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33讲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33讲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33讲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33讲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新人教版

2013届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三十三) [第33讲群

落的结构特征和群落演替]

基础巩固

1.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柑橘潜叶蛾的幼虫能潜入柑橘植株嫩叶和嫩梢的表皮下取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潜叶蛾与柑橘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杀虫剂能诱导潜叶蛾向抗药性强的方向变异

C.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

D.用农药杀灭柑橘潜叶蛾的方法属于机械防治

3.非洲犀牛背上常有犀牛鸟停落,犀牛鸟停落后啄食犀牛背上的昆虫,昆虫与犀牛、犀牛鸟与昆虫、犀牛鸟与犀牛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 )

A.捕食、捕食、共生

B.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捕食、种间互助

D.寄生、竞争、竞争

能力提升

4.如图K33-1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K33-1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5.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

A 营养结构简单复杂

B 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

C 自动调节能力强弱

D 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

12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K33-2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7.图K33-3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K33-3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8.2011·江苏生物卷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

海拔

(m)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2 500 2 500~

3 000 3 000~

3 500 >3 500

植被

类型热带季

雨林常绿阔

叶林常绿落叶

混交林针阔

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

丛草甸

蝶类

种数349 452 2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9.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不采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进行调查。

图K33-4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组同学设计了图K33-4所示装置,从选取的土样中收集小动物。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

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绘制曲线如图K33-5。一般来说,土壤有机物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图K33-5

(4)蚯蚓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动物,在促进物质循环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蚯蚓粪中含有丰富的N、P等养分,如氮元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可参与多种物质和结构的合成,其中包括________(多选)。

A.核酸 B.ATP C.纤维素 D.细胞膜

(5)小组成员用蚯蚓粪提取液、原土(蚯蚓生活环境的土壤)提取液、全营养液、不同浓度生长素(IAA)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处理绿豆插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

结果

1 2 3 4 5 6

蚯蚓粪

提取液

原土

提取液

全营

养液

85 μmol/L

IAA

170

μmol/L

IAA

蒸馏

每株插条

平均根数

5.29 3.72 3.82 5.44

6.02 3.17 每株插条

平均根长

(mm)

37 12 17 29 24 14

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②原土提取液中有无生长素?________。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4、5三组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0.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调查项目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17.43 55.50 116.61 150.81

(t/hm2·a-1)

净初级生产量

1.50 14.52 23.88 26.00

(t/hm2·a-1)

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相应坐标图中绘出生产者的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K33-6

(4)图K33-7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的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33-7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课时作业(三十三)

1.B [解析] 当群落演替达到稳定状态时,其物种丰富度、生产量均达相对稳定,但恢复力稳定性变得很弱,抵抗力稳定性则很强。

2.C [解析] 柑橘潜叶蛾的幼虫以柑橘植株嫩叶为食,故潜叶蛾与柑橘存在捕食关系;潜叶蛾大量繁殖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杀虫剂对潜叶蛾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农药杀灭柑橘潜叶蛾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3.B [解析] 犀牛鸟啄食犀牛背上的昆虫,属于捕食;这些昆虫以叮咬吸食犀牛的血液为生,为寄生;犀牛鸟捕食昆虫,即对犀牛有利又补充了食物,所以属于互利共生。

4.B [解析] 题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

5.C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特点。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

6.C [解析] 从图中可知,N1和N2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当环境条件稳定时,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故N2若不改变生态位,则势必被N1排挤掉,故A项正确;而在环境条件频繁变化的情况下,N1与N2所代表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占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就不会出现将另一方完全排除的结果,故B 项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故C项错误;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可能有较多的竞争排除现象,所以D选项正确。

7.A [解析] 由图可知,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小动物的采集,而不是空气流通;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8.D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与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是水分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是长期群落演替的结果,A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可以反映不同群落的优势物种,而不能反映其空间结构特征,B错误;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它的食物来源、生活习性、栖息条件及气候特征等有关,C错误、D正确。

9.(1)样方标志重捕(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3)植被 4 (4)A、B、D (5)①色氨酸②无

2组(原土提取液)与6组(或3组)对绿豆插条生根的影响相近③蚯蚓粪提取液与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对绿豆插条生根作用效果相似(蚯蚓粪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解析] 本题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和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问题。(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因此在诱虫器上方,加一个40~60W的电灯,提供光源和热源。(3)图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植被4最少,说明其土壤有机物含量最低。(4)纤维素的元素组成是C、H、O,核酸、ATP、细胞膜中均含有N元素。(5)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原土提取液与6组(或3组)对绿豆插条生根的影响相近,证明无生长素。蚯蚓粪提取液与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对绿豆插条生根作用效果相似,说明蚯蚓粪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10.(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 (3)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样方在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解析] 该地区生物群落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所以为次生演替。从光能的截获率可以看出,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绘图时要注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并连线即可。通过分析柱状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对于植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同时还要关注不同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3.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种群密度或丰富度的调查,对应正确的是… ( ) A.蚯蚓——标志重捕法 B.鼠妇——目测估计法 C.狗尾草——记名计算法 D.田鼠——样方法 【解析】对蚯蚓种群密度的调查用样方法;鼠妇喜群聚,活动快,用目测估计法;狗尾草用样方法;田鼠可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B 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解析】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也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D 3.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条件适宜,次生演替也可形成森林。 【答案】C 4.比较福建武夷山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武夷山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

2016学年度高一生物暑假作业练习

2016学年度高一生物暑假作业练习 1、对系统和生命系统分析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3、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詹森制造的显微镜第一次使人类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区分的奇妙的显微领域

B、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4、下图中表示的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5、下列关于细胞与生物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反射等生命活动 C、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6、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B、SARS病毒和蘑菇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喇叭虫 7、下列哪一种细胞或个体具有全部的生命特征 A、AIDS病毒 B、人的造血干细胞 C、肺炎球菌 D、人

2021-2022年高三生物寒假作业一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生物寒假作业一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xx常州一模@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磷酸腺苷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 2.(xx常州一模@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动物细胞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3.(xx常州一模@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B.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C.都可发生于人体生长发育的任一时期 D.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4.(xx常州一模@9)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5.(xx常州一模@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B.细胞缺氧时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合成ATP C.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D.细胞中需要能量的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 6.(xx常州一模@15)诺如病毒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RNA病毒,主要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使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B.可作为抗原被淋巴因子识别 C.容易发生变异,可造成人体反复感染D.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 7.(xx常州一模@16)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1、2、3、4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加2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CO2。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 B.应在甲试管中加1 mL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2号或4号试管除去 D.1号试管与3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 8.(xx南通一模@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水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1分子淀粉或纤维素可水解形成多个葡萄糖 B.1条多肽链可水解形成多个多种氨基酸 C.1个RNA分子可水解形成4种核糖核苷酸 D.1个双链DNA可水解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 9.(xx南通一模@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0.(xx南通一模@3)下列有关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B.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激素都通过影响酶的合成而发挥作用11.(xx南通一模@4)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是 A.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B.酶活性降低,呼吸减弱,代谢减慢 C.染色质收缩,遗传信息表达受影响D.细胞体积增大,水分增加,色素积累12.(xx南通一模@6)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后作业(必修3)(生物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8·黑龙江哈三中一模)从种群和群落的水平看,有关生命系统具有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高大乔木在森林中均匀分布属种群的空间特征 C.环境容纳量就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草地的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随机分布 答案 A 解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森林中有很多种乔木,不属于同一个种群,B错误;环境容纳量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又称K值,C错误;草原的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种结构特征被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 2.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对于个体较小的动物,可借助放大镜观察记数 答案 B 解析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错误。 3.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 B 解析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A正确;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复杂,C正确;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4.热带雨林中,常可见所谓的“绞杀”现象,即某些大型藤本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之上,依靠乔木支撑爬到雨林高层接受阳光逐渐长大,最终将乔木缠死。这种藤本与乔木的关系可称之为() 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 答案 B 解析依题意可知,某些大型藤本与高大的乔木相互竞争阳光等资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5.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 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建议用时:45分钟) 知识梳理 1. ________国博物学家________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地球上的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选择的________。 (2)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________。 (4)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种群:生活在__________的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__________。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原因:不断淘汰________的基因,积累________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②隔离实质:________不能自由交流。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答案 D 解析首先,两种细胞工程技术中都要进行细胞融合,且融合的技术基本相同,但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除去细胞壁;第二,诱导的方法,除动物细胞的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二者基本相同;第三,二者采用的原理不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最终形成的是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还用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杂种细胞形成的是杂种植株。 2.(2011·镇江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能解决不同种植物之间由于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的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不涉及( ) A.使用限制性内切酶 B.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诱导两种不同的细胞融合 D.选择利于杂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 答案 A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获取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

然后促其融合,最后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应用于基因工程。 3.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 ) A.用催产素处理供体和受体 B.用孕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C.用抗利尿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D.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答案 D 解析为了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通常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使它们的生理环境相同,为胚胎的移入创造条件。 4.(2011·宝鸡质检)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植到另一物种上去,从而使另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哪项可能不是由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弊端( )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 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 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 答案 C 解析但由于基因有漂移现象,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出现,会导致一些基因在生物界中自由漂移而进入其他物种中,从而带来相应的弊端。但食品加工带来的污染不属于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弊端。 5.(2012·福建质检)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4节的内容,包括群落基本涵义、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内容。生物必修模块3强调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强调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模块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知识。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构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系统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课时的限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实验在课外单独完成。 2.教学目标 (1)群落的概念,常与种群、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2)种间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4)演替的概念; (5)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6)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3)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及区别。 4.教学方法 讲授+PPT 5.教学过程 【知识点自我巩固】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概念:同一________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_______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中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________不同。 思考1 海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有什么变化?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 1.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_______。 (2)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和________等;②结果:相互抑制 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________。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虫)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_______,摄取寄生的 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_______。 2.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 有差异,常呈________分布。 三、群落的演替

2013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9

2013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9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答案 D 解析首先,两种细胞工程技术中都要进行细胞融合,且融合的技术基本相同,但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除去细胞壁;第二,诱导的方法,除动物细胞的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二者基本相同;第三,二者采用的原理不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最终形成的是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还用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杂种细胞形成的是杂种植株。 2.(2011·镇江模拟)植物体细胞杂交能解决不同种植物之间由于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的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不涉及( ) A.使用限制性内切酶 B.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诱导两种不同的细胞融合 D.选择利于杂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 答案 A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获取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

然后促其融合,最后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应用于基因工程。 3.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的方法是( ) A.用催产素处理供体和受体 B.用孕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C.用抗利尿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D.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答案 D 解析为了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一致,通常用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使它们的生理环境相同,为胚胎的移入创造条件。 4.(2011·宝鸡质检)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植到另一物种上去,从而使另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哪项可能不是由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弊端( )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 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 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 答案 C 解析但由于基因有漂移现象,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出现,会导致一些基因在生物界中自由漂移而进入其他物种中,从而带来相应的弊端。但食品加工带来的污染不属于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弊端。 5.(2012·福建质检)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 暑假作业 第十七天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十七天 1.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 .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从而使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均不能合成DNA 聚合酶 2.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适宜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B .受精卵全能性最高 C .在生物体内由于细胞的分化,全能性难以表达 D .卵细胞因高度分化,所以不具有全能性 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的过程 B .已分化的细胞中,细胞器数目、结构、功能均发生改变 C .已分化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D .细胞分化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4.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提出细胞核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成熟红细胞―→凋亡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5.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 .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C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广东省高三生物寒假作业(十)

一、单项选择题。 1.(若非特殊说明,此套生物卷均来自2013深圳一模)当内质网不能满足细胞对蛋白质 的加工和分泌时,内质网会处于应激状态。人体下列哪类细胞最容易发生内质网应激 A. 浆细胞 B.汗腺细胞 C. 甲状腺细胞 D.性腺细胞 2.某个氨基酸分子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A.协助扩散 B. 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2013届高三【上】广东四校期末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是自变量 B .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C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小圆形叶片表面的气泡数是因变量 4.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如下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 C.a 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是温度 5.下列操作对胃蛋白酶溶液(1mL)中胃蛋白酶活性影响最小的是 A.加入1mL 淀粉酶 B.从35℃降至0℃ C.加入2g 氢氧化钠 D.加入1mL 新鲜胰液 6.已知A 、a 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的种 群的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有关分析错误的 是 A .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 .②在125代时aa 个体约占总数的25% a b c d e f 细胞数量(个/mL ) 地点 ① ② ③ ⑤ ⑥ ④

高中生物达标检测(33)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三)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A级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解析:选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 2.(2019·城厢区月考)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替。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也会变化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往往不相同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森林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解析:选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也会变化,A正确;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沿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正确;由于受西北干旱地区水分的限制,该地区的典型草原不可能演替为森林,C错误;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的起点是没有任何植被,而次生演替的起点是有土壤条件甚至有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D正确。 3.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解析:选B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4.(2019·博望区期中)某池塘中,某种鱼常年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精练【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精练 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选择题 1.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解析:选C 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相同 B.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 C.任何区域内的群落经过演替最终都会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D.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解析:选B 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初生演替,该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群落演替最终是否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有可能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3.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解析:选B 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会存在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4.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 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解析:选C 土壤小动物常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故设计诱虫器时应注意根据这些特点设计。 5.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一)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一) 《必修一》基础知识填空 §I-1从生物圈到细胞 1.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________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_。其中_______ 是植物没有的层次,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 是最大的生命系统也是最大的的。 3.病毒的相关知识: ①病毒是一类的生物体。病毒作为生物的标志是___________;个体微小,大多数必须用_________ 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病毒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_______ 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_________所构成。 ⑤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 、_______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⑥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的场所______________;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父母和子女间遗传物质的桥梁______________; 5.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___________;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参与; 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_;冠状病毒主要侵染人体的肺部细胞和呼吸道细胞; 7.生物和外界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____;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____;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____; 8.心肌,平滑肌属生命层次中的_____;骨骼肌属_____;绿色开花植物有6大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草履虫是__生物;单个单细胞生物既是_________层次又是_________ 层次; 10.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_________生物;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高倍显微镜便用要点:①移动 __使观察目标处于_______;②转动________使高倍物镜正对_________;③调节________使视野明亮;④调节使视野清晰。 2.注意: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两眼睁开,用________眼观察,______眼作记录,画图;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③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________;物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_________;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物体__________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⑤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根据放大倍数和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⑥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⑦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旋转180度)(b—q,d—p);⑧往物像所在的位置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物象在右下方就往__________

2021届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第3天共10天)

2021届高三寒假作业(第3天完成)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酶、ATP和细胞呼吸 (注:记忆内容和训练内容交叉进行) 一、记忆清单 1、兴奋是指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神经纤维膜_______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分别是;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膜电位的表现分别是、 5、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 7、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8、与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密切相关的是大脑皮层中的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酶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温度是无关变量 B.“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碘液检测产物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作底物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加底物调pH后再加酶液 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是组成RNA的一种基本单位 B.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酶和ATP是与细胞代谢关系密切的两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和ATP的化学组成元素中可能都有C、H、O、N、P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及ATP的含量不一定相同

C.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温度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但温度和pH不会影响ATP的合成和分解 4.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装置中,加装盛有10%的NaOH溶液锥形瓶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CO2的产生 C.可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酒精的产生 D.可根据实验中有无CO2的产生和有无酒精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下列有关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物质的氧化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B.都需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反应过程中都有[H]和ATP的产生 D.反应过程中都有CO2的产生 6.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的不同特点不包括 A.有氧呼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B.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 C.有氧呼吸有机物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 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三、非选择题 7.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迷率的影响。

生物必修一实验专题复习 暑假作业(二)

生物必修一实验专题复习 ★一、P7—8 使用显高倍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①转动使视野明亮。②在____ 倍物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 中央③转动______ 换成_____倍物镜④观察并用_____ 准焦螺旋调焦。 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需要/不需要)升高镜筒。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___ 或___ 的放大倍数。 3、目镜螺纹,目镜的镜筒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 物镜螺纹,物镜的镜筒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 4、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视野亮度越,视野中细胞数目越,每个细胞体积越。在明亮的实验室中,想要观察清楚白色的细胞,该如何操作? 5、如何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6、相关计算(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关系) ★二、P18—19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主要包括、、等 2、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4、在脂肪的检测和观察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5、从成分、鉴定物质、使用方法、反应条件、颜色反应现象来比较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不同 ★三、P26—27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使DNA呈__ 色,使RNA呈___ 色。 2、质量分数0.9%NaCl溶液的目的。 质量分数8%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___ ,加速___ 进入细胞,同时使___ 和___ 分离,有利于检测物质试剂颜色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显微镜 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___ 和___ 结合。 3、对DNA和RNA染色的两种染色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 。 4、对实验材料的要求是。 5、实验步骤是:(记住)。 ①制片时,涂有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的目的是? ②水解时,需要就进行水浴加热③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应选择的区域 6、实验现象: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红色在绿色的周围,分布较广 7、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RNA主要分布在。 ★四、P40—41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选材:人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原因。 2、原理:将红细胞放在中,细胞会,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然后用方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3、哺乳动物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是如何制备的? 4、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应均在上进行。并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近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总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呼吸方式无氧呼吸;因为它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短、没有细胞的全能 性。 ★五、P46—4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1、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不需要染色。__________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而细胞质接近。 2、实验取材:观察叶绿体——取菠菜叶稍带些的下表皮,原因是 观察线粒体——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原因是 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有生物活性吗? 4、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吗?,数量是不变的吗? ★六、P61—62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1)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 2、实验材料:选用的洋葱鳞片叶细胞, 该细胞能否作为观察有丝分裂(观察染色体)实验的材料?,原因是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否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原因是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蔗糖溶液和清水),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是如何操作的? 4、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有活性吗? 5、该实验有对照试验,属于自身对照(b与d之间,d是实验组;d与f之间,d是对照组) ★七、P78—79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高三生物寒假作业 1.下列化合物和结构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高尔基体 B.ADP、转运RNA、mRNA C.脂肪、核苷酸、中心体 D.抗体、酶、内质网 2.图甲表示以一条模板链合成一条子链的过程,图乙表示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的②过程 B.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C.④过程不在细胞内进行 D.⑤过程只需要DNA聚合酶 3.洋葱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剪取洋葱根尖2~3cm制作装片 B.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C.观察叶绿体实验,不能选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做材料 D.观察DNA、RNA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4.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羚羊在奔跑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B.羚羊在奔跑过程中,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 C.题干中的案例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食物链中,狮子最多获得羚羊同化总能量的20%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B.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种类相同 D.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6.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 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右图。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 B.图示浓度b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体产生的2,4-D与生根有关 D.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7.(双选)对下列图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麦芽糖的合成过程,A代表起催化作用的酶 B.乙图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可表示两物种的捕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丁图可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a点时种群数量最大 8.(双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核心步骤 B.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9.(16分)芦荟是一种易于栽种的植物,因其具有杀菌、美容、 抗衰老和防晒等作用。请回答: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练习题2020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练习题2020 ●拓展题 11.下列关于SARS病毒所含核酸的叙述,说法准确的是 ( ) A、含有A、G、C、T四种碱基,五碳糖为核糖 B、含有A、G、 C、U四种碱基,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C、含有A、G、C、T四种碱基,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D、含有A、G、C、U四种碱基,五碳糖为核糖 12.下列是组成遗传物质的必要物质是( ) A.蔗糖和麦芽糖 B.葡萄糖 C.核糖或脱氧核糖 D.纤维素 13.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共有( ) A.2 种 B .4种 C.5种 D.8种 14.对核酸的分布叙述中,准确的是( ) A.DNA主要存有于细胞核中 B.DNA只存有于细胞核中 C.RNA主要存有于细胞核中 D.RNA只存有于细胞质中 15.在同一生物体内各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糖类 D.脂类 16下列相关核酸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核酸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 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17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有于细胞核中 18对核酸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核酸分为DNA和RNA两大类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9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 ) A.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B.核糖、磷酸、碱基 C.五碳糖、碱基、磷酸 D.核苷酸、磷酸、碱基 20核糖核酸主要存有于 ( ) A细胞壁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质中

2021年高三生物寒假作业4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生物寒假作业4 含答案 1.下列图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物质的跨膜运输,其中图甲示渗透平衡状态,△h 为S1与液面高度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S1与S2溶液渗透压相等 B.若用等量清水替换图甲漏斗中S1高出S2的部分,再平衡时△h会不变 C.图乙中a、b、c运输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D.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的方式为图乙中的a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 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C.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 D.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 3.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C.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4.甲图表示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乙图是甲图中某物质的分子结构图。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图表示的物质是甲图中的a B.甲图中的X表示的元素是N,Y表示的元素是N和P C.C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n条肽链,其中有z个环状多肽,完全水解C共需水分子(m-n+z)个 D.甲图中过程①②③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剪切目的基因和质粒,最后在细胞内形成重组质粒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并分泌人类抗体,该技术将导致定向的变异 C.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身体细胞进行基因修复 6.白僵菌可感染农业害虫,常作为防治害虫的菌剂。由于白僵菌对除草剂草丁膦敏感且杀 死害虫的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流程如图所示。 (1)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有效杀死害虫。已知该基因的全部序列,科研人 员通过___________法和PCR技术获得大量毒蛋白基因片段。据图分析,将毒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获得重组质粒1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 (2)重组质粒1和Bar基因(草丁膦抗性基因)各自用XbaI酶处理,得到酶切片段。重组 质粒1的酶切片段再用去磷酸化酶处理,使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脱离,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将未用去磷酸化酶处理的Bar基因与重组质粒1连接,获得重组质粒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