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说"等。材料信息反映出当时 A. 士子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 B. 读书人知识结构的新变化 C. 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变化 D. 传统的知识环境开始改变 7. 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上海即将沦陷之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实际只有400多人)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士气的英雄事迹。此役 A. 属于徐州会战的一部分 B. 体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C. 是国共联合抗日典范 D. 完全扭转了抗日战争的颓势 8. 下图所示为1954年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幅画报,主题是"练好身体 加紧生产",画报描绘了工人们在空地上一起进行身体锻炼的场景。该画报意在表达

资产评估学原理(周友梅胡晓明主编)第一章【引例】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

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 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 时间价格市盈率 现金流 净资产 每股收益 可口可乐 1988年5.2214.5倍12倍1.0736美分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市值148估值 296-493) 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

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 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这是,可用两阶段估价模型来估算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们用两阶段估价模型计算可口可乐公司今后的 预期现金流在1988年的现值。1988年,净现金流为8.28亿美元,假设以后10年中,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为15%(这个假设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数字低于可口可乐前7年的平均增长率),到第10年,净现金流就是33.49亿美元,在假设从第11年起,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降低为5%,以9%贴现,可以算出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元

春秋战国各主要诸侯国历代国君

春秋战国周及各主要诸侯国年表 周历代天子年表 西周 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 4 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 22 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 25 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 19 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 55 周共王繄扈前922年—前900年 23 周懿王囏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辟方前891年—前886年 6 周夷王燮前885年—前878年 8 周厉王胡前877年—前841年 37 (共伯和) 和前841年—前828年 14 周宣王静前827年—前782年 46 周幽王宫涅前781年—前771年 11 春秋时期(14位): 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年至前720年 周携王姬余臣前770年至前750年 周桓王姬林前719年至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前696年至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前681年至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前676年至前652年 周前废王(王子颓)姬颓前675年至前673年 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 周中废王(王子带)姬带前635年? 周顷王姬壬臣前618年至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前612年至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前606年至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前585年至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前571年至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前544年至前521年 周悼王姬猛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前520年至前477年 周后废王(王子朝)姬朝前520年至前516年 战国时期(12位): 周元王姬仁前476年至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前468年至前441年 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 周思王姬叔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前441年至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前425年至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前401年至前376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的知识构造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思想 老子《老子》;孔子“五经” 诸子百家 科技 天文 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十九年七闰 《甘石星经》 物理 《墨经》 文学 《诗经》 屈原《离骚》;诸子散文 艺术 《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编钟医学 扁鹊与四诊法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在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了解这一时期文化开展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 本部分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本部分知识学生在重点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析。 二、文学 本部分内容包括《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诗经》、屈原这部分内容学生在重点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重点初中课本未涉及的内容加以强调。 在讲述诸子散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诸子通过其散文向世人阐述其思想。三、艺术 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讲述这部分内容。 四、天文和物理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学生在重点初中就已经学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并强调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领先的时间。 战国时期物理学的开展是以前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中国物理学获得的成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

补充。 五、医学 本部分内容学生也已学过,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忆即可。 重点——对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学派。 ??儒家倡导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倡导“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倡导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乱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乱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毁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开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交融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点——对孔子的评价 自汉代至清朝,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一直被尊崇。“五四”时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 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 《始皇本纪》 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 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 《战国史》 郑国姬陕西省华县 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 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

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 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 《左传.哀十七年》 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 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 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前306年- 前222年-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 《战国史》 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 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

家分晋《晋世家》 《战国史》 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 《战国史》 [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 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 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成王十九年周朝 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前650年狄国 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前455年周朝 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 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 樊国姬仲

国际关系考试

国际关系重点 1、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社会现象 2、国际关系:各种国际行为体(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或个别重要人物等)之间,在某些国际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等),通过某些方式(冲突、合作、放任或逃避等),在某些目的或利益(生存、权力、财富和荣誉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总和。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心理领域 3、现实主义(realism):古典现实主义、新(结构)现实主义、古 典新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nationalism):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4、世界体系:指以国家为主的行为体构成的、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 5、世界体系的性质:现实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无政府状态 对无政府状态的准确理解《韦氏新大学词典》: 一是指没有政府和缺乏控制; 二是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导致没有法律和政治秩序的混乱 和无序; 三是由于不存在政府而人人享有完全自由的乌托邦社会; 四是指单纯的缺乏秩序(与政治和政府无关)。 6、国内体系和世界体系的区别:

7、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国际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 8、国际格局: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舞台上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力量(主要指大国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9、研究国际格局主要关注两个因素: 一是国际体系中大国的数量及实力对比, 二是大国之间所形成的战略关系。 10、决定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 11、世界舞台上其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力量称为“极”,“极”可以指一个国家,也可以指一个国家集团。 单极格局(一个体系大国),两极格局(两个体系大国),多极格局(多个体系大国) 12、战后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的形成 (2)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3)冷战格局的解体

《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 课程英文名称: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课程号:40502050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研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知识;2、了解和把握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前沿动态;3、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堂案例分析训练,使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原理,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基本前沿问题,为各种区域和国别问题的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 (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全球化具有跨越国界的全球联结性、跨国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全球化不同于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全球化绝非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面的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一种客观现象与进程,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被意识形态化的危险。 (2)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主权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非国家化,主权弹性增强,国际机制网络的厚密和权威的增强。 2.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向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努力改变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 3.国际关系理论与学习方法 (1)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术流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资产评估师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7d4074093.html, 资产评估师论文参考文献 一、资产评估师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评估判断的认知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中国资产评估师的问卷调查. 《财经论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张志红.冯玉梅. [2].注册资产评估师行政责任研究. 《河北法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6期.刘国强.张鼎祖. [3].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探讨. 《会计之友》.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17期.王红敏. [4].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专家义务与专家过失. 《法学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3期.屈茂辉. [5].我国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会计之友》.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10期.李素英.王淑珍. [6].掀开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管理的新篇章——对《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解读. 《中国资产评估》.2015年6期.培玉. [10].注册资产评估师责任风险及防范. 《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年13期.张小芳. 二、资产评估师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李素英.农业经济管理河北农业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专利评估中资产评估师的民事责任研究. 作者:黄君华.法律学厦门大学2012(学位年度) [3].注册资产评估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 作者:何定刚.民商法学华中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诸小国世系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纪文侯.(姜静)>1046-1026 纪景侯996-1026 纪昭侯975-996 纪穆侯964-975 纪烈侯948-964 纪历侯942-948 纪灵侯930-942 纪怀侯903-930 纪愍侯899-903 纪悼侯897-899 纪成侯891-897 纪康侯889-891 纪殇侯880-889 纪炀侯880-865公元前 纪献侯前862年至前865年 纪泯侯前859年至前862年 纪厘侯前859年至前848年

纪襄侯前837年至前828年 纪定侯前827年至前822年 纪闵侯前821年至前800年 纪共侯前799年至前791年 纪懿侯前790年至前764年 纪孝侯前763年至前758年 纪夷侯前757年至前741年 纪厉侯前740年至前708年 纪武侯708-696公元前707年齐国和郑国想灭纪国特地来访问纪国,公元前706年他想和鲁国结盟,鲁国不同意,于是他把女儿嫁给周天子周恒王.然而齐国等仍敌对我国,与是他取得鲁国郑国的信任结盟击败了齐宋燕卫四国联盟 纪哀侯(姜叔姬)696-690前695齐国入侵,693齐二次入侵并占据三城移走人民,691秋季,齐吞并纪国 纪威侯,(姜季.上任之弟)690-673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 纪宣侯前674年至前672年 纪幽侯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纪庄侯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纪平侯前590年至前560年 纪桓侯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纪荘侯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纪僖侯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纪隐侯前528年至前523年九月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将剩下的国土交给纪季,出国逃亡一去不返。纪国灭亡。 薛(?-前481) 薛侯 薛伯 献公(任榖) (68) 癸未前578 襄公(~定) (3) 庚寅前511 薛比君(1) 癸卯前498 惠公(~夷) (4) 甲辰前497 薛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义” 春秋战国时代,处于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思想和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现在也正处在一个剧烈的变革时期,多元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使人们的内心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心态及信念变化对现在的我们认识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因为史料有限,我们也只能看到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士的一些思想动态,在这些思想中,人们对“义”认识的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由此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以及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交换人质,这种现象在当时屡见不鲜,我们从时人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这样的记载,如《左传》记载,春秋初年,周平王惧怕郑国实力强大,但是又不得不依靠郑国,于是想通过任命虢公为来分散郑的势力,但是郑国表示不答应,于是周平王与郑国交换人质,“王子狐为卿郑质,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周平王不得随意限制郑国的发展,而郑国也必须考虑到周天子的利益。双方以这样的方式互相约束。 “‘质’在释为物品时,又称为贽,指人们相互会见时所持的礼物。”在古代,古人会面时都要互送礼物,以示礼貌。我们可以在周代的有关史书中看到以质相见的记载,其中多为诸侯国朝见时给周天子献礼,而周天子也会给诸侯国回礼。《诗经·韩奕》中有“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绥章”。到春秋时期,贽见之礼有了变化,交质、纳质已经明确的作为遵守信约的一种方式,并且人也可以作为质这种方式的出现既是延续互通礼物为信的传统,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已经有所下降,光是口头的承诺已经起不到彻底约束的作用,以至于需要用物质甚至人质来作为双方互相表示信任的手段。另外,“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质子多要求对方以太子为之”。更是强调了质子作为在诸侯国之间相互信任的手段的重要地位,否则,交换贵重礼物就可以互为信托,何必用储君为质子呢?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在与卿族的斗争中不得已也会把太子或者其他的儿子作为人质抵押给臣下,不仅如此,诸侯国交战,战败一方经常以纳质子的方式媾和,战胜方也以此为征服的标志,弱小的国家在遇到强敌时也会送质子以作为请求援助的条件,而争霸的诸侯之间会用纳质的方式结盟示信。由此可见,纳质已成为当时政治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方式。随着诸侯国间矛盾的尖锐,纳质这种方式也被更加频繁的使用。春秋时期的人讲究信义,但那时信任不能光用嘴巴说,还应用行动去证明,纳质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诚信的象征。这样一种方式的盛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尤其是其后期社会缺乏诚信的状态。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像经历了世界杯的小组赛,开始进行淘汰赛,各国之间连年征战,在利益的诱导下,诚信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中逐渐过时,终被抛弃。纳质,也就慢慢走到了尽头。纳质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它的发展直至消失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状态的发展,战国末期,纳质这种方式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这不是说纳质就彻底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比如现在的结婚戒指,以戒指就作为信物,我想也是对夫妻双方的一种约束吧。 春秋时期是整个社会缓慢变革的时期,用儒家的说法,那个时期“礼崩乐坏”。我们知道在每一个动荡的时期,人们都会去反思,去思考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在这样的过程中,神,以及天子已经不能解释一切,人们渐渐的把目光转移到人本身上,这是十分难得的。然而,人的觉醒伴随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杀戮,不难理解,因为人性有弱点,自私的利益让人不顾一切的拼夺,抢占。在这个时期,

希腊古典文化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比较 3

希腊古典文化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比较 希腊古典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根基,如果追究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就得追朔到希腊了,而对于希腊古典文化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比较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个比较并不是为了证明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孰优孰劣,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和特点,一个真正文明的民族就是要不断的从各个文化中吸取精华,兼容并包以达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其前提是对外开放,促进本国与外国的交流。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爱琴海沿岸,具有较强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它继承了克里特和迈锡尼文化,以海上捕鱼和商业为生,造船业发达。海上的气候琢磨不定,很少有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使得常年与海洋打交道的古希腊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追求个性解放。早期的希腊人崇拜酒神,不顾一切束缚追求肉体与精神的享乐。而中国人源于黄河流域,距海较远深处大陆内地决定早期中国人较为保守,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从而在希腊与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文化繁荣时期。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宗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当时的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无法解释当时的自然现象,对于自然灾害素手无策,因此便向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一个好的天气决定了一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就宰杀牛羊等牲畜祭祀神灵,保佑有一个好收成;而希腊崇拜的神灵更多的是惩处邪恶,拥有一个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希腊的神是住在某个山上的,他们和人的外貌特征是一样的,但拥有一种超人的力量,用这力量来统治世俗的人民,世俗人如果有突出的贡献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会成为神,希腊的神存在于人的周围,甚至与人共同生活,但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超人的力量。古希腊的哲学是从宗教产生的,在酒神节的狂欢中产生了对人本性的追求,无节制的享乐,是后世许多哲学家推崇的对象,尼采就把自己比作狄奥尼索斯,不受神和道德束缚。中国的神是住在天上的,具有更大的神力,每个神都有自己的职责,维持人间的正常秩序,人们建立寺庙或在家中摆个神像来供奉神灵,所以希腊的神存在于人的心中,中国的神存在于神像中。 在读古希腊的哲学书时,明显感觉有一股不同的、新鲜的且参杂着迷惑与不解的空气袭来,很多思想是中国人难以理解甚至不被接受的,但却是西方科学的方向标。泰勒斯是西方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万物看似冰冷没有生气,实际上是有生命力的,黑格尔后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绝对精神说,认为其中的生命力是上帝赋予的,等待人们去发现。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但是不同的是,老子的思想得到后世很多人的赞同,泰勒斯的观点却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提出了火才是万物的本源,后来又有毕达哥拉斯土、水、火是万物本源的观点和后来的原子论;但这并不是希腊哲学思想的主流,苏格拉底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将自然与自我、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后来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认为形式总是流动的最总会腐烂,而只有理念(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提出了灵魂不朽的学说并构建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所以最初中国人在接触到西方的形而上学时,会感到很难理解。亚里士多德,在他的逻辑学中提出了归纳演绎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归纳演绎法是基于理性主义产生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要追求永恒的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追求理念的方法----归纳演绎法,这是西方科学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没有演绎推理,只有归纳法,但都未能因此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也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只有归纳产生的实用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的概念引到哲学中,认为万物由数产生,提出了勾

中国朝代皇帝表

中国朝代皇帝表 春秋战国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2]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3]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画像)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汉朝前202—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代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1-2] 公元前206年刘邦封为汉中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西汉王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史称“汉武盛世”,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史称“昭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23年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3]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皇帝皇后历代列表 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获胜。[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西汉皇帝表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