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研究回顾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研究回顾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研究回顾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研究回顾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研究回顾

yuanzi16

本文作者的话

重庆在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上,往往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大城市。然而,150多年前发生的重庆黔江小南海Ms6.25级地震,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是因为,小南海地震遗迹和遗址“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价值。为此,本文作者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报道,编写了这篇文章,简要回顾和介绍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及其研究概况,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参考。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

本文目录

一、小南海地震概况及基本信息

二、小南海地震遗址自然地理概况

三、小南海地震遗址区域地质概况

四、1856年6.25级小南海地震事件

五、小南海地震崩滑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六、用数字滑坡技术研究小南海地震滑坡

七、小南海水库地震堆积坝体帷幕灌浆工程地质

八、黔江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与地震地质研究

九、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震遗迹

下面是正文

一、小南海地震概况及基本信息

1856年6月10日(清朝咸丰年间),发生在重庆黔江与湖北咸丰交界处的Ms6.25级地震,形成了如今重庆黔江小南海壮观的地震景观和遗迹。它包括小南海堰塞坝、小南海堰塞湖(有的称小南海水库)、大垮岩、小垮岩、滑坡(崩滑)堆积体等地震地貌景观和遗迹。

小南海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渝东鄂西褶皱带内,以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最近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抬升。据此推断,小南海地震的发生,可能与该地区基底断裂活动有关。

重庆黔江小南海是由于地震时山崩、岩体崩滑、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该堰塞湖湖面长约5000多米,最宽处达900多米,水面面积为2.87平方

公里;湖水平均水深为30多米,最深处达50多米;最大蓄水量达6.7×107立方米。它不仅是目前中国国内历史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极为鲜见”的。

堰塞湖内还完好地保存着被湖水淹没的原始森林。至今,森林树梢还能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经150多年浸泡,仍然坚硬锋利。湖面常年有烟雾缭绕,水质清澈,环境清新幽凉。

小南海地震遗迹历经150多年的风吹雨打和风化侵蚀,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根据当地一块石碑记载,“(小南海)经中科院院士、中国地震局诸多专家评估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

现在,小南海地震遗址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重庆市十佳旅游景区”。

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距离黔江城北部30余公里。其具体范围为:北至鸡公山-表家湾,东至中塘乡-仰头山,南以黔江河为界,西邻龙家岩坪-鸡公山一带。其面积为197平方公里。

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基本信息如下:

地震名称: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或重庆黔江-湖北咸丰地震

发生日期:1856年6月10日(清朝咸丰六年五月)

发生地点: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交界处

波及范围半径:至少150~200公里

震级:Ms6.25级

震中:黔江与咸丰之交的大路坝(又称后坝、许家湾)附近,或小南海湖畔的禄井山

震中烈度:8~9度

震源深度:2~8公里,属浅源地震

发震构造:NW向断裂带

控震构造:规模较大的NE向断裂带

等震线形态:狭长椭圆形,长轴方向为NNW,与发震断层线基本平行

二、小南海地震遗址自然地理概况

小南海地震遗址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交界处。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9°39′4″、东经108°44′51″;直线距离南距黔江城区14公里,东距湖北咸丰县城38公里;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在流域上,小南海属于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支流阿蓬江的支流段溪河上游,地处板夹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的汇合处。

小南海所属黔江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5.4℃,无霜期为223~309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389

毫米。

三、小南海地震遗址区域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小南海地震遗址所在的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地盆周武陵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亦即渝东南断褶隆起区,或渝东鄂西褶皱带。北东向展布的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明显。其中,主要褶皱有:阳洞背斜、濯(zhuo)河坝背斜、筲箕滩背斜、八面山背斜和郁山背斜以及其间的向斜等。

2、地层岩性

黔江区区域地层以震旦系变质岩系为基底。地表出露的沉积盖层的地层岩性从老到新为:

寒武系、奥陶系:以碳酸盐沉积岩为主。

下中志留统:以砂页岩为主。

上泥盆统:以石英砂岩为标志。

缺失石炭系。

二叠系:不整合上覆于中下志留统或上泥盆统之上;以石灰岩为主,上下二叠统底部均夹有石灰岩。

三叠系:连续沉积于二叠系之上;下统为石灰岩、白云岩,中统为紫色砂页岩与石灰岩、泥灰岩。

侏罗系:假整合于三叠系之上;以砂页岩为主,夹有少许生物碎屑灰岩。

上白垩统:零星分布于正阳镇山间盆地内,为正阳组紫红色砂砾岩。

缺失第三系。

第四系:分布于现代河床附近,构成河流的一、二级阶地。

3、地形地貌

黔江区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脉走向多与构造轴线方向一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景观。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浅、中侵蚀切割的中山和低山。

主干河流沿着北东-南西向谷地发育,而支流则沿着北西-南东向谷地分布,主要支流水系在平面上呈棱格状展布。

四、1856年6.25级小南海地震事件

形成小南海地震堰塞湖、地震滑坡等地震遗迹的直接原因,是在清朝咸丰六年五月,亦即公元1856年6月10日,于原四川黔江与湖北来凤(今为湖北咸丰县)交界处发生的一次Ms6.25级地震。

这次地震在当时周围多个县州的县志和州志中都有记载。甚至在奉节、巫山、垫江、綦江、南川等距离较远的县的县志中同样也有记载。这说明,这次

地震波及范围的半径至少有150~200公里。

在有的县志中,对当时地震场景的描述是相当生动的。例如,同治《酉阳州志》中记载:“咸丰六年丙辰夏五月地震,黔江、来凤之交的大路坝,山崩十余里,压杀左右民居数百家,山麓故有小名河,河为山石所壅,水逆行,淹没地方复二十余里,溢而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可测。”而且,光绪《黔江县志》描述道:“…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气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己间忽大声如雷震,室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出走,扑地而不能起立。后坝许家湾溪口有山矗立,倏(shu)中断如截,响若雷霆。地中石亦迸出,横飞旁击,压毙居民数十余家,溪口遂被湮塞。阙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二十余里,土田、庐舍尽被淹没,今设舟楫焉。朝阳寺山本一小岭,水盛时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若金焦,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云…”

从当时的地震记录来看,这次地震的震中就在当时黔江与咸丰之交的大路坝(又称后坝、许家湾)附近;但是,另有人认为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小南海湖畔的禄井山。另外,有学者认为,地震时的应力场为东西方向,而大垮岩、小垮岩北西西方向的陡壁,为一张性破裂面。在地震发生时,由于东西向的应力作用,导致大垮岩、小垮岩所在的张性破裂面发生走滑;其南西侧的山体运动方向相对朝南东,而北东侧的山体运动方向则相对朝北西。而且,西南侧斜坡临空,于是就造成了南西侧山体因地震力作用而破碎崩滑,从而形成了崩滑堆积体以及堰塞坝和堰塞湖。

另据中科院专家考察,当时小南海地震震级为 6.3 级,地震破坏烈度为 8 度。地震时山体滑塌 10 余公里,4500 万立方米崩滑体向西推移 2 公里,以近 100 米的落差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 米、高 67.5 米的天然大坝(堰塞坝)。小南海地震遗迹区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及淹没森林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自然实体,有很高的科研科考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价值。正因为如此,国家地震局于2001年为小南海颁发了“黔江小南海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两块牌子,使小南海的科技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另据介绍,此次地震造成轿顶山大垮岩崩滑,小垮岩崩塌,压死居民几十家千余人,并形成了两大地震遗址:其一是地震崩滑体、崩积物形成的一道长1170米,高67.5米,底部宽1040米的天然大坝-堰塞坝。该大坝上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形态狰狞,最大的滚石超万吨。其二是该天然大坝堵塞板夹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形成了长5公里、最宽处1公里、湖面面积2.87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地震堰塞湖-小南海天然湖泊。

五、小南海地震崩滑体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有关专家通过对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堆积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等相关工作,阐述了该崩滑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专家认为:其形成过程经历了“风化剥蚀-震荡抛射-崩滑堆积-堵江成湖”四个阶段;其岩体破坏形式为高度破裂或严重高度破裂;其岩体破坏过程以崩塌为主,滑动为辅。

并且,研究发现,小南海地震崩滑堆积体的最终形成,是地震构造运动及地震构造应力、岩体结构、地形地貌和地震波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⑴、该区NE向黔江逆滑(右行)断层与NNW向仰头山逆滑(左行)断层形成的“X”型地震构造组合及轴向呈NWW向的构造压应力,使小南海断块内部发生张滑(左行)破裂,从而导致Ns6.25级地震发生;

⑵、该区呈“X”形展布的3组主要构造节理,是导致崩滑体发育的软弱结构面和物质基础,大垮岩、小垮岩在地震波作用下,最终发生了向山体临空面(约为145°~155°方向)的各自崩滑;

⑶、从崩滑堆积体中发现的石灰岩块石证明,崩滑体原始地层中曾经含有二叠系栖霞组和茅口组石灰岩,这为恢复崩滑前山体地形提供了直接证据;

⑷、在崩滑体中,堆积岩块直径分布区域大约沿着150°方向自NW到ES依次递减,这间接证明了地震时崩滑体抛洒方向约为150°方向,并且大垮岩、小垮岩分别形成堆积区,交叉堆积部分较少。

六、用数字滑坡技术研究小南海地震滑坡

有关学者应用“数字滑坡”技术,对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滑坡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据介绍,数字滑坡技术,是以遥感RS和空间定位(GPS或地面控制)方法为主,结合地质勘探、试验、调查等手段,获取数字形式的、与地理坐标配准的滑坡基本信息(包括滑坡特征要素、滑坡体、滑坡后壁、地形地貌、土地覆盖、形变、地质构造、物理力学特征等),并且采用GIS技术,存储和管理这些数字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滑坡地质学原理,对获取的滑坡数字信息进行空间分析,服务于滑坡调查、监测、灾害评价、危险预测、灾情评估、减灾防灾等。

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⑴、在大量阅读和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地震与滑坡的相关概念、地震滑坡类型、地震滑坡发育因素与机理、地震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⑵、学习与研究数字滑坡技术,以小南海地震滑坡为例,充分进行实践研究。针对数字滑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使用ArcGIS(ArcGIS是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名称)的Geodatabase(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平台,对小南海地震滑坡空间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存储和管理。

⑶、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并且使用1∶5万、1∶1万地形数据为控制,以滑坡地学原理为基础,对小南海地震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空间分布、堆积物特征、地形特征等,进行了遥感解释。

⑷、通过对遥感解释成果的分析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

小南海地震滑坡的物质基础是:缓倾斜的页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它们是典型的易滑地层。其岩性软弱,并且在两组区域性节理切割下,极其破碎。在地震力作用下,原始斜坡岩层受岩层倾向控制,大约朝135°河谷临空面方向发生抛掷、崩塌、滑坡等运动,堵塞河谷,从而形成了堰塞坝、堰塞湖和滑坡堆积体。

该项研究针对滑坡特征与发育环境、地震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链接: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七、小南海水库地震堆积坝体帷幕灌浆工程地质

1、工程概况

据有关文献介绍,小南海水库(即小南海地震堰塞湖),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境内,是由于1856年黔江小南海Ms6.25级地震导致山体崩滑堆积物堵塞老窖溪而形成的天然水库(湖泊)。该水库集雨面积为98.8平方公里。在水库大坝防渗整治以前,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70.5米,总库容为708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2930万立方米。

由于天然坝体岩土结构松散,因而库水渗漏加剧,年平均渗漏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致使坝体产生管涌变形,危及大坝安全。为了确保坝体安全,加强天然坝体的防渗性能,减少水库渗漏量,保护小南海地震遗址,在防渗设计多方案论证的基础上,经主管部门批准,采取帷幕灌浆进行大坝防渗整治。由于地震崩滑堆积的天然坝体帷幕灌浆属于“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对应的规程规范可遵循,因而天然坝体帷幕灌浆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查方法具有探索性。

2、天然坝体的形成及分布范围

该天然坝体形成于1856年黔江小南海地震(亦即黔江-咸丰地震)。该地震崩滑堆积体堵断老窖溪并积水形成小南海天然水库(湖泊)。该天然坝体长约1000米,坝高一般为60~70米,部分坝高达80~100米,坝顶宽度为100~230米,坝底宽度为1200~1300米,坝体总体积约为4000~4600万立方米。

3、工程地质条件

⑴、天然坝体主要由地震崩滑堆积的页岩及粉砂质页岩块碎石夹孤石以及堆积、风化或沉积碎屑物组成。

天然坝体结构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差异,在横向上差异不明显。在高程633.40~659.00米以上,坝体孤石含量为28.09%~56.52%,孤块碎石粒径明显比下部大,孤石最大直径在10.0米以上。该部分坝体结构疏松,局部有架空现象。经钻孔注水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为39.38~176.31米/日,属于强-极强透水层。

在下部坝体高程633.40~569.00米以下至高程608.47~622.41米之间,孤

石含量为0.00%~17.9%,块碎石含量较上部坝体增加,孤块碎石粒径明显较小,部分被粉细砂或粘土充填,基本上无架空现象。经钻孔注水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为6.53~60.80米/日,属于较强-强透水层。

⑵、在地震崩滑堆积体之下,掩埋了原河流及Ⅰ级阶地堆积物。

⑶、天然坝体下伏基岩为志留纪中统罗惹坪组第一段灰色及绿灰色页岩,并夹有介壳灰岩透镜体。经钻孔压水试验测得,基岩强风化带岩体透水率为2.3~3.3Lu,新鲜岩体透水率为1.7~3.3Lu,均属于弱透水岩体。

⑷、坝体渗漏点主要位于大坝右侧天然溢洪道内,分布在不同层面的三个高程上;天然坝体右半部上游坝坡分布有管涌入口,它一般呈圆-椭圆状,直径一般为0.10~0.30米,大部分位于块碎石与孤石的接触部位。

八、黔江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与地震地质研究

黔江地区地处渝东南,与长江三峡重庆库区相连,与湖北、湖南、贵州三省接壤,是连接三省与重庆的重要交通要塞。

该地区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发育滑脱构造,隔档式、隔槽式褶皱近平行排列,第四纪活动断裂广泛分布,曾经有过中强地震活动。

该项研究的科技人员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综合运用地质学、地貌学、构造分析、地质统计、岩石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重庆黔江地区第四纪构造活动与地震地质进行了研究。

1、第四纪构造运动

作为渝东南断褶隆起区的组成部分,间歇性抬升和断裂活动是黔江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第四纪构造运动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特点。

第四纪构造运动的主要形迹、水系发展、河流阶地与岩溶地貌的发展,都表现出间歇性抬升和差异断块运动的特征。

在第四纪活动断裂中,最重要的为NNE-NE和NWW-NW向两组活动断裂。断裂的最新活动不仅切割了晚更新世地层,还控制着现代地震的发生。

2、地震活动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黔江地区的地震活动以中小震为主,偶有强震。中小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按NE和NW向断裂带组成的构造格架成带状分布;地震活动南北迁移性;地震分布图像呈现网络性;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等。

黔江及邻区有记载的地震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表现在:地震活动表现为相对集中的两个时段,即第一个时段为1855~1856年,以中强震为主,第二个时段为1989年至今,以中小震为主。

3、小南海地震地质

黔江小南海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八面山弧形构造带南段渝东南断褶隆起区,是中国第二地貌阶梯和第三地貌阶梯的过渡地带,发育NE和NW向两组断裂,地质构造背景比较复杂。

小南海1856年Ms6.2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NW向断裂带,控震构造为规

模较大的NE向断裂带。

小南海大垮岩、小垮岩崩滑地貌,为小南海1856年Ms6.25级地震所致,地震倒石呈NW-SE方向分布。

小南海地震等震线形态为一狭长的椭圆形,长轴方向为NNW,与发震断层线基本平行。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小南海地震极震区与2008年5.12汶川8级大地震,在地震效应与震害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汶川地震发震构造为NE向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断裂,即映秀-北川断裂,具逆冲兼右行走滑性质,能量大,影响范围广;而小南海地震发震构造为NW向断裂,具有正断兼平移性质,能量较小,影响范围不大。由于小南海地震震源深度更浅(2~8公里)、地表岩性差、岩石抗压强度低、地貌反差大,因而极震区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崩滑和堰塞湖。

小南海地震极震区烈度可以定为9度。小南海地震表现为NW向发震构造的左旋运动和NE向控震构造的右旋运动的发震机制。

4、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

据研究,在印度板块北北东向、菲律宾板块北西向和太平洋板块南西西向挤压共同影响的动力学环境下,黔江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至少经历了以下三次主压应力方向的转变:早期为NWW-SEE或NW-SE;中期为NNE-SSW;晚期为NWW-SEE或NW-SE。

九、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地震遗迹

1、地质遗迹

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小南海地震遗址、八面山岩溶地质地貌、仰头山岩溶地质地貌、古生物化石遗迹、沉积岩构造、古冰川遗迹及流水地貌。

主要自然地质景观有:大垮岩、小垮岩、轿顶山、崩滑体(滑坡体)、堆石坝(堰塞坝)、堰塞湖、岩溶景观(石牙、石笋、峰林、岩溶漏斗、溶蚀洼地等)、泥岩、页岩中的波痕、槽膜、沟模及虫迹构造、冰川U型谷、冰碛体等。

2、地震遗迹

⑴、地震堰塞湖-小南海

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湖内水碧岛绿,湖光山色,景色如画。小南海地震遗址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其地震崩滑体、崩积物、淤坝(堰塞坝)等至今清晰可见。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于黔江区境内,为重庆市第一大天然湖泊。它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景观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景区。人们称赞其为“深山明珠”、“人间仙境”。湖中地震前的三个山丘变为三个碧绿的岛屿,湖光山色,景色怡人。

小南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其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湖面长约5公里,最宽处1公里;湖水深度平均为30米,最深处50多米;蓄水量约为7020立方米,集雨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小南海有板夹

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注入,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小南海湖口奇石竖立,溪水萦回。湖内港汊纵横,岛上茂林修竹。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个岛屿,古松蔽日,茶花连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有很多文人雅士题咏过小南海。清人游记称赞小南海为“胜境清幽”、“不异洞庭君山”、“胜似嘉陵山水”。例如,清人王国珍对小南海四时的描述:“游斯地也,值烟消日出,金光万道,云破日出,银浪千层,……若春则花明柳岸,夏则水满湖平,秋有红树青山,冬似雪峰银海。四时之景,皆有可观。” 翻越八面山至小南海,既可以感受山的壮丽又能感受湖的秀美,是黔江区较精品的徒步穿越旅游路线。

⑵、地震崩滑体-堰塞坝

小南海地震时山体崩滑滚石形成长1170米,底部宽1040米,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的天然大坝-堰塞坝。它堵塞板夹溪、集水形成天然湖泊-小南海。地震距今虽然已有150多年,但其留下的崩滑面、滚石等遗迹,仍然保存着较为原始的状态,大、小垮岩及其它滚石堆积体清晰如初。

当时,禄井山在地震引起的崩滑后,巨大的岩块从西北向东南滚落,填满了原本很深的板夹溪山谷,拦腰截断溪水,从而形成了堰塞坝和堰塞湖。

⑶、地震崩滑山体-大垮岩、小垮岩

小南海地震震中位于湖畔的禄井山,形成相距100米的大垮岩和小垮岩这两处崩滑山体。其崩滑面都呈三角形,至今仍在不断塌方,寸草不生。

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崖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至今仍然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 l~5米,有的达10米以上。这些巨石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积成堰塞坝。

另据介绍,在地震发生前,大、小垮岩本来是两个并排完整的山脊。由于它们正处于地震断层带上,因而在地震发生时,巨大的能量把山体摇松并撕裂;随后跟来的地震波把山体拦腰震断,垮下来的岩体四处崩滑,有的堆积成小山包,有的被水平拉力抛到1公里外堆积成一条天然石坝。

⑷、地震堆积物-滚石区

小南海地震除了形成天然大坝-堰塞坝之外,地震崩滑滚石还撒向周围方圆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附近的湖中和坡地上,滚石密布、巨石林立、横七竖八、或卧或立;大的滚石长、宽达数十米,重达数万吨。整个滚石区堆积物达到4000多万立方米,成为小南海地震遗址中最壮观的一部分。

⑸、地震水下遗址

在小南海地震之后,湖周的民房全部被掩埋于水下,溪流两岸的田土尽被淹没。两岸树木在被地震震得东倒西歪之后也沉入水下,好像喝醉酒的汉子一样,形成地质上所说的“醉汉林”。小南海平静的水面下埋藏了太多不平凡的地震遗址,成为今后潜在的旅游资源。

相传,小南海湖中淹没着当年黔江巨富罗炳然修建的罗家祠堂以及大量农舍。小南海的船夫曾经讲述小南海水底庄园的传说。他们称,小南海水底至少

保存着两处大型建筑群落。其中,最大的是罗家祠堂,由黔江巨富罗炳然修建,大概位于今天的湖心位置,庄园应当保存完好。另一处大型建筑群是李姓屋宅。

有专家质疑小南海水下考察的价值。他们认为,100多年前,渝东南地区建筑都以木材为主,相传的罗家祠堂更属于典型的土家风格建筑。经过长时间湖水浸泡,水底院落很可能已坍塌消失,或是被淤泥填埋。并且,当年地震后,溪口被堵,是慢慢蓄水才形成了今天的小南海,即便里面房屋淹没,主人也有时间搬走贵重物品。另外,小南海形成年代较晚,仅100多年历史,湖底建筑即使保存完好,也不具有多大考古价值,但有旅游价值。

据报道(20090423),重庆欣安潜水俱乐部5蛙人对小南海进行了水下搜索。搜索行动已鸣金收兵,并没发现传言中的水下巨富庄园。潜水队长谢松说,到底有无水底庄园,尚须进一步考察。

⑹、两河口义渡碑

1979年4月,重庆历史地震考古调查组,在黔江小南海地区,重新找到了曾经被西南地震队在1969年发现的缺角《两河口义渡碑》。又在当地群众协助下,找到了该碑所缺的右上角。经清洗、拼合后,碑文基木清楚可读;但有少数缺字。

该碑是渝东地区少见的地震碑刻。碑高126厘米,宽67厘米,厚5厘米;正文17行,每行32个字。其中,有关咸丰六年(1856)地震的记述如下:

渡名两河口,依古口口在,昔两溪之水到此会合,故以两河口名。河下十里许,有山名轿顶山,因咸丰六年地震,而此山崩,压死千有余人,河塞水涌,荡折百有余一,…,水道逆行二十余里,此处变为深渊,往来行被阻有日,临河而回者屡屡也。

黔江《两河口义渡碑》的重新发现,补正了云南省地震局所存黔江小南海资料中《两河口义渡碑》名和有关“轿顶山”的资料;还补正了1978年12月编的《四川地震历史资料选编(明、清、民国部份)讨论稿》、《四川省地震碑刻汇集简表(山崩附)》中所引黔江小南海《两河口义渡碑》文;纠正了拓片装滚中的错误。

3、人文景观

公园内人文景观有:红九师师部旧址、温朝钟墓、烈士陵园、朝阳寺、义渡古碑及土家风情等。

⑴、朝阳寺岛与朝阳寺

朝阳寺岛位于小南海地质公园内。朝阳寺岛,得名于岛上的朝阳寺;又因其形如蝴蝶,也称“蝴蝶岛”;面积为96.9亩。朝阳寺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间的一位黔江知县杨云彩积善重建。原有寺宇四合大院,房屋60多间;供奉着南海观音及二十四诸天神,以及十八罗汉等。小南海就因为供奉南海观音而得名。可惜朝阳寺在“文革”中被火焚。只留下这些虬劲苍翠的古松,遥对海口,欢迎游客的到来。南海,在佛教中是观音大士居住的仙境。然而这大自然中的小南海,却是地震给人类造成的一次浩劫留下的遗址。

⑵、土家吊脚楼

民居吊脚楼是土家人的主要建筑形式。土家人喜聚族而居,一姓为一寨,以姓氏为寨名或村名。在建筑形式上,以吊脚楼为主;在建筑材料上,以木材为主,木结构占多数,也有土木结构的。

土家吊脚楼为典型的栏杆式建筑,分全吊型和半吊型两种。全吊型,全部悬虚,比较少见;半吊型,部分悬虚,为主流形式。一般是几间主屋落地,左右两边转角吊楼悬空。土家吊脚楼,在少数民族木楼建筑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

⑶、板夹溪十三寨

小南海后坝沿河6公里多的山沟中,屹立着13个村寨。这是当前重庆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风貌寨子。每个寨子都包含有吊脚楼、风车等土家族独特的文化元素。每个村寨基本都以一个姓氏为主。它们分别是:学堂湾、熊家院子、瓦屋坝、台子上、走马坝、何家院子、老熊坝、石咀坝、龙家沟、周家院子、向家坝、谭家院子和搭构坡。

2012年11月7日编写于重庆

2012年12月24日修改于重庆

思南县基本情况介绍

思南县基本情况介绍 思南县位于铜仁地区西部,乌江流域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223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辖13个镇、14个民族乡、526个行政村。 思南历史源远流长。汉末置永宁县,元设宣慰司,明清建思南府,民国设专员公署,司、府、署治历经600多年。因得乌江航运之便,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是乌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为贵州省开发最早的县份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县城临江而建,依山傍水,具有浓郁的山城特色。思南自古以来受巴蜀和荆楚文化影响,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古有明代开贵州科举教育先河的田秋、理学家李渭;近有红军高级将领旷继勋将军;现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思南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思南职校为全国示范中职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思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资源丰富,是贵州重要的商品粮、商品猪、商品牛基地县。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思林水电站已建成发电。思南交通便利。随着杭瑞、酉剑两条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和乌江航道提级整治、思南枢纽港建成,将形成思南通往遵义、重庆、贵阳、怀化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1-4小时经济圈,缩短思南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 思南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奇瑰丽的乌江山峡,千娇百媚的思林电站库区风光,千姿百态的天然溶洞,民俗古朴、风光旖旎的清代八卦民居——郝家湾,享誉全国的土家花灯艺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及单井流量最大、冷热互动、极具开发价值的思南温泉(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巧夺天工的迄今中国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发育类型最齐全、极具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景观(思南乌江喀斯特地质公园)。思南县城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享有“小重庆”之称。

黔江区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分析报告(传)

目录 一、城市概况 (3) (一) 地理位置 (3) (二) 历史沿革 (4) (三) 行政区划 (5) (四) 资源环境 (5) (五) 产业配套 (5) (六) 城市规划 (6) (七) 城市掠影 (7) 二、城市宏观经济 (8) (一) 城市人口 (9) (二) 城市GDP (10) (三) 产业结构 (10) (四) 固定资产投资 (11) (五) 城市消费 (11) (六) 地方财政 (12) (七) 居民储蓄 (13) 三、城市房地产市场 (14) (一) 房地产投资 (15) (二) 商品房市场 (16)

一、城市概况 黔江区被重庆定位为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中心城市相比,黔江区人口数量最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地处渝东南边缘,为重庆、湖北?咽喉?之地,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区。 该区生猪产业全国闻名,排名前列;蚕桑产业发展位居重庆首位,拥有重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蚕桑基地;烤烟产业与全国各地烟草集团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矿产资源品种多,质量好,储量大,其中石英砂、白云岩、石灰石、大理石储量均超过亿吨。水资源丰富,水系众多,但开发利用情况较差。 黔江区交通发达,多条高速公路、铁路横穿境内,拥有渝东南唯一的4C级机场武陵山机场(现已开通北京、上海、重庆、昆明、广州航线)。 未来五年黔江区将深入实施?城市东进?战略,大力发展建设黔江新城,到2016年基本建成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 (一)地理位置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渝东南边缘,距离重庆主城渝中区约280公里,东临湖北省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两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国道319线、黔咸公路、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等横穿黔江境内,黔江成为渝、鄂、湘、黔四省市的重要交通要道。

黔江区整体交通发展概况

黔江区整体交通发展概况 黔江新区建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握“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开发和重庆直辖的发展机遇,掀起了“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热潮,从“8小时重庆”到“2小时黔江”,从渝怀铁路到舟白机场,从二级公路到高速公路,黔江累计完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余亿元,初步形成了集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农村公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雏形。目前,黔江境内已经建成4C级民用机场一座,铁路70公里,各级公路2336公里(含高速公路67公里,二级公路120公里,三级公路45公里),旅游客运码头7座。其中:渝怀铁路常年每天有29趟客运列车、13对货运列车停靠黔江,日客运承载能力为5500人,日货运指标为30车皮、1800吨;舟白机场已开通黔江至重庆、黔江至昆明、黔江经昆明至上海航线,其中黔江至重庆每日往返、黔江至昆明、至上海每周2、周日往返。 未来五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渝委发[2010]36号文件和“五个重庆”建设对黔江交通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把黔江建设成为“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为战略导向,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通道”战略,通过完善城区快速内环、城区高速

外环、行政区边缘联环3个环线,建设黔渝、黔湘、黔万、黔恩、黔张、黔贵6条射线和与彭水、利川、咸丰、酉阳周边区县12个联线,完成投资250亿元,实现“20分钟城区、1小时乡镇、1小时周边、1小时重庆、3小时出海”的“21113”的目标,全面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把黔江建设成为重庆市以及武陵山区最畅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目前,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渝怀铁路二线已开工建设,黔梁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力争明年初开工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情况为:重庆至黔江城际铁路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成渝地区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黔毕昭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力争实质性启动前期工作;黔恩铁路确保作为安张铁路的一段开展前期工作;舟白零换乘枢纽站力争黔江最有利方案获国市认可。启动黔遵或黔张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成研究报告;积极争取城市东外环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市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开展正阳复线隧道、正阳—水田—青杠二级公路等城市干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可研审批;实质性启动渝东南天然气专线工程或中石化管线工程前期工作;依托梁黔、渝湘高速公路和黔万城际铁路、渝怀铁路,形成利用乌江码头、长江码头的“借道水运”研究方案。

重庆黔江区区情及教育情况简介

重庆市黔江区区情及教育情况简介 重庆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有1800多年置县历史,2402平方公里锦绣河山,52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少数民族人口占72.8%,是国发〔2009〕3号文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定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24个镇(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地震遗址小南海令人震撼,百里画廊阿蓬江令人惊叹,佛教圣地武陵仙山令人眷恋,土家苗寨山歌号子令人陶醉。 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实施大通道、工业强区、城市东进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国道319线和黔咸公路在此交汇,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横穿黔江境内,黔江机场已建成投用。渝怀铁路复线、黔张常铁路、毕黔铁路、梁黔高速公路和万黔城际列车等工程正在全力争取纳入“十二五”规划,争取到2015年将黔江建成渝鄂湘黔四省毗邻边区的交通枢纽。 黔江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黔江区着眼于打造重庆东南部陆路旅游截流、长江至乌江画廊到凤凰和张家界旅游黄金线上的旅游目的地和重庆市休闲度假胜地,充分利用境内旅游资源,构筑了一批以国家级4A旅游景区—小南海景区、濯水古镇、后坝民俗体验区、神秘八面山、佛道合一的武陵仙山等为重点的环线旅游景区,打响旅游品牌,喜迎四海游客。

近年来,黔江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黔”和“人才强区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大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壮大教育规模,努力打造教育品牌,强化教育管理,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多渠道、多途径选拔和引进优秀人才,全方位培养国家、市、区级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帮助解决家属分居问题,稳定了教师队伍。 黔江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现有公办高职学院1所、电大(师范、进修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19所(其中高完中5所),乡镇中心小学3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1.44万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正式教职员工5548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中职教师合格率达85%。正式在编教职工5554人。 近年来,黔江区教委紧紧围绕“构建渝东南教育中心,打造武陵山教育高地”总体目标,着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行为、教育民生“五个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高考各项指标连续十年来居渝东南首位和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前列,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处理意见》的通知(黔江府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批转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建房 处理意见的通知 黔江府办发〔2007〕326号 (2007年12月26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乡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区规划局、国土房管局《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建房的处理意见》批转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建房的处理意见 (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 为了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确保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就我区城市规划区内私人建房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合法取得建房用地和国有土地权属的拟建房对象 (一)通过“招拍挂”方式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1.申报条件 (1)国有土地使用证; (2)建设用地规划公告函或当时由区国土房管局在土地“招拍挂”时发布的相应规划条件设定材料; (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区国土房管局对土地“招拍挂”出让的书面认定意见。 2.处理方式 严格按照原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指标和条件,对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相邻权、消防、环保等要求,进行规范审批实施建房。原方案达不到相邻权、消防、环保等要求的,必须调整方案满足相应法规要求。 3.实施办法 (1)区国土房管局对申请对象原土地“招拍挂”资料进行核定,出具书面的认定意见; (2)规划局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受理后,会同消防、环保、市政等相关部门按照法规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核定后,连同原给定的规划指标、条件上报区政府审批; (3)经区政府审批后,区规划局按照规范程序办理建设工程许可证; (4)工程竣工后,区建委组织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区国土房管局根据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手续办理房屋产权证。 (二)属于拆迁安置户,已落实了宅基地的

重庆黔江民俗考察

简介:他们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在这里有风趣诙谐的花灯,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催人泪下的“哭嫁歌” 。黔江!古远的丹兴,悠远的历史进程造就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构成一个洋洋大观的民族风情园。山水的美丽赋予了人性的灵动,历史的沉淀铸成风性的独特。 关键词:黔江民俗继承与流失 一、黔江概况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区。 建筑、穿戴、风格及文化习俗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淳朴浓郁。土家摆手舞、山歌、铜铃舞;苗族民歌、芦笙、木鼓舞驰名遐迩,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黔江土家摆手节呼唤各地朋友相聚黔城,同乐同舞。 二、现存民族节日与歌舞 黔江地区的民族习俗在大融合的背景下已经为数不多,大都以歌舞为主。 南溪号子 产生于黔江区鹅池镇南溪村的南溪号子其“ 一人领唱,二人扮尖声,数人帮腔”的和声演唱形式,从而形成高中低音互相应和,在山野间荡气回肠的天籁之声,极具价值,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在建国以后的主要发展历程大致为: 1951年——1956年,互助组期间。农民在劳动生活时相互转工换活,大家相互唱对台(拉号子皮),南溪人唱山歌喊号子进入高潮时期。 1957年——1960年,集体生活大食堂和国家大炼钢铁时期,农民多数时间聚在一起,唱山歌、喊号子达到了鼎盛时期。其间南溪号子参加了原四川省涪凌地区的文艺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有5人得奖。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歌、号子被定为黄色垃圾,极大的影响了山歌、号子的发展,进入低潮期。 1981年,成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里开始挖掘、整理山歌、号子,但此次的收集、整理并没有使南溪号子得到很好的发展,并逐渐走向衰退 目前,南溪村能掌握南溪号子全部表演艺术技巧的传人只剩下7人,且都年事已高,南溪号子成了濒危的“非遗”项目。对于南溪号子这类“濒危”项目,目前,黔江区正在进行抢救性保护。黔江区、鹅池镇政府对《南溪号子》的保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落实了相关责任人,负责联系仅存的几名民歌手,随时了解他们的近况。其次对《南溪号子》曲目进行了收集、整理,录制了电视片,收集了大量影音资料。黔江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片《南溪歌谣》还获得了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

黔江区新城会展中心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文明施工专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文明工地的基本内容 (3) 四、文明管理网络 (3) 五、现场围挡 (4) 六、封闭管理 (4) 七、施工场地 (4) 八、材料管理 (5) 九、现场住宿 (6) 十、现场防火 (6) 十一、综合治理 (7) 十二、施工现场标识 (8) 十三、生活设施 (8) 十四、保健急救 (9) 十五、社区服务 (9)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黔江新城会展中心综合体及配套住宅开发项目(一期工程)》,该项工程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新城,西侧为武陵大道,南侧为黔江区规划展览馆,北侧及东侧为规划道路。 2、项目概况: 3、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灌注桩、独基。 建设单位:重庆三磊会展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重庆市黔江区质量监督站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一栋D1#22层酒店综合楼项目、广场商业街项目;D2#会展中心项目、红星美凯龙项目组成,地下室为负二层。本工程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4、施工部署 为确保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证人平安无事、物安稳可靠,环境安全良好,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我公司“每建必优,品质为先”工程管理方针,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项目工程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3、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4、项目管理策划书; 5、公司根据GB/T19001-2008/ISO9001、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与 GB/T50430-2007的内容和要求编制实施的《综合管理手册》 6、国家、重庆市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规定; 7、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 三、文明工地的基本内容 根据公司文明工地创建的要求,本工程按本公司CIS形象布置和管理整个施工现场,创建出一流的文明工地,创建重庆市文明标化工地。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施工管理现场规范化:围档围护;场容场貌;标识标牌;作业条件环境保护;防火防爆防毒;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2、施工安全达标创优:安全管理;脚手架与平台;施工用电;“三宝”与“四口”;模板支撑施工荷载;塔吊提升设备;中小型机械设备。 3、工程质量优: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主体结构质量、安装工程、工程技术资料。 4、办公、生活设施整洁卫生:办公环境、食堂、宿舍、厕所、卫生与急救、生活环境。 5、工地具有良好的文明氛围:文明教育、综合治理、宣传娱乐、班组建设。 四、文明管理网络

黔江城市宣传口号

黔江城市宣传口号 口号,黔江城市宣传口号 1、峻秀山水画廊,神奇武陵风光。 2、千载神龟峡,万卷生态画。 3、千年古镇风情,魅力诗画黔江。 4、给你神奇,给你神秘,让你神往。 5、和谐黔江,只因有你有我有他。 6、梦里水乡,中国黔江。 7、中国水墨画轴中的原生态——重庆·黔江。 8、黔戏扬华夏,江峰秀乾坤。 9、活力馨黔江,创业鑫天堂。 10、秀水奇山,生态黔江。 11、看自然鬼斧神工,观民族独有人文。 12、天赐山水画卷开,人文黔江等你来。 13、潮起黔江,财赢八方。 14、纵游传承观天下,耀我黔江华夏仁。 15、黔江,一个美丽的传说。 16、诗在黔江,画在黔江,人在黔江。 17、融商融智高地,宜居宜业乐园。 18、美丽山水绘古城,千年人文话黔江。 19、山水之城,魅力黔江。 20、山水福地,风情黔江。 21、古风古韵黔江,宜居宜游宜商。 22、神秘武陵山,华彩新黔江。 23、中国西部山水旅游之都——黔江。 24、越千年逐流而上,看今朝奋勇争先。 25、黔江,给您一个最纯朴的自然回忆。 26、游山水美景,览民俗风情,品黔江神韵。

27、活力黔江,魅力无疆。 28、巴山蜀韵,多彩黔江。 29、游黔江,给心灵一次奇观。 30、黔江如画,醉美天下。 31、黔江,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32、重庆有个好地方,那就是黔江。 33、一座钟灵毓秀的城市——中国·黔江。 34、人间无双,天下黔江。 35、山水一品,画韵千年——黔江欢迎您。 36、梦起黔江,梦圆笙歌。 37、天堂很远,黔江很近。 38、寻梦探幽古丹兴,休闲度假新黔江。 39、走进生态黔江,领略自然景观。 40、秀水灵山,诗韵黔江。 41、多元文化,多情山水,多彩黔江。 42、西湖水秀,黔江景奇。 43、诚立黔江,畅通八方。 44、水墨黔江,生态画廊。 45、武陵仙境,山水黔江。 46、黄莲蜜知音,燕子迎雅客——魅力黔江。 47、土苗风情胜地,休闲度假天堂。 48、源远流长黔江水,意隽情深苗土情。 49、黔江,就是自然美。 50、活力之城,魅力黔江。 51、我来自苗族,我生活在黔江。 52、多娇黔江,醉美重庆。 53、吃的是土家饭,讲的是苗家情。 54、有容乃大,海汇黔江。 55、黔·景光明,江·通天下。

黔江区位因素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接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全区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全区共3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15个镇、489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0.72万人。区内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国道319线和黔咸公路在此交汇,渝怀铁路横穿黔江境内,黔江舟白机场已经完工。 近年来,黔江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等重大战略机遇,弘扬黔江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加快率先发展,构建中心城市,全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事业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第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与2006年相比,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亿元,增长98.2%,年均增速达25.6%;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增长215.79%,年均增速达4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增长77.87%,年均增速达21.2%;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2010年1-6月,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7%,增速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6个百分点,创建区以来同期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2%,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3%。 第二,中心城市已具雏形。以重庆市政府批准的新一轮城乡总规为指导,实施老城品质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建设民族文化影视中心、游泳馆、规划展览馆、公共图书馆、综合批发市场、中心医院外科大楼、民族医院新大楼等重大公共项目。强力实施城市东进战略,3年来新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一城四组团”路网骨架基本拉通,建成7平方公里新城建成区,重点区域城市形象已经显现,初步形成5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 第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围绕构建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心,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建设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以200万头生猪屠宰

雷锋镇基本情况介绍

雷锋镇基本情况介绍 雷锋镇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故乡,是省会长沙的西大门、先导区的核心区,下辖五村一社区, 总面积60.2平方公里,总人数30700人。雷锋镇地呈丘陵状态,森林覆盖率为35%,自然风光绮丽。距市委、市政府仅7公里,长沙火车站15公里,长沙千吨级湘江码头20公里,黄花机场35公里。境内319国道、金洲大道贯穿东西,长常高速、绕城高速穿镇而过,与京珠高速、上瑞高速紧密相连,雷高公路、雷莲公路纵横南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坐落其中,湖南省党史馆正在建设中,政治人文优势独特。自1992年批准建镇后,雷锋镇一直是国家建设部、省、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乡镇,并将雷锋的整体建设纳入到了长沙市的总体规划建设之中。目前,雷锋镇是长沙市城市规划“一主两次四组团”中“两次”之一“河西新城”的重要组团部分,处于先导区的发展规划“四区一极”的重要核心地位,同时也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域。2006年7月被评为长沙市“十大魅力乡镇”和经济发展“十快乡镇”;2008年4月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8年、2009年获区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2010年镇域财政过亿元、人均收入过万元;“十二五”期间,雷锋镇以“主攻城乡一体化,建设省会西大门”为目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奋发赶超,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末必将向雷锋同志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荷花塘社区简介 荷花塘社区位于雷锋镇集镇中心,319国道两旁,东临东方红镇,西抵桥头铺村,南北与雷锋村相邻。2003年10月区划调整,由原龙回塘居委会、荷花塘居委会合并而成。辖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7150人,其中非农户口2682人,流动人口12000人,支部党员54人,下设5个党小组。 荷花塘社区东紧靠市绕城线,319国道(枫林三路)贯穿东西,目前社区内规范命名的道路有:文明路、正兴路、荷花塘路、安庆路、龙回塘路、欣鑫(南北)路、清泉路等。交通十分便利。社区建有标准垃圾站两个,新建一个公共厕所。现已安装垃圾桶120个,路灯安装120盏,公共设施建设完善。 荷花塘社区是雷锋镇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镇政府驻在其中,小城镇建设已成规模。目前,英伦山庄、银华山庄商住楼盘环境优雅;雷锋农产品市场、机电市场个体商业、超市市场繁荣;项目单位鸿泰医药、欣迪电子原件厂、金安公司、三元公司等企业产业兴旺,文化休闲、娱乐开展得活跃;工商、税务、公安、金融、卫生医疗等单位服务周全,雷锋客运公司开通了多条线路通往市区、方便了群众;雷锋小学、雷锋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条件优厚,尤其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坐落其中。目前,社区享受自来水服务人口占常住人口的90%以上,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口有2200人,其中享受低保对象的有26户54人。

黔江社会经济概况

黔江社会经济概况 2015年03月20日16:56:46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6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63.68亿元,增长12.2%。 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10.1:56.8:33.1调整为9.3:56.5:34.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57.9%和38.8%。 二、农业 201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3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12.45亿元,增长4.3%;林业1.51亿元,增长3.5%;牧业12.32亿元,增长4.4%;渔业0.33亿元,增长15.8%;农林牧渔服务业0.32亿元,增长18.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4.06万亩,比上年减少0.3%。油料种植面积14.72万亩,减少4.5%。蔬菜种植面积15.57万亩,增长2.1%。粮食总产量25.06万吨,增长0.2%。其中:玉米产量6.95万吨,减少3.5%;水稻产量6.58万吨,减少0.1%;薯类产量10.37万吨,增长5%。全区烤烟产量0.55万吨,减少12.6%。蔬菜产量19.03万吨,增长4.2%。水果产量3.78万吨,增长12.2%。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58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猪肉5.89万吨,与去年持平;牛肉0.52万吨,增长1.1%。2014年末,生猪存栏57.65万头,减少2.0%;牛存栏8.09万头,减少8.3%;羊存栏2.46万只,增长6.5%。全年生猪出栏80.01万头,减少0.1%。全年水产品产量0.19万吨,增长1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7.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8%,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户,实现产值19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轻工业产值125.91亿元,增长8.4%;重工业产值73.72亿元,增长18.7%。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7

重庆黔江区公交路线

101路:汽车西站、百花园、迎宾花苑、玫瑰湾、盐业公司、西山建行、商务局、农机大厦、民族文化宫、南海城、人民小学、太平岗、小桥、新 华小学、联通大厦、中石油公司、金龙花园、观山水、27队大修厂、汽车南站、烟草宾馆、大十字、教委、天龙宾馆、烟厂、烟草公司、银监局、实验小学、 水井湾、玫瑰湾、迎宾花苑、百花园、汽车西站。 102路:汽车西站、百花园、迎宾花苑、玫瑰湾、盐业公司、西山建行、商务局、烟草公司、烟厂、天龙宾馆、教委、城东工商所、汽车南站、27 队大修厂、观山水、金龙花园、中石油公司、管水处、三元宫、太平岗、马石角、南海城、新华桥、华弘大厦、西山转盘、银监局、实验小学、水井湾、玫 瑰弯、迎宾花苑、百花园、汽车西站。 103路:玫瑰湾、盐业公司、西山建行、商务局、农机大厦、民族文 化宫、南海城、南海鑫城、天龙宾馆、教委、城东工商所、汽车南站、南沟、 养路二段、魏家塘、三台山路口、养路一段、跑马山、曾家巷、狮子岩、蔬菜 水果批发市场、玫瑰湾。 104路:汽车西站、洞塘居委、赵家院子、实验中学、凌云寨、迎宾 花苑、玫瑰湾、盐业公司、西山建行、商务局、农机大厦、民族文化宫、南海城、人民小学、太平岗、小桥、新华小学、联通大厦、雄鹰大道、下坝居民点、雄鹰大道、管水处、三元宫、太平岗、马石角、南海城、新华桥、华弘大厦、 中心医院、黔州花园、综合楼、司法局家属楼、水井弯农贸市场、海昌宾馆、 玫瑰湾、迎宾花苑、百花园、汽车西站。 105路:汽车西站、百花园、迎宾花苑、玫瑰湾、海昌宾馆、水井湾 农贸市场、司法局家属楼、综合楼、中心医院、民族文化宫、南海城、人民小学、太平岗、小桥、新华小学、联通大厦、雄鹰大道、下坝居民点、雄鹰大道、管水处、三元宫、太平岗、马石角、南海城、新华桥、华弘大厦、西山转盘、 银监局、实验小学、水井湾、玫瑰湾、迎宾花苑、凌云寨、实验中学、赵家院子、洞塘居委、汽车西站

湘潭地产集团及万楼新城项目情况简介

湘潭地产集团及万楼新城项目情况简介 一、地产集团基本情况 地产集团是国有独资单位,其股东为湘潭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湘潭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经营范围是土地开发服务,工程准备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根据潭办发【2012】17号《湘潭市政府投融资公司整合 重组方案》文件精神,湘潭地产集团的职能定位是:土地开 发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受湘潭市人民政府委托进行土 地开发经营,承担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市场运作职能。 二、主项目—万楼新城 湘潭市万楼新城位于湘潭市雨湖区,规划区范围:江南大道以东,北二环线以南,湘黔铁路以北,湘江以西。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0040.95亩。 该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新城平坦的地势和周边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新城毗邻湘江,两条水渠穿境而过,微型水体星罗棋布,水域特色不可比拟。 项目用地位于湘潭城市的核心枢纽,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区内共规划6条主次干道。新城紧靠正在扩建的长株潭

铁路西客站和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潭站,内通北二环和步步高大道,外接上瑞、京珠、长潭西线、长衡西线等高速公路,与长沙和株洲仅20多分钟的车程,湘江航道四季通航,交通十分便利。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河西老城区承载功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拓展势在必行。新城地处河西老城和九华经济区之间,是两个城市建设板块之间的过渡区,城市化趋势非常明显,在此处开发建设新城,能成倍放大城市效应。 万楼新城用地布局在城市建设用地中从功能上形成6大块:万楼文化休闲区、商业服务区、商住混合区、生态绿化区和污水处理区。 万楼新城总体定位:以湘潭“两型社会先行区”建设为契机,把万楼新城建设成“两型社会”建设的配套服务区,以万楼为依托的文化产业中心、现代生产性服务中心、宜居生态家园,逐步形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城区, 万楼新城的居住人口容量为22万人左右。

2021重庆黔江区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试卷(含答案)

2021重庆黔江区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考号: 一、把下列字母按字母表顺序排序 B J D Z L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B D J L N Z 【解析】 略 二、拼一拼,写一写。 xuě huā qíng tiān huǒ bàn tài yáng ()()()() tīng shuō wán xiào hóng dòu gāo xìng ()()()() 【考点】 【答案】 雪花晴天伙伴太阳 听说玩笑红豆高兴 【解析】 略

三、按(àn) 笔(bǐ) 顺(shùn) 写(xiě) 字(zì)。 外: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门: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多: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市: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 【考点】 【答案】 5 3 6 5 【解析】 略 四、照(zhào) 样(yàng) 子(zi),说(shuō) 一(yī) 说(shuō),再(zài) 写(xiě) 出(chū) 来(lái)。 例:小鸟儿,起得早, 跳来跳去, 在树枝上做操。 ___________,起得早, 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去, 在___________上做操。 【考点】 【答案】 小兔子跳跳草地

【解析】 略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 两个人可以玩老鹰捉小鸡。(______) 2.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______) 3. 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______) 4. 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青蛙。(______) 【考点】 【答案】 1.× 2.√ 3.√ 4.√ 【解析】 六、给成语连连线 万壑争流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 鸡飞狗跳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 【考点】 【答案】 万壑争流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 鸡飞狗跳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 【解析】 略 七、背(bèi) 一(yī) 背(bèi),写(xiě) 一(yī) 写(xiě),连(lián) 一(yī) 连(lián),选(xuǎn) 一(yī) 选(xuǎn)。 锄禾 (唐)李绅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附件1: 黄梅县基本情况简介 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万里长江水。“鄂东明珠”黄梅县就镶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山水宝地之中。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有479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 区位独特的“鄂东门户”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临宿松,南望九江,西接武穴,北连蕲春,是湖北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境内小池滨江新区是湖北长江第一站。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沪渝、福银高速穿境64.6公里,长江水道过境59.2公里,两座九江长江大桥飞架天堑;105国道、柳界公路、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短短两个小时车程之内,可南往九江、南昌,西北至武汉,东抵合肥, 4个小时可达南京。这里是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湘鄂赣“中三角”战略中鄂赣互联的黄金节点,也是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结合部。 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邑” 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域内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佛教禅宗祖师传说”是我县靓丽的三张文化名片,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县现有旅游景点200多处,景区6处。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实属避暑胜地;蔡山晋梅花开二度,老而弥香;四祖寺、五祖寺、妙乐寺,寺寺

重庆 - 黔江目前已开通的手机号段

重庆 - 黔江目前已开通的手机号段130联通号段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联通130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31联通号段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联通131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32联通号段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联通132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33电信CDMA手机号码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电信133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34移动号段 (共8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4号段共有超过8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8*10000=80000) 1345221 1345222 1345223 1345224 1345225 1345227 1345228 1345229 135移动电话号码号段 (共11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5号段共有超过11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11*10000=110000) 1351230 1359490 1359491 1359492 1359493 1359494 1359495 1359496 1359497 1359498 1359499 136移动号段 (共16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6号段共有超过16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16*10000=160000)

1360948 1360949 1362828 1362829 1363820 1363821 1364820 1364821 1364822 1364823 1364824 1364825 1364826 1364827 1364828 1364829 137移动手机号码号段 (共2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7号段共有超过2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2*10000=20000) 1370948 1370949 138移动号段 (共20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8号段共有超过2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20*10000=200000) 1389640 1389641 1389642 1389643 1389644 1389645 1389646 1389647 1389648 1389649 1389680 1389681 1389682 1389683 1389684 1389685 1389686 1389687 1389688 1389689 139移动号段 (共13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39号段共有超过13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13*10000=130000) 1390827 1398356 1398357 1399690 1399691 1399692 1399693 1399694 1399695 1399696 1399697 1399698 1399699 150移动号段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50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51移动号段 (共0个) 计算得出黔江移动151号段共有超过0万个手机号(计算方式:号段数*万门 0*10000=00000) 152移动号段 (共5个)

黔江过境高速公路-黔江区

环评证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0号 黔江过境高速公路 (渝湘高速联络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 二O一六年五月

第一章前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为实现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2020年将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并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 本项目位于渝东南黔江区内,连接黔恩、包茂高速公路,通过包茂高速,向西可达重庆市,向南进入贵州、广西和广东,向东通过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可达长沙市,是鄂西南地区进渝入湘、黔的一条便捷路径。它的规划建设符合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实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于2015年8月编制完成了《黔江过境高速公路(渝湘高速联络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全长20.569Km,拟于2016年8月开工,2019年8月建成通车。 根据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2015年11月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同济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同济大学据此成立了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在当地交通部门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于2015年11月进行了沿线的环境初步踏勘、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委托监测,同时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现向公众公开报告书简本。

沣西新城简介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简介 沣西新城是西咸新区的五大核心组团之一,连接西咸两市,肩负着支撑西咸新区建设,提升西安、咸阳两座古都城市功能的历史使命。沣西新城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区,也是建设生态田园新城,实现城市与乡村、生态与产业有机融合的示范区。 一.沣西新城概况 1.规划范围:沣西新城位于西咸两市之间,东至沣河,南至大王镇及马王街 办南端,西至规划中的 西咸环线,北至渭河南 岸,包括户县的大王 镇,长安区的马王街 道、高桥乡,秦都区的 钓台、陈阳寨街道,总 面积143平方千米,其 中,西安市占地93平 方公里,咸阳市占地50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沣西新城总体定位是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产业定位上,以行政商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新材料、物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都市农业、高尚居住等产业。在

城镇建设上,着力打造承接关天、充满活力的现代开放之城;带动辐射功能强的创新产业之城。根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沣西新城规划区人口约53万人,用地规模为6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标为115平方米。 3.发展优势:一是两市共融。沣西新城规划范围内,西安和咸阳两大古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核心地带。二是两水交织。沣西新城南望秦岭,北见渭塬,位于渭河和沣河两河之畔,两水交织使沣西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区位价值,更使区内的开发用地和整体环境别具优势,成为推动新区跨越发展的新引擎。三是交通便利。区内西宝高速老线、西宝高速新线、西户铁路等穿新城而过,距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约15分钟车程,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大交通格局,为沣西新城搭建了快捷高效、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提升沣西新城的辐射能力。四是体制灵活。沣西新城位于西安、咸阳两城之间,是国家政策推动与地方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放开发战略高度的重要承载区,也是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城市功能区,政策和体制优势相当明显。 二.产业规划布局情况 按照《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对沣西新城“未来西安国际—2—

2020重庆市黔江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重庆市黔江区事业单位招聘试题及答 案解析 (网络整理,题目顺序与原题可能不一致)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情形是:_____ A: 竞争的缺乏 B: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C: 政府的浪费 D: 财产分配方面的欠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收人与财富分配不公; 外部性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市场失灵要求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2.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体现了_____。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 事物存在着因果联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 【解析】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题干的事例即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故选D。 3. 王某、刘某、陈某三人合伙开办一餐馆,后王某急需用钱,意欲转让其在餐馆 中的份额,刘某、王某的邻居何某均欲以较低价格购买,王某应当将该餐馆份额_____。 A: 转让给刘某 B: 转让给何某 C: 各转让一半给刘某与何某 D: 各转让一半给刘某与陈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故本题答案选A。 4.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是 _____。 A: 生活物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