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轴联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五轴联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五轴联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五轴联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五轴联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前言:

机床作为“制造的母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与国家的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行业有极大关系,而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则象征着目前机床制造业的最高水准,是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之一,也是世界各制造大国不遗余力发展的重点对象。

关键词:五轴联动数控系统五轴头

英文翻译:

Machine tool as a "manufacturing machine tools"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a way,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ate's aerospace, marine, 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precision instruments, high-precision medical device and other industrie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In a sense, there is no real modernization if depart from the support for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five-axis CNC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nds for the highest level present, is the commanding height of CNC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also is one of the key targets that large manufacturing countries spare no effort to development.

Key words:Five-axis NC system Five-axis head

1 五轴联动技术的发展脉络

1983年,日本东芝公司卖给前苏联几台五轴联动数控铣床,前苏联将其用于制造核潜艇推进螺旋桨,由于加工精度提高,使得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候噪声大为下降,以至于美国的声纳无法侦测到前苏联核潜艇的动向,苏军潜艇能很好的隐藏在海底下。该数控机床的销售,也使得苏联的装备制造业上了一个档次,时至今日,美军的声纳也难以监听到俄军的潜艇了。由此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在更新换代大潮中迎头赶上,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成了摆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各科研机构的努力下,我国的五轴联动机床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国内优秀企业及科研单位,如齐二、济二、北京机电院等不辱使命,为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北京机电院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济南二机床负责开发研制的第一台XKV2745×200型双龙门移动式机械五轴联动数控镗铣床通过国家验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电力行业急需大型水轮机叶片加工设备的难题。齐二机床作为中国重型机床骨干企业之一,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国际首创我国第一台新型大型龙门五轴联动混联机床。船舶制造业的核心部件有许多空间曲面类零件,大多是使用大型龙门铣镗床通过多轴联动加工出来的。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究,成功研制了五轴车铣中心,对我国船舶制造业核心零件的自主产业化制造作出了贡献。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上,国内龙头企业沈阳机床集团以1600平方米展台的强大阵容,推出了25台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速复合精密化机床产品。齐二机床、齐重数控也分别携高精尖产品参展。其中齐二机床展出的TH6920A 型落地铣镗加工中心和VM50型立式车铣加工中心均是自主研发、填补空白的高端数控装备代表产品;齐重数控展出的高精数控行星架专用立式镗床、YK31600L数控滚齿机和高精数控双柱定梁立式车磨床等3台产品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国内机床另一龙头企业秦川机床集团携QMK009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和QJK002数控圆锥齿轮铣齿机等多款新品参展。这两台新产品颠覆了世界上传统的弧齿锥齿轮加工机床设计、制造理念等技术,解决了我国大型重载圆锥齿轮的

热后精密加工难题,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大型高精密硬齿面锥齿轮制造的先进行列。在精度方面,北京机床研究所的高精度加工中心、宁江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NJ-5HMC40 卧式加工中心和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TH61160 卧式镗铣加工中心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媲美。在产品市场销售上,江苏多棱、济南二机床、北京机电研究院、宁江机床、桂林机床、北京一机床等企业的产品,已获得国内市场的认同。行业在抗击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大批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重点用户需求的产品。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机床产品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高端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数控化率连年增长,以精密、高性能和可靠性为主要目标的品牌战略,为传统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新形势下机床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之一。[1][2]

尽管如此,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与国际先进制造业强国的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机床界的旗帜之一。近年来开发完成新产品多种,在五轴联动数控研发方面更是如此。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技术和经验,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他们的成长经验对于中国机械制造业中小企业很有参考价值以取长补短,促进企业发展。从国外的成功案例来看,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灵魂,我国企业应当继续走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掌握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乃至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之,只有大力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我国的机床业才能真正进步。

五轴联动技术是一整套技术的集合,其中关系到多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发展五轴联动相关技术中的薄弱环节,以实现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2 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2.1 高速、精密加工技术:

高速精密加工离不开各种高速、精密的元件和工艺的支持。如高速电主轴单元,高速进给机构,支持高速加工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及测量系统,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完成高速、精密加工。它不仅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而且可以很好的加工复杂曲面,它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和高精医疗设备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数控机床回转轴运动的精度是工件的位置基

准、运动基准的直接影响因素,决定着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随着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最关键的回转轴多采用高速电主轴,并成为机床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速电主轴的发热问题成为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加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资料表明,由发热引起的误差占全部误差的70%。因此要提高机床的精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分析并减小热误差。目前,对电主轴关键点的温度进行采集,并对其实行温度补偿为主要解决办法。

2.2 高速进给技术

在高速进给方面,采用滚珠丝杠的机床进给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快速进给速度50 ~ 60 m / min ,工作进给速度为30~40 m/min;由于滚珠丝杠的局限性——高速摩擦造成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径向伸长造成的加工误差,决定着这种结构的速度及其加速度都不能太高,最高加速度很难突破1g,通常只有0.2~0.3g ,这远远满足不了超高速机床的需要。要获得高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从目前来看,只能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的形式。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与原旋转电机传动方式的最大区别是取消了一切中间传动环节。这种传动方式带来了原旋转电机传动方式无法达到的性能指标和优点,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各种干扰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的衰减而直接传到直线电动机上,使得伺服控制的难度增大,尽管如此,据保守估计,10年后将至少有20%的数控机床将采用直线电动机,尤其是高精度和超高精度的机械设备。如今,直线电机进给技术已经走上快速发展阶段,,解决好控制问题是发展直线电动机的当务之急。为此,人们先后将PID控制、Smith控制、预估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H 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控制方法引入到直线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成功的应用实例,但要想在高速、精密机床进给系统中广泛采用直线电动机,还必须针对直线电动机进给系统的具体特点,采用和研究更加有效的控制方法。[3][4]

2.3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检测与补偿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刀具监控与管理。复合加工技术:多坐标控制及编程技术;结构设计等。环保技术:机床少切削、干切削技术;油气净化技术;机床可重组技术等。现在就其中重要的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2.3.1 检测与补偿技术、“聪明机床”

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误差,需要采用现代监控和补偿技术。误差补偿技术允许机床误差的存在通过分析检测和建模获得机床的误差估算然后利用不同的方法适当给予补偿以消除或降低系统的固有误差达到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目的。其优点是利用低等级的机床可加工出高等精度的工件。这种不用精密设备的精密加工思想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今后生产精密机床提高产品加工质量的必由之路,尤其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制造水平。[5]

误差补偿方法可依据系统的可重复性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校准补偿,也称为静态误差补偿,通常静态误差补偿用来确定和校正机床的基本误差,而动态误差补偿用来校正热和切削力引起的误差。误差补偿的基本步骤为:在线检测、实时建模、误差预测和微动补偿控制,即采集、分析加工过程导致误差的因素,在线检测加工误差,对检测获得的误差序列进行实时建模,根据该模型预测误差趋势,再根据误差序列,综合其它在线监测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和综合决策,最后根据决策结果对机床实施微动补偿控制。其中的关键点是先进的误差补偿系统的支持。[6]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提出“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 ) 的研究计划。聪明加工系统的实质是制造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系统动态优化。将相关工艺过程和设备知识加以集成后进行建模,进行系统的动态性能优化。2 设备自适应化。开发新的测量方法、模型和标准,在运行状态下对机床状态监控,借助在线测量、传感和实时分析进行自我诊断和误差补偿,提高机床的工作性能。 3 采用新一代数控系统。与STEP-NC兼容的接口和数据格式,使基于CAD模型的机器控制能够无缝运行。 4 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测量刀具磨损和工件精度的方法。[7]

2.3.2 e-机床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普及,数控机床走向网络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进入车间只是时间问题。从另一角度来看,企业资源计划如果仅仅局限于业务管理部门(人、财、物、产、供、销)或设计开发等企业上层的信息化是远远不够的,车间最底层的加工设备—数控机床不能够连成网络或信息化,就必然成为制约制造业信息化的瓶颈,无法真正解决工厂的最关键问题。

e-机床存在的意义为在于提高生产系统的独立自主性以及与使用者和管理者的交互能力,使机床不仅是一台加工设备,而是成为企业管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8]

2.3.3 绿色机床

据统计,机床使用过程中用于切除的功率只占到25%左右,剩余的被各种损耗和辅助功能占去。机床绿色化的第一个措施是通过大幅度降低机床重量和减少所需的驱动功率来构建具有生态效益的机床(Eco-efficient Machine tool)。绿色机床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大幅减少机床重量,节省材料;同时降低机床使用时的能源消耗。传统的机床设计理念是“只有足够的刚度才能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刚度就必须增加机床重量”。因此,现有机床重量的80%用于“保证”机床的刚度,而只有20%用于满足机床运动学的需要。绿色机床就是在保证机床刚度的前提下大幅减少机床移动部件的重量,达到省材、节能的目的。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有两个:通过采用新结构或新的复合材料来实现轻量化,具体方法如下:

1 机床主要零部件由再生材料制造,保证机床的重量和体积减少50%以上。

2 通过减轻移动质量、降低空运转功率等措施使功率消耗减少30~40%。

3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减少50~60%,保证基本没有污染的工作环境。

4 保证报废后机床的材料100%可回收。

可以看出,发展绿色机床意义重大,不仅符合当下倡导的低碳理念,而且顺应了高速加工的要求,减少了额外功,使加工更加快捷、有效、经济、环保。[8]

3核心功能部件

3.1国产数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档数控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一种典型应用,集计算机、机械加工、微电子和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关键作用。数控技术是数控机床等自动加工设备的核心,它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高速度高精度控制、五轴联动插补、多通道控制和车铣复合技术的高档数控系统早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对中国出口的产品。此外,国外还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抑制中国数控产业的发展:控制中国的数控技术落后15年,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其发展,如转让落后技术,控制核心芯片;推出先进技术的新产品,抢占市场;挖走中国引进技术培养的人才;诱惑中国企业合资,导致中国企业破产。[9]

我国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开始得较早,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数控系统的研发、生产还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阶段,高档的数控系统仍落后欧美日等国,主要表现在:

(1)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主导中国市场。这种系统一般采用单板机或8位微处理器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步进电动机驱动,最高插补频率低于150kpps。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由于适应中国用户的实际使用水平和机床制造企业数控技术配套要求,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已形成了规模优势, 2006年,我国的经济型数控系统的产量达到6 万多套,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到2007年,中国市场销售数控系统约13万台,其中,国产品牌94900台,国外品牌32 400台。我国经济型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96%以上。外国公司也推出了几款低价格的经济型数控系统,但在价格和服务上还是没有明显优势。

(2)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的技术、可靠性差距显著缩小,但发那科、等外国品牌依然占领国内市场。国产普及型数控系统已实现批量生产,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中档数控机床得到批量配套应用。

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技术开始起步,高档数控系统一般都采用32位微处理器控制,分辨率高于0.001mm,最高插补频率高于500kpps,可与多轴、多通道、高速、高精、柔性、复合加工的高档、大、重型数控机床和数控成套设备配套的数控系统,主要满足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船舶等重要关键零件的加工,具有超越经

济价值的战略意义,其对于国家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10]

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还比较落后,数控机床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分析、译码流程和编译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不足。为此,国家制定了“十一五”国产数控系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要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共性技术、高档数控装置和驱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造自主化,建立较为先进和完整的高档数控系统体系结构、规范和标准,加强高档数控系统的成套能力建设,加强工业用户应用验证,实现商品化,力争把与国外高档数控系统产品的技术差距缩小到3~5 年,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使国产高性能数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数控系统自主创新体系,具有自主设计、开发和成套生产能力,使我国高档数控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高档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在下一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更是将开发出具自主产权的高档数控系统作为首要任务。[11]专家们预言:21 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就是数控技术,特别是高档数控装备的竞争。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价值占到整机的30%-40%,对数控机床的性能和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目前,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被德、日垄断,进口的数控系统主要为德国西门子(SIEMENS 的840D)和日本发那科(FANUC 的16i、30i)等产品。多年来,由于我国数控系统的。据统计,在CIMTS2000 上展出的1308 台数控机床中,配FANUC 有634 台,配SIEMENS 有527 台,这两家公司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5%。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中,42.4%是中档(普及型)数控机床,57.5%是经济型数控机床,而高级型数控机床只占0.1%。在我国,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12] 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高档数控系统,而我们目前在自主开发领域又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我们的开发人员对数控的实际工艺流程和功能性并不了解,容易造成开发的系统功能与实际的数控系统功能存在差别,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自主高档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建立较为先进和完整的高档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编程标准规范、高档数控功能的工艺及算法研究,为自主高端数控系统软件开发提供功能性规范,加强具有自主设计、开发和成套生产能力的高档数控系统的建设。为打

破以上局面,我国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档数控系统。在第12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上,我国数控业的龙头企业华中数控展出的“华中8型”具有多通道、多轴联动、高速高精加工能力,适应于数控车、铣、车削中心、立式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5轴龙门机床等大型、重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以及各种专用加工设备。“华中8型”全数字高档数控系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速现场总线技术;多通道、多轴联动控制技术;纳米插补技术;超前预读、小线段高速速度平滑技术;双轴同步控制;复合加工、空间误差补偿、切削力自适应控制;对话式编程;远程故障诊断、数控机床快速调试等。

[13]

“华中8型”的研制实现了我国高档数控系统技术的整体跃升,将大大缩短我国与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的技术差距。尽管目前国内的高档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仍受到国外的控制,但“华中8型”的研制成功说明我国高档数控系统正在一步步缩小与国外的差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前的局势必定会得到改变,国产数控系统定会有自己的舞台。 [14]

3.2 国产五轴头现状及发展趋势

五轴头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中是第一关键部件,也是五轴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它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发电、船舶、航空航天、模具和高精密仪器等民用和军工迫切需要的关键加工设备在有些国外厂商的产品售价中,五轴头占有率高达30%。在中国机床市场上,五轴联动机床的高额丰厚利润向来为国外厂商所独享,国内机床厂家由于无法获得多轴数控系统和高精度双摆头这两大关键部件,而只能望洋兴叹。[15]近年来,由于国产数控系统的发展,国外数控系统厂商逐渐失去了对中国市场的多轴数控系统的绝对垄断地位。高精度双摆头作为五轴联动机床的关键部件,已经成为影响国内机床厂家争取五轴联动机床这块高端市场的瓶颈。因此,如果我们能研发制造出高性能的五轴头,就等于迈上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台阶———同国外的厂家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16]

五轴头可分为万能式镗铣头和摆动式镗铣头。在用于五轴联动时,要求双回

转轴(A/B或A/C)都有联动功能。如用于多(或五)面加工,只能采用有级分度的五轴头,不需要联动(即3+2轴加工方式)。在驱动方式上有力矩电动机和电动机、齿轮两种方式,随着力矩电动机技术的成熟,应用日趋普遍。在国外,由于五轴头的利润巨大,很多都是由主机厂家自己设计制造。五轴头转角分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为10arcsec/5arcsec(VDI标准),高速、重载、性能优越,并且技术仍在不断发展。[17]

在国外机床市场上,双摆头作为五轴联动机床的关键部件,已经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两个旋转轴的机械驱动机构在经过了双导程蜗轮蜗杆驱动和大减速比减速器(如行星齿轮、谐波齿轮、摆线针轮等)+双齿轮驱动的两轮发展后,可挖掘的潜力已经不是很大了,而其固有的传动背隙大、重复定位精度低、动态响应特性和加减速特性差等固有缺点,在高精度、高速加工的时代则被暴露无遗。力矩电动机技术的渐趋成熟正好弥补了机械传动结构的上述缺点,成为近几年旋转传动技术领域的新亮点。因此,力矩电动机直驱结构的双摆头渐有取代机械传动结构的双摆头后来居上的趋势。采用力矩电动机直驱方式,省去了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避免了可能由齿轮或者蜗轮等机械传动方式带来的传动背隙,改善了两个旋转轴高转速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加减速特性。同时,由于力矩电动机相对于普通伺服电动机,具有在较低转速下即可输出大转矩的特点,使两个旋转轴输出所需转矩的转速范围成倍提高,最高转速可达360°/s(即60 r/min)。而且,A、C轴还集成了液压锁紧功能,使两个旋转轴可以锁定在特定的角度进行大切削量加工。另外,A、C轴的反馈元件分别采用Heidenhain公司的高精度角度编码器和INA公司的轴承集成高精度环形磁栅,使两个旋转轴的定位精度达到了±0.002°。CyTec高速直驱双摆头使用的力矩电动机为CyTec集团旗下的TorqueTec公司制造,其本质上可以看成是可低速使用的伺服电动机,可以与国内用户所熟知的。

尽管国内有很多厂家都宣称自己已能成功制造出高精度的五轴头,但是精度、性能(特别是高速、重载性能)和可靠性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五轴头动作控制结构技术研究。包括装夹固定和旋转刀具时五轴头动作控制机构设计;高速准停机构设计;摆动轴和回转轴定位分度、锁紧、反向游隙结构

设计等的技术研究。

(2)功能部件的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力矩电动机等的应用技术;包括轴承的计算、选择、润滑条件等的研究;精密弧齿锥齿轮副;精密蜗杆副;精密细齿鼠牙盘;精密分度锁紧齿盘等关键零部件应用技术。

(3)换头技术研究。由于在模具加工中,五轴铣削只占3%~5%,高速主轴的使用率只有5%左右。非加工过程耗去大量时间,采用高效的切削刀具、高效的切屑工艺、高性能CNC控制系统、机床加工复合化仅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而采用高速、稳定的驱动方式、高效的换头技术则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故五轴联动龙门式加工中心、五面龙门式加工中心、落地式镗铣床/加工中心必须具有有效的换头技术。换头技术除要求定位准确外,还要求快速、动作简洁。

3.3壳体及外围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如果没有高精度、高刚性的壳体来支撑五轴头的其余部件,那整个五轴头就只能是一个装饰品。除此之外,对于当今大量装备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微小的震动都有可能给高精度的实现带来致命的影响。因此怎样提高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精度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机床工作时本身具有的震动,二是受到外界环境(如温度、外力等)的干扰引起的误差。对于前者,设法提高机床的一阶固有频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精度,具体做法为:

1对整机的结构进行必要的简化;

2 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特定模块对整机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

3结合机床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外力激振下各阶振型对机床的震动作用,对机床进行改进。[18]

对于消除由温度引起的机床构件伸缩而造成的加工误差的常用方案是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使用,提高系统的分辨率及其灵敏度可以相应的提高加工精度,还有个理念就是保持工作环境恒温,将产热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即使带走,避免引起相关构件的形变。

由外界振动引起的加工误差可以通过采用新材料的机床床身。在这方面,新

型材料的树脂混凝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精度机床的床身应用方面,树脂混凝土正逐步地替代传统的铸铁。在高速切削时,工件和机器部件移动得越来越快.提高转速、进给速度和增加零部件重量将会产生振动,从而降低精度。树脂混凝土能消除振动,从而以提高机器的精度。树脂混凝土,一种由天然矿石(不同尺寸,不同来源)和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为主的混合物,相对于传统的铸铁来说有很大的优势。越来越多规模不等的国际机床制造商和机器制造商开始设计使用树脂混凝土的机器。诸如阿奇夏米尔、德马吉、格里森、百超等机床行业内著名的公司一直使用树脂混凝土作为机床床身。

除此之外,工作环境的选址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精密加工的环境尽量远离多震动、多噪音的场所,或者在机床周围挖隔振沟,这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加工精度,满足现代制造的精度要求。

4 小结

五轴联动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而高速切削一个囊括了机床结构及材料、机床设计制造技术、高速主轴系统、快速进给系统、、高性能刀夹系统、高性能CNC控制系统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设计制造技术、高效高精度测量测试技术、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工艺等诸多相关硬件与软件技术均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高速切削加工涉及着机床、刀具、工件、加工工艺过程参数及切削机理等诸多方面。当前,主轴、直线电动机、力矩电动机这些功能部件,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高速(快速进给速度40m/min 以上)、高精度(分辨率0.1um 以下)、多通道数控系统的功能、性能上,国产系统与国外系统有较大差距。新一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之际正值后危机时代,这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大于冲击,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力求在全球机床业大洗牌之际脱颖而出,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将开发出自主品牌的高档数控系统作为头等任务,同时兼具其他各方面,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平稳、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9)国产数控系统展品综述.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 (8)

【2】东芝事件.https://www.doczj.com/doc/732693758.html,/view/630089.html

【3】徐巍.高档数控系统的功能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9

【4】罗巍.高速切削技术要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5)

【5】徐志明王宇晗.五轴联动NURBS曲线插补方法的研究.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8, 11(1) 【6】曹永洁傅建中.数控机床误差检测及其误差补偿技术研究.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 (4)

【7】绿色机床和聪明机床——数控机床发展的新趋势.https://www.doczj.com/doc/732693758.html,/vi ew/3aa6dbe3524de518964b7d7b.html

【8】梁伟王先.数控机床发展趋势.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15(2)

【9】文广马宏伟.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械工程师2003, (1)

【10】梁铖刘建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机械制造2010, 48(1)

【11】沈小强徐森亮.高速切削加工工艺的现状与优化趋势.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9, (3)

【12】王晓源丁伟等.进口大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严重故障分析.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0年11期

【13】张惠敏.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设计.机床与液压2010, 38(8)

【14】邹清源.五轴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湖北工业大学2007

【15】高平.零传动万能自动镗铣头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2006

【16】沈捷.三维和五轴联动的高速切削.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05, (1)

【17】张曙卫汉华.机床直线驱动装置的创新.工业设计2009年07期

【18】李明杨庆东.五轴联动数控铣床的高速动态特性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 22(4)

【19】张春良陈子辰等.直线驱动新技术及其在加工装备上的应用.电工技术学报2002, 17(5) 【20】曹永洁.傅建中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检测方法比较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 (11) 【21】陈良骥王永章.5轴CNC机床空间运动学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 (7)

【22】王龙君王亚平.基于五轴数控机床的激光在线检测方法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 16(3)

【23】孙克沈兴全.激光干涉仪在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检测与识别技术中的应用.现代制造工程2010, (1)

【24】易军.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对刀方法介绍.科技致富向导, 2010年29期

【25】刘国庆杨庆东等.五轴加工中心主轴的热性能虚拟仿真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0, 15(4)

【26】武跃.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后置处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9

【27】燕红波杨庆东.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模具制造2007, 7(2)

【28】谭立新刘迎春.等.五轴联动旋风铣削机床设计与仿真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 (7)

【29】任增辉.五轴数控加工中全局干涉检测方法研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

【30】袁绍斌胡章洪.拟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五轴联动加工中的应用.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6, (2)

【31】李伟光朱火美等.高速电主轴冷却系统的创新设计.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 (4)

【32】朱聃.五轴数控加工全局干涉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3】刘国庆杨庆东等.五轴加工中心主轴的热性能虚拟仿真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0, 15(4)

【34】彭万波.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9, 45(2)

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这篇通信工程师论文发表了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通信网络逐渐迈向现代化,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在一些差距,但是在传输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传输技术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围绕传输技术与通信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通信工程师论文,传输技术,应用现状 1 前言 通信网络工程在我国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一方面,通信工程进一步改变的人们的工作方式,对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方式进行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信工程还可以及时地获取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有利于相关人员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各种传输技术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文章主要讲述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通信工程的不断发展。

2 通信工程的发展状况 关于通信工程的含义概述 通信工程属于电子工程,也可以被叫做电信工程,该工程现在已经在我国作为一种成熟的学科出现在各大高校的开设专业当中,通信工程主要研究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的信息传输以及信号处理现象,理解其原理,同时再加以应用。当前,通信工程的相关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数字移动通信以及网络通信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通信过程,因此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目前通信工程可以从云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方面入手,来推动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 关于通信工程的研究内容概述 通信工程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以及产生的原理问题,同时还有需要关注数字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蜂窝通信以及平流层通信等问题,除此之外,通信工程还会涉及传输技术在多媒体技术、数字程控交换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三方面的应用问题。现代通信技术最初起源于19世纪,今天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也被广泛应用在一些行业领域当中[2]。 3 传输技术的主要内容 关于传输技术的信道及范围概述

印度的辣木生产和研究

印度的辣木生产和研究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 (mirecle).又称鼓槌树、马萝卜、不死树、萝卜树等.属辣木科.原产于北印度亚喜马拉雅区域及非洲,广泛分布在印度、埃及、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新加坡、古巴、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辣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功能,也可用于医药、保健、T业等方面,因此被誉为“神奇之树”、“生命之树”。辣木生长快、用途多、耐干旱、易栽培,可适宜多种生态环境及农场系统,现栽种面积及需求量正不断增加。 辣木是多年生速生树,最高可达7~12m,树干直径可达20~40cm 树干直立,当达到1.5~2m时才开始萌生侧枝。侧枝的延伸无一定的规律,其树冠极像一把伞。在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长20~70cm,小叶长1~2cm 花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花序长1O~25cm,瓣宽2.5cm,5萼片、5花瓣、5雄蕊与5退化的雌蕊果荚具有三裂,长2O~60cm,干时3开裂,每荚含种子12~35粒。种子圆形、褐色,其上有3个纸质白翼。 辣木堪称是一种神奇的健康植物。根据测定,辣木干叶粉所含的钙质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 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B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4倍只要3汤匙的辣木叶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的270%维生素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及22%的维生素C。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氨基酸,不但对先进国家素食者有极大益处,而且对抗营养不良及提升免疫力也功效显著。在印度,辣木常被用于传统医学的配方,辣木子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辣木叶、花、果可作为蔬菜直接食用,可以加工制作多种功能性营养保健品,也可以开发作为牛、羊饲料,种子可以提炼油脂。 一、印度辣木的生产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木生产国,栽培面积38 000hm2,每年约生产110万~130万t果荚。印度辣木主要栽培于南部各邦,如塔米尔纳都、卡那塔卡、开瑞拉和安德哈普德西。辣木豆荚、嫩叶是印度夏季的主要蔬菜,辣木绿色叶粉是印度的出口商品,辣木的鲜叶则直接用于饲喂牛、羊牲畜。在印度南部,有5.2 万多人从事辣木栽培,当地辣木种植收益每年每公顷可达3000美元,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 (一)主要品种 目前,在印度南部约70%的辣木栽培使用一年生辣木品种,采用种子繁殖。在安德哈普德西邦采用种子繁殖的一年生辣木品种种植比例更是高达90%。塔米尔纳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及研究所选育出2个高产、一年生辣木栽培品种(PKM 一1、PKM一2),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多年生品种,且适宜性广泛,传播较快。

换热器的发展前景

换热器的发展前景 摘要:换热器是化工、石油、能源等各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据统计,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换热器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 , 在炼油厂中占全部工艺设备的40% 左右, 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则几乎全部是由换热器组成的。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 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约64% 。新型换热元件与高效换热器开发研究的结果表明, 列管式换热器已进入一个新的研究时期, 无论是换热器传热管件, 还是壳程的折流结构都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有了较大的改变, 其流体力学性能、换热效率、抗振与防垢效果从理论研究到结构设计等方面也均有了新的进步。目前各国为改善该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包括管程结构和壳程结构强化传热的发展。 关键词:换热器:发展前景:存在问题 一.应用前景 近几年来, 随着高温热管技术研究的不断成熟和深入, 高温热管换热器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在冶金、化学、陶瓷、建材及轻工等工业生产中, 常需要500℃以上的清洁空气以满足助燃、干燥和供氧等需要, 采用高温热管空气加热器可以轻易地达到这一要求, 并且从根本上解决常规空气加热器所无法解决的传热难题。 高温热管技术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取得成功, 并已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根据现场测试的参数表明, 高温热管换热器达到的某些性能指标, 是其他类型热风发生器所达不到的, 因而在某些特定工况条件下的应用也是无法取代的: 1. 向各类干燥设备( 喷雾于燥、沸腾干燥、气流干燥、隧道干燥及链板式干燥等) 提供清洁的高温热风。 2. 向气流焙炉提供800 ℃以上的高温热风,对物料直接进行气流焙烧。 3. 向各类燃烧器提供助燃热风, 改善燃烧状况, 提高燃烧效率, 节约燃料。据资料介绍, 用普通换热器将助燃风加热到300~ 400 可节约燃料15% ~ 25%, 用高温换热器可节约燃料40% 以上。 4. 高温预热煤气( 或助燃气) , 使冶金工厂大量的低热值高炉煤气( 其热值约为4 187J)资源在加热炉上的利用成为可能。 5. 回收利用六大耗能工业( 冶金、化工、炼油、玻璃、水泥及陶瓷) 的高温余热, 使这些领域的能源利用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由以上可以预见, 高温热管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1.简要概述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光纤通信技术(现阶段主流): 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因光波频率极高以及光纤介质损耗极低,故而光纤通信的容量极大,要比微波等通信方式带宽大上几十倍。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由高度透明的材料制成,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它的折射率略小于纤芯,包层的作用就是确保光纤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问题;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线不受水气侵蚀及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线的柔韧性;在涂敷层外,往往加有塑料外套。光纤的内芯非常细小,由多根纤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非常小,用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可以使传输系统占极小空间,解决目前地下管道空间不够的问题。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因光纤体积小、重量轻、传输频带极宽、传输距离远、电磁干扰抗性强以及不易串音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光纤通信在邮电通信系统等诸多领域发展迅猛,光纤通信优越的性能及强大的竞争力,很快代替了电缆通信,成为电信网中重要的传输手段。从总体趋势看,光纤通信必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式。 量子通信技术(特殊需求必须): 在量子通信网络中,主要有量子空分交换技术、量子时分交换技术、量子波分交换技术等。量子空分交换是通过改变光量子信号的物理传输通道来实现光量子信号的交换;量子时分交换是在时间同步的基础上对光量子信号进行时分复用而进行的交换;量子波分交换是将光量子信号经过波分解复用器、波长变换器、波长滤波器、波分复用器而进行的交换。量子通信网络有三个功能层面:量子通信网络管理层、量子通信控制层和传输信道层。由量子通信控制层进行呼叫连接处理、信道资源管理和建立路由,进而控制光纤通道建立端到端量子信道,管理层负责资源和链路等的管理,控制层和管理层的功能由经典通信链路完2016 年底,北京和上海之间将建成一条全长2000 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它是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主要开展远距离、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关键验证、应用和示范。此干线可以实现远程高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多媒体跨越互联应用,也可以实现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2016 年7 月份中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通讯卫星,这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标志着中国同时在军用通信领域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之后会陆续发射的更多量子通讯卫星,就可以建成全球性的量子通信网络。正如潘建伟院士所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将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领跑者,量子通信将会尽快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就像计算机曾经做到的一样,改变世界。量子通讯卫星和“京沪干线”的成功将意味着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的形成。 量子通信与传统的经典通信相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且时效性高传输速度快,没有电磁辐射,它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无法估量的应用前景。通过光纤可以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实现城际量子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最终构成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未来数年内,量子通信将会实现大规模应用,经典通信的硬件设施并不会被完全取代,而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在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安装单光子探测器、量子网关等量子加密设备,即可在电话、传真、光纤网络等原有的通信网络中实现量子通信,这将大大地提升通信的安全性。量子通信有望在10 到15 年之后成为继电子和光电子之后的新一代通信技术,这种“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将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成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看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并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断裂设 7)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 2.4 系统管理技术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2)集成管理技术;3)生产组织方法。 3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实现了机械制

浅谈换热器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

浅谈换热器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 摘要 换热器是化学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单元设备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 换热器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投资大约占设备总投资的30% , 海水淡化工艺装置则几乎全部是由换热器组成的。对国外换热器市场的调查表明, 虽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在上升,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约64% 。新型换热元件与高效换热器开发研究的结果表明, 列管式换热器已进入一个新的研究时期,其流体力学性能、换热效率、抗振与防垢效果从理论研究到结构设计等方面也均有了新的进步。目前各国为改善该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包括管程结构和壳程结构强化传热的发展。 关键词 换热器现状研究应用前景 一、换热器的国内研究现状 换热器按其功能分为:如冷凝器、蒸发器、再热器、过热器等,按换热部件的特点可分为:管壳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包括板片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对于各型换热器的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换热器内流体流态变化以及对各部件的参数优化研究两方面,而对换热器部件参数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换热管(板)排列方式(顺排或叉排)、换热管(板)排数、换热管(板)间距大小、肋片布置间距、肋片形状等。通常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值

模拟计算、实验方法研究、理论研究三类。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高温热管换热器在传热方面还面临两大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过渡段的衔接不合理, 导致部分热管处于不工作和非正常工作状态。 2. 结构庞大, 成本昂贵, 极大地阻碍了高温热管换热器工业化应用进程。 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关键 1. 优化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单根热管进行传热强化研究; 二是合理预测壳程的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 二者的优化组合研究是今后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发展的方向。 2. 过渡段的强化传热对优化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安全衔接各区域热管换热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应用的发展前景 (一)换热器研究的发展前景 换热器肋片换热的研究应该注重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创新,寻求建立能支撑肋片设计选型的系统化的理论,同时要结合实验研究,寻求实际应用中最节能的肋片参数值。换热器制造商和设计人员对于换热器肋片外型、布置仍然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传统的肋片布置方式在换热效率上不如换热管表面设置的针状或圆台状肋。 换热的散布规律仍然还不明晰,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对替代传统的平板和环状肋片的高效换热肋片研究甚少。新型换热管的形状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前景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 姓名:姚彬 指导教师:项莉萍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0802 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 二○一一年六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个人通信网,发展历程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f concern to people, s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e main research topic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ct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of its prospects and our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bile communication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换热器发展状况

换热器发展现状 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的换热器只能采用简单结构,传热面积小、体积较大、笨重,如蛇管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管壳式换热器的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较好,长期以来在工业生产中成为一种典型的换热器。 20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生产。在此期间,为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20世纪60年代,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管式换热器[1]。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被推向市场,如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等高效换热器。 进入21世纪后,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世界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 为了节能降耗, 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要求开发适用不同工业过程要 求的高效能换热设备。因此, 几十年来, 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课题, 国内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换热器[2]。 各国对强化技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见表1[3]。气—液换热器中,液体侧的传热系数大大高于气体强制对流值,即在某些气一气换热器中,传热面两侧的传热系数也存在差别, 此时,强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强化技术的主要工作也是针对气体传热工况的。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32693758.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通信工程现状与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通信工程现状与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发表时间:2017-11-15T11:34:37.6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韦文鹏[导读]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摘要:电子通信工程的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等等……所以,在通信工程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上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断,不断完善我国的通信工程的特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通信工程就是在信息的科学技术化快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这其中主要是网络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光纤运用到宽带通讯中,走进千家万户,移动电话人人享用。信息资源共享堆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通信工程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两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方便与快捷。通信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创新人才,通过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指导,不断的开拓通信工程新的局面。1通信工程的特点 对于通信工程这门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服务面比较广、宽口径、跨学科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它通常包括了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以及IT行业。 在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加强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充分的学习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在培养这些人才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他们在从事研究和设计以及制造到最后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有段和方法,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中从事开发和应用通信的设备和有关的技术。这个新型服务行业的出现与发展,直接的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全国的很多所高校的本科学生都陆续的选择了通信工程这门专业。2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逐步的发展与壮大,对整个通信的行业发展以及其内部的组织管理部分也表现出了与之相应的一些特点。 (1)通信行业主要包含两个大部分,就是通信?设备的制造开发以及通信的服务行业,在我国,通信的服务行业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的通信技术运营进而实现的。 (2)电信行业的发展是通信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我国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靠3G时代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为能够更好的发展3G时代而做更多的努力从而扩大和普及通信工程。但是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以及资金相对来说不足的现象。 (3)通信工程中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通信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我们大力的对3G时代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对于通信的制造业也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以及市场的有关需求。要对通信的制造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一些跨国际的通信产品引入到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当中。 (4)通信工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人的有关要求也出现了比较缺乏的现象。因为通信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骨干型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进行通信的制造过程当中又需要大量的一线的和有技术含量的员工,从而保证通信工程的正常发展。 3浅析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整个的通信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通信工程也同时占有着很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努力的朝着创新的技术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1)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运用高速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云电技术实现了无线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在充分的利用了通信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对网络通信服务的要求。比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手机来看电视节目、或者玩儿互动的手机游戏以及参加及时的临时手机视频会议等等,这些通信技术引入到生活中,有效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准,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信息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2)在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当中,我们要逐渐的实现利用光进行通讯的技术,那么这主要运用在未来的网络技术之上,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和实现信息能够快速传输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更加规范的对网络通信进行管理,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与服务的范围。那么对于光通信的发展,就是要实现通过节点的转换以及光的高速传播和宽带光的接入等自动化的网络技术在今后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更快的提高运行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于人和社会。 (3)利用通信工程对IT行业进行相关的完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4结语 总之,在通信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个专业有着全方位的把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和市场需求状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重要的还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完善通信工程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参考文献: [1]杨迁迁,孙芳芳.浅析通信工程发展的前景[J].科技资讯,2015,(12). [2]黄建华.浅谈近代通信工程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08). [3]汤咏长.视频会议Internet网络传输研究[M].中国通信科技,2015,(12).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己内酰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己内酰胺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用途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简称CPL) 分子式:C6H11NO 分子量:133.16 结构式: 己内酰胺是ε-氨基己酸H2N(CH2)5COOH分子内缩水而成的内酰胺,又称ε-己内酰胺,它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即锦纶)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它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熔点(CH2)5CONH69~71℃,沸点139℃(12毫米汞柱)、122~124℃(665Pa)、130℃(1599Pa)、165~167℃(2247Pa)。比重:1.05(70%水溶液),熔化热:121.8J/g,蒸发热:487.2J/g。纯己内酰胺的凝固点为69.2℃,在760mmHg时沸点为268.5℃,85℃下密度1010kg/m3。在20℃水中溶解度为100g水溶解82g己内酰胺。受热时起聚合反应,遇火能燃烧。 常温下容易吸湿,有微弱的胺类刺激气味,手触有润滑感,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石油烃、环己烯、氯仿和苯等溶剂。受热时易发生聚合反应。 己内酰胺(CPL)主要用于生产聚己内酰胺纤维树脂,广泛应用在纺织、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

二、市场分析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通常叫尼龙-6切片,或锦纶-6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尼龙-6切片随着质量和指标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应用领域。世界己内酰胺的消费结构为: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占总消费量的25%,尼龙6纤维占总消费量的75%。在尼龙6纤维的消费量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衣、袜子等)的消费量占47%,地毯的消费量占3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占23%。在我国,尼龙6纤维己内酰胺总消费量的86.2%以上,尼龙6工程塑料占12.2%以上,其它方面的消费量不大,约占1.6%。 近年来,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根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87.2万吨,巴斯夫、帝斯曼和霍尼韦尔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己内酰胺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总能力的15.1%、12.6%和7.7%。 我国己内酰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直到1994年我国引进的两套大型己内酰胺装置建成投产,才使国内己内酰胺的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DSM)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家企业生产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为48.7万吨/年。除了中石化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的装置采用甲苯法外,其余装置均采用苯法生产工艺。

辣木初制茶厂: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建议说明

辣木初制茶厂:扶贫车间项目建设建议说明 一、项目前景 由于辣木的天然的抗生素特性和天然的抗氧化特性,主要用于天然生态饲料及日化类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还能用于生产辣木茶、辣木饮料、辣木保键品、营养品、食品等。本项目主要是辣木的种植及辣木茶叶的生产加工。目前辣木在灵马经过将近2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产业化规模发展的条件,前景十分广阔,建立扶贫车间——辣木茶初制加工厂,助推辣木产业化发展进程如鱼得水。 1、群众基础 2017年初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委依托《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辣木种植农民合作社,并在灵马镇各村屯开展了83场辣木推广交流会,同时把辣木产品免费送给300个有便秘、三高、糖尿病、失眠等亚健康慢性病的农户服用两个月时间,其中有221个坚持服用的患者有了明显的好转,在给农户进行辣木科普活动的同时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2、发展条件 2017年6月3日,我高楼村委带领合作社种植了130亩的辣木作为试点,长势良好,说明我们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辣木的生长,第一批辣木种植共有26个农户参与,其中有3个贫困户,26户农户当年增收5000元—8000元不等,农户们对合作社十分支持和拥护,纷纷动员其他农户和贫困户把土地转入合作社,几个月时间就整合了1300亩土地。 3、市场及社会反馈 2018年上半年,合作社成立辣木茶加工厂,当年完成生产辣木茶35000斤,产品质量和功效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刚上市就有300多名客商慕名而来,产品供不应求。2018年年初至今不断有农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社来,增加种植了辣木达600多亩,辣木的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生产,帮助了180多个农户和贫困户就业。2018年8月,武鸣区电视台又到灵马镇高楼村辣木种植专业合作进行采访报道,辣木基地和加工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全国各地区政府、单位、个人自费前往灵马镇考察,考察人数多达2000多人次。 4、项目效益前景 (1)扶贫车间——辣木茶初制加工厂建设好后,将带动灵马镇新龙、方和几个贫困村每个村200亩的辣木推广种植,扶贫车间制茶设备将在现有的两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加六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安排30人就业,届时可安排240人以上的村劳动力就业,现有的辣木茶厂的人均收入计算,每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数百人的村民劳动力就业,每年给农户及贫困户增产增收数万元人民币。 (2)目前,灵马镇的很多农户都想将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给《广西荣谢生态

换热器分类及发展趋势

换热器的种类及各种发展趋势 一、按照传统方式的不同,换热设备可分为三类: 1.混合式换热器 利用冷、热流体直接能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这类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但价便宜、常做成塔状。两种容许完全混合且不同温度的介质,在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完成其热量的传递。 例如:冷水塔(凉水塔)、造粒塔、气流干燥装置、流化床等。 2.蓄热式换热器 在这类换热器中,能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原料气转化和空气余热。回转蓄热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实现连续操作,换热器中的蓄热体一般采用成型板片或金属丝网组装的扇形柜内,其外部由金属壳体密封,并以每分1~4转得慢速转动进行连续换热。 3、间壁式换热器 所谓间壁式换热器,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固定的壁面(称为传热面)相隔的空间里流动,通过璧面得导热和壁表面的对流换热进行热量的传递。参加换热的流体不会混合,传递过程连续而稳定地进行。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面大多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造。在某些场合由于防腐的需要,也有用非金属(如石墨,聚四乙烯等)制造的。这是工业制造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换热器。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璧面进行传热。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可分为: (1)管式换热器: 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 (2)板面式换热器: 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 (3)扩展表面式换热器: 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管等。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