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世界大范围的失业,与此同时带来了各国通货膨胀率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出台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又在慢慢的复苏,失业率也在稳步下降,通货膨胀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本文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菲利普斯曲线 显著性检验 一、 问题的提出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短期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如果经济决策者的目标是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则会发现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目标往往是冲突的。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求解,假设决策者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扩大总需求,达到低失业的目标,会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到更高产出和更高物价水平的一点上,这在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的同时,导致了较高的物价水平,较高的物价水平意味着较高的通货膨胀。反之,假设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缩减总需求,达到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则会导致较低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较高的失业。在宏观经济学种,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包括简单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简单菲利普斯曲线只是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如下式所示:

)(*--=μμεπ (1-1)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μ为失业率,*

μ为自然失业率,ε为参数。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除考虑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外,还考虑了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如下式所示

)(*--=μμεππe (1-2)

其中,e

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无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还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都是经济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建立现行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这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性实证研究。

二、模型与数据

1. 模型设定 式(1-2)可化为

e πεμεμπ+-=* (2-1)

所以,可将模型设定为 μβββ+++=

22110X X Y (2-2)

其中,被解释变量Y 为“实际通货膨胀率”,解释变量X 1为“失业率”,解释变量X 2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2. 样本数据

与变量的选择相对应,选取我国1990~2008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2—1)

三、参数估计

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可得到下表的回归分析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14/10 Time: 23:05

Sample: 1990 200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863093 1.497580 1.911814 0.0740

X1 -0.939651 0.414538 -2.266741 0.0376

X2 1.096196 0.049801 22.01135 0.0000 R-squared 0.972504 Mean dependent var 5.110526 Adjusted R-squared 0.969067 S.D. dependent var 6.732252 S.E. of regression 1.184057 Akaike info criterion 3.319710 Sum squared resid 22.43186 Schwarz criterion 3.468832 Log likelihood -28.53724 F-statistic 282.9497 Durbin-Watson stat 2.332710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3—1)

还可以得出残差值(residual )、实际值(actual )、拟合值(fitte 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根据表(3-1),模型估计结果为:

21096196.1939651

.0863093.2X X Y

+-=∧

(1.911814) (-2.266741) (22.01135)

969067.02=R , F=282.9497, df=16

四、 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回归结果,参数440901.01=∧

β ,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

条件下,失业率每下降1%,就会使实际通货膨胀率上升0.939651%,与理论模型中描述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失业

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是一致的;参数096196

.12=∧

β,说明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1%,就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1.096196%,与理论模型中描述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是一致的。但按照理论模型,12=∧

β,这里的096196.12=∧

β说明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理论模型中设定的还要强。

2. 统计推断检验 i 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本例中的决定系数

969067.02=R ,调整的决定系数为

969067.02

=R ,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非常好,解释变量能对被解释变量97%的离差做出解释。

ii 方程显著性检验——F 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针对原假设0:210==ββH ,备择假设

211,:ββH 不全为零,进行检验。由表中可以看出,F 的统计量值为

F=282.9497,查F 分布表中自由度分别为k=2,n-k-1=19-2-1=16(其中,k 为解释变量个数,n 为观测值个数)的临界值为

63.3)16,2(05.0=F ,由于)

16,2(05.0F F >,所以拒绝原假设

0:210==ββH ,接受备择假设211,:ββH 不全为零,认为在5%的显著

性水平下,Y 对X 1、X 2 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解释变量“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实际通货膨胀率”有显著影响。

iii 变量显著性检验——t 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分别针对0:,0:1110≠=ββH H 和

0:,0:2120≠=ββH H 进行检验。由表中可以看出,21,ββ∧

的t 值分

别为

01135.22)2(

,266741.2)1(=-=∧

ββ

t t

查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16的临界值为

12.2)16(05.0=t

可见

)16()2(),16()1(05.005.0t t t t >>∧

ββ 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0:,0:2111≠≠ββH H 。

这表明解释变量“失业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都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实际通货膨胀率”影响显著,都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五、 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估计结果,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介于5%与6%之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据布兰查德估计为6.06%。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稍低于自然失业率,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很好的促进了合理稳定的经济发展,用有效的经济发展来带动就业。

不应该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蛀虫,在没有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前(这里指通货膨胀不足以导致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之前),宏观经济目标的侧重点不应该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之上,而是合理的影响国内需求以及投资等,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动力得到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不顾通货膨胀成本,合理的预警系统的必要的,宏观政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不至于导致经济衰退的水平之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消除通货膨胀,这一点中国二十年来的实际经验能够充分说明,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做的非常到位。

参考文献

[1]祝发龙龙如银:计量经济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M].华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4] Richard Reiche,l On the death of the phillips curve: further evidence, Cato Journa,l V ol·24, No·3 (Fall2004)

[5] GeorgeA·Akerlo;f W illiam T·Dickens; George L·Perry; Truman F·Bewley; Alan S·Blinder, Near—RationalWage and Price Settin and the Long—Run PhillipsCurve, BrookingsPapers on EconomicActivity, V ol·2000, No·1·(2000)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请交电子版,发到我邮箱: 近年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2007年以后的数据开始分析) 2011秋季班赵思怡 关于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认识一直是货币政策选择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调节利率真的能抑制通胀吗?自2010年以来,为应对通货膨胀,银行利息率也在不断上调,但我国的CPI还是在不断上涨,这是为什么? 相关概念 名义利率,又称货币利率,它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银行挂牌执行的存、贷款利率。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中,名义利率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法定存、贷款利率和符合规定的浮动利率。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

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的下降速度。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以P1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为去年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P1 - P0)/P0。 在这还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回报的真实利率。简单的说,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水平。 由此从以上对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和含义,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即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假设一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3%,而CPI通胀率为2%,则储户实际拿到的利息回报率只有1%。 但流行的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加息是一种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的措施。例如,由于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很容易引发较高的通胀,而名义利率的提升在多数时间都慢于通胀率的增长,因此时常处于实际利率为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最终得到的负回报-亏损,既负利率。负利率环境将诱使储蓄从银行体系流出,刺激投资和消费,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的泡沫并有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胀,央行一般都会通过持续加息的方式来改变经济体的负利率运行状态,抑制通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探讨.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探讨 国外对通货膨胀定标(IT)的理论研究基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为第二阶段;从2l世纪初到目前止为第三阶段。本文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及我国目前对IT的理论研究情况等进行综述。一、第一阶段:IT理 论的初步形成在这一阶段,实行IT的国家有新西兰、智利、加拿大、以色列、英国、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等9个。由于在实践上IT 刚刚兴起,因此理论上对它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IT的理论包括基本的概念和技术都不成熟,甚至对通货膨胀目标(inflation target)和通货膨胀定标(inflation targeting)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不加区分。 1.《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和《政策目标协议(PTA)1990—03》无疑是IT最重要的文献,两者基本奠定了IT的总体结构框架。(1)《1989新西兰储 备银行法》第8—15条、49条、53条对中央银行目标、独立、责任、透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16—24条规定了新西兰储备银行在汇率政策上的处置权限。该法成为其他国家在修订中央银行法时认真研究和借鉴的主要文献。 (2)根据《1989新西兰储备银行法》,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签订的关于货 币政策目标的合同也被称为政策目标协议(简称PTA)。1990年3月的PTA又简称PTA(1990-03)。PTA(1990一03)规定价格稳定的具体目标是到1992年底, 通货膨胀率达到0-2%。在货币政策的历史上,PTA(1990-03)是一个具有划时 代的协议,标志着IT这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诞生。 2.由于IT在9个国家相继得以实施,因此理论界出现了介绍这些国家实施IT情况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反映在由Leiderman和Svensson(1995)编著的《通货膨胀目标》和 Haldane(1995)编著的《钉住通货膨胀》这两本书中。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1995年英格兰银行举办的有关IT理论研讨会的综述与总结。有关内容包括: IT的目标和信息以及IT的技术问题等。由于IT实施的时间不长,这一 阶段很少有学者对IT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Ammner和Freeman(1995)与Freeman和willis(1995)最先用VAR模型对IT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在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通货膨胀下降得比预计的要显著,表明IT是有效的,但IT的反通货膨胀成本比较模糊;IT增加了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长期利率下降),但这种效应似乎并不长久。二、第二阶段:IT理论基本 定型在这一阶段,IT的实践得到了新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相继有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泰国等8个发展中国家宣布实行IT。实践大大推动了IT理论的进步。在这个阶段,IT理论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IT的定义。(1)框架性定义,也称 实践性定义:IT就是货币当局在公开宣布对一个数值化(点或区间)的通货膨胀率承诺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决策行为和公开解释,包括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责任性的透明度等方面内容,是“有约束的相机抉择(constrained discretion)。”IT并不是像有的学者和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代表一种坚不可 摧的规则,相反,IT最好被理解成一个框架,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和连贯性,相机抉择有所限制,但仍有相当的灵活性(Bernanke和Mishkin,1997)。(2)最简单的IT规则性定义是:货币当局明确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率作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作出预测,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值,则提高利率,如果预测值小于目标值,则降低利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在经济分析中,复利计算通常以年为计息周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半年、季、月、周、日等多种。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①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计算利息时实际采用的有效利率; ②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周期数。 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1%,通常也称为“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则1% 是月实际利率;1%×12=12% 即为年名义利率;(1+1%)12 - 1=12.68% 为年实际利率。 注: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不对计息期加以说明,则表示1年计息1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r 为年名义利率,i 表示年实际利率,m 表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P为本金。 则计息周期的实际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和为: 利息为: 例1:某人存款2500元,年利率为8%,半年按复利计息一次,试求8年后的本利和。 或F = 2500(1 + 8%/2)16 = 4682.45(元)

例2:某人用1000元进行投资,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6%,每季计息一次,求年实际利率和10年末的本利和。 6.14% 1814.02(元) 例3: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复利利息为: I=P[(1+i)n-1] =1000[(1+8%)5-1] =1000×(1.469-1) =469(元) 例4: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则: 每季度利率=8%÷4=2% 复利次数=5×4=20 F=1000(1+2%)20 =1000×1.486 =1486(元) I=1486-1000 =486(元) 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名义利率计算利息高。 例3的利息486元,比前例要高17元(486-469)。例4的实际利率高于8%。 例4:如果一张信用卡收费的月利率是3%,问这张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名义年利率是多少? 计算出实际年利率为42.576%: 计算出名义年利率为36%: 例5:在银行存款1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 (1)单利,年利率7%; (2)复利,年利率5%。 解: (1)单利计息本利为 F=P(1+i.n)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率例题!

一、和商品价格有关的计算题 1、例题1:(20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lO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lO亿元和121亿元D.12l亿元和121亿元 例题2:(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例题3:(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例题4:(2008四川延考卷24).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A.6元B.8元C.10元D.12元 例题5:(2008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B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例题6 :(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 小时,那么,A 在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例题7 :(05广东大综合卷第13题).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例题2.(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例题1、(20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第6讲-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第6讲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指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2、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部分与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之比。 3、计算方法: (1)方法一: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 ①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x 100% =(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 ) x 100% 公式变形: 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x(1 +通货膨胀率)。 ②纸币贬值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 量x 100% =(1-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 x 100% 公式变形: 货币贬值,则有公式:现价格=原价格宁(1-货币贬值率); 货币升值,则公式为:现价格=原价格宁(1+货币升值率)。 【例】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通货膨胀率=(200-100)/100 x 100%=100% 纸币贬值率=(200-100)/200 x 100%=50% (2)方法二: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 ①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 (物价涨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②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基期物价水平/现 期物价水平 (贬值率是从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例】一个国家去年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为150元, 其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分别是多少? 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 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 【训练1】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是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5000亿,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0%20% B 、33. 3%50% C 、 15%15% D20%25% 【训练2】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 A 、28%22元 B 、25%20元 C 、 22%18元 D25%18.75 元 第6讲训练题答案与解析 【训练1】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是15元,该年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2007年9月11日报道,摩根大通将对中国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上调至4.1%,原先的预测为3.8%,将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数字上调至3.5%,原先为3.3%。而此前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2006年同期上升6.5%,为1996年1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通用货币表现的一切货币收支,自然而然地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独立计量它的影响,就会使计算出来各种经济指标的数值,不能真实反映各个投资方案可能取得的真实的投资效益,并可能由此而引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只有在剔除了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对投资方案的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企业投资方案。 所谓企业投资,广义的认为以今后收回更多现金为目的的目前发生的支出。可以是购置生产设备、新建工厂和生产线、改造设备以及购买政府公债、企业股票、债券、金融债券等投资行为。企业投资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需要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来分为: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或者独立性投资、互不相容投资、先决投资和重置投资。 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评价各种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一般应使用不同的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反映投资方案的内涵。在企业投资决策的分析评价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确定投资方案的各项指标,以供决策参考。本文的目的就是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来分析通货膨胀对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的关系以及对企业最终投资决策的影响。 通常企业投资决策一般所涉及到的年限都较长,所以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越大,因而正确地独立计量通货膨胀这一因素的影响,是客观评价投资方案的一个必要条件。 1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示出各自的影响,其中货币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增值,一般用利率(贴现率)按复利形式进行计量;通货膨胀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贬值,一般用物价指数的增长百分比来计量。设用物价指数增长百分比来表现通货膨胀率(以f表示),假设物价指数每年增长10%,则五年内物价水平变动及其相应的币值变动如表1所示。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利率都是最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时候。但是调节利率真的能抑制通胀?银行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以宏观条件下的费雪方程式作为基础建立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关系,然后根据对中国近二十年的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最后根据探讨的结果,对中国现在通胀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名义利率,利率,通货膨胀、货币供给 0引言 1、相关概念回顾: 利率:利率是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对数表现形式,是货币资金的价格;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是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和。即r=p+i【1】。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普遍物价水平上涨,于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一般用CPI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原因【2】: 1)货币说: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过多造成; 2)需求说:认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成本说: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而物价是商品的价格,物价密切相关的一个变量是利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般认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既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实际真是这样吗? 1关于名义利率与CPI关系的理论逻辑模型 1.1模型的建立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MV=Py 【3】○1 P为价格指数,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实际国民收入,V为货币流通速度; 将上式的变量动态化: ㏑P+㏑y=㏑M+㏑V; ○2 求导可得:π= m’ + v’- y’; ○3 π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是流通速度变化率,y’是产量增长率。 根据此模型:当存款利率提高以后,人们更愿意把钱存到银行,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量,从而可以是货币增长率下降或为负,即△m’变小,CPI下降,从而抑制通胀;这是一方面;另外贷款利率提高,贷款的成本提高,原来想贷款的人可能不贷款了,这样也减少了货币需求。所以提高利率(存/贷)可以减少货币量,△m’减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从以上这个角度分析,的确可以得出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胀的结论,但是从

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1、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纸币(货币)升值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若通货膨胀率为X%,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价格(1+X%) (2)纸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纸币(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成反比。若货币(纸币)贬值X%,现在 商品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若货币(纸币)升值X%,现在商品 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2、关于汇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现在M国(1+X%)m与原来1m货币的购买力相同,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现在N国(1+Y%)n与原来1n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 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 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2)纸币升值、贬值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M国货币升值X%,N国货币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若M国货币贬值X%,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N国货币升值X%,M国货币

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货币贬值X%,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

通货膨胀的影响

文献原文: Effects of Inflation This chapter concentrates upon understanding and calculating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in time value of money computations. Inflation is a reality that we deal with nearly everyday in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The annual inflation rate is closely watched and historically analyzed by government units, businesses, and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An engineering economy study can have different outcomes in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inflation is a serious concern compared to one in which it is of minor considera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lst century, inflation has not been a major concern in the U.S. or mos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But the inflation rate is sensitive to real, as well as perceived, factors of the economy. Factors such as the cost of energy, interest rates,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skilled people, scarcity of materials, political stability,and other, less tangible factors hav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mpacts on the inflation rate.In some industries, it is vital that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be integrated into 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basic techniques to do so are covered here. LEARNING OBJECTIVES T his chapter will help you : 1.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flation makes between money now and money in the future. 2.Calculate present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3.Determin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calculate a future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4. Calculate an annual amount in future dollars that is equivalent to a specified present or future sum. purpose:Consider inflation in an engineering economy analysis. impact of inflation PW with inflation FW with inflation AW with inflation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 2007-06-03 09:21:14| 分类:小知识| 标签:资料|字号大中小订阅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经济分析中,复利计算通常以年为计息周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半年、季、月、周、日等多种。当利率的时间单位与计息期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①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 计算利息时实际采用的有效利率; ②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计息周期的利率乘以每年计息周期数。 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1%,通常也称为“年利率12%,每月计息一次”。则1% 是月实际利率;1%×12=12% 即为年名义利率;(1+1%)12 - 1=12.68% 为年实际利率。 注:通常所说的年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如果不对计息期加以说明,则表示1年计息1次。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设r 为年名义利率,i 表示年实际利率,m 表示一年中的计息次数,P为本金。 则计息周期的实际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和为: 利息为: 例1:某人存款2500元,年利率为8%,半年按复利计息一次,试求8年后的本利和。

或F = 2500(1 + 8%/2)16 = 4682.45(元) 例2:某人用1000元进行投资,时间为10年,年利率为6%,每季计息一次,求年实际利率和10年末的本利和。 6.14% 1814.02(元) 例3:本金1000元,投资5年,利率8%,每年复利一次,其复利利息为: I=P[(1+i)n-1] =1000[(1+8%)5-1] =1000×(1.469-1) =469(元) 例4:本金1000元,投资5年,年利率8%,每季度复利一次,则: 每季度利率=8%÷4=2% 复利次数=5×4=20 F=1000(1+2%)20 =1000×1.486 =1486(元) I=1486-1000 =486(元) 当一年内复利几次时,实际得到的利息要比名义利率计算利息高。 例3的利息486元,比前例要高17元(486-469)。例4的实际利率高于8%。 例4:如果一张信用卡收费的月利率是3%,问这张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是多少?名义年利率是多少? 计算出实际年利率为42.576%: 计算出名义年利率为36%: 例5:在银行存款1000元,存期5年,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的本利和: (1)单利,年利率7%; (2)复利,年利率5%。 解: (1)单利计息本利为

通胀率与货币供应量计算(1)

小专题:货币供应量选择题 1、依据我国政府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M0为_______. A.M+人民币现钞 B.现金通货 C.人民币现钞 D.现金通货+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 2、按照我国目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M1=_______。 A.M0+银行体系的长期存款 B.现金通货+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C.人民币现钞+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D.M0+现金通货 3、2009年,某国待售商品15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20元,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投放了12500亿元的货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通货膨胀率是(),该国当年货币贬值()。A.20% 25% B. 25% 20% C. 25% 25% D. 75% 80% 4、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A.28% 44元 B. 25% 40元 C. 22% 36元 D. 25% 37.5元 5、A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 A.32% 33元 B.20% 30元 C.24% 31元 D.11% 27.5元 6、假定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价应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 7、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____元纸币的购买力。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A.0.80 物价上涨 B. 1.25 投资减少 C. 0.40 物价上涨 D. 2.50 物价持续下跌

分析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办法

钱为什么不值钱了 —分析通货膨胀率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办法近年总是能听到的一句话,尤其是我们的长辈去商场回来之后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钱啊越来越不值钱了!”钱,反而不值钱?貌似有矛盾在里面支撑,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这种现象就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基本投资诱因。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对低阶层者而言,通货膨胀通常会提高由经济活动之前的贴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通常导因于政府提高货币供给政策。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所能进行的影响是对停滞的资金课税。通货膨胀升高时,政府提高对停滞的资金的税负以刺激消费与借支,于提高了资金的流动速度,又增强了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在极端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升高的程度失去控制,会干扰到正常的经济活动,损害供给能力。 简单的讲,通货膨胀就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应特别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另外,通货膨胀也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那么钱为什么就变得不值钱了呢?经济学家解释为: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称为通货紧缩。再通俗一点就是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多余其真正需要的。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

最新-高中政治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B。该题考查两层关系,第一层是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第二层是纸币贬值率和价格的反比关系。根据第一层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价值量15/(1+50%)=10元,根据第二次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的价格10/(1-20%)=12.5元。 【2018全国卷Ⅰ文综24题】假设某国2018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8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8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2018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18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D) A、728亿元 B、460亿元 C、552亿元 D、828亿元 纸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在高考计算题中的运用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速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以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减去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 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可以分别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NP折算价格指数。经常采用的是第一种,其公式如下: 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注:式中的数字和t、n均为下标,P为代表性消费品的价格,a为权重) 计算方法:①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注意上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格指数的上升率。 ②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2、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

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2007年9月11日报道,摩根大通将对中国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上调至4.1%,原先的预测为3.8%,将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测数字上调至3.5%,原先为3.3%。而此前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2006年同期上升6.5%,为1996年1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通用货币表现的一切货币收支,自然而然地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独立计量它的影响,就会使计算出来各种经济指标的数值,不能真实反映各个投资方案可能取得的真实的投资效益,并可能由此而引起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只有在剔除了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对投资方案的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企业投资方案。 所谓企业投资,广义的认为以今后收回更多现金为目的的目前发生的支出。可以是购置生产设备、新建工厂和生产线、改造设备以及购买政府公债、企业股票、债券、金融债券等投资行为。企业投资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需要可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分类标志来分为:战术性投资、战略性投资或者独立性投资、互不相容投资、先决投资和重置投资。 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评价各种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一般应使用不同的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反映投资方案的内涵。在企业投资决策的分析评价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确定投资方案的各项指标,以供决策参考。本文的目的就是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来分析通货膨胀对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的关系以及对企业最终投资决策的影响。 通常企业投资决策一般所涉及到的年限都较长,所以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越大,因而正确地独立计量通货膨胀这一因素的影响,是客观评价投资方案的一个必要条件。 1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 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示出各自的影响,其中货币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增值,一般用利率(贴现率)按复利形式进行计量;通货膨胀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货币贬值,一般用物价指数的增长百分比来计量。设用物价指数增长百分比来表现通货膨胀率(以f表示),假设物价指数每年增长10%,则五年内物价水平变动及其相应的币值变动如表1所示。

告诉你30年来中国的实际年通货膨胀率

告诉你30年来中国的实际年通货膨胀率 孙宝 原载:天涯社区 国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高?官方公布的3%~4%的CPI相当温和,却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截然相反。最近有一场关于CPI的论战,上周社科院研究员徐奇渊先生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他认为最近5年的CPI值被人为调低了大约7%,这篇论文立刻遭到了统计局官方的辩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庞晓林副司长在统计局官网上发表署名文章:《庞晓林:CPI不是用模型推算出来的》。现在的结果似乎庞晓林取得了完胜,徐奇渊的Sohu博客已经删除了他的研究报告。 我们把时间放长到78年,从78年到09年,把历年官方公布的CPI累积,31年间CPI总共增长了5.7倍。78年全国平均月工资51元,按5.7倍换算是今天的290元,但是78年的51元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今天的290元只能喝西北风,可见官方的CPI根本不足信。对于一个连房价年增1.5%这样的数据都能做出来的统计局,给不出真实的CPI大概也不稀奇。

我们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来估计一下实际的CPI。 1、按基本物价计算,78年至今货币贬值了58倍,年CPI高达14% 网上有一篇徐以升先生的博文《系统性质疑CPI》,介绍了南方基金高级研究员万晓西先生做过的统计,他从《北京至&#·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市志&#·物价志》等资料上查询了1978年的单品价格,包括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6大类,然后和今天的价格相比,估算出78年的51元的购买力,大概与今天北京3000元相当。31年贬值了58倍,换算成通货膨胀率的话高达每年14%! CPI指数14%,比GDP增长率还高,这个结论太耸人听闻了。这种算法当然是有缺陷的,原因就在于电子、汽车等工业制造品在78年的时候无从买起,物价的比较只考虑了78年能买到的商品。工业制造品跌价很快,如果将工业制造品的价格也列入比较的话,算出的CPI不会有14%那么离谱。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购买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基本物资,将花费过去58倍的代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