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曲项向天歌
- 格式:docx
- 大小:20.71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咏鹅》教材《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见地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以下是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咏鹅》教材),期望帮到您。
教学目的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教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语感目的)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技术目的)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情感目的)教学重、难题: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伙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大家大伙有哪些不同?(出示诗人形象)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伙拼拼音节,看哪个最先拼出他的姓名?(出示姓名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突然他看见了——?(出示鹅,训练说话:他看见了漂亮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部分漂亮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
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2)下面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
师范读。
(你感觉老师读得如何?)(3)要读得好听,第一要读准词汇的音。
(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部分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伙——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
(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6)记忆认词。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部分词,看哪个记得最多?)(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注意诗的停顿非常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古诗《咏鹅》全文《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相传7岁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古诗《咏鹅》全文,欢迎大家阅读!古诗《咏鹅》全文1《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1.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2. 拨:划动。
鉴赏一《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的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鉴赏二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
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
“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70首古诗词鉴赏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析】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七年级上册语⽂课内外古诗词 七年级语⽂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个地⽅,字词,古诗词,精读课⽂,名⼈名句等等。
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的课内外古诗词,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语⽂课内古诗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下】(王湾·唐)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居易·唐)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西江⽉】(⾟弃疾·南宋)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说丰年,听取蛙声⼀⽚。
七⼋个星天外,两三点⾬⼭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七年级上语⽂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灰。
⽼骥伏枥,志在千⾥。
烈⼠暮年,壮⼼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哉,歌以咏志。
【过故⼈庄】(孟浩然·唐)故⼈具鸡⿉,邀我⾄⽥家。
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开轩⾯场圃,把酒话桑⿇。
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
【题破⼭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古寺,初⽇照⾼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深。
⼭光悦鸟性,潭影空⼈⼼。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唐)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小学一年级必备古诗词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悯农(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牧童(吕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7、江南(两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9、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10、长干行—节选(唐·李白)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11、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2、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1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17、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感情。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重点)丰子恺:(1898—1975),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画集《子恺漫画》《丰子恺儿童漫画选》等。
吭 吠 苟háng fèi gǒu侍候(shì sì) 呵斥(hē hè)大模大样(mú mó)头颈(jǐng jìng)供养不周(gōng gòng)引吭大叫(háng kàng )一丝不苟(gǒu jù ) 饮马( yìn yǐn)••••••••√√√√√√√√吭háng (引吭高歌)kēng (一声不吭)调diào (调动、音调)tiáo (调控、空调)角jué(角色、净角)jiǎo (三角形、角度)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结构:左右组词:头颈 颈椎造句:长期伏案工作伤害颈椎。
音序:J 部首:页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二笔是点,“页”的撇舒展。
颈jǐnɡ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关”捺变点,阝的竖为悬针竖。
结构:左右组词:郑重其事 郑重造句:老师郑重地给我们介绍这位老人。
音序:Z 部首:阝郑zhènɡ书写指导:撇画舒展,“万”横画较长。
结构:半包围组词:厉害 雷厉风行造句:奶奶的病越来越厉害了。
音序:L 部首:厂厉lì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京剧 剧烈造句:爸爸是个京剧迷。
音序:J 部首:刂剧jù书写指导:整体笔画紧凑,“人”撇捺舒展。
结构:上下组词:午餐 风餐露宿造句:今天的午餐很丰盛。
银城二小1-6年级必背古诗和每周一诗一年级必背古诗:部编教材(13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每周一诗(20首)1.《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绝句(两个)》------【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幼儿启蒙教育唐诗三百首的版本《咏鹅》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衍生注释:“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曲项”指鹅弯曲着脖子。
这首诗里“白毛”说的就是鹅洁白的羽毛,“绿水”就是绿色的湖水啦,“红掌”就是鹅那红红的脚掌,“清波”则是指清清澈澈的水波。
赏析:这首诗主题超简单直白,就是描写鹅嘛。
通过简单的几句,把鹅那弯着脖子朝天唱歌,洁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划动清波的可爱模样都描绘出来了。
从情感上说呀,充满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上很巧妙哦,先用“鹅,鹅,鹅”这简单直接的叫声引出鹅的形象,像是给鹅打了个招呼一样。
后面两句从鹅的毛色和鹅掌带我们看鹅在水中欢快游动的样子,画面感特别强。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
他可是唐代很有名气的诗人呢。
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7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首《咏鹅》,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天才诗人。
骆宾王一生写了很多诗,他的诗风格多样,有的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像《帝京篇》很有名气,但《咏鹅》这首让大家都记住了他小时候的聪明劲儿。
运用片段:例子一:幼儿园课间的时候,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看学校养的小动物。
在小池塘边看到大白鹅的时候,老师就跟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呀,你们看看这些大白鹅,像不像骆宾王叔叔诗里写的那样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看它们那长长的脖子冲着天叫着,羽毛白白的在水上漂着,脚掌红红的划着水呢。
”小朋友们听了,都争着去看鹅,嘴里还念着诗句。
例子二:家庭聚会的时候,小侄子在那学着鹅走路的样子逗大家笑。
这时候叔叔就说:“哎呀,你这小鹅学得还挺像,知道吗?古代有个很厉害的人叫骆宾王,他小时候看到鹅就写了这么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这小鹅要是再配上这首诗的朗诵,那可就更棒啦。
”全家都笑了起来,小侄子于是开始大声朗诵这首诗。
例子三:在亲子阅读时间,妈妈拿出一本有动物图案的书,翻到鹅的那一页,就跟宝宝说:“宝宝,妈妈今天给你读一首关于鹅的诗。
第13课曲项向天歌---输入、设置文字
备课时间:2016年9月1日上课时间:2016年12月5日---9日
教学年级3年级1-2班
【教学内容分析】
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画图程序画画并会在图中输入并设置文字。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在绘制图形时的步骤较复杂些,在这个环节上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一步步的
操作,尽量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避免部分学生因找不到选项而拖延时间造成完成不了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学习在图画中输入并且设置文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与输入设置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仔细认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其互帮互助与同学相互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图片中输入并且设置文字。
难点:在图片中输入并且设置文字。
【教学策略与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及环境】计算机教室,画图工具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