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2.1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2.1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2.1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附件1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

(试行)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二氧化碳致裂器(以下简称致裂器)的安全标志管理,规定了致裂器的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安全使用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参照煤矿用液态二氧化碳相变致裂装备安全技术专家论证意见制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4 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T 6052-2011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GB 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 7958-2000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

GB 8031-2005 工业电雷管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GB 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098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要求。

3.1 二氧化碳致裂器

由充装阀、发热装置、储液管、泄能器等组成,利用液体二氧化碳吸热气化相变时体积急剧膨胀产生高压,致使煤、岩体开裂或破碎、增透的设备。

3.2 储液管

高强度合金钢材所制的耐高压管式容器。

3.3 发热装置

由启动器、发热材料、保护罩或支架组成,为致裂器储液管内液体二氧化碳气化提供热能的装置。

3.4 启动器

由两根绝缘脚线、熔丝、引药组成,用以引燃发热材料的器件。

3.5 发热材料

由几种化工原料配制而成的化学药剂固体粉末。

3.6 引药

放置在启动器内部的一种化学药剂固体材料。

3.7 泄能器

为满足不同矿体开裂或破碎、增透要求,在致裂器里设置的用以限制泄放压力的器件。通常由定压剪切片及释放管等组成。

3.8 泄放压力

致裂器中定压剪切片破断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大压力。

4 名称型号、结构和基本参数

4.1 名称型号

4.1.1 产品名称:二氧化碳致裂器。

4.1.2 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储液管长度,mm

储液管外径,mm

泄放压力,MPa

二氧化碳致裂器

4.2 主要技术指标

4.2.1 泄放压力应不大于280MPa。

4.2.2 储液管腔体容积应不大于5L。

4.2.3 二氧化碳最大设计充装压力应不大于50MPa。

4.3 产品结构

致裂器一般由充装阀、发热装置、储液管、泄能器等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1-充装阀 2-发热装置 3-储液管

4(1)-定压剪切片 4(2)-切割环 4(3)-释放管

图1 致裂器结构示意图

4.4 基本参数

产品技术文件中应给出以下基本参数,主要技术指标限值应满足4.2条规定。

5 要求

5.1 环境条件

5.1.1 工作环境

a)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b) 环境温度:0℃~+35℃;

c)《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放炮场所。

5.1.2 贮存和运输环境温度:≤35℃。

5.2 技术要求

5.2.1 基本要求

a) 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和图样制造,应无明显划痕、锈蚀及肉眼可见裂纹。

b) 外露部件严禁采用轻合金制造。

c) 储液管宜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

5.2.2 结构要求

a) 泄能器结构应能使储液管内高压二氧化碳在达到泄放压力后充分泄放。

b) 管体不能作为导电回路。

5.2.3 性能要求

a) 密封性。整体组装后,应能承受1.5倍最大设计充装压力不泄漏。

b) 承压能力。储液管、充装阀、泄能器(定压剪切片除外)等组成的密封腔体内部应能承受1.8倍泄放压力不产生塑性变形。

c) 泄放压力。允许误差范围:±15 MPa。

d) 表面温度。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应不大于150℃。

e) 充装的液体二氧化碳应符合GB/T 6052-2011的要求。

f) 为启动器供电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采用煤矿许用发爆器为启动器供电时,发爆器的安全供电时间还应符合GB 7958-2000第5.9条规定;采用其它电源为启动器供电时,电源还应满足GB 3836.1和GB 3836.4的规定。

g) 发热装置。脚线长度、电阻、抗震性能、安全电流、最小发火电流、静电感度应符合GB 8031-2005第5.2、5.4.1、5.4.2、5.4.3、

5.4.4、5.4.7规定。

h) 可燃气安全度。致裂器在浓度为9.0%的可燃气中起爆时,不应引燃可燃气。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及结构

采用满足测量范围及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对照按规定程序审核批准的产品标准、图纸等技术文件,对致裂器进行检验。目测产品外观、结构等是否符合5.2.1、5.2.2规定。

6.2 性能

6.2.1 密封性

从充装阀充入最大设计充装压力1.5倍的压缩空气,并将组装好的致裂器置于水中,观测2min,所有连接处应无气泡逸出。

6.2.2 承压能力

提供承诺书,明确储液管、充装阀、泄能器(定压剪切片除外)

等组成的密封腔体内部强度是否按不低于泄放压力1.8倍的要求进行设计、计算、分析。

6.2.3 泄放压力

提供承诺书,明确泄放压力是否按照4.2.1和5.2.3要求进行设计、计算、分析。

6.2.4 表面温度

该试验应在发热装置已经启动,但致裂器压力未释放的条件下进行。在发热材料所在区段对应的储液管外壁的中心位置附近,沿轴向布置3个温度传感器,触发启动器,读取温度最大值,重复3次,取其最大值。

6.2.5 液体二氧化碳

核查产品合格证。

6.2.6 配套启动电源/发爆器

核查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6.2.7 发热装置

脚线、电阻、抗震性能、安全电流、最小发火电流、静电感度等技术指标,按GB 8031-2005第6章相关规定进行。

6.2.8 可燃气安全度

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按附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致裂器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2。

7.2 出厂检验

7.2.1 致裂器的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7.2.2 每台产品均应通过出厂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该台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3 型式检验(送样)

7.3.1 致裂器的型式检验项目见表2。

7.3.2 型式检验项目必须全部合格。若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应加倍复验,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 包装、运输、储存

引药、发热材料等属于化学危险品的包装、运输等应遵循GB 6944、GB 12463、GB/T 15098等规定。

9 安全使用要求

a)严禁井下充装液体二氧化碳,实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最大设计充装压力。

b) 充装及作业人员应由致裂器制造企业技术工人或由其培训合格的人员完成。

c) 操作使用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爆破作业

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d) 致裂器制造企业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充装、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或制定专门的各作业环节安全规程。

e) 使用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T 9969规定,应明确配套启动电源或发爆器的规格及技术参数,允许致裂器同时作业的最大数量,操作中出现哑炮后的处理方法、措施,储液管重复使用的寿命或次数、复用检验周期、检验方法等。

附录

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1 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致裂器置于试验巷道内引爆,根据巷道内可燃气体引燃频数,判定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可燃气安全度。

2 试验设计

一次抽样方案: 5/0,1。

3 试验材料

可燃气:甲烷体积分数应不小于90%,其他可燃气体积分数的总和应不大于1%。

4 仪器、装置

(1) 仪器

a) 甲烷测定器:分度值应不大于0.1%;

b) 温度计:分度值应不大于1℃;

c) 湿度计:分度值应不大于5%;

d) 天平:感量应不大于1g。

(2) 装置

可燃气安全度试验装置,主要由试验巷道、循环管路、循环风机、排烟风机等组成,如图1所示。

试验巷道为钢制圆筒,分爆炸室和泄压延长室两部分,水平放置。内径为1.8m,爆炸室长度为5m,爆炸室的封闭端中心设有圆孔,用臼炮可进行封闭。泄压延长室长度为15m,与爆炸室敞口端相连接。

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循环系统、电气系统及参数测试系统。

1—试验巷道 7—臼炮

2—泄压延长室 8—循环管路

3—封闭装置 9—循环风机

4—爆炸室 10—阀门

5—测量孔 11—可燃气进气管

6—排烟风机

图1 可燃气安全度试验装置

5 试验条件

a) 爆炸室内可燃气浓度为(9.0±0.3)%;

b) 温度为0℃~+35℃;

c) 湿度应不大于80%RH。

6 试验步骤

a) 试验前,应检查甲烷测定器气密性并校准零点;

b) 用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封闭爆炸室的敞口端;

c) 将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爆炸室中,并将两端固定在自制支架上;

d) 将臼炮推至爆炸室封闭端并压紧,使凸台进入封闭端圆孔,其端面与封闭端内壁齐平,同时连接起爆线路;

e) 开启循环风机,向爆炸室充入可燃气,实时测量可燃气浓度;

f) 当可燃气浓度达到要求时,停止充气。混合1min,关闭循环风机及相关阀门,打开卸压阀,发出警示后起爆;

g) 以爆炸声响或其他参数判断可燃气体是否引燃,并做好记录;

h) 开启排烟风机,排除巷道内的烟气,排烟时间不少于3min;

i) 将各阀门复位到试验初始状态;

j) 如此循环,直至试验结束。

7 判定规则

若引燃频数为0/5,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试题.docx

课题: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 目标:夯实基础,适应考试重难点:读图用图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你认 为正确的答案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纸上 1.读右图天体示意图,中心天体为太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包含三层天体系统 B右图处于银河系中 C右图处于河外星系中 D太阳成为该系统中心天体,是因为体积最大 2.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 B地表温度适宜生命成长是因为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地球有厚度适宜的大气层是因为太阳光照稳定 D地球有厚度适宜的大气层是因为体积和质量适中 神七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我们越来越近。北京时间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天宫一号” 顺利发射升空,之后将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对接,建立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个空间实验室。据此回答3-7 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天体() A在空间轨道内工作的“天宫一号” B与“天宫一号”可能遭遇的太空垃圾 C 飞行中的民航客机“天宫一号” D飞行中的神七宇宙飞船 4.远在德国(东一区)的中国留学生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天宫一号”的发射状况,可以在下列哪个 当地时间关注网络直播() A 9 月 30 日 14 时 16 分 B 9 月 29 日 14 时 16 分 C 9 月 29 日 1 时 16 分 D 9 月 29 日 8 时 16 分 5.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射“天宫一号”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BC 段 B地球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将越来越快 C此后一个月杭州地区的日出时间将越来越早 D三个月后,北半球部分地区的正午日影可能出现在南侧 6.此时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正在北半球,继续往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正在南半球,继续往南移动 C太阳直射点正在北半球,接下来开始往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正在南半球,接下来开始往北移动 7.此时有关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接近昼夜平分,接下来昼将变短 B北半球昼长夜短,接下来昼将变短 C北半球昼短夜长,接下来昼将变长 D全球昼夜平分 8. 2010 年五一节,小明和他的朋友随团去长白山旅游。在旅游途中迷失了方向,不巧又是阴天。下 列能够帮助小明辨别方向的有() ①利用随身携带的罗盘②利用太阳③根据树木的年轮④利用夜间星体⑤根据积雪的融化情况 ⑥根据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⑦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⑦C.①③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9.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 月 17 日 18时 30 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 18 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9 月 17 日 0 时 30 B、 9 月 17 日 18 时 30 分 C、9 月 18 日 18 时 30 分 D、 9 月 16 日 18 时 30 分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4 ,回答 11~ 12 题。 10.图 4 中①表示() A.地幔B.地壳 C.地核D.软流层 11.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图 4 D.③外部 1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外部圈层联系密切,但和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B.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 D.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 ,回答 13~ 16 题。 13.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褶皱构造可形成() A.高大的山脉和谷地B.宽大的裂谷C.断块山地D.火山 1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我国东部的锋面移动异常,往往给人们的生成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联系我国东部锋面移动图, 回答 17~ 18 题。 17.入冬以后, A 锋面往往会使我国北方普降大雪,而后带来“雪后寒”,则下列原因中不属于产生“雪后寒”的是() A.积雪融化吸热 B.新雪反射率高 C.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停留 D.雪后受冷空团气控制 18. 当 B 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在合成培养基上,使其按照预定目标生 长发育成新植株。近年来,花卉组织培养及快繁脱毒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花卉种苗 繁殖生产中。 一、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 1.快速、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种苗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经组织 培养,可增加繁殖系数,加快繁殖速度,可生产出种性纯、品质好、产花量高的生产 性用苗。在花卉育种过程中,不断的杂交、选种极大地扩展了花卉的花形与颜色,使 得花卉在各方面都越来越接近人们的需求。但在同时,也造成了花卉基因类型的高度 异质化———子代不易有均一表现。而组培苗是在母株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保持母株的全部特性(花形、花色、株形、开花习性、抗逆性等), 因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植株加以分生,从而得到大量与母 株一模一样的植株。 2.培育脱毒苗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株的分生组织不易感染病毒的原理,可 以对花卉植株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来繁殖苗木,防止亲代植株的病害传递给子代,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病毒病对长期应用营养繁殖(分株、扦插等)的观赏植物及其生产的危害相当严重。由于观赏植物多采用营养繁殖,如嫁接、分株、压条等方法繁殖时,病毒(及类 病毒)则通过营养体及刀具、土壤传递给后代,大大加速了病毒病的传播与积累,导 致病毒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观赏植物的病毒已多达100多种,并且逐年有 新增病毒的报道。观赏植物因病毒病大大影响其观赏价值,表现在康乃馨、菊花、百合、风信子等的鳞茎、球茎与宿根类花卉及兰科植物等严重退化,花少且小,花朵畸形、变色,大大影响观赏价值,严重者甚至导致某些品种的灭绝,严重制约观赏植物 生产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切花品种跨不出国门的原因之一。组培快繁技术已应用到蝴蝶兰的栽培中非洲菊也可以通过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不带毒或少带毒。感病植株体内的病毒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部位和年龄而异,越靠近茎尖顶端的区域,病毒 的浓度也越低。分生区域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不断分 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因此生长点含有病毒的数量极少,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 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的大小对脱毒效果有很大影响,茎尖越小效果越佳,但太小时 不易成活,过大则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种类的病毒在茎尖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1-3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3. 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D.煤炭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4~5题: 4.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5.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电视节目、

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6~8题。 6.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 A.c、d 、b、a B.a、b、c、d C.d、c、b、a D.c、d、a、b 8.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9~10题。 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10.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核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壳和地幔 D.地幔和地壳 如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 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机械振动: (一)夯实基础: 1、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F=-kx,a=-kx/m (2)简谐运动的规律: ①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②在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③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位移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④当质点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时,质点的速度减小、动量减小、动能减小,但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势能增大,质点做加速度增大减速运动;当质点向平衡位置靠近时,质点的速度增大、动量增大、动能增大,但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势能减小,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④弹簧振子周期:T= 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3)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是标量。 (4)周期T 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它是标量,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T=1/f. 2、单摆: (1)单摆的概念: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线的伸缩和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的直径,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2)单摆的特点: ○ 1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是一个理想模型; ○ 2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的质量等无关; ○3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α<100 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 g L π 2。 (3)单摆的应用:○1计时器;○2测定重力加速度g=2 24T L π. 3、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2)共振:○1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 2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3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 4、简谐运动图象: (1)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 ①可求出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 ②可求振幅A :位移的正负最大值。 ③可求周期T :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的时间间隔。 ④可确定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 ⑤可求任一时刻速度的方向。 ⑥可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πm K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2009级1班 完成日期:2012-06-05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植物组培的发展概况以及技术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培养概况差距展望 Abstrac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is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s the first re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get a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fiel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ha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lant tissue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gap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Tissue culture situation gap looking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 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 ( ) A.太阳黑子 B.恒星的光芒C .流星现象 D.彗星 的长尾 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C .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D.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 ( ) A "A.5 6A .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 .使到 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 C .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D .对人造卫星的工 作没有影响 7、下列四幅图中(图1-1),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 向的是() 8内 (A C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 9.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到秋分日B.春分日到夏至日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D.夏至日到秋分日 10.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极 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 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11.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 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 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 C .长江南岸 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12— 14题。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 点这一 天() A .亚洲大部分地 区为冬半年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 点这一天() A .南极圈出现极昼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1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 点这一天()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17 A °E B .23°26′N ,160°E C °W D .23°26′N ,20°W 18.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四季更替B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19.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20.图1—8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0 12 24 0 12 24 0 12 24 ① ② ④ 900W ③ W 图1—1 230 26′N 230 26′S A C B D A 图1—2

正确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正确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振动与波动的关系是,沿波的传播方向,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后振动的质点重复、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从而将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形成波。本文将浅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从而正确理解二者及其关系。 机械振动,也简称为振动,物理学上是这样给它定义的: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的运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机械都是运用机械振动这一学说理论来建造出来的。比如筛分设备、输送设备、给料设备、粉碎设备等等机械设备都是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结果。以下我就举些例子来加以说明机械振动具体得在哪些产品中运用到了。 先说说筛分设备,筛分设备是机械振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最多的产品。比如热矿筛、旋振筛、脱水筛等各种各样的筛分设备。顾名思义,筛分设备就是运用振动的知识和筛分部件将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物品区分开来,以减少劳动力和提到生产效率。例如:热矿筛采用带偏心块的双轴激振器,双轴振动器两根轴上的偏心块由两台电动机分别带动做反向自同步旋转,使筛箱产生直线振动,筛体沿直线方向作周期性往复运动,从而达到筛分目的。又如南方用的小型水稻落谷机,机箱里有一块筛网,由发动机带动连杆做往复运动,当水稻连同稻草落入筛网的时候,不停的振动会让稻谷通过筛网落入机箱存谷槽,以实现稻谷与稻草的分离,减少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业效率。 输送设备运用到机械振动也是很多的。比如:螺旋输送机、往复式给料机、振动输送机、买刮板输送机等输送设备。输送设备就是将物体从一个地方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设备,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广泛用于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中粉末状及颗粒状物料输送的振动输送机,采用电动机作为优质动源,使物料被抛起的同时通过输送管道做向前运动,达到输送的目的。 给料设备在某种程度上与输送设备有共同之处,例如:振动给料机、单管螺旋喂料机、振动料斗等设备。就拿振动料斗来说吧,振动料斗是一种新型给料设备,安装在各种料仓下部,通过振动使物料活化,能够有效消除物料的起拱,堵塞和粘仓现象,解决料仓排料难的问题。总而言之,机械振动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直接应用,有的是间接应用。总之,科学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把科学转变为科技才能造化人类,造福社会。 众所周知, 机械波在传播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伴随着振动能量的传递。那么,机械波的能量是怎样分布和变化的,又是如何传递的呢?接下来将对机械波一些简要的分析。 1、机械波能量在空间上的分布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某时刻介质中某处质点的动能决定于该处质点的振动速度的大小,而势能决定于该处介质的形变(这种形变叫胁变)的大小 2、机械波能量随时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弹簧振子和单摆做自由的谐振动时,只有振动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而系统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这表明振动系统不与外界交换能量,通过振动不断地从前一质 点吸收能量而又不断地向后一质点释放能量,从而把振动的能量传播出去。 3、机械波能量传递的本质 能量的传递必须通过做功过程而实现,机械波的能量传递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时刻介质中各处的能量(严格来说是能量密度)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呈现周期性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每一质点的能量也是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 3.如图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单摆的振动跟原来相比 [ ] A.频率不变,机械能不变B.频率不变,机械能改变 C.频率改变,机械能改变D.频率改变,机械能不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质点在哪两段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A.0~0.3s和0.3~0.6s B.0.6~0.9s和0.9~1.2s C.0~0.3s和0.9~1.2s D.0.3~0.6s和0.9~1.2s

6.如图3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此振动系统[ ]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 B.在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势能和动量 C.在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在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 7.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A.2∶1,2∶1B.2∶1,1∶2 C.1∶2,2∶1 D.1∶1,1∶2 8.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若在摆动过程中,球壳内的水从底端的小孔缓慢泄漏,则此摆的周期[ ] B.肯定改变,因为单摆的摆长发生了变化 C.T1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最后又变为T1 D.T1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变为T1 9.如图5所示,AB为半径R=2m的一段光滑圆糟,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AB弧长20cm。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

(完整word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复习及练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 机械振动知识要点 1. 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条件:a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 、阻力足够小。 ? 回复力:效果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 ? 平衡位置:物体静止时,受(合)力为零的位置: 运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非平衡状态) ?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位移x (m )——均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指向末位置 振幅A (m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描述振动强弱) 周期T (s )——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叫做周期(描述振动快慢) 全振动——物体先后两次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频率f (Hz )——1s 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描述振动快慢) 2. 简谐运动 ? 概念: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且方向相反的振动 ? 受力特征:kx F -= 运动性质为变加速运动 ? 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分析x 、F 、a 、v 、E K 、E P 特点:运动过程中存在对称性 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 v 、E K 同步变化;x 、F 、a 、E P 同步变化,同一位置只有v 可能不同 3. 简谐运动的图象(振动图象) ? 物理意义:反映了1个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可直接读出振幅A ,周期T (频率f ) 可知任意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或反之) 可知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速度方向) 可知某段时间F 、a 等的变化 4.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2sin( φπ +=t T A x 5. 单摆(理想模型)——在摆角很小时为简谐振动 ? 回复力: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 周期公式:g l T π 2= (T 与A 、m 、θ无关——等时性) ? 测定重力加速度g,g=2 24T L π 等效摆长L=L 线+r 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阻尼振动(减幅振动)——振动中受阻力,能量减少,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 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特点:驱受f f = ? 共振:物体在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受迫振动的振 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 条件:固驱f f =(共振曲线) 【习题演练一】 1 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 、N 两点时速度v (v ≠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子在M 、N 两点受回复力相同 B. 振子在M 、N 两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C. 振子在M 、N 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D. 从M 点到N 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2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 点两侧做简谐运动,在它从平衡位置O 出发向最大位移A 处运动过程中经0.15s 第一次通过M 点,再经0.1s 第2次通过M 点。则此后还要经多长时间第3次通过M 点,该质点振动的频率为 3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 A. 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 B. 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 甲∶F 乙=2∶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2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一、授课章节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 2.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划分。 3.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4.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五、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Ⅰ.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育种的一些知识,今天,请看我给同学们看一样东西(教师拿出试管苗),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植物组织培养。 II.新课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又称离体培养、试管培养。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由于分类依据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上每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该植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和产生完整植株的能力。植物的体细胞一旦脱离所在器官或组织的束缚成为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外界条件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而生长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

(二)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 (三)植物的再生功能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一)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信息相同 (二)试验经济,管理方便,工作效率高 (三)培养条件人为控制,可周年连续进行试验或生产 (四)生长快,周期短,繁殖率高 五、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一)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 (二)脱毒及脱毒苗的再繁育 (三)植物新品种的培育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 (五)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III.作业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培养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哪些特点? 3.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4.通过学习,你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厂房的设计与构建一、授课章节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厂房的设计与构建。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 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 (潘多拉 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 1-3题 1. 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2. 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 F 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B. 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 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 2011、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 4?5题: 4.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 人类呼吸,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3.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 .水能 B .风能 C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 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潮汐能 D.煤炭 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

减弱 B.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 C.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5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卫星电视节目、

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上所注节气为北半球节气),回答6?8题。 6.图中a、b 、 c、d四地, 位于赤道的是() A. a B. b C.c D . d 7.图中a、 b 、 c、d四地, 自转线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A. c、d、b 、 a B . a、b、c、d C.d、c、b、a D. c、d、a、b &当c地昼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运行 到远日点附近B F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9?10题。 9.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 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 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 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10. ①上下两侧名称 分别为() A.地幔和地核B .岩石圈和地壳 C.地壳和地幔 D .地幔和地壳 ) .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1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答案

衡水学院 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B 》机械振动 机械波 习题解答 命题教师:杜晶晶 试题审核人:杜鹏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4cm ,周期T =2s ,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若t =0时质点第一次通过x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2cm 处的时刻为23 s 。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 (a )若t=0时质点过x=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2)x A t T ππ=-。 (b )若t=0时质点过x=A/2处且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cos(2//3)x A t T ππ=+。 3、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 0.5 m 。。 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4.0100(2sin 02.0SI x t y -=π,则振幅是 0.02m ,波长是 2.5m ,频率是 100 Hz 。 5、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有 波源 和 连续的介质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C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T ,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为( ) (A )T /12 (B )T /8 (C )T /6 (D ) T /4 ( B )2、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1所示,振动曲线1的相位比振动曲线2的相位( ) 图1 (A )落后2π (B )超前2 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 C )3、机械波的表达式是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y 和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 ,则( ) (A )波长为5m (B )波速为10m ?s -1 (C )周期为13s (D )波沿x 正方向传播 ( D )4、如图2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的振动初相是1?,点S 1到点p 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振动初相是2?,点S 2到点p 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 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 (A )21r r k π-= (B )212k ??π-= (C )()21212/2r r k ??πλπ-+-= 图2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备有答题纸,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 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 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4.当伦敦(零度经线)地方时为中午 12 点时,区时为 20 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附近)B.莫斯科(37°E附近) C.上海(120°E附近)D.洛杉矶(120°W附近) 5.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 月1 日B.7 月 1 日 C.10 月1 日D.11 月 1 日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季风环流

读右图,回答 7~8 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B.高空 C.不考虑摩擦力D.近地面 8.图中 d 代表的是 A.地转偏向力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风向 9.图中的 A 地与 B 地相比 A.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B.风向相反 C.A 地风速小于B 地D.摩擦力一定相同 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 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1.给该地带来降水的气压带或风带主要是 A.西风带B.信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每年的强台风都会给我国福建等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 12~13 题。 12.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成因的是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教学教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机械振动 (一)机械振动 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 (二)简谐振动 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的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把物体的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的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 2. 简谐振动的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 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三)描述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的整体的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

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的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的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 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振动的周期T跟频率f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四)单摆:摆角小于5°的单摆是典型的简谐振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的伸缩和质量,球的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的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的回复力F是重力在 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和g有关,其中L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g是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的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的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 (五)振动图象。 简谐振动的图象是振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要把质点的振动过程和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的变化情况。 (六)机械振动的应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的分析 (1)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策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在振动稳定后总是等于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在受迫振动中,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 2机械波中的应用问题 1. 理解机械波的形成及其概念。 (1)机械波产生的必要条件是:<1>有振动的波源;<2>有传播振动的媒质。 (2)机械波的特点: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运动,各质点的周期、频率及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相同。 (3)机械波运动的特点:机械波是一种运动形式的传播,振动的能量被传递,但参与振动的质点仍在原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4)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关系:v T f ==? λ λ 注:各质点的振动与波源相同,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振源的频率和周期,与传播波的介质无关,波速取决于质点被带动的“难易”,由媒质的性质决定。 2. 会用图像法分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振动图像,例:波的图像,例: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横坐标表示质点的振动时间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表征单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 表征大量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于平衡位 置的位移 相邻的两个振动状态始终相同的质 点间的距离表示振动质点的振动周 期。例:T s =4 相邻的两个振动始终同向的质点间的距 离表示波长。例:λ=8m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

高中必修一综合测试题一 (本练习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因素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中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分若干分钟 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 3.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是(虚线表示物体运动原方向,实线表示物体偏转方向)() A.1和3 B.2和3 C.1和2 D.2和4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4.“嫦娥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5.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7.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地方时 D.北京(116°E)的地方时 8.如右图所示,正确的是()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 B.M昼短于N C.N点正处于黄昏时间 D.N地太阳正午高度大于M地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9~10题。 ①②③ 9.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相结合的综合应用(教案)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相结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简谐运动与简谐波,掌握简谐运动与简谐波的特征及描述方法。 2、知道简谐运动与简谐波相结合的综合题的题型,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 一、核心知识 1、研究对象:简谐运动、简谐波 2、简谐运动与简谐波的对比 学生活动:学生先讨论课前独立填写的学案中的下表中红色内容(2分钟),然后 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小组讨论学案上按要求完成的内容(每一类问题2分钟),然后展示要难点问题,提请全班讨论解决。②第三类题型讨论完后,总结合归纳解题基本方法。 老师活动:①老师对重点突破共同难点问题,突破方法是通过提前预设的PPT进行分析。②对学生归纳的解题方法进行提炼和深化。③强调解题规范。 1、已知波的传播和波上质点振动的部分信息,分析问题 【例1】(2016年全国Ⅲ卷,34(1))(5分)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m、m,P、Q开始震动后,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 B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 C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 、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 、 D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 E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 【答案】BDE 【考点】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解析】根据题意信息可得1s 0.05s 20 T ==,16m/s v =,故波长为0.8m vT λ==,找P 点关于S 点的对称点P ',根据对称性可知P '和P 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P '、 Q 两点相距15.814.630.80.82x λλ???=-= ??? ,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所以两点为反相点,故P '、Q 两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即P 、Q 两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A 错误B 正确; P 点距离S 点3194 x λ=,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 点在波峰,同理Q 点距离S 点1184 x λ'=,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Q 点在波峰,DE 正确。 巩固练习:(2016年全国Ⅱ卷,34(2)))(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cm .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5cm 处的两个质点.t=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1 s 3 t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 (ⅰ)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ⅱ)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i )T =4s ,v =s ,λ=30cm (ii )50.08sin(t )26y ππ=+或者10.08cos(t )23 y ππ=+ 【解析】(i )t =0s 时,A 处质点位于波峰位置 t =1s 时,A 处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可知 1s 4 T =,T =4s … 1s 3 t =时,O 第一次到平衡位置,t =1s 时,A 第一次到平衡位置 可知波从O 传到A 用时2s 3 ,传播距离x =5cm 故波速7.5cm /s x v t ==,波长λ=vT =30cm (ⅱ)设0sin(t )y A ω?=+,可知2rad/s 2T ππω== 又由t =0s 时,y =4cm ;1s 3t =,y =0,代入得A =8cm ,再结合题意得056 ?π= 故50.08sin(t )26y ππ=+或者10.08cos(t )23 y ππ=+ 2、已知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和部分信息,分析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