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1-01-21

大型体育场馆具有管理难度大、营运复杂特性,必须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以保证大型赛事、公共活动正常运作。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大型体育场馆是城市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广,建筑总面积大(6-12万平方米),高度为30-70米,固定座位3-8万人的。设计要求达到满足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国际单项赛事要求、区域国际运动赛事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再兼顾考虑满足平时群众健身的需求、城市专业运动队训练的需求及今后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需求。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工程及弱电防雷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售验票系统、升降旗控制系统、时钟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紧急救护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新闻发布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计时计分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赛事综合管理系统、音响、灯光、大屏幕显示等

(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

大型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有三:一要保障各类大型赛事、公共活动出色的举办;二要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三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丰富、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服务。

智能化系统配置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

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

符合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选型

在选择适合于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时,充分吸取了国家体育中心“鸟巢”和南京奥体中心的设计、建设经验,结合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满足工程的实际使用需要。在技术选型上坚持“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选型原则

1.建筑智能系统以适应未来科技及应用的发展为原则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弱电系统,特别是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管理系统能够长就保持一种方式使用是很困难的,因为人们对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新的技术成果也在系统中不断注入。解决已有系统与科学技术成果之间矛盾的更客观的方法,就是要求楼宇自控管理系统管理必须有足够的弹性包容未来科技机及应用上的发展,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大型体育场馆工程所要求的

楼宇管理系统必须考虑到可持续性、可发展性,这样才能保证投资人的利益,为此首先要系统适应未来可积极应用上的发展作为主要原则来考虑。

2.方案设计以提高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原则

尽管其将来大型体育场馆的使用者会是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不同的人群,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使用者和管理者。

为使用者提供的服务。体育场馆是人们运动、娱乐的场所,通过配置先进的、合理的、智能化的楼宇管理自控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宾客们的生活乐趣。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现代化的办公条件通讯条件,因此要求在相应的设计区域架设配置计算机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布线系统、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必要的办公设备(如: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生活乐趣就是提供给来宾一个清新舒适的娱乐环境,这个正是通过楼宇管理自控系统来实现的。

为管理者提供的服务。在中央控制室通过电脑设备实现集中管理大量减少了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3.技术选型以合理的投资成本和地运营成本为原则

首先就是丰富的节能节电手段,体育场内配置了大量的空调机组排送风机组以及相配套的冷东站设备和冷却塔设备然而这些设备还要经常的处于运行状态,不可避免的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除此之外建筑空间内还配置了大量的机电设备,如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不合理的运行同样可能导致电耗增大。另外建筑内的外的照明、景观、动力用电系统在能源的消耗中也占有很高的比例。系统通过电脑控制程序和各种传感、执行设备对整个建筑的身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统一调配所有的设备用电量,可以实现用电负荷的最优化控制在保证给我们一个清新舒适的娱乐环境的基础上,大幅度的节省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反之,如果把设备调整成为始终按照最小的耗能方式运行时,又不能保证舒适又清新的娱乐环境,来宾及体育场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困倦,精神恍惚“病态空调综合症”等不舒适的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到了体育场的销售业绩和来宾愉快的娱乐心情!因此,采用楼宇自控管理系统可以在保证舒适环境温度的前提下实现节约能耗,并可以通过清新舒适的场所环境条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带给各位来宾一个甜美笑容。其次,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建筑内配置智能化的楼宇管理系统之后各种设备运行状态始终处于系统的集中监视之下,系统可单独为各台设备建立运行档案,自

动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期打印维护保养,修理通知单,输出各种设备运行统计报表,这样可以保证每台设备按时维护保养修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使设备的运行寿命加长也直接或间接的减少规避设备发生灾难性故障和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很大程度降低了建筑的运行费用。

第三,选择开放式网络为基础的楼宇智能化系统,不但可以与其他的弱电系统有机地集成,还能与上层的管理信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备实现综合管理的功能。

(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特点分析

大型体育场馆均属于甲级体育建筑, 设计要求达到满足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国际单项赛事要求、区域国际运动赛事的需求,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以6万人的固定座位体育场为例,总面积约10~1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70米,

宽200米,长300米。从建筑智能化系统方面来看,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距离长。从图纸上看大型体育场馆一共设有4个弱电井(即东面、西面、南面、北面),与中心控制机房最近的弱电井布线距离约50米,最远的布线距离超过300米,平均每层的层高约9米,也就是说,从最远点的控制器到中心控制机房弱电井布线距离超过400米。如果采用在RVV-2*1线缆上走RS485通信协议,很难保证多站点通信的可靠性。

2.半敞开式建筑。和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场一样,大型体育场馆通常为半敞开式建筑,内部很多位置的环境受外部气象条件影响交大。特别是南方地区,长年雨水量大,夏季气温高,春季湿度大,不利那些对温湿度要求较高设备的运行。位于北方的鸟巢体育场所处的地理环境要优于大型体育场馆,但是鸟巢体育场的主要控制设备仍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比如灯光的控制鸟巢体育场就采用了施耐德PLC和调光器进行控制。

3.多种设备与设施集合。大型体育场馆和鸟巢体育场一样,其设备与控制系统是多家企业产品的集合。世界上没有那一家企业能够完成一个大型体育场所需要的设备,诸多厂家的设备要实现联机控制,就必须得采用专业的控制软件。当然,这些设备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目前楼控系统中采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有:OPC 协议、MODBUS协议。

(三)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结构选型

根据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特点,在结构选型上我们采用了基于以太网通信集散式控制系统。

1.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

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

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全双工:全双工传输是采用点对点连接,这种安排没有冲突,因为它们使用双绞线中两个独立的线路,这等于没有安装新的介质就提高了带宽。例如在上例的车站间又加了一条并行的铁轨,同时可有两列火车双向通行。在双全工模式下,冲突检测电路不可用,因此每个双全工连接只用一个端口,用于点对点连接。标准以太网的传输效率可达到50%~60%的带宽,双全工在两个方向上都提供100%的效率。

2.集散式控制,本工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建筑面积庞大,因为受控设备位置分散,系统的覆盖面积大。如果我们在系统配置事像一般小规模建筑一样简单地配置几台大容量的控制器来完成监控功能,这样虽然在系统的输入输出控制点上可以满足功能要求,在造价上也会低廉,但是在其他阶段的工作中(即在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环节中)将大大增加工作的难度。我们配置系统之充分体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集散式系统设计思想,所有控制器均在受控设备机房内与设备就近安装。控制器与现场一次设备(即传感器、执行机构、设备动力控制盘箱等信号联接线)的链接在机房内部OSN柜完成,在系统设备安放、布线时信号线、控制线尽量不穿墙、不跨越楼层。

3.工业级控制器,本方案将采用工业级的PLC作为现场控制器,虽然专业楼控DDC在均点上的成本要低于工业PLC,但是PLC的响应速度,处理能力,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高专业的DDC。当我们采用集散式控制时,控制器的分布广,控制点数少,专业楼控DDC就不具备成本优势。因而,采用PLC系统总成本要低

于专业DDC的成本。

4.在整个楼宇管理系统中均使用相同的软件,扩展系统时不需要更换工作站软件或现场控制器。系统能在任何时候扩展。如果本工程在安装安全防范功能上需要配置门禁系统、巡更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用相适应的控制器,这样不需另外配置工作站和另外的系统,就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完成楼宇管理部分的功能。在整个楼宇管理系统中对于操作工作站、网络控制器、DDC现场控制器系统均使用相同的编程语言,这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能用于新光体育场工程中所有的应用。因此,本系统的控制软件将采用开放性较强的西门子的顶峰系统。

三、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技术架构

根据大型体育场馆建筑和业务特点,遵循“分散控制、集中监视、资源共享”设计思想,在总体结构上采用基于以太网通信的集散式控制系统。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上分为四层:系统层、网络层、控制层和执行层。

系统层,主要由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软件、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在系统最顶层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中智能监控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

网络层,基于以太网,上端连接监控工作站,中间为以太网交换机,在现场控制器和其他监控设备配工业以太网模块。从底层交换机到中心控制机房交换机,采用光缆连接,带宽为1000M,中心交换机采用24个1000M光纤口的三层交换机。

,包括现场控控制层制器、摄像机及其他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可采用如西门PLC,可靠性较高的在一S7-300。子S7-200或些有必要进行现场复杂操作的设备可配置触摸屏。处理器进行数据CPUPLC有处理,都能够脱离上层系统独立工作,不受网络或其他控制器故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集控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集中监控系统进行巡检,如发现有控制器出现故障,控制工作站可在其恢复通信后PLC可对所有的自动下载程序,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了传感器、开关等控制执行机构,与现场控制模块连接。执行层中执行层的一部分设备也需要走网络系统,为将来新增的智能设备(变频器、在线仪表)预留 MODBUS

通信协议。了通信接口上采用了RS-485通讯方式和(二)基于以太网通信的集散式控制系统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楼宇管理自控系统由二级控制域网络和集散控制,既可以满足系统庞大的容量要求,又可以提供高速的通讯能力,使管理人员器构成并实时进行控制。在中央控制室就可以全面了解整个体育场工程的各类设备运行情况,优化设计的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控制器和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组成。,采用六类布线标准。数据通信将采用以太网通信,以太网是当1.统一通信结构)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它定义了在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今现有局域网(LAN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开放性最好,因而技术先进厂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统一了技术接口标准。以

太网通信结构不但能减少楼宇智能化各子系统接口成本和软件开发成本,同时为综合布线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从而减化了布线的成本。。在整个楼宇管理系统均使用相同的软件平台,扩展系统时不需.统一软件平台2要更换工作站软件或现场控制器,使系统能在任何时候扩展。如果本工程在安装安全防范功能基础上需要配置门禁系统、巡更系统,该系统可增加相同的控制器或应用模.块,不需要另外配置工作站和另外的软件系统,就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从而,大减化系统扩展的工程量,降低扩展成本。

3.集散式控制。大型体育场馆楼层高建筑面积庞大,各子系统来自多个厂商,受控设备位置分散,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集散式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集散式系统就是所有现场控制器均在受控设备机房内与设备就近安装,上一级控制系统中集在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器与现场设备(即传感器、执行机构、设备动力控制盘箱等信号联接线)的连接在机房内部就地柜完成,在工作设备安放、布设信号线、控制线尽量不穿墙、不跨越楼层。

四、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监控网络系统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监控网络系统在物理上与互联网(公网)完全分开,是一个专用的设备控制网络系统。监控网络系统分为网络数据交换子系统和服务器与数据存储子系统两大部分。

(一)网络数据交换子系统

大型体育场馆专用监控网络系统采用二级交换结构,二级交换机接入到中心交换机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二级节点与中心交换机间采用多模光纤互连,以1000M 速率通信。中心交换机采用三层路由交换机安装在信息中心机房,服务器也安装在此,服务器与中心交换机用1000M速率通信。各楼层弱电间为二级节点,安装二层交换机,通过综合布线的光缆上联中心交换机通信速率为1000M,形成系统通信主干。通过六类网线与终端的设备相连的通信速率为100M。

(二)服务器与数据存储子系统

数据存储子系统主要解决大型体育场馆各控制系统和智能系统数据存储,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库,将各专业子系统数据集中存放,以实现在数据库层面上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服务器硬件系统采用Intel架构服务,为两台双机互备模式,存储器则采用网络型的SAN存储结构。

服务器操作系统将采用Linux,数据库系统则采用Oracle 10G,这两套系统是数据存储子系统软件方面的最佳组合,具有稳定性好、处理能力强的特点,亦不易受网络病毒的侵害。

五、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经济性和扩展性为原则,在保证楼宇内部安全、便利、舒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节省人力。

(一)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功能范围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功能范围包括供配电控制系统、楼宇及场地照明控制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排/送风控制系统。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国土资规2017

附件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2017年12月8日发布 2018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目次 1. 基本规定 (1) 2. 城市公共体育场用地控制指标 (3) 3. 城市公共体育馆用地控制指标 (4) 4. 城市公共游泳馆用地控制指标 (5) 附加说明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7) 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条文说明 (8)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为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公共体育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本指标。 1基本规定 1.1本指标适用于城市中独立占地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1.2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现状布局,科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1.3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宜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与已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等统筹布局,并可作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使用。 1.4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

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对照体现本指标所确定的用地规模进行规模核定,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规模核定情况专篇进行情况说明。 1.5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土地供应阶段,在核发划拨决定书或签订出让合同中,应依据本指标明确规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控制要求。 1.6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用地指标规模。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本指标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相关政策要求,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论证。 1.7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总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节约和合理使用土地的要求: (一)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场地设施和道路,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 (二)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及其布局,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应体育运动项目场地的朝向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形体。 (三)多个公共体育场馆集中建设时,应综合利用配套场地及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与交通用地等,提供绿色共享空间。 (四)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应在满足服务功能、公共安全和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 (五)分期建设多个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

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

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

注:本规范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管理指标,如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全部遵照执行。

编制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达到《体育建筑设计规范》(—)有关规模规定的体育场(观众座位数座及以上),体育馆(观众座位数座及以上),游泳馆、跳水馆(观众座位数座及以上)等,及由这些体育场馆组成的综合性场馆单位。 二、相关依据 本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 三、基本原则 约束性原则。编制本规范的意义在于督促体育场馆发挥其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功能。所有指标均属于约束性指标,若有任何一项不达标,均为基本公共服务不达标。 全面性原则。本规范的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基本管理、主体服务、综合保障、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内容,涵盖功能、硬件、软件、运营、群众感受等多个方面,涉及政府、场馆管理者、场馆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多主体地

审视体育场馆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关联性原则。本规范内容设计上保持与《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等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照使用。对达不到本规范要求的体育场馆,原则上不参与运营管理综合评价考核。 可操作性原则。本规范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既便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理解接受,又便于行政主管部门采集相关数据,进行主观评价,并获得综合性结论,提高了综合评价的可信度。

奥体中心体育场智能化设计方案

奥体中心奥体中心智能化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况 (1) 1.1方案简介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依据 (4) 1.4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4) 1.5设计原则 (5) 第二章设计方案 (7) 2.1智能监控系统 (8) 2.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8) 2.1.2 安全防范系统 (26) 2.1.3 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51) 2.1.4 机房系统 (60) 2.2通信网络系统 (65) 2.2.1 综合布线系统 (65) 2.2.2 语音通信系统 (71) 2.2.3 信息网络系统 (71) 2.2.4 有线电视系统 (175) 2.2.5 公共广播系统 (178) 2.2.6 电子会议系统 (193) 2.3场馆专用系统 (212) 2.3.1 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 (212) 2.3.2 扩声系统 (212) 2.3.3 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241) 2.3.4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248) 2.3.5 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251) 2.3.6 售验票系统 (256) 2.3.7 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263)

2.3.8 标准时钟系统 (268) 2.3.9 升旗控制系统 (275) 2.3.10 比赛中央监控系统 (288) 2.4应用信息系统 (306) 2.4.1 信息查询和发布系统 (306) 2.4.2 赛事综合管理系统 (307) 2.4.3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系统 (312) 2.4.4 场馆运营服务管理系统 (317) 2.5防雷接地系统 (338) 2.5.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339) 2.5.2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340) 2.5.3 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340) 第三章各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341) 第四章附件(图纸) (357)

体育场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体育场馆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 设计范围 扩声系统、广播系统 扩声系统说明 设计指标 主要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满足《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一级标准及奥组委要求。最大声压级:观众席最大声压级≥106dB(紧急状态) 传输频率特性:以100-5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再次频带内允许小于或等于±5dB 传声增益:125-4KHz的平均值≥-10 dB 声场不均匀度:1KHz&4KHz≤8 dB

主观听音:清晰、柔和、音质优良 因体育场南北挑蓬承重安全需要,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减少12只音箱和改变吊挂形式。 系统特点 设计概述 主要用于奥运项目的室外比赛、群主集会的扩声要求;文艺演出也可以适用。本系统作辅助设施以满足扩声的需要;扬声器布置合理,不会影响体育场其他使用功能;在主席台、比赛场地、检录处、各门入口等处设置传声器插接盒提供足够的话筒点,以满足各种比赛、集会的需要;为满足电视台、电台的实况转播需要,预留符合要求的音频转播接口;有扩声机房向场内、观众走廊、场外发布通知。 遇紧急情况,消防控制室在扩声设备开机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所有区域发布紧急通知;检录处等多处设有独立的扩声系统。 由于工人体育场是改建项目,主体结构没有变化,不宜采用集中扩声方式。 本系统使用分散式扩声布局形式。 扬声器的布局 根据工人体育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承重安全需要,本系统分东、东北、东南、西、西北、西南共6个区域,及沿着挑蓬前端下方吊装共36组扬声器箱,东西挑蓬各为7组,每组扬声器为5只,服务距离分别为13-33m,15-18m,以这种分布的方式可以使整个声场覆盖均匀。 公共广播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良好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 万以上人口、100-200 万人口、50-100 万人口、20-50 万人口、20 万以下人口。

大型体育场馆服务规范

大型体育场馆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体育场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原则、服务要求和内容、顾客满意度测评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各大型体育场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9668-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 GB/T 10001.1-2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4-200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GB 13495.1—2015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 15566.1-2013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 15566.7-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7部分: 运动场所 GB/T19038-2009 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 19039-2009 顾客满意度测评通则 GB 19079(所有部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GB 19085-2003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GB 22185-2008 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 GB/T 22517(所有部分)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型体育场馆large sports venue 由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向公众开放、达到《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有关规模规定的体育场(观众座位数20000座及以上),体育馆(观众座位数3000座及以上),游泳馆、跳水馆(观众座位数1500座及以上)等体育建筑。

体育场馆安防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探讨

体育场馆安防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探讨 浏览数: 5765 文/海康威视徐志军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广州亚运会等体育盛会的举办,国家及地方均加大了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体育场馆的建设得到大力发展。体育场馆是人员、财富、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风险极高,因此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成为体育场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 体育场馆安防系统需求 体育场馆安防系统的建设应以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为核心,实现安防系统的应急联动和辅助分析决策,及时预警和掌控赛场内各种可疑现象、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其他楼宇、建筑等安防系统相比,体育场馆安防系统有着自己特殊的需求: ·图像质量要求高,控制实时 体育场馆视频监控需要覆盖整个场馆及场馆周边区域,监控点覆盖范围大,图像清晰度要求高。同时,体育场馆人员密集,当有事件发生时,需要清楚、快速地看清人员活动及变化情况,对突发现场要求快速响应和定位,需要视频监控具有很高的实时性。 ·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体育场馆安防系统来说,稳定性和可靠性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系统方案设计上,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关键部位采用冗余设计,避免因任何一个单点故障而造成的整个系统瘫痪或某个监控点的失效;同时,要结合各种设备检测措施,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事件,并及时有效地解决,确保系统能稳定、可靠、持续地运行。 ·场馆整体安全防护要求 体育场馆一般是多个功能区建筑组合而成的一个建筑群,不仅要考虑主体育场内本身的安全防护需要,还要从体育建筑群的整体出发,建设全面、安全、有效的技术防范体系,包括视频、报警、门禁、消防等多个子系统,并将这些子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平台级的互联互通和报警联动。 ·应急联动和预案处置 体育场馆安防系统应能对敏感地区及目标实施智能监控预警,对于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准确地处理。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系统能从大量的摄像头中迅速找到最佳的监控点位(摄像头),同时在电子地图上弹出实时图像,对事件现场进行观察,对目标进行跟踪和锁定,从而为应急处置提供最为直观的视频信息,并根据设定好的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最佳的处置。 ·平台互联与视频资源共享 当体育场馆在举办赛事时,关注场馆安全状况的不仅仅是场馆内部的保安人员,公安、武警、消防及其他政府部门都需要实时了解和掌握场馆内部及周边情况,必要时还需要调用视频录像资料。因此,体育场馆的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应是一个标准、开放的平台,允许多系统对接以提供视频图像资源共享,满足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的要求,并能提供稳定的实时视频预览、历史图像下载和授权访问控制等服务。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商业化运营,我国体育场馆存在哪些问题? (1)、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层次较低。 (2)、经营收入大雨经营日常开销,很少用于投资回收或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定位上不明确,无法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4)、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5)、经营项目开发不全,无法资产开发力度不够。 3、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1)、日常保安,秩序维护,保洁等日常服务性工作(2)、绿化和草坪的保养工作(3)、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4)、门禁、IC卡检录、计时计分、音响、大屏幕控制等弱电的操作 (5)、空调、排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等弱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工作。 (6)、前厅接待和接待服务工作(7)、大型活动的接待和保障服务对外业务 4、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积极意义? (1)、缓解开赛矛盾、减少雇员,降低运营成本(2)、服务外包实现了服务、管理和文化三方面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体育云平台开发,智慧体育解决方案

体育云平台开发,智慧体育解决方案 体育是国家骄傲的另一种体现,也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而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国内外都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同时从事体育事业的运动员也越来越多,而体育行业涉及到的品牌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管理,体育行业云平台的搭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源中瑞科技智慧体育解决方案平台从以下几点来讲: (一)优秀运动队奖励申报系统 包括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分析汇总、奖金评审等部分,实现运动员基础信息和成绩在线录入、竞赛成绩网上查询、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从而对优秀运动员奖金审核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体育平台解决方案:xnbwang(微)。 (二)体育服务业品牌培育创建申报系统 服务体育行业的品牌增多,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服务业品牌培育创建申报系统主要包含体育健身俱乐部、星级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技能培训机构、全域体育旅游精品工程等多个子系统(一般根据项目的需求来进行定义)。 而多个系统应按照各自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申报表、审核流程以及评审流程。平台实现记录申报、审核、评审全过程记录,并能够及时展示审核评审结果.评审通过后的单位将日常活动信息上传系统, 系统需实现信息分类查询、数据分析汇总、创建动态评价等功能。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分析创建单位发展

规律,为其它单位学习借鉴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体育产业长远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体育场馆低收费对外开放补助申报系统 实现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网络申报、在线评审、公开公示,日常信息录入等功能。 (四)账号管理维护 可以修改、查询用户的账号、用户名、是否管理员,新增、删除用户,可以设置单位所 (五)权限管理 可以对模块的所有对象进行权限设置,不同级别人员具有不同操作和查看数据的权限,防止越级查看。只有最高管理员具有对数据的完全数据操作权限。 当然更多的功能需求是根据体育局的需求来进行开发,各个功能模版并不固定,并且支持定制化的服务添加。 源中瑞科技专业从事智慧类系统开发,如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公.安、智慧楼宇、数字工厂、智慧体育、能源管控等相关行业的系统开发解决方案,有需要了解欢迎联系汪先生。

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参考指南

附件1 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参考指南 一、足球场地 足球场地根据场地规格可分为标准足球场和非标准足球场。 (一)标准足球场 标准足球场即11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90-120m,宽45-90 m,宜按105 m ×68 m设置。可设置在田径场地内,也可独立设置。应提供较比赛场地更大的草坪延展区,周围区域范围应满足安全缓冲和竞赛工作的需要。 为了便于开展群众性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可以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两个非标准足球场使用。 (二)非标准足球场 非标准足球场可分为7人制足球场、5人制足球场,宜成组成片布置。 1、7人制足球场 7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65-68 m,宽45-48 m,可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2个7人制足球场,也可独立设置。在比赛场地外应设置缓冲区。 2、5人制足球场 5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25-42 m,宽15-25 m。在比赛场地外应设置缓冲区。

二、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 (一)标准田径跑道周长为400m,弯道半径为36.5 m,两圆心距(直段)为84.39 m;环形跑道8条,直跑道8-10条,每条跑道宽1.22 m。 (二)标准足球场地为105 m ×68 m ,为了便于开展群众性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可以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两个小足球场使用。 三、全民健身中心 (一)全民健身中心是向公众提供健身服务,能够开展球类、武术、体操、冰上、游泳等单项或多项体育健身活动的中小型综合健身馆(不设固定座席)。 (二)基本建设内容包括综合运动场地、体能训练场地、附属用房和设施。 (三)应结合使用对象、运动项目等合理确定运动场地及周围缓冲区尺寸、场地净高、地面材料和场地照度。 (四)综合运动场地面积为1000㎡-2000㎡,场地净高不小于7m;体能训练场地面积为200㎡-400㎡,场地净高不小于3.5 m。 (五)附属用房和设施包括服务台、更衣淋浴室、体质监测室、医务室、管理室、卫生间、库房等。 (六)如果用地条件允许,可以将若干个室内外综合运动场地组合,共用体能训练场地、附属用房和设施。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体育馆建设模型、建设模式、人才等方面的要求,认为当前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不在于技术创新,重点是建设管理和建设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平台体育场馆智能化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1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发布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2019年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律,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难题,使体育场馆为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发展体育产业发挥更大作用。现对XX州开展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情况 XX体育场位于蒙自市天马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73503平方米,建筑面积18737平方米,能容纳观众3万人,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1块,配有160m2旋转彩屏和电子显示装置,以及灯光音响设备,体育场四周有商铺约3000平方米。XX年全年接待健身人数8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广场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放时间90小时,全年经营收入154.5万元,支出合计132.2万元,上缴税金合计4.1万元。 XX体育馆位于蒙自市朝阳路,建于XX年,占地面积6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3.8平方米,有固定座位5197个,活动座位624个,有贵宾室、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室等配套服务用房及设施,馆内设音响视频系统、演出灯光等,可举行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体育赛事,同时也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商业会展等。XX年体育馆全年接待健身人数达10万余人,全年接待室外健身人数达12万人,对外开放场地面积6000 平方米,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周对外开

放时间90小时,全年收入合计76万元,支出合计73.5万元,上缴税金合计2.3万元。 XX州民族体育馆位于个旧市金湖东路,建于XX年。为便于管理,XX 州人民政府于XX年9月批准成立XX州民族体育馆,为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0人。目前XX州民族体育馆主要运营管理的场馆有四馆一场,即体育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有固定座位3338个,其中活动座位270个,有配套比赛和大型活动的会议室、办公室、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馆内设音视频系统装置,配有文艺演出的基本灯光。馆外四周有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房、体育用品经营部、休闲娱乐茶庄、汽车美容等多种经营场所。网球馆建于XX年,由6块标准的塑胶场地和一幢三层楼的配套服务功能房组成。配套用房一楼设有休闲厅、淋浴室。二楼、三楼设有对外营业的豪华标准间18间。四楼有面向社会开放的乒乓球室。网球馆既作为XX州网球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大量的时间对社会有偿开放。 体操馆建于XX年,在建盖时就着眼于面向市场。总层高为三层,一二层已面向社会出租,经营面积1940.74平方米,目前经营项目有餐饮和KTV娱乐会所。三层作为XX州体操项目的训练场地,同时,训练之余对外举办健美操、幼儿体操等项目的培训。 游泳馆建于XX年,产权属个旧市,由州民族体育馆承包经营管理。该馆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有标准游泳跳水综合池和25米小池各1个。设有10米、7米、5米、3米跳台,1米跳板,配有电梯、电子

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

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全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功能,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5〕116号)及《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体经字〔2014〕34号)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包括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体育场、体育馆及附属设施,机关、事业单位兴建的体育场、体育馆及附属设施,各级公立学校所属的体育场、体育馆及附属设施(以下统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低收费,是指经营者本着公益性原则在提供体育场馆及附属设施时收取不高于市场价格的补偿费用,并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实行价格优惠。 第四条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应当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学校寒暑假期间等,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体育场馆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应全年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在全民健身日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第五条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第六条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应当向学生开放,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向社会开放。 政府投资兴建交由学校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原则上参照前述第四条向社会开放。

第七条各级财政应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支持和鼓励本地区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标准参照《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4〕54号)有关规定执行。盟市、旗县(市、区)根据体育场馆规模可自行适当调整补助范围和标准。中央和自治区对免费、低收费开放后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大幅提升的场馆予以奖励。 盟市、旗县(市、区)不得因中央和自治区予以补助,而减少其自身投入,或不承担应承担的补助比例。 第八条补助资金用于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展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所需支出,包括体育场馆日常维护、能源费用、公益性体育活动举办、设施设备更新、运营环境改善等。 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支出,不得用于编制内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津补贴、基本建设、大型维修改造等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 第九条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为所属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计划,加强组织领导。 (一)体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公布当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名录和开放时间;制定《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和《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对开放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不定期巡查;配合财政部门审核汇总补助申报材料,对申请单位进行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运营综合评价,逐级上报。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此管理体制的弊端与问题不断显露。问题的产生源自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只有通过分类改革才能解决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困境,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的分类指标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6.3%、28.2%和25.5%;86%的场馆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场馆经费主要由财政划拨,其中,全额拨款场馆占比46%,差额拨款占39.6%,自收自支占14.4%;场馆主要采用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委托经营等经营模式。2、不同地区、不同财政来源的场馆呈现出不同的经营效果,东部地区自收自支场馆经营效率最高,西部地区全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中部地区差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3、依据国家政策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标准、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建立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类指标,将大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分为公益服务类场馆和生产经营类场馆,其中,公益服务类场馆又可细分为公益一类场馆和公益二类场馆。4、公益一类场馆的改革方向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主要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公益二类馆也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可进行市场开发,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经费;生产经营类场馆注销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 5、公益服务类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要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包括探索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加强监管等;生产经营类场馆在转企改制时,要注重国有资产的处置及事业编制人员身份的转变,此外,为保证转企的有效衔接,需要采取过渡期措施。

奥运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奥运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陈宏 高 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641) 摘 要 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笔者多个体育场馆弱电设计的经验,对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方案作一综述。 关键词 奥运体育场馆 智能监控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 场馆专用系统 应用信息系统 1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奥运会将在我国的举办,全国每年都要兴建不少体育建筑,笔者有幸参加了新会体育馆、佛山体育中心、奥运羽毛球馆及奥运摔跤馆的设计,对体育场馆的智能化设计有一定的了解。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编写了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及 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本人通过对该征求意见稿的学习,结合本人的设计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奥运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方案。2 系统组成 根据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分为以下4个部分:智能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场馆专用系统、应用信息系统。 3 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体育场馆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综合管理,对体育场馆内影响环境舒适性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的调节,对破坏环境安全性的恐怖、骚乱、火灾等因素的监控,保证 位。在软件编程上,设置每隔1s访问一次看门狗电路。若程序运行发生故障或超过了设置时限(本系统设为1 4s)没有访问看门狗芯片,X5045芯片将自动输出复位脉冲,直到程序运行正常。 4 2 信号处理电路 数据采集器的前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这个电路由L M339极限比较器和74LS08与门组成。脉冲信号输入该电路时,若输入信号电压在1~4V时,信号处理电路就采集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接着74LS08与门输出高电平至8259A。反之,对于电压值在1~4V以外的干扰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就不采集这些脉冲。通过这种对干扰信号的过滤处理,有效地防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 4 3 电源监控电路 利用X5045芯片的电源监控功能设置了电源监测电路,以防止掉电后数据丢失。当检测到电源电压低于内部门槛电压VTR I P时,输出复位信号,直至电源电压高于门槛电压并至少保持200m s,复位信号才被撤消。5 结语 本文拚弃查询方式采集数据,利用8259A中断控制器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并在中断时序图控制下设计了中断申请与响应电路。同时给出了数据采集器的主程序流程图。试验证明,采用中断方式采集三表输出的脉冲数据,会大大减少脉冲的丢失,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度。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性高。这个系统的设计,可给智能小区的物业管理带来很大方便,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必为三表计费的不准确而苦恼,减少了物业管理中心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汪吉鹏主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2~267 2 寇有观 智能小区的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工程设计CAD 与智能建筑 2001(7):31~32 3 唐明,唐勇 浅析住宅小区智能化总体设计质量的几个问题 建筑电气 2005(1):35~37 4 M yke P redko著 陈逸译 PC PH.D.Inside PC Interfacing PC接口技术内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56~16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