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收稿日期:20051214

作者简介:向锐(1973— ),男,重庆奉节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琪琦(1979— ),

女,江西丰城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向 锐 □李琪琦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074)

摘要:羊群行为作为机构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

着重要影响。在国外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中国证券

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是否也存在羊群行为呢?笔者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

基金在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羊群行为在投资基金

之间表现显著。

关键词:证券市场;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06)01005408

一、引言

羊群行为,简单地说,是一种基于从众心理和思维惯性导致的学习和模仿行

为。由于通信技术的发达,世界资本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不同资

本市场所在区域、文化、政策的差异导致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深,信息搜寻的

成本进一步提高,投资者越来越依赖于他人所获知的信息,从而引发羊群行为的

进一步深化,导致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金融市场的动荡。从这个层面看,最近的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便是羊群行为崭露身手的一个“舞台”。

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各种投资基金因为其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相对理性的投

资理念而经常被认为是稳定市场、抑制羊群行为的有效力量。机构投资者在西

方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发挥着市场中坚的作用。然而,行为财务学的研究和实证

表明,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确实存在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模仿其他机

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这种明显的羊群效应与机构投资者普遍采用的动量交易

(双月刊)2006年第1期(总第20期)

I NDU ST R I A L EC ONO M I CS R ESE ARCH 

策略一起,造成了整个市场的反应过度。

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1月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期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股市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1999年10月,批准保险公司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以期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来稳定市场;2002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2002年9月18日,发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管理暂行规定》,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销售行为;2003年10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从法律上规范了基金业的发展。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全部54只封闭式基金的总市值为549.49亿元,可见,证券投资基金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本文在回顾西方行为财务学对羊群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同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在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目前关于基金的讨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二、文献回顾

(一)羊群行为的含义

“羊群行为”(herd behavi or)也被广泛译为“追风行为”或“从众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羊群行为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趋势[1]。Devenow和W elch[2]的经典定义,即羊群行为是指能够导致所有投资者系统错误的行为一致。Avery和Ze m sky[3]则定义羊群行为为市场潮流使得私人信息与之相悖的投资者选择跟从。B ikhchan2 dani和Shar ma[4]则指出如下行为可称为羊群行为,即如果一个投资者根据私人信息将投资(或不投资),但是他在发现其它投资者没有投资(或不投资)后,决定跟从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因此,羊群行为,在股票市场上,就是指投资者在市场上受环境诱导、气氛的影响,以及来自于其他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上的感染,而放弃自己已制定的计划和主张,形成某一种经验式般的投资理念,并采取与其他投资者相同或相似的操作方式进行投资活动。

(二)羊群行为实证研究概述

1.国外羊群行为的检验

国外较早对股票市场羊群行为进行检验的是Lakonishok,Shleifer和V ishny[5]。他们以1985~1989年间美国769家养老基金为样本,发现这些基金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采取广泛的投资风格和策略,而这些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策略的效果彼此抵消,但在小公司股票交易方面具有轻微的羊群行为。这主要是因为小公司一般引不起市场的足够注意,公开信息较少,因此基金经理在买卖小公司股票时,比较注重观察其他基金的交易行为。后来,Grinblatt,Tit m an 和W er mers[6]通过对1974~1984年间274位共同基金投资组合变化数据,发现共同基金的平均羊群行为倾向为 2.5%,并不存在显著意义上的羊群行为。所不同的是,在总体上羊群行为极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们发现追捧近期强势股的从众现象要比抛售近期弱势股的明显。这与平时观察到的“涨则放量,跌则缩量”的经验事实相符。Jones,Lee和W eis[7]分析了在1984~1993年期间,由投资顾问、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国内管理的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持有的美国股票,发现在过去极端业绩的小公司股票上,机构羊群行为是很强的。W er mers[8]在更加细化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表明,股票市场上有明显的羊群行为现象。他研究了1975~1994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平均羊群行为水平是 3.4%,随着持有股票的基金数量增加,羊群行为明显增强,约为 5.5%,在统计意义是显著的。不同类型投资基金的从众倾向有极大的差别,而所有基金在总体上都存在明显羊群行为。

2.国内羊群行为的检验

羊群行为在证券交易中极其普遍,在我国近年不成熟的、过度投机的证券市场中更为多见。施东

晖[9]以H M

i,t =

MAX(H b i,t,H s i,t)

H b i,t+H s i,t

为羊群行为程度衡量指标,对1999~2000年投资基金羊群行为进行

了检验。结果发现H M

i,t

平均值位于0.7754~0.8007之间,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75%和80%的基金位于买卖的同一方向,因此认定投资基金对于单个股票的买卖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宋军等[10]用分散度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且市场收益率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在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薛求知等[1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证券市场投资者羊群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最能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六个因素依次是个性特征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舆论与政策因素、信息处理能力因素、赌博心态与求利因素和投资市场主力因素。鲁直和何基报[12]利用实验方法研究证券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证明投资者拥有的资金量对其羊群行为倾向有着十分显著的主效应,而投资经验对其羊群行为没有显著的主效应。同时,两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三、数据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描述

1.基金投资组合数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沪、深两市交易的封闭式基金,时间跨度从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封闭式基金在每季度的投资组合数据取自中国证券报。对于开放式基金,考虑到其数据期间较短及其运作特点较之封闭式基金的差异,故不纳入本文研究的范围。

为了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我们对基金每季度发布的投资组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根据现有的信息披露要求,证券投资基金在季度报告中仅披露位居资产净值前十名的股票,因此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投资基金在每个季度内的交易详情,也无法详尽了解基金的持股情况。基于这一原因,这里仅以基金持有的前十名股票为研究对象,并假设这些股票的买卖都是一次性完成的,从而根据基金在相邻季度持股数量的变化来计算基金对该股票的买卖数量。

考虑到基金持股数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股票的配股、转增、送股等因素所导致,本文采用持股数量占该股票在该时期总流通股数量的比例来代替绝对的持股数量,从而控制总流通股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这种处理方法也会存在少量的误差,但其对结论的影响非常小。

对于原始数据,本文还做了如下处理:首先,通过基金投资组合公告公布的持有额列前10名的股票数据,可将股票市值除以公告截止日对应股票i的收盘价,则可以得出某基金在t季度末持有i股票的数量及比例,将这一持股比例与该基金上一季度投资组合公告中反映出的对同一股票的持股比例相比较(当然要除去由于配股、转增、送股等因素所导致的股票持有额的变化),若比例比上季度增加,则视为该基金在季度t对股票i为买进,反之则为卖出。若上一季度投资组合公告中没有出现股票i的数据(因为只公布持有额为前十名的股票),则不考虑该数据(因为无法判断基金在季度t对股票i为买进还是卖出)。其次,对于参与买卖的基金数量太少的股票季度样本,本文做了删除处理,即对参与股票交易的基金数限制在4以上,是因为对于被交易的股票来说,只有当参与交易的基金数量在4(不包含持股比例不变的基金数,将其剔除)个以上才能显示明显的“羊群行为”,仅仅被2至3个基金在同一方向交易并不能称之为“羊群行为”。

2.股票的特征数据

本文以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沪深两市的A股为样本,股票流通股本、流通市值以及股价数据取自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2004版)—市场交易数据库》〔China St ock Market&Accounting Research(2004),简称CS MAR2004,数据期截至2004年年底〕;股票上市时间数据取自于证券之星网站;股票按历史收益(上季度每股收益)数据取自金融界网站。

 向 锐 李琪琦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二)研究方法

1.羊群行为的测度

本文使用Lakonishock et al .

[5]所提出的LS V 方法研究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Lakonishock et al .为检验在美国769家免税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之间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定义了羊群行为程度衡量指标

为H M i,t ,且有:H M i,t =|p i,t -E [p i,t ]|-A F

(1)其中,P i,t 为基金经理中在给定季度t 净买入股票i 的比例,即P i,t =B i,

t B i,t +S i,t ,B i,t 为基金经理

中在给定季度t 净买入股票i 的人数,S i,t 为基金经理中在给定季度t 净卖出股票i 的人数。

对于E [p i,t ](即p i,t 的期望值),Lakonishock et al .是用P t 来近似代替,即P t =∑j B i,t

∑j [B i,t +S i,t ],

表示所有股票的P i,t 在给定季度t 的算术平均值。

A F 为调整因子,加上它是为了反映在基金买卖股票行为相互独立(即不存在羊群行为)的零假定下,|p i,t -E [p i,t ]|可能并不为零,即p i,t 有可能偏离其期望值,因此有:

A F =E |p i,t -E [p i,t ]|=E |p i,t -p t |(2)

即A F 为|p i,t -E [p i,t ]|在不存在羊群行为条件下的期望值。如假定基金经理间不存在羊群行为,则意味着基金经理之间的投资决定相互独立。若有n i,t =B i,t +S i,t ,则可以假定B i,t ~B (n i,t ,p t ),即B i,t 服

从参数为n i,t ,p t 的二项式分布。这意味着B i,t 等于K 的概率为P{B i,t =k}=C k n i ,t P t k (1-P t )n i ,t -k ,将其

代入E |p i,t -p t |就容易求出A F 。当n i,t 很大时,A F 将接近于0,这是因为当积极的交易者数量增加时,P i,t 将趋近于P t 。

H M i,t 为羊群行为系数,如果H M i,t 等于0,就认为基金交易过程中不存在羊群行为;相反,如果H M i,t 显著不等于0,就认为基金交易过程中存在羊群行为,H M i,t 绝对值越大,羊群行为就越严重。

此外,为了更详细研究基金买卖的交易行为本文还使用W er mers [8]中两个调整后的羊群行为衡量指标:买方羊群行为指标B H M i,t 和卖方羊群行为指标SH M i,t 。根据W er mers 的定义,有:

B H M i,

t =H M i,t |P i,t >E [P i,t ]=H M i,t |P i,t >P t (3)SH M i,t =H M i,t |P i,t

B H M i,t 计算的是那些在t 季度买入股票i 的比例(即P i,t )大于其平均值(即P t )的股票-季度样本。SH M i,t 计算的是那些在t 季度买入股票i 的比例(即P i,t )小于其平均值(即P t )的股票-季度样本。

本文中的所有羊群行为值均指所有季度各相关股票羊群行为值的平均值,即HM =∑N i =1∑M

t =1HM

i,t N +M ,B HM =∑N B i =1∑M t =1B HM i,t N B +M ,SHM =∑N S i =1∑M t =1

SHM i,t N S +M ,其中,N =N B +N S ,N B 和N S 分别为满

足P i,t >P t 和P i,t

2.研究设计

本文首先采用上述方法测度封闭式基金整体的羊群行为指标。然后,本文考察羊群行为指标和股票特征之间的关系。股票特征包括:股票上市时间、股票流通股规模、股票历史收益率、股票上季度

I NDU ST R I A L EC ONO M I CS R ESE ARCH

涨跌表现、投资基金参与积极程度。

按股票上市时间检验 考虑到对于上市时间不同的股票,参与交易的基金之间的羊群行为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上市时间分类进行检验。笔者以360天为标准,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i 的上市时间分为两类:股票上市时间小于360天;股票上市时间大于等于360天。然后将属于该类别的所有股票-季度样本的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则得到该类别的基金间羊群行为数据。

按股票历史收益率检验 考虑到对于历史收益率不同的股票,参与交易的基金之间的羊群行为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股票历史收益率分类进行检验。首先计算所有股票-季度样本股票历史收益率,即计算股票i 在t -1季度的收益率(经过分红、配送、细拆等因素调整),然后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历史收益率分成三类:每股收益小于等于0.1元的样本归为历史收益率较差类别,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2元的样本归为历史收益率较好类别,每股收益介于0.1元与0.2元的样本归为历史收益率中等类别。然后将属于该类别的所有股票-季度样本的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则得到该类别的基金间羊群行为数据。

按股票流通规模检验 对于股票流通规模羊群行为的检验,笔者按照两条线索分别进行。一是以股票流通股本为标准进行检验,即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i 的流通股本大小(流通股本取值按季末数据计算)分成三类:小盘股,流通股本小于等于1亿股;中等盘股,流通股本介于1~5亿股;大盘股,流通股本大于等于5亿股。二是以股票流通市值为标准进行检验,即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i 的流通市值大小(流通市值取值按季末数据计算)分成三类:小盘股,流通股本小于等于20亿元;中盘股,流通股本介于20~50亿元;大盘股,流通股本大于等于50亿元。同样,将每一类别的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即可。

按股票上季度股价表现检验 考虑到对于上季度股价表现不同的股票,参与交易的基金之间的羊群行为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因此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按股票i 上季度股价涨跌幅度分成三类:上季度表现较差,上季度涨跌幅度等于0;上季度表现较好,上季度涨跌幅度大于等于20%;上季度表现中等,上季度涨跌幅度介于0与20%。同样,将每一类别的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即可。

按投资基金参与度检验 由于在不同季度t 参与买卖股票i 的基金数目并不相同,这意味着基金参与程度会存在差异,而可能对羊群行为程度造成影响。因此本文按照在t 季度参与买卖股票i 的基金数目多少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分成三类:参与度较低,参与交易的基金数目小于等于10家;参与度较高,参与交易的基金数目大于等于20家;参与度中等,参与交易的基金数目介于10与20家之间。同样,将每一类别的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即可。

表1 以中国证券市场为整体分析的羊群行为H M BH M SH M 0.3892(163)30.376(75)30.3997(88)3 注:括号中的数字是该种情况下的股票数目;3表示羊群行为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均为双侧T 检验;T 值是由样本均值除以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再乘以样本数的算术平方根得到的(以下同,略)。

四、实证结果

(一)基金羊群行为的整体水平基金羊群行为的整体水平是将所有股票季度样本的H M i,t 、B H M i,t 和SH M i,t 取算术平均值。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H M 为0.3892(即38.92%),这意味着如果有100家

基金在交易股票,和这些基金交易行为相互独立(即不

存在羊群行为)相比,处于单边市场(即卖方或买方)中

的基金数目要多出39只,这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

基金之间确实存在羊群行为。对于B H M 和SH M ,检验结果显示SH M (0.3997)>B H M (0.3769),这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卖出股票时的羊群行为要强于买入股票时的羊群行为。

(二)羊群行为和股票上市时间

表2列出了羊群行为指标和股票上市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将羊群行为指标分解为买入和卖出羊

 向 锐 李琪琦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表2 以上市时间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H M BH M SH M <360天0.4303(8)30.4303(8)30≥360天0.3871(155)30.3706(67)30.3997(88)3 注:上市年龄的计算是根据股票的上市日期距离基金投资组合公告日期之间的时间差。

群指标以分别考察。可以看到,对于上市时间不到1

年的股票羊群行为指标高达43.03%,主要表现为买

入羊群行为,在8个观测中,表现为买入的羊群指标

占8个,水平为43103%。而对于上市时间超过1年

的股票,检验结果显示BH M (0.3706)

(013997),主要表现为羊群卖出,而且羊群卖出占了

绝大部分的观测值。这和实际也是相符的,投资基金在一级市场上申购到新股(中国股市具有严重的I P O 抑价现象),经过新股的“锁定”期后,到股票二级市场上将其抛售以获得高额回报。羊群行为指标与股票上市时间的关系描述了基金对新股的投资特点。

表3 以股票流通股本大小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H M BH M SH M 小盘股0.3453(14)30.2172(6)30.4414(8)

3中盘股0.3706(82)30.3593(35)30.3789(47)

3大盘股0.4212(67)30.4233(34)30.4192(33)

3(三)羊群行为和股票流通规模表3按流通股本进行分类,研究了中国投资基金持股规模偏好。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基金对所有规模的股票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羊群行为。从表3可以看到的规律是随着流通股本的增加,就整体而言H M 随着流通股

本的增加而增大。研究发现投资基金表现出偏好大盘股的特点,并未表现出对小盘股显著回避。分开买入和卖出羊群行为,可以看到对于小盘股和中盘股,SH M >B H M ,基金表现为卖出羊群行为;而对于大盘股,B H M >SH M ,基金表现为买入羊群行为。对于B H M ,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流通股本的增加而B H M 值增大;对于SH M ,笔者则看不出它与股本规模之间有什么清晰的规律。

表4 以股票流通市值大小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H M BH M SH M 小盘股0.3374(27)30.2788(13)30.3919(14)3中盘股0.3562(64)30.3613(29)30.3520(35)

3大盘股0.4380(72)30.4294(33)30.4453(39)

3表4按照流通市值进行分类,发现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H M )随着股票流通市值的增加而增大,大盘股的羊群行为大于小盘股的羊群行为。这进一步支持了关于投资基金表现出偏好大盘股的结论。对于小盘股和大盘股,SH M >B H M ,基金表现为卖出羊群

行为;而对于中盘股,B H M >SH M ,基金表现为买入羊群行为。对于B H M ,检验结果显示出随着股票流通市值的增加而B H M 值增大;对于SH M ,则看不出它与股票流通市值之间有什么清晰的规律。

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和股票流通规模之间的关系,由表3和表4的研究结论可知: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H M )随着股票流通规模的增加而增大,大盘股的羊群行为大于小盘股的羊群行为。此结

论与施东晖[9]的结论一致,但与W er mers [8]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发现美国共同基金间羊群行为指标

在小盘股中应明显高于别的类型的股票。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偏好大盘股的偏好,这跟我国的基本情况有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流通规模较大的股票便于多个基金同时进行买卖,而当多个基金同时买卖流通规模较小的股票时,却容易使基金面临不利的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容量不大,蓝筹股和绩优股太少,使得证券投资基金都集中于流通规模较大、业绩较好、流动性较好的股票。投资基金的BH M 也随着股票流通规模的增加而增大,而没有发现SH M 与股票流通市值之间有什么清晰的规律。按照股本和市值对股票流通规模进行划分,对于小盘股,基金均表现为显著的卖出羊群行为(SH M );而对于中盘股和大盘股,基金在不同分类标准下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羊群行为。

(四)羊群行为和股票历史收益我们将股票上季度收益率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由表5的检验结果可以发现:证券投资基金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其中,历史收益较好和较差的股票的H M 值较历史收益率为中等的股票更大,这表明,对于历史收益率极端的股票,基金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羊群行为。另一方面,从买方羊群

I NDU ST R I A L EC ONO M I CS R ESE ARCH

表5 以股票不同历史收益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

H M BH M SH M 历史收益较差0.3944(49)30.4202(21)30.3749(28)3历史收益中等0.3823(66)30.3858(32)30.3791(34)3历史收益较好0.3935(48)30.3228(22)30.4365(26)3行为指标和卖方羊群行为指标来看,BH M 随着股票历史收益的下降呈现上升趋势,这

说明投资基金在买入历史收益率较差的股票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而SH M 则随着股票历史收益的下降而下降,这说明投资基金在卖出历史收益率较好的股票时羊群行为

更明显。另外,对于历史收益较差的股票,BH M >SH M ,投资基金表现出的买入羊群行为更明显;而对于历史收益较好的股票,SH M >BH M ,则投资基金所表现出的卖出羊群行为更明显。这表明基金在买卖股票时采用的是逆反馈策略,即“高抛”、“低吸”。基金实际上也是希望卖掉获利较大的股票,购入那些被投资价值严重低估的具有较低收益率的股票。不过历史收益中等的股票,BH M >SH M ,具有明显的买方羊群行为,这说明基金在购买股票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是正反馈交易策略,即“追涨”。

表6 以股票上季度股价表现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

BH M SH M 上季度表现较差0.45(57)30.4122(26)30.4817(31)3上季度表现中等0.3592(60)30.3917(30)30.3267(30)3上季度表现较好

0.3531(46)

30.3053(19)30.3867(27)3(五)羊群行为和股票上季度股价表现从表6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对这三类

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度”与上季度市场表现有密切关系,上季度表现较好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H M 值较小;而上季度表现较差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H M 值较大。可见,历史价格走势在基金交易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上季度表现较差和上季度表现较好的股票,SH M >BH M ,这意味着投资基金所表现出的卖出羊群行为更明显;而上季度表现中等的股票,BH M >SH M ,则表示投资基金表现出的买入羊群行为更明显。分买入和卖出来看,BH M 随上季度股价表现的增强有渐进减少的趋势,说明基金略偏向羊群买入上季度股价表现较差的股票,表现出一定的“低吸”倾向。而对于SH M ,却表现出“杀跌”和“高抛”的混和策略,因为SH M 不仅对上季度股价表现较差的股票显著,而且对于上季度股价表现较好也显著。不过,“高抛”的羊群行为远没有“杀跌”时明显,表明基金在卖出股票时还是以正反馈策略为主。

表7 以投资基金参与度分类分析的羊群行为

H M BH M SH M 参与度较低0.3704(119)30.3645(51)30.3747(68)

3参与度中等0.4623(29)30.4313(19)30.5211(10)

3参与度较高0.3977(15)30.2969(5)30.4481(10)

3(六)羊群行为和投资基金参与度从表7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三种不同的基金参与度,H M 取值在013704~014623之间变动,这表明不管基金参与度如何,证券投资基金都表现出了显著的羊群行为。参与度中等的股票的H M 值大于参与度较低和参与度较高的股

票,这表明羊群行为程度并不随着基金参与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BH M 和S H M,在三种不同的基金参与度下都有S H M >BH M,这说明投资基金在交易时表现出显著的卖方羊群行为,除此以外,再也无其他变化规律可言。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封闭式基金2003年第一季度到2004年第四季度季报中的投资明细为基金数据,使用La 2

konishok 等[5]和W er mers [8]的LS V 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

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1.从整体检验来看,投资基金间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投资基金在卖出股票时的羊群行为要强于买入股票时的羊群行为。

2.根据股票上市时间分类检验时,发现基金的羊群行为在上市时间少于一年的股票上表现尤其显著,表现为羊群买入,而上市时间超过一年股票表现为羊群卖出,这与基金争相申购新股,在“锁定”期后抛售获利的策略是一致的。

 向 锐 李琪琦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

I NDU ST R I A L EC ONO M I CS R ESE ARCH 

3.根据流通股的规模大小分类检验时,发现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与股票流通规模呈反向关系,买入羊群行为尤其表现为偏好大盘股,卖出羊群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

4.根据股票历史收益率分类检验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尤其是对于历史收益率极端的股票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羊群行为,而基金在买卖股票时所采用的是逆反馈策略,即“高抛”、“低吸”。

5.根据股票上季度表现分类检验时,发现历史价格走势在基金交易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投资基金略偏向羊群买入上季度股价表现较差的股票,表现出一定的“低吸”倾向,而对于卖出股票时的羊群行为,却表现出“杀跌”和“高抛”的混和策略。

6.根据投资基金参与度分类检验时,发现对于三种不同的基金参与度,证券投资基金都表现出了显著的羊群行为,羊群行为程度并不随着基金参与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三种不同的基金参与度下,投资基金在交易时表现出显著的卖方羊群行为。

参考文献:

[1]陆剑清,等.投资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Devenow,A.,W elch,I.Rati onal Herding in Financial Econom ics[J].Eur opean Econom ic Revie w,1996,40.

[3]Avery,Christ opher and Peter Zem sky.Multidi m ensi onal Uncertainty and Herd Behavi or in FinancialMarkets[J].Ameri2

can Econom ic Revie w,1998,88:72448.

[4]B ikhchandani,S.and Shar ma.S.Herd Behavi or in Financial Market:A Revie w[R].I M F Working Paper,2000,48:

23768.

[5]Lakonishok,J.,Shleifer A.,and V ishny R..The i m pact of instituti onal trading on st ock p rices[J].The Journal of Fi2

nancial Econom ics,1992(1):2344.

[6]Grinblatt,M.,Tit m an,and W er mers R.,Momentu m invest m ent strategies,portf oli o perfor mance,and herding:A study

of mutual behavi or[J].American Econom ic Review,1995,85:10881105.

[7]Jones,Steven L.,Darrell Lee,and Ed ward W eis.Herding and feedback trading by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 ons and the

effects on st ock p rices[J/OL].1999,https://www.doczj.com/doc/727971664.html,/Finance/JLW2.pdf.

[8]RussWer mers.Mutual Fund Herding and the I m pact on St ock Prices[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1999(2):54:581622.

[9]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2001(10).

[10]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11).

[11]薛求知,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运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鲁直,何基报.中国证券投资者追风行为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4).

(责任编辑:雨 珊)

An E mpi ri cal Analysis on Herdi n g Behavi or of Chi n ese I nstituti onal I nvestors

X I A NG Rui,L IQ iqi

(School of Accounting,South 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Chengdu610074,China)

Abstract:Herding behavi or puts an i m portant influence t o the healthy devel opment of security market,as a kind of insti2 tuti onal invest orsπli m ited rati onal behavi or.I nstituti onal invest ors have re markable herding behavi or in the overseas security market,but instituti onal invest orswhether als o does have the herding behavi or in China security market?I n this paper,the au2 thors conducted the syste m research t o our country instituti onal invest ors2invest m ent fundsπherding behavi or in the st ock trans2 acti 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herding behavi or dis p lays re markably bet w een the invest m ent funds.

Key words:security market;herding;instituti onal invest or;emp irical analysis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_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0卷第4期 Vol.10-No.4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a 林增学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4) [关键词]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摘 要]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1999)04-0021-04 An Analysis on Tourists'C onsumption Behaviour Mode L IN Zeng-x ue (Guilin I nsititute of T ourism,Guilin541004,China) Key words:t ourist;consumpt ion behaviour;mo de;psycho lo gical facto r;env ir onmental factor Abstract:O n the basis of study method o f co nsumer s'behaviour mo de,the paper analyses t ourists'consump- t ion psycholog y and env io rnment in the st atic and dynamic state as well as in the aspect o f eco no my and no n- eco nomy fact or s.M eanw hile a simple mo de o f tour ists'co nsumptio n behav io ur is pro po sed.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是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消费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同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旅游消费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对消费行为的实际观察表明,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习惯性、不可逆性、模仿性和复杂性等一些特性。国内有的学者(刘纯,1986)认为,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质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动过程,并根据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涉及了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如信息加工、环境影响、比较、选择、购买过程及其产品评价等,它不仅包括了消费者心理学的所有方面,还为调查研究的一些特定变量提供了一个总的结构关系。 国外研究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专家学者很多。不过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模式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更好的问题上,他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正统的、主流的经济学家主张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并对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如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但是,许多专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却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模式只涉及到消费者购买“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采取那种方式购买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者(F.M.尼科西亚,1960;J.F.恩格尔,D.T.科莱特,D.B.布莱克韦尔, 1973;C.G.瓦特尔)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引入了大量的变数,建构了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从多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认为其消费行为完全符合所购买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最大化原则。通过对变数因素分析、归类,发现影响消费者行为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大类。 我们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将要对适合于大多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基本方式行为过程做一个描述。依据对一般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因素分析结果,在考察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时,可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的方式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和环境这两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一、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静态分析 使用静态分析方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描述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序列,而只就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方 a[收稿日期]1999-10-18 [作者简介]林增学,男,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副主任,讲师。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研究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研究 摘要: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面临着代理问题,本文从代理视角研究了其在公 司治理中的行为。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分离的时候,机构 投资者能通过一定手段降低公司债权人员和股东之间的矛盾。一个公司的股权如 果非常集中,机构投资者可以采取股权制衡的方式来缓解他们二者之间的矛盾。 同时还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的管理中能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以 有效地解决公司的代理问题,促进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 关键词:委托代理机构投资治理行为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中快速发 展起来,在投资主体、管理模式以及专业化程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投资 主体方面,机构投资者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我国资本主义市场上形成了证券投资 基金、全国社保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多类型 机构投资主体。在管理模式上,各种形式的机构投资主体管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不断进步,它在公司中的治理功效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专业的投资主体,具有专业的投资能力,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其长期投资的理念对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帮助,能明显改善我国上市公司 的治理情况,从而提高它们的治理效率。 1.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概述 1.1机构投资者的含义 目前对机构投资者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许多西方国家进行长期储蓄管理的 一个专业化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其中包括对养老基金、 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的管理,且这些管理都是由专业化人才来进行的。这些机构 一定要保证其受益人有一个满意的回报,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实际调查 工作。相关部门的机构投资人员有属于自己管理的专门的领域,在平时工作时, 他们一定要对投资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管理,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一种是 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个体投资者,主要是因为相关资金是有专业化的人员或机构进 行管理,然后他们再对其进行广泛投资。他们管理的资金种类主要有私人养老金、国家和地方退休金、共同基金、封闭性的投资信托基金、人寿保险公司、财产和 意外伤害保险公司、银行管理的非养老基金和慈善研究或捐赠基金。所以说,它 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特征 机构投资者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具有一种集合投资 的特点。它能通过一定的手段收集资金然后再进行金融投资。在这个投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资金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它具有分散投资具有的降低投资风险 的功能,而且它还能降低投资者平均投资的成本。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越大, 交易越多,其投资过程中所上交的费用就越少。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许多投资者 共同承担投资所需的费用,机构投资者可以集中许多小投资者中的资金,然后再 将资金投入到小投资者中,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型投资链。在进行投资的 过程中,证券投资是最常用的一种投资方式,它能够很好地向公众出售一定比例 份额的证券组合,从而促进投资更快更好地发展。 2.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的发展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章 1.网络消费者特征,类型。 特征:1.网络消费者人文统计特征; 2.网络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3.消费者的网络经验 4.消费者的购物导向 类型:1.简单型消费者;2.冲浪型消费者;3.接入型消费者;4.议价型消费者; 5.定期型和运动型消费者。 2.网络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理论 一、187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歇尔时代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凯恩斯时代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 3.网络消费者与广义消费者的相同与不同。 广义:人们借助互联网而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 狭义: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购买商品的行为和过程 相同点:1.都需要借助互联网来实现;2.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指某一阶段 不同点:1.广义概念包括所有消费形式;2.狭义则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和销售 4.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1.选择范围扩大; 2.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循环,消费者主动性增强; 3.对购买 方便性的需求增强;4.追求个性消费;5.消费行为的信息化;6.隐秘性;7.全球性。 5.网上购物的优点。 第二章 1.需要的特点 特点:1.需要是动态的;2.需要是有层次的;3.需要可以是内部或外部激发的; 4.需要多样的; 5.需要具有周期回返性; 6.需要的相关性(包括正负两种 形式);7.需要有时代、节日和季节性 2.动机的分类 动机: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从内心产生的某种意图与力量,从而推动人们去从事某些活动的心理特征,即激励人们行为的原因。 分类:1.求实动机;2.求新动机;3.求美动机;4.求名动机;5.求廉动机;6.求便动机;7.模仿或从众动机;8.好癖动机。 3.注意的特点 注意:是对刺激投入精神活动的过程。只有当注意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感知到信息,也就是激活我们的感觉。在消费者感知到信息后,会开始注意并进行

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模型(Herd behavior model) [编辑] 羊群效应模型概述 羊群效应模型认为投资者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分为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由Banerjee(1992) 提出,在该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它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决策信息,这类决策的最大特征是其决策的序列性。但是现实中要区分投资者顺序是不现实的。因而这一假设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则论证无论仿效倾向强或弱,都不会得到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股票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特征。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型是羊群效应模型。实际上,羊群行为同样也是由模仿造成的。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0)指出,在一些情况中,经营者简单地模仿其他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忽略独立的私人信息,虽然从社会角度看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对于关心其在劳动市场声誉的经营者而言却是合理的。Banerjee (1992)提出序列决策模型分析羊群行为,在这个模型中, 每个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都观察其前面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对他而言,这种行为是理性的,因为其前面的决策者可能拥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他可能模仿别人的决策而不使用其自己的信息,由此产生的均衡是无效的。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假定投资者的决策次序,投资主体通过典型 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 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

与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相对的是非序列羊群行为模型。该模型也是由贝叶斯法则下得出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模仿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当模仿倾向较弱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收益服从高斯分布,而当模仿倾向较强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市场崩溃。此外,Rajan(1994)、Maug & Naik(1996)、Devenow & Welch(1996)分别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机构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探讨羊群行为的内在产生机制。 [编辑] 对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方向 对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方向: 一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指定类型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分析其组合变动和交易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Lakonishok,1992;Werners, 1998; Graham, 1999); 二是以股价分散度为指标,研究整个市场在大幅涨跌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编辑] 关于贝叶斯和贝叶斯法则 贝叶斯(Bayes)是一位统计学家,他发明的贝叶斯统计学在经济分析中大行其道已有多年了。贝叶斯统计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工具叫“贝叶斯法则”(Bayesian law),尽管它是一个数学 公式,但其原理毋需数字也可明了。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总是做一些好事,则那个人多半会是一个好人。这就是说,当你不能准确知悉一个事物的本质时,你可以依靠与事物特定本质相关的事件出现的多少去判断其本质属性的概率。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支持某项属性的事件发生得愈多,则该属性成立的可能性就愈大。 贝叶斯定理(又被称为贝叶斯法则)是概率论中的一个结果,它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缘概率分布有关。在有些关于概率的解说中,贝叶斯定理(贝叶斯更新)能够告知我们如何利 用新证据修改已有的看法。 通常,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与事件B在事件A的条件下的概率是不一 样的;然而,这两者是有确定的关系,贝叶斯定理就是这种关系的陈述。 作为一个规范的原理,贝叶斯定理对于所有概率的解释是有效的;然而,频率主义者和贝叶斯主义者对于在应用中概率如何被赋值有着不同的看法:频率主义者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或者总体样本里面的个数来赋值概率;贝叶斯主义者要根据未知的命题来赋值概率。一个结果就是,贝叶斯主义者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关于随机事件A和B的条件概率和边缘概率的。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精品文档)

课题名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 一、概述 所谓奢侈品是指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以及顶级奢侈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市场上遭遇了普遍的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让国人睁大了眼晴,同时睁大眼睛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奢侈品生产商们,他们确认中国可以拯救他们,正如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殊性 “等我有了钱……”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装着一个或几个奢侈梦。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奢侈”一下,需要用某种标志性的东西彰显自己的财富与成功。欧洲人、日本人、由国香港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奢侈是人的一种梦想,梦想产生需求。与欧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其特殊性。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

机构投资者与非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比较

机构投资者与非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比较 文全治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610031) 摘要:比较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方式、理念、手段,探讨和揭示其特点、问题和内在规律,进而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非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投资行为投资理念 Abstract: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investing behavior,mode,idea and measure in stock m arket between organization investor and non-organization investor.Discusses and show s up their characters,problems and internal rules.Expresses opinions about local stock market for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Org anization investor Non-organization investor Stock market In-vestment Investing idea 中图分类号:F830191 在证券市场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股票市场和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股票市场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指导下,我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正从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过渡,这将是一个深层次的骤变,更是一个历史性转变。必将对中国的股票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98)1999年间,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规模仅占当时流通市值的30%左右。但是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已经跃升到55.7%。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超过6300亿元。这个数字,已是1998年的2.8倍。截至2004年3月,券商数量更是达到了146家之多。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以券商、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因此,研究和分析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比较和分析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本文将利用国内广发证券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分别从交易行为、信息搜寻方式、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资金实力诸方面来考察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非机构投资者在行为方式上的不同特点,揭示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问题和内在规律。 1机构投资者内涵的界定 当人们提到机构投资者时,一般指的是券商、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实体。但是,这样的界定不是十分精确、严格。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到底有哪些本质的不同呢?从严格意义的学术上讲,区别两者的标准应该是看是否拥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势力(M arket Power)。这是机构投资者和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 摘要:本文从对传统消费者行为分析入手,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以及与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消费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探索适应网络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变化。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出发,结合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行为,主要包括四类重要消费者行为:网络渠道选择行为、网络消费者信息搜索行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网络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在如今社会网络消费已日益普及的时代,传统消费依然无可替代,对传统消费者行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络消费者行为、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正文:传统消费要经过渠道终端,渠道多级。消费者在终端实物观看,冲动购买。网络消费者行为指人们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而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或服务时介入的过程和活动。消费者行为包括与购买决策相关的心理活动和实体活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经历的步骤,这些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产品和服务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传统购物模式有

很大差别.①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 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在传统商店中,无论其店铺空间有多大,它所能容纳的商品都是有限的;而对于网络来说,它是商品的展示平台, 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可以把世界的各类知名品牌全部放在上面展示出来.②网络购物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作为网络商店,它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只要用户在需要的时间登录网站,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大多都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③购物成本低.对于网络商品购买者,他们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只要登录不同的网站,或是选择不同的频道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直接由商家负责送达,免去了传统购物中舟车劳顿的辛苦,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降低.而对于传统购物来讲,这一点是无法达到的.④网络商店库存小,资金积压少.网络商店中很多商品一般是在客户下订单后再进行商品调配,不需要很多库存,从而减少资金的积压. 因为网络购物中,商家可以通过消费者下订单与配送商品的时间差,进行商品的调配,而传统商店就需要在顾客选购商品的同时提供商品.⑤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中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购买者寻找商品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具有很多优势.

模仿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与模仿经济学(1).doc

模仿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与模仿经济学 任寿根 南京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内容提要: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越来越重视用“模仿”、“羊群行为”等来分析经济问题,如 Scharfstein模型和Banerjee模型。本文在引入社会心理学模仿理论的基础上,对西方行为 经济学进行了发展,研究了“模仿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基本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弥补了新 凯恩斯主义缺陷,为微观分析转向宏观分析提供了一种过渡,大大增强了经济学的解释力。 关键词:模仿经济学羊群行为模仿 一、引言 近年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有一种新的倾向,即用“模仿”、“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分析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1在整个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中,对模仿的忽视,或未将模仿作为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来对待,大大减弱了经济假说的解释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模仿(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等)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实质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人经济行为互动过程及其均衡的科学。而要研究人的互动就离不开研究模仿,因为模仿是人互动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以模仿作为核心概念构建一门新的经济学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本文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创建“模仿经济学”的构想。 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Tarde,1903; McDougall,1928)。McDougall(1928)认为,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讲,“模仿”一词仅用于一个体模仿或再现另一个体的行为和身体动作;从狭义上讲模仿和模仿性(imitativeness)通常被认为属于一种本能。作为一种行为,模仿不能简单归结为“S-R”(刺激—反应)的纯物理过程,它属于一种心理过程,反映心理和物理的一种双重变化。现代社会心理学把模仿(imitation)解释为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社会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到经济分析中,构成经济学关于模仿研究的理论基础。由于模仿是人类互动关系中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模仿是普遍存在的。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模仿是指后动经济行为主体受先动经济主体的影响,在利益驱使和规避风险的动机下,采取与先动经济主体一样的行为。在经济学中,模仿的“用途”较广。经济学中用“模仿”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成果主要有S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Lieberman、Montgomery、Fligstein、Haunschchild等人的企业模仿行为理论,Scherfstein、Stein和Banerjee的羊群行为理论,Kahneman、Tversky、Laibson、Thaler ①从本质上看,羊群行为、从众行为等均由模仿造成的。

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及营销对策研究

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及营销对策研究 【摘要】“淘宝网2010年TOP卖家年终大促”“全民疯抢!全场单品5折包邮”“终极秒杀,仅限今天”这是打开淘宝网就随处可见的广告语,很多人都和我们寝室一样这几天都泡在淘宝网上讨论着自己喜欢的宝贝。打开微博,进入贴吧,搜索百度,广告无处不在,却也让人蠢蠢欲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持续增长,消费者的特征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体现出追求快捷、方便、仍受价格影响、具有选择的自主权、追求便捷性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这些新的特点,提出了企业有必要认真审视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变化,在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时,分析产生这些新特征的原因,,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并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因此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消费特征及相应的营销对策。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网上购物购买特点网络营销营销对策 【引言】“我又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好漂亮,价格也便宜”“网上这双鞋比在春熙路达芙妮看到的便宜两百多呢”这些话语在网络消费者口中不难听见,现在很多人除了逛街,很大的一部分乐趣就是逛淘宝上当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凸显出重要作用。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丰富的网络应用服务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消费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市场中进行消费和购物等活动的消费者人群。报告预计,按照最近几年网络购物呈现出的几何级增长态势计算,到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将突破1万亿大关,届时网络购物市场将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的份额。网络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成为可能并日益发展壮大,对传统营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传统的营销理论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了解和把握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效益,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正文】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可以描述为: 为完成购物或与之有关的任务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浏览、搜索相关商品信息,从而为购买决策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并实践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

行为金融学期末试题答案

《行为金融学》期末考试题答案 第一章 1、何为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支柱是什么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理论支柱:套利的有限性,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2、名词解释:套利。 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 第二章 1、详细解释“赢者的诅咒”。 赢者诅咒通指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由于拍卖品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竞标者,但他很可能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2、详细解释“股票溢价之谜”。 股票市场溢价谜团 股票溢价是指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所谓的“谜”是指理论模型在定量分析中难以解释现实中如此高的股票溢价,即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实际经济数据间存在着难以解释的差距。即股票溢价之谜。 溢价谜团的解释 对于上面提到的股票投资回报溢价,一个(“理性范式”爱好者)的自然反应是认为这说明股票风险比(无风险)债券高,高溢价是对这种高风险的补偿。 如果从“均值一方差”的均衡定价方法看,问题确乎很简单。据计算,美国股票年回报的波动为20%(标准差),而国库券的回报波动仅为4%(标准差)。短期回报的变化确实说明股票的风险要远大于债券风险。 第三章 1、为什么互联网子公司上市前母公司回报异常P55 2、名词解释:杂音交易。 依据伪信息、灵活性差的交易策略与大众模型进行的交易称为杂音交易。 第四章

中国消费者行为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过程特点: 对未来的防范与保守花钱; 购买决策比西方人慎重得多; 产品的象征意义不同; 价格敏感度强; 购买者与使用者更大分离。(如:中国的家庭买车计划) 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产生的文化原因: 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光宗耀族、投资子孙; 中庸文化——阴阳平衡的行为导向;不过为好;福祸相倚; 关系文化——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和文化——和谐和气和睦和平和满和贵;天时地利人和; 面子与从众——有脸有面;群体舆论; 地位与礼——孔子强调举止行为与地位要一致。 中国的特色消费行为: 1.面子与关系消费:送礼行为与公款消费等。 2.“根”消费:维系血缘家族民族的动因等。 3.象征消费:奢侈性消费等。 面子消费的基本特征 涉及人群广泛,天然的大众市场; 受收入限制低,对价格不敏感。钱财事小,面子事大; 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重“看”不重“用”; 团体送礼关心的是财务合法性(如可报销的发票),而不关注价格; 消费价值的中心是脸面和关系; 对包装、文化寓意等高度关注; 与节日或办事目标高度相关; 地位决定档次,差序关系形成不同的礼品消费档次; 中庸的观念和行为,易形成跟风的消费行为潮流; 经久不衰,长期施报互动,来而不往非礼也。 面子消费具体的营销策略 开辟送礼市场; 以个人化礼品突现尊贵体面或地位; 用礼品包装争取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开拓礼品大市场 广告投放集中在节日

象征消费指的是消费具有的符号象征性。 就消费者行为而言,象征消费具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消费的象征”;其二,是“象征的消费”。象征消费典型地体现在品牌消费中 象征消费的营销策略 外观策略——消费品外观上的示差符号,如造型、色彩、图案、包装等等,传达了产品本身的格调、档次和美感; 联想策略——消费品的地位联想符号,如消费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以及与自我形象相连的自鸣得意等心理体验; 环境策略——消费品的消费环境是消费的空间符号,例如,在豪华的酒店进餐,不但食品是消费的对象,而且酒店的氛围和气派也是消费的内容; 仪式策略——消费的仪式(如服务程序)也是一种符号,例如,在享受日本茶道中,不但消费日本风味的茶,而且同时消费饮茶的仪式(即表达某种文化意义的符号)。 名人策略——中国人更崇拜名人和权威,在消费品领域,用影艺名星、体育明星、做品牌或广告代言人在中国不但见效而且已蔚然成风。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网络购物,这种不出门就可以买到全国甚至全球商品的购物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了解网络消费者的行为是网络商家提高竞争优势的前提,文章研究了网络消费者的行为动机及特征,并且对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经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风声水起。网络购物是指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网络的参与。网络购物因其便捷、时尚、新颖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络交易的成交额近几年大幅增长,对传统的实体商店经营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网络经济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从事网络交易的商家要想在电子商务的热潮中获取较多的利润,必须研究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行为的因素,以此来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他们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消费者行为通常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二是消费者付款收货的行动过程。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下面从行为特点、购买动机等方面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加以研究。 一、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购买动机 1、求新动机。网络购物时尚、有趣,是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并且网络商店可以提供大量新近上市的产品,这一切都满足了消费者的求新动机。有些地域较小或者偏远的城市,市面上提供的商品种类和品牌有限,但是网络购物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甚至可以提供海外代购,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新颖时尚的商品。 2、求廉动机。网络购物较之传统购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优势。传统购物方式中,商品销售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物流、中间商、店铺租金、人工等成本,但是网络销售绕开了中间运营商、省却了很多物流成本、不用租赁店铺、不用雇佣很多的销售人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使得商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求廉动机是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最大内驱力。 3、求便动机。网络购物省时省力。传统的购物受到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影响,消费者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去特定的地点购买商品。有经济能力又热衷购物的又往往是年轻高知消费者,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购物时间有限,但是网络购物可以不受时间的制约,使得消费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商品的浏览和选择。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有49、29%的用户出于“节省时间”的原因选择网络消费。另外许多经营服装、日用品、电器等产品的商店往往设在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城市交通的拥挤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消费者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在任意地点进行网络购物。而且网络购物可以送货上门,这样对于一些不方面携带的大件商品,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免去了消费的许多麻烦。 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特征

消费者行为差异

消费者行为学在中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它是营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钥匙,对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达成与消费者的更有效沟通、影响与改变消费者行为和理念以及获得长久的消费者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营销学的人文性质,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离不开人与文化,本土化问题不可回避。而迄今现有的消费者行为学著作儿乎都是以西方市场和西方社会消费者为对象的产物。西方的代表著作较多关注的是二个基本问题:行为过程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在已开设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高校,目前所用的教材都是英文翻译版本或以西方版为母体大同小异的自编版本,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中国本土化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解读,甚至完全以西方消费者行为代替中国本土化消费者行为。并且,在实战中隐藏着经济人的简单假设,即依赖收入决定行为的单一因果关系;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也有误区---假设当地消费者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像发达国家的消费者。 面对中国市场,西方消费者行为学著作存在对象的缺陷和实战的缺陷。需要加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即以中国人为对象(又分为全球中华人、大中华区人和大陆人,大陆人是重点),并在研究中主张复杂性假设。由于中国市场的“份量”,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在21世纪初开始已引起外国消费者行为学学者的很大兴趣和关注,一些学者(如美国K.B.Doran博士,2003)也已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对中国学者而言,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更应是巨大而紧迫责无旁贷的使命。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架构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应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中国消费者行为有哪些主要的差异点?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如何?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重点是差异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主要包括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向入手: 1.中国消费环境的差异及特点研究 中国消费环境与西方不同,主要反映在:消费政策;消费基础设施;变化的速度;消费者权益;消费能力等。 2.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文化和亚文化因素产生的不同消费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分析

河南工程学院实习报告关键属性行为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 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关键属性行为分析实验报告 ——以vivo、苹果为主要品牌代表对比实习教学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手机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成为大众化消费品,并且在智能手机行业创新有较强劲的动力,几乎每年每个品牌都有几款产品更新换代,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也多样化、复杂化。对功能,外观也有不同的喜好和追求。这时,对智能手机消费者购买行为行为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次关键属性行为分析实验对于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也很不简单。我们在我校知名消费者行为学老师田超杰博士的指导下完成了这次实习收获很多,相信会对我们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对我们为了就业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我们小组分析的对象是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PC和移动端网民,以线上手机消费者为主。 一、实验目的与形式 本次实验针对手机品牌,就男性和女性市场,旨在了解下述问题: 同一性别的消费者购买手机品牌时决定性的产品属性是什么?不同性别的人群在购买某品牌时决定的产品属性是什么? 通过《行为分析实习》教学,学生能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顾客行为的深层次认识;掌握对行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各种以体验与加深行为分析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获得进行实际行为分析的技能。 本次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以集中实习为主的形式。 二、实习过程与结果 实习第一天田老师给我们回顾了消费者行为学相关分析理论以及SPSS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给我们讲解了实习主要目的、内容、要求。最后我们进行了分组结成班子,进行独立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及时的得到老师的指导和改进。 下面我将着重对实习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证券市场行为金融 自从马克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传统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成为解释资本市场的基本分析理论。但是,随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异象的出现,开始动摇人们对传统金融学的信心。行为金融学以“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为两大理论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心理出发进行研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宋军等,2001)。在行为金融学中对金融异象的研究范畴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即“羊群效应”。当“羊群效应”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往往会导致股市的波动,小到引起个别股票价格的过度上涨或下跌,大到引起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影响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的。但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的现象。“羊群效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羊群效应”是由于信息连锁反应而生成的一种行为,即当投资决策者根据其他决策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用相同的决策行为时,常常放弃自己的部分私有信息而跟随他人的行为。 当证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时,往往会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当投资者跟随他人纷纷购入股票,股价会一路飙升;反之,如果有投资者大量的抛出手中的股票,其他的投资者也闻风而动,集体逃离股市,又会造成股价的大幅度下跌。而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有别于个人投资者,属于信息强势人群,但是出于对自己声誉和报酬的考虑,还是会发生相互模仿的现象。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基金经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羊群效应,共同基金之间甚至金融分析师之间也存在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羊群效应”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市场就会出现过度反应,如在“牛市”中,投资者一味地盲目追涨,而忽略了股票的真实价格,造成股票的价格远远超出其应有的价格,造成股票市场的严重泡沫。但是“羊群效应”的发生是建立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一旦市场中有新的信息出现,则市场中由于“羊群效应”造成的价格过度上涨或者下跌会暂时停止,甚至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回归,引起泡沫的破裂,严重时还会带来股市危机。 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还会影响信息的传递。“羊群效应”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投资者放弃自有的信息,而选择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这会导致部分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舍弃,造成部分信息链的断裂,加剧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09广告学 周清丽 40906050141 摘要: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晰,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中庸、好面子、茶文化、风俗习惯 一、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影响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 1、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价值观是造成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在价值观,认知观,处世方式,生活态度,风俗民情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有其自己的行为逻辑,这种逻辑甚至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按文化三要素的理论(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图腾),比较消费价值、消费行为和消费象征这三方面,中国与西方都有不同,而且,中国的区域亚消费文化和世代亚消费文化也呈现不同。 从文化的深层面,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观有: (1)、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投资子孙。 (2)、中庸文化——阴阳平衡的行为导向;不过为好;祸福相依。 (3)、关系文化——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4)、和文化——和谐、和气、和睦、和平、和满、和贵;天时地利人和。 (5)、面子与从众——有脸有面;群体舆论。 (6)、地位与礼——孔子强调举止行为与地位要一致。 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文化所赋予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规定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样式,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生活。 例如:衣食住行等,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过长时间不断筛选流传下来的行为依然为人们所倡导。像“酒文化”“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官上的享受,喜欢本土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3、风俗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