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金川电厂施工项目之一:圆形煤堆场的圆环形条基。圆环形条基宽11~12m,高2.7m每段长度30m,混凝土量:972m3共有9段。由于基础体型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工期紧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监理已批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从人力组织、材料、保温材料储备、泵送设备、施工期间气候气温、供电情况及技术交底等方面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理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后方可开罐,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分层分段浇筑,合理布置测温点,做好测温记录,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造成释放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便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影响并设法降低混凝土部的最高温度和减少其部温差,用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合理周密的技术措施,施工中采取全过程温度监测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以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控制裂缝的开展,本着从控制温升、延缓降温速率,

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改善约束程度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一、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优选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采取分层浇筑,根据气温采用塑性薄膜及毛毯覆盖,防止温差引起收缩裂缝。

2、材料选用:

(1)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试验表明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2)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采用热膨胀系数较低而强度较高未风化的卵石。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

(3)细骨料采用不含有机质的粗砂。

(4)外加剂

a)缓凝剂:为了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加高效减水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延缓水泥放热高峰,降低混凝土部温度,保证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降低节水率和离析现象,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便于混凝土泵送施工。

b)防裂剂:根据基础厚度,掺加一定量的防裂剂以防止

底板的后期温度-收缩应力产生裂缝。

c)膨胀剂: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掺2%膨胀剂,如设计无要求,可掺加10%的UEA-H膨胀剂。

d)加磨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的绝热温度,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十分有利,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避免收缩裂缝。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能增加混凝土的电阻值,电流降低,可以减少由于电腐蚀而产生的裂缝,亦可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和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二、优选配合比

1、为减少单方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部温度,掺加磨细粉煤灰及高效减水剂,塌落度控制在140~180mm,缓凝时间8小时。

2、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为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在施工中搅拌站采用统一配合比,统一水泥品种及标号,统一厂家的外加剂,并使搅拌站明确混凝土及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做统一的技术交底及技术标准,泵送剂由专人负责,现场试验员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监督。

三、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1、尽量选择适宜的气温浇筑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

浇筑混凝土,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在搅拌用水中加冰块),对骨料喷冷水雾进行预冷,并进行护盖避免日光直晒,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入模温度宜控制在25℃以下。

2、现场周围洒水降温,基坑壁洒水降温,底部进行覆盖防晒。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入模的通风,加速模热量的散发。

四、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需设置马凳及人行通道及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通道随打随拆,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撑、钢筋、预埋、预留应设专人值班,如有移动,变形应及时处理,确保混凝土质量。

2、基础混凝土采用两台混凝土泵车左右两端分头同时进行浇筑,浇筑方式应采用“分段分层,斜面浇注,薄层浇捣,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式。”即混凝土的浇注沿横的方向浇注,每段间浇注长度控制在3-4m距离,浇筑中混凝土要摊铺均匀,并充分振捣使各层混凝土能形成一整体,收缩变形一致,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震动器,前一道布置在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后一道布置在混凝土上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推进,震动器也相应的跟进,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表面泌水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吸除,若发现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调整水灰比。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认真处理,经2~4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子碾压数遍,再用木模子收平压实,以闭和收水裂缝,约12小时后,再覆盖塑料布、毛毯,浇水保湿养护(采用2层塑料布、三层保温毯覆盖的保温方法)。在气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混凝土外露表面不脱水,加毛毯覆盖,并浇水养护,指定专人24小时值班,经常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其余时间同样指定专人每天继续养护至28天。

5、指定专人与业主和监理公司的现场代表一起现场制作试件,并填写施工记录,注意养护,及时检定。

五、泵送混凝土方面的控制:

1、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要求,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如原材料中粗细骨料,洒水降温后使用时,要适当减少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以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和分层,导致混凝土质量和发生堵泵现象,造成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产生冷接缝现象。

2、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后台对外加剂的添加要专人负责并向其详细说明,并挂牌注明外加剂的添加方式及用量,自动配料机其配合比的输入,必须

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不得擅动和修改配合比。

3、要在混凝土输送管上包裹湿罩布,并注意时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以免泵管吸收大量热量而失水,导致泵管堵塞。并可以减少混凝土入模的温度。

4、搅拌站要有遮阳设施和机具降温措施,以避免直晒和机具在长时间运转造成的机具升温,引起机具损坏和搅拌的混凝土升温。

5、混凝土应以最少的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六、二次投料及二次振捣工艺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可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新工艺。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从而可使混凝土强度提高10%左右,当混凝土强度基本相同时可减少7%左右水泥用量。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的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

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从而提高抗裂性。

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恰当时间是指混凝土经振捣后沿能恢复到塑性状态的时间,一般称为振动界限。掌握二次振捣恰当时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如果混凝土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使振动棒小心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上留下孔穴,此时所施加的二次振捣是适宜的。

2、为了准确地判定二次振捣的适宜时间,国外一般采用测定贯入阻力值的方法进行测定。即当标准贯入阻力值达到350N/cm2,对应的压痕仪强度值为27Ncm2。由于采用二次震捣的时间与水泥品种、水灰比、塌落度,气温和振捣条件等有关,因此,在实际工程使用前做相关的试验是必要的.同时在最后确定二次振捣时,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合理,又要满足分层浇注,循环周期的安排,在操作时间上要留有余地,避免由于失误而造成“冷接头”等质量问题。

七、温度的测控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点,减底温度应力,注意避免爆晒,采取相应防晒保温措施。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驰效应”。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的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配备室外测温箱,随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外温差控制在25℃以,基层表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温度差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测温孔布置:现场布置测温孔,水平间距4~5m、垂直间距为0.5~0.8m在关键部位,如(水坑,电梯井及筒体),测温孔应加密,测温线予埋时可用钢筋做支承物,先将测温线绑在钢筋上,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绑好测温线的钢筋植入混凝土中插头(200mm)留在外面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混凝土上表面的导线长度大于200mm,测温采用电子测温仪。混凝土浇注12小时后每天每隔4小时同时测温该表面1/2处,2/3处的温度,并做好记录。大气气温每隔6小时测温一次。

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八、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地基或垫层之间设置滑动层,如

采用平面浇沥青胶铺砂,或刷热沥青或铺盖材,在垂直面,键槽部位设置缓冲层,可用铺设30~50㎜厚沥青木丝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九、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良好匹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注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

3、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和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

十、施工机具和人力组织:

1、施工机具现场布置:两台混凝土输送泵,配置两台混凝土自动配料机,两台搅拌机及三到四只15吨水泥罐。

2、人力组织:因本工程混凝土量大,每段施工混凝土量约1千立方米,施工时每段不留设施工缝,故在人力组织上考虑,原则上对所有参加施工的现场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分三班,每8小时一班,轮流交换施工,以确保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施工。

十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1、最大绝热温升

T h=(m c+k·F)Q/c·p

式中T 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 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见后附配合比报告;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30;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Q--水泥28d水化热(kJ/kg)42.5级矿渣水泥为334 c--混凝土比热、取0.96[kJ/(kg.K)];

p--混凝土密实度、取2400(kg/m3)。

T h=(317+0.3×61.61)334/0.96×2400

=335.48×334/2304

=48.63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 j+T h·§(t)

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 j--混凝土浇筑温度、取25℃;

§(t)-- t龄期降温系数、取3d为0.67;

T1(t)=25+48.63×0.67

=57.58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处)温度

δ=0.5h·λx(T2-T q)K b/λ(T max-T2)

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λ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取0.05;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λ--混凝土导热系数W/(m·K),取2.33;

T 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2-T q=15~20℃取20℃

T max-T2=20~25℃取25℃

K 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2.0。

δ=0.5×2.7×0.05×20×2/2.33×25

=0.046

(2)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δi/λi+1/βq]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W/(㎡·K)],取23。

β=1/[0.046/0.05+1/23]

=1/(0.92+0.043)

=1.04

h′=k·λ/β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W/(m·K)],取2.33。

h′=2/3×2.33/1.04

=1.5

(4)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

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H=2.7+2×1.5

=5.7

(5)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T q+4·h′(H- h′)[T1(t)-T q]/H2

式中T2(t)-- 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25+4×1.5(5.7-1.5)×(57.58-25)/5.72

=25+821/32.49

=50.27

4、混凝土平均温度

Tm(t)= [T1(t)+ T2(t)]/2

=(57.58+50.27)/2=53.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