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2.2体验顺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第一单元平面素材的加工与集成第一节图像的获取课型:新课、实践课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图片的格式和类型。
3.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1.欣赏图片,并从图片中获取信息。
2.根据具体任务要求,确定需要获取的图片的格式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像和图片信息。
2.学会利用图像和图形帮助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3.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像与图形信息。
4.养成从官方网站下载的习惯。
教学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教学难点:能够针对具体任务需求,从多种渠道收集的图片进行筛选和评价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软件如ACDSEE、PhotoEditor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分类法、对比法教学过程:1、创设主题,引入新课有一篇语文课文叫《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美不美?生齐答:美。
你想不想亲眼目睹桂林山水的美吗?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图片(迫切希望,激发兴趣)(欣赏图片,感受祖国河山之美)2、图片的功能与作用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你认为哪些方法使你更能感受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为什么?生:图片比较直观、生动、形象从下面的图片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呢?多媒体展示:马路上的标志图、一幅漫画、一幅汶川地震的救援图、一张地图。
仔细分析图片,分组讨论多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每个题标和图片的功能。
总结:图片能够形象的表达错综复杂的抽象概念,引起人们的联想。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用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
目的:知道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和作用3、图片的类型知道了图片的用途,很多同学迫切地想获取图片。
我们都知道,获取的图片的大小有时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在放大图片时,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思考,异口同声:放大后可能不清楚了。
是不是所有的图片放大后都不清楚了呢?思考,不知道动手试一试将发到你电脑D盘的“桂林山水”和“马路路标”两幅图片设置成电脑桌面背景,看一看它们的变化个别同学可能遗忘了提示操作方法你有何发现?这是为什么呢?引导自学:位图和矢量图阅读课本P2-4,认识图片的分类位图和矢量图。
2021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闽教版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一、教学目标二、知识与技能:三、1.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四、2.了解图片的格式和类型。
五、3.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六、过程与方法:七、1.欣赏图片,并从图片中获取信息。
八、2.根据具体任务要求,确定需要获取的图片的格式类型。
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像和图片信息。
十一、2.学会利用图像和图形帮助思考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十二、3.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像与图形信息。
十三、4.养成从官方网站下载的习惯。
十四、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十五、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十六、难点:能够针对具体任务需求,从多种渠道收集的图片进行筛选和评价十七、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ACDSEE5.0十八、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分类法对比法十九、五、教学安排:1课时二十、六、教学过程:二十一、1、创设主题,引入新课二十二、有一篇语文课文叫《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美不美?二十三、生齐答:美。
二十四、你想不想亲眼目睹桂林山水的美吗?二十五、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图片二十六、(迫切希望,激发兴趣)二十七、(欣赏图片,感受祖国河山之美)二十八、2、图片的功能与作用二十九、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你认为哪些方法使你更能感受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为什么?三十、生:图片比较直观、生动、形象三十一、从下面的图片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呢?三十二、多媒体展示:马路上的标志图、一幅漫画、一幅汶川地震的救援图、一张地图。
三十三、仔细分析图片,分组讨论三十四、多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每个题标和图片的功能。
三十五、总结:图片能够形象的表达错综复杂的抽象概念,引起人们的联想。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用图片的形式传递信息。
三十六、目的:知道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和作用三十七、3、图片的类型三十八、知道了图片的用途,很多同学迫切地想获取图片。
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基础
活动七走近可视化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1)了解程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2)了解VB语言环境.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2.技能:体验简单的程序和界面设计。
3.情感
(1)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完成创新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课时:2课时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程序设计的意义,建立起程序设计思维雏形.
2.教学难点:对象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配有黑板或白板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使用的程序,存放学生练习的文件夹,学生用机需要安装好VB语言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突出的教学重点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2.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解决,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难
点。
3.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获得了“原来是这样”的感悟。
⑷数字播放机(MP3/VCD/DVD)图像/色调/色相饱和度”命令或按<Ctrl+U>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
在该对话框底部显示有两个颜色条,它们代表颜色在颜色轮中的次序。
上面的颜色条显示调整前的颜色,下面的颜色整个色彩已经比较鲜明了。
(4)从对话框的“编辑”菜单中选择某一种颜色,可以单独调整该颜色成分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5)当从对话框的“编辑”菜单中选择了某一种颜色(如黄色)时,一个调整滑块会出现在对话框低部的颜色条之间,使用这个调整滑块可以用来增加或减少可调颜色的范围,编辑任何范围的色相。
(6)拖移中间部分的暗灰滑块,可以移动整个调整滑块选择不同的颜色后,单击[好]就获得了一幅单一颜色的图像。
二.使用“替换颜色”命令(1)打素材目录中的sc02.tif文件。
在这幅图像中要使用将图像中的黄色替换为绿色。
(2)执行“图像/调整/替换颜色”命令打开三.用“可选颜色”命令调整颜色。
(1)打素材目录中的sc03.bmp文件。
(2)执行“图像/调整/可选颜色”命令,打开“可选颜色”对话框。
(3)从对话框顶部的“颜色”下拉框中可以选取需要调整的颜色。
这组颜色由加色原色和减色原色以及白色、中性色和黑色组成。
(5)在本例中,首先从对话框顶部的“颜色”下拉框中选择法”选项中选择“相对”,拖移滑块或输入数值如下:青-38,洋红黑+50 。
(6)再从对话框顶部的“颜色”下拉框中选择“黄色”,输入数值如下:青-43,洋红+80,黄0,黑+36。
如果此时打开信息调色板,将鼠标在图像中移动,信息调色板会显示调整前后的颜色值。
命令,打开“变化”对话框。
(3)“变化”对话框中,对话框顶部的两个缩览图显示原始选区和包含当前所选调整的选区。
在第一次打开该对话框时,这两个图像是一样的。
调整“当前挑选”图像会改变。
(4)从颜色上知道,要减去青色,就要增加红色;要减去黄色,就要增加蓝色;要减去绿色,就要增加洋红。
因此,单击红色缩览图两次,单击蓝(5)选择“饱和度”后可以更改图像中的色相度数。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计算机操作系统3.文本处理软件4.电子表格软件5.演示文稿软件6.网络应用7.多媒体技术8.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三、教学安排1.教学课时:本册教材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计算机硬件组成(2)计算机软件分类(3)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第二单元:计算机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2.Linux操作系统(1)Linux操作系统概述(2)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Linux下的文件管理第三单元:文本处理软件1.Word文字处理软件(1)Word软件概述(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3)文档格式设置与排版(4)图文混排与表格制作第四单元:电子表格软件1.Excel电子表格软件(1)Excel软件概述(2)Excel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输入与编辑(4)公式与函数的应用(5)数据排序、筛选与图表制作第五单元: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软件概述(2)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3)幻灯片设计与排版(4)动画与多媒体的应用(5)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印第六单元:网络应用1.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与IP地质2.Internet应用(1)Internet概述(2)浏览器的基本操作(3)搜索引擎的使用(4)电子邮件的收发与管理(5)网络资源的与第七单元: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多媒体制作软件(1)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2)Flash动画制作软件(3)Audacity音频编辑软件(4)MovieMaker视频编辑软件第八单元: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1.信息技术安全(1)计算机病毒与防治(2)网络安全防护(3)数据备份与恢复2.信息技术道德(1)网络文明与道德规范(2)知识产权保护(3)个人信息保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表现。
第二单元 VB程序设计基础
活动八体验顺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1)学会表达问题分析过程。
(2)建立算法的概念
(3)学习用自然语言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问题算法
(4)了解变量、赋值语句、文本对象、标签对象
2.技能:
能根据问题设计界面和编写程序
3.情感
(1)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完成创新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课时:
3课时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问题、构建算法,建立起程序设计思维架构
2.教学难点:
如何将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接受。
教学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配有黑板或白板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辅助教学使用的程序,存放学生练习的文件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突出的教学重点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2.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解决,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难
点。
3.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获得了“原来是这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