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

的建构

刘莉

2012-5-4 10:43:49 来源:《思想战线》(昆明)2011年6期内容摘要: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价值观等民族认同形成的要素,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和民族文化历史教育,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

关键词:全球场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民族认同

作者简介:刘莉,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Identity具有“身份”和“认同”两种基本含义:当它被译为“身份”时,它侧重的是个体对“我(我们)是谁”的外在标识的回答;当被译作“认同”时,指的是个体追寻、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心理追寻过程,回答的是“我们何以、如何成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归属问题。人作为多重的社会存在,有着包括性别、阶级、种族、民族、地域宗教等多重文化身份,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的认同结构。随着人类实践的变化,文化身份和认同处于不断的流变中,但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认同结构中始终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全球化这一人类新的实践场域中,全球化带来的“时空浓缩”、“空间扁平化”,无疑影响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身

份,①使得“人们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感情依赖于历史象征物的认同也将趋于淡化”。②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我们必须定位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新价值蕴涵,找寻强化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

一、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

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分为了两个层次:一是族群(ethnicity)认同(民族认同);二是民族—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真正形成,是在晚清时期中华各民族遭到西方列强入侵之时。面对国家主权倾丧、领土覆灭的深刻危机,历史上长期持续积淀而成的王朝意识,经由本土精英知识分子的阐发、教化和引领,蜕变成了国家认同意识,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成一个价值共同体。在与西方强大民族的“怨恨交往”中,“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在“他者”俯视的目光中强化着“我们”的身份认同。在民族危机爆发时,是外在压力应激性地强化着“我们”的民族认同。但是在当前的全球化场域中,暴力侵略空间减退,隐形的西方文化扩张和各文化的平等交流并存,如何在全球化场域中来书写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身份?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在经历着什么变化?

(一)民族文化身份:集体记忆和新价值蕴涵

文化身份是人对“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一种追问,民族文化身份关联着民族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示出延续性和变异性。文化身份随着民族的历史境遇不断流变,“文化身份既是‘变成’,也是‘是’,既属于未来也属于过去”。同时它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情境中表述出来,“总是在可能的实践、关系及现有的符号和观念中被塑造和重新塑造出来”。

③从晚清开始,在“歌唱”、“小说”、“神话”、“仪式”、“新闻”中,形形色色的中华民族的身份表述被书写、表现(重现)出来,成为我们的集体身份建构。民族文化身份分为两层:一是外在的象征身份表述与民族形象;二是内在价值蕴含与民族价值观。

外在的象征身份表述也被称为“表述民族主义”。在歌曲、小说等叙事中,中华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种生理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被表述为“古老”、“东方”、“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醒狮”、“东方的巨人”……并成为中华各族的整体文化身份的集体象征。在反复的传唱、重现中,从古到今、天南地北、众多分散的“我”被逐渐聚合起来,组成了具有血缘共性的“我们”。这些象征性的身份表述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去寻找和拣选文化符码,并经由历史参与成为人们记忆系统中的“回忆”、“想象”、“积淀”,成为“我们”的集体认同和集体记忆。为回应西方强大民族在民族形象上对我们的扭曲和丑化,我们不断寻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光荣与辉煌形象来重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说过去我们侧重于从过去的历史中“拣选、提取、重塑共享资源”来形成“初级的事实性认同”,以建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文化形象,那么在今天我们还需要从社会主义中国的“真正的现在”出发,在全球各民族的“现实交往”的历史环境中来更新我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形象,作为国族的整体的“中华民族”还需要寻找统一的凝聚和表征。④

民族文化身份的内在意蕴是在象征性身份表述背后呈现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是用来与别的民族进行深层区分的尺度和特征。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被表述为“勤劳”、“善良”、“勇敢”,在这表述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整体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意义框架”,如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崇德重义、仁爱胸怀的道德

情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资源”,使我们能在“过去的叙述中来使自己定位并定位于其中”。⑤在全球化的场域中,我们要将民族文化身份的价值蕴含放在社会主义环境和全球交往环境下进行新诠释,形成“建构性认同”。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公共性价值,如“文明”、“责任”、“和平”、“宽容”等,赋予民族文化身份新的价值蕴含。

(二)民族认同:应激型向聚合型的变化逻辑

“认同”是指确认和归属,指个体或群体辨识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属的活动,表达个体或群体的归属性⑥认同强调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集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种(些)共同性和相似性。中华民族认同就是在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实体框架下,各民族成员能凭借文化相似性特质,在互动中,心理上联结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过程。因此,中华民族认同实质是一种国家认同,既包括了文化认同、历史认同,也包括了政治认同。与中华民族由于遭受外在侵略而形成的“外在压力情感应激型认同”逻辑不同,在全球化场域中更强调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利用行政机构、司法体系、教育和通讯网络等手段进行政治动员”⑦的“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

民族“认同”和“认异”是一个双向过程。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急关头,“外在压力情感应激型”认同逻辑占据主导地位:一是情感认同逻辑显现。中华民族认同更多表现为一种感情上的认同,背后呈现的是一种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母亲”、“母亲伤痕累累需要我们去拯救”的情感认同逻辑;二是应激型认同逻辑。人们的心理上呈现的是一种西方“他者”/“我者”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人们心中的怨恨被激发出来,这种外生的压力使成员之

间密切联系起来,强烈地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共同体。这种“外在压力型”认同逻辑在今天的中华民族认同中也产生着重要作用,比如,当发生中国在国际上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应激型民族主义”就会迅速兴起;当我们遭受到类似汶川地震的大灾带来的外在压力时,民族认同感也会瞬时激发出来,产生“与被视为兄弟姐妹的祖国同胞的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依恋之情”。⑧

但是在今天,我们面临着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外在压力应激型认同”逻辑不应是民族认同产生的常态,国家和政府应根据常态的“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来聚合社会成员:一是内聚型认同逻辑。国家维护政治上的“公正”和“权威”以保护各成员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塑造“文明”、“进步”的国家对外形象和政府形象,利用政治机构、意识形态教育机构来传承和创新各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二是理性认同逻辑。这种内在的政治动员不仅能吸引社会成员在情感上忠诚、归属于国家,而且在理性上确认“我为什么爱这个国家”,是因为“我”赞同政党领导、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政治价值以及政治过程,形成对国家理性的理解、赞同、支持和追随。

二、中华民族认同及其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

(一)中华民族认同是最高序位的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是“国族认同”,也就是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指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与国家发生情感上的结合,对国家表现出忠诚、热爱,责任和义务。当前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个体与国家相联系的情感联结和归属意识,表现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情感;二是对国家共同体政治制度、国家法律规范的

遵守及公共生活准则的践行;三是对国家统一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可和分享。⑨

国家认同是人的最集中的政治性存在,其他如性别、阶级、宗教、种族、民族等多重认同都是人丰富性的自我确认,用以标识自己多方面的社会存在,都是人生存和发展丰富性和深刻性的体现。从个体的观念和意识层次来看,多重认同可以并行不悖。虽然中华民族认同是在其他认同的基础上发展、上升而来,但并不试图消除其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是最高认同,且能整合包容其他认同,为其他认同的存在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是社会成员确认自己的情感归属、忠诚、义务和价值的最高体现,使人获得力量、安全、温暖、保护和福祉。

(二)中华民族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和包容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宗教、神话、文化传统,并在长期的与其他民族的交互中形成自己多样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心理认同。在国家认同中必须处理好“一”与“多”的多元一体的认同关系,整合认同层次结构、处理好民族间异质性要素和差异性要素与国家统一性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核心问题。⑩

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冲突论。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矛盾思维,认为两者是对立和相互冲突的。二是共生论。共生论持一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共同发展的包容性思维,居于不同序位的两者可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用最高级序的同一性整合下一层级的异质性和差异性,在同一性下建构一个异质性和差异性发展的可能空间。在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和各民族认同的关系上,应该持一种共生论观点,建构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框架下各民族认同的认同空间。

首先,要充分发展各民族认同以强化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各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民族的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祖先、习俗、土地本身也是国家认同形成的资源,随着民族间交往的扩大,各种局部性的民族认同基于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形成了交往网络,这是国家认同形成的基础。因此,发展各民族的构成民族特质的文化差异性,如民族语言、宗教、习俗、历史叙事,尊重各民族成员的心理选择,本身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形成。

其次,包容差异性、整合共同性以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在包容各民族差异性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华民族认同为更高的统一的国家认同。一是要强化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黏合性纽带,找寻各民族文化和历史共同性;二是要找寻各民族共同的利益空间。国家对各成员利益的顾及程度关系到成员对国家共同体的感情归属,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维护各民族成员的利益、各民族平衡发展,这既是国家认同得以形成的条件,也是国家认同的应有之义。

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强化

认同的形成需要有意识的建构和引领,认同事实上只能理解为过程,理解为“成为”或“变为”。民族知识分子的“本土化动员”和国家“利用行政机构、司法体系、教育和通讯网络等进行”的“官僚式融合”的政治动员,都会参与民族认同的“变成”过程。中华民族认同是包含了各民族认同的国族认同,是包含了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最高层面的国家认同,这一认同的形成更需要更强的心理联系纽带和社会整合力量,更需要国家有意识地发挥“内在聚合型”的整合认同力量。

集体记忆是民族身份认同形成的前提,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成员自我识别的要素,教育和动员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知识分子和国家教育机构应找寻各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加强对成员的教育和动员,以使成员“获得”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

(一)追寻历史集体记忆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追寻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和相似性就是要寻找、发明、塑造、诠释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历史记忆,形成回溯性历史认同。“身份认同寻找赋予每个集体的最低限度的同质性内涵”,(11)这些同质性内涵既包括了现在的同质性,也要追溯到过去的历史记忆中去。历史学家、文学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应发挥“文化动员”力量,求助于民族传统,通过“拣选、提取、重塑共享资源”,“发明传统”,在小说、诗歌、电视、艺术、历史教育中“加工、创造、提升”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

1.追寻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建构“想象”的民族共同体

按照民族学家安德森的理解,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的建构中,用“夸张、理想化、变形和讽喻”的方式来处理一些历史事实是必要的。“族裔历史,或者是族裔神话故事,结果代表了一种选择性的历史事实与理想化的结合物……表现出一幅激动人心的、让人感到亲切的共同体的历史画像,这幅画像是以代代相传的共同体成员的角度创作、审视的”。(12)比如,关于民族起源的神话和传说、民族英雄人物的传说,关于民族图腾、祖先人物、传说人物等,包含着一些历史事实的内核,可以围绕着这个内核来进行夸张、理想化、变形与讽喻处理,使之放大和上升,以满足中华民族各民族团结一致、荣辱

与共的“某些集体需要”。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神话、共同的仪式、共同的历史人物等这样一些历史的元素,成为建构“想象共同体”的纽结,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身份定位问题,滋生出民族历史的连续感。

2.找寻各民族历史记忆的相似性,建构民族集体记忆

“各民族通过和亲通婚、怀柔教化、茶马互市、移民内徙、羁縻土司、朝贡赏赐、各教并存等形式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层面发生了广泛的互动、交往和认同”。(13)这些记忆存在于历史古迹、文物等载体中,承载着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这些记忆还存在于历史记载、传说、文学艺术的描绘中。因此,要从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中“拣选、提取、重塑共享资源”,寻找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从历史共同记忆的角度来诠释历史资源、书写共同“民族叙事”,这些“记忆叙事”包括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化记忆,关于共同苦难和屈辱的遭遇记忆,关于共同抵抗侵略的抵抗记忆,关于共同追求和平的交往记忆等。这些共同的历史记忆,还会使同时代的民族共同体成员产生“这是我们的历史”的归属感,产生民族成员间的亲密感。因此,追寻、创造中华民族的历史共同记忆,将民族的经历变成“我”的记忆,是获得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前提。

(二)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和价值重塑

共同的文化特征是民族自我识别的要素,是形成文化认同的参照和内在尺度。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间社会秩序的黏合纽带,是培育社会成员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深层基础。民族共同文化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符号;二是民族文化内在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直观的感性形式和外

在表现,如语言、宗教、习俗、节日、传统等,在民族文化符号上承载着民族共同体成员长期赋予的诸多象征意义,蕴含着该民族精神气质和内在的民族价值观。对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是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归属。

1.保存和传递民族文化符号

民族文化符号包括了共同的语言、宗教、神话、传说、仪式、典礼等,是显示自己民族特殊性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形成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符号上,分为两类符号:一是显示民族特殊性的符号,如民族节日、民族神话、民族英雄人物、民族祖先、民族起源、民族特色文化表现符号等;二是关于国家的各种象征符号,如国家的象征物、国庆节日、国旗、国徽、国歌、爱国的英雄人物等有关国家形成、发展的表现符号。在中华民族认同形成中,国家不仅需要对“共同体的历史传统和仪式”等符号进行“生长、选择以及传递”,同时也需要“对具有历史意义的领土,或者祖国的象征符号及其神话”进行“培育和传递”。(14)

2.赋予民族文化新的价值意蕴

在直观的感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背后,是不同时代的民族成员将那一时代的价值观附着于民族文化符号之上,因此,这些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价值观随着时代变化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变化。在全球化交往中,我们要在两个轴向(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外部关系轴向、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内部轴向)上来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在外部关系轴向上,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存在着哪些缺陷和不足,将外来文化平等、宽容、多元文化和谐交往的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法治清明、社会正义、秩序政治等政治价值理念编码进我们原有的民族文化符号中。在内部轴向上,需要用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来凝聚各民族,形成价值

共识。需要寻找各民族共同价值的动态表达,尊重各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价值观,并用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观如“公正”、“文明”、“进步”、“富强”来统领各民族的价值观,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15)

(三)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动员

“教育制造着身份认同”,教育是形成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在民族认同的建构中,国家要对民族“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进行“证实、培育、选择、确定、保存和灌输”,(16)要利用“行政机构、司法体系、教育和通讯网络”进行政治动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各民族价值观之上生成的,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在当前的最新书写和深刻表达。因此,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单位,结合各民族各地域各成员的生活特点,探索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和宣传形式,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价值共识来引导各民族成员在各民族认同之上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

2.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国家认同,在文化身份认同上成员不仅应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而且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政治身份认同。在多民族国家中,公民认同“是一种比种族联系和地域更加广泛的新的政治联系,它提供了将种族上的亲族认同(文化民族)与和国家相联系的政治认同(国家民族)相分离的办法,即把政治认同从亲族关系转向政治地域关系的有效途径”。(17)公民身份认同是超越各族群认同之上的国家的统一政治身份认同。在大众传媒、教育机构中加强国家法律和制度规范教育,利用国家面对自然灾害,举办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体育赛事的时机,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互助行为等,培养公民的社会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人物、纪念地、国庆庆典活动、国家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国家象征物等资源,通过社会公共环境、政治仪式、庆典活动、参观展览、优秀人物宣传等进行“培育和灌输”,培养成员统一的国家意识、培育公民的身份意识、国家危机忧患意识、为国奉献意识,培养对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热爱感。

3.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教育

在各民族内部要通过文化机构、各级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梳理各民族文化特色符号,挖掘各民族的文化特殊记忆,传承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习俗,传承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在更高层面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历史共同记忆。通过制度性规范,对民族文化仪式、文化的重现和反复实践提供制度保证;在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中,凸现那些各民族交往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通过仪式、典礼、节日、展览等直观形式,在小说、诗歌、艺术作品、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中予以“证实、培育、选择、确定、保存和灌输”。

注释:

①[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②董建:《超越国家——从主权破裂到新文明朦胧》,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③[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第221页。

④刘海平:《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0页、第49页、第63页。

⑤[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⑥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⑦[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⑧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⑨高永久:《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⑩高永久:《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1)[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2)[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13)李盎:《新形势下中国民族团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西部时报》2009年7月21日。

(14)[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15)[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28页。

(16)[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17)[美]菲利克·格罗斯:《公民与国家》,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常见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英语翻译

常见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英语翻译 风水:Fengshui; geomantic omen 阳历:solar calendar 阴历:lunar calendar 闰年:leap year 十二生肖:zodiac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清明节:the Tomb-sweeping Day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中秋节:the Mid-autumn Day 重阳节:the Double-ninth Day 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 春联:spring couplets 春运:the Spring Festival travel 把中国的汉字“福”字倒贴在门上(听起来像是福到)预示新年有好运:turn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luck (fu) upside down to make “dao”(which sounds like arrival) and put it on your door to bring in good fortune for the new year 庙会:temple fair 爆竹:firecracker 年画:(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s 压岁钱:New Year gift-money 舞龙:dragon dance 舞狮:lion dance 元宵:sweet sticky rice dumplings 花灯:festival lantern 灯谜:lantern riddle 食物对于中国佳节来说至关重要,但甜食对于农历新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能让新的一年更加甜蜜。Food is central to all Chines festivals, but sugary snack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Lunar New Year, since they sweetne up prospects for the coming year. 传统的佳节食物包括年糕、八宝饭、饺子、果脯和瓜子。Traditional holiday treats include nian gao (rice pudding), ba bao fan (eight treasure rice), jiao zi (crispy dumplings), candied fruits and seeds. 四合院:Siheyuan/ Quadrangle 亭/阁:pavilion/attic 刺绣:Embroidery 剪纸:Paper Cutting 书法:Calligraphy 针灸:Acupuncture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偏旁:radical 战国:Warring States 人才流动:Brain Drain/Flow 铁饭碗:Iron Bowl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仅供参考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

1.香囊(scented sachet),古代也称“香袋”,通常是用布缝制或彩色丝线编织的袋子,里面塞满香草(aromatic herbs)。香囊最初用来吸汗、驱虫和避邪。香囊不仅有用,而且可作装饰品。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和其他形状。它们通常配有精致的图案,每个图案都象征着特别的含义。例如,双鱼或成对蝴蝶图案象征男女之爱;莲花或牡丹花(peony flower)等图案象征女性;松树和仙鹤图案象征长寿;石榴(guava)图案象征很多孩子。漂亮的香囊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翻译:Scented sachets, also called “fragrant bags” in ancient times, are bags usually sewed with cloth or weaved with multicolor silk threads and stuffed with aromatic herbs. The fragrant bags were originally used for absorbing sweat, repelling insects and warding off evils. Scented sachets are not only useful, but also ornamental. They come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such as round, oval and many others. And they are normally decorated with elaborate patterns, with each pattern symbolizing a special meaning.For instance,a double-fish or double-butterfly pattern smybolizes the lov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patterns like lotus or peony flowers symbolize women;pine and crane patterns symbolize longevity and a guava pattern is the symbol of lots of children.A nice scented sachet is not just an ornament,but more of something that contain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ichness. 2.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国哲学统一于“阴阳(yin-yang)生万物”这一理念。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的人生感悟的哲学注解。中国人祖先的哲学论断是“近看自己,远观他人”。要理解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原始艺术,这一结论必不可少。人类的本能欲望是生存并通过繁衍(propagation)继续存在。人生来的首要本能是求生,然后是长寿。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和永生的观念始终贯穿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反映了社会的所有基本哲学理念。 翻译:Chinese folk art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re unified in the belief that yin-yang produces all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Originated in Chinese primitive society, this was the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human's perception of life. Chinese ancestors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 was to “look at oneself up close and other creatures from afar”,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mitive art to the folk art of the nation. To live and to continue life through propagation are the two instinctive desires of human. From birth, a person's first instinct is to survive, and then to live a long life. From primitive society to the present day, the view of yin-yang and perpetual life has permea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society.Chinese folk art reflects all of the basic philosophical concepts. 3.象棋(Chinese chess)两人玩的棋盘游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早期的象棋由三部分组成:棋子、骰(dice)和棋盘。现代象棋没有骰子,它在棋子和棋盘方面与古代不同。棋盘有9行宽、10行长,共90个交叉点,构成方形网格(grid)。棋子在交叉点上落子或移动。对弈者在棋盘进行象征性的军很战争,部署马匹、战车,根据自己对棋局和游戏规则的理解组织军队。目前,中国象棋已传至全世界,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习俗方面的段落翻译 2

中国文化习俗方面的段落翻译 一 春节贴年画(pasting New Year Prints)的风俗源自于往房子外面的门上贴门神(Door Gods)的传统。随着木质雕刻品的出现,年画包含了更广泛的主题,最出名的就是门神,三大神—福神、薪神和寿神(Three Gods of Blessing, Salary and Longevity),寓意着庄稼丰收、家畜兴旺和庆祝春节。年画的四大产地分别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和山东潍坊。现在中国农村仍然保持着贴年画的传统,而在城市里很少有人贴年画。 The custom of pasting New Year Prints in Spring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pasting Door Gods on the external doors of the houses. With the creation of board carvings, New Year paintings cover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The most famous ones are Door Gods and Three Gods of Blessing, Salary and Longevity, signifying the abundant harvest of crops, the prosperity of domestic animals and the celebration of Spring Festival. Four producing areas of New Year Prints are Taohuawu of Suzhou, Yangliuqing of Tian Jing, Wuqiang of Hebei and Weifang of Shandong. Now the tradition of pasting New Year paintings is still kept in rural China, while it is seldom followed in cities. 二. 在中国,小孩的满月酒(one-month-old feast)和抓周(one-year-old catch)仪式独具特色。小孩出生满一个月的那天,孩子的家人一般要招呼亲朋好友,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孩子满月。小孩满周岁的那天,有抓周的仪式。按照中国的传统,父母及他人不给予孩子任何的引导或暗示,任孩子随意挑选,看他先抓什么,后抓什么,并以此为依据来预测孩子可能存在的志趣和将从事的职业及前途。 In China, one-month-old Feast and One-Year-Old Catch of a baby are of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ay when a baby is a month old, the family of the baby will invite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a ceremony to celebrate the occasion. On the day when a baby is one year old, there is a ceremony of One-Year-Old Catch. Accordi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stom, nobody will give any instruction or clue to the baby so that it is left free to choose by itself. Watching the baby catch the articles it likes, the family can then make predictions about its potential interest, future career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中国传统文化翻译English

Unit 1 Book3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以中国的农历为依据。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俗称“过年”,有祈年等多种习俗,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其他主要的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等。各个节日都有其来源讲究和风俗习惯。农历节日与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不同。农历节日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生命力的体现。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are usually fixed according to the lunar calendar. January 1st on lunar calendar has been designated as the Spring Festival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guonian). There are several custom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such as praying for a good harvest, etc.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ceremonious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and symbolizes unity and prosperity. Some other significant Chinese festivals include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Pure Bright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ouble-seventh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Double-Ninth Festival, the Winter Solstice, and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etc. Each festival has its own unique origin and custom. These Chinese festivals that follow the lunar calendar are different from the 24 Solar Terms in the lunar calendar. They embody China’s cohesion and vitality. Unit 3 Book3 中国画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画”特指国画。其绘画形式是毛笔蘸水、墨、颜料作画于绢、帛、宣纸之上,古代称之为水墨丹青。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其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质在于“笔墨”,强调以形写神,画尽意在。国画在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he four art forms in ancient China are guqin, chess, penmanship, and painting. And painting particularly refer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s done with a brush dipped into black or colored ink and is painted on silk or xuan paper. In ancient China, it was called “ink-painting”.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it from Western oil-paintings, the Chinese people term their work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bbreviated to “Chinese painting”). The subjec t matters of Chinese paintings are typically figures, landscapes, birds and flowers. The drawing skills and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Chinese pain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forms: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四六级中国文化翻译 2

翻译练习 1. 春节是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New Year’s Eve dinner),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staying up to see the year out)。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greet each other)。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放爆竹(set off firecrackers)是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传说燃放爆竹可以驱妖除魔(drive off evil spirits)。 2. 农历八月十五(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lunar month),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这天晚上,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Festival for Reunion)。按照传统习惯,中国人要一边赏月(admire the moon) 一边品尝月饼。因为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所以有的地方叫它“团圆饼”。秋天,人们一年的劳动有了收获。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心里充满了丰收(bumper harvest) 的喜悦和团聚的欢乐。这时,远离家乡的人们也会仰望明月,思念故乡和亲人。 3. 英语中的“china”一词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瓷(porcelain)。西方人很早就把中国与瓷器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是从陶器(pottery) 发展来的,如果从生产原始瓷器的商代(Shang Dynasty)算起,中国的瓷器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江西景德镇被称为中国的“瓷都”(the Capital of Porcelain)。中国瓷器不仅是精美的日用品,也是珍贵的艺术品。自汉唐(Han and Tang dynasties)以来,中国瓷器就大量销往国外,中国的制瓷技术也逐渐传遍世界各地。

中国文化习俗段落翻译

中国文化习俗段落翻译 1. 中西方饮食习惯(eating habits)存在极大差异。不同于西方那种每人一盘食物的饮食习惯,在中国,菜肴是被放在桌上让大家共同分享的。如果你在中国主人家做客,就要做好有一大桌食物的心理准备。中国人对于自己的烹饪文化(culture of cuisine)感到非常自豪,而且会尽全力去展示自己的好客(hospitality)。而且有时候,中国主人会用他们的筷子把食物夹到你的碗里或盘子中。这是礼貌的体现。 2. 在中国,小孩的满月酒(One-Month-Old Feast)和抓周(One-Year-Old Catch)仪式独具特色。小孩出生满一个月的那天,孩子的家人一般要招呼亲朋挚友,邀请他们一起来庆祝孩子满月。小孩儿慢周岁的那天,有抓周到额仪式。按照中国的传统,父母及他人不给予任何的引导和暗示,任孩子随意挑选,看他先抓什么后抓什么,并以此为依据来预测孩子可能存在的志趣和将从事的职业以及前途。

参考译文1.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ating habits. Unlike the West, where everyone has their own plate of food, in China the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everybody shares. If you are being treated by a Chinese host, be prepared for a table of food. Chinese are very proud of their culture of cuisine and will do their best to show their hospitality. And sometimes the Chinese hosts use their chopsticks to put food in your bowl or plate. This is a sign of politeness.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完成版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可见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也使得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有助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和维护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其实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是 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民族心理学家认为, 外敌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压力, 会迫使一个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当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 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英勇奋战。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在面临亡国绝种的巨大压力前,中国各族人民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认同感和同仇敌忾之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战军人之间或曾是同床异梦的对手,或是不共戴天的夙敌,但一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让他们深明大义而同仇敌忾。蒋介石个人的死对头,广西将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把他们的全部武装力量和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他并肩战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了国共前嫌,转而支持蒋介石。抗战初期,孙陵、李初犁等发起“投笔从戎”运动,郭沫若等六十余名作家签名响应,誓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死战”。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不顾佛门成法,对弟子慨然发愿:“吾人吃的是中华民族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门子弟,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自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再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中国知识文化艺术界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抗战炼狱中,一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的晦涩柔靡迷乱浮嚣之气,直承春秋气象、汉唐雄风,为中国人的道德自立和文化复兴筑起凤凰涅槃式的巍峨高岗,培育、锤炼、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蒙、藏、回联合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曾通电表示:“国内各民族绝对不可分,惟有团结一致,牺牲奋斗,方可达到保国卫民的目的。”冀中地区的回族同胞表示:“我们回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抗日的先天任务。”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达了他们共赴国难的豪迈胸怀。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

中国文化常识翻译王天竹

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繁多、雅俗共赏,从悠扬动人的民间音乐到细腻缠绵的地方戏曲,从疏洁淡雅的水墨画到刚柔并济的书法,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令人赞叹不已。 舞狮 舞狮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狮子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 舞狮在中国是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从北方到南方,从城市到乡村,逢年过节及庆典盛事,都可以看到欢快的舞狮。民间认为舞狮可以很好地把百姓的欢喜心情表达出来,也最能烘托热闹气氛。舞狮尤以广东地区一带最为盛行。用来舞动的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广东人称它为“醒狮”。 中国百姓对狮子有图腾般的崇敬感,狮子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位置仅次于龙,因此舞狮也就带有了不少神秘色彩。人们相信狮子是吉祥瑞兽,而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节日和喜庆活动,都会舞狮助兴,祈求吉利和如意。专用于节庆场合纳福迎祥的舞狮,代代相传,从古代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舞龙和舞狮的热闹场面在中国的电影中也是很常见的。 吉祥图案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祥图案任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的吉祥图案内容及其广泛,这里介绍最常见的几种::“双喜”字,是双喜临门,大吉大利的意思,民间常在办喜事时采用。 “寿”字,字头经过加工美化,变成对称的图案,是长寿的意思。“福寿双全”,是由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蝠”与“福”同音。表示幸福长寿。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百吉”,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象为许多个“结”,谐“百吉”之音,作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有福寿延绵,永无休止的意思。“五福捧寿”,图案中5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道德、善终。“四合如意”,4个如意从四面围拢勾连起来,象征诸事如意。 小孩儿满月与抓周 在中国,小孩儿的满月酒和抓周仪式独具特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