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温州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温州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二者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14学时;高等护理、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具体学时数分配如下: 理论课学时分配表

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 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3.了解医学免疫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3.掌握细菌形态检查法。 4.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 5.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3.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4.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的概念。

【免费下载】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 一、选择题(60分) 10、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A 内毒素 B 抗毒素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11、欲杀灭芽胞,需选择( )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灭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气灭菌法 12、不能与红汞同时使用的是( ) A 漂白粉 B 70%乙醇 C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D 碘液13、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 B 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C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D 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14、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15、关于正常菌群错误叙述的是 ( ) A 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 B —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C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 D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16、医院内感染不包括 ( ) A 术后感染 B 输血后肝炎 C 住院期间发生的骨折 D 陪护人员感染17、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 霍乱弧菌肠毒素 B 破伤风痉挛毒素 C 葡萄球菌肠毒素 D 肉毒毒素 18、不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肉毒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19、关于抗感染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 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D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20、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D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21、能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 ) A 卡介苗 B 破伤风抗毒素 C 丙种球蛋白 D 抗病毒血清、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习题与答案

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选择题 【A型题】 1.化脓性细菌在机体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产生性的化脓性病灶称为: A.菌血症 B.脓毒血症 C.内毒素血症 D.毒血症 E.败血症 2.下列结构中,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是: A.芽孢 B.荚膜 C.细胞壁 D.中介体 E.核糖体 3.内毒素的毒性部分为: A.核心多糖 B.特异性多糖 C.LPS D.脂质A E.脂蛋白 4.类毒素的特点是: A.有抗原性,无毒性 B.无抗原性,有毒性 C.无抗原性,无毒性 D.有抗原性,有毒性 E.有半抗原性,而无毒性 5.脑膜炎球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全身严重中毒症状为: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以上都不是 6.潜伏感染与隐性感染的区别是: A.潜伏感染有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无传染性 B.潜伏感染无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有免疫力产生 C.潜伏感染无传染性,而隐性感染有传染性 D.潜伏感染有免疫力产生,而隐性感染则无免疫力产生 E.潜伏感染多见于病毒感染,而隐性感染多见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 7.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LPS D.O抗原 E.荚膜多糖 8.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其原因是内毒素毒性成分: A.化学组成基本相似 B.受体基本相似 C.抗原性基本相似 D.无抗原性 E.以上都不是 9.细菌的黏附素是指: A.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 B.革兰阴性菌的菌毛 C.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 D.其受体为D-甘露糖 E.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表面蛋白质 10.毒性最强的外毒素是: A.破伤风溶血毒素 B.肉毒毒素 C.产气荚膜杆菌ε毒素 D.产气荚膜杆菌α毒素 E.破伤风痉挛毒素 11.由外毒素制备类毒素所用甲醛浓度为: A.0.1%~0.2% B.0.2%~0.3% C.0.3%~0.4% D.0.4%~0.5% E.0.5%~0.6% 12.产生潜伏感染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脑膜炎球菌 C.痢疾杆菌 D.链球菌 E.白喉杆菌 13.易出现带菌状态的细菌是: A.白假丝酵母菌 B.链球菌 C.白喉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肺炎球菌 14.易发生脓毒血症的细菌是: A.痢疾杆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伤寒杆菌 15.破伤风梭菌可引起下列哪种全身感染类型?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6.可经多途径感染的细菌是: A.脑膜炎球菌 B.淋球菌 C.伤寒杆菌 D.军团菌 E.结核杆菌 17.革兰阳性菌中,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膜磷壁酸 B.肽聚糖 C.M蛋白 D.荚膜 E.壁磷壁酸 18.可在流行期形成健康带菌者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 B.志贺菌 C.脑膜炎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19.关于内源性感染,正确的叙述是: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A、有O、H、Vi抗原 B、有鞭毛 C、可用免疫血清鉴定菌型 D、不是胞内寄生菌 2、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痢疾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链球菌 3、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 B、血凝素 C、M 蛋白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4、HAV 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 B、母婴垂直 C、共用注射器 D、粪-口 5、HIV攻击的细胞是: A、B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T细胞 D、红细胞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活泼 B、耐碱 C、是厌氧菌 D、有H抗原 E、革兰阴性菌 2、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 A、炭疽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肉毒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鼠伤寒沙门菌 3、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酸染色,呈红色 B、菌落表面粗糙呈花菜状 C、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D、耐煮沸, 100 ℃ 15min 才死亡 E、耐酸碱,在 6%H2S04 或 4%NaOH 中可存活 30min 4、对乙型肝炎的正确叙述是: A、HBV 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 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 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5、下列方法中,能灭活 HBV 的是:ab.cdefgh均不对 A、70%乙醇浸泡,30 B、6Omin C、煮沸 100 ℃,30min D、高压蒸汽 121 ℃,2Omin E、0.5%过氧乙酸浸泡,30 F、60min G、5%次氯酸钠,60

第3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3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学习要点 一、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1.正常菌群 定义---人存在于正常人体,但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2.机会致病菌 定义---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致病的这类细菌,也可称为条件致病菌。 机会致病的原因---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从而导致机体产生的疾病。多见于使用抗生素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二、细菌的致病机制 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与其毒力强弱,侵入数量及侵入部位有密切关系。 1.细菌的毒力 毒力---指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表示,即按一定注入途径,在规定时间内,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半数发生感染所需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的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人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它主要包括: (1)抗吞噬结构:荚膜、微荚膜等。 (2)粘附素:是细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介导细菌粘附宿主靶细胞。 ①分类:可分为菌毛粘附素和非菌毛粘附素。 ②微生物感染与细胞调亡: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后,能够诱导一种细胞主动死亡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机体控制组织细胞数目,清除无用的、有害的以及异常的细胞,以维持机体自身的稳定,其特征为细胞皱缩,细胞质和核固缩,并可出现含有细胞碎片的凋亡小体。 (3)侵袭性物质:致病菌产生的,一般对机体无毒性,但可协助细菌定植、繁殖和扩散的一类物质。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是接触依赖性分泌,需较多的蛋白质参与,所分泌的效应蛋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doc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指导 (供医疗、护理、口腔、药学等专业用) 主编:彭效祥 班级: 学号: 姓名: 山东万杰医专微免教研室编制 2007年6月12日

目录 实验项目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3) 实验项目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4) 实验项目三细菌的分布 (6) 实验项目四细菌的消毒及药敏试验 (7) 实验项目五血型抗原检测 (9) 实验项目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10) 实验项目七细菌凝集反应 (12) 实验项目八琼脂双扩散试验 (13)

实验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能独立用油镜观察细菌标本。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等。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2、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 2、标本(鞭毛、荚膜、芽胞、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四、实验原理 细菌较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通过显微镜放大1000倍后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步骤 1、显微镜油镜使用由指导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操作 2、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个人操作 个人使用油镜观察细菌中的球菌、杆菌、弧菌等形态标本片。 3、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示教 认真观察示教标本——芽孢、荚膜及鞭毛形态。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出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及结构图。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避免压碎标本片和损坏镜头

八、思考练习 1、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细菌 2、绘制出细菌常见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涂片的制作。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内容 1、细菌涂片制作 2、革兰氏染色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取菌环、玻璃片、生理盐水、酒精灯 2、搪瓷盆、支架、冲洗瓶、染液(结晶紫或龙胆紫、碘液、 95%酒精、稀释复红) 四、实验原理 1、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 含脂类少,乙醇不易透入, 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间隙缩小,通透性下降,阻碍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渗出;而G-菌的细胞壁结构较疏松, 含脂类量多.易被乙醇溶解, 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 细胞内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 2、G+菌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脱色,G-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少,易被脱色。 3、G+菌等电点(PH2-3)比G-菌等电点(PH4-5)低,在同一PH染色环境中,G+菌比G-菌带的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练习题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A1 1、哪项不是条件致病菌产生的因素 A、寄生部位改变 B、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C、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D、菌群失调 E、药物治疗 2、引起医院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杆菌 3、不能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霍乱弧菌 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4、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SK) D、DNA酶 E、溶菌酶 5、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 A、毒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 B、毒素+侵袭力+侵入部位 C、侵袭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 D、侵袭酶类十+毒素+细菌数量 E、侵入部位+毒素+细菌表面结构 6、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毒性作用强,对组织有选择性 C、受甲醛处理形成类毒素 D、毒性部分是类脂A E、多由G+菌产生,不耐热 7、正常菌群不正确的叙述是

A、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 B、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 C、机体有损伤和抵抗力降低时,原来为正常菌群的细菌也可引起疾病 D、不会致病 E、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8、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生理学作用不包括 A、生物拮抗 B、营养作用 C、免疫作用 D、抗衰老作用 E、协同作用 9、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 10、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包括3个环节 A、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B、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和易感生态环境 C、感染源、传播途径 D、感染源自身、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E、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生态环境 11、非特异性免疫不正确的叙述是 A、又称天然免疫 B、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 C、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D、经遗传而获得 E、可后天获得 12、细菌感染的来源不包括 A、急性或慢性患者 B、带菌者 C、病兽 D、带菌动物 E、免疫力低下者 13、病原菌经局部组织进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称 A、菌血症 B、毒血症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补体 3、败血症 4、菌群失调 5、内基小体 6、内毒素 7、交叉感染 8、灭菌 9、肥达试验 10 、孢子 11、免役应答 12、BCG 13、外斐反应 14、原体 15、顿挫感染 16、干扰素 17、垂直传播 18、菌毛 19、佐剂 20、毒力 二、简答题 1、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3、试比较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异同。 4、简述免役应答的基本过程。 5、述I型超敏反应的原理。 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7、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和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8、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其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9、试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检测意义。 10、简述实验室如何鉴别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11、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12、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3、简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14、试述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15、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16、人被HIV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17、对一例可疑菌痢病人如何进行实验室诊断 18、简述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9、简述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0、病毒的表面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

三、选择题: 1. 免疫的正常功能不包括 B A.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2. 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C A.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异种抗原 3. Ig的抗原结合部位在 C A. CH2区 B. CH1区 C. V区 D. CH3区 4.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B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5. 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不包括 A A. C1 B. C3 C. C5 D. D因子 6.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 A.C5a B.C1 C.C2 D.C3 7.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8. 免疫系统包括 D A. 免疫器官 B. 免疫细胞 C. 免疫分子 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9. 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D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10. 直接生成抗体的细胞是 B 细胞 B. 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1. 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D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 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C A. 异种抗原 B. 改变的自身抗原 C. 同种异型抗原 D. 隐蔽抗原 13. 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 C A.CD2 B.CD3 C.CD4 D.CD8 14.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D A. 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 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 C. 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 CD28与B7分子作用 15. 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正确的是 D A. 初次应答潜伏期短 B. 初次应答抗体效价高 C. 初次应答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D. 再次应答抗体类型以IgG为主 16. 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C A. T细胞 B. B细胞 C. 浆细胞 D. NK细胞 17.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主要是 C A. IgG B. IgA C. IgE D. IgD 18. 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C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19. 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D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四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第十四章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一、名词解释 1、菌群失调症 2、条件致病菌 3、细菌的致病性 4、细菌毒力 5、感染 6、侵袭力 7、菌血症 8、败血症 9、隐性感染10、带菌者11、非特异性免疫12、医院内感染 二、填空题 1、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可出现——。 2、由菌群失调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或——症。 3、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和——。 4、某些正常菌群获得致病性条件是——、——、——。 5、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及——有密切关系。 6、细菌的毒力是由——和——决定的。 7、细菌的侵袭力是由——和——构成的。 8、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内毒素的致病作用有——、——、——、—。 9、内毒素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10、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菌体抗原(O抗原)是——。 11、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所得,可刺激机体产生——。 12、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成——。 13、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和肠毒素。 14、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 15、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和——· 16、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和——。 17、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调理作用可由——和——介导。 18、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结果有——吞噬和——吞噬两种。 19、乙型溶素的化学成分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 20、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细菌,多数是——,少数是——。 21、接触感染是指人与——或人与——密切接触引起的感染。 22、全身感染的类型有——、——、——、——。 23、感染的来源有——和——。 24、处于——的人称带菌者,带菌者有——和——。 三、最佳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有菌的部位是( ) A.胃B.骨骼C.肌肉D.血液E.外耳道 2.正常菌群成员引起感染的条件之一是( ) A.变为耐药菌B.发生基因突变C.寄居部位改变 D.变为L型细菌E.发生S—R变异 3.为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 A.维生素B.类毒素C.抗生素D.抗毒素E.生态制剂 4.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 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E.侵人机体的途径 5.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 A.荚膜B.菌毛C.磷壁酸D.脂多糖E.异染颗粒 6.与致病性无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 简答题 1.简述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基本过程: ①识别活化阶段: ⅰAPC(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ⅱ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 ②增殖分化阶段: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浆细胞。 ③效应阶段:Ab和效应T细胞与Ag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最后清除Ag。 2.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发生于全身。 ①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 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它们可在不结合抗原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原的致敏状态。 ②激发阶段: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通过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落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3.细菌致病因素。

4.区别内、外毒素的主要性状。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①荚膜:抗吞噬;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②鞭毛:细菌运动器官;某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有抗原怕,称H 抗原,可以鉴定细菌。 ③菌毛:具有抗原性,普通菌毛具有粘附易感细胞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 ④芽胞:具有保护和稳定蛋白质生命物质作用;有助于鉴别细菌;医学消毒、灭菌的重要指标。 6.细菌、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特点。 细菌: 隐性感染:机体损伤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如结核、白喉、伤寒等疾病常有隐性感染。 ⑴根据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 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一般数日或数周,病愈后病原菌从宿主体内消失,如霍乱、化脓性脑膜炎等。 慢性感染:病程缓慢进行,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多见于胞内寄生菌的感染,如结核、麻风等。 ⑵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 ①局部感染: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仅局限于一定部位,引起局部病变。如临床上常见的痈、伤口化脓等。 ②全身感染:感染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常见的全身表现有: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带菌状态:有时病原菌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未被完全消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并不断被排出体外,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如白喉、伤寒等传染病,病后常出现带菌状态。由于带菌者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毒: 隐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感染称为重金属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其原因可能是病毒毒力弱或机体免疫力强,使病毒不能大量增殖,组织细胞损伤轻微;也可能是病毒最终未到达靶器官,帮不呈现或极少呈现临床症状。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时,大多数人表现为隐性感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docx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名词解释 1、抗原 2、补体 3、败血症 4、菌群失调 5、内基小体 6、内毒素 7、交叉感染 8、灭菌 9、肥达试验 10 、孢子 11、免役应答 12、BCG 13、外斐反应 14、原体 15、顿挫感染 16、干扰素 17、垂直传播 18、菌毛 19、佐剂 20、毒力 、简答题 1、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3、试比较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的异同。 4、简述免役应答的基本过程。 5、述I 型超敏反应的原理。 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7、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和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8、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其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9、试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检测意义。 10、简述实验室如何鉴别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11、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12、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3、简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14、试述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15、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16、人被HIV 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17、对一例可疑菌痢病人如何进行实验室诊断? 18、简述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9、简述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0、病毒的表面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

三、选择题: 1. 免疫的正常功能不包括 B A. 免疫防御 B. 免疫损伤 C. 免疫自稳 D. 免疫监视 2. 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C A. 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异嗜性抗原 D. 异种抗原 3. Ig 的抗原结合部位在 C A. CH2 区 B. CH1 区 C. V 区 D. CH3 区 4.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 Ig 是 B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5. 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不包括 A A. C1 B. C3 C. C5 D. D 因子 6.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 A .C5a B .C1 C .C2 D . C3 7.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B 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 D .淋巴结 8. 免疫系统包括 D A. 免疫器官 B. 免疫细胞 C. 免疫分子 D.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9. 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是 D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10. 直接生成抗体的细胞是 B A.B 细胞 B. 作用于靶细胞具MHC 艮制性 C.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1. 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 ?移植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 对人而言,HLA 抗原属于 C A. 异种抗原 B. 改变的自身抗原 13. 能与MHC [类分子结合的 CD 分子是C A . CD2 B . CD3 C . CD4 14. 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A. CD8与MHC-I 类分子作用 C. CD40与CD40L 之间作用 在抗体产 生的一般规律中,正确的是 A. 初次应答潜伏期短 C. 初次应答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Ig A. IgG B. IgA C. IgE 15. 16. 17. C C. 主要是 D. IgD B. 18. 19. D 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C. 同种异型抗原 D. 隐蔽抗原 . CD8 B. CD4 D. CD28 D. 与MHC-Π类分子作用 与 B7 分子作用 初次应答抗体效价高 再次应答抗体类型以 IgG 为主 浆细胞 D. NK 细胞 C 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A I 型超敏反应 B .∏型超敏反应 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D A. I 型超敏反应 B. ∏型超敏反应 C .川型超敏反应 C D .W 型超敏反应 C. In 型超敏反应 D. W 型超敏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新版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信息表 □公共基本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选修□任选学科通修课程 □学科或专业方向性课程 □其它教学环节 □全校性必修课院系必修课□全校性选修课□院系选修课 理论课□实验课 考试□考查 □技能课□实践课 医学类□化学化工类□生物科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人文科学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系教学秘书审核: 系领导审核: 20 年月日

第一部分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的基本功能; 2. 了解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 3. 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4. 了解21世纪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免疫的概念、功能 自生活事例引出免疫的概念:识别自己与异己的能力 具体表现:(1)免疫防御(2)免疫稳定(3)免疫监视 免疫功能的承担者:免疫系统 (二)免疫学发展史 (三)免疫学研究内容与特点 (四)医学免疫学学习的重要性 (五)学习方法 正确处理预习、听课、复习的关系 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先理解再记忆还是先记忆再理解? 先记忆再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 第二章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 2.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Central Immune Organs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它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Bone marrow (BM) Functionof BM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效应和记忆性B细胞都是进入骨髓后分化为浆细胞,然后分泌抗体)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期末考试题

1.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不应答,称为:免疫耐受 2.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是:以上A+B 3.与载体蛋白耦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半抗原 4.超抗原: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 5.血清中能形成五聚体,相对分之质量最大达19S的Ig是:IgM 6.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Ig 是IgG 7.SIGA的J链合成细胞是黏膜下浆细胞 8.灭活B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I因子 9.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的补体激活途径是:经典激活途径 10.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C9 11.下列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C4 12.细胞因子的作用表现为:以上均是 13.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IFN—a 14.识别抗原肽、提成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MHC分子 15.参与包细胞与内皮细胞喝血小板粘附的黏附分子是:P选择素 16.MHC分子中不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I类分子的a3 17.与HLA-B27阳性关联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18.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CD3-、cd56+cd16+ 19.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固有免疫细胞的是:abT细胞 20.胞质区含有ITAM基序的CD分子是:CD3 21.能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CD8 22.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CD79a和CD79b 23.在阴性选择中,被删除的细胞是:与MHCI或Ⅱ类分子/自身肽高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 24.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经克隆扩增喝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25.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APC是:DC 26.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是:FDC 27.naiveTcell是:未接触过Ag的成熟T细胞 28.向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重要共刺激分子是:CD28、B7 29.能启动抑制性信号的配对作用分子是:LFA-1/ICAM-2 30.对脂筏描述错误的是:静息B细胞脂筏中有大量BCR复合物 31.高浓度时能多克隆激活B细胞的是:TI-1抗原 32.关于ITAM描述错误的是:基本结构为I/VxYxxL 33.对抗原至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至免疫耐受 34.那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eRI: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35.能使胎儿T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双价免疫IgG 36.下列那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37.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的抗原是:变性IgG 38.以下哪类疾病是由于MHCⅡ类分子表达缺陷引起的: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39.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甲胎蛋白的固相包被物是:AFP抗体 40.可利用抗CD20靶向治疗的是:B细胞淋巴瘤 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 2.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共同抗原 4.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基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

医学专科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补体 3、败血症 4、菌群失调 5、内基小体 6、内毒素 7、交叉感染 8、灭菌 9、肥达试验 10 、孢子 11、免役应答 12、BCG 13、外斐反应 14、原体 15、顿挫感染 16、干扰素 17、垂直传播 18、菌毛 19、佐剂 20、毒力 二、简答题 1、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3、试比较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异同。 4、简述免役应答的基本过程。 5、述I型超敏反应的原理。 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7、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物质与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8、感染的类型有哪些?其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就是什么? 9、试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检测意义。 10、简述实验室如何鉴别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11、述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12、怎样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3、简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14、试述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15、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16、人被HIV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17、对一例可疑菌痢病人如何进行实验室诊断? 18、简述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9、简述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20、病毒的表面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正常功能不包括 B

A、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2、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C A、自身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异种抗原 3、 Ig的抗原结合部位在 C A、 CH2区 B、 CH1区 C、 V区 D、 CH3区 4、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就是 B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5、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不包括 A A、 C1 B、 C3 C、 C5 D、 D因子 6、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就是 A A.C5a B.C1 C.C2 D.C3 7、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就是 B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8、免疫系统包括 D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免疫分子 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9、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就是 D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10、直接生成抗体的细胞就是 B A、B细胞 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1、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D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2、对人而言,HLA抗原属于 C A、异种抗原 B、改变的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隐蔽抗原 13、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就是 C A.CD2 B.CD3 C.CD4 D.CD8 14、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就是 D A、 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 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 C、 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 CD28与B7分子作用 15、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正确的就是 D A、初次应答潜伏期短 B、初次应答抗体效价高 C、初次应答产生高亲与力抗体 D、再次应答抗体类型以IgG为主 16、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就是 C A、 T细胞 B、 B细胞 C、浆细胞 D、 NK细胞 17、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主要就是 C A、 IgG B、 IgA C、 IgE D、 IgD 18、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C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19、无需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包括 D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20、可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就是 D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新版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信息表

系教学秘书审核: 系领导审核: 20 年月日 第一部分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的基本功能; 2. 了解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概念与特点; 3. 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4. 了解21世纪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免疫的概念、功能 自生活事例引出免疫的概念:识别自己与异己的能力 具体表现:(1)免疫防御(2)免疫稳定(3)免疫监视 免疫功能的承担者:免疫系统 (二)免疫学发展史 (三)免疫学研究内容与特点 (四)医学免疫学学习的重要性 (五)学习方法 正确处理预习、听课、复习的关系 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先理解再记忆还是先记忆再理解? 先记忆再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 第二章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 2.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Central Immune Organs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它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Bone marrow (BM) Functionof BM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效应和记忆性B细胞都是进入骨髓后分化为浆细胞,然后分泌抗体) Thymus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人类青春期后胸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退化,表现为胸腺细胞减少,间质细胞增多,并含有大量脂肪细胞。老年期功能衰退,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机体容易发生感染和肿瘤。Functions of thymus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 lymphocytes :基质细胞与实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基质细胞与实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Immune regulation:基质细胞可产生多种胸腺激素(包括胸腺素、胸腺刺激激素和胸腺生成素等)和细胞因子; Barrier function:血胸腺屏障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胸腺皮质。 (二)、Peripheral Immune Organs 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它们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Structure of lymph nodes (LN) Function of LN Filters and eliminates foreign Ag Site for immune response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真题 [2015版客观题]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 A CH区 B VH区 C CL区 D VL区 E VH与VL区 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抗原 3.下列哪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受 MHC Ⅱ类分子限制 ? A. N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B. APC呈递抗原给Th细胞 C. Mφ吞噬靶细胞 D.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 E.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4. 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 CSF B.IFN C. TNF D. IL-8 E.IL-2 5. 按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哪两大类? A.Th1和Th2细胞 B. TCRγδ+和 TCRγδ-细胞 C. TCRαβ和TCRγδT细胞 D. TCRαβ+和TCRαβ-细胞 E. TCRαγ和TCRβδT细胞 6. 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 A.C1~C9 B.C5b6789 C.C4b2b D.C4b2b3b E.C4bBb 7. 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A.传染病后的免疫 B.通过胎盘所获得的免疫C.接种疫苗或类毒素得到的免疫 D.注射抗毒素得到的免疫 E.通过乳汁从母体获得的免疫 8. 下面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时仍可发生? A. ADCC作用 B.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时对靶细胞的溶解

C. 病毒中和作用 D. 毒素中和作用 E. 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9. 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 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 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 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 E. 可以作用于邻近细胞 10.下列哪项属于Ⅲ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A. 过敏性休克 B. 输血反应 C. 肺结核 D. 血清病 E.荨麻疹 11. 下列哪项符合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规律: A. 抗体产生潜伏期短 B. 抗体产生的量多 C. 抗体的维持时间短 D. 抗体主要类别是IgG E. 抗体亲和力高 1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13. 关于细菌 L 型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的休眠状态 B.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C. 非致病菌 D. 需在低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E. 对青霉素敏感 14. 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侵袭性酶 D. 热原质 E. 细菌素 15. 关于外毒素,下述错误的是: A. 都来源于革兰阳性菌 B.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毒性强 E. 毒性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16. 病毒的复制过程不包括: A.吸附 B.穿入 C.接合 D.脱壳 E.生物合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