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戊二醛溶液的测定中文测试方法简版

戊二醛溶液的测定中文测试方法简版

戊二醛溶液的测定中文测试方法简版

配制0.5N盐酸羟胺溶液:

注:由于羟胺能够与水缓慢发生反应,因此溶液配制后或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

1000ml容量瓶或具塞量筒中,用150ml Milli-Q超纯水溶解35g盐酸羟胺,用Milli-Q超纯水定容至刻度并摇匀。使用前用三乙醇胺溶液调节其pH为3.60。

配制0.5N三乙醇胺溶液:

1000ml容量瓶或具塞量筒中,用150ml Milli-Q超纯水溶解74±0.1g盐酸羟胺,用Milli-Q超纯水定容至刻度并摇匀。

标定0.5N盐酸溶液

准确称取THA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8至1.0g(精确到0.0001g)至250ml烧杯中,记录其重量。加入搅拌子和100ml Milli-Q超纯水,待THAM完全溶解后,用0.5N盐酸溶液滴定溶液至终点为pH=4.60,使用pH玻璃电极判断滴定终点。平行标定3次,取结果的平均值为盐酸标定结果。按照下式计算盐酸溶液的当量浓度:

式中:

N=盐酸溶液的当量浓度

THAM=添加到烧杯中的THAM的量(g)

HCl=滴定终点时,消耗的盐酸溶液的体积(ml)

0.12114=计算因子

空白滴定:

用50ml量筒向滴定杯中加入搅拌子和40ml pH值已调节为3.60的盐酸羟胺溶液,搅拌的同时,精密加入18ml0.5N三乙醇胺溶液(使用A级移液管或其他类似移液装置),混合均匀后加盖静置于室温条件下反应60-90min。用0.5N盐酸溶液滴定溶液至终点为pH=3.60,使用pH玻璃电极判断滴定终点。平行测定3次,取结果的平均值。

戊二醛样品测定:

用50ml量筒向滴定杯中加入搅拌子和40ml pH值已调节为3.60的盐酸羟胺溶液,搅拌的同时,精密加入18ml0.5N三乙醇胺溶液(使用A级移液管或其他类似移液装置),之后,用减量称重法精密加入0.35-0.50g的50%戊二醛样品,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盖静置于室温条件下反应60-90min。用0.5N盐酸溶液滴定溶液至终点为

pH=3.60,使用pH玻璃电极判断滴定终点。依照下式计算结果,平行测定3次。

戊二醛的百分含量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

B=空白滴定时所需的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ml)

A=样品滴定时所需的盐酸溶液的体积(ml)

N=盐酸的当量浓度

W=样品的质量(g)

5.005=计算因子

电镜专用戊二醛固定液(2.5%)使用说明书

https://www.doczj.com/doc/7310036871.html,/ 仅供科研使用版本号:170608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产品组成】 Component SBJ-0639S SBJ-0639M Store at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100ml 500ml 4℃,避光 【保存条件】 4℃,避光 【产品概述】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戊二醛固定液固定速度快,渗透力差。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由戊二醛、磷酸盐、去离子水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经常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 【使用方法】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1~4h,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固定液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避免吸入。 2、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一般不超过6mm。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本固定液最好不要提高温度。 5、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影响因素考察

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影响因素考察 【摘要】本文主要以粒径为壳聚糖纳米粒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乳化交联法和离子凝聚法(Sodium Polyphosphate做交联剂)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影响因素考察,确定摩尔分子量是影响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的关键因素.对于乳化交联法,分别考察了机械搅拌法和高压均质法这两种乳化的方法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离子凝聚法,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加入顺序、不同规格壳聚糖、药物曲尼司特、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和用量等。结果证明乳化交联法只能制备出微米级的粒子,而离子交联法只能制备出粒子浓度特别低的纳米粒溶液。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粒,曲尼司特,离子交联法 1仪器与材料 1.1实验仪器 高压均质机Emulsiflex—CSAvestin 微米粒度仪Zetasizer Malvern instrument Ltd. BS110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公司 KQ-250超声仪中国江苏昆山超声仪 纳米粒子测定仪Zetasizer 3000HSaMalvern 1.2实验试剂及药品 戊二醛溶液(25%)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多聚磷酸钠(Polyphosphate Sodium,TP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多种规格壳聚糖Zhejiang Aoxing Biotechnology 曲尼司特原料药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厂 2实验方法和结果 本实验制备壳聚糖纳米粒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乳化交联法[1],另一个是离子凝聚法[2]。乳化交联法中影响壳聚糖纳米粒的主要因素有:乳化方法,搅拌方法,交联时间,交联剂的用量,壳聚糖的用量等。离子凝聚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得主要影响因素有:壳聚糖的分子量,壳聚糖的浓度和用量,药物的浓度和用量,交联剂的浓度和用量等。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 Coolaber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产品编号:SL1580X 保存条件:-20℃保存,一年有效。4℃保存,一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产品组成SL177X X%戊二醛固定液10mL/100mL/500mL 说明书1份 产品简介: 1.对于较大的动物要做电镜,灌注固定,选择4%多聚甲醛+(0.5-2%)戊二醛的混合固定液,这两种固定剂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 2.多聚甲醛与戊二醛相比,其渗透力强、固定迅速、价格低廉,它对细胞基质保存不如戊二醛,但对酶的活性保存好。如果做免疫电镜或者电镜的细胞化学,则戊二醛浓度要低一些为好。 3.而且取材后固定的时间,方法也有讲究。如果是个体较大的动物,也需要在具体试验中做一些处理,比如兔子,就可以只灌注头颈部。小白鼠,数量也不多,做常规透射电镜,也可以用4%戊二醛灌注。 固定液成分选择: 1、多聚甲醛+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0ml25%戊二醛,再加15ml0.2PB,调pH备用。此固定液中含多聚甲醛4%,戊二醛5%,属高渗液,但固定效果不错,尤其对细胞内的微管保存较好。 2、2%多聚甲醛+2%戊二醛:溶解1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4ml25%戊二醛,再加21ml0.2PB,调pH备用。常规固定选用这种配方。 3、4%多聚甲醛+0.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ml25%戊二醛,再加24ml0.2PB,调pH备用。推荐用作免疫电镜标本固定剂,对于抗原较强的标本,可将浓度降低到2%多聚甲醛+0.25%戊二醛。 第1页共1页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她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戊二醛化学品俗名: 胶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glutaraldehyde 英文名称:1,5-pentane dial 技术说明书编码:2851 CAS N o、:111-30-8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戊二醛111-3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与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与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ASTM D648-07 中文版 塑料侧立式弯曲负荷下变形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D648-07 塑料侧立式弯曲负荷下变形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1范围 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特定的条件下试样发生特定变形时的温度。 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常温下刚性或者半刚性的,厚度在3mm[1/8in]或以上的模具成型或者薄片的试样。 注1-薄片厚度少于3mm[0.125in]但大于1mm[0.040in]可以用几片薄片复合试样来测试,但最小厚度为3mm。一种制备复合试样的方式是用砂纸把薄片的面打磨平,用胶 水粘合。施加载荷的方向需垂直于每个薄片的边缘。 1.3在SI的单位的评估值将视为标准。给定值仅提供一些信息。 1.4本标准无意涉及所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标准是帮助用户建立适当的安全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并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注2-这个测试方法描述为本测试办法的B方法,在技术上,方法Ae和Be分别与ISO75-1和ISO75-2,1993,等价。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D618测试用塑料调质实施规范。 D883塑料相关术语。 D1898塑料抽样实施规范。 D5947固体塑料试样外形尺寸测试方法。 E1在液体中的玻璃温度计ASTM说明。 E77温度计的检查和检验测试方法。 E608/E608M矿物隔热,金属屏蔽的基体金属热电偶。 E691为测定试验方法精密度开展的实验室间研究的实施规范。 E1137/E1137M工业用铂阻尼式温度计。 2.2ISO标准 ISO75-1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75-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2.3NIST文件 NBS特别出版250-22。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稀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稀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 商品名 通用名:稀戊二醛溶液 汉语拼音:Xiwuerquan Rongye 1.2剂型:液体消毒剂 1.3批准文号: 1.4规格:1000ml:20g 1.5包装规格:1000ml╳12瓶/箱 2 处方和依据 2.1 处方 名称用量 浓戊二醛溶液25% 80g 饮用水加至 1000ml 共制成1000ml 2.2 处方依据:本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稀戊二醛溶液项下制订。

3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 称量、配液 4.1.1 车间质量监控员检查称量配液间符合规定后允许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按“批生产指令”领取物料,码放在指定区域并摆放整齐。 4.1.2 浓戊二醛溶液在使用前应再次检查外观情况,确保质量合格。称量前操作人员应先核对原料的名称、批号、规格、数量、等。确认无误后,进行称量配料。处方计算和称量过程必须由双人操作,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并由质量监控员监督。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称量记录。 4.1.3 称好的物料置于清洁容器内,容器外应挂状态标志,注明物料名称、数量、日期、称量人和复核人。 4.1.4 在配液罐中加入配液量20%的饮用水,再投入浓戊二醛溶液。 4.1.5 开启搅拌器, 慢速搅拌10分钟至充分混匀(必要时加热),停机,加饮用水至工艺规定全量,搅拌10分钟至均匀。 4.1.6配液岗位班长填写请验单,交于中间产品化验员,检验合格后,将药液传送灌装工序。 4.1.7 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称量配液批生产记录,并将生产记录随检验合格的物料传入灌装工序。 4.2 灌装 4.1车间质量监控员到达灌装间按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允许生产。灌装操作人员准备好待罐装瓶,得到灌装通知后,开始准备灌装,控制装量范围为:1000~1020ml; 4.2生产操作人员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每次检查5瓶,未盖上盖子之前检查,每瓶装量应不少于1000 ml,平均装量不少于1000ml,并做好装量检查记录。 4.3灌装好的瓶进行铝箔封口、拧盖; 4.4灌装结束后,计算物料平衡。 4.5清场并整理好灌装生产记录随物料传至包装工序。 4.3 包装 4.3.1 车间质量监控员到达包装岗位按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允许生产。 4.3.2 操作人员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包装箱等包装物品。包装用大箱箱签应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且印字清晰。 4.3.3 核对该中间产品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等,按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3.4 装箱过程中,车间质量监控员应随时抽检药品包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将

塑料材料测试国标大全

序号业务内容测验类型依据标准试验设备与仪器GB GB1033-86ASTM ASTM D7921 塑料比重试验 ISO ISO 1133电子比重计 GB GB1034-70ASTM D 5702塑料吸水性试验ISO ISO 62红外线水分计 GB GB3682-83ASTM ASTM D-12383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 ,MVR)试验ISO ISO 1133熔体流动速率仪 GB GB2411-80ASTM ASTM D-22404 橡胶邵氏硬度试验 ISO 邵氏硬度计 GB GB/T 1039GB1040.4GB1040.2ASTM ASTM D3685 塑料拉伸强度试验塑料断裂伸长率试验 ISO ISO 1271ISO3268ISO6239GB GB1042-79ASTM ASTM D7906 塑料弯曲强度试验塑料弯曲模量试验 ISO ISO 178JPL 系列微控电子拉力 机 7 塑料简支梁缺口冲击试验塑料简支梁无缺口冲击试验 GB GB1043-79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1998) 1.0原理:把试样暴露在规定的状态环境或温度中,那么试样与状态调节环境或温度之间即可达到可再现的温度和/或含湿量平衡的状态。 2.0标准环境 标准环境代号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备注 23/502350应该使用这种标准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 27/652765对于热带地区如各方商定 可以使用 3.0标准环境的等级 等级温度容许偏差(℃) 相对湿度容许偏差(﹪) 23/5027/65 1(加严)±1±5±5 2(一般)±2±10±10 4.0状态调节 a.状态调节的周期应在材料的相关标准中规定。当在相应标准中未规定状态调节周期时,应采用下列周期:对于标准环境23/50和27/65,不少于88小时。对于18~28﹪的室温,不少于4小时。 5.0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状态调节后的试样应在与状态调节相同的环境或温度下进行试验,在任何情况下,试验都应在将试样从状态调节环境内取出后立即进行。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塑料测试方法(中文版)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ASTM D 638, ISO R527, DIN 53455, DIN53457 了解材料对负载的响应程度是了解材料性能的基础。通过测试在一定应力下材料的变形程度(应变),设计者可以预测材料在其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如图1)。 图1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形变的极限值 B:屈服点 C:最大强度 O-A:屈服区域,发生弹性形变 超过A点:塑性变形 图2:ASTM D 6, 拉伸试样的尺寸 模量:应力/应变 Mpa

屈服应力: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 Mpa 断裂应力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Mpa 断裂伸长率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变% 弹性极限开始发生弹性形变的终点 弹性模量发生在塑性变形时的模量 Mpa 测试速度: A速度:1mm/mm 拉伸模量 B速度:5mm/mm 填充材料 的拉伸应力/应变 C速度:50mm/mm 为填充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ASTM D 790, ISO 178, DIN 53452 弯曲强度是用来测量材料抵制挠曲变形的能力或者是测试材料的刚性。与拉伸负载不同的是,在测试弯曲时,所有的应力加载在一个方向上。用压头压在试样的中部使其形成一个3点的负载,在标准测试仪上,恒定的压缩速度为2mm/mm. 通过计算机收集的数据,测绘出试样的压缩负荷-变形曲线,来计算压缩模量。在曲线的线性区域至少取5个点的负载和变形。 弯曲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弯曲性能的重要指标。压缩模量是指在应力-应变的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比。 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单位都是Mpa。 图3:弯曲测试示意图 耐磨性能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96号公告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和农业部第426号公告(以下简称426公告)要求,经审核,现公布首批《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规格目录》)、《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受理目录》(附件2,以下简称《受理目录》)和《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附件3,以下简称《废止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规格目录》的,按国家兽药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增加含量或包装规格管理,不实行标准试行期和监测期保护。拟生产该类产品的兽药生产企业,可按规定程序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除《规格目录》中所列规格外,其他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兽药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地标)同时废止。拟增加《规格目录》同品种的含量或包装规格的,按《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技术资料审查原则》(农办医[2005]52号)相关规定办理。 三、法定兽药检验机构对列入《规格目录》的产品实施监督检验时,应根据检验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取样量,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四、列入《受理目录》的,按426公告第九条规定执行。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审评办)向申报企业发出受理通知书,并提出相关要求。申报企业应按规定向审评办上报补充资料。 五、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废止目录》的同品种地标同时废止,其他后续工作按426号公告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六、各地已批准但未列入《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农业部公告第560号)的、未列入本公告《废止目录》的、未列入本地自行撤销地标清单的地标,均可按照426号公告要求抓紧组织该类地标的申报。 七、对联合协作申报地标的,所有企业应分别填写《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由承办企业按426号公告第五条规定进行申报,并附联合协作协议书。参与协作企业填写的《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申请表》需经本辖区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签署意见、盖章、备案,作为地标升国标后申报产品批准文号的证明材料。 八、各地已上报审评办但未列入《废止目录》、《受理目录》及未做任何改变的国标品种,企业可按规定程序直接向我部履行产品批准文号申报手续。 九、各地要高度重视地标清理工作,认真执行地标清理政策,积极配合我部做好相关工作,以保证兽药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动物疫病防治效果,促进我国兽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附件:1.国家兽药标准增加规格目录 2.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兽药标准受理目录

戊二醛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戊二醛 英文名称:glutaraldehyde 二、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成分:戊二醛 CAS NO 111-30-8 分子式 C5H8O2 相对分子质量100.12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害: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

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为水溶液,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前苏联MAC(mg/m3) 5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眼睛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中文ASTMD648塑料热变形温度

ASTM D 648-07 塑料侧立式弯曲负荷下变形温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1 范围 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特定的条件下试样发生特定变形时的温度。 1.2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试在常温下刚性或者半刚性的,厚度在3mm[1/8in]或以上的模具成型或者薄片的试样。 注1:薄片厚度少于3mm [0.125in]但大于1mm [0.040in]可以用几片薄片复合试样来测试,但最小厚度为3mm。一种制备复合试样的方式是用砂纸把薄片的面打磨平,用胶水粘合。施加载荷的方向需垂直于每个薄片的边缘。 1.3 在SI的单位的评估值将视为标准。给定值仅提供一些信息。 1.4 本标准无意涉及所有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标准是帮助用户建立适当的安全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并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注2:这个测试方法描述为本测试办法的B方法,在技术上,方法Ae和Be分别与ISO 75-1 和ISO 75-2,1993,等价。 2 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D 618 测试用塑料调质实施规范。 D 883 塑料相关术语。 D 1898 塑料抽样实施规范。 D 5947 固体塑料试样外形尺寸测试方法。 E1 在液体中的玻璃温度计ASTM说明。 E77 温度计的检查和检验测试方法。 E608/E608M 矿物隔热,金属屏蔽的基体金属热电偶。 E691 为测定试验方法精密度开展的实验室间研究的实施规范。 E1137/E1137M 工业用铂阻尼式温度计。 2.2 ISO标准ISO 75-1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ISO 75-2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2.3 NIST文件NBS特别出版250-22。 3 术语 3.1 通常-本测试方法定义的塑料是跟D 883 中标准一样,除非另外说明。 4 检测方法简介 4.1 将矩形截面的试样按侧立式方式,放在载荷作用在中间的简支梁上,载荷的最大压力为0.455Mpa [66psi] 或1.82Mpa [264psi](注3)。将试样在有载荷的作用下,浸入升温速度为2 士0.2℃/min的传

ISO 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二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1 范围 1.1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用于测定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实验条件。 1.2本部分适合下述范围的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的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除未填冲类型外还包括列入用短纤棒、细棒、小薄片或细粒料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夹层结构的材料2.名词和定义 见ISO 527-1:2012,章节3 3原理和方法 见ISO 527-1:2012,章节4 4仪器 4.1概述 见ISO 527-1:2012,章节5,特别是5.1.1致5.1.4 4.2引伸计 4.3测试记录装置 5测试样品 5.1形状和尺寸 只要可能,试样应为如图一所示的1A型和1B型的哑铃型试样,直接模塑的多用途试样选择1A型,机加工试样选择1B型。 关于使用小试样时的规定,见附录A/ISO 20753 注:具有4mm厚的IA型和1B型试样分别和ISO 3167规定的A型和B型多用途试样相同。与ISO 20753的A1和A2也相同

5.2试样的制备 应按照相关材料规范制备试样,当无规范或无其他规定时,应按ISO293、ISO 294-1,ISO295或者ISO 10724-1以适宜的方法从材料直接压塑制备试样,或按照ISO 2818由压塑或注塑板材经机加工制备试样。 试样所有表面应吴可见裂痕、划痕或其他缺陷。如果模塑试样存在毛刺应去掉,注意不要损伤模塑表面。 由制件机加工制备试样时应取平面或曲率最小的区域。除非确实需要,对于增强塑料试样不宜使用机加工来减少厚度,表面经过机加工的试样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实验结果不能互相比较。 5.3标线 见ISO 527-1:2012,6.3 5.4检查测试样品 见ISO 527-1:2012,6.4 5.5各向异性 5.6测试样数量 见ISO 527-1:2012,章节7. 6 状态调节 见ISO 527-1:2012,章节8 7 测试过程 见ISO 527-1:2012,章节9 在测量弹性模量时,1A型、IB型试样的试验速度应为1mm/min,对于小试样见附录A。8结果计算和表示 见ISO 527-1:2012,章节10 9精确度 见附录B 10实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扩一下内容: a)注明引用ISO 527的本部分,包括试样类型和试验速度,并按下列方式表示;

消化内科胃镜室考试题 一 答案

消化内科胃镜室考试题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公60分) 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是疼痛的节律、部位、周期性不同。胃 溃疡疼痛规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规律为疼痛-进食-缓解 2、正常肠鸣音:每分钟约4-5次,肠鸣音亢进:每分钟大于10 次,肠鸣 音减弱或消失:持续3-5分钟以上才听到一次或听不到肠鸣音。 3、腹部触诊的体位:仰卧位,两腿稍分开,使腹肌松弛,护士站于 病人右侧,用指腹及指关节掌面先轻轻抚摸腹壁使病人适应,然后由浅入深逐渐加压进行触摸。 4、腹部触诊时,正常成人无压痛及反跳痛,检查应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 移向病变区域,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循逆时针方向,由上而下,先左后右。 5、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量和速度,出血达 60 ML可出现黑便, 出现呕血说明胃内蓄积血量至少达到 250-300 ML。 6、急性胰腺炎的六大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黄疸。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公10分) 1、下列哪种病人可以做胃镜检查

A精神失常者 B严重的血凝障碍者 C腐蚀性食管炎 D严重心肺,肝肺功能不全者 E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E 2、目前内镜消毒最常用的消毒剂是 A 2%戊二醛溶液 B 氯巴定 C 食具净333 D 扎溴铵 E 氧氯灵 答案:A 3、胃镜检查病人的护理下列哪一项是错的A检查前禁食12H B检查完后即可进食,进水

C腹涨者可进行按摩,促进排气 D检查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E检查后当日以流食或易消化半流质为主 答案:B 4、服毒后最好在几小时内洗胃 A 12小时 B 10小时 C 6小时 D 8小时 E 8-10小时 答案:C 5、对消化性溃疡病病人作健康教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 B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C胃黏膜保护剂宜在饭后服 D抑酸药宜在空腹时服用

塑胶件抗UV测试国家标准

塑胶件抗U V测试国家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GB/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eqv ISO 4892-3:1994 Plastics-Methods ofexposure to labory light sources- Part 3:Fluorescent UVlamps 紫外光老化试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暴露于不同类型荧光紫外灯气候箱的试验方法。通则在GB/T 中给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344-88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neq ISO4892-2:1994) GB/T 15596-1995 塑料曝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源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cqv ISO 4582:1980) GB/T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则(eqv ISO 4892-1:1994)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荧光紫外灯:发射400nm以下紫外光的能量至少占总输出光能80﹪的荧光灯。 Ⅰ型荧光紫外灯:300nm以下的光能低于总输出光能2﹪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UV-A灯。 Ⅱ型荧光紫外灯:发射300nm以下的光能大于总输出光能10﹪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UV-B灯。 冷凝暴露:试样表面经规定的辐照时间后转入模拟夜间的无辐照状态,此时试样表面仍受暴露室内热空气和水蒸气的饱和混合物加热作用,而试样背面继续受到周围空间的空气冷却,形成试样表面凝露状态。 4总则 在控制环境条件的荧光紫外灯气候箱中进行试样的暴露试验。有几种不同型号的灯(见~。推荐采用UV-A灯或UV-A组合灯,如采用不同光谱组合灯时,应保证试样表面所受的光谱辐照均匀,即应使试样围绕灯列连续移位。 荧光紫外灯使用一种低压汞弧激发荧光物质而发射出紫外光,它能在较窄的波长区间产生连续光谱,通常只有一个波峰。其光谱分布是由荧光物质的发射光谱和玻璃的紫外透过性决定的。这种灯一般是使试样在某一局限光谱范围内的紫外光辐照下进行试验用的。 试验程序可以包括辐照强度和试样表面辐照量的测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9-09批准1998-02-01实施 建议采用一种已知性能的类似材料作为参数,和受试材料同时暴露。 在不同型号的设备上所作的试验结果不能作比较,除非受试材料在不同设备中的重现性已被确定。

消毒防腐药教案讲解

消毒防腐药教案 永胜县职业高级中学 谭桂甲 1

消毒防腐药 学习目标: 1、理解消毒防腐药的概念、作用机理。 2、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3、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2、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条件,即传染源、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消毒主要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当我们饲养完一批动物后,如何全面进行消毒?再问,通常使用哪些消毒药物? 一、防腐消毒药的概念 (一)防腐消毒药 消毒的含义:杀死病原微生物。 消毒药:指作用强大,能迅速而不可逆地杀死病原微物的化学药物。

2. 灭菌:把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全部杀死。(高压蒸汽,煮沸灭菌,采用的是物理方法)。 防腐消毒药: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分为:防腐药、消毒药。 防腐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生物体表局部皮肤、粘膜和创伤的微生物感染;也用于食品、生物制品等的防腐。 消毒药: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主要用于环境、厩舍、动物的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 3、防腐药、消毒药的关系: 防腐药和消毒药是根据用途和特性来区分的,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消毒药浓度低时也能抑菌,而高浓度的防腐药也能杀菌。所以一般不将他们分开,总称为防腐消毒药。 (二)防腐消毒药的特点 1、抗菌谱 防腐消毒药的抗菌谱与抗生素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物不同,这类药物的抗菌范围没有明显的抗菌谱,对多数病原微生物都有抑杀作用。2、损害、毒性 防腐消毒药在防腐消毒的浓度时,对动物机体也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害,甚至出现毒性反应。所以大多只用作外部防腐消毒。 二、防腐消毒药的作用机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