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外国法制史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5
外国法制史复习提纲精要
古希腊法
古希腊法复习要点概述:
1.古希腊民主制度:四次改革及其要点
2.特色法律制度:如陪审制度,陶片放逐法
3.对古希腊法论述与评价:如古希腊法的特点、民主制度的特点等
罗马法
罗马法复习要点:
1.罗马法的发展特点:如市民法、万民法与裁判官法的分化与统一;罗马法学家的作用等2.《国法大全》及其组成内容、编篡时间与人物
3.罗马私法要点(略)
4.罗马法的重要历史地位
英国法
英国法复习要点:
1.普通法、衡平法的定义、特点、重要原则
2.英国法特色制度:如信托制、对价、陪审制度
3.英国宪法原则、渊源、历史发展等内容
4.英国行政法制度特点
5.英国法的土地所有制
6.英国刑法对罪行的分类
7.英国法院组织结构
8.英国法的历史地位
美国法
美国法复习要点:
1.美国宪法,原则,发展特点
2.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3.美国行政法特点
4.美国经济立法:反垄断法
5.美国法院系统
6.美国民事与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与区别
7.美国法的历史地位
德国法
德国法复习要点:
1.德国三部宪法,各自内容与特点
2.德国行政法及其诉讼制度特点
3.德国民法典及其内容、特点
4.德国1871年刑法典、1915年刑法典的特点与内容5.德国经济刑法
6.德国宪法法院制度与多元司法制度
7.德国法的历史地位。
《外国法制史》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印度出现最晚的宗教法是( D )A.耆那教法B.婆罗门教法C.佛教法D.印度教法2、古代雅典伯里克利在促进民主制方面的改革措施之一是( D )A.建立陪审法院B.制定贝壳放逐法C.建立不法申诉制度D.实行公职津贴制度3、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决定首相人选的是( A )A.皇帝B.选民C.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4、俄罗斯早期的法律汇编是( D )A.巴西尔法典B.俄罗斯帝国法令全集C.法律全书D.罗斯真理5、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是( B )A.1791年宪法B.1793年宪法C.1795年宪法D.1848年宪法6、在英国被称为“商法之父”的法官是( B )A.西蒙B.曼斯菲尔德C.布拉克斯顿D.奥斯丁7、近代第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刑法典产生于( D )A.1791年B.1804年C.1808年D.1810年8、《汉穆拉比法典》宣扬君主的权力来源于( D )A.军队B.全体自由民C.贵族D.神9、被恩格斯称为“传播于世界各大洲的惟一的日耳曼法”是指( A )A.英国法B.法国法C.德国法D.意大利法10、西欧大陆法律最分散的时期是( B )A.公元5~8世纪B.公元9~11世纪C.公元12~15世纪D.公元16~18世纪11、大陆法系著名法典中有“现代学说汇纂”之称的是( B )A.法国民法典B.德国民法典C.普鲁士民法典D.奥地利民法典12、中世纪欧洲三大法律是罗马法、日耳曼法和( A )A.天主教会法B.商法及海商法C.城市法D.地方习惯法13、《康梭拉多海商法典》编纂于( D )A.罗德岛B.阿马尔菲C.奥内隆岛D.巴塞罗那14、根据日耳曼法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关系适用( A )A.日耳曼法B.罗马法C.教会法D.可在日耳曼法与罗马法间任选其一15、被视为中世纪城市市民自由“保护神”的是( D )A.天主教会B.国王C.行会D.特许状16、特伦托公会议确立的一项重要婚姻法律制度是( A )A.结婚必须举行宗教仪式B.夫妻之间不平等原则C.四亲等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D.禁止离婚17、日本最早的武家法典是( C )A.《公事方御定书》B.《御定书百条》C.《御成败式目》D.《大宝律令》18、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 C )A.议会制B.总统制C.半总统半议会制D.君主立宪制19、美国宪法第22条修正案对总统连任问题的规定是( B )A.不能连任B.可连任一次C.可连任两次D.可连任三次20、英国最早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完全同等的遗嘱能力的法律是( D )A.1837年《遗嘱法》B.1938年《遗嘱家庭抚养法》C.1952年《家庭抚养法》D.1935年《已婚妇女和侵权行为法》21、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C )A.一开始就是由选民间接选举B.一开始就是由选民直接选举C.先是间接选举,后改为直接选举D.先是直接选举,后改为间接选举22、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是( D )A.法国B.德国C.英国D.意大利23、英国中世纪规定“非经合法裁判不得逮捕、监禁、放逐及没收财产”的法律文件是( B )A.威斯敏斯特条例B.大宪章C.麦顿条例D.克拉灵顿敕令24、依伊斯兰法,可以遗嘱处分遗产的最大份额是( A )A.1/3B.一半C.2/3D.全部25、马克思所说的英国“血腥立法”,主要惩治( D )A.叛逆者B.抢劫者C.盗窃者D.流浪者26、中世纪欧洲三大法律渊源是指日耳曼法、罗马法和( A )A.天主教会法B.商法及海商法C.地方习惯法D.城市法27、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的主要内容是( A )A.宣布天主教仍为法国的国教B.成立巴黎高等法院C.废除决斗D.规定对重罪不得赦免28、最早的一部国家商法典产生于( D )A.法国B.西班牙C.意大利D.丹麦29、确立英国法官终身制的宪法性法律是( B )A.《权利请愿书》B.《王位继承法》C.《议会法》D.《人身保护法》30、最早产生社会立法的国家是( 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31、法国1795年宪法所规定的督政府的产生方式是( C )A.选民直接选举B.选民间接选举C.立法会议选出D.各党派协商32、最早产生独立的行政法院体系的国家是( A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33、美国总统权力中无需得到参议院批准的是( D )A.缔结国际条约 B 任命部长C.任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D.发布行政命令34、1889年日本制定帝国宪法参照了( D )A.1791年法国宪法B.1814年法国钦定宪章C.1850年普鲁士宪法D.1871年德国宪法35、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根本法是( A )A.《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B.《保护德意志人民紧急条例》C.《保护人民与国家条例》D.《禁止组织新政党的法律》36、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认联邦拥有“默示权力”的判例是( D )A.马伯里诉麦迪逊案B.斯威福特诉泰森案C.埃里铁路公司诉汤普金斯案D.麦卡洛诉马里兰州案37、美国保留民法法系传统的州是( C )A.缅因B.得克萨斯C.路易斯安那D.新墨西哥38、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促进资本集中,限制竞争B.日本发展最快的一个法律领域C.以众多的单行法的形式存在D.大都立有罚则39、日本二次大战后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是( B )A.民法B.经济法C.刑法D.诉讼法40、领导日本起草旧民法的法学家是( A )A.保阿索那特B.康巴塞雷斯C.穗积陈重D.劳埃斯拉41、被恩格斯称为“启蒙的、宗法制的专制主义的法典”是( C )A.《奥地利民法典》B.《查士丁尼安法典》C.《普鲁士民法典》D.《撒克逊法典》42、世界上最早颁布专利法的国家是( B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3、宣布联邦享有“默示权力”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是( B )A.马伯里诉麦迪逊案B.麦卡洛诉马里兰州案C.斯威福特诉泰森案D.埃里铁路公司诉汤普金斯案44、20世纪20年代英国法律采用的关于财产的新的分类是( D )A.“对人财产”和“对物财产”B.“人的财产”和“物的财产”C.“物权财产”和“债权财产”D.“动产”和“不动产”45、德国最早规定无过失责任的单行法是( A )A.普鲁士铁路法B.帝国责任法C.不幸事故保险法D.工业条例46、规定总统权力“具有王权的一切特性”的法国宪法是( B )A.1791年宪法B.1848年宪法C.1875年宪法D.1852年宪法47、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产生的方式是( C )A.始终是选民直接选举B.始终是选民间接选举C.先是间接选举,后改为直接选举D.先是直接选举,后改为间接选举48、被称为日本“经济宪法”的立法是( A )A.禁止垄断法B.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法C.不正当竞争防止法D.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49、根据法国现行宪法,行使违宪审查职能的机关是( A )A.宪法委员会B.国民议会C.最高法院D.宪法法院50、按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规定,解决州与州之间争端的机关是(B )A.联邦行政法院B.联邦宪法法院C.州高级法院D.州宪法法院51、《汉穆拉比法典》中一半左右条文的规定是关于( C )A.国王权力B.法院与诉讼程序C.财产和契约D.婚姻家庭和继承52、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典是( C )A.那罗陀法典B.布里哈斯帕提法典C.摩奴法典D.述祀氏法典53、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时代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B )A.五百人会议B.民众大会C.执政官D.陪审法院54、无因管理在罗马债法中属于( B )A.契约B.准契约C.私犯D.准私犯55、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改革中颁布贝壳放逐法的执政官是( B )A.梭伦B.克里斯特尼C.阿菲埃尔特D.伯里克利56、迄今为止世界上保留最为完整的一部奴隶制成文法典是( C )A.乌尔纳姆法典B.苏美尔法典C.汉穆拉比法典D.摩奴法典57、古印度的原始种姓中主要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活动的种姓是( C )A.首陀罗B.婆罗门C.吠舍D.刹帝利58、目前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D )A.汉穆拉比法典B.摩奴法典C.十二表法D.乌尔纳姆法典59、第一部官方的罗马皇帝敕令汇编是( A )A.狄奥多西法典B.格里哥安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里普利安法典60、作为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蓝本的罗马《法学阶梯》的作者是( D )A.保罗B.伯比尼安C.乌尔比安D.盖尤斯61、英国中世纪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是( A )A.普通法B.衡平法C.制定法D.习惯62、引起罗马法复兴热潮的契机是发现了( C )A.《查士丁尼法典》原稿B.《法学阶梯》原稿C.《学说汇纂》原稿D.《查士丁尼新律》原稿63、公元9~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D )A.个人主义原则B.团体本位原则C.属人主义原则D.属地主义原则64、注释法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阿佐B.巴尔多鲁C.伊纳留D.华卡雷斯65、借贷契约在罗马债权中属于( B )A.口头契约B.要物契约C.文书契约D.合意契约66、查士丁尼安时代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 B )A.配偶B.直系卑亲属C.直系尊亲属D.婚生兄弟67、法兰西王国由官方编纂完成的习惯法汇编是( B )A.诺曼底大习惯法典B.巴黎习惯汇编C.圣路易习惯汇编D.波瓦西习惯集68、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的君主是( A )A.爱德华一世B.爱德华三世C.享利二世D.享利八世69、建立治安法官制度的英国国王是( A )A.爱德华一世B.爱德华二世C.爱德华三世D.享利二世70、12~13世纪研究和传播罗马法的中心在( B )A.热那亚大学B.波伦亚大学C.罗马大学D.那不勒斯大学71、按天主教教阶制,教皇的产生方式是( C )A.世袭B.皇帝任命C.天主教选举D.全体教职人员选举72、伊斯兰法规定:妇女继承的数量是男子的( A )A.1/2B.1/3C.2/3D.4/573、教会法对资产阶级法律影响最大的是( B )A.刑法B.婚姻家庭法C.诉讼法D.国际法74、编纂《阿拉利克罗马法辑要》的国家是( C )A.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西哥特王国D.东哥特王国75、美国联邦宪法正式生效于( C )A.1777年B.1787年C.1789年D.1791年76、伊斯兰法关于女子继承权正确的说法是( C )A.继承份额相当于男子的1/3B.继承份额相当于男子的2/3C.继承份额相当于男子的一半D.无继承权77、英国创设最高法院的法律是( C )A.1832年改革法案B.1852年普通法诉讼条例C.1875年司法条例D.1893年刑事诉讼法78、美国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是( B )A.宪法本文B.宪法修正案C.宪法惯例D.总统行政命令79、被誉为19世纪“德国法律科学的集成”的是( C )A.普鲁士民法典B.德意志帝国宪法C.德国民法典D.德国刑法典80、根据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之规定,内阁直接对之负责的机关是( B )A.帝国议会B.天皇C.元老院D.枢密院81、19世纪法国规定假释制度的法律是( C )A.1810年刑法典B.1808年刑事诉讼法典C.1885年累犯防止法D.1885年惩治累犯法82、美国统一商法典中篇幅最大的部分是( C )A.总则B.商业票据C.买卖D.担保交易83、20世纪40年代美国颁布的史密斯法是指( D )A.《共产党活动管制法》B.《劳资关系法》C.《管制颠覆活动法》D.《外侨登记法》84、在美国的反垄断法中,规定禁止法院在审理劳资纠纷中滥用禁令,压制罢工的是( B )A.谢尔曼法B.克莱顿法C.联邦贸易委员会法D.鲁滨逊一帕特曼法85、宪政发展史上被誉为“近代宪法之母”的国家是( C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二、多项选择题1、雅典民主制是通过多次宪法改革才形成和巩固起来的,这些改革是(ABDE )。
外国法制史复习纲要1.产生与发展〔了解〕2.重要法律文件3.主要内容4.特点5.地位影响第一章:楔形文字法一.楔形文字法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有自己的特征,以《汉姆拉比法典》为代表法典,对人类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楔形文字法的产生:《乌尔纳姆法典》第一部成文法典●楔形文字法的发展《汉穆拉比法典》基本内容2.社会结构: 等级制度1、自由民:阿维鲁与穆什凯努2奴隶3.婚姻、家庭、继承法●婚姻:以契约为基础的买卖婚姻制度●继承:家内继承原则●家庭结构:家长制⏹契约种类主要有买卖借贷租赁承揽寄存合伙雇佣等⏹法典还极重视对借贷关系的调整,对借贷利息等具体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法典涉及的犯罪主要有:国事罪、侵犯人身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侵犯婚姻家庭的犯罪、诬告罪、伪证罪、职务犯罪◆还保留了同态复仇的氏族习惯●宗教向世俗发展特点◆维护汉穆拉比王的专制统治地位◆确立自由民对奴隶的绝对统治权和支配权表达了团体本位思想:A.法典赋予公民权利时,强调以对国家和公社履行义务为前提B.个人的权利义务与公社团体成员资格相联系4.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基本特点1.法典的结构比较完整,一般采用序言、正文、结语三段式体例。
2.法典内容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法的基本领域3.法典缺乏抽象原则〔具体规定〕历史地位楔形文字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个法系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而且代表着人类成文法律的开端第二章:印度法:略:〕自己看看书读读故事吧我〔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标准性法律文件〕〔一〕吠陀〔知识〕:共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x婆吠陀》〔二〕法经:用以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附属于吠陀主要有《乔达摩法经》《阿帕斯檀跋法经》《涅达耶那法经》《伐悉私陀法经》《毗湿奴法经》〔三〕法典《摩奴法典》: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规定了种姓制度。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极其重要第九章英国法一、法律渊源(一)普通法形成: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统一司法机构的建立1、普通法院制度↗民事诉讼高等法院(私人民事案件)僧侣贵族\↗御前会议御前会议↑↘王座法院(刑事和国王民事案件)高级官吏/↘理财法院→理财法院(皇室财政税收案件)2、亨利二世司法改革(1)1179年,温莎诏令将巡回审判改为定期永久性制度(2)1166年,克拉灵顿诏令建立由陪审团参与审理的刑事司法制度(3)1176年,诺桑普顿诏令建立由皇室法官进行调查的刑事司法制度(4)1179年,大巡回审判诏令基本原则:遵循先例主要特征:程序先于权利(二)衡平法形成:社会经济关系快速发展普通法自身缺陷:1、保护范围有限,由令状确定2、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形成,内容僵化3、以损害赔偿为主,救济方法有限(三)制定法种类:欧洲联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二、宪法(一)渊源: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判例(二)宪法性文件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臣民权益,成为《权利法案》的典范)1628年《权利请愿书》(重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及对臣民权利的允诺)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性质:奠定君主立宪制政体的重要宪法性法律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内容:1、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实施或终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款;不得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不得滥施酷刑和罚款2、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3、议员在国会地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会以外任何机关的询问1701年《王位继承法》1911年与1949年《议会法》(三)基本原则:议会主权原则;分权原则;责任内阁原则;法治原则(四)特点: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延续性英国宪法的内容很不确定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三、信托制(一)概念:财产所有人为了第三人的利益,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的制度(三)受托人的权利:有权按自己的意愿管理信托财产有权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出售信托财产并进行投资有权按规定取得报酬(四)受托人的义务:按规定将将信托财产的收益交给受益人,以公正态度对待各受益人定期向受益人提供充分的收支账目报告除非得到委托人或法院许可,不得把自己的职权委托他人行使不得从所经营的信托财产中牟利,不得购买信托财产始终善意地为受益人的利益进行管理四、对价制度(一)概念: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或,为了使对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二)原则:对价无需相等过去的对价无效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平内尔原则(部分免除无效)不得自食其言原则(衡平法上之禁止推翻/承诺禁反言)第十章美国法一、《独立宣言》时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内容: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暴行宣布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影响:鼓舞和推动美国乃至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日后诞生的美国宪法奠定政治和思想理论基础二、《邦联条例》时间: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3月1日起生效内容: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中央政府的权力小,各州的权力大,保留各自主权国会采取一院制三、《联邦宪法》时间:1787年9月15日通过草案;1789年3月4日起生效基本原则:1、分权原则以列举方式授予联邦权力:联邦立法权;联邦司法权;外交权;军事权货币与度量衡;设立邮局;征税与计划福利;保障著作和发明专有权;接纳新州与管理州际事物;提出宪法修正案与修正宪法以禁止性条款规定各州不得行使的权力2、制衡原则(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3、限权政府原则影响:是美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美国宪法所设计的制度对很多国家产生了影响四、法院组织(一)联邦法院/首席法官地区法院→(巡回)上诉法院→最高法院—8名法官联邦专门法院↗(二)州法院基层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五、美国法与英国法的联系与区别同:法律渊源相同;法律分类一样;法律风格一致;重视法律程序;法官作用突出异:因地制宜移植改造外来法;法律体系实行一国双轨多元制;制定法和判例法具有极大的伸缩性;重视成文法的制定和作用;独创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六、美国法律地位成为普通法系中与英国法并驾齐驱的又一代表性法律制定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中所体现的分权、制衡、法治原则奠定资产阶级宪法基本格局首创违宪审查制度,开创宪法监督和保障制度的先河,推进宪政制度的发展创造立法与司法的双轨制,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提供经验刑法率先创造缓刑制度,将教育刑观念和人道主义观念引入刑法改革第十一章法国法一、《人权宣言》[背景无需记忆,仅作理解之用]背景:18世纪启蒙思想传播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爆发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8月26日国民会议通过性质:法国大革命中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内容:集中体现启蒙思想家思想人权:天赋人权(卢梭)政权:主权在民(卢梭);三权分立(孟德斯鸠)法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罪刑法定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影响:推动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宪法与法制发展起到先导作用对法国乃至世界人权、公民权和权力分立等观念和法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1793年宪法》背景: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君主立宪统治外国法制史重点第3 页共8 页比较完整确立了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权利平等;所有权不可侵犯;契约自治;过失责任原则保留着旧制度的若干内容:维护父权制家庭的传统;重新确立夫权;有限的离婚自由;未给予非婚生子女完全平等的地位体例上继承罗马法传统,内容上注重实际效用影响:上承罗马法基本精神与内容,下接《德国民法典》统一法国民事法律,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巩固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经济基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立法范本七、法国法与大陆法系[翻阅课本第272页]八、英美法系(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翻阅课本第181页]重要第三章古希腊法一、德拉古立法时间:公元前621年内容:能够自备武装者才享有公民权将贵族会议选拔官吏改为公民抽签选举组成一个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四百零一人议事会评价:维护贵族利益,开启雅典成文法发展二、梭伦改革时间:公元前594年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以拥有的财产为标准重新划分公民的等级,废除贵族政治上的世袭特权设立陪审法庭和四百人会议采取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废止德拉古法,创立遗嘱继承制度评价:改良主义的民主革命三、克里斯提尼改革时间:公元前509年内容:根据地域原则重新划分居民。
司考外国法制史笔记:英国法第一节英国法的形成与演变一.英国封建法律体系的形成1066—17世纪中期1.普通法的形成1 诺蔓征服形成普通法发展的特殊政治经济条件2 统一的司法机构的建立——历史英国史孟引;英国封建社会马克尧;法制史英国法制史程汉大;普通法的历史基础密尔松..Britain不列颠;Anglo-land英格兰3 英国的历史发展①最早进入文明的凯尔特人——爱尔兰主体民族②罗马人恺撒征服高卢后;占领不列颠南部③日耳曼人蛮族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崩溃——欧洲一部落布列吞人是凯尔特的一支④盎格鲁撒克逊进入英国;并建立政权;形成七个王国;到公元十世纪统一⑤公元十一世纪;丹麦入侵不列颠⑥1066年;法诺曼底公爵威廉争夺王位;征服并夺取英国王位..贤人会议;“王在法下”——威廉一世一方面宣布保留被征服地原有制度;另一方面带来了诺曼底统治时期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逐渐形成了进行直接管理的金字塔式结构..“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最终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制;为普通法形成奠定政治基础..向领主征税;颁布“末日审判书”征税权在英国历史发展中十分重要;对土地进行调查清册..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王权巩固;也是了解地方习惯法的过程在强大的王权支持下建立:A威廉一世建立“御前会议”;由僧侣贵族及高级官吏组成;性质——既是国王的咨询机关;同时也行使着部分立法、行政、司法职能..最初分离出来的是理财法院;又称棋盘法院;专门处理涉及皇家财政税收的案件..以后又从御前会议中分离出民事诉讼高等法院和王座法院;前者专门处理有关契约侵权行为等涉及私人利益的案件;后者专门审理刑事案件和涉及国王利益的民事案件..为扩大皇家法院的管辖权;派出巡回法官到各地巡回审判B亨利一世时期;以国王名义继续派出巡回法官;继承威廉统治措施C亨利二世时期;1179年温莎诏令颁布;使巡回审判定期化、制度化;巡回法官代表王权监督地方;进一步了解地方习惯法;收集整理典型案例或通过自己的审判形成重要原则;1166年颁布克拉灵顿诏令和1176年颁布诺桑普顿诏令;由此建立由陪审团参与审理和由皇家法官进行调查的刑事司法制度;1179年的大巡回审判诏令;由一个十二名当地居民自由民或骑士组成的陪审团参与审理;排除僧侣;使司法权进一步控制在王权下;陪审团按照习惯法理解为巩固司法权;与教会达成妥协;教会法中存在教权与王权的动态之争..威廉:尊重教会权利;允许并承认教法;教权重要指标有教皇谁任免、主教大主教谁任免、教会司法权与世俗司法权孰轻孰重;禁止教会法院对世俗法院行使管辖权——通行于整个英格兰的习惯法以判例法形式出现普通法2.衡平法的兴起衡平即救济1 社会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12、13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新的法律关系的出现2 普通法自身缺陷:保护范围有限;内容僵化;救济方法有限——令状制度:令状是国王发给地方领主的司法命令;其颁布具有滞后性:“国王无过错”;大法官精通罗马法是国王良心的看守人中世纪谚语3 大法官救济:最初;依据公平、正义、良心、亲自审判;后来;衡平法院——衡平法的出现以判例法为形式3.制定法的发展成文法——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以明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法律规范1 制定主体国王立法2 国家机关即国会;根据大宪章;召开由僧侣贵族参加的大会议;并首次允许骑士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成为英国国会的雏形;对国王权力的限制约束;限权的产物从1343年起;国会分为上下两院二.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法的变化17世纪中期—19世纪30年代——总的发展趋势是旧瓶装新酒;内容变化;形式无突破1.国会立法权得到强化;制定法地位提高;比例提高但未突破原有形势2.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3.普通法和衡平法在内容上得到充实;并被赋予资产阶级的含义三.19世纪法律改革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产业革命;经济发展产生政治民主化和诉讼程序简化的要求1.对选举制的改革2.制定法数量大增;地位提高3.对法院组织和程序法进行改革;1875年生效的司法法颁布的影响四.现代英国法的发展20世纪初以来英国整体地位下降;政治民主化要求日涨;欧共体出现1.立法程序简化;委托立法大增2.选举制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民主化的社会思潮3.社会立法和科技立法活动加强4.欧盟法成为英国法的重要渊源;二战后两大法系融合趋同第二节英国宪法一.渊源——基本组成部分:一系列宪法性法律文件;实践中形成的若干不成文宪法惯例;宪法判例1.宪法性法律1 1215年自由大宪章——封建主与国王斗争的产物;限制王权;并非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但毕竟成为后世权利法案典范①内容:限制王权;国王不经过僧俗贵族参加的大会议则不得征税征税合法化原则;承认贵族教会的一些封建特权;保护保障臣民的权利和自由②意义: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规范;大会议国王征税要受到监督和限制;为后世继承2 1628年权利请愿书;重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及对臣民权利的允诺..查理一世强制借债;与国会发生冲突;国王签署此书;国会拨给国王35亿英磅;但第二年即解散国会3 1679年人身保护法;反映反英王的辉格党的利益;真正英国资产阶级宪法的起始;交换条件是王位继承权;在司法审判中如何保护被拘禁者权利;限制非法逮捕和拘禁;保障臣民主要是辉格党人合法权益;未规定实体权利;只是程序性的保障——意义:为日后英国逐步建立资本主义审判制度提供法律基础;保障臣民合法权益;被视为人权的基本保障和宪法的基石4 1689年权利法案;用国会权力压制国王权力;基本内容是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建立君主立宪制;形成英国宪法基本原则——议会至上原则;法院独立原则;资产阶级法治和资产阶级权利自由不得侵犯的原则;分权原则等5 1701年王位继承法6 1911年和1949年议会法;规定议会如何工作;限制上议院的权力;扩大下议院的权力;实质是扩大政府权力;削减议会权力2.宪法惯例1 有关国王的宪法惯例: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不能为非——国王不对任何国家决政承担责任;也不参与其决策2 关于首相的宪法惯例:首相主持内阁政务;首相组阁——英国政府外延大于内阁;内阁主要大臣有20左右个人;其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四五个人3 有关内阁与议会关系:内阁失去议会众议院信任要全体辞职;内阁首相可以下令解散议会众议院重新选举;1742年;首相沃波尔首创内阁向下议院负责的先例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如果下议院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内阁必须集体辞职;或者通过英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如果新选出的下议院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内阁必须辞职3.宪法判例二.基本原则1.英王统而不治的原则2.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3.责任内阁制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4.法治原则——英国宪法学家戴雪认为:如果由行政法和行政法院来管辖行政违法行为;那就是赋予政府以特权;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承认有行政法;反对法国双轨制;认为其只能助长政府权力5.分权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并不严格三.特点1.极强的历史延续性2.不成典性;并非无成文文字;而是无宪法典3.柔性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及其效力与普通法一样——目前宪法发展:非观念束缚;而是利益结构的调整第三节英国法的渊源一.普通法1.概念:广义12世纪后通行于英格兰的法律;狭义12世纪后;由英格兰皇家法院创制适用并发展的法律;从比较法角度以英格兰为主要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2.原则:1 遵循先例原则基本原则——欧洲法院对所有英国法院有约束力;上议院的判决对所有英国法院有约束力;上诉法院的判决对所有下级法院有约束力;高等法院的判决对所有下级法院有约束力;所有下级法院均受高级法院判决的约束2 程序先于权利基本特征——研究英国法的一把金钥匙“没有程序的救济就没有权利的实现”:一项权利能否得到保护;首先要看当事人所选择的程序是否正确;如果程序出现错误;其权利就得不到保护①什么是程序——首先;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其次;选择一个使被告可以出庭的形式;第三;选择一个对付被告拒绝出庭的形式;第四;选择一个采取缺席判决的形式;第五;要熟悉辩论的规则;第六;要确立是否请陪审团参加法律敎育网②什么是权利——与其说于宪法;不如说于法院判决;换句话说;臣民是否有权利;取决于是否与救济方法③如何理解程序优于权利——普通法的内容只是一些诉讼程序;它依赖于国王的令状;程序依令状不同而不同;权利依赖于诉讼程序的存在;当事人的首要问题是要皇家法院同意受理;因此;必须在现存令状中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诉讼程序规定不同的诉讼方法;意味着程序的错误必然导致权利的丧失3 这一原则如何形成——直接化的统治;特有的令状制度的出现及进一步定形;日耳曼对抗性诉讼;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渊源和基础思维方法:大陆法系演绎推理;而英美法系是归纳推理——“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4 对英国法的影响:影响英国法体系的庞杂性;没有理论框架;英国法是熟悉诉讼程序的法律实务者的法律;英国法学家重视程序而轻视理论;影响英国法的公法令状性质和双重结构普通法和衡平法双轨运行并行于同一河道中的亮股水流——梅特兰;影响英国法的独特的法律部门和法律概念;影响英国法的连续性;即保证其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连续性的两次挑战是罗马法复兴运动和19世纪法典编纂运动二.衡平法1.概念:从14世纪起;由大法官在审判实践中以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旨在弥补普通法不足的判例法2.特点:诉讼程序简单;大法官发挥重要作用;其命令具有强制性;衡平法的调整对象补充普通法的不足;英美法受罗马法万民法影响的重要表现三.制定法1.种类:欧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2.制定法和判例法的关系:制定法数量少;效力高;作用大;但其内容需要判例法加以补充;其解释也必须借助于相应判决的制定第四节英国刑法及其学说史一.刑法的历史发展——地域上: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适用的刑法;法系上:具有普通法系特点的刑法..英国刑法渊源主要表现为普通法1.14世纪;英国形成判例;重罪与轻罪的犯罪体系2.19世纪;国会制定一系列刑事立法;但英国一直未形成具体的系统的刑法典;在犯罪方面;为适应新政治经济变化和资产阶级学说的兴起;出现了一些进步;如犯罪主体只能是人;犯罪者必须有犯意;无犯意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刑法只惩罚犯罪行为;不惩罚犯罪精神.19世纪刑法改革后;逐步走向轻刑化;假释;创立缓刑制度;颁布未成年人犯罪法..二战前;刑罚种类有自由刑、死刑、笞刑、缓刑、苦狱和罚金3.二战后;刑法修改委员会到法律委员会..促进刑法法典化;但迄今仍无专门的刑法典..改革:犯罪方面;1967年刑事法令废除三分法;但判例法仍存在;从程序角度犯罪分为三类;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秩序罪;对人、财产、其他的犯罪;刑罚方面;废除肉刑;宣布永远废除死刑二.英国刑法思想1.霍布斯——古典自然法的代表人物..刑法属于成文法之列;凡法律所禁止的言论或行为是恶;法律所规定而不执行的也是恶;恶是犯罪的前提;划分罪与非罪是以国家法律作为衡量标准的;最严重的犯罪有藐视法庭等;刑法是国家统治者根据人们对法律的禁与令的为与不为;强调对罪犯的教育与管教2.洛克——古典自然法的代表人物..政府论..对刑法思想的贡献有:强调罪行法定;阐述正当防卫理论;并举例阐述其条件与内涵自己生命安全受到直接侵犯;来不及诉诸法律;强调私有财产权;公民有自卫权和反抗权3.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家..发展孟德斯鸠等人的罪行相适应原则;创造性的论证了犯罪补偿原则等第五节财产法英国法无独立的民法部门;也就不会有统一的商法;而是三法:财产法、契权法和侵权行为法..大致相当于大陆法系的物权法;但范围更小;侧重于不动产..一.地产制整个财产法的最复杂的问题1.英国财产法的独特制度..诺曼征服后;国王拥有全国的土地;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者..2.地产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所有权;是在地产上的各种权益;与大陆法系的不动产所有权不同..3.不动产Real Property——Immovable Property来自对物诉讼actio in rem;这种诉讼要求收回实体的、特定的物;动产Personal Property——Movable Property来自对人诉讼actio in personam;这种诉讼要求特定人针对现占有人归还原物或赔偿损失..不动产主要是土地;但不包括租借地..4.在1925年之前英国的地产权:1 占有地产权和将来地产权2 残留地产权和复归地产权:都属于将来地产权..当存在复归地产权时;土地最后归还土地的授予人或其继承人;而存在残留地产权时;土地最终会转到第三者手中3 完全保有地产权和租借地产权:前者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不限继承地产权最接近于大陆法系土地所有权的一种、限继承地产权、终生地产权..后者是以契约形式规定的有条件即有一定期限的地产权;最常见的形式是定期租借权..租借地在英国被认为是动产..5.1925年;英国颁布六项财产立法;保留两种地产权即不限继承地产权和租借地产权..租借地产权的封建性减轻;地产拥有人及租借人只需交纳税款或租金;无需承担封建义务..6.地产制是带有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二.信托制英国信托制的前身是受益制;现代信托法基本上源于英国——受益制1.封建地产制使土地占有者必须承担沉重的封建义务——社会背景2.三个当事人:出托人地产拥有人;受托人中间人;接近于遗产执行人;受益人3.受益制在衡平法院保护下发展而来;故保留大量的衡平规则..衡平法院的法官根据公平、正义的原则;对当事人的权益给予适当的保护4.国王与国会达成协议;即受益制条例;取消消极受益制;积极受益制逐渐发展为信托制第六节契约法契约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财产流动起来;而契约是使财产流通的最好方法..一.契约法的演变1.财产法是古老部门;而契约法是新兴领域2.早期的普通法院只受理涉及土地的契约;而且要求这种契约必须具有书面形式、加盖印章;并有证人作证3.普通法院的法官们逐渐从非法侵害之诉中发展出违约损害赔偿诉讼令状;对口头契约等非正式契约进行保护、补救、救济4.出现对价制度5.17至18世纪;契约法远未完备;仍处于初级阶段6.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国契约法最终形成二.对价制度1.对价是盖印契约以外一切契约的必备要素;实际上是互有损失、互相得利;就是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或者说是为了使对方作出某些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有无对价是法院判断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契约;有无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根据..因单方诺言产生的纠纷;法官根据对价裁决..正予合同除非订立书面契约;否则无对价2.对价原则:1 对价无需相等:法院不问对价的大小;只关心对价的有无;但在现代英国已有所动摇2 过去的对价无效:所谓过去的对价即订立契约前已经履行的对价3 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4 平内尔原则:即债权人同意用归还部分欠款的办法来抵销全部债务的许诺不受法律约束;因为债务人未对此许诺提供新的对价;债权人可以追索余款5 不得自食其言原则:这是对对价制度的重要修正..一方作出许诺;对方确信此诺言并按诺言采取了行动;如果许诺者不履行诺言会造成明显的不公平;那么;该诺言就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第七节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是民事方面的行为;是私人之间的行为;其发展与普通法中的诉讼形式相连..侵权行为责任原则——一.过失责任原则1.与民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2.该原则以被告对原告的利益负有适当的义务为前提;如果被告未能尽到法律承认的适当注意的义务就是过失;由此过失对原告造成损害;被告须赔偿责任..在诉讼中;原告必须清楚地证明被告未能尽其适当注意的义务;即有过失;而且原告本人必须毫无过失..该原则在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非常流行;有利于刺激资本家的冒险精神二.比较责任原则——19世纪中后期;在过失责任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责任原则..它仍以个人的过失为基础;但在确定赔偿时;不仅要考虑被告的过失;也要考虑原告的过失;对双方的责任进行比较;根据双方过失的轻重以确定责任的大小..三.严格责任原则1.19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产生..依照过失责任原则和比较责任原则;原告必须证明被告确有过失;这对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受害者来说是极为困难的2.该原则的涵义:在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下;无论被告是否有过失;只要发生了损害事实;被告就必须负完全的赔偿..只适用于工商事故、高危行业、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这些领域;大量民事案件仍主要适用过失责任原则..3.原告只要能证明自己所受的侵害确由被告的行为造成;即可得到赔偿第八节诉讼法一.法院组织——英国实行双轨制..根据法律渊源的不同;创制法院系统..普通法与衡平法两大法院系统互不隶属;相互平行..一般情况下;遵循衡平法;但衡平法院不能干涉普通法院;除非普通法不能满足受害者的需求或社会发展的需要..1875年后衡平法院和普通法院合二为一;衡平法和普通法不再经纬分明;但仍能分辨..1.高级法院和低级法院级别1 英国的高级法院包括上议院和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又包括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皇家刑事法院..其中;上议院是实际上的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名为“最高”;却并非民刑案件的最高审级..大部分案件在上诉法院终审;皇家刑事法院是初审法院;审理重要案件..另外;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是英海外领地的最高上诉审级..2 低级法院包括郡法院和治安法院..后者的法官是门外汉;没有受过法律训练;是业余法官;无薪水;但后者只审理小事、小案件;并且有1至2名受过良好法律训练的职员..2.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审判的性质1 民事诉讼高等法院的王座法庭可行使一部分刑事方面的审判权2 根据请求额进行分工3 只有皇家刑事法院还在实行陪审制;大约有98%的刑事案件都由治安法院通过简易程序加以审判二.陪审制度Jury System1.英国陪审制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大小陪审团共存..其中;大陪审团负责起诉;小陪审团负责审理;但19世纪末;起诉工作交由警察;后来又出现检察官;遏制警察权力..2.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有权请求陪审团参与的仅限于欺诈、诽谤、诬告、非法拘禁案件3.陪审团的职责是就案件的事实问题进行裁决;设立陪审团的目的是让陪审团成员运用普通人的理解能力判断一个案件的事实..因此;陪审员必须是“门外汉”..4.对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允许上诉;法官只能在裁决的基础上做出判决5.陪审团的裁决在历史上必须是全体通过;现在一般案件只要求多数通过;但仍有些案件要求一致通过..6.美国陪审制应用更广泛;美宪法规定请求陪审团参与是公民的权利之一..三.辩护制度1.审判方式对抗制又称抗辩制;相对于纠问制职权制;法官主持开庭;对双方的动议和异议作出裁决;在法庭上只充当消极的仲裁人的角色;律师才是主角..2.律师制度:英国律师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律师的分工;有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两类..事务律师主要从事一般的法律事务;可在低级法院出庭;但不能在高级法院出庭辩护;出庭律师的主要职责是出庭为当事人辩护;可以在任何法院辩护;也称为辩护律师..由事务律师出面为当事人聘请辩护律师;出庭律师与当事人之间不直接发生联系..有时当事人还需要聘请皇家大律师QC..诉讼费用高..20世纪90年代;英国对律师制度进行许多改革;规定事务律师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也可以取得在高等法院辩护的资格..。
《外国法制史》巴比伦法楔形文字法: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6世纪适用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及毗邻地区的奴隶制法律规范的总称。
因此又称“两河流域法”。
一些西方学者把受《汉穆拉比法典》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归属为一个法系,称为楔形文字法系,或者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法系。
——名词解释世界上第一部保存较完整的法典是《乌尔纳姆法典》。
——选择《汉穆拉比法典》:前18世纪上半叶由古巴比伦第六王汉穆拉比颁布,两河流域法典中最著名的一部,世界上第一部保存较完整的法典。
选择《汉穆拉比法典》中的社会阶层:自由民(阿维鲁,享有完整权利的自由民;穆什钦努,不享有充分权利、失去公社社员身份的自由民,主要是佃农、王室附庸者)和奴隶。
——选择印度法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以种族和职业为基础的一种独特而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公元前11世纪左右,种姓制度基本形成。
整个社会分为四大种姓和种姓外的贱民。
四大种姓是僧侣贵族婆罗门、军事贵族刹帝利、平民吠舍和奴隶首陀罗。
——名词解释、选择阇提: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手工业部门猛增,自由民增多而奴隶减少,形成固定和排他性的职业团体,即阇提。
——名词解释对吠陀的注释,即《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奥义书》涉及宗教伦理道德,具有高度哲理性,囊括了婆罗门教法的核心内容,如梵天是世界最高主宰、轮回转世、“造业”等。
——选择《所闻经》、《家范经》、《法经》。
《所闻经》是关于祭祀仪礼的规定,《家范经》相当于教徒的家庭法规,《法经》相当于民事、刑事法规。
选择《律藏》、《经藏》、《论藏》。
《律藏》记载了释迦牟尼订立的寺院规条。
印度教法一般禁止不同种姓间通婚,尤其禁止逆婚——高种姓女子下嫁低种姓男子,逆婚生产的孩子属四个种姓之外的贱民。
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则为顺婚。
——选择希腊法雅典政制发展——选择(一)前621年,徳拉古(Draco)立法1、公民权取得的条件2、将贵族选拔官吏改为公民抽签选举3、成立公民选举产生的401人议事会。
外国法制史复习资料精简版1,美国法与英国法的共同点法律渊源相同,不严格区分公私法部门,重视法律程序,法官作用突出2,相异点(1)法律移植中的批判精神。
但美国对英国法的运用,以符合美国的国情为前提,对不适合本国国情的普通法规则不予适用。
(2)立法和司法双轨结构。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司法系统,联邦和各州各有不同的制定法和判例法。
(3)制定法的比重和作用较大。
美国不仅颁布了成文宪法,而且进行了大量的法典的编篡和法律的汇编工作。
(4)制定法和判例法更具灵活性。
美国联邦法院开创了具有解释宪法和违宪审查权的先例后,美国的制定法较之英国法更具有灵活性。
(5)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
如1787年宪法中对黑人奴隶用了“其他人口”一词,奴隶选民按3/5人口计算等。
3. 普通法系的形成普通法:指的是由英美国家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
它既区别于由立法机关创制的制定法,也区别于由衡平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衡平法。
4.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个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
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而逐渐走向消亡。
5. 《汉穆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穆拉比时期制定的,故又被称为“石柱法”。
《汉穆拉比法典》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之大成,标志着楔形文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6,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一)以英国为中心、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二)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三)变革相对缓慢,具有保守性(四)在法律发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五)体系庞杂,缺乏系统性(六)注重程序的“诉讼中心主义”(七)重视经验和实际应用(八)独特的概念术语和技术风格7,德国志联邦共和国刑法典的内容和特点重申和强调资产阶级罪刑法定原则,排除了类推增加了许多具有进步因素的条款和原则改革刑罚制度,废除死刑,实行轻刑规定了改善及保安处分制度答:采纳了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制度,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以严厉刑罚维护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镇压人民的反抗;严格保护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以专章规定宗教罪。
外国法制史复习材料一、绪论1、古代东西方法律的比主要区别:(1)古代东方,由于长期保留土地的公有制和原始社会的残余,法的发展十分缓慢,也比较简单、粗陋。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由于其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法律发展十分迅速,并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
(2)古代东方,法律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而西方,多数奴隶制国家采取了民主共和国或贵族共和国的形式,特别是雅典,其民主政治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3)古代东方法律中,宗教色彩(单一主神)比较浓厚,特别是在古代印度和希伯来,其法律与宗教合为一体。
而在西方,古代希腊和罗马后期的法律,基本上消除了宗教的影响。
它们不承认法律在宗教之下,而是以为法必须符全自然理性。
(4)古代东方,立法权多由君主一人执掌。
而西方法律渊源比较分散,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法律渊源中既有元老院的决议、法学家的著作,又有执政官的告示、民众大会的法律等共同点:(1)从法的渊源和表现形式看,都产生于习惯法,都带有神授色彩。
都历经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时期。
(2)从法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看,都是从不同角度维护奴隶制,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并带有一些原始社会的特点(如同态复仇)(3)从法律部门的分类看,都没有明确的划分,没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刑法规范多于民法规范。
(4)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看,大主要区别:(1)东方封建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国家法律总的来说比较集中统一;西方法律渊源则比较分教,不仅有教会法和世俗法之分,世俗法中也有习惯法、领主法、王室法、罗马法、商法、城市法等区分。
(2)中世纪东方刑法较发达,而西方私法关系较发达。
(3)中世纪东方,法律或与道德规范、或与宗教相重合;而在西方,法律与宗教是并列的,虽然在内容上互相影响,却彼此独立,形成教会法与世俗法并存的状态。
(4)中世纪东方一直未能产生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体系,西方则从11世纪开始,逐步形成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的城市法、商法和海商法。
外国法制史复习资料《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产生于公元前18世纪,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序言:主要涉及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具有神话色彩。
(2)正文:涉及社会各方面的法律关系,包括契约、租赁、借贷、债务、继承、雇佣、婚姻、处罚等多个方面。
(3)结语:对法典进行总结,并赋予其神圣的起源和权威性。
《摩奴法典》:是印度古代法的重要代表,是印度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法典。
它具有宗教、伦理和法律三重性质,其内容涉及社会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等方面。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产生于公元前449年,共10表,后增2表,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典。
它主要涉及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包括债务、财产权、家庭、继承、侵权等方面。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法典之一,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它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三部分,主要涉及财产权、家庭、继承、契约、侵权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日耳曼法:日耳曼法是在罗马法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古代法律制度,它主要涉及日耳曼人的社会习惯和法律制度。
日耳曼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际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主义和抽象概念。
日耳曼法的代表包括《西哥特习惯法》和《撒克逊习惯法》等。
教会法:教会法是在中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它主要涉及基督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规定和权利。
教会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信仰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繁琐的程序。
教会法的代表包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诏令》和《教会法大全》等。
商法:商法是在中世纪欧洲商业繁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它主要涉及商业交易、贸易和海运等方面的规定。
商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契约自由和私人财产权的重要性,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外法史复习资料2外国法制史复习题一一、填空题1、外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两部分和。
2、迄今人类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
3、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一部成文法典是。
4、楔形文字法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一般均采用、和三段论式的表述方式。
5、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
6、被认为是奠定“印度人永世不变的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圣典”的是。
7、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是。
8、佛教经典总称“三藏”是、和。
9、雅典第一部成文法是。
10、雅典的诉讼被分为和两种。
11、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是。
12、罗马五大法学家是、、、、。
13、罗马第一部官方敕令汇编(第一部官方法律汇编)。
14、罗马第一部“私人”法典是。
15、标志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的问世。
16、规定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使法学家的著作成为法律渊源之一。
18、日耳曼法的不动产所有权主要分为和。
19、日耳曼国家的大土地所有制形成以后,又通过、和不断巩固和扩大。
20、教会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
21、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伊斯兰法的根本渊源是。
二、名词解释1、楔行文字法2、种姓制度三、简答题1、《汉姆拉比法典》有那些主要特点?2、日耳曼法所规定的土地制度主要有那几种形式?外国法制史复习题二一、填空题1、英国法的三大法律渊源、和。
2、和是普通法形成的重要条件。
3、普通法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
4、英国的判决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即和。
5、哪个国家的宪法被称为“近代宪法之母”。
6、信托制源于。
7、英国的社会保障法源于。
8、英国的律师分为和两大类。
9、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改宪法的唯一形式是。
10、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托拉斯法的国家是。
11、美国第一部反托拉斯法是1890年国会制定的。
1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行政法产生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国家是。
13、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是。
二、名词解释1、普通法2、大陆法系三、简答题1、什麽是“遵循先例”?2、什麽是司法审查权?外国法制史第三次作业一、填空题1、德国被誉为“经济宪法”的是。
WESTERN LEGAL HISTORY: FINAL EXAMINATION STUDY GUIDESHORT ANSWERS: (5 questions for each, 20 marks in all)Socrates was a classical Greek Athenian philosopher. Credited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Western philosophy, he is an enigmatic figure known chiefly through the accounts of later classical writers, especially the writings of .his students Plato and Xenophon, and the plays of his contemporary Aristophanes.●Justice is the interest of the people●People have the benefit of laws, so agree to respect them●Disobedience of the law destroys the law and the state●Justice is a compromise: doing wrong or being wrongedPlato was a Classical Greek philosopher, mathematician, writer of philosophical dialogues, and founder of the Academy in Athens, the fir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He used to advocate that the king of a country should be a philosopher, but later changes his mind.●Human nature commits injustice whenever it is possible●Dominant class makes law for self●Proper role of law is ensuring the general benefitAristotle was a Greek philosopher, a student of Plato and teacher of Alexander the Great. His writings cover many subjects, including physics, metaphysics, poetry, theater, music, logic , rhetoric, politics, government, ethics, biology, and zoology. Aristotle believes in the function of the law and insists that rule of law is better than rule of men.●Public officials must cr itically study different cities‟ laws●The laws must be adapted to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of people●The character of law is …a kind of order‟, and the law also has a …compulsive force‟●Man has a natural instinct to live in orderly communities●Man‟s nature desires the best life he can get●Man is a “political animal”Cicero was a Roman philosopher, statesman, lawyer, political theorist, and Roman constitutionalist. He is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Rome‟s greatest orators and prose stylists.He is also considered as the ancient pioneer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nto three separate branches of government●Law is the bond, agreement and partnership of men.●The law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eason given of nature●Law is right reason in commanding and prohibiting●The natural social instinct is the source of law itself●Evil law is illegal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人人平等恶法非法ST. THOMAS AQUINASAquinas is an Italian priest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an influential philosopher and theologian inthe tradition of scholasticism. He advocates that the purpose of church is to pursue the supernaturalgood, that is, to know the god. Supernatural good is higher than the public good that the government pursues, so the church should be in command.托马斯的政治思想是神权政治论,其核心是上帝高于一切,一切服务于上帝。
他主张政治隶属于宗教,世俗服从于教会,皇帝受命于教皇,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宗教神学和教会的利益。
●God is the highest good and the cause of all things.●Human law is the effort of reasoning from the eternal laws.●The order of nature is the result of one god.SHORT DEFINITIONS: (5 questions, 4 marks for each, 20 marks in all)∙THE STATE (GOVERNMENT & RULERS)The state is an organized community living under a government.∙NATURAL LAWNatural law refers to the use of reason to analyze human nature and deduce binding rules of moral behavior.(Principles which are “naturally” right and proper)∙POSITIVE LAWPositive law is the term generally used to describe man-made laws that is set by political superiors to political inferiors●LAW (RULES) AND EQUITY (JUSTICE)普通法和衡平法Aristotle on Law and Equity.Equity: what is equitable is in fact just, not according to law; rather it is a …correction‟ of legal justiceLaw: law is a set of rules enacted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veloped from the custom which is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 as binding to all members.∙RULE OF LAWRule of law is the legal principle that law should govern a nation, as opposed to arbitrary decisions by individual government official s. That means RULE of LAW is the principle that every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is subject to the same laws.∙RULE OF MENRule of men is a society in which one person, or a group of persons, rules arbitrarily.∙LEGISLATION (STATUTES)Legislation is law which has been enacted by a legislature or other governing body, or the process of making it.A statute is a formal written enactment of a legislative authority that governs a state, city, or county.∙CUSTOM (ANCIENT LAWS)Custom is a rule of conduct in society, established by long use and binding those under it, and it derives itsforce from the tacit consent of the legislature and the people, and supposes an original, actual deed or agreement.TRUE AND FALSE: (15 questions, 2 marks for each, 30 marks in all)Greek political systemPolitical Structure of Ancient Greece•City-States: Greece then not a single nation-state–collection of city-states in the Mediterranean (Hellenic)•Athens: greatest city-state which dominated region–smaller cities still independent political entities (alliance)•Autonomy: each city-state could make own laws–decided their own policies, paid tribute ships or money•Greek Politics: cities varied in the political systems–kingships, tyrannies, oligarchies, democracies (Athens)Greek laws and writings古希腊奴隶制社会、特别是雅典城邦的法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