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_and_china_rfid_industry_report_2008_2009
- 格式:pdf
- 大小:51.89 KB
- 文档页数:7
2021年RFID行业研究分析报告目录1.RFID行业现状 (4)1.1RFID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1.2RFID市场规模分析 (6)2.RFID行业前景趋势 (7)2.1定位的市场需求 (7)2.2加密的市场需求 (8)2.3传感器集成的市场需求 (8)2.4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9)2.5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9)2.6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0)2.7呈现集群化分布 (10)2.8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1)3.RFID行业存在的问题 (13)3.1行业服务无序化 (13)3.2供应链整合度低 (13)3.3基础工作薄弱 (13)3.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4)3.5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4.RFID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4.1RFID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4.2RFID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5)4.3RFID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4.4RFID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6)5.RFID行业竞争分析 (17)5.1RFID行业竞争分析 (17)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7)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8)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8)5.2中国RFID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9)5.3中国RFID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9)6.RFID产业投资分析 (20)6.1中国RFID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0)6.2中国RFID行业投资风险 (20)6.3中国RFID行业投资收益 (21)1.RFID行业现状1.1RFID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RFID行业是指从事RFID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
rfid国内外发展现状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RFID中心系统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RFID标签是一种被动式设备,它可以无线接收和发送数据,具有独特的序列号。
RFID阅读器是用于读取和写入RFID标签数据的设备。
RFID中心系统是用于存储、处理和管理RFID数据的系统。
在国内,RFID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RFID标签附加在物品上,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全程追踪和自动识别,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RFID技术还被应用于仓库管理、图书馆管理、门禁系统和智能交通等领域。
国内RFID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之一。
在RFID标签生产方面,国内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各种类型和规格的RFID标签。
在RFID阅读器领域,国内企业也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
此外,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国外,RFID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RFID技术被普遍采用。
许多国外企业将RFID技术应用于仓库管理、库存管理和运输管理等环节,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在零售业、医疗保健、军事和航空领域,RFID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国内外RFID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RFID技术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标签生产方面。
其次,RFID技术还面临着安全和隐私问题。
由于RFID标签可以被远程读取,存在着潜在的隐私泄露风险。
此外,RFID技术的标准化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以促进不同厂商之间的互操作性。
总之,RFID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RFID技术有望在更多的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物联网RFID行业应用市场调研报告随着物联网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浪潮,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RFID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RFID 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是物品电子化最佳技术之一。
RFID 应用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应用和试点不断出现。
面对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RFID 企业如何把握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热潮为RFID 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RFID 的应用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己成为今天企业信息化的新选择。
RFID 技术在各行业均进行了试点应用,我国政府对 RFID技术非常重视。
RFID 应用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也是国家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工作。
国家发改委为鼓励国内 RFID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设置了专项基金,这表明国家对RFID 产业积极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RFID 产业的市场增长率都在 2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国外的 RFID 企业纷纷进驻我国,开拓 RFID产业市场,RFID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物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升温,表明 RFID产业即将进入另一个崭新的时代,RFID 技术的巨大优势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使我国政府对其非常重视。
RFID 应用产业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同时也是国家金卡工程的重点发展工作。
一、RFID 介绍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最简单的R FID 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其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感应范围内,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下载可编辑.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我国RFID产业发展现状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在RFID产业上的发展还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RFID企业总数虽然超过100家,但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超高频RFID方面。
从包括芯片、天线、标签和读写器等硬件产品来看,低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低,国内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应用广泛,目前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超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发展较晚,技术相对欠缺,从事超高频RFID产品生产的企业很少,更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
仅以RFID芯片为例,RFID芯片在RFID的产品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本占到整个标签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广泛用于各种智能卡的低频和高频频段的芯片而言,以复旦微电子、上海华虹、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中国集成电路厂商已经攻克了相关技术,打破了国外厂商的统治地位。
但在UHF频段,RFID芯片设计面临巨大困难:(1)苛刻的功耗限制;(2)片上天线技术;(3)后续封装问题;(4)与天线的适配技术。
目前,国内UHF频段RFID芯片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
产业政策支持助推我国RFID产业未来高速成长射频识别(RFID)产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将“智能信息处理和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确定为我国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包括“重视RFID、传感器网络等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推广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形成一大批有示范效应的应用范例,为无处不在、人与物共享的网络应用奠定基础。
”信息产业部将RFID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六大专项工程,在商贸、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金融、税收等领域推广应用RFID 技术和基于RFID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006年,由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等15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为我国在RFID 技术与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rfid行业调研报告RFID 行业调研报告一、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 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物流、零售到制造业、医疗保健等。
本报告旨在对 RFID 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二、RFID 技术概述(一)工作原理RFID 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组成。
标签包含电子存储的信息,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电磁场范围时,标签会将存储的信息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再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进行处理。
(二)分类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可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源,传输距离较远,但成本较高;无源标签依靠阅读器的电磁场获取能量,传输距离相对较短,成本较低;半有源标签则结合了两者的特点。
(三)优势与传统的条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 具有非接触式读取、可重复使用、大容量存储、快速识别、多标签同时读取等优点。
三、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一)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 RFID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XX 年全球 RFID 市场规模达到了 XX 亿美元,预计到 20XX 年将达到 XX 亿美元。
(二)发展趋势1、技术不断创新随着芯片技术、天线设计和封装工艺的不断进步,RFID 标签的性能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
2、应用领域拓展除了传统的物流、零售等领域,RFID 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农业、图书馆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3、与其他技术融合RFID 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四、应用领域分析(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领域,RFID 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库存管理和物流流程的优化。
通过在货物上粘贴 RFID 标签,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2024年RFID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述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RFID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RFID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增加,以及制造业和零售业对实时库存追踪的需求。
3. 市场应用3.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在产品上标记RFID标签,物流公司可以实现批次追踪、库存管理以及准确配送等功能。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提高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2.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RFID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在生产设备和产品上安装RFID传感器,企业可以实现实时生产跟踪,监控生产状态并进行预警。
这有助于减少生产线的中断时间,并提高产品质量。
3.3. 零售业RFID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库存管理和防盗领域。
通过在商品上添置RFID标签,零售商可以实现实时库存追踪,提高库存管理的精确性。
此外,RFID防盗系统可以提高产品安全性,减少盗窃行为。
4. 市场竞争目前,在全球RFID市场中,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Impinj、NXP Semiconductors、Alien Technology等。
这些企业通过提供先进的RFID芯片和解决方案,与现有市场领导者竞争,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5. 市场挑战尽管RFID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RFID成本。
尽管RFID标签和设备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成本仍然较高。
此外,RFID技术的安全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
RFID行业研究报告一、RFID是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作为实现“物联网”的前提,识别和接受信息的传感感知技术是物流网产业链条的基础部分,其中以射频识别(RFID)为代表的高端传感技术,由于其成本和功耗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主流趋势,与目前物联网需求发展阶段高度吻合。
另外,RFID技术壁垒高,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传感器终端中属于盈利能力最强的。
作为传感器的RFID,是物联网系统中的基础——感知层——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说它处于物联网产业链中间的上游,因此,物流网的发展最先受益的应该是RFID产业。
射频识别(RFID)即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协助。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表1 各种标签技术比较RFID作为新一代标签技术,在防伪性、便捷度、信息容量等性能具有其他标签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如不考虑成本因素,RFID是标签技术的最佳选择,但是RFID设备和标签成本都远高于二维码和条形码,每个RFID标签成本是二维码成本的几十倍,RFID读取设备价格也较高,二维码仅普通智能手机均可读取。
二、RFID产业链RFID产业链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标准制定、芯片设计制造、芯片封装、天线设计制造、读写设备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应用软件开发。
图1 RFID产业链三、RFID标签的分类RFID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据标签(Tag)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分为如下几类:按功能分:只读(Read Only Memory,ROM),成本最低,制造时写入,无法修改;单词写入多次读取(One Time Programming,OTP),允许使用者写入数据一次,此后成为只读标签;多次读写(EEPROM),成本最高,但使用者可多次读写。
按电源分:被动式(Passive Tag),本身无电源,电能来自Reader,由其发射频率使感应器产生能量而将数据回传给Reader,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年限长,感应距离短;主动式(Active Tag),价格高,重量重,体积大,使用年限短,感应距离长。
2024年RFID市场调查报告背景介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场中的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标签或者标记物的识别和追踪。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零售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全球RFID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以及市场趋势等相关内容。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RFID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市场,其市场规模预计将占据全球总量的X%。
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也在RFID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壮大,市场规模分别预计占据全球总量的X%和X%。
应用领域RFID技术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以下是RFID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物流管理: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货物上粘贴或植入RFID标签,物流公司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零售业:RFID技术在零售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对商品进行实时库存管理和丢失预防。
通过RFID技术,商家可以更好地掌握库存信息,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制造业:RFID技术在制造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添加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减少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延误。
•健康医疗:RFID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通过在患者腕带或药物上添加RFID标签,可以实现病人的身份识别和药物追踪,大大提高了医疗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市场趋势根据调查显示,全球RFID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是一些市场趋势的预测:•价格下降:随着RFID技术的普及,RFID标签和设备的生产成本将逐渐下降,从而使得RFID技术更加经济实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的RFID设备将更加灵活多样化。
2023年RFID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标题:RFID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一、市场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而无需人工干预的一种技术。
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零售、物品追踪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规模根据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8%。
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占据全球市场的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市场。
三、市场驱动因素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RFID技术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实现物流可追溯。
这是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2. 零售行业方面,RFID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库存管理,减少库存损失和人为错误。
同时,RFID技术还可以提供消费者线上与线下无缝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3. 物品追踪方面,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和定位,应用于物品溯源、防伪等领域。
这项技术对于药品、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4.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RFID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RFID技术也将更加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
四、市场挑战和机遇1. 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是当前RFID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不同厂家的设备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有待提高。
2. 信息安全问题是全球RFID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如何保证RFID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等问题亟待解决。
3. 当前RFID标签的成本仍然较高,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RFID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促进市场的发展。
五、市场前景和推测1. 制造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零售行业、医疗卫生、农业等领域将是RFID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
2. 随着技术发展,RFID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3年RFID行业市场调查报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射频识别技术,它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读取相关数据。
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零售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等诸多优势。
本文将对RFID行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一、全球RFID行业市场概况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RFID技术在零售、物流、医疗、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二、RFID行业应用领域调查1.零售行业在零售行业,RFID技术可以用于库存管理、防盗系统、商品追溯等方面。
通过使用RFID标签,零售商可以实时监控库存情况,避免因产品过期或断货导致的损失。
此外,RFID标签可以与防盗系统结合使用,提高商品防盗能力。
根据调查,全球零售行业对RFID的需求不断增加。
2.物流行业物流行业是RFID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RFID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现货物追踪、快速入库出库等功能。
RFID标签可以在货物中加入,并与仓库系统相连,实现自动化的货物管理。
根据市场调查,RFID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3.医疗行业RFID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医疗机构可以使用RFID标签追踪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存放位置,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标识和追溯,提高医疗安全性。
据市场调查,全球医疗行业对RFID技术的需求增长迅速。
4.交通行业交通行业是RFID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在车辆上部署RFID标签,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现车辆识别、电子收费等功能。
RFID技术的应用使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提高了通行效率。
根据市场调查,全球交通行业对RFID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三、RFID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全球RFID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厂商:Impinj、HID Global、Alien Technology、Zebra Technologies等。
BrochureMore information from /reports/683460/Global & China RFID Industry Report, 2008-2009Description:This report described the status quo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and China RFID market, focusing on the RFID applications.According to IDTechEx, the global RFID market achieved rapid growth in the year of 2007, and itstotal market value reached US$ 4.92 billion. The huge RFID application into second generation IDcards has made China become the biggest RFID market in the world. Again, according to IDTechEx,global RFID market value will reach US$ 5.29 billion in the year of 2008, up 7.5% year on year.Impacted by financial crisis, global RFID market value will decline to US$ 5.24 billion in the year of2009.In China, along with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RF chip, package, software/middleware and systemintegration, RFID market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year of 2007, China’s RFID market valuereached CNY 7.67 billion, up 21.4% year on year.Influenc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sharp reduction of second generation ID card issuance,the year-on-year growth rate of China’s RFID market declined to 9.1% with a total market value ofCNY 8.37 billion. Moreover, considering the extension of global crisis and saturation of secondgeneration ID card market, China’s RFID market growth rate in the year of 2009 will continue itsdrop to 7.9% with a total market value about CNY 9.93 billion.In China, FRID has shaped mature application mode in the fields such as access control, licenseanti-fake and electronic payment etc. Application in the above fields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low-frequency and high-frequency.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ultrahigh- frequency is still waiting for a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considering government’s support over RFID, especially theultrahigh-frequency FRID, plus the price declining of ultrahigh-frequency RFID, it is expected to bethe mainstream by the year 2013, although its overall market share was only 4.8% in the year of2008.Contents: 1. Overview of RFID1.1 Development Courses1.2 Systemic Structure of RFID1.2.1 Tag1.2.2 Reader & Writer1.2.3 Antenna1.3 Relevant RFID Standards1.3.1 EPC global1.3.2 Japan UID1.3.3 ISO/IEC1.4 Main Applications of RFID2. Global RFID Development and Forecast2.1 Global RFID Market Scale2.1.1 Status and Forecast of Global RFID Market by Frequency2.1.2 Status and Forecast of Global RFID Service Market2.1.3 Status and Forecast of Global RFID Market by Application2.1.4 Status and Forecast of Global RFID Market by Region2.2 Development of RFID Technologies2.3 RFID Project Plans3. RFID Developments in China3.1 Market Scale3.1.1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hina RFID Market by Frequency3.1.2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hina RFID Service Market3.1.3 Status and Forecast of China RFID Market by Application3.2 Development of RFID Technologies in China3.3 RFID Project Plans in China4. RFID Applications4.1 Counterfeit-Proof Domain4.2 Smart Traffic4.3 Medical Treatment4.4 Logistics and Inventory4.5 Individual Track4.6 Mobile Payment4.7 Military5. Key Players in China5.1 RFID Chip5.1.1 TI5.1.2 Impinj5.1.3 ST5.1.4 NEC5.1.6(NXP)5.1.5 Infineon5.1.7 Datang5.1.8 Shanghai Huahong5.1.9 Shanghai Fudan5.1.10 CEC Huada5.2 Middleware and System Integration5.2.1 IBM5.2.2 Microsoft5.2.3 BEA5.2.4 SAP5.2.5 ZTE5.2.6 Beijing Vision5.2.7 Invengo5.2.8 KTI5.2.9 Aerospace Golden Card5.2.10 Xiamen Huicong5.2.11 RFI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ique5.2.12 Sinogistics5.2.13 Beijing Yongtai Promatic5.3 Tag, Reader & Writer and Aerial5.3.1 Arizon5.3.2 ShangHai Super5.3.3 Guangdong Tecsun.5.3.4 Tsinghua Tongfang5.3.5 TATWAH5.3.6 Shenzhen Hyan5.3.7 Cantechs5.3.8 Guangzhou Best5.3.9 Shenzhen FTRD5.3.10 Jiangsu Raifu5.3.11 Shanghai Shenbo5.3.12 Fujian Newland5.3.13 Shenzhen Sense5.3.14 Beijing Haidali5.3.15 Shanghai Quanray5.3.16 ASK Tongfang5.3.17 Shanghai Refine5.3.18 Shanghai C&C RFIDSelected ChartsGlobal RFID Market Scale, 2007-2013eGlobal RFID Hardware Market Scale by Frequency, 2007-2013e Global RFID Service Market Scale by Product, 2007-2013eGlobal RFID Market Scale by Region, 2008Quantity of RFID Application Projects in Major Countries, 2008China RFID Market Scale, 2006-2013eChina RFID Market Scale by Frequency, 2006-2013eChina RFID Market Scale by Product, 2006-2013eSmart Traffic RFID Application in China, 2008Medical RFID Application in China, 2007Global Medical RFID Market, 2007Global Pharmaceutical RFID E-tag Market Capacity, 2006-2011eGlobal Medical RF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2006-2016eGlobal Retailing RF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by Region in 2008 Supply Chain CAGR Growth of Large Retailer WorldwideCAGR Growth of RFID POS MachineCAGR Growth of RFID Real-time Positioning SystemCAGR Growth of RFID Container TrackIndustrial Chain of NTT DoCoM’s Mobile Payment BusinessChina Mobile Payment Market Scale, 2005-2010eChina Mobile Payment Users, 2005-2010eStructure of Future Military Logistics SystemRFID Products of TIStructure of ST’s RFID Chip st19nr66Structure of ST’s RFID SystemSystem Structure of Infineon’s RFID RF ChipsSales Revenue of Infineon, 2003-1H2008Ticket Counterfeit-proof System Structure of Tongfang Microelectronics Contactless Card Chip System Structure of Shanghai HuahongSales Revenue and Gross Profit of Shanghai Fudan, 2004-1H2008 Contactless Card Chip System Structure of CEC HuadaRFID Solutions of IBMRFID Integration Model of IBM Based on SOA FrameworkRFID Solutions and System Integration of IBMDistribution of IBM’s RFID Research Centers and LabsStructure of IBM’s Websphere PlatformRFID System Integration FrameworkSystem Solution of Unitech HuaYa’s Distribution CentersLogic Structure of IBM’s RFID Development Service PlatformFiltering Projects of BEA WebLogic RFID Edge-ServerDevice Management Projects of BEA WebLogic RFID Edge-Server Performance of BEA WebLogic RFID Enterprise ServerPerformance of BEA WebLogic RFID Compliance ExpressRFID Solution Structure of BEA’s Container and Goods TrackingRFID Solution Structure of BEA’s Wireless Medical Care SystemClients of BEA’s RFID ProductsPartners of BEA’s RFID ProductsHigh-end AII Structure of SAPSAP’s RFID Solution StructureAII 2.1 of SAP’s RFID SolutionDevice Controller of SAP’s RFID SolutionBackend System of SAP’s RFID SolutionRFID Reader & Writer of Beijing Vision ElectronicsRFID Sales of Shenzhen Invengo, 2007-2008Regional RFID Sales of Shenzhen Invengo, 2007-2008RFID Sales of Shenzhen Invengo by Product, 2007-2008Middleware Structure of KTIOutside View of KTI’s RF ReaderSmart Door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of Aerospace Golden CardSales Revenue and Net Profit of RFID Shanghai, 2005-1H2008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of RFID ShanghaiE-tag Structure of ImpinjRFID Reader & Writer Structure of Arizon TechnologyThe Second Generation ID Card Reader of TongfangElectronic Tickets System StructureSmart and Low-frequency Reader & Writer of TATWAHRFID Reader & Writer of Shenzhen Technology Co.RFID Applications of Shenzhen SenseDevelopment Courses of RFID TechnologyComponent of RFID TagsClassification of RFID TagsActive Tag Vs Passive TagStructure of Reader & WriterComponent of AntennaEPCglobal Vs UIDEPC Standard Vs UcodeStructure of ISO18000 StandardTypical RFID ApplicationsApplications of RFID by FrequencyGlobal RFID Tag Sales, 2007-2008Major RFID Counterfeit-Proof ApplicationsEvolution of Global RFID PassportGlobal Quantity of Issued FRID PassportEvolution of Global RFID Drug Counterfeit-ProofEvolution of other Global RFID Counterfeit-Proof ApplicationsRFID Ticket Counterfeit-proof Application in ChinaRFID Commodity Counterfeit-proof Application in ChinaOther RFID Counterfeit-Proof Applications in ChinaFRID Bus Card Application in ChinaRFID Highway Application in China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RFID MedicalGlobal FRID Individual TrackingCities Have Launched NEC Mobile Payment in ChinaGlobal RFID Military ApplicationRFID Products of TIRFID RF Chips of InfineonFeatures of Tongfang’s Contactless Card ChipSales Revenue and Net Profit of Tongfang, 2005-2008Sales Revenue and Gross Profit of DatangMajor Contactless Chips of Shanghai HuahongRegional Agencies of Shanghai HuahongContactless Chip Products of FudanSAP’s Branches in ChinaRFID Solutions of KTI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Xiamen Huicong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Alien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ImpinjTag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ShangHai SuperContact IC Card Chips Standard of TecsunInductive IC Card Chips Standard of TecsunUltra-thin Contactless Smart Card Parameter of Hyan MicroelectronicsTag Parameter of HyanTag Parameter of CantechsCard Reader Parameter of CantechsFRID Reader & Writer Products of Best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Raifu's RFS-1500 Handheld Reader & Writer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Raifu's RFS-1500 Handheld Reader & Writer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Raifu's Electronic TagsAntenna Parameter of RaifuOrdering:Order Online - /reports/683460/ Order by Fax - using the form belowOrder by Post - print the order form below and sent toResearch and Markets,Guinness Centre, Taylors Lane,Dublin 8,Ireland.Fax Order FormTo place an order via fax simply print this form,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below and fax the completed form to 646-607-1907 (from USA) or +353-1-481-1716 (from Rest of Worl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visit/contact/Order Information Please verify that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is correct and select the format(s) you require.Product Formats Please select the product formats and quantity you require:* Shipping/Handling is only charged once per order.Contact InformationPlease enter all the information below in BLOCK CAPITALSProduct Name:Global & China RFID Industry Report, 2008-2009Web Address:/reports/683460/Office Code:OC8HQLJKSOUWX QuantityHard Copy - :EURO €2,020.00 + Euro €50 Shipping/Handling *Electronic -Single User:EURO €2,164.00Electronic -Enterprisewide:EURO €3,246.00Title:MrMrsDrMissMsProf First Name:Last Name:Email Address: *Job Title:Organisation:Address:City:Postal / Zip Code:Country:Phone Number:Fax Number:* Please refrain from using free email accounts when ordering (e.g. Yahoo, Hotmail, AOL)Payment InformationPlease indicate the payment method you would like to use by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box.Please fax this form to:(646) 607-1907 or (646) 964-6609 - From USA+353 1 481 1716 or +353 1 653 1571 - From Rest of WorldPay by credit card:American ExpressDiners ClubMaster CardVisa Cardholder's Name Cardholder's Signature Expiry Date Card Number CVV Number Issue Date(for Diners Club only)Pay by check:Please post the check, accompanied by this form, to:Research and Markets,Guinness Center,Taylors Lane,Dublin 8,Ireland.Pay by wire transfer:Please transfer funds to:Account number833 130 83Sort code98-53-30Swift codeULSBIE2D IBAN numberIE78ULSB98533083313083Bank Address Ulster Bank,27-35 Main Street,Blackrock,Co. Dublin,Ireland.If you have a Marketing Code please enter it below:Marketing Code:Please note that by ordering from Research and Markets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 at /info/term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