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下》第十一章光学

《大学物理下》第十一章光学

《大学物理下》第十一章光学
《大学物理下》第十一章光学

物理光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波动光学通论 作业 1、已知波函数为:?? ? ???-?=-t x t x E 157 105.11022cos 10),(π,试确定其速率、波长和频率。 2、有一张0=t 时波的照片,表示其波形的数学表达式为 ?? ? ??=25sin 5)0,(x x E π。如果这列波沿负 x 方向以2m/s 速率运动, 试写出s t 4=时的扰动的表达式。 3、一列正弦波当0=t 时在0=x 处具有最大值,问其初位相为多少? 4、确定平面波:?? ? ??-+ + =t z k y k x k A t z y x E ω14314 214 sin ),,,(的传播方向。 5、在空间的任一给定点,正弦波的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s rad /101214?π,而在任一给定时刻,相位随距离 x 的变化是 m rad /1046?π。若初位相是 3 π ,振幅是10且波沿正x 方向前进, 写出波函数的表达式。它的速率是多少? 6、两个振动面相同且沿正x 方向传播的单色波可表示为: )](sin[1x x k t a E ?+-=ω,]sin[2kx t a E -=ω,试证明合成波的表达式可 写为?? ??? ???? ? ??+-?? ? ???=2sin 2cos 2x x k t x k a E ω。 7、已知光驻波的电场为t kzcoa a t z E x ωsin 2),(=,试导出磁场),(t z B 的表达式,并汇出该驻波的示意图。

8、有一束沿z 方向传播的椭圆偏振光可以表示为 )4 cos()cos(),(00π ωω--+-=kz t A y kz t A x t z E 试求出偏椭圆的取向 和它的长半轴与短半轴的大小。 9、一束自然光在30o 角下入射到空气—玻璃界面,玻璃的折射率n=,试求出反射光的偏振度。 10、过一理想偏振片观察部分偏振光,当偏振片从最大光强方位转过300时,光强变为原来的5/8,求 (1)此部分偏振光中线偏振光与自然光强度之比; (2)入射光的偏振度; (3)旋转偏振片时最小透射光强与最大透射光强之比; (4)当偏振片从最大光强方位转过300时的透射光强与最大光强之比. 11、一个线偏振光束其E 场的垂直于入射面,此光束在空气中以45o 照射到空气玻璃分界面上。假设n g =,试确定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12、电矢量振动方向与入射面成45o 的线偏振光入射到两种介质得分界面上,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和n 2=。(1)若入射角为50o ,问反射光中电矢量与入射面所成的角度为多少?(2)若入射角为60o ,反射光电矢量与入射面所成的角度为多少? 13、一光学系统由两片分离的透镜组成,两片透镜的折射率分别为和,求此系统的反射光能损失。如透镜表面镀上增透

第11章波动光学练习题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 一、填空题 (一)易(基础题) 1、光学仪器的分辨率R= 。 2、若波长为625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个每毫米有800条刻线的光栅上时,则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为。 3、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暗纹对应的单缝处波面可划分为个半波带。 4、当光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在交界面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相位相反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5、干涉相长的条件是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的(填奇数或偶数)倍。 6、可见光要产生干涉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7、在麦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n,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插入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8、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平玻璃板构成的空气劈尖上,测得相邻明条纹间距为L,若将劈尖角增大至原来的2倍,则相邻条纹的间距变为。 9、单缝衍射中狭缝愈窄,条纹间距愈。 10、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第一级暗纹发生在衍射角300的方向上, λ=,则缝宽为。 所用单色光波长为500nm 11、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置于空气中厚度为e的折射率为1.5 的透明薄膜,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12、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和有关, 且越小,仪器的分辨率越高。 13、当一束自然光通过两片偏振化方向成30o的偏振片后,其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光强之比为。 (二)中(一般综合题) 1、若麦克耳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移动0.620的过程中,观察到干

涉条纹移动了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mm 。 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相干光源1S 和2S 相距0.20d mm =,1S 、2 S 到屏幕E 的垂直距离为 1.0D m =。若第二级明纹距中心点O 的距离为6.0mm ,则单 色光的波长为 ;相邻两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 3、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劈形膜,当劈形膜的夹角减小时,干涉条纹 _______劈棱方向移动,干涉条纹间距__________。 4、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劈形膜;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则劈棱处是 _____纹; 若改用波长大的单色光照射,相邻条纹间距将变__________。 5、真空中波长为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由A 点传到B 点时光程改 变量为3/2,则相位改变量为__________ ,光走过的几何路程为____。 6、如图(6题)所示,1S 和2S ,是初相和振幅均相同的相干波源,相距4.5λ, 设两波沿1S 2S 连线传播的强度不随距离变化, 则在连线上1S 左侧各点和2S 右侧各点是 (填相长或相消)。 7、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2λ的单 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方向,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个。 三、难(综合题) 1、每毫米有500条刻痕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为_______.当以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该光栅时最多可观察到_______条明条纹. 2、有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若缝宽增大,则条纹间隔_______; 若波长增大,则条纹间隔_______ ;当 与满足_______的数量关系时,在 屏上将只出现中央明纹. 3、在牛顿环干涉实验中,以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若平凸透镜与 平玻璃板之间的介质折射率为n ,今使玻璃板稍微下移,则干涉圆环将 __________移;每当膜厚改变__________时就移过一条条纹. 6题图

几何光学

4、有一双平面镜系统,光线以与其中的一个镜面平行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镜面平行,问二平面镜的夹角为多少? 7、一个折反射系统,以任何方向入射并充满透镜的平行光束,经系统后,其出射的光束仍为充满透镜的平行光束,并且当物面与透镜重合时,其像面也与之重合。试问此折反射系统最简单的结构是怎样的。 8、一块厚度为15mm的平凸透镜放在报纸上,当平面朝上时,报纸上文字的虚像在平面下10mm处。当凸面朝上时,像的放大率为β=3。求透镜的折射率和凸面的曲率半径。 9、有一望远镜,其物镜由正、负分离的二个薄透镜组成,已知f1’=500mm, f2’=-400mm, d=300mm,求其焦距。若用此望远镜观察前方200m处的物体时,仅用第二个负透镜来调焦以使像仍位于物镜的原始焦平面位置上,问该镜组应向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此时物镜的焦距为多少? 10、已知二薄光组组合,f’=1000,总长(第一光组到系统像方焦点的距离)L=700,总焦点位置lF’=400, 求组成该系统的二光组焦距及其间隔 12、有一焦距140mm的薄透镜组,通光直径为40mm,在镜组前50mm处有一直径为30mm的圆形光孔,问实物处于什么范围时,光孔为入瞳?处于什么范围时,镜组本身为入瞳?对于无穷远物体,镜组无渐晕成像的视场角为多少?渐晕一半时的视场角又为多少? 13、有一焦距为50mm的放大镜,直径D=40mm,人眼瞳孔离放大镜20mm 来观看位于物方焦平面上的物体。瞳孔直径为4mm。问此系统中,何者为孔阑、何者为渐晕光阑,并求入瞳、出瞳和渐晕光阑的像的位置和大小;并求能看到半渐晕时的视场范围。 14、一个20倍的望远镜,视场角2W=3.2度,物镜的焦距500mm,直径62.5mm,为系统的入瞳;在物镜与目镜的公共焦面上设有视场光阑,目镜为单个正薄透镜组,求(1)整个系统的出瞳位置和大小;(2)视阑的直径;(3)望远镜的像方视场角2W’。 15。有一4倍的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负),物镜焦距160mm,直径40mm,眼瞳在目镜后10mm,直径5mm,为出瞳。目镜直径10mm。(1)何为渐晕光阑?其在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像位置和大小?(2)无渐晕时视场角?(3)半渐晕时视场角? 16、与一平面镜相距2.5m处有一与之平行的屏幕,其间距平面镜0.5m处有一发光强度为20cd的均匀发光点光源,设平面镜的反射率为0.9,求屏幕上与法线交点处的照度。 17、拍照时,为获得底片的适度曝光,根据电子测光系统指示,在取曝光时间为1/255s 时,光圈数应为8。现在为拍摄快速运动目标,需将曝光时间缩短为1/500s,

大学物理光学答案

第十七章 光的干涉 一. 选择题 1.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的相位差为3,则路径AB 的长度为:( D ) A. 1.5 B. C. 3 D. /n 解: πλ π ?32== ?nd 所以 n d /5.1λ= 本题答案为D 。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为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 ( A ) A. 变密 B. 变稀 C. 不变 D. 消失 解:条纹间距d D x /λ=?,所以d 增大,x ?变小。干涉条纹将变密。 本题答案为A 。 3.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屏幕E 上的P 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平面反射镜M ,其它条件不变(如图),则此时 ( B ) A. P 处仍为明条纹 B. P 处为暗条纹 C. P 处位于明、暗条纹之间 D. 屏幕E 上无干涉条纹 解 对于屏幕E 上方的P 点,从S 1直接入射到屏幕E 上和从出发S 1经平面反射镜M 选择题3图

反射后再入射到屏幕上的光相位差在均比原来增,因此原来是明条纹的将变为暗条 纹,而原来的暗条纹将变为明条纹。故本题答案为B 。 4.在薄膜干涉实验中,观察到反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的中心是亮斑,则此时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中心是( B ) A. 亮斑 B. 暗斑 C. 可能是亮斑,也可能是暗斑 D. 无法确定 解: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等倾干涉条纹互补。 本题答案为B 。 5.一束波长为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 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B ) A. /4 B. / (4n ) C. /2 D. / (2n ) 6.在折射率为n =的玻璃表面上涂以折射率n =的MgF 2透明薄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当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反射,此透明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C ) A. 5.0nm B. C. D. 解:增透膜 6.904/min ==n e λnm 本题答案为C 。 7.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空气劈尖上,观察等厚干涉条纹。当劈尖角增 大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 B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解:减小。 增大,故l n l ,sin 2θθ λ = 本题答案为B 。 8. 在牛顿环装置中,将平凸透镜慢慢地向上平移,由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将

第11章 光学

11-11 由汞弧灯发出的光,通过一绿色滤光片后,照射到相距为0.60mm 的双缝上,在距双缝2.5m 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现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 ,求入射光的波长。 解:由公式 λd D x =?得 )(105.55 .2106.01027.273 3m D d x ---?=???= ??=λ 11-12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 = 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的第七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条纹的位置。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550nm ,则这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少? 解:设云母片的厚度为e ,根据题意,插入云母片而引起的光程差为 λδ7)1(=-=-=e n e ne )(106.61 58.11055071769 m n e --?=-??=-=λ 11-16 波长范围为400-700nm 的白光垂直入射在肥皂膜上,膜的厚度为550nm ,折射率为1.35,试问在反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干涉加强?哪些波长的干涉光相消? 解:垂直入射时,考虑到半波损失,反射干涉光的光程差为 2 2λ δ+=ne 当λλ k ne =+2 2,k = 1,2,…时,干涉相长, 211055.035.122123 - ???=-=k k ne λ,取k = 3时,λ = 594nm ;取k = 4时,λ = 424nm 。 当2)12(22λ λ+=+k ne ,k = 0,1,2,…时,干涉相消, k ne 2=λ,取k = 3,λ = 495nm 。 11-18 有一楔形薄膜,折射率n = 1.4,楔角rad 410-=θ。在某一单色光的垂直照射下,可测得两相邻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0.25cm 。试求: (1) 此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2) 如果薄膜长为3.5cm ,总共可出现多少条明条纹? 解:(1) 由楔形薄膜的干涉条件得两相邻明条纹间距:θ λ θλ n n x 2sin 2≈=? 所以 x n ??=θλ2 以n = 1.4,rad 410-=θ,△x = 0.25×10-2m 代入上式得 nm m 700107.06=?=-λ (2) 在长为3.5×10-2m 的楔形薄膜上,明条纹总数为14=?=x l m (条) 11-21 (1) 若用波长不同的光观察牛顿环,λ1 = 600nm ,λ2 = 450nm ,观察到用λ1时的第k 个暗环与用λ2时的第k +1个暗环重合,已知透镜的曲率半径是190cm 。求用λ1时第k 个暗环的半

物理光学第一章习题

1.在真空中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为0=x E ,0=y E , ]2 )(10cos[10014ππ+-?=c x t E z ,问:(1)该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位相为多少?(2)波的传播和电矢量的振 动取哪个方向?(3)与电场相联系的磁场B 的表达式如何 写? 2.平面电磁波在真空中沿x 方向传播,Hz 14104?=ν,电场振幅为m V /14.14,若振动平面与xy 面成45 度,写出E 和B 的表达 式。 3.已知k ,ω,ABC O -为一正方体,分别求沿OC OB OA ,,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实波函数、复振幅及z y x ,,方向的空间频率和空间周期。 4.有3列在xz 平面内传播的同频率单色平面波,其振幅分别为:321,,A A A ,传播方向如图,若设振幅比为1:2:1,21θθ=,求xy 平面上的光强分布(假设初相位均为0)。 5. 维纳光驻波试验中,涂有感光乳剂的玻璃片的长度为1cm ,起一端与反射镜接触,另一端与反射镜面相距10m μ,测出感光片上两个黑纹的间距为250m μ,求所用光波波长。 6.确定正交分量由下面两式表示的光波的偏振态, )](cos[),(t c z A t z E x -=ω ]4 5)(c o s [),(πω+-=t c z A t z E y 7.让入射光连续通过两个偏振片,前者为起偏片,后者称为检偏片,通过改变两者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出射光强。设入射光为自然光,通过起偏片后光强为1,要使出射

光强减弱为8 1,41,21,问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各为多少? 8.一束自然光入射到折射率3/4=n 的水面上时反射光是线偏振的。一块折射率2/3=n 的平面玻璃浸在水下,若要使玻璃表面的反射光N O ''也是线偏振的,则玻璃表面与水平面夹角α应为多大? 9.s 光波从5.11=n 的玻璃以入射角0120=i 入射到0.12=n 的空气界面,求菲涅耳透射系数,光强透射系数,能流透射系数? 10.一束自然光从空气射到玻璃,入射角o 30,玻璃折射率5.1=n ,求反射光的偏振度。 11. 假设窗玻璃的折射率为1.5,斜照的太阳光(自然光)的入射角为600,求太阳光的光强透射率。 12.线偏光从0.11=n 的空气以入射角0145=i 入射到5.12=n 的玻璃表面,已知线偏光的振动面和入射面夹角为060=θ,试计算: 1)总的能流反射率R 和总能流透射率T 2)以自然光入射,又如何?

大学物理A第十一章波动光学分解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一、填空题(每空3分) 11-1 相干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11-2 ______ 和 _______是波动的重要特征,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_____波.( 干涉,衍射, 横.) 11-3当一束自然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若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折射光为_____________偏振光,且反射线和折射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部分, 2 π.) 11-4 当光从折射率n______ 的介质射向折射率n___________的介质,并在分界面上反射时,将产生半波损失.(填:大;小.)( 答案:大, 小.) 11-5 在双缝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云母片覆盖在S 1缝上,中央明纹将向__________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 处的光程差为_______________. (向上,(n-1)e ) 11-6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反映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_____________波.( 波动 , 横) 11-7使一束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而成的光束垂直通过一偏振片,以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倍,则入射光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强度之比为 。 (23) 11-8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实验、劈尖干涉实验、牛顿环干涉实验,其中属于分波面干涉的实验为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1-9 用不同波长的红光(10.7m λμ=)和紫光(20.42m λμ=)进行双缝实验,发现红光照射时第k 级明纹正好与用紫光照射时的第k+2级明纹重合,则k = 。( 3) 11-10用两块平玻璃构成劈尖观察等厚干涉条纹。若将劈尖上表 面向上缓慢地平移,则干涉条纹向 方向移动;若将劈尖角 e S 2 S 1 O θ

(完整版)物理光学-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v= 物理光学习题 第一章波动光学通论 、填空题(每空 2分) 1、. 一光波在介电常数为£,磁导率为卩的介质中传播,则光波的速 度 【V 1】 【布儒斯特角】 t ],则电磁波的传播方 向 ____________ 。电矢量的振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 【x 轴方向 y 轴方向】 4、 在光的电磁理论中,S 波和P 波的偏振态为 __________ ,S 波的振动方向为 ______ , 【线偏振光波 S 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5、 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为 45°则通 过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____________ 。 【I 0/4】 6、 真空中波长为入。、光速为c 的光波,进入折射率为 n 的介质时,光波的时间频率和波长 分别为 ______ 和 ________ 。 【c/入o 入o /n 】 7、 证明光驻波的存在的维纳实验同时还证明了在感光作用中起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 。 【电场E 】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两列光波叠加,相位差满足 _____________ 条件时,合成波为线偏 振光波。 【0或n 】 9、 会聚球面波的函数表达式 ____________ 。 A -ikr 【E(r) e 】 r 10、 一束光波正入射到折射率为 1.5的玻璃的表面,则 S 波的反射系数为 _____________ , P 波 2、一束自然光以 入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光只有 S 波方向有振动。 13 10 3、一个平面电磁波波振动表示为 E x =E z =0, E y =cos[2

医用物理学几何光学习题解答

医用物理学几何光学习题 解答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学 一、内容概要 【基本内容】 1. 单球面折射公式 r n n p n p n 1221'-=+ (1)近轴条件 (2)符号规定:凡是实物、实像的距离,p 、'p 均取正值;凡是虚物、虚像的距离, p 、'p 均取负值;若是入射光线对着凸球面,则r 取正值,反之,若是入射光线对着凹球面,则r 取负值. 2. 单球面折射焦距 r n n n f 1211-= r n n n f 1222-= 3.折射面的焦度 r n n Φ12-=或2211f n f n Φ== 4. 单球面折射成像的高斯公式(近轴) 1' 21=+p f p f 5.共轴系统成像规则 采用逐次成像法,先求出物体通过第一折射面后所成的像I 1,以I 1作为第二折射面的物,求出通过第二折射面后所成的像I 2,再以I 2作为第三折射面的物,求出通过第三折射面所成的像I 3,依次类推,直到求出最后一个折射面所成的像为止. 6. 薄透镜成像 (1)成像公式 )11('112 100r r n n n p p --=+ (2)焦距公式 12100)]11([ ---=r r n n n f (3)空气中 121)]11)( 1[(---=r r n f (4)高斯公式 f p p 1'11=+ 7. 薄透镜组合 2 1111f f f += 或 21ΦΦΦ+=

8. 厚透镜成像 采用三对基点作图 9. 透镜的像差 远轴光线通过球面折射时不能与近轴光线成像于同一位置,而产生像差,这种像差称为球面像差. 物点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不能成像于一点的现象,称为色像差. 10. 简约眼 生理学上常常把眼睛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系统,称为简约眼. 11. 能分辨的最小视角 视力1= 最小视角以分为单位.例如医学视力表,最小视角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其视力分别是,,.标准对数视力表,规定 θlg 5-=L ,式中视角θ以分为单位.例如视角θ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视力L 分别为,,. 12.近视眼和远视眼 当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的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成模糊的像,这种眼称为近视眼,而成像在视网膜后,这样的眼称为远视眼. 11. 放大镜的角放大率 f y f y a 2525//== 12. 显微镜的放大率 (1)理论放大率 2 '2'2525f y y y f y M ?=?= 其中y y /'为物镜的线放大率(m ),2/25f 为目镜的角放大率(a ) ()实际放大率2 1212525f f s f f s M =?= 式中s 为显微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f 1为物镜的焦距;f 2为目镜的焦距。 13.显微镜的分辨本领-瑞利判据 显微镜的分辨本领β λsin 61.0n Z = 提高分辨本领方法 (1)增加孔径数 (2) 短波照射法

大学无机化学所有公式及大学物理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所有公式: 1、注意单位,如焦耳,千焦。 2、加入溶液时注意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的变化 3、能斯特方程注意正负号。 4、单质的标准绝对熵不等于零,?f G mθ(稳定态单质,T)=0 ?f G mθ(H+,aq,T)=0 Chap 1 1、热力学温度:T= t + T0 (T0=273.15K)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在SI制中,p的单位是Pa,V的单位是m3,T的单位是K,n的单位是mol;R是摩尔气体常数,R的数值和单位与p,V,T 的单位有关,在SI制中,R = 8.314 J·K-1·mol-1。3、 m V mRT RT Mp M M pV p RT ρ ρ ρ = === ?? 4、分压 B B n RT p V = 5、分体积定律 () B B 12 12 n RT V p n RT n RT nRT RT V n n p p p p = =++=++= B B B B B B B n RT V nRT V V p p V n V V V n ? ? === == 6、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比浓度B = mB/m = mB/(mB+mA) 以溶质(B)的质量在全部溶液的质量中占 有的百分比 质量摩尔浓度bB = nB/mA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的比值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nB/(nB+nA)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占全部溶液的物质的量的分数物质的量浓度cB = nB/V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总体积(与温度相关),单位:mol m-3, mol dm-3, mol L-1 Chap 2

物理光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教学提纲

第一章光的电磁理论 1.1在真空中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表示为 Ex=0,Ey=0,Ez=,(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求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周期和初相位。 解:由Ex=0,Ey=0,Ez=,则频率υ= ==0.5×1014Hz,周期T=1/υ=2×10-14s,初相位φ0=+π/2(z=0,t=0),振幅A=100V/m,波长λ=cT=3×108×2×10-14=6×10-6m。 1.2.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Ex=0, Ey=,Ez=0,求:(1)该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波长和原点的初相位是多少?(2)波的传播和电矢量的振动取哪个方向?(3)与电场相联系的磁场B的表达式如何写? 解:(1)振幅A=2V/m,频率υ=Hz,波长λ ==,原点的初相位φ0=+π/2;(2)传播沿z轴,振动方向沿y轴;(3) 由B =,可得By=Bz=0,Bx= 1.3.一个线偏振光在玻璃中传播时可以表示为 Ey=0,Ez=0,Ex=,试求:(1)光的频率;(2)波长;(3)玻璃的折射率。 解:(1)υ===5×1014Hz; (2)λ=; (3)相速度v=0.65c,所以折射率n= 1.4写出:(1)在yoz平面内沿与y 轴成θ角的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复振幅;(2)发散球面波和汇聚球面波的复振幅。 解:(1)由,可得 ; (2)同理:发散球面波 , 汇聚球面波 。 1.5一平面简谐电磁波在真空中沿正x方向传播。其频率为Hz,电场振幅为14.14V/m,如果该电磁波的振动面与xy平面呈45o,试写出E,B 表达式。 解:,其中 = = = , 同理:。 ,其中 =。 1.6一个沿k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表示为 E=,试求k 方向的单位矢。 解:, 又, ∴=。

精选-大学物理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如题4-1图所示的透明薄膜上,膜厚为e ,折射率为n , 透明薄膜放空气中,则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反射光在相遇处的位相差??= 。 2、如题4-2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1S 和2S ,发出波长为λ的光。A 是它 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1S 与A 之间插入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玻璃片,则两 光源发出的光在A 点的位相差??= 。若已知λ=5000A o , 1.5n =,A 点恰为 第四级明纹中心,则e = A o 。 3、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0mm 。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 涉条纹的间距将为 mm 。(设水的折射率为43)。 4、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41.010rad θ-=?,在波长7000λ=A o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得两相邻干涉明条纹间距0.25l cm =,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 。 5、一个平凸透镜的顶点和一个平板玻璃接触,用单色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 环,测得第k 级暗环半径为1r 。现将透镜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换成某种液体(其折射率小于 玻璃的折射率),第k 级暗环的半径变为2r ,由此可知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 6、若在麦克尔逊干涉仪的可动反射镜M 移动0.620mm 的过程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了 2300条,则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A o 。题4-1图 题4-2图 A

7、光强均为0I 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 。 8、为了获得相干光,双缝干涉采用 方法,劈尖干涉采用 方法。 9、劳埃德镜实验中,光屏中央为 条纹,这是因为产生 。 二、选择题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 B 两点位相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 )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n λ 2、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a =4的单缝上,对应 于衍射角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2 个. (B) 4个. (C) 6 个. (D) 8个. 3、如图4-4所示,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若将一折射率为n 、劈尖 角为 的透明劈尖b 插入光线2中,则当劈尖b 缓慢地向 上移动时(只遮住s 2) ,屏C 上的干涉条纹 (A) 间隔变大,向下移动. (B) 间隔变小,向上移动. (C) 间隔不变,向下移动. (D) 间隔不变,向上移动. 4、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 (A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变化。 (B )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变化 (D )不产生干涉条纹。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 上的P 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2S 盖住,并在1S ,2S 连线的 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 ,如题4-5图所示,则此时 ( ) (A )P 点处仍为明条纹。 (B )P 点处为暗条纹。 (C )不能确定P 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 )无干涉条纹。 6、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尖,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 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 )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7、如题4-6图所示,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 s s 1 s 2 1 2 O b λ C

第十一章 波动光学 练习题

11-1 钠黄光波长为589.3mm ,试以一次延续时间8 10-计,计算一个波列中的完整波的个数。 解 17 8631010510589.3 c N τ λ-??==≈? 11-2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当做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要说明理由) (1) 使两缝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 保持双缝的间距不变,使双缝与屏幕的距离逐渐减小; (3)如图11.3所示,把双缝中的一条狭缝遮住,并在两缝的垂直平分线上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 解 (1)由条纹间距公式D x d λ?= ,在D 和λ不变的情况下,减小d 可使x ?增大,条纹间距变宽。 (2)同理,若d 和λ保持不变,减小D ,x ?变小,条纹变密,到一定程度时条纹将难以分辨。 (3)此装置同洛埃镜实验,由于反射光有半波损失,所以 () 212 D x k d D x k d λλ =-=明暗 与杨氏双缝的干涉条纹相比,其明暗条纹分布的状况恰好相反,且相干的区域仅在中心轴线上方的一部分。 11-3 洛埃镜干涉装置如图11.4所示,光源波长7 7.210m λ-=?,试求镜的右边缘到第一条明纹的距离。 解 因为镜右边缘是暗纹中心,它到第一明条纹的距离h 应为半个条纹间隔, ()53112030 7.210 4.510220.4 D h cm d λ--+= =???=? 11-4 由汞弧灯发出的光,通过一绿光滤光片后,照射到相距为0.60mm 的双缝上,在距 双缝2.5m 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现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 ,求入射光的波长 解 有公式D x d λ?=得 ()()33 72.27100.0610 5.5105502.5 d x m nm D λ---???=??==?= 11-5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的第 七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条纹的位置。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550mm ,则这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少? 解 设云母片的厚度为()17ne e n e σλ=-=-=,根据题意,插入云母片而引起的光程差为

物理光学梁铨廷版的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光的电磁理 论 1.1在真空中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表示为Ex=0,Ey=0,Ez= ,(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求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周期和初相位。 解:由Ex=0,Ey=0,Ez= ,则频率υ===0.5×1014Hz,周期T=1/υ=2×10-14s,初相位φ0=+π/2(z=0,t=0),振幅A=100V/m, 波长λ=cT=3×108×2×10-14=6×10-6m。 1.2.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Ex=0,Ey= ,Ez=0,求:(1)该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波长和原点的初相位是多少?(2)波的传播和电矢量的振动取哪个方向?(3)与电场相联系的磁场B的表达式如何写? 解:(1)振幅A=2V/m,频率υ= Hz,波长λ ==,原点的初相位φ0=+π/2;(2)传播沿z轴,振动

方向沿y轴;(3)由B=,可得By=Bz=0,Bx= 1.3.一个线偏振光在玻璃中传播时可以表示为Ey=0,Ez=0,Ex= ,试求:(1)光的频率;(2)波长;(3)玻璃的折射率。解:(1)υ===5×1014Hz; (2)λ= ;(3)相速度v=0.65c,所以折射率n= .4写出:(1)在yoz平面内沿与y轴成θ角的方 传播的平面波的复振幅;(2)发散球面波和汇聚球面波的复振幅。 解:(1)由 ,可得 ; (2)同理:发散球面波, , 汇聚球面波, 。

1.5一平面简谐电磁波在真空中沿正x方向传播。其频率为Hz,电场振幅为14.14V/m,如果该电磁波的振动面与xy 平面呈45o,试写出E,B 表达式。 解:,其中 = = = ,同理: 。 ,其中 =。 1.6一个沿k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表示为 E= ,试求k方向的单位矢。 解: , 又,∴= 。

第11章 波动光学(习题与答案)

第11章 波动光学 一. 基本要求 1. 解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掌握光程的概念以及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2. 能分析、确定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等厚、等倾干涉条纹的特点(干涉加强、干涉减弱的条件及明、暗条纹的分布规律;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 3. 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分析单缝夫琅禾费衍射暗纹分布规律的方法。 4. 理解光栅衍射公式,会确定光栅衍射谱线的位置,会分析光栅常数及波长对光栅衍射谱线分布的影响。 5. 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及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 6. 理解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二. 内容提要 1. 相干光及其获得方法 能产生干涉的光称为相干光。产生光干涉的必要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有恒定的相位差。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波阵面法(如杨氏双缝干涉、洛埃镜干涉、菲涅耳双面镜和菲涅耳双棱镜等);另一种是分振幅法(如平行波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和迈克耳逊干涉仪等)。 2. 光程、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光波在某一介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程l 与介质对该光波的折射率n 的乘积n l 称为光波的光学路程,简称光程。若光波先后通过几种介质,其总光程为各分段光程之和。若在界面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则反射光的光程应加上或减去2 λ。 来自同一点光源的两束相干光,经历不同的光程在某一点相遇,其相位差Δφ与光程差δ的关系为 δλ π?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3. 杨氏双缝干涉 经杨氏双缝的两束相干光在某点产生干涉时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相位差为零或2π的整数倍,合成振幅最大—干涉加强;另一种是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合成振动最弱或振幅为零——称干涉减弱或相消。其对应的光程差为 ?? ???=-±=±= 21k 212 210 干涉减弱),,()(干涉加强),,(ΛΛλλδk k k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程差还可写成D x d =δ ,式中d 为两缝间距离,x 为观察屏上纵轴坐标,D 为缝屏间距。 杨氏双缝干涉明、暗条纹的中心位置

第十一章 波动答案2011

第十一章 机械波 一. 选择题 [D] 1.(基础训练2)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ω ,波速为u .设 t = T /4 时刻的波形如图14-11所示,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A) )(cos xu t A y -=ω. (B) ]2 1 )/(cos[π+-=u x t A y ω. (C) )]/(cos[u x t A y +=ω. (D) ])/(cos[π++=u x t A y ω. 【提示】}])4[(cos{?ω++- =u x T t A y 。?为0=x 处初相。 [C] 2.(基础训练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波的能量特点。 [B] 3.(基础训练5)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驻波特点。 [C] 4.(基础训练8)如图14-15所示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λ /4,(λ 为波长),S 1的相位比S 2的相位超前π2 1 ,在S 1,S 2的连线上,S 1外侧各点(例如P 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A) 0. (B) π21. (C) π. (D) π2 3 . 【提示】21212() r r π???πλ -?=-- =- [D] 5.(自测提高6)如图14-25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 λ21=P S ,λ2.22=P S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 )2 12cos(1π+π=t A y ,则S 2的振 动方程为 y (m)x (m) 0.0050.01u =200 m/s P O 100 14-10x u A y -A O 图14-11 S 1 S 2 P λ/4 图14-15 S 1 S 2 P 图14-25

物理光学第一章答案

第4章 光的电磁理论 1、计算由下式表示的平面波电矢量的振动方向、传播方向、相位速度、振幅、频率、波长,并求解该平面波所处介质的折射率,同时证明该平面波的横波性,该平面波是何种偏振态?(其中x 和y 分别为x 和y 方向上的单位矢量,式中所有数值均为国际单位制表示) ( )) 8223exp 610E x y i y t ??=- +++?? ? 答案: 由题意得到 ) ) 88 2exp 610610x y i y t i y t E E ???=-??? ? ?? ?=++?+??+?? 所以电矢量的振动方向为13 2O x y =- +,为线偏振态。 x 和y 方向的波数分别为)1x k m -=和() 11y k m -= ,所以平面波传播方向为 312 P x y =- -,总波数为()12k m -===。 ()4V m = 角频率为()8610rad s ω=?,所以频率为()83 102Hz ωυππ = =? 波长为()8831010c m s m Hz λπυπ ?== =? 相位速度为()88 1 6103102rad s v m s k m ω -?===? 该平面波所处介质的折射率为883101310c m s n v m s ?== =? 振动方向1322O x y =- +和传播方向3122 P x y =+的内积为

111102222???-?=-+= ? ????? 所以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平面波的横波性得证。 2、已知单色平面光波的频率为1410Hz υ=,在0z =平面上相位线性增加的情况如图所示,求空间频率x f 、y f 、z f 。 答案: 单色平面光波的波长814 310310c m s m Hz λμυ?===,空间频率61 11103 f m λ-==?。 从图中可以看到x 和y 方向上的波长为8x m λμ=、5y m λμ=,所以x 和y 方向上的空间频率()5111 1.25108x x f m m λμ-= = =?、() 5111 2105y y f m m λμ-===?。 由关系式2222x y z f f f f =++得到()512.3554910z f m -=≈?。 3、设一单色平面光波的频率为1410Hz υ=,振幅为1V m 。0t =时,在xOy 面(0z =)上的相位分布如图所示:等相位线与x 轴垂直(即与y 轴平行),0?=的等相位线坐标为5x m μ=-,?随x 线性增加,x 每增加4m μ,相位增加2π。

第11章波动光学分析

第11章 波动光学 11.2 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声波的衍射比光波的衍射更加显著? 答: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物或缝宽比声波的波长小或相差不大,但却比光波的波长大得多。 11.3 光栅衍射和单缝衍射有何区别? 为何光栅衍射的明纹特别的亮而暗区很宽? 答:光栅衍射相当于多缝衍射。明纹分得很开且很细,条纹变得很亮,在两主明条纹之间暗条纹数有N -2个,由于N 很大,实际上在两主明纹间是一暗区,故暗区很宽,光强度主要集中到很窄的主明纹区,所以衍射的明纹特别亮。 11.5 在一对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放一块1/4波片,用自然光入射。 (1) 转动1/4波片光轴方向,出射光的强度怎样变化? (2) 如果有强度极大和消光现象,那么1/4波片的光轴应处于什么方向? 这时从1/4波片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如何? 答:(1)设1/4波片的光轴与其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θ,则出设光强 θθ2sin 4 12sin 21212020I I I =?= 其中0I 是入射自然光的光强,故转动1/4波片光轴方向,出射光的强度按上式变化。 (2)如果有强度极大和消光现象,那么1/4波片的光轴应分别为4πθ=和0=θ或2π; 前者从1/4波片出射的光是圆偏振光,后者从1/4波片出射的光是振动方向同其入射光的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 11.6 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从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λ=632.8nm)直接照射双缝,双缝的间距为0.5mm,屏幕距双缝2m,求条纹间距,它是激光波长的多少倍? 解:已知m nm 710328.68.632-?==λ,m mm d 3105.05.0-?==,m D 2= 3310410 5.02?=?==?-d D x λ mm m d D x 5.2105.210328.6104373=?=???==?--λ 11.7 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入射光的波长为550nm.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 =1.58)覆盖双缝中的一条狭缝,这时屏幕上的第九级明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问这云母片的厚度应为多少? 解:设云母片的厚度为l ,则光程差的改变为l n )1(-,由题便有 λ9)1(=-l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