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6.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2

46.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2

46.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2
46.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2

A B C D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多姿多彩的图形

班级: 姓名:

【课堂操练】

1. (2011年烟台)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

2.一个全透明的玻璃正方体,上面嵌有一根黑色的金属丝,如图,金属丝在俯视图中的形状是

()

3.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该几何体是().

A.正方体

B.圆锥体

C.圆柱体

D.球体

4.下面图示的四个物体中,正视图如右图的有___ ___个.

5.在①正方体、②球、③圆锥、④圆柱、⑤三棱柱这五种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

视图完全相同的是(填上序号即可).

6.下图是由6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你画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

7.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形状如图所示,你有几种搭法?请你画出.

8.(2011年黑河)下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数

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9.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

方体有().

A.6块B.5块C.4块D.3块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0.下图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课后盘点】

1.右边展开图能折叠成的长方体是( )

2.已知一个物体由x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x的最小值

是()

A.7 B.8 C.11 D.

10

3.(2011广西桂林)如图,图1是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直棱柱,现将图1切割成图2的几何

体,则图2的俯视图是().

A B C

D

A B C

D

图1 图2 A B C D

4.小丽制作了一个如下左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

面展开图可能是(

)

5.将如图所示的圆心角为90°的扇形纸片AOB围成圆锥形纸帽,使扇形的两条半径OA与OB

重合(接缝粘贴部分忽略不计),则围成的圆锥形纸帽是()

6.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一条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

一个圆洞,最后将正方形纸片展开,得到的图案是()

7.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14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摆在课桌

上,如图,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则被他涂上颜色部分的面积为()

A.33分米2B.24分米2C.21分米2D.42分米2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如果将它折叠成一个

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数相等,则图中xy的值为.

9.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

;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

这说明了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

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 .

10.一个七棱柱共有个面,条棱,个顶点,形状和面积完全相同的一定

有个面.

11.用6根火柴能摆成含有4个三角形的图形吗? 请你画出.

12.(2011年河北)将图2—1围成图2—2的正方体,则图2—1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

方形是正方体中的()

A.面CDHE B.面BCEF

C.面ABFG D.面ADHG

图2—2

图2—1

C

A

13.用黑白两种颜色正方形的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的规律拼成一列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张;

(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张.

14.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画有如图1所示的粗线,图2是其展开图的示意图,但只在A面上画

有粗线,那么将图1中剩余两个面中的粗线画入图2中,画法正确的是().

15.三棱柱有6个顶点,5个面,9条棱;三棱锥有4个顶点,4个面,6条棱;四棱柱有8

个顶点,6个面,12个棱;四棱锥有5个顶点,5个面,

8条棱等等,问能否组成一个

有15个顶点,10个面,24条棱的多面体?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课堂操练】

1. A ,

2. C ,

3. C ,4.3,5.①、②, 6.

7.解:6种,

8.A ,9.B ,

10. A

.三棱锥,B .圆锥,C .圆柱,D .四棱锥,E .三棱锥,F .三棱柱

【课后盘点】

1.D ,2.A ,3.C ,4.A ,5.D ,6.C ,7.A ,8.±4,9.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10. 9、21、14、2, 11.

12.A ,13.(1)13、(2)4+3(n+1) , 14.A , 15.解:不能.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多姿多彩的图形 教案+课件

几何图形(3) 预习提示 一、预习内容:预习课本120页的内容 二、问题: 1、观察一墨水瓶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 2、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 3、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例子。 4、你能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叠成一个三棱锥吗?动手试一试。 三、尝试练习: 1、侧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的几何体有();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 2、各个面都是长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两底面的形状(),大小(),所有侧棱长都()。 3、用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折叠围成一个四棱柱的侧面,若该四棱柱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边长为() 4、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成() 5、下面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几何图形(3)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直棱柱、圆椎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2、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3、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通过描述展开图,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直棱柱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 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察实物、欣赏图片,你认为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需要 了解什么? 2、自己动手把一个包装盒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盒,体会包装盒与它的展开图的关系。

4.1多姿多彩的图形2(学案)

4.2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展开图 学习目标:1、识别从三个面看一些简单几何体及它们的组合题是怎样的图形; 2、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会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一、学 (活动一) 1、阅读课本P117 2、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三个图分别是由左图的哪个面看得出的平面图形? (《导学案》P100 1、4) (2)说说下列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分别得出怎样的平面图形? (《导学案》P100 2、5) 小结: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称为三视图。(《导学案》100页内容提要) 3、如图,把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它的展开图用线连起来。(课本P118 2) 4、如图,下列图形分别是哪种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所形成?写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导学案》P104 5) 小结:将立体图形的表面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同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展开图。

二、导 4、试画出下面图形的三视图(《导学案》P100 3) 5、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折叠成正方形以后,“建”字的对面是() A、和 B、谐 C、社 D、会 (《导学案》P104 3) 三、升 6、下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猜一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 (与《导学案》P103 12、13同类型) 《导学案》P103 14 1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画出这个几何体实物图,并由图示数据求出其体积和表面积。(单位cm) 《导学案》P105 11、12 11、在学习了立体图形及其展开图后,喜爱数学的小明和同桌做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并在正方体的表面写上“祝你学习进步”六个字,玩起了猜字的游戏。他们将表面适当剪开,得到如图所示的表面展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对面是“”; (2)如果“祝”是左面,“你”在后面,那么“”在上面。 12、下面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标有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果A面在底部,那么面在上面; (2)如果F面在前面,从左边看是B面,那么面在上面; (3)从右面看是C面,D面在后面,那么面在上面。

图形创意教案(1)

图形创意教案 一、学科名称: 图形创意 二、课程性质: 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学科,它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国际化”语言,近年来在现代设计领域内倍受人们重视。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创造图形和处理图形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好基础。 四、教学主要内容: 图形概论传统图形和图形风格图形的创意思维图形创意的表现 图形在具体设计类别中的运用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将图形设计实际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创造能力。 六、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时数:72课时 七、成绩考核: 1、平时成绩:以每次作业为基础评分,占总成绩的50%,平时考勤占10%。 2、考试成绩:课程结束时,完成规定课题,占总成绩的40% 教学内容: 目录 第一讲图形和图形创意(4课时) 第二讲传统图形和图形风格(4课时) 第三讲图形创意的思维和创意的发掘(28课时) 第四讲图形创意的形式和组织(16课时)

第五讲图形在具体设计类别中的运用(12课时) 第六讲图形综合考查(4课时) 机动周(4课时) 第一讲图形和图形创意(4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和图形创意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教学重点:图形创意的理念 教学难点:图形创意的理念 教学过程: 第一章图形和图形创意 一、图形的概念 图形(Graphic):是所有能够利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是由绘、写、刻、印以及现代电子技术、摄影及处理等手段产生的能传达信息的图像记号。图形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为了向别人阐释某个观念或传达某种内容的视觉形象。 图形与文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举例) 图形与绘画、图案的区别(要求学生举例) 二、图形的特点(共识性:厕所标志,交通标识;形象性:物流标识,禁烟标识;易于记忆性;民族文化性时代发展性;) 其一,它是一种图画式语言。这种语言是靠图形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来注解的,通过图形形象供人阅读,呈现生动而且直观的语态。 其二,它是一种可视和可读的语言。直观的图形犹如事实的再使人们对图形所提供的信息一目了然,它以视觉效应来打动人、产生影响,因而具有可视性。 其三,它是一种象征表现的语言。不管图形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对象,都是以人的视觉经验为基础,来传达出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观念的变化,体现图形的情感、意义。象征表现方式正适合传达这样特定的信息和意念。 课堂练习: 操作方法:写出心目中的20个自己。请用20个诸如高大、漂亮、聪明、可爱、懒惰等形容词来描绘自我。并一一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来描绘自己。然后根据自己写出的词语联想选择代表自己一种事物,将之转化为图形画出来做课堂交流。 三、图形传播的意义 四、图形的分类 五、优秀图形的评判标准 六、广告图形 七、广告图形的表现 八、优秀广告图形的评价标准 第一讲作业:资料收集

《图形创意》教案(1)

长沙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案(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图形创意设计 授课班级2015视觉传达 教研室视传教研室 主讲教师阎彦 职称讲师

▲训练目的: 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的思维的能力。 示范图: 三元素:△□○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教学要求: 1.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2.作业量及尺寸:A4.至少12个相关图形。 ▲训练目的: 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示范图: 眼球 ▲课题内容:眼的联想 ▲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眼的功能是什么?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熟悉的物

体进行拟人化的思考能力,提问会使学生得到一系列的答案。在学生做作业前,解剖眼球体并介绍画法。 ▲教学要求: 1.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2.作业量及尺寸:要求在A4纸上作出20个图形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某一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如:蛇、蜗牛。 示范图: 条码 ▲课题内容:条码的联想 ▲教学方式: 1.提问:直线的意义?提示:从心理学、美学、哲学、形态学角度考虑。 2.用15分钟的时间每人画出3个自然界和生活中与直线有关的物体。 3.点评后再每人画出与条码元素相结合、或相互取代的完整的形图。 ▲教学要求: 抓住条码规范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并予以取代。要求结合自然。 作业量及尺寸:10个图形,A4 ▲训练目的: 1.直线是设计中广为采用的元素,富有个性。以直线为切入点,增加学生对各 种成型特性的理解。 2.设计不是单纯的在平面上再现原物,而是要将各式无形的东西归纳为有形的 的东西,并表现为观众易接受与理解的画面。 3.从最单纯的直线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引导逻辑思维的能力。 示范图:

多姿多彩的图形

《多姿多彩的图形》电子教案 金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起始课。对于今后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有重要的导航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节课,我积极创设情境,多方面挖掘教材、搜寻素材,力图将生活浓缩于课堂,力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多姿多彩的图形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利用课件中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展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美,展示图形折叠、旋转、运动的美。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但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却正是本节课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拓展,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现实生活情境,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 图形,感受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2、理解多面体定义。 3、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通过三视图 和展开图进行转化。 4、了解欧拉公式。

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和欣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 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自主探索它们之 间的转化。采取探究式和发现式的教学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数 学的热爱,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并学会在实践 中发现规律,学会观察,学会合作,能充满自 信地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利用计 算机可以将许多在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原形带 进课堂,体现数学源于生活,使数学、生活有 机结合为一体。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利用flash 动画可以生动再现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旋转成立体图形这些很常见,却又在 课堂上无法描绘的过程,体现了多媒体辅助教 学服务于教学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导入埃及金字塔的一段视频,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吸引了师生的目光,那么它到底和数学有怎样的联系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共同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七年级数学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同步练习1

4.1多姿多彩的图形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圆锥的底面是 形,侧面是 的面,侧面展开图是 形。 2.长方体有 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 条棱,共有 条棱。 3.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4.如图,三棱锥有_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____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___个点. 5 4 2 3 6 1 5.将如图所示的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折成一个正方体,它的共顶点的三个面上数字之积的最大值是 。 6.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2、3、4、5、6、7中的一个数字,如图,是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放置方法,则这三种放置方法中,三个正方体底面上所标数字的和是 。 73 2 53 6 37 6 7.如图:是某物体从正面从左面从上面三个方向上看所的到的图形, 那么物体的形状是 8.边长为2cm 和4cm 的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9.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的标号为P 、Q 、M 、N 的四组图 形,试按照对应关系填空。 二、选择题: 1.从上向下看图(1),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C D B A 2、如图2,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是顺次是( )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3.下列各图中,不可能围城正方体的是( ) D c B A

4.下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 5.如下面的图形,是由( )旋转形成的 6.将图中左边的图形折成一个立方体, 判断右边的四个立方体哪个是由左边的图形折成的.( ) 7.如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面标有字母“M”,沿图中粗线将其剪开展成平面 图形,想一想,这个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8.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那么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 正方体有( ) 无盖 M M M M

《图形创意》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8021113)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图形创意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能力和图形造型能力来表达特定的图形创意。要求学生掌握图形创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用途以及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图形作为各项设计活动中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着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表现技能,并在各项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图形设计的有关概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课程操作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同的思维训练,达到独立完成构思独特新颖、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和内涵的创意图形设计。本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和结构上力求将文化性、艺术性和专业性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的深入思考,并使学生牢固掌握图形创意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0 课程总学分:4 三、课时分配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3级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 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图形创意已经普及到平面、三维等设计的各个领域,图形创意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不可替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只有掌握图形语言的心理特征和图形的创意思维,才能为以后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打好基础。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并能从创作实践中,熟练掌握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和组织方法,启发创意灵感,做出更加优秀的图形创意的设计作品。 课程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图形创意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图形创意的设计规律;理解图形视觉原理在图形设计中的作用;运用图形视觉过程中的规律性和不同的联想形式,开展图形创意设计。 1.通过项目导入与典型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以及开阔思维的视野,掌握国际设计最新的动态,加深学生对社会和市场的了解。 2.通过快题训练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把握图形创意的各种思维表现、表现手法的基本知识点。 3.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熟练图形创意的设计程序。 (二)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对图形的感觉、选择和理解;具备对图形的概括、加工能力;具备独特的创意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创意图形创作设计;掌握图形传播的相关理论,为图形创意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通过对思维、手绘、创意表达等技巧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实际操作与创意的组织能力。 2.使学生充分掌握创意表达的技巧,加强学生创意思维的广度、速度与深度。 3.提高学生在后续课程如广告设计、海报创意、角色设计、场景绘制等设计课程的实际应用与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

《多姿多彩的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多姿多彩的图形——几何图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实物或模型,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 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二、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尽量从图片、实物及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结合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手段,变抽象为直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组活动与交流等措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各种感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媒体的选择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不仅可以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丰富和拓展学习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连续变化所形成的众多

画面变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抽象的几何图形印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因此,教学中将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多媒体直观展现的优势,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深刻地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重大意义和几何图形知识的极大应用价值。 此外,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也为本节课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此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生活中学生熟知的实物、几何模型教具等,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补充。 四、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的起始课,它既是对前两个学段学过的、相对零散的、不系统的图形知识的简单复习,也是上两个学段所学知识的自然拓展与延伸,还是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开始。它也是本章后续内容——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展开图学习的基础,还为高中立体图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能由实物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图形及相关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认识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重要意义,也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价值所在。 2、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分析: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情景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分类。 解决措施: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具和学具的直观感受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感受、操作等措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各种感官。 3、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分析:

多姿多彩的图形教学设计

4.1多姿多彩的图形(第一课时几何图形)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基本技能: 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于长方体、正方体、 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的物体实例。 (二)、数学思考 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 (三)、解决问题 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培养互相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2、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献给爱丽丝的钢琴曲伴奏下,演示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设计意图] 鞍山城市建筑物、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世界各地名胜、食物、交通标志、剪纸等这些学习内容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课的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小学已学过部分立体图形),因为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已有所认识,所以这些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主动回忆联想,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实物中抽象、概括出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图形 1、找一找 (1)下图中的一些物体形状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 (2)你还能再举出一些类似于这些图形的物体吗? 2.议一议 (1)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模型,让学生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说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2)通过电脑出示帐蓬、金字塔、螺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与讲台上的哪些立体图形的模具相类似,并找出生活中与棱柱、棱锥相类似的物体。

多姿多彩的图形检测题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多姿多彩的图形检测姓名班级 ⑴、如图一:将七个正方形中的一个去掉,就能成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去掉的是 或 ( 图一) (图二) ⑵、如图二:是某物体的三视图, 那么物体的形状是 ⑶、如图三、它的主视图为() ( ) B C D ⑷、下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A

(6)如下面的图形,是由()旋转形成的 (7)如下面的图形,旋转一周形成的的图形是()(11)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的标号为P、Q、M、N的四组图形,试按照对应关系填空。 (1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式子相等,求x的值。 3 x - A 3x-2 ⑻ ⑼ (10

(13)如图:下面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1、说出它 的名称; 2、如果主视图的宽为4厘米,长为15厘米,左视图的宽为3厘米,俯视图中的斜边长为5厘米,求这个几何体中的所有棱长的和为多少?它的表面积为多少? (14)如下图:请在无阴影的正方形中选出两个正方形涂上阴影,使它和原来的阴影一起能组成正方体的展开图 (15 )下面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 主视图 左视图

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果A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哪一面回在上面? 2、如果F在多面体的前面,那么哪一面回在上面? 3、从右面看到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面回在上面?参考答案(1)6、7 (2)圆柱 (3)~(7)A、D、A、A、D (8)1、2、3 (9)5 (10)圆柱、五棱锥、三棱台、圆锥、正方体、球体(11)M、P、Q、N (12)X=3X-2 所以X=1 (13)~(15)略

教学设计《4.1多姿多彩的图形》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设计《4.1多姿多彩的图形》课题 4.1.1 多姿多彩的图形省份广西市南宁市区/县单位全称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姓名李振林学科初中数学学科(版本)人教版章节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学时 1 学时年级七年级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起始课。 对于今后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向有重要的导航作用。 在这节课,积极创设情境,多方面挖掘教材、搜寻素材,力图将生活浓缩于课堂,力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多姿多彩的图形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利用课件展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美。 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有一定局限性,但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却正是本节课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拓展,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几何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能举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物体实例。 2. 数学思考: 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发展几何直觉。 1 / 7

3. 解决问题: 能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4. 情感态度: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激发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发展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用几何图形描述生活中的实物。 2.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的直觉。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时间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1.欣赏图片,感受图形世界1.欣赏图片,感受图形世界通过欣赏城市、校园建筑、剪纸、运动项目标志等图片,3 分钟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欣赏图片,我们生活在一个图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片,感知图形世界,联是多姿多彩的。 激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生活中的图形认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图片的选择都是学生熟悉的,有当地城市的建筑,有本校的建筑。 关注学生:

多姿多彩的图形

多姿多彩的图形 考点·方法·破译 1.会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2.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以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 【例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请说出①~⑥中几何体的名称,并简要叙述它们的一些特征. (2)将①~⑥中的几何体分类. 【例2】(深圳)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中的两个物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 A. B.C.D. 【例3】(湛江)将如右图所示的Rt△ABC绕直角边B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 【例4】(福建泉州)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为( ) A.B.C.D.【变式题组】 01.(武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图中的( ) A.只有图①B.图①、图②C.图②、图③D.图①、图③ ①②③ 正面

02.(唐山)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由白纸拼成的立体图形,但有两面刷上黑色,将该立体图形展开后应该是( ) A.B.C.D. 03.(陕西)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只有三个面上印有图案的正方体盒的是( ) A.B.C. D. (武汉)如图,立方体各面上的数字是连续的整数,如果相对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数的和都相等,那么这三对数的总和是( ) A.76B.78C.80D.81 【例5】(山西)一个画家有14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右图的形 状,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 ) A.19平方米B.21平方米C.33平方米D.34平方米 【例6】李明为好友制作一个(右图)正方形礼品盒,六个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就是“预祝 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连云港)水平位置的下列几何体,从正面看的图形不是长方形的是( ) 02.(邯郸)有一个外观为圆柱形的物体,它的内部构造从外部看不到,当分别用一组平面沿 水平方向(自上而下)和竖直方向(自左而右)截这个物体时(如图),得到了如图所示的(1)、(2) 两组形状不同的截面,则这个物体的内部构造是( ) A.空心圆柱B.空心圆锥C.空心球D.空心半球 15 14 11

《多姿多彩——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多姿多彩——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四川省邻水中学实验学校何忠明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图形中的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所含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已有了感性认识,本课时以现实背景为素材,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本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第一课时需要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 它们的基本特性,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 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 何图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抽象、归纳、概 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 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简单几何体的识别与分类。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及常见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践探究、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简单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纸片;牙签、胶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图画世界里,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美景吧。同时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哪些图形是熟悉的? 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城市宏伟的建筑、乡村简朴的住宅、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交通标志、古老的剪纸艺术、现代的城市雕塑、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精美的地板砖、我国的五星红旗、动物奥运五环。 说一说:根据这些图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说出你熟悉的图形吗?(根据学生的叙述,出示相应的几何体实物)这些图形,形状各异,丰富多彩,可以说是多姿多彩,这就是本节课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的多姿多彩的图形中的几何图形(揭示课

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多姿多彩的图形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立体图形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 A .正方体 B .三棱柱 C .长方体 D .圆锥体 2.若一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圆,则这个图形可能 A .圆柱 B 球 C 圆锥 D 三棱锥 3.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锥 C . 圆柱 D .圆锥 4.你看这位可爱吧!表面展开平面图形是的是 ( ) A . 圆 柱 B . 棱锥 C 圆锥 D. 球 5.如图是一个正方形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 、B 、C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形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内的 三个数依次为 ( ) A.1,2-,0 B.0,2-,1 C. 2-,0,1 D 2-,1,0 6.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实物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视图是( ) 7.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8.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 9.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10.小丽制作了一个对面图案均相同的正方体礼品盒(如下左图所示),则这个正方体礼品盒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二.填空题 1.棱柱的面与面相交成_________;点动成;线动成________;面动成______; 2.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3. 指出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物体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4.图中的几何体由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成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个点. 5.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B,…,F,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是、、。 6.观察图中的几何体,指出右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1)是, (2)是,(3)是。 7.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小三角形“△”拼成的:

《图形创意》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8021113) 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 图形创意就是平面设计专业得一门必修课程,就是艺术设计专业得重要课程之一。它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得综合性课程。课程得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能力与图形造型能力来表达特定得图形创意、要求学生掌握图形创意设计得基本概念、原理、用途以及设计得基本内容与要求。图形作为各项设计活动中基本元素之一,体现着设计得本质属性与表现技能,并在各项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教材得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图形设计得有关概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课程操作等方面得知识。通过不同得思维训练,达到独立完成构思独特新颖、具有强烈视觉效果与内涵得创意图形设计。本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与结构上力求将文化性、艺术性与专业性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得深入思考,并使学生牢固掌握图形创意得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60 课程总学分:4 三、课时分配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13级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

五、课程教学目得与要求 课程教学目得: 随着艺术设计得不断发展,图形创意已经普及到平面、三维等设计得各个领域,图形创意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不可替代得一种表达方式。只有掌握图形语言得心理特征与图形得创意思维,才能为以后设计中得图形创意打好基础。本课程教学目得在于培养学生对设计基础知识、当代艺术发展以及图形设计应用,并能从创作实践中,熟练掌握图形创意得表现方法与组织方法,启发创意灵感,做出更加优秀得图形创意得设计作品、 课程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图形创意得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图形创意得设计规律;理解图形视觉原理在图形设计中得作用;运用图形视觉过程中得规律性与不同得联想形式,开展图形创意设计。 1。通过项目导入与典型案例得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图形创意得基本概念以及开阔思维得视野,掌握国际设计最新得动态,加深学生对社会与市场得了解、 2.通过快题训练得形式使学生充分把握图形创意得各种思维表现、表现手法得基本知识点、 3.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熟练图形创意得设计程序、 (二)能力目标 正确掌握对图形得感觉、选择与理解;具备对图形得概括、加工能力;具备独特得创意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创意图形创作设计;掌握图形传播得相关理论,为图形创意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通过对思维、手绘、创意表达等技巧得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得实际操作与创意得组织能力。 2。使学生充分掌握创意表达得技巧,加强学生创意思维得广度、速度与深度。 3、提高学生在后续课程如广告设计、海报创意、角色设计、场景绘制等设计课程得实际应用与表达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得教学目得。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刻苦得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认真观察事物、

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1]

走进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山东惠民县皂户李乡中学康风星251717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图形世界中,现在我们来了解和认识它们: 一、对图形的认识: 图形一般可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锥体和柱体和球体等,而平面图形多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例1 解析: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辨别几何体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观察生活,能把几何体和实物对应。答案:(1)-d、(2)-a、(3)-e、(4)-c、(5)-b。 二、多角度观察几何体:

对于一个几何体我们要学会多角度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一般可以从正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称为俯视图)三面观察。 例2、请你画出图中的各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练习2: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三、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 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来实际操作,加强空间想象的能力,体验立 1 1 2 3 ⑴ 1 2 3 ⑵

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例 3、如图,左边的图形可能是右边哪些图形的展开图? 通过观察或进行实际的操作,不难得到结果:⑴b ;⑵c ;⑶a . 练习3:你能画出几中正方体的展开图?请画出几种来。 四、 图形的旋转: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是几何元素之间的基本转化关系,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例4、如图,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⑴ ⑵ ⑶

多姿多彩的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多姿多彩的图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立体图形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 A .正方体 B .三棱柱 C .长方体 D .圆锥体 2.若一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俯视图圆,则这个图形可能 A .圆柱 B 球 C 圆锥 D 三棱锥 3.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锥 C . 圆柱 D .圆锥 4.你看这位 可爱吧!表面展开平面图形是的是 ( ) A . 圆柱 B . 棱锥 C 圆锥 D. 球 5.如图是一个正方形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 、B 、C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形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内的三个数依次为 ( ) A. 1,2-,0 B. 0,2-,1 C. 2-,0,1 D 2-,1,0 6.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实物几何体,不可能看到的视图 是( ) 7.将一个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 到的几何体是( ) 8.下列图 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 9.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 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10. 小丽制作了一个对面图案均相同的 正方体礼品盒(如下左图所示),则这个 正方体礼品盒的平面展开图可能 是( ). 二.填空题 1.棱柱的面与面相交成 _________;点动成 ;线 动成________;面动成______; 2.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 3. 指出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物体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4.图中的几何体由 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成 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 个点. 5.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 ,B ,…,F ,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是 、 、 。

图形创意题目集

目录 任务一---基本元素创意设计 理论支持----图形和图形创意 1. 1 图形·····························································································1. 2 现代图形设计·················································································1. 3 图形创意理念················································································· 任务二---单形元素想象创意设计 理论支持----图形创意的思维和创意的发掘 2. 1 图形创意的思维基础 ·······································································2. 2 图形创意的思维模式 ·······································································2. 3 图形创意思维的发掘 ······································································· 任务三---特定元素视觉想象 理论支持----图形创意的形式 3. 1 图形符号·······················································································3. 2 图形形式的创造 ·············································································3. 3 构形与转换····················································································任务四---正负形创意设计 理论支持----图形创意的组织 4. 1 图形的形态和特征 ··········································································4. 2 构形和组织····················································································4. 3 图形创意的程序··············································································4. 4 色彩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