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东岳机械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指导各生产岗位班组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类事故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车间、岗位、班组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等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术语与定义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2 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 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3.5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6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7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 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 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0 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1 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3.11)的集合。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和台账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 各车间应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班长、工艺、设备、兼职安全员和操作人员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4.2实施全员培训 制定全员培训内容计划,见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两个体系实施方案。 4.3编写体系文件 4.3.1“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风险管控制度,并审核、签发执行。 4.3.2“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根据《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编制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4.3.3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根据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完成本部门车间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晋城市危险化学品企业 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使用企业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等过程。化工企业可参照本指南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二、有关术语和定义 (一)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四)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五)风险分级与管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三、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流程 (一)建立机制。成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或实际控制人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分管生产、技术、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车间相关负责人员和一线班组长。制定《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质量要求、考核奖惩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动员培训。企业应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员培训,向员工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调动员工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标准、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常用方法、风险控制原则及措施等。 (三)确定风险辨识范围和内容。 1.确定辨识范围。根据企业功能分区或者工艺流程将企业全部区域划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单元,如生产区(反应岗位、精馏岗位、后处理岗位、成品岗位等)、储罐区、办公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 建设作业指导书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1. 编制相关文件 (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紧急通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客车运输公司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细则》、《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 进行学习宣贯 (1)利用宣传栏、全员培训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 作用。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

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 (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集团”四级隐患排查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集团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东岳机械 风险点作业步骤管控措施 管 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 危险源或潜在 事件 评价 级别 风险 分级 可能发生的事 故类型及后果 工程 技术 措施 管理 措施 培训 教育 措施 个体 防护 措施 应急 处置 措施 控 层 级 责任 单位 责任 人 备 注 作业前准备未按照规范佩 物体打击、机认真规范 戴劳保用品 械伤害、触电检查使用班设备范为14低 作业劳保组部瑞 1 操 作 环 境 用 品 及 作 触 电 、 火 灾 、 执 行 2 4低其他伤害安全 班 组 设备 部 范 为 瑞

业活动规程 3 作业结束未关闭电源做 火灾、其他伤认真 到工完料净场 地清 4低 害、触电 检查 确认 班 组 设备 部 范 为 瑞 焊接前设备检未排查设备隐触电、机械伤 使用 查患害前认班焊接高继 14低 真检组一部峰操作查 2 及 作 焊 接 物 体 打 击 、 机 业 活 动作业械伤害 24低 执行 安全 班 组 焊接 一部 高 继 峰 规程

3 焊前个人劳保 佩戴 未按照规范佩 戴劳保用品4低 物体打击、机 械伤害、 规范 使用 班 组 焊接 一部 高 继 峰

劳保 用品 焊接过程中未执行安全作 触电、火灾、 掌握业规程 其他伤害执行班焊接高继 44低 安全组一部峰 规程 5 焊接结束未关闭电源做 火灾、其他伤 认真 到工完料净场 地清 4低 害 检查 确认 班 组 焊接 一部 高 继 峰 磨光机设备检未排查设备隐触电、机械伤 使用 查患害 14低 前认 真检 班 组 焊接 一部 高继 峰 查 打磨前个人劳未按照规范佩 物体打击、机 规范保佩戴戴劳保用品 操作械伤害、使用班焊接高继 24低 3 及作 业活 打磨 作业 劳保 用品 组一部峰 打磨过程中未执行安全作 动触电、火灾、 执行 班焊接高继 业规程 34低 其他伤害安全 组一部峰 规程 4 打磨结束未关闭电源做 火灾、其他伤 认真 到工完料净场 地清 4低 害 检查 班 组 焊接 一部 高 继 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分厂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装臵、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3.4风险评价: 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职责: 4.1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 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2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4.3各单位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组织本单位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单位的危害 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风险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环境、消防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和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序 号 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施)风险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 1 安全员巡检准备工作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检查交接班记录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参加交接班会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协助班组处理问题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检查班组工作完成情况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现场巡检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报告整改四级车间级安环部 2 采购作业考察厂家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供方评价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供方确定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合同签订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制定采购计划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3 气体采样释放静电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打开采样阀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连接采样球胆,反复3次置换采样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球胆充满气体,拿到化验室分析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4 化验分析烘箱加温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化验作业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化验结束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序号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施)风险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 5 配电室 巡检准备工作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巡检工作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巡检后的检查四级车间级生产部 6 启停泵启动前检查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启动及运行检查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复查流程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停泵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关闭入口阀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吹扫作业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关闭出口阀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清除泵体卫生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7 气体充 装 引导车辆进入充装位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检查罐车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连接充装管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连接静电接地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摆放警示柱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充气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充气检查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停止充气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充装后检查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摘除充装管、静电接地、警示柱、三角木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引导车辆驶出场地四级班组级班组班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序号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施)风险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 1目的 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本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通过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强化源头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避免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以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目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主要内容等相关事宜。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 3组织机构和职责 公司成立总经理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领导公司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

组长:XXX 常务副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组长对公司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组织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建立、运行和评审工作,负责确定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分管领导职责如下: 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是安全风险管控归口管理部门,督促检查、指导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安全评价分析、编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报告。 其他各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组织、协调、督促工作。4术语和定义 (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

B/ZHY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 B/320829ZHY008-2017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 2017.12.06制定2018.04.30实施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G/ZHY08-2017 目录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风险................................................... 3.2 可接受风险.............................................. 3.3 重大风险................................................ 3.4 危险源................................................. 3.5 危险源辨识............................................. 3.6 风险评估.............................................. 3.7 风险分级.............................................. 3.8 风险分级管控.......................................... 3.9 风险控制措施........................................... 3.10 风险信息............................................ 3.1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4 工作要求................................................ 4.1文件体系要求....................................... 4.1.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手册............................. 4.1.2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 4.1.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南........................ 4.2 基本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