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3(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
- 格式:pdf
- 大小:200.59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西传⑴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发生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摆马滩发掘出的刻有地图的纸,就是目前世界上熟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至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至中亚,经阿拉伯人传至非洲和欧洲。
⑵印刷术:①隋唐尚无刻印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刻印印刷品就是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③宋代刻印印刷业很繁盛,雕版的书,字体工整,印刷精致。
11世纪中叶,北宋棋盘形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年。
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后,向东传至朝鲜、日本,向西传至埃及和欧洲,发生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就可以读书和受到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①战国时期辨认出磁石指南特性,发明者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至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推动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拓和同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更多了关键条件。
⑷火药: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及了火药,唐末火药已经开始用作军事。
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者了胫火枪,管形火器的发生,缔造了人类登陆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⑤我国发明者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至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⑶春秋:遗留下世界普遍认为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晚多年。
历法已经构成自己紧固的系统,基本上奠定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年。
专题03 数列与数学文化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列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问题,层出不穷,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它也使考生们受困于背景陌生,阅读受阻,使思路无法打开。
本专题通过对典型高考问题的剖析、数学文化的介绍、及精选模拟题的求解,让考生提升审题能力,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进而加深对数学文理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例1】 (2018北京) “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 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122.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 A 32B 322C .1252D .1272【答案】D【解析】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122 率为f ,由等比数列的概念可知,这十三个单音的频率构成一个首项为f ,公比为122的等比数列,记为{}n a ,则第八个单音频率为128171282)2a f -=⋅=,故选D .【试题赏析】本题以《律学新说》中的“十二平均律”为背景,考查等比数列的应用,既考查了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又展示了我国古代在音乐、数学、天文等方面的成就.【例2】(2017新课标Ⅱ)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 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 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答案】B【解析】设塔顶共有灯1a 盏,根据题意各层等数构成以1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77171(12)(21)38112a S a -==-=-,解得13a =.选B . 【试题赏析】《算法统宗》是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写的数学巨著,它是一部应用数学书, 反映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为世界数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科学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在古代中国,不仅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还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著作。
1. 张衡《浑天仪》张衡是东汉末年的科学家,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
《浑天仪》是张衡的代表作,它是一种能够观测天体运行和预测天象的仪器。
这一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王祯《千金方》王祯是明代的医学家和药学家,他编写了《千金方》这部巨著。
《千金方》是一部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学经验和治疗方法的书籍,包含了丰富的病症分类和药物配方,对中国古代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沈括《梦溪笔谈》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集科学、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其中包括了许多科学方面的内容,如天文、地理、物理等,对于当时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徐光启《徐霞客游记》徐光启是明代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一部详细记录了他的旅行经历和地理观察的书籍。
徐光启游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他的观察和描写对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和了解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5. 梅思聪《千里航程探微记》梅思聪是明代的科学家和航海家,他的著作《千里航程探微记》是一部详细记录了他的航海经历和科学观察的书籍。
梅思聪的观察和发现对于当时中国航海和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辉煌成就。
他们的研究和发现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世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些著作不仅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世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著作是中国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不容忽视。
通过学习和了解他们的研究和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只要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阅读,无论是“浓缩书”还是原著,都是有益的。
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浓缩书”只是一种辅助阅读工具,不能替代原著的阅读体验。
虽然“浓缩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但是它无法替代我们亲自阅读原著所带来的阅读乐趣和思考体验。
因此,在选择阅读方式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选择“浓缩书”。
二)夹叙夹议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衡的科学家,他在地震、测量等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这个器具可以感知地震的方向和大小,是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张衡的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呢?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了重力和惯性的作用。
地动仪由一个圆形青铜器和八个青铜龙组成,龙的口中吐出一颗铜球。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震动,铜球就会从龙口中掉落,掉落的方向和位置就可以反映出地震的方向和大小。
虽然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它的精度并不高。
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限制,地动仪的制作难度很大,而且只能在平稳的地面上使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仪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现代的地震仪器不仅精度更高,而且可以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下使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地震预警和监测服务。
三)议论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购物。
但是,网络购物中的售后服务却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有些商家售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拒绝退换货,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监管力度。
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大对商家的处罚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对售后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售后服务不到位的商家,应该及时予以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
,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祖冲之,沈括,刘徽,李时珍当代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邓稼先,童第周,茅以升,袁隆平,张青莲,李四光,郑阵铎,李方训 外国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爱迪生,普郎克,麦克斯韦,居里夫人,孟德尔,富兰克林,诺 贝尔,开普勒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1、张衡(公元 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 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 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将小行星 1802 命名为 “张衡小行星”。
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 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 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 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 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 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 一人就完成了两部。
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 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 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 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
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 械制造家。
2024年江苏省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统一了六国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是秦朝的货币和度量衡2、下列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B.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D.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与邻国友好相处,边疆安定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题干:下列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我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A. 沈括B. 宋应星C. 李时中D. 王祯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B. 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C.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 旨在反对封建专制7、(1)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手工业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进步D. 交通运输的改善8、(2)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B. 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C.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D. 造纸术的发明提高了人们的书写效率9、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描述错误的是:A.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赵国大败。
B. 淝水之战:东晋时期,晋军与苻坚率领的前秦军队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晋军以少胜多。
2018年中国邮政邮票目录(9月更新) 志号名称发行日期发行量(万套)枚数面值(元)备注2018-1(T)《戊戌年》特种邮票(狗)2018.1.522.40版式一16枚(4×4)2018-1(T) 《戊戌年》特种邮票(狗)2018.1.517.20版式二(3套邮票)2018-1(T) 《戊戌年》特种邮票(狗)2018.1.514.80版式三(2套邮票)-赠送版SB(55)2018 《戊戌年》特种邮票(狗)2018.1.51售:12.00内附10枚邮票2018-2(T) 《拜年》特种邮票2018.1.1011.20版式一20枚(5×4)2018-2(T) 《拜年》特种邮票2018.1.1019.60版式二(8套邮票)2018-3(T) 《中国剪纸(一)》特种邮票2018.1.2444.80大版张12枚(3×4)2018-4(T) 《元宵节》特种邮票2018.3.233.90版式一20枚(4×5)2018-4(T) 《元宵节》特种邮票2018.3.211.70版式二(3套邮票)2018-5(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2018.3.511.20大版张12枚(3×4)2018-6(T) 《海棠花》特种邮票2018.3.2544.80版式一16枚(4×4)2018-6(T)《海棠花》特种邮票2018.3.2519.60版式二(2套邮票)2018-7(J)《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2018.4.111.20大版张12枚(3×4)2018-8(T)《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特种邮票2018.4.2245.10版式一16枚(4×4)2018-8(T)M《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特种邮票(小型张)2018.4.2216.002018-8(T)《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特种邮票2018.4.22110.20版式二(2套邮票)2018-9(J)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邮票2018.5.522.40大版张12枚(4×3)2018-10(T) 《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2018.5.1133.90版式一16枚(4×4),一套邮票三种版别2018-10(T) 《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2018.5.11315.60版式二(每版4枚(2×2),共3版;4套邮票)2018-11(T) 《丝绸之路文物(一)》特种邮票2018.5.194.80大版张12枚(4×3)2018-12(J) 《全国助残日》纪念邮票2018.5.2011.20大版张12枚(4×3)2018-13(J)《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2018.5.2644.80大版张12枚(4×3)2018-14(T)《喀什风光》特种邮票2018.6.944.40大版张12枚(3×4),2枚竖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