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在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理学的形成

C.坊市制的变化

D.手工业的进步

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

1

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4.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教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这一流派A.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B.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D.探寻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的明理方法

5.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李贽A.宜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

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

6.法国著名领导人戴高乐,一直主张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二战后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他在1958年再次执政后,却做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罗马条约》的

实施。这说明戴高乐

A.思想根植于民族主义B.反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C.主张贸易保护主义D.顺应政治多极化的趋势7.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

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

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8.联合国第26届大会10月25日晚(纽约时间)就“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131个成员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提案。35票反对票中,32票为第三世界国家。材料主要强调了

A.美国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失败

B.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是中国外交的立足点

C.恢复合法权利来之不易

D.亚非拉美国家是反对恢复合法席位的主导力量

二、材料分析题

9.建构历史时空知识体系,是应对高考历史考题的必需

3

准备。历史时空的知识体系建构,不仅仅是同一时空下历史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联知识、概括提炼时代特征、发现历史线索或发展规律。据此,以18、19世纪中外历史时空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18、19世纪发生的重大历史史实(事件、现象等)。要求:外国15个,中国9个

(2)在前面所列历史史实中,选出有关联的3个历史史实,并说明其相互关系。

示例: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扩张,世界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注:照抄示例不得分)

(3)据所列史实分别概括指出18、19世纪时期中外历史的时代特征。。

(4)综合上述,概括指出18、19世纪历史发展线索或规律。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转型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

纳问题”。

——摘编自魏悦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圈地运动”深刻影响了英国乡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带来了土地关系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自然经济基础逐渐消解,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农场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场所。除了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殖民地的拓展吸引大部分人移居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发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村内部和农业内部的转移,有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亦工亦农,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

——摘编自王爱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中国的启

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劳动力转移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圈地运动”中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分析对英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5

参考答案

1.C

【解析】唐代“市”为商业区,“坊”为居民区,坊市分开;宋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从而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这种社会现象与农业的发展、理学的形成和手工业的进步无关,排除ABD项。

点睛:唐代的坊市制规定市民们购买商品必须到市内,市外是不准设店铺的。坊和市之间以墙垣隔绝,坊门和市门按规定时间开启,一到时间便关闭。在夜间,市禁止商业活动,坊也不准居民外出。至宋代,坊市制被彻底打破,居民区内有店铺,商业区内有住它,已成为普遍现象。

2.A

【详解】

《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与近代西方的司法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改革,已向国际司法制度接轨,A正确;适应列强侵略需要不能说是时代需要,B排除;“由人治走向法治”夸大了这一规定的作用,C排除;D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3.D

1

【解析】

【详解】

西欧中世纪粮食产量比中国低很多,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相比而言是发达的,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点,因此,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故答案为D项。A项是精耕细作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与西欧中世纪粮食产量比中国低很多无关,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然后联系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来确定答案。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从而带来东西方农业产量的差距。

4.C

【详解】

儒学一直关心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天道自然,故A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阐述儒家义理,并不是截然相反,B错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不是宋朝思想家的原创,故D项错误;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是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故选C。

5.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可以看出李贽支持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故C项正确。材料是反对理学压抑人性思想,不是宣扬男女平等,故A 项错误。批判愚昧迷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李贽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6.A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是积极的民族主义者,他支持欧洲一体化并不是为了建立联邦一体化或者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是为了与美苏争霸划清界限,保持欧洲或者说法国的独立地位。所以该思想认识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属于民族主义的结果。选择A项;B项与题意不符,因此错误;贸易保护主义在题中没有体现,因此C项错误;政治多极化趋势此时仍未形成,因此D

3

项错误。

7.B

【详解】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分封”,诸如复辟六国贵族、分封同姓王、封建司马氏宗室分封诸子的活动,结合所学可知,B 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溃,A项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错误;中国古代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是分化、削弱相权,D项不符合史实。

8.C

【解析】材料中“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说明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艰难,故C正确;A是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意义;B中立足点不符合事实;D中非洲国家爱的杂同的主导力量。

9.(1)示例:中国:京剧、《红楼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洋务运动……

外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宪法》、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达尔文《物种起源》……

(2)示例: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扩张,世界逐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示例: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强化;自然经济主导,局部开始瓦解;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欧美:政治革命时代,或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发展定型;欧美工业革命;欧美殖民扩张瓜分世界等

(4)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不需面面俱到。由前3问顺承而来的逻辑,题意应是:概括指出18、19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线索或规律。应中外关联。

人类文明一体化、同一性、相互影响增强;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等。

欧美资本主义文明向全球扩张,或资本主义取代封建文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涵盖全球等。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8、19世纪发生的重大历史史实可以列举的太多,需要注意时间、国别的限定,然后可依据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分类举例即可。

(2)本问要注意“相互关系”这个特定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还要从第一问的史实中去寻找史实。

(3)18、19世纪时期中外历史的时代特征是一道从史实中去寻找阶段特征的试题,考查的是从史实中提炼阶段特征类的试题。

5

(3)18、19世纪时期中外历史的时代特征要注意既包括中国又包括外国,要注意中外关联即可,既要概括中国的史实又要概括外国的史实,此类问题建立在熟练掌握历史事实基础之上的试题。10.(1)成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致;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观念浓厚;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

(2)转移情况:受雇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向海外殖民

地转移;少量转移至城市。

影响:劳动力流向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与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解析】

依据材料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工业

化政策、传统观念以及劳动力素质思考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受雇于农场之外,海外移民是农民的又一种选择”“只有少量农民进入城市”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工业革命背景从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2017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2017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含答案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山上树林茂密,各种野兽出没山间,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梅花鹿纵横奔驰,为北京人的生存 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 征() A.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B. 与现代人比下肢微微有点弯曲 c. 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 D. 前额后倾,嘴巴前伸 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4.古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 飞跃。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 部落。这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是()

A.黄帝、炎帝 B. 黄帝、蚩尤 c. 舜和禹 D. 尧和舜 5.据《史记》记载,禹年轻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 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 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c.夏朝统治范围广阔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8.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 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 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 灵渠 c. 黄河 D. 都江堰 9.属于战国七雄又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①齐②楚③燕④韩⑤秦 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④⑤ 1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 356 年 B. 公元前 230 年 c. 公元前 221 年 D. 公元前202年 11.《史记 ?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谁的领导。()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科举制度的完善是在什么时候() A.隋朝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较长时期,最终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定局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5、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A.北宋与西夏 B.北宋和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6、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貌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D《步辇图》 6、中俄两国签定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8.北宋末年,一个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10、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3、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4、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5、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6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④设立东厂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17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A朱温1368年B.朱元璋1368年C朱棣1421年D朱熹1421年18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的共同职责是() A.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制定法律 C.监视、侦查臣民 D.督查百官 19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 20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赵匡胤D皇太极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宋代时,北方以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为主食,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2.宋朝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 3.赵州桥的设计者______。

人教版 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表格内) 1.(4分)(2013?本溪)的绝对值是() A.3 B.﹣3 C.D. 2.(4分)(2016?寿光市模拟)下列各式:①﹣(﹣2);②﹣|﹣2|;③﹣22; ④﹣(﹣2)2,计算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4分)(2017秋?合肥月考)下列各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12x2y和13x2y B.﹣ab和3ba C.﹣3和7 D.25x2y和52xy3 4.(4分)(2017秋?合肥月考)下列式子:a2﹣1,,ab2,0,﹣5x,是单项式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4分)(2017秋?合肥月考)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y=0 B.x=0 C.2+=3 D.3x2+x=8 6.(4分)(2017秋?合肥月考)已知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0 7.(4分)(2013秋?江阴市期末)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3x+6y+1的值是() A.7 B.4 C.10 D.9 8.(4分)(2017秋?合肥月考)把6.965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96(精确到0.01) B.6.9(精确到0.1) C.7.0(精确到0.1)D.7(精确到0.1)

9.(4分)(2015秋?盘锦期末)41人参加运土劳动,有30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抬土,多少人挑土,可使扁担和人数相配?若设有x人挑土,则列出的方程是() A.2x﹣(30﹣x)=41 B.+(41﹣x)=30 C.x+=30 D.30﹣x=41﹣x 10.(4分)(2007?北塘区二模)参加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A.1000元B.1250元C.1500元D.2000元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1.(4分)(2017秋?合肥月考)哈市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需要建设资金264亿元,将264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8分)(2017秋?合肥月考)﹣的系数是,次数是. 13.(4分)(2014秋?驻马店期末)已知(a﹣2)x|a|﹣1+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14.(4分)(2017秋?合肥月考)若3x m+5y3与x2y n+1是同类项,则(m+n)2017+mn=. 15.(4分)(2017秋?合肥月考)有一张数学练习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给4分,做错一道扣1分,某同学全部做完练习,共得70分,问他一共对了道题. 16.(4分)(2017秋?合肥月考)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瓷砖,按图的方式铺地板,则第2017个图形中需要黑色瓷砖块.

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小题24分) 1.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2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3 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A.《马可?波罗行记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神曲》 4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共和制 C.打击封建势力 D.防范个人独裁 5.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 6.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这里的“他”是指()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罗伯斯庇尔

7.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 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背景是() A.英国当时刚开始工业革命 B.英国已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 D.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8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的评价,其中属于相同点的是() A. 都使很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B. 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 都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D. 都是封建王公 9 某中学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主持人给了以下提示:提示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提示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提示三首创精神,提示四结果失败。请你判断这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印度民族大起 10.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③废除黑人奴隶制④废除农奴制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1.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是()A.自由平等共和国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民族民权民主 D.民族民 权民生 1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B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 是一次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天津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三月考 历史学科试卷 2020 年 1 月 第I 卷(选择题共 44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22 题共 44 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右图是古罗马历史发展的时间示意图,其中第②个时期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2.“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学者的这一历史解 释强调罗马法 A.已经包含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B.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概括与升华 C.是对雅典政治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D.构划了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蓝图 3.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 B.罗马法维护了皇权的绝对权威 C.罗马法维护各阶层罗马人的利益 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契约关系 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5.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 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倡导个体主义的取向 B.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丰富了人文主义内涵 6.在英国,1650 年一个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粮食大概可以供养 1.5 个非农业人口, 1800 年 为 2.5 人,到 1860 年为 6 人。17 世纪之前英国每个世纪平均遭受饥荒 12 次,17 世纪 4 次,18 世纪 5 次,19 世纪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N E (第8题图)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 C .正三角形 D .等腰梯形 2.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CD ,DC = 3 cm , ∠A=60°,BD 平分∠ABC ,则这个梯形的周长是…( ) A. 21 cm B. 18 cm C. 15 cm D. 12 cm 3.下列左边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右边的哪个物体 ( ) 4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2,-2),(m ,1 ),则m=( ) A . 1 B . -1 C . 4 D . -4 5.如图,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把一粒大米抛到 圆形区域中,则大米落在小圆内的概率为( ) A . 2 1 B .31 C . 4 1 D .无法确定 第5题图 6.如果矩形的面积为6cm 2 ,那么它的长y cm 与宽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 ( ) A B C D 7.某地区为估计该地区黄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黄羊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黄羊完全混合于黄羊群后,第二次捕捉40只黄羊,发现其中两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黄羊( ) A .200只 B 400只 C800 D1000只 第2题 图 A

O E D C B A A B C D E 8、6.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 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已知,如图,把一矩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落在E 处,BE 与AD 交于M 点,写出一组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 ___(不包括AB =CD 和AD =BC )。 (9题图) (10题图) 10.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一边,延长AB 到E ,使AE = AC ,以AE 为一边作 菱形AEFC ,若菱形的面积为29,则正方形边长 11.已知方程2 5100x kx +-=的一个根是-5,求它的另一个根是 ,k = 。 12.已知x 满足方程,0132 =+-x x 则x x 1 + = 13.如图,∠A =15°,∠C =90°,DE 垂直平分AB 交AC 于 E ,若BC =4cm ,则AC =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4.△ABC 中AB=10cm ,AC =7cm ,BC =9cm ,∠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O ,过O 作 DE ∥BC 分别交AB 、AC 于D 、E 则△ADE 的周长是 15.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A (2,3)则当x ≥3时,对应的y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已知△ABC 中,AB=5cm ,BC=12cm ,AC=13cm ,那么AC 边上的中线BD 的长为 cm. 三、(本题共9题,每小题8分,共72分) F

第四次月考暨历史期末试卷(八年级)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袁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暨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命题人:周莉 审题人:冶学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写在试卷背面 的答题卡内) 1、2017年第40个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下面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关天培 D 、张謇 2、由功夫巨星成龙主演的《十二生肖》以圆明园十二兽首流失国外为创作主题,其中的兽首是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甲午中日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指: A .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5、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实际已成为洋人的政府的是( ) A 、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 B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6、下列属于开启中国社会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变法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 B 、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李鸿章 C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 、变法因光绪帝的镇压而失败 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9、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 A 胡适 B 李大钊 C 鲁迅 D 陈独秀 10、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西安事变 D 、五四运动 11、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 ) ①张作霖 ②袁世凯 ③ 孙传芳 ④ 吴佩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贺龙 B 毛泽东 朱德 C 朱德 陈毅 D 周恩来 朱德 13、红军长征途中,我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八七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国民党一大召开 15、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七七事变 B 柳条湖事件 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A 8月15日 B 9月2日 C 9月9日 D 10月25日 17、以下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场著名的战役( ) ①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②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 ③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太原会战 18、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淞沪会战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19、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0 A 陕甘宁解放区 B 大别山区 C 晋冀鲁豫解放区 D 中原解放区 20、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重庆谈判实际上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政治斗争。对这场斗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共产党不应该同阴谋发动内战的国民党谈判 B 国民党进行谈判是政治欺骗 C 中国人民希望谈判取得成功 D 谈判有一定成果 21、在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 A 沈阳 B 天津 C 张家口 D 北平 2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请问国民党统治始于下面哪一年( ) A 1946年 B 1928年 C 1927年 D 1949年 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0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北洋军阀的分裂 D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24、鲁迅的哪部作品成为一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 A 、《狂人日记》 B 、《阿Q 正传》 C 、《彷徨》 D 、《呐喊》 2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步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 A 《三国志》 B 《定军山》 C 《天演论》 D 《歌女红牡丹》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南美的“解放者”() A . 林肯 B . 玻利瓦尔 C . 圣马丁 D . 章西女王 2.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 . 华盛顿 B . 章西女王 C . 玻利瓦尔 D . 拿破仑 3.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A . 废藩置县,中央直接治理 B . 废除封建身份,取消武士特权 C . 殖产兴业,废除行会制度 D .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义务教育 4.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 .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发明了内燃机 C . 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 . 发明了现代炸药 6.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是() A . 蒸汽机、汽车 B . 电灯、电脑 C . 火车、电报 D . 内燃机、飞机

7. 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下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 . 使用蒸汽机 B . 使用电动机 C . 使用发电机 D . 使用内燃机 8. 2019年6月5口,省委书记杜家豪、省长许达哲指出:近年来湖南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反应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 A . 人口问题 B . 恐怖主义问题 C . 网络犯罪问题 D . 生态环境问题 9. 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 A .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B . 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 C . 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 D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0.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是() A . 生物进化论 B . 相对论 C . 地圆说 D . 万有引力定律 11.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六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分〕 9 1.把3.14、31.4%、∏、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 〔〕﹤〔〕﹤〔〕﹤〔〕。 2.比80多20%是〔〕,40比〔〕少20% 。 3.2÷〔〕=0.25==〔〕%=5:〔〕。 4.:3的比值是〔〕,化简比是〔〕。 5.把10克糖放入5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6.甲是乙的1.2倍,甲乙两个数的比是〔〕。 7.圆的半径是10cm,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8.如右图,,圆的周长是6.28分米,圆的面积和长方 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周长是〔〕。 9.甲圆直径等于乙圆半径,甲圆周长是乙圆周长的〔〕,甲圆面积和乙圆面积比是〔〕。 10. 37%读作〔〕,百分之一千零六点五写作〔〕。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三、对号入座。〔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5cm,从2时走到3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4 B、πr C、πr + 2r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 .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B .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 (2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的农业新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的是() A . 耧车 B . 翻车 C . 曲辕犁 D . 水排 3. (2分) (2018高二上·马关月考)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 .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 . 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 .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4.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左右,而消费资料占90%上,其中直接消费资料又占80%左右,这种结构,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并无根本改变。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 5.6%,以后迅速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反由占56%退居34%。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 . 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列强侵略 B . 中国外贸的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 . 民族工业未涉足重工业 D . 近代农业有了一定发展 5. (2分) (2019高一下·雅安期中) 1878年,李鸿章主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机器设备均从美国引进,聘请美国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期渐收回利源”,并规定“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 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困难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B.C.D. 2 .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 A.几何学 B.天文学 C.代数学 D.生物学 3 .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近代欧洲哪两个重要事件影响了“人心的改变” A.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B.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 4 . 近代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B.都发生在社会变革时期

C.都反对封建主义D.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5 . “法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发表的时间距今230周年”,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 6 .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D.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 .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事件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黑奴贸易 ③《法典》的颁布 ④南北战争中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 早期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希波战争最终结果是() A.希腊取胜B.波斯取胜C.双方握手言和D.双方互有损失 9 . 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①詹姆斯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③珍妮打电话给在工作的爸爸④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2020年三年级下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翡翠山湖小学2020年春季第三次考试 一、你知道吗?填一填。(每空1分,共2020 1、物体的( )或者(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 小华腰围约6( ) 数学书厚约8( ) 教室地面约56( ) 3、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200公顷=( )平方千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照样子填一填。 晚上11时下午3时15分 ( ) 晚上9时30分 23:00 ( ) 9:25 ( ) 5、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6,余数最大是( ); 6、4年=( )月 240分=( )时 5个星期=( )天 56天=( )个星期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 1、236÷3的商是三位数。 ( ) 2、今年的2月有28天,所以2月是小月。 ( ) 3、如果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的面积也相等。 ( ) 4、1990年是闰年。 ( ) 5、一个教室的面积60平方分米。 ( )

6、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200 ( ) 三、选择题(共7分) 1、教师节是( ) A、1月1日 B、9月10日 C、6月1日 D、8月10日 2、在÷3=6……1这一算式中,被除数是( ) A、16 B、17 C、18 D、19 3、下面( )图的周长和其他图形的周长不相等。 A B C D 4、( )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 B粉笔盒底面 C课本封面 D方凳面 5、广播时:“现在是北京时间21点整”是指( ) A、9时 B、上午9时 C、晚上9时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 A、40平方分米 B、40厘米 C、400平方厘米 D、40平方厘米 7、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 )倍。 A、2 B、4 C、8 D、1 四、计算(共28分) 1、口算(10分) 25×2020 480÷6= 80×4= 70+60= 450-50= 102-90= 50×30= 840÷4= 89×30≈ 32×48≈ 2、列书竖式计算。(前面4题2分,验算题3分,共14分) 29×12= 24×56= 363÷3=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卷Ⅰ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卷Ⅱ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氏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井田制瓦解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2.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 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3.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5.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西安中学高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0分) 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 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2、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 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表明 A.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B.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C.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 D.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3、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 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地方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4、《宋史》载权臣吕惠卿之弟温卿以不法闻,大理正张近受诏治理,哲宗皇帝谕 之曰:“此出朕命,卿无畏惠卿”。张近对曰:“法之所在,虽陛下不能使臣轻重,何惠卿也?”材料体现了宋代 A.司法实践中官员的法治意识B.司法事务独立于皇权之外C.理学坚定了司法官判案立场D.礼法合一的传统受到破坏5、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 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A.小农经济具有灵活性和张力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6、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 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从 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6. 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9.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 A.瑞金B.北平C.延安D.上海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 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 11.就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④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 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表格内) 1.(4分)(2013?本溪)的绝对值是() A.3 B.﹣3 C.D. 2.(4分)(2016?寿光市模拟)下列各式:①﹣(﹣2);②﹣|﹣2|;③﹣22;④﹣(﹣2)2,计算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有() A.4个B.3个 C.2个 D.1个 3.(4分)(2018秋?合肥月考)下列各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12x2y和13x2y B.﹣ab和3ba C.﹣3和7 D.25x2y和52xy3 4.(4分)(2018秋?合肥月考)下列式子:a2﹣1,,ab2,0,﹣5x,是单项式的有() A.1个B.2个 C.3个 D.4个 5.(4分)(2018秋?合肥月考)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y=0 B.x=0 C.2+=3 D.3x2+x=8 6.(4分)(2018秋?合肥月考)已知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0 7.(4分)(2013秋?江阴市期末)已知代数式x+2y 的值是3,则代数式3x+6y+1 的值是()

A.7 B.4 C.10 D.9 8.(4分)(2018秋?合肥月考)把6.965四舍五入取近似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96(精确到0.01) B.6.9(精确到0.1) C.7.0(精确到0.1)D.7(精确到0.1) 9.(4分)(2015秋?盘锦期末)41人参加运土劳动,有30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抬土,多少人挑土,可使扁担和人数相配?若设有x人挑土,则列出的方程是() A.2x﹣(30﹣x)=41 B.+(41﹣x)=30 C.x+=30 D.30﹣x=41﹣x 10.(4分)(2007?北塘区二模)参加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住院医疗费(元)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80 … A.1000元B.1250元C.1500元D.2000元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11.(4分)(2018秋?合肥月考)哈市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需要建设资金264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