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引导

影像引导

影像引导

影像引导经皮立体定向椎体成形术

技术介绍:最初进针点的定位是手术操作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在进针的过程中,为保持穿刺针正确地置入,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细微的调整。但是,这些位置的调整却不能弥补因进针点选择不当或进针角度考虑不周所造成的错误。在“经典穿刺过程”中,应将椎体置于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投照中。前后位透视观察,上下终板应呈一直线,双侧椎弓根显示良好,棘突位于正中线。侧位透视观察,肋骨、椎弓根、神经孔和连续的椎体后缘应排列成行,这种体位可清晰显示椎体的两侧,利于穿刺针的进针。如果使用单项透视系统,建议在手术开始时应记录C形臂前后位和侧位的坐标,以此来提高术中视野转换的效率。应该注意的是很多病人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会轻微地挪动身体,随着手术的进行,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并会越来越频繁,病人会越来越疲惫和烦躁。这是,为了保证一个合适的穿刺针位置,必须不断地调整C形臂的角度。

笔者使用了一种稍微不同的定位策略,应用一个向椎弓根倾斜的角度投照。开始,将C形臂向头足方向旋转,是椎弓根与椎体的中上1/3重叠,然后倾斜旋转C形臂使椎弓根内侧皮质显示最佳。这种斜位的透视方法在进针的全过程中均能清楚地显示椎弓根(最重要的是椎弓根的内侧皮质)。这种方法的另一优点是由可能通过单一的椎弓根入路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的两侧,避免了第二次穿刺。

一旦确定了手术节段和进针点,用1%的利多卡因或0.25%的布比卡因皮下注射局部麻醉。针道要谨慎地抵达椎弓根,并使得骨膜得到充分的麻醉。完成这些措施之后,在应用较大口径穿刺针的手术中病人就很少有不适感。用手术刀作一小皮肤切口,以利于较大口径的穿刺针通过皮肤。将针置于椎弓根的中上外1/3处,小心地通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穿刺针的最终位置是使外套管的前端位于椎体的前中1/3交界处并尽可能靠近椎体(上、下、外)的中央。当穿刺针轨道需要调整时,应尽可能在针尖位于椎弓根内时及早进行。随着穿刺针的进一步深入,针道调整的效果渐差,并且可由于穿刺针的过度扭转造成椎弓根骨折。透视下,针尖应始终保持在椎弓根内侧皮质边缘的外侧,直到其向前进入到椎体内为止。若内侧皮质找到破坏可损伤硬膜囊、脊髓和撕裂硬膜外静脉。若椎体塌陷相对较轻并局限在一侧,则应选择病变侧椎弓根进针。若塌陷较为严重,则开始应在椎体残留较多的一侧进针。若椎体中央部严重塌陷,则单一的椎弓根穿刺不大可能使PMMA的分布越过中线到达椎体的另一侧。这种病例往往需要经双侧椎弓根穿刺进行手术。

一旦在侧位透视观察到针尖已经通过椎体的后缘,则可在连续X线透视引导下加快进针的速度。有意识麻醉下的病人在术中可轻微地挪动身体,使得透视不能反映真正的侧位图像。椎体是一个圆形的结构,如果穿刺针在椎体内进针过前,可使偏离中线的针尖穿透椎体前侧的骨皮质。若侧位透视显示针尖未超越椎体的前中1/3交界处,即使针尖偏离中线处也仍然会位于椎体内。错误的前置穿刺针可能刺破位于胸椎和上腰椎的前方的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者,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准备工作]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2.有药物过敏者,需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 3.器械准备:胸穿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椅子、痰盂。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操作方法] 1.病人体位: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两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 胸腔穿刺抽液:穿刺部位宜取叩诊实音处。一般选择: A.在肩胛下角线7? 9肋间。B.腋后线7?8肋间。C.腋中线6?7肋间。D.腋前线5?6肋间穿刺。 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 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 肋间。 3.消毒:分别用碘酒、乙醇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 15cm 。 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以2mL 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2mL ,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选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进针应沿麻醉部位经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 放开夹位胶管的止血钳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

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以下简称X-IGRT)设备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加速器、轻离子束治疗设备和放射性核素射束治疗设备用的X-IGRT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213-2016 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和试验方法 IEC 60601-2-68:2014 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子加速器、轻离子束治疗设备和放射性核素射束治疗设备用的X射线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 15213-2016和IEC 60601-2-68: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IGRT 一种放射治疗过程。在治疗时对靶区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的图像来确定患者体内治疗射束相对于预定靶区的位置,从而对射束相对靶区的预定位置进行必要的修正。 [GB 15213-2016, 定义3.8] 3.2 图像重建image reconstruction 将获取到的数据处理成可用于分析的图像数据集的方法。 [IEC60601-2-68:2014, 定义201.3.210] 3.3 图像配准image registration 为一套图像数据集中的点与另一套图像数据集中相应的点建立映射或对应关系的方法。 [IEC60601-2-68:2014,定义201.3.211] 3.4 千伏X-IGRT设备kilovoltage X-IGRT equipment 使用千伏X辐射的X-IGRT设备。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之欧阳光明创编

临床常用四种穿刺术 欧阳光明(2021.03.07) 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者,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准备工作]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 2.有药物过敏者,需做普鲁卡因皮肤试验。 3.器械准备:胸穿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椅子、痰盂。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操作方法] 1.病人体位: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两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2.穿刺点定位:

胸腔穿刺抽液:穿刺部位宜取叩诊实音处。一般选择:A.在肩胛下角线7~9肋间。B.腋后线7~8肋间。C.腋中线6~7肋间。D.腋前线5~6肋间穿刺。 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 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3.消毒:分别用碘酒、乙醇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 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以2mL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2mL,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选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进针应沿麻醉部位经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位胶管的止血钳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6.术后处理: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医学物理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2004年3月16-18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医学物理发展”。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如何建立适合医学物理在中国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科的发展。会议设定的四个中心议题:医学物理学科、医学物理师制度、研发基地和有关建议。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唐孝威院士、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包尚联教授和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的胡逸民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本领域的中外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包尚联教授以“医学物理学科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为题做了大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医学物理学诞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医学物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医学物理学目前主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和放疗物理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我国面对这些问题从学术和国家政策上需要采取的措施: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医学物理学科,形成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 包尚联教授在报告中特别强调:医学影像作为人体最大容量的信息源,纪录人从生到死,从分子到人的整体,从形态、生理到脑认知心理和病理等非常广泛的信息。目前医学影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将伴随整个人类的进步。作为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之所以受到格外重视,是因为放疗使用的射线具有杀死人体活组织的能力,搞不好会造成对人体正常组织的致命性伤害,或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体现在治疗过程越来越多地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用医学影像实时监督治疗过程以及通过影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等。所以,对放疗过程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在重视放疗问题的同时,包尚联教授也提醒

肺部穿刺活检方法

肺部穿刺活检方法 一些肺部疾病要用到活检的方法来检查一些疾病,比如说肺癌,在做肺癌检查的时候是需要哟娜到肺部活检,通过肺部活检来检查才能更好的确诊自己是不是肺癌,通过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肺癌疾病才好及时的做治疗,这样的疾病必须要确诊之后才可以对症的治疗,而肺部穿刺活检的检查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肺部穿刺活检方法是什么? 肺癌穿刺活检技术在CT,或者B超的精确引导下,能够非常容易做到一针命中,避免了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肺癌种植转移的风险大大降低。而且活检后,可以马上向活检的针孔,注射少量抗癌药物,以防止转移;注射止血药物,以防止出血; 注射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由于采用的是很细的穿刺针,在局部麻醉之后穿刺,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几天后穿刺针孔自然愈合。因此,可以说穿刺活检,没有什么痛苦或者不良反应。 由于肺癌穿刺活检的风险,比纤支镜的风险大,少量的出血是肺癌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很难避免,因而其并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肺癌穿刺活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肺弥漫性病变。

二、不能进行治疗者。 三、肺周围型病症无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难以诊断者。 四、由于肺癌穿刺活检,属于损伤性检查方法,宜选直径小于2.0mm穿刺针,以减少并发症。 五、对肺动脉高压,重症肺气肿,肺动静脉瘘,上腔静脉综合症,有出血倾向的肺癌患者,视为穿刺活检的禁忌证。 优点: 1、在医学影像方面就CT、透视,使用哪一种技术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医生的熟练程度、习惯及病人的熟练承受能力。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简单,且并发症少。 2、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囊实性、有无坏死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不受气体、脂肪与骨骼等干扰,影像无重叠,可用薄层扫描,定位准确,能判断针尖的位置,所以,安全性好,活检的成功率高,可达90%,治疗效果也

医学影像科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武平,男,现年45岁,1991年6月毕业于陕西省卫生学校放射医士专业,毕业后一直就职于铜川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陕西省抗癌协会委员、陕西省介入学会委员。 2003年3月至2014年9月任铜川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科长,主要从事和负责普放、CT及外周介入工作,尤其是妇科的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异位妊娠、产后出血及全身肿瘤血管的微创介入综合治疗,食管、胆道等管腔支架的植入,肝、肾及卵巢囊肿穿刺硬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及颈、腰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并在近年的业务评比中唯一荣获该院2次新技术、新业务及优秀论文一等奖。 多次外出短期培训及长期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诊疗经验,2000-2001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学习放射诊断1年;2004-2005在西安交大二院学习CT及微创介入1年; 2010-2011在江苏苏北医院学习CT及微创介入4月;2011 年-201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影像科及疼痛科学习1年。学习同时不断积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及治疗方法,并在医院成功运用,传承药王遗风,解除患者病痛。

赵军主治医师,影像科主任,从事影像诊断工作30余年。擅长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全身X线影像诊断和消化道造影诊断工作,在CT诊断方面有其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毛伟华主管技师,从事影像技术工作40余年,擅长全身X线影像技术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检查工作,在呼吸、泌尿系统影像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小争主管技师,从事影像技术工作30余年,擅长全身X线影像技术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检查工作,在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影像技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学成像技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成像技术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21T13:02:50.8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作者:郭昌汪琪[导读]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实现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 210008)【摘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实现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医学成像技术在放疗中的广泛应用使IGRT从最初的二维X射片发展到四维CT引导,从单模态发展到多种模态影像引导,从在线校位发展到自适应放疗及实时追踪,IGRT在临床应用上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准确性。本文就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下基于不同医学成像技术的IGRT实现方式。【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肿瘤【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00-03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流手段之一,6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高疗效和低副作用是放射治疗不懈追求的目标。调强放射治疗通过设计每个照射野的剂量分布使肿瘤得到完整均匀照射剂量,同时对周边器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1],对以鼻咽癌为代表的头颈部肿瘤,局部控制率达到90%以上,然而,大多数胸腹部肿瘤却未取得较好的进展,除了有各类临床肿瘤的特性差异外,治疗位置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通常该类患者体部固定性差,内部肿瘤易形变,呼吸运动及脏器蠕动也会影响肿瘤的位置,因此治疗时摆位误差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采用图像作为引导来纠正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放射治疗准确性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放射治疗中。IGRT的出现使得正常组织损伤大大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被美国及欧洲同道评价为放射肿瘤学史上的一次变革,并被认为是2l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本文就阐述下基于不同医学成像IGRT技术的实现方式。 1.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实现方法 1.1 在线校正 通过在单次治疗中。在患者正常摆位后采集X线或CT图像,通过与计划CT图像或计划CT图像生成的DRR图像对比,确定摆位误差或射野误差后进行修正,然后再采集图像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摆位误差在允许范围后实施照射。 1.2 离线校正 即自适应放疗,是使用图像数据、剂量以及其他信号作为反馈进而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放疗准确性和精确性。在最初数次治疗过程中观测患者器官或剂量的变化,改进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已接受照射剂量实际累积情况,调整后续照射剂量或根据治疗程中所产生的效果调整靶区大小或处方剂量,实现精确放疗。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在线自适应放疗,即根据当次的影像信息,调整放疗计划,确保每次放射治疗的准确性[2]。 1.3 实时跟踪 通过照射野或治疗床的移动使肿瘤靶区与照射野保持相对位置固定,达到动态追踪的效果,进而减少呼吸运动对胸腹肿瘤放疗的影响,有效保护正常组织。 2.不同医学成像技术的IGRT实现方式 2.1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引导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由射线探测和射线信号的计算机处理两部分组成。当直线加速器发出的射线照射到靶区时,在加速器机头对侧的成像装置可获取数字图像。de Neve等在1992年报道采用EPID系统采集正侧位图像的方法检查每次摆位;当误差大于允许值时,通过移动床板予以校正,然后再做治疗。射野影像系统在位置验证方面有三种形式即治疗前校正患者摆位、离线评价患者摆位、治疗前校正射野,可实现在线校正[3]。 2.2 X线摄影和透视 X线摄片和透视设备常与治疗设备结合在一起。通过在体内植入金豆,可用治疗室内的X线透视系统实时追踪该标志,以监测治疗时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的运动情况。这些设备的有机结合满足了:摆位重复性好;不增加摆位次数;设备与治疗计划配合度高;治疗时间短的四个临床要求。KV级X线摄片能较清晰的辨认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但对放疗过程中软组织的相对形态变化难以检测。 2.3 KV级扇形束CT KV级扇形束CT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清晰,较高的空间、密度分辨率等特点。通常将CT和直线加速器都安装在治疗室内,两者之间通过滑轨相连接,患者可在一台治疗床上实现在线校正,其精确度可达1mm,是目前离线自适应放疗较成熟的方式。但该系统不能在治疗时成像,无法对治疗时的肿瘤运动进行实时追踪,造价较昂贵,使用该技术的医院较少。 2.4 KV级锥形束CT CBCT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架构开放优点,可直接整合到医用直线加速器上。CBCT图像是采集患者周围不同角度的投射图像重建而成,可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三个旋转和三个平移共六个自由度的摆位误差数据。最近CBCT实现了4D的功能,对于肺癌,肝癌等部位可实现动态成像,通过与4D-CT的配合可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和运动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图像引导的精度。CBCT能实现在线校正和离线自适应,无法实施实时追踪技术,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IGRT方式。 2.5 MV级扇形束CT MV扇形束CT以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为代表。螺旋断层放疗类似多层螺旋CT的扫描模式,360度聚焦断层照射肿瘤。患者治疗前可直接利用螺旋断层放疗加速器进行MVCT扫描,确认治疗体位与计划体位一致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后再用该加速器进行治疗。该系统将治疗和成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系统误差。但是由于采用MV级CT在成像时主要发生康普顿效应,成像质量差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2.6 超声图像引导 超声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超声探头尺寸较小,可在加速器治疗区域内使用,因此在腹部和前列腺肿瘤的动态跟踪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超声图像引导系统可对软组织、乳腺、前列腺等部位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超声无电磁辐射,可降低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辐射伤害。

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实践技能考核 部分

基本操作技能 一、心电图 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二、超声 1、开机和关机顺序 2、检查浅表器官、心脏、腹部常用探头频率 3、肝、肾囊肿经皮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 4、胸腔积液经皮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治疗 5、常用心脏超声检查切面 6、常用腹部超声检查体位、及常用切面 7、一般灰阶超声仪器操作常用功能键用途 三、其他 检查结果判读 一、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窦房阻滞 5、窦性停搏 6、房性早搏 7、室性早搏 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结性) 9、室性心动过速

10、心房纤颤、心房扑动 11、心室纤颤、心室扑动 12、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13、房室传导阻滞(Ⅰ度、Ⅱ度、Ⅲ度) 14、左、右心室肥厚 15、心肌缺血 16、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前壁、前间壁、高侧壁、正后壁 17、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8、室性逸搏 19、陈旧性心肌梗死 20、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高血钙心电图表现 21、洋地黄中毒 二、超声 1、心包积液声像图表现 2、二尖瓣狭窄时M型超声的特征 3、超声基本断面和图像方位识别 4、识别正常声像图及正常值(心脏、肝、胆、肾、脾、胰) 5、识别常见典型病理声像图(心脏、肝、胆、肾、脾、胰) 6、识别盆腔典型声像图:正常子宫、正常膀胱、腹水、宫内节 育器、早孕及多发性子宫肌瘤 三、X线片 1、胸部:正常胸部(正、侧位)、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肺栓塞、纵隔原发肿瘤、胸腔积液、气胸与液气胸 2、消化道:食管癌、食管静脉曲张、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胃癌、结肠癌、上消化道穿孔、单纯性小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3、各房室增大(左右心室、左右心房)、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学发展及应用作者:陈郑达指导教师:王世伟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关键字:医学影像发展正文: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越短的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X射线,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埃范围

内的称软X射线。自从X射线发现后,医学上就开始用它来探测人体疾病。但是,由于人体内有些器官对X线的吸收差别极小,因此X射线对那些前后重叠的组织的病变就难以发现。于是,美国与英国的科学家开始了寻找一种新的东西来弥补用 X线技术检查人体病变的不足。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并不知道科马克研究成果的情况下,也开始了研制一种新技术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识别,然后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扫描装置,即后来的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实验性扫描测量。后来,他又用这种装置去测量全身,获得了同样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费尔德又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这种装置,开始了头部检查。10月4日,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朝天仰卧,X线管装在患者的上方,绕检查部位转动,同时在患者下方装一计数器,使人体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计数器上,再经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使人体各部位的图像从荧屏上显示出来。这次试验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这一消息引起科技界的极大震动,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

各种穿刺技术汇总

胸腔穿刺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对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及生化学检查。 2.治疗 a.胸腔大量积液、气胸引起的压迫症状 b.脓胸 c.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抽液或注药。 禁忌症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肺复张后低血压 2.复张后肺水肿 3.气胸 4.痛性晕厥 5.支气管胸膜瘘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适量应用镇静药。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隔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注射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具体方法是于

抽液500-1200ml后,将药物加生理盐水20-30ml稀释后注入。推入药物后回抽胸液,再推入,反复2-3次,拔出穿刺针覆盖固定后,嘱病人卧床2-4小时,并不断变换体位,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如注入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应在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一、目的 ①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 ②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④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⑤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⑥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二、适应证 1.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 2.大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 3.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 三、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影像引导的放疗临床应用与进展

影像引导的放疗临床应用与进展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ances of IGRT 山东肿瘤医院于金明 Shandong Ca Hospital & Institute December,2007, Hainan

影像引导的历史和发展History & Advances of IGRT MV射线的验证: Portal Image &EPID 骨标志或植入标记参照 采集的图象分辨率太低 KV射线的验证: Brain lab & Cyboknife 为低分辨率的二维图像 CBCT三维验证: CBCT Radiography Fluoroscopy

影像引导的方式IGRT Modalities In Room CT(3D) Mounted on Floor(2D) Brainlab Cyberknife Gantry Mounted(3D) KV CBCT ?Elekta: Synergy ?Varian:OBI/Trilogy MV CBCT ?Siemens:Artiste ?Madison:Tomo

影像引导放疗的定义Imaging Guided Radiotherapy 将较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和放疗机结合 治疗前中后即刻采集组织的三维图像 能确定靶区和敏感组织的位置和运动 把图像信息进行配准发现误差并校正 结果可明显改善放射靶区的几何精度

先进的影像引导放疗High-Tech IGRT: Kv-CBCT 安装在加速器上断层球管和探测器 指围绕患者照射区域的单个旋转源和探测器所获得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图像重建的功能 扫描速度要快 图像分辨率高 重建速度要快

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试卷A卷

1.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同意又无家属或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A.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B.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C.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人员批准后实施 D.医疗机构质监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E.必须全科医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2.给传染病防制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中,不包括 A.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对广大群众的健康负责 B.积极将传染病人收入住院治疗,公正分配医疗资源 C.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履行其道德和法律责任 D.尊重科学,具有奉献精神 E.尊重传染病人的人格和权利 3.下列属于颈椎病X线表现的有 A. 可伴有小关节面硬化 B.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 C.椎间孔狭窄 D.椎间隙变窄 E.以上都是 4.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逻辑性和连贯性 B.连贯性和间接性 C.间接性和概括性 D.概括性和逻辑性

E.概括性和连贯性 5.放射性核纯度一般要求大于 A. 99% B. 95% C. 90% D. 80% E. 85% 6.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感染途径不包括 A. 胆道 B.肠系膜上静脉 C.肝总动脉 D.下腔静脉 E.直接蔓延 7.肺静脉畸形引流,无下列哪项征象 A. 肺血增多 B.右心房、室增大 C.肺动脉段突出 D. 雪人征 E.左心室增大 8.骶尾部和颅底部好发的肿瘤是 A. 骨髓瘤 B.脊索瘤 C.骨肉瘤 D.骨囊肿

9.女,25岁,右侧耳鸣,听力下降。CT平扫无异常、临床拟诊内听道听神经瘤,选择以下哪种方法进一步检查为宜 A. 颈内动脉造影 B. CT增强扫描 C. MRI D. 动态CT扫描 E.椎动脉造影 10.关于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 是有包膜的血管性肿瘤 B.是无包膜,浸润性生长的血管性肿瘤 C.是浸润性恶性血管性肿瘤 D.常见于老年人 E. CT不增强 11.先天性髋关节完全脱位的声像图特点是①股骨头从髋臼内全部脱出②股骨头向后上方软组织内移位③股骨头与髋臼间出现较宽间隙④髋臼窝变形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②③④ 12.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不包括 A.情感丰富 B.倾向定型性 C.情绪稳定性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胸穿包一个 (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 ,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 2、药品准备:2%利多卡因10ml,碘伏,龙胆紫1瓶(定位标记用)。 3、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操作程序】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

2018年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医师定考模拟题

2018年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模拟试卷1.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不包括 A.脑沟及脑池内呈高密度改变 B.增强扫描脑沟及脑池结节状强化C.脑沟及脑池内可见钙化 D.后期可伴有脑积水 E.脑组织呈脑回样强化 正确答案:E 2.以下哪一项是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A.颅骨内板下凸透镜样高密度影 B.邻近脑沟增宽 C.血肿多不跨越颅缝 D.血肿不跨越中线 E.脑沟内可见高密度 正确答案:D 3.灾难事件的主要特征,不正确的是A.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B.紧急性 C.威胁性 D.客观规律性 E.多范畴性 正确答案:D 4.关于胆囊癌,错误的是 A.老年人多见 B.女性多于男性 C.多合并结石 D.多为腺癌 E.乳头状型最常见 正确答案:E 5.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下列哪个部位A.枕叶 B.基底节区 C.脑干 D.顶叶 E.小脑半球 正确答案:B 6.MRI与CT相比,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A.对火器伤诊断价值高 B.造影剂安全系数较大 C.直接多轴面成像 D.对钙化和骨质结构不敏感 E.无射线损伤 正确答案:A 7.以下关于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干化学法检测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B.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阳性,镜检一定阳性 C.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的是粒细胞特异性酯酶 D.泌尿系感染患者,白细胞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 E.流式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中上皮细胞增高即为泌尿系统感染,不需要结合白细胞结果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C 8.与电击伤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A.电流强弱 B.人体电阻 C.电流性质 D.电压高低 E.人体免疫力 正确答案:E 9.关于肺气肿X线表现,错误的是 A.横膈低平 B.肺透亮度降低 C.肺纹理稀疏 D.心影变窄小 E.肋间隙增宽 正确答案:B 10.下列不属于医学评价标准的是 A.有利 B.自主 C.公共 D.公正 E.互助 正确答案:C 11.哪一项不是胃肠双重对比用硫酸钡必须达到的要求 A.高浓度 B.高黏度 C.不易沉淀和凝集 D.黏附性强 E.细颗粒 正确答案:B 1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特征性表现为

临床前图像引导的精准放疗系统1

临床前图像引导的精准放疗系统 作者:赵勇 1.PXi X-RAD SmART背景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影像学于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生物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放射治疗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据国外一些数据统计,约有50%--70%的肿瘤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疗,世卫组织20世纪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经治疗后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45%,其中22%是手术治疗,18%是放射治疗治愈,5%是药物和其他方法治愈。由此可见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肿瘤治疗的失败主要原因为肿瘤局部控制失败,而导致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地转移。已有证据表明,改进肿瘤局部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治愈率。放射治疗通过物理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且可以改进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所以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目前肿瘤相关研究热点之一。各个高校医院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各个研究组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因为放疗是以提高局部的治疗增益,即最大限度的增加肿瘤局部控制概率和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概率为治疗的最终目的,从而达到高精度定位、高剂量、高治疗效果和低正常组织损伤的三高一低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影像学技术在肿瘤上的应该,先手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维强调治疗。代表性的设备有x(γ)刀、赛博刀和现在很先进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机即IGRT等等。但是真正的临床治疗毕竟不是科研实验,不能用病人的生命开玩笑,所以很多理论上的治疗手段急需在实验室水平进行验证。针对临床医生这一需求,美国PXi公司,一家专业的制造生物学医学研究用X光辐照相关设备的厂家,研发出一款实验室用的小动物IGRT系统。其特点是在实施放疗前,先对小动物进行精确的二维/三维成像,然后通过专业的软件制定复杂而精确的治疗方案,最后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引导仪器对小动物实施精确的放疗。完美模拟临床条件和进程,从而能使得更多的肿瘤放射治疗方案在实验室水平得到验证,积累研究经验,促进科研进展,推动科研转化临床。 2. 临床前图像引导的精准放疗系统 以前很多老师使用常规的辐照仪进行实验。常规的辐照仪是在二维水平进行的传统的经验式的一种仪器,使用这种仪器将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顾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耐受,就必须限制剂量,达不到最佳实验效果,要么为了达到照射剂量就伤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显然这样的常规辐照仪是不能满足模拟临床放射治疗的。 临床上也曾面对这一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时间概念,并且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的位移误差,如呼吸和蠕动运动、日常摆位置误差、靶区收缩等引起放疗剂量分布的变化和对治疗计划的影响等方面情况,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中利用各种先进

医学影像科建设与管理

医学影像科建设与管理 医学影像科吴振暄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X射线成像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发展时代,现代医学影像学是随着自然科学和临床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和换代,相应的新技术也不断诞生,飞速发展的影像技术也有效的帮助临床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所以现代医学影像科的合理建设发展与严格的管理培训至关重要。 我院医学影像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过40余载的努力发展,依托院士平台医院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科室设置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与发展,对于肿瘤专科性影像诊断来说,专业、专注、专心一直是我院诊断的优良传统,影像科的医生、技师、护理人员也本着用专业专注更专心的态度在医学影像的科学世界里探索与发展。多年来,在肿瘤的早期检出和定性,肿瘤术前评估,精确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以及放疗与化疗的疗效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肿瘤影像诊断和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影像检查也要随时代变迁而发展,经过科室主任、副主任及护士长的精密研究和科室同事的一致支持下,影像科成立了各个管理组,普通放射诊断组、CT(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影像诊断组、MR(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组、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组,影像检查技术组,影像检查护理组,放射性粒子植入组,射频消融治疗组,影像登记组,各组分工明确,制度体系健全,日常工作合理有序进行,在引进设备方面,也有较着重的变革,普通放射设备在原有第一台的基础上新增3台,分别为锐柯医疗集团(CarestreamHealth)无线传输DR,西门子医疗集团(SIEMENS)Luminos Select 胃肠机及Inspiration 乳腺机。这三台设备分别具有其时代技术意义,在低计量技术应用及图像质量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无线传输DR-CARESTREAMDRX-Nova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系统表现卓越,它集成了业内首款无线、标准规格的DRX-1数字平板探测器。是一种”神奇的“可以拆卸的”CR-IP板“,优点在于使得前来做X线摄影的卧床危重病人可以将探测器直接置于床板一侧进行摄片即可。在西门子医疗集团(SIEMENS)Luminos Select 胃肠机投入使用之后,其检查优势也逐渐显露,与第一台日本东芝胃肠机相比较,Luminos Select 胃肠机在透视过程中的

普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普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腹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操作】 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的选择: (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 处。 (3)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4.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 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觉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作检验;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毒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7.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毒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徐徐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容器内;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3000ml;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中心静脉压测量 【适应证】 1.测量中心静脉压。 2.利用其进行输液或静脉高营养(TPN)。 【禁忌证】 1.出血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