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一)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占分20%、理解和掌握占分45%、综合应用占分35%。

(五)考试题型及讲解

1、单项选择(15题×2分=30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5题×2分=10分):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10%。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题型、难度、出题的样式可以看本复习指导书,那上面所列的所有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是复习的参照依据、作业、期末复习指导

3、判断正误(10题×1分=10分):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10%。判断题的难度及内容可以以中央电大编辑部下发的4填空题(10题×1分=10分)

5、简答题(4题×3分=12分):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12%左右。

6、计算题(3题,28分):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8%。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计算题参考作业及期末复习指导,但注意计算题一般不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原题。

(六)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本门课程考试涉及大量的计算题,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家无法用口算甚至笔算得出结果的,所以本门考试是允许大家带计算器入场的,所以请大家考试时一定要带上计算器。

2、试卷不留空白,每题必答。

3、做计算题时大家一定要写出相关公式,写清解题步骤。这样做了,即使你最后的答案不正确,也会得到大部分的步骤分,切忌做计算题时只写出数字答案。

4、做简答题时,题目中问的问题虽然没问概念,但你最好答一下,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要点完整,该阐述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5、注意把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只有120分钟,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把会做的题先做了,然后再返回来做不会做的。

6、另外请大家注意:本课程考试,在试卷的后面会把本课程涉及的常用公式都附上去。实际上也是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一种尝试。统计学原理课程有它的特殊性,既有概念的理解,也有方法的掌握。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求大家掌握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都是落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上。相关公式的记忆不是很关键的,而在于要根据资料和研究目的进行恰当的公式选择。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一)期末复习指导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主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期末复习指导为向导进行全面复习,同时,期末复习指导这本小册子上给大家提供了一套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请大家对这套题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把答案先填上去,认真复习。

(二)《统计学》教材

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都不会离开教材,只有全面、认真的阅读,系统、深刻的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才能真正的把握本课程内容,考出好的成绩。

三、模拟自测题。这部分自测题大家可以练习练习,巩固复习成果。

单项选择题

1.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C)。

A)估计标准差

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相关关系

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2.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C)。

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

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3.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B)。

A)0≤r≤1 B)-1≤r≤1 C)-1<r<1 D)-1≤r≤0

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B)。

A)105% B)104.76% C)5% D)4.76%

6.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7.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8人、296人和301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应用(B)计算。A)首末折半法B)简单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

8.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9.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A)。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10.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1.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B)。

A)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质指标综合指数

1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A)。

A)(102%×105%×106%×108%)-100%

B)2%×5%×6%×8%

C)102%×105%×106%×108%

D)(2%×5%×6%×8%)-100%

1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C)。

A)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

部职工D)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

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

1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C)。

A)全国人口普查B)工业设备普查C)全国工业普查D)农村耕畜调查

16.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C)。

A)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组数的多少不同

1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18.抽样误差是指(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第3题、多项选择题

1.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BDEF )。

A)重复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等距抽样

E)类型抽样

F)整群抽样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BC)。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3.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CE)。

A)社会性

B)大量性

C)总体性

D)同质性

E)变异性

4.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BE)。

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D)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的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值

第4题、判断题

1.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

2.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

查。(×)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4.变异系数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

小。(√

)

5.计算相关系数时,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关

系。(√)

6.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下的。(√)

四、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1.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变异与变量、统计指标概念、特点及分类。

5.国家统计的职能

1.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统计调查的种类

3.统计调查方案的构成内容

4.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2.统计分组的概念、种类

3、统计分组的关键:

分组标志的选择

4.统计分组的方法:品质分组方法、变量分组的方法

5.分配数列的概念、构成及编制方法

变量数列的编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第二步:确定变量的类型和分组方法(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分组)。

第三步:确定组数和组距。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可计算得到:

组距= 全距÷组数全距=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一组的下限要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要大于最大变量值。)

第五步:汇总出各组的单位数(注意:不同方法确定的组限在汇总单位数时的区别),计算频率,并编制统计表。

间断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下限均包括在本组内”的原则汇总。

重叠式确定组限:汇总各组单位数时,按照“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汇总。

因为有了“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对于离散型变量也经常采用重叠式确定组限的方法。

6.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1.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计量单位

2.相对指标的概念、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

相对指标包括: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2.有关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样本个数

3.抽样误差的一般概念及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4.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抽样平均数、抽样成数平均误差

5.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抽样误差概率度的含义及确定方法。

6.总体参数区间估计的要素及估计方法。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总体参数(平均数及成数)区间估计的方法:

抽样推断中有关的内容最后都集中在根据具体资料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上。在根据资料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首先要对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要清楚,然后是有关区间估计的概念、方法。

7.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8、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必要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1.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概念和相关的种类。

2.相关系数的作用、性质和计算方法。

计算相关系数的简化式:

3.回归分析的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方程参数a、b的含义。

回归直线方程式中:y是y的估计值,a代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涵义是,当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增加值。当b的符号为正时,表示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当b的符号为负时,表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a、b都是待定参数,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得。

1.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指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2.总指数的作用及编制方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综合指数: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综合变动情况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3.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及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化引起的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及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化引起总量指标变化的绝对额。

指数这章同学们感觉比较困难,只要理解了公式的建立,就应该可以做题.主要还是看平时作业中的题目.每次考试几乎这部分内容是必考的.

1.动态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2.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间断时点数列条件下计算的两种情况: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3.各种速度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指标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

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的是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

平均增长量

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这章复习的难点在于指标比较多,但本身没有什么难度.要分清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要学会根据资料来选择公式.

四、期末综合练习题

这个综合练习题,其实就是以往各年期末考试试题的综合,所以对帮助大家对考试题型、及重难点的把握有重要的指导性。

一、单选题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设某地区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C )。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

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1日B.1个月C.1年D.1年零1个月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C)。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B)。

A.二者是一致的

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C.二者没有关系

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

11.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是( B )。

A.1日B.一个月

C.1年D.一年零一个月

1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

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

1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4.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B.每旬统计产品道题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15.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1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17.以所有制为分组标志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分组属于(A)。

A.类型分组

B.结构分组

C.依存分组

D.复合分组

1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9.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20.次数分配数列是(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21.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2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

2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B)。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2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2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2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2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28.计算结构相对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29.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D.无名数或有名数30.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1.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A.75% B.40% C.13% D.17% 32.某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D)。

A.5.5%

B.5%

C.115.5%

D.15.5%

33.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

和3.7,则(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3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C )。

A. 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35.抽样平均误差是(A)。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3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

37.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C)。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38.在简单随机重复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 C )。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39.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4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41.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42.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A)。

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

43.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 A)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4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 A)。

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45.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 C )。

A.2倍B.3倍C.4倍D.1/4倍

4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

数为( B)。

A.r=0 B.|γ|=1

C.—1<r<l D.0<r<1

4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0≤r≤l

B. —1<r<l

C. -1≤r≤l

D. -1≤r ≤0

48.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 )。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49.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B).

A.高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D.低度相关关系

50.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D).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因变量51.在回归直线方程y C=a+bx中,b表示( C)。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

5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D )。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

53.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D ),

A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 .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

相对数

54.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B )。

A .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

C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55.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56.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57.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

p q p q ∑∑)表示 (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8.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

p q p q

∑∑中,∑01p q —∑00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5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

A.q1p1 B.q0p1C.q1p0D.q0p0 60.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A.q1p1B.q0p1C.q1p0D.q0p0 61.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10% B.7.1% C.7% D.11% 62.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63.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D)。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64.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65.已知某企业1月末、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B)。

A.(190+195+193+201)/4 B.(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 D.(190/2+195+193+201/2)/4

66.时间数列中总量指标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 D )。

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B.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完整版上海交大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1.同时抛两枚不同的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单选) 选择一项: 炒a. 1 炒b. 1/8 O c. 1/4 同d. 1/2 2.对于连续型数据的分组()选择一项: a.水平法 b.累计法 c.推算法 d.直接法 )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 项: a.最小值 C b.取大值 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 d.零 ) 5.下列统计指数,不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选择一 项: a.零售价格指数

b. 产量指数 诃c?收购量指数 因d.工资总额指数 6.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 a.性别 □ b.年龄 "c.职业 d.月收入 门e.职称 7.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 (单选)选择一项: U a.发展速度 拥b.增长速度 目c.发展水平 d.增长量 8. 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 选择一项: 炒a.对比基期的不同 °b.对象范围的大小 ⑥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 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 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炒a.发展水平 b.增长量

炒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平均数的代表性甲数列高于乙数列 同c.平均数的代表性乙数列高于甲数列 口d.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判断 11.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 选择一项: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系数 ‘ c.全距 * d.平均差

」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 □ 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巫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門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15.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 a. 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口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口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16在实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单选)选择一项: ⑥a.互斥事件 口b.必然事件 c. 独立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17.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 选择一项: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 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整理by__kiss-ahuang 第一部分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题目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 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3495064.html,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作者:丁兴烁 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37期 [摘要]应用统计学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加强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以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应用统计学必须采取多样的无纸化考试考核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C8-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44-02 1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 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的问题。一是“实用型”。即要求学生能够立即顶岗,能够立即在企业进行工作,其角色就是一个数据处理员或市场调查员。二是“发展型”。即要求一个毕业学生在取得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后,具有负责更高层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方案策划能力。其角色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完成个人任务的数据调查处理员,而已转变成为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调查处理主管或经理。我们将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确定为:①初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调查处理方面的“实用型”初级人才;②高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发展型”高级人才。 2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 21案例引导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由理论到案例的过程,讲解理论知识,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容易导致老师讲课单调、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引导教学法是由案例到理论的过程。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进行案例分析。首先,老师设计好的应用统计学讲解的理论知识问题并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其次,老师给出精心准备的与所要讲解的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供学生思考,不提醒,不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再次,老师详细讲解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准确结论;最后,老师组织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辨析。 22注重实际应用安排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 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际需要,充分强调实际应用效果。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存在三个重点: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传统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是从理论体系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析是重点中的重点,占用比较多的教学时间,结果许多学生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样也没有学会,实际应用效果不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一、综合 1、统计的含义包括()。ACD A.统计资料 B.统计指标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C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E A.工资 B. 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CDE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BCE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D A.收集信息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统计学》 教 学 大 纲 郑州大学商学院

绪论 内容 绪论中所阐述的内容,是对课程全面的概括和归纳,学习好绪论中的有关概念和思想,对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考核知识点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1)了解:统计学的概念。 (2)理解: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统计方法与数量规律性的关系。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了解:统计学的三个源头。 (2)理解:统计学的发展原因。 3、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了解: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2)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内容 统计数据是我们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那么,我们从哪里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呢?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适合于我们分析的需要呢?本章所讲述的就是有关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的方法等问题。

学习本章时,应在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和类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统计调方案的内容,并能根据特定的调查内容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案;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重点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适当的频数分布表,并能利用图形显示统计数据;掌握统计表的构成内容和设计方法。 (一)考核知识点 1、数据的计量尺度 (1)数据的计量尺度。 (2)数据的类型。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2)统计调查方法。 (3)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3、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审核。 (2)统计分组与频数分布。 (3)频数分布的图示和类型。 (4)统计表。 (二)考核要求 1、统计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1)数据的计量尺度 ① 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含义。 ② 理解:四种数据计量尺度的区别和特征。 (2)数据的类型 ① 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含义。 ② 理解:数据两种类型的区别和应用。 2、统计数据的搜集 (1)统计调查方案 ①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作用。 ② 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③ 掌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变量、变量值的涵义。 (2)统计调查方法 ① 了解:统计报表、普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涵义。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1.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2.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 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 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 d.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 3.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选择一项: a. 120% b. 1200% c. 100% d. 1000% 4.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5.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 a. 人口按年龄分组 b. 人口按性别分组 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 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 6.随机抽取一只灯泡,观察其使用寿命t,其样本空间=()(单选)---选择一项: a. {t=0} b. {t (0} c. {t(0} d. {t(0} 7.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 a. 不变 b. 增加1倍 c. 增加2倍 d. 减少1倍 8.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平均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9.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离散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选择一项: a. 8 b. 0.02 c. 4 d. 80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得指标就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得比重之与(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得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就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得数值平均数通常就是各不相同得,她们之间得关系就是( D )。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没有关系 6、指数就是表明现象变动得( B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就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得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得10%,则物价指数为( 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得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得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得负相关就是指( 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得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得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得特点就是指标得数值( ADE )。

统计学思考题

1.1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1.2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4.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5.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1.3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 .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 4.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1.4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1.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2.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3.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1.5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学 B.“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数据 C.“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资料 D.“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检验 2.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 B.从一个果园中抽取36个橘子的样本,用该样本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大型城市在元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3.连续变量()。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 C.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数量 D.大学生的生活成本 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度量工具(如均值)被称为()。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6.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研究中,样本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的高中生 D.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7.以一个企业作为总体,下列属于质量统计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 B.产品合格率 C.商品库存量 D.产品产量 8.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9.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8《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数据的基本类型,正确地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应用范围,从大的方面、从体系和主线上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学习《统计学》的起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征;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分;统计 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研究方法 内容设置: 1.1统计学的性质及其种类 1.2统计的应用领域 1.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统计研究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特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调查方式和方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为以后各章学习统计分析方法打下基础。 本章的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调查体系;统计分组;频数分布与变量数列 的编制;全距、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难点:统计分组;频数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与技巧 内容设置: 2.1数据的采集 2.2数据的整理 2.3频数分布 2.4数据的显示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数据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测度,重点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并能加以灵活运用,了解数据分布形状(即偏度与峰度)及其测度。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离散程度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场合 内容设置: 3.1集中趋势的测度 3.2离散趋势的测度 3.3偏度和峰度的测度(自学) 3.4 相对位置的测度及异常值的检测 第四章时间序列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时间数列的定义、种类,掌握计算时间序列的水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题目1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选择一项: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平均指标指数 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 题目2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 选择一项: 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 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 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 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 题目3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25 b. 1050 c. 1100 d. 1150 正确答案是:1050 题目4 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

选择一项: a. 109% b. 110% c. 103% d. 109.18% 正确答案是:109.18% 题目5 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a. 平均单位成本 b. 人口出生率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 题目6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 c. 指标名称 d. 计量单位 e. 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月收入 e. 职称 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 题目8 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绝对数时间序列 d. 相对数时间序列 e.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 题目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a. 发展水平 b. 增长量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是:增长量 题目10 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 选择一项: 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最新版本

1. ( 多选题 )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本题5.0分)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2. ( 多选题 ) 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本题5.0分)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 学生答案:A,B,C,E 标准答案:ABCE 解析: 得分:5 3. ( 多选题 )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本题5.0分)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D 解析: 得分:5 4. ( 多选题 )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 可分为( )(本题 5.0分) A、简单表 B、一览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单一表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5. ( 多选题 ) 次数分配数列()(本题5.0分) A、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B、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学生答案:B,C,D,E 标准答案:BCDE 解析: 得分:5 6. ( 多选题 ) 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本题5.0分)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统计学》作为财经院校各财经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数据分析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根据《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实践财经专业 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挖掘有用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已逐渐引起国内外政府机构及学者的极大关注,国际上关于大数据科学研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统计学作为一门数据分析学科,主要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建立统计模型、量化分析、总结和预测,探讨研究对象的数量规律及其特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具有统计学基础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由于统计学涉及的理论内容、公式和抽象概念比较多,通常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和学习的课程。结合自己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讲授《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在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探索适合金融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等财经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办法,如何解决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数据分析人才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一、《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背景下,虽然多数教师坚持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但是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黑板板书,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容量过大,讲授速度过快,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统计学内容在重点部分常常涉及较多公式和概率统计定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得讲课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思路不能理解具体内容,仅仅会记忆理解,熟练地套用计算公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只注重应用表面,缺乏理论深度 财经院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入手,简单介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回归、统计推断等内容。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基本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推理以及前后知识在数学上的联系缺乏讲解,使学生不能理解到所学知识的本质,仅仅会依葫芦画瓢地应用,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方法单一、创新不足。有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更是将统计学与概率统计同一学期开设,使得统计学课程的内容缺乏概率统计中的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等假设检验的基本知识,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学内容。 3、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讲授统计学的教师队伍近几年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有一部分统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理想,数学和计算机知识水平与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财经类院校讲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主要以经济统计、数量经济学等财经类出身教师为主,缺乏数学专业科班教师,使得课程内容的设计仅注重应用,缺乏相应的数学理论作为支撑,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4、统计软件与统计案例缺乏有效结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会用统计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分析能力已成为每个学生必经的阶段,计算机软件在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现实中,虽然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也注重统计方法的应用,但是由于统计学知识繁杂、课时安排普遍过少、开课班级过多等原因,导致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过少。尤其是财经类非统计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综合 1、统计的含义包括()。ACD A.统计资料 B.统计指标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C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E A.工资 B. 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CDE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BCE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D A.收集信息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11、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 B.统计整理 C.统计资料 D.统计学 E.统计学科 12、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E A.统计数据 B.统计图标 C.统计软件 D.统计年鉴 E.统计报告 13、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 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 E.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软件 14、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截面数据 E.扇面数据 15、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 B.实验数据 C.时序数据 D.混合数据 E.顺序数据 16、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观测数据 D.混合数据 E.扇面数据 17、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 C.应用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E.管理统计学 18、如果要研究某市987家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BD A.所有外资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 B.所有外资企业的平均利润 C.甲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 D.所有外资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E.部分外资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统计数据的收集 1、普查是一种()。BCD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经常性调查 2、某地对集市贸易个体户的偷漏税情况进行调查,1月5日抽选5%样本检查,5月1日抽选10%样本检查,这种调查是()。ABC

《统计学》课程标准

《统计学》课程标准 1.课程描述 1.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应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学时标准:42 学分标准:2 1.2 ,使学生 基础。 1.3 立足 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统计学的有关专业知识,使学生有了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基础,能够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前企业存在的信息时代,并能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数据信息环境;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培养效率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严谨的求学态度;具有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和与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并能具有应用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创新能

力、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创业能力。 2.1知识目标 ●了解统计在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作业。 ●理解统计指标与指数的关系和意义。 ●熟练掌握抽样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原理。 ●掌握统计预测的一般方法。 2.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调查市场、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熟悉把握对企业的经济数据分析的能力。 首先

过程中, 提高学生 可选用近三年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或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用案例可以不一样),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选用或编写的教材建议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教材应将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案例模仿、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将本学科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项目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