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10肝病知识试题

2013.10肝病知识试题

2013.10肝病知识试题
2013.10肝病知识试题

肝病相关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3分)

1、下列哪种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B)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2、男,17岁,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0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 980U/L,AST 560U/L、T-Bil116.5μmol/L,anti-HAV-IgM 阳性,HBsAg 阳性,anti-HBe阳性,anti-HBc阳性。其母亲发现为HBV携带者。应诊断为(B)

A.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3、10岁男孩,近7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乏力、尿黄来医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有轻度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肝功ALT680U/L,AST460U/L、T-Bil76.5μmol/L,anti-HAV- IgG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anti-HBc-IgM阳性。应诊断为(C )

A.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C.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4、9岁男孩,近1周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近2天出现尿黄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980U/L,T-Bil116.5μmol/L,anti-HBs阳性。

⑴、最可能的诊断为(D )

A.食物中毒

B.急性胃肠炎

C.急性乙型肝炎

D.急性甲型肝炎

E.药物性肝炎

⑵、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以确诊病原(C )

A.anti-HAVIgG

B.乙肝五项

C.anti-HAVIgM

D.腹部CT

E.胸部平片

⑶、下列治疗哪项不合适(D )

A.肝泰乐(葡醛内酯)

B.复合维生素B

C.甘利欣

D.拉米夫丁

E.胸腺素

5、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宜(C )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稳定体内环境和支持治疗

C.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D.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

E.防治并发症

6、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D )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乙型肝炎疫苗

7、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C )

A 甲型肝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丙型肝炎病毒

D 戊型肝炎病毒

E 丁型肝炎病毒

8、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是(E )

A 肝细胞发生碎屑状坏死

B 肝细胞灶性坏死

C 毛细胆管淤胆

D 纤维组织增生

E 大量肝细胞坏死

9、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B)

A、 AST

B、 ALT

C、 AKP D 、γˉ谷氨酰转肽酶E、乳酸脱氢酶

10、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腹水产生原因,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

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

B、淋巴液回流障碍

C、醛固酮增高

D、低钠

E、门脉高压

11、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 )

A、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B、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C、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D、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

E 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

12、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E )

A、注射、输血

B、蚊虫叮咬传播

C、唾液传播

D、垂直传播

E、粪、口传播

13、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E )

A、局部碘酒、酒精消毒

B、注射干扰素

C、注射干扰素诱生剂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

14、对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E )

A、急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

B、黄疸型患者仅占25%

C、易转为慢性肝炎

D、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获得

E、肝细胞癌和丙肝病毒感染无关

15、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 )

A、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B、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C、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D、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

E、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

16、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九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B )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亚急性重型肝炎

D、慢性重型肝炎

E、中毒性肝炎

17、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近2日出现上腹部不适,烧灼感,反酸,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躁动,扑翼样震颤(+),测血氨增高,最可能原因是(C )

A、静滴氨基酸所致

B、离子紊乱所致

C、胃粘膜病,引起消化道出血,诱致肝性脑病

D、药物引起精神异常

E、继发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18、35岁女性,手术后二个月出现腹胀,乏力,ALT200U/L,手术时输血800ml,化验甲肝抗体(-),HBsAg(-),抗HBc(+),抗HBs(+),抗HCV(+),诊断应考虑(E )A、术后引起中毒性肝炎B、甲型肝炎C、乙型肝炎

D、输血后肝炎

E、急性丙型肝炎,输血所致

19、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D )

A、血清ALT升高

B、HBeAg阳性

C、HBV-DNA阳性

D、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E、血清胆红素正常

20、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时(A)

A、谷丙转氨酶升高

B、谷草转氨酶升高

C、r-GT升高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A/G比例倒臵

2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型病毒性肝炎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丙型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22、肝硬变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B)

A、男性乳腺发育

B、食管静脉曲张

C、氨中毒

D、凝血因子减少

E、黄疸

23、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B)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C、低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24、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B)

A、牙龈出血

B、脾大

C、黄疸

D、浮肿

E、肝掌

25、关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正确的描述是(C)

A、一般起病急,伴高热、寒战,剧烈腹痛,出现板状腹、反跳痛

B、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易出现顽固性腹水

D、治疗时应加强利尿治疗

E、应进行腹水培养,带培养结果出来后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26、对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是(C)

A、腹水

B、白蛋白

C、血清电解质

D、凝血酶原时间

E、肝性脑病

27、预后最差的肝性脑病患者是( B )

A、肝硬化伴腹水者

B、暴发性肝炎所致者

C、诱因明确,且易消除者

D肝硬化伴黄疸者 E、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者

28、男性,45岁,肝硬化大量腹水,呼吸困难,用利尿剂后仍尿少,如需放腹水,腹水排放不合适,可能不会引起( E )

A、肝性脑病

B、肝肾综合征

C、低钾性碱中毒

D、低血容量、缺氧

E、上消化道出血

29、使肠内酸化减少氨的吸收形成( A )

A、乳果糖

B、左旋多巴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溴隐亭

E、新霉素

30、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氨的形成( E )

A、乳果糖

B、左旋多巴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溴隐亭

E、新霉素

31、肝昏迷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时宜用( A )

A、精氨酸

B、氯化钾

C、维生素B1

D、左旋酸

E、高渗糖

32、肝昏迷出现脑水肿时用( E )

A、精氨酸

B、氯化钾

C、维生素B1

D、左旋酸

E、高渗糖

33、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 C )

A、休息,低盐食,限制入水量,补蛋白质,给利尿剂

B、休息,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保肝治疗

C、休息,高热量限制蛋白质饮食,输入支链氨基酸

D、休息,禁食,积极补足血容量及采用各种止血措施

E、休息,控制输液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

34、治疗肝硬化腹水(A)

A、休息,低盐食,限制入水量,补蛋白质,给利尿剂

B、休息,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保肝治疗

C、休息,高热量限制蛋白质饮食,输入支链氨基酸

D、休息,禁食,积极补足血容量及采用各种止血措施

E、休息,控制输液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

35、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D )

A、休息,低盐食,限制入水量,补蛋白质,给利尿剂

B、休息,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保肝治疗

C、休息,高热量限制蛋白质饮食,输入支链氨基酸

D、休息,禁食,积极补足血容量及采用各种止血措施

E、休息,控制输液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

36、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

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90g/L,WBC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E )

A、血气分析

B、腹部CT

C、肾功能

D、肝功能

E、血氨

37、如果肝性脑病患者躁动不安,不宜选用(C)

A、东莨菪碱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扑尔敏

E、异丙嗪

38、肝性脑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D)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39、下列哪项体征对肝性脑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C)

A、肌张力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扑翼震颤阳性

D、腹壁反射消失

E、嗜睡

40、常伴皮肤瘙痒的肝硬化是(D)

A、小结节性肝硬化

B、大结节性肝硬化

C、淤血性肝硬化

D、原发性淤胆型肝硬化

E、日本血吸虫性肝硬化

41、门静脉性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时,下列可诱发肝昏迷的情况是(B)

A、输入生理盐水

B、未及时补充离子照成低钾血症

C、静脉注射6-氨基已酸

D、内镜下高频电灼或激光止血

E、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42、肝硬化患者有出血倾向的,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最小(B)

A、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低蛋白血症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D、脾功能亢进

E、胃肠道粘膜炎症糜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

2、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有:甲肝、(戊肝);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类型有:乙肝、(丙肝)、(丁肝)。

3、乙肝“三对”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明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4、慢性乙肝,病程超过(6个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5、乙肝有效治疗的目标是:1、抑制病毒(复制)和消除病毒2、减轻症状3、减轻炎症,改善肝功能4、预防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5、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6、肝硬化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感染(原发性肝癌)和门静脉血栓。

7、(上消化道出血)、放腹水、(大量利尿)、高蛋白饮食、安眠药、感染等为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8、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三、简述:(共27分)

1、列举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共6分)

⑴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⑵体液过多:腹水—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⑶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⑷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瘙痒、长期卧床有关。

2、简述乙肝和甲肝的传播途径。(共6分)

⑴乙肝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血液传播: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

②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

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也可能会导致感染。

③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

和分娩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

④性接触传播: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触时可通过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⑵甲肝: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被甲肝病人大便污染的水、食物等,未经彻底消毒被人饮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近年来由水产品传播的甲肝屡有发生,泥蚶、毛蚶、牡蛎、醉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

3、请问你作为责任护士,自己所管的肝硬化患者如有发生肝性脑病,其主要体征是什么,饮食需注意哪些;如现阶段暂未见发生,又应如何行健康教育,从而预防此疾病的发生。(共14分)

⑴主要体征有: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如情绪、性格改变、意识错乱及行为失常、定向障碍、嗜睡和兴奋交替,肌张力增高,扑翼样震颤、踝阵挛及病理反射阳性等,严重者可为昏睡、严重神志错乱、甚至昏迷。

⑵饮食方面:肝性脑病患者往往食欲不振,或已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需要积极给予营养支持。开始数日要禁食蛋白质,供给足够的热量(1200-1600Kcal),热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不能进食者可予鼻饲,脂肪能延缓胃的排空应少用。如果胃不能排空者可进行深静脉插管灌注25%的葡萄糖,每日入液量控制在1500-2500ml之间。但有研究显示,肝性脑病时延长限蛋白时间可致营养不良而使肝性脑病的预后恶化,而正氮平衡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及肌肉组织对氨的脱毒能力,因此在神志清醒后可逐渐给予蛋白饮食。低血钾、碱中毒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发生,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生素和能量合剂:宜给予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K。此外,可给ATP,辅酶A。适当补充血浆、白蛋白以维持胶渗压、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⑶健康宣教:

①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熟悉易导致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

②合理安排饮食,对于有肝硬化、曾发生过肝性脑病的患者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大剂量利尿剂。

③指导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思者性格及行为是否异常,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精神科出科试卷2

临床医师“三基三严”理论考试(精神科)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3分/题,共25题) 1、下列哪种妄想症状很少见于精神分裂症( ) A 钟情妄想 B 嫉妒妄想 C 自罪妄想 D 疑病妄想 E 被害妄想 2、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 A 多数在青壮年发病 B 自知力丧失 C 偏执型是最常见类型 D 联想障碍,妄想、幻觉是重要的早期表现 E 病程多迁延,预后不佳 3、关于精神活性物质,错误的说法是() A 是来自体外的化学物质 B 有成瘾性 C 可影响精神活动,使用后可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 D 就是毒品 E 烟草也是精神活性物质 4、以往有精神病发作,现已完全缓解,应列入() A 现病史 B 既往史 C 现病史或既往史 D 个人史 E 以上均可 5、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办法是() A 实验室检查 B 心理测验 C 既往病史资料 D 现症精神状况检查 E 横向的现症精神状况结合纵向的病史材料 6、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最常见的妄想是() A 被害妄想 B 夸大妄想 C 自罪妄想 D 疑病妄想 E 钟情妄想 7、以下关于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 意识障碍 B 智能障碍 C 兴奋状态 D 抑制状态 E 神经衰弱症状群 8、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常为() A 思维迟缓 B 人格改变 C 计算能力下降 D 情绪障碍 E 近记忆障碍 9、下列关于强迫症的描述哪项不对( )

A 有强迫观念 B 有强迫意向 C 有强迫动作和行为 D 病前癔症性格多见 E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10、抗精神病药物对胆碱能受体的影响不可能导致的症状是() A 口干 B 便秘 C 视力模糊 D 尿潴留 E 反酸 11、神经性呕吐的患者呕吐几乎每天发生,至少已持续() A 半月 B 1月 C 3月 D 6月 E 1年 12、与注意、记忆及学习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神经递质是() A DA B 5-HT C GABA D Ach E NE 13、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有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浮动注意 D 随意后注意 E 随意注意 14、目前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 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 D 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 E 多基因遗传疾病 15、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主要是() A 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 B 有利于相互交流 C 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 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 以上都对 16、下面哪项不属于思维障碍() A 象征性思维 B 强迫观念 C 思维奔逸 D 被洞悉感 E 非真实感 17、关于抑郁发作的发病季节及形式的叙述,下面哪种说法最准确() A 好发于春末及夏初,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B 好发于夏末及秋初,多慢性起病 C 好发于秋末及冬初,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D 好发于春季,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 好发于秋季,多慢性起病 18、在失眠症患者中,以下哪种症状最多见() A 入睡困难 B 睡眠浅表 C 早醒 D 睡眠感觉缺乏 E 白天困倦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690堂丛壁望坚型』坐堂蔓!!塑塑!!!型:!!:竺竺!婴:!!!!!:型J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厉有名 【关■调】肝疾病,酒精性。发病机制一 Newinsightonthepathogenesisofalcoholicliverdlseasts.LIYou—ruing. [Keywords|Alcoholicliverdiseases;Pathogenesis [Firstauthor“address]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FiBtAffiliatedHospital。MedicalColleg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06.China 1.肝脏酒精代谢产物损伤:(1)乙醛的化学性损害:机体摄人的酒精90%咀上在肝脏代谢,经过乙醇脱氢酶,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乙醛可损害各种细胞器和酶的结构功能;又能刺激免疫系统,诱发免疫反应性肝损害t损害线粒体脂肪酸的日氧化,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谷胱甘肽(GSH)的生物台成,减弱超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功能。(2)氧化还原反应的改变:酒精氧化引起氧化型的辅酶I(NAD’)向还原型辅酶I(NADH)转变,导致NADH/NAD+比例增加,进而影响了NAD+依赖的过程如脂质和糖的代谢。过多的还原型等价物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并抑制其氧化,引起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沉积。NADH也抑镧了草酰乙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干扰了糖原异生过程,导致患者低血糖症。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和代谢紊乱是酒精代谢过程中的的急性改变,戒酒后可以逆转。而慢性嘈酒者因肝细胞的损害和阻止NADH向NAD+的再氧化而延缓其逆转过程。(3)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酒精在肝细胞内通过细胞色素P450lIE1(CYP2EI)和酒精脱氢酶介导氧化形成很多自由基,包括羟乙基、超氧阴离子(O:)和羟基(OH),它们对细胞内物质产生氧化损伤。过多的NADH促进铁蛋白向铁的转换,而铁在还原状态可与过氧化氢结台形成羟乙基;肝内炎症细胞也能产生过氧化物引起氧应激-酒精亦可自发的或通过其他途径激活库普弗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产生过氧化物。自由基攻击不饱和脂质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饮食中加人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强脂质过氧化,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本身是CYP2E1的诱导剂。并对肝细胞膜脂质沉积有叠加效应。酒精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脏损害可因加入CYP2EI而缓解。丙二醛和壬烯是两个强毒力的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常作为判断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它们可促进库普弗细胞与肝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共同进一步介导肝细胞死亡、Mallory小体形成、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形成。DNA和脂质一样对氧应激很敏感。氧化剂可引起线粒体DNA缺损和突变.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酒精摄人可导致肝内很多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紊E和谷胱甘肽等耗竭。14)线粒体损害:肝细胞线粒体肿胀是酒精性肝病特征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精萃? 病理之一。约25%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可出现线粒体巨大症,而非酒精性肝病还不到1%。酒精性肝病线粒体改变影响了线粒体的功能,如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被抑制40*/,。酒精性肝病中线粒体膜脂质、线粒体DNA和其蛋白合成异常造成线粒体的损害。乙醛和自由基可诱导线粒体损害,而后者引起的损害因谷胱甘肽的耗竭而增强。(5)铁负荷:铁可诱导自由基的形成.促进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器的破坏。当过量的铁持续聚积在肝脏内,长期作用可使细胞坏死并促进肝组织胶原形成启动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铁有催化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并对酒精引起的肝细胞损害起到了协同的作用。酒精可以干扰正常的铁代谢,大约三分之一的嗜酒人群有铁的过渡沉积,进而引起肝脏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介导的毒性有关。酒精诱导的铁代谢紊乱的机制可能与铁是一种前氧化因子有关。 2.炎症(免疫)机制:(1)细胞因子:很多炎症细胞因子都参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中发现肝脏有肿瘤坏死因子d(TNFa)mRNA表达增加,主要有由库普弗细胞产生,并在细胞坏死和炎症发生前开始表达。它可引起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凋亡。可以增强细胞间黏附分子l的表达并参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亦可诱导肝细胞产生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一8。慢性酒精摄人可诱导肝细胞产生lL一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B),酒精可以使IL“和TGF—B升高2-4倍,与肝纤维化特异相关。IL一8在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中表达,可被氧化剂和TNF一口诱导产生.(2)库普弗细胞和内毒素的作用:库普弗细胞是酒精性肝病炎症和纤维化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库普弗细胞的激活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内毒素是嗜酒者体内库普弗细胞激活的重要介质。慢性酒精中毒可诱导低水平的内毒索血症,可能是由于内毒素增加了小肠的通透性,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如果内毒紊与库普弗细胞相互作用,可增强过氧化物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肝损伤。(3)免疫反应:肝细胞蛋白和乙醛及羟乙基形成加台物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细胞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及乙醛的化学性损伤可致白细胞浸润,库普弗细胞释放IL-6和TNF—a增加,而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可引起炎症和纤维化。乙醛蛋白加合物主要位于肝损害比较明显的中央静脉周围,可刺激肝脏胶原合成直接导致酒精性肝纤维化。 3.缺氧:在肝脏,由于血流从门静脉和肝动脉到中央静脉的特殊性以及沿着肝窭细胞的耗氧代谢过程,肝脏内形成了明显的氧分压梯度,氧分压从门静脉周围区域65mmHg降至中央静脉周围的35mmHg。随着过量酒精的摄人,肝细胞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特别是中央静脉周围、更易陷人低氧状态。酒精性肝病病理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且病变以肝小叶中心带(3区带)为主,早期脂肪变性多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1iver disease)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本病在欧美等国多见,近年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据一些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人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患病率为4%左右。 【病因和发病机制】 饮酒后乙醇主要在小肠吸收,其中90%以上在肝内代谢,乙醇经过乙醇脱氢酶(ADH)、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血中乙醇在低至中浓度时主要通过A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醛;血中乙醇在高浓度时,MEOs被诱导,在该系统催化下,辅酶Ⅱ(NADPH)与O2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形成的乙醛进入微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AL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酸,后者在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水和CO2。在乙醇脱氢转为乙醛、再进而脱氢转化为乙酸过程中,氧化型辅酶I(NAD)转变为还原型辅酶I(NADH)。 乙醇对肝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下列多种机制:①乙醇的中间代谢物乙醛是高度反应活性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acetaldehyde-protein adduets),后者不但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而且可以作为新抗原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免疫反应的攻击;②乙醇代谢的耗氧过程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③乙醇在MEOS途径中产生活性氧对肝组织的损害;④乙醇代谢过程消耗NAD而使NADH增加,导致依赖NAD的生化反应减弱而依赖NADH的生化反应增高,这一肝内代谢的紊乱可能是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原因之一;⑤肝脏微循环障碍和低氧血症,长期大量饮酒患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肝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氧供减少,以及酒精代谢氧耗增加,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导致肝功能恶化。 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①饮酒量及时间: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但短期反复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炎;②遗传易感因素:被认为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标记尚未确定。日本人和中国人ALDH的同工酶有异于白种人,其活性较低,饮酒后血中乙醛浓度很快升高而产生各种酒后反应,对继续饮酒起到自限作用;③性别:同样乙醇摄入量女性比男性易患酒精性肝病,与女性体内ADH含量较低有关;④其他肝病(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性,并可使酒精性肝损害加重。 【病理】 酒精性肝病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乙醇所致肝损害首先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轻者散在单个肝细胞或小片状肝细胞受累,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央区,进一步发展呈弥漫分布。根据脂肪变性范围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肝细胞无炎症、坏死,小叶结构完整。 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内出现酒精性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为酒精性肝炎的特征,严重的出现融合性坏死和(或)桥接坏死。窦周/细胞周纤维化和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可扩展到门管区,中央静脉周围硬化性玻璃样坏死,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严重的出现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 酒精性肝硬化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性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临床表现】

骨科出科试题

骨科出科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医骨伤科出科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着是: A.《肘后救卒方》B.《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刘涓子鬼遗方》D.《世医得效方》E.《诸病源候论》 2.骨的生长、发育、修复,主要依靠下列哪个脏器: A.肾B.心C.肝D.脾E.肺 3.下肢长度为: A.髂前上棘至外踝下缘B.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 C.髂后上棘至外踝下缘D.髂后上棘至内踝下缘E.脐至外踝下缘4.舒筋活络法是损伤中期治法之一,属内治法中的: A.和法B.补法C.清法D.下法E.消法 5.适用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兼夹风湿者的是: A.热熨药B.热敷熏洗C.湿敷洗涤D.药酒E.洗伤 6.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A.固定确实可靠B.骨折愈合快C.功能复位好 D.减少或防止关节畸形E.治疗费用低 7.下列属于稳定骨折的是: A.嵌插骨折B.斜形骨折C.螺旋形骨折D。粉碎性骨折E.闭合性骨折8.锁骨骨折好发于:

A.内1/3段B.外1/3段C.中、内1/3交界处D.中、外1/3交界处E.锁骨远端 9.整复桡骨干上l/3骨折时,牵引位置应为: A.中立位B.旋前位C.旋后位D.由中立位逐渐改为旋后位 E.由中立位逐渐改为旋前位 10.股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是: A.130。一150。B.150。一160。C.90。一110。D.110。一140。E.20。一40。 11.用抱膝环治疗髌骨骨折最早见于: A.《仙授理伤续断秘方》B.《伤科汇纂》C.《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D.《证治准绳》E.《世医得效方》 12.“肩甲骨出”的椅背复位法最早记载于: A.《仙授理伤续断秘方》B.《备急干金要方》C.《外台秘要》 D.《刘涓子鬼遗方》E.《内经》 13.颞颌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时间为: A.2—3天B.4—5天C.6—7天D.8—10天E.10天以上 14.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 A.活血和营,舒筋活络B.活血祛瘀,理气止痛C.温经止痛,滑利关节 D.温经散寒,祛风止痛E.补益肝肾,宣痹通络 15.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可出现: A.抽屉试验阳性B.侧向分离试验阳性C.“4”字试验阳性 D.回旋挤压试验阳性E.研磨试验阳性

《精神科护理学》考试题

严重患者精神障碍护理学 一、单选题 1.(2分)以下陈述哪项不正确( ) ? 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 B. 药物治疗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 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 D.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答案D 2.(2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初期护士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相互了解信任的工作基础 ? B. 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 C. 制订出院计划 ? D. 鼓励患者描述 答案A 3.(2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中除了下列哪一项( ) ? A. 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 ? B. 强烈的敬业精神 ? C. 健康的体格 ? D. 精湛的业务技术 答案C 4.(2分)下列哪项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 ? A. 情感性精神障碍

? B.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C.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D. 精神分裂症 答案D 5.(2分)某病人无法控制的反复洗手,这属于() ? A. 运动性兴奋 ? B. 齿轮样震颤 ? C. 意志增强 ? D. 强迫动作 答案D 6.(2分)精神疾病病因中的理化因素是() ? A. 年龄 ? B. 性别 ? C. 脑外伤 ? D. 家族史 答案C 7.(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科常见的急危状态( ) ? A. 暴力行为 ? B. 缄默状态 ? C. 吞食异物 ? D. 自杀自伤行为 答案B 8.(2分)进行电抽搐治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那种药物及剂量()

? A. 地塞米松 5mg ? B. 氯丙嗪 5mg ? C. 阿托品 5mg ? D. 阿托品 0.5mg 答案D 9.(2分)蜡样屈曲常见于 ( ) ? A. 抑郁症 ? B. 精神分裂症 ? C. 老年痴呆 ? D. 癔症答案B 10.(2分)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 ) ? A. 胸部 ? B. 腰背部 ? C. 头颈部 ? D. 四肢答案C 11.(2分)常见的感知觉障碍不包括( ) ? A. 错觉 ? B. 幻觉 ? C. 妄想 ? D. 感知综合障碍 答案C

酒精性肝损伤和氧化应激

诱导肝脏产生TNF-α过程是急性酒精中毒氧化应激一个关键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产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氧化应激和内毒素在酒精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生产过程中都有涉及。然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效应的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定义。目前的研究,一般使用的急性酒精肝损伤的小鼠模型用来确定急性酒精中毒诱导的TNF-α产生的关键因素。 酒精的灌胃剂量为6克/公斤剂量129/Sv,由测量蛋白质水平,免疫组化,和mRNA表达来证明能诱导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的TNF-α。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与血浆内毒素和肝脏脂质过氧化增加相关。用内毒素中和蛋白来治疗可以显著抑制酒精诱导血浆内毒素的高度,肝脂质过氧化和抑制TNF-α产生。治疗通过使用抗氧化剂,N -乙酰- L -半胱氨酸,或二甲基亚砜,虽然不能降低血浆内毒素的高度,但可以显著防止酒精引起的肝脂质过氧化反应,TNF-α产生和脂肪变性。这些所有的治疗可以防止酒精引起的肝脏坏死性细胞死亡。 因此,本研究将系统区分血浆内毒素升高,肝氧化应激,急性酒精中毒导致TNF-α产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应激在急性酒精中毒中介导了内毒素诱导的肝TNF-α产生 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在美国的疾病和死亡中为首要原因。虽然有些药物已经用于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实验模型或诊所试验评估,目前有没有FDA批准的治疗方案。对酒精诱导的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的调查可能会提供开发新疗法的基础。现已提出一些有关酒精导致细胞损伤的机制的假设中,氧化应激和促炎细胞因子的生产,被公认的首先的致病因素。 酒精代谢的主要途径存在于肝脏,位于不同的亚细胞间隔的每个细胞质,微粒体的乙醇氧化系统的内质网中的酒精脱氢酶和在线粒体中的醛氧化酶.所有三个结果会产生活性氧(ROS),包括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当氧化应激发生在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是在足以应付与活性氧的积累的。 酒精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已反复检测ROS的来证明,在这病人和动物的模型中通过测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积累在肝脏中的ROS被发现会导致细胞膜的功能系统障碍,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最终导致肝细胞损伤。 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在酒精性肝炎的启动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Kupffer细胞是TNF-α当肝脏中出现酒精后的主要来源。有人曾建议,酒精介导内毒素(脂多糖,LPS)来引起的TNF-α产生,同时增加血浆内毒素水平和TNF-α表达已被反复报道于那些酗酒的患者。研究报告已经证明内毒素在Kupffer细胞上复杂的结合LPS CD14/toll样受体4引起NF-kB 激活和TNF-α的表达。 在内毒素的作用已被研究很多的时,氧化应激在酒精诱导的TNF-α表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肝脏灌注的研究表明,Kupffer细胞在急性酒精中毒和恢复期的早期阶段主要负责肝脏超氧化物歧释放。许多报告提出的假说认为酒精引起的活性氧不仅作为有毒物质,但也通过刺激激活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核转录因子NF -κB,进而导致TNF-α的信号转导,有越来越多的证据TNF -α信号在肝细胞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导致线粒体ROS生成增加,.然而氧化应激是否反映了酒精诱导的TNF-α产生或作为一个内毒素诱导的TNF-α产生的重要因素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小鼠模型之间内进行定义内毒素,氧化应激和TNF-α的关系。

肝疾病试题(含答案)

第四十一章肝疾病 一、填空题 1.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原发性肝癌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型。 3.原发性肝癌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型。 4.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肝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________。 6.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除肝动脉结扎、栓塞、化疗外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改错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消瘦、食欲不振。 2.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3.AFP≥400ug/L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4.对有肝硬化者,肝切除量不宜超过70%。 三、选择题 [A型题] 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________。

A.侵犯门静脉分支,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B.肝外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腹腔种植 E.直接向横膈蔓延 2.目前对小肝癌定位诊断最优者为________。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E.X线检查 3.常温下一次阻断注入肝的血流不宜超过 A.1h B.30min C.10~20min D.5min E.2min 4.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是________。 A.CT B.MRI C.B超 D.肝动脉造影

第二节 酒精性肝病

第二节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是由于长期大量饮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本病在欧美等国多见,近年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据一些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人的酒精性肝病患者患病率为4%左右。 [病因和发病机制] 饮酒后乙醇主要在小肠吸收,其中90%以上在肝内代谢,乙醇经过乙醇脱氢酶(ADH)、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血中乙醇在低至中浓度时主要通过A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醛;血中乙醇在高浓度时,ME0S被诱导。在该系统催化下,辅酶Ⅱ(NADPH)与O2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形成的乙醛进入微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AL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酸,后者在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水和C住。在乙醇脱氢转为乙醛、再进而脱氢转化为乙酸过程中,氧化型辅酶工(NAD)转变为还原型辅酶1(NADH)。 乙醇对肝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下列多种机制:①乙醇的中间代谢物乙醛是高度反应活性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后者不但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而且可以作为新抗原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免疫反应的攻击;②乙醇代谢的耗氧过程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③乙醇在MEOS途径中产生活性氧对肝组织的损害;④乙醇代谢过程消耗NAD而使NADH增加,导致依赖N AD的生化反应减弱而依赖NADH的生化反应增高,这一肝

内代谢的紊乱可能是导致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原因之一;⑤肝脏微循环障碍和低氧血症,长期大量饮酒患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肝内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氧供减少,以及酒精代谢氧耗增加,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导致肝功能恶化。 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①饮酒量及时间: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但短期反复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炎;②遗传易感因素:被认为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标记尚未确定。日本人和中国人ALDH的同工酶有异于白种人,其活性较低,饮酒后血中乙醛浓度很快升高而产生各种酒后反应,对继续饮酒起到自限作用;③性别:同样乙醇摄入量女性比男性易患酒精性肝病,与女性体内ADH含量较低有关;①其他肝病(如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生的危险性,并可使酒精性肝损害加重。 [病理] 酒精性肝病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脂肪肝乙醇所致肝损害首先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轻者散在单个肝细胞或小片状肝细胞受累,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央区,进一步发展呈弥漫分布。根据脂肪变性范围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肝细胞无炎症、坏死,小叶结构完整。 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小叶中央

最新心胸外科出科考试试题答案

心胸外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职称分数 一、名词解释(20分) 张力性气胸:是指较大的肺气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又称高压性气胸。 脓胸:病菌侵入胸膜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称为脓胸。 二、选择题(40分) 1、开放性气胸紧急处理( E ) A :气管内插管,呼气末正压通气 B :胸腔闭式引流术 C :吸氧 D :剖胸探查术 E :迅速封闭胸壁创口 2、张力性气胸的表现特征为(B ) A :压升高,心搏微弱、动脉压降低 B :胸腔内压进行性增高 C :呼吸时的纵隔扑动 D :胸腔引流血量>200mL/h,连续3h E :反常呼吸运动 3、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是(C ) A :非霍奇金淋巴瘤 B :心包囊肿 C :神经纤维瘤 D :畸胎瘤 E :胸腺瘤 4、胸外伤后出现极度和皮下气肿,最可能的诊断是(D ) A :食管损伤 B :胸壁挫裂伤 C :肺挫裂伤 D :张力性气胸 E:肋骨骨折 5、胸部损伤下述哪种情况为剖胸探查手术适应征(D ) A:气胸肺萎陷超过30% B: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C:胸部爆震伤 D:进行性血胸 E:损伤性窒息发绀严重 6、开放性胸部损伤诊断的主要依据是(D ) A:胸部皮肤裂伤

B:气管或食管裂伤。 C:肋骨骨折刺破胸膜 D:胸壁创口与胸膜腔相通。 E:开放性肋骨骨折 7、进行性血胸是指( E ) A:损伤后DIC B:血胸量大于500ml C:血胸量大于1000ml D: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放出血量达500ml E:闭式引流后,引流量每小时大于200ml,持续3小时 8、肺癌的转移方式中,下列何者正确(D ) A:鳞癌发生血行转移出现较早 B:肺泡细胞癌,早期血行淋巴转移 C:腺癌早期发生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 D:未分化癌早期出现血行,淋巴转移 E:淋巴转移只发生肺癌同侧 9、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A ) A:小细胞未分化癌 B:鳞癌 C:腺癌 D:肺泡细胞癌 E:以上均不敏感 10、升主动脉瘤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后果是(A ) A:破裂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D:胸骨侵蚀 E:心绞痛与心肌缺血 三、简答题(40分) 1、简答食管的解剖分段 颈段食管:接下咽,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距门齿15cm至20cm

精神科出科考试习题

精心整理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15题,15分) ( )1、现代精神病学之父是指 A 费洛伊德 B 皮乃尔 C 科雷培林 D 巴普洛夫 ( )2、按幻觉的产生的条件来分幻觉有 A ( )A ( )A ( ) A ( )A ( )4~0、8 ( )A ( )( )A ( ) A ( )A C ( )有“3岁”。此症状属于 A 夸张妄想 B 癔症 C 童样痴呆 D 全面痴呆 ( )14、阿片类药物依赖瞳孔的表现是 A 瞳孔扩大 . B 瞳孔不等大 C 瞳孔缩小 D 瞳孔变形 ( )15、社区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有 A 咨询 B 防止病残 C 康复护理 D 督促巩固治疗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5题,5分) ( )1、病人过分注意周围人的举动属于 A 主动注意增强 B 注意转移 C 注意狭窄 D 注意涣散 E 注意增强 ( )2、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意识障碍包括 A 嗜睡 B 昏睡 C 昏迷 D 朦胧 E 梦样状态

()3、精神病的社区二级预防措施有 A 早期发现病人 B 确认危险因素 C 联系治疗 D 防止病残 E 咨询工作 ()4、以下中有明显脑电图改变的是 A 孤独症 B 癫痫 C 阿尔海默氏病 D 精神分裂症 E 双向情感障碍 ()5、对精神病患者评估中,精神症状包括 A 人际关系 B 自知力 C 社会参与能力 D 行为 E 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精神疾病 2、精神发育迟滞 3、危机状态 4、情感性精神障碍 5、 (三) (四) 。 (五) 1 2 甚至打人。活动多,爱管闲事,正日忙碌,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画脚。从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入院治疗。 问:请写出诊断(8分) 答案: 一、单选题 1-5:BADDA 2-10:CBDDC 11-15:ADCAA 二、多选题 1、AE 2、ABDE 3、ABCE 4、ABCDE 5、BCDE 三、名词解释 1、精神疾病是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到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性功能障碍。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通透性

酒精性肝病与肠道通透性 作者:金希, 厉有名, JIN Xi, LI You-m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3 刊名: 国际消化病杂志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年,卷(期):2006,26(4)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19条) 1.Keshavarzian A;Fields JZ;Vaeth J查看详情 1994 2.Keshavarzian A;Holmes EW;Patel M查看详情 1999 3.Parlesak A;Sahafer C;Schutz T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2000 4.徐卫华;吴性江;黎介寿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肠道通透性、NO和内毒素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2(12) 5.Mathurin P;Deng QG;Keshavarzian A查看详情 2000 https://www.doczj.com/doc/727589869.html,mbert JC;Zhou Z;Wang L查看详情 2003 7.Tamai H;Horie Y;Kato S查看详情 2002 8.Ersoz G;Aydin A;Erdem S查看详情 1999 9.Schmidt KL;Henagan JM;Smith GS查看详情 1987 10.Anderson JM;van Italie CM查看详情 1995 11.Ma TY;Nguyen D;Bui V查看详情 1999 12.Sheth P;Seth A;Thangavel M查看详情 2004 13.Banan A;Choudhary S;Zhang Y查看详情 1999 14.Salaspuro M查看详情 1996 15.Atkinson KJ;Rao RK查看详情 2001 16.Aldersley MA;Howdle PD查看详情 1999 17.Keshavarzian A;Choudhary S;Holmes EW查看详情 2001 18.Choudhry MA;Fazal N;Goto M查看详情 2002 19.Rao RK查看详情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晏春根.朱冬芳内毒素及其结合因子与酒精性肝病的相关性[期刊论文]-临床内科杂志2003,20(7) 2.孙瑞莲.杨凤仙.卢秋芬强制醒酒病人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12(2) 3.李芳芳.张宇.陈韶华.虞朝辉.厉有名酒精灌胃大鼠全血乙醛浓度变化[期刊论文]-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 4.姚桢.吴长君有关酒精性肝损害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日本医学介绍2001,22(5) 5.常建星.黄子通.蒋龙元.常瑞明肠屏障损伤后通透性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1) 6.康红.郑维.谢靖.李洋.张超杰.唐梅徕.范培芝.KANG Hong.ZHENG Wei.XIE Jing.LI Yang.ZHANG Chao-jie. TANG Mei-lai.FAN Pei-zhi维生素D受体在肠道肿瘤生长中与β-catenin通路之间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医师杂志2011,13(5) 7.周俊英.姚树坤.ZHOU Jun-ying.YAO Shu-kun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国际消化

肝病科出科考试试题

肝病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8分) 1、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碱性磷酸酶增高 B、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C、甲胎蛋白增高 D、乳酸脱氢酶增高 E、单胺氧化酶增高 2、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增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主要的机制是:() A、干扰大脑的蛋白质代谢 B、干扰大脑的脂肪代谢 C、干扰大脑的水盐代谢 D、干扰大脑的能量代谢 E、干扰大脑的微量元素的正常含量 3、肝性脑病患者给予肠道消毒剂最主要的目的是:() A、消除致病菌的毒素 B、减省霉菌的繁殖 C、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形成 D、预防原发性腹膜炎 E、防止继发性肠道感染 4、下列哪项是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指标:()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5、预防乙肝的最佳措施:() A、隔离、治疗病人 B、管理带病毒者 C、严格消毒制度,加强血源管理 D、疫苗预防 E、免疫球蛋白注射 6、下述哪项最能反映门脉高压的特征:() A、脾脏肿大 B、腹水形成 C、食管静脉曲张 D、腹壁静脉曲张 E、痔核形成 7、阻塞性黄疸(早期)临床生化测定的特点是:() A、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含量升高 B、尿中无尿胆红素 C、粪中粪胆素原升高 D、尿中尿胆素原升高 E、尿中尿胆素升高 8、有关肝细胞性黄疸的描述哪项是错误:() A、血清中酯型胆红素增多 B、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 C、肠内粪胆原形成减少 D、尿中尿胆原排出减少 E、尿中出现胆红素 9、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着:() A.情志活动B.调气机畅C.运行血液 D.消化功能E.疏通水道 10、肝火犯肺,属于:() A.火侮金B.木侮金C.火克金 D.火乘金E.金乘木 11、湿热熏蒸的面色是:() A.黄而鲜明B.黄如烟薰C.苍黄 D.淡黄消瘦E.淡黄浮肿 12、患者,男,60岁。腹胀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有波动感。应首先考虑的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7589869.html,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作者:梁瀚文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3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ALD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隐形杀手。据此,主要从西医和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两方面进行介绍。目前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从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着手,其中戒酒是最直接、最基础的措施。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使用中药,单味中药及复方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确、未知副作用等问题。酒精性肝病虽然可以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进行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临床上缺乏针对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特效药,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治疗;西医;中医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727589869.html,ki.1672-3198.2019.13.041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疾病。随着饮酒年限以及饮酒量的增加,损伤也呈现进展状态。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 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指出ALD临床可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5型。虽然未发现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一些区域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饮酒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6年5年之 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酒精性肝病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西北地区(陕西、甘肃、新疆)人群总饮酒率66.2%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国内首个酒精性肝病研究所主任李保森指出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人数以及占肝病的比例仍会继续上升。本文主要从西医、中医两个方面总结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期治疗研究指明方向。 1 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 1.1 一般治疗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最直接、最基础的措施。戒酒可以减轻任何阶段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形态及肝功能的损害,减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提高ALD各阶段的存活率,早期戒酒30%的患者均可以完全恢復健康。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酒精依赖。酒精依赖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完成脱“瘾”后,仅是摆脱了躯体对酒的依赖,而精神或心理上的渴求则需要更加科学系统的长期治疗。大多数的患者在戒酒时都会出现戒酒综合征,如厌食、恶心、抑郁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认知障碍等情况。当患者出现戒酒困难时,还应使用适当的外力进行干预,如心理辅导、有效的家庭支持等,增加戒酒成功率,降低复饮率。

骨科实习生出科考题 附答案

姓名:学校:成绩: 一、选择题:以下每个题目给出了几个供选答案,请选择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计64分。 1、下列“脊柱结核”平片所见,哪项不对:() A 相邻椎体破坏 B 椎间隙变窄、消失,椎体融合 C 边缘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D 腰大肌影增宽,可有钙化 E 骨赘、骨桥形成 2、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或骨端 B、骨质呈膨胀性破坏 C、可见骨膜三角 D、有瘤骨形成 E、局部有软组织肿块 3、X线所见小儿关节间隙包括:() A 双侧关节软骨、干骺端、关节腔、关节液 B 关节腔、关节液、韧带、骺软骨 C 关节液、骺软骨、关节腔、 D 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液 E 骺软骨、关节囊、关节间隙、关节液 4、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 A 颈椎 B 胸椎 C 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 D 腰椎 5、胫骨中下段1/3骨折不愈合率高,原因在于() A 不能有效地制动 B 难于早起发现 C 近侧骨折段血液供应差 D 远侧骨折段血液供应差 E 损伤暴力大 6、在下列各选项中,哪项不是骨折切开复位的指针() A 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手术探查 B 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整复失败 C 关节内的骨折,关节面移位超过2mm D 通过手法整复,仍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E 多处骨折,为减少并发症 7、肢体离断伤,前往医院就诊。当气温较高时,用消毒敷料包装的肢体可() A 置放在冷生理盐水中 B 置放在温生理盐水中 C 置放在冷水中 D 直接放在冰盒内 E 用塑料袋封闭后放入冰河内 8、关于骨折的功能复位的标准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成人下肢骨折短缩不超过1cm B 成人骨折成角移位不超过10度,儿童不超过15度 C 长骨干横行骨折对位达1/3 D 儿童下肢骨折短缩移位不超过2 cm E 成人骨折分离移位不超过2.5cm 9、关于骨折愈合的标准中,下列哪一项错误() A 局部无反常活动 B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15分) ()1、现代精神病学之父是指 A费洛伊德B 皮乃尔C科雷培林D 巴普洛夫 ()2、按幻觉的产生的条件来分幻觉有 A假性幻觉B反射性幻觉 C 真性幻觉D 幻听 ? ()3、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的是 A 思维破裂B刻板运动 C 思维中断 D 思维奔逸 ()4、妄想属于、、、、、、障碍 A 思维量 B 思维联想C思维形式D思维内容 ()5、阿尔海默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痴呆综合症 B 失用 C 神经症 D 自杀 ()6、可引起木僵的原因是 , A 神经症 B 癔病C精神分裂症D 癫痫 ()7、服用碳酸锂治疗时,血锂的浓度应保持在 A 1、4~1、6 mmol/L B 0、2~0、4 mmol/L C 0、6~1、4mmol/L D 0、4~0、8 mmol/L ()8、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 A 思维障碍 B 妄想 C 情感障碍D性格改变 ()9、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A 木僵 B 行为增多 C 心境高涨 D 体重减轻 · ()10、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状中对预后影响较大的是 A 情感损害 B 行为紊乱 C 智能损害 D 感觉障碍 ()11、心境障碍抑郁相发作的情绪障碍的特点是 A 昼重夕轻B昼轻夕重C昼轻D夕重 ()12、关于精神障碍病因叙述正确的是

A 二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级 B 双卵孪生子高于单卵孪生子 C 寄养子发病率高于亲养子 D 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的遗传因素 ; ()13、患者因丈夫突然车祸去世,突起阵阵苦笑,称同龄人“叔叔”“阿姨”,并称自己只有“3岁”。此症状属于 A 夸张妄想 B 癔症 C 童样痴呆 D 全面痴呆 ()14、阿片类药物依赖瞳孔的表现是 A 瞳孔扩大.B瞳孔不等大C 瞳孔缩小D 瞳孔变形 ()15、社区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有 A 咨询 B 防止病残 C 康复护理 D 督促巩固治疗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5题,5分) : ()1、病人过分注意周围人的举动属于 A主动注意增强B注意转移C注意狭窄D注意涣散E注意增强 ()2、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意识障碍包括 A嗜睡B昏睡C昏迷D朦胧E梦样状态 ()3、精神病的社区二级预防措施有 A 早期发现病人 B 确认危险因素 C 联系治疗 D 防止病残 E 咨询工作 . ()4、以下中有明显脑电图改变的是 A 孤独症 B 癫痫 C 阿尔海默氏病 D 精神分裂症 E 双向情感障碍 ()5、对精神病患者评估中,精神症状包括 A 人际关系 B 自知力 C 社会参与能力 D 行为 E 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精神疾病 2、~ 3、精神发育迟滞 4、危机状态 5、情感性精神障碍

(完整版)肝病常用英文

【原创】一起学习肝病专业英语词汇 肝硬化并发症:The complications of liver cirrhosis 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 Nucleoside analogs 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 肾功能:renal function 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指南:guide 亚肝会指南APASL guide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长期: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long-term Hemochromatosis:血色沉着病 Phlebotomy:放血, 静脉切开放血术 Copper Chelator:铜螯合剂 Penicillamine:青霉胺 Alpha-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alpha-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Ribavirin: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抗病毒药) Deferoxamine:去铁胺 Pruritus:搔痒症 Osteoprosis:骨质疏松症 Scleroderma:硬皮病 gallbladder distention 胆胀 hypochondriac pain[disease] 胁痛[病] hepatic insufficiency肝衰竭 hepatic lobule肝小叶 hepatic tumor 肝瘤 hepaptosis 肝下垂 heparinization 肝素化 heparinocyte 肝素细胞 hepatalgia 肝痛 hepatargia 肝衰竭 hepatatrophia 肝萎缩 hepatectomy 肝切除术 hepatic amebiasis 肝阿米巴病 hepatic bile 肝胆汁 hepatic cell 肝细胞 hepatic cirrhosis 肝硬变 hepatic coma 肝性昏迷 hepatic cords 肝细胞索 hepatic echography 肝回波描记术 hepatic failure 肝衰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