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心得体会: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抢占意识形态安全制高点

学习心得体会: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抢占意识形态安全制高点

学习心得体会: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抢占意识形态安全制高点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工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业已成为现阶段各级各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首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相关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担当、多措并举、汇聚合力,全力开创首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的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当前抓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思想引领,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安全责任认识

一是完善领导机构。首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的各级各单位均建立由班子一把手任组长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一岗双责”职责,齐抓共管、统筹推进。

二是明确工作举措。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系统党建重要内容及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强化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

三是加强学习研究。在系统内深入开展新闻安全、播出安全、市场安全、网络安

全等专题学习与研讨,不断增强全体从业人员意识形态安全“生命线”认识。

(二)强化导向把控,切实加强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

一是主题宣传紧扣中心。组织电台电视台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中心工作,实施新闻“头条工程”,开展“中国梦”“四个全面”“三大生态”“两个建成”“六大升级”工程等重大主题宣传,形成浩大声势。

二是网络宣传更接地气。着力建管用好网络发布平台,建好“指尖上的阵地”,重点发挥老友网、手机台、微信公众平台在政策解疑、宣推工作、引导舆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社会舆情实时关注。组建专门队伍,积极做好本地舆情的动态收集研判。重要保障期期间,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舆情态势平稳。

(三)强化行业监管,切实推进文化市场环境生态治理

一是认真抓好“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常态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等整治行动,严密封堵查缴违禁有害出版物,严打网上网下淫秽色情、非法出版、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大案要案。

二是积极开展文化市场排查整治。坚决查处和打击违禁歌曲、出版物、违禁网络游戏,始终保持整治高压态势。

三是注重规范出版行业管理。重点查办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指向集中的印刷复制发行违法违规案件。对触犯“底线”、踩踏“红线”的企业,坚决依法打击。

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面临的形势和环境越来越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各种消极思想文化的挑战,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面临西方国家遏制渗透、西化分化的挑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首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的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政治意识亟待提高,新闻舆论引导不到位

对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重要决策部署的相关内容,新闻策划上不够深入系统。头条新闻经常显得分量不足、深度不够,不能完全体现当下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中心工作的意图。宣传纪律遵守不严,出现重要保障期负面报道过多过泛。主持人有时解读、点评新闻事件的部分语言表述欠妥,对播出监督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不该有的安全播出事故。新旧媒体“两张皮”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仍然过于依赖传统媒体。具有本土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内容供给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大局的宣传需求以及市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二)阵地意识亟待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不够力

“扫黄打非”的形势仍然复杂和严峻,意识形态斗争有从实体市场向虚拟网络空间转移的趋势,工作的艰巨性不断增大。境内人员从境外携带寄递违禁有害出版物入境的行为越来越隐蔽,执法部门难以发现线索。高校机关等内部资料管理仍然有较大漏洞。印刷发行市场上无证照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经营者只顾承揽业务,不顾社会效益、不管法律约束,铤而走险。

三、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