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无锡市蓝藻集中突发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保护我市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止蓝藻大面积、高密度疯长而引起水源水质恶化,降低蓝藻死亡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污染,确保蓝藻打捞有力有效,确保不因蓝藻暴发而导致水体发黑发臭,确保饮用水安全万无一失,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按照省太湖蓝藻应急处臵工作小组制定的《防控太湖蓝藻大暴发实施方案》、《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供水危机专项应急预案》、《无锡市防洪(防台)预案》,制定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太湖突发蓝藻状态下,保障我市供水安全的应急处臵。

1.4工作原则

以治理水体污染为主要目标。我市供水危机的主要威胁来自太湖水源地蓝藻暴发及其周边水系的污染,因此防治蓝藻暴

发、增加水量、稀释太湖、循环水体是我市调水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也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抓不放。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防控太湖蓝藻大暴发、保障供水安全作为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防范和处理供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对人民负责、让人民知情,保证饮水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2)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围绕“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修复”,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思想、物资和技术准备,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提高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3)分工负责,协调高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协调推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针对不同情况所造成的供水安全突发事件,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确保高效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作用,坚持属地管理,实行分级响应。

(4)蓝藻打捞工作坚持“属地三包,全面覆盖,专业打捞,政府购买,集中处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机械化打捞与人工打捞相结合,专业化打捞与群众打捞相结合,堆场堆放与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科学监测预警与应急应对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保护水源,优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5)坚持把“引江济太”和梅梁湖泵站调水出湖作为重点

工作,努力实现治理太湖的总体目标。

(6)坚持争取上级支持的总原则,不断加大我市调水力度,争取调更多更好的长江水给太湖,给无锡。

1.5工作目标

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蓝藻暴发导致水质黑臭。

2 组织体系

2.1市应急协调工作小组

市成立蓝藻集中突发应急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帮助和指导无锡地区有关市(县)、区防控太湖蓝藻大暴发、保障供水安全。工作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水利局局长任副组长,协调小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经贸委、监察局、公安局、财政局、水利局、农林局、环保局、科技局、市公用事业局、卫生局、安监局、海事局、园林局、城管局、气象局、外经局、农机局、市国联集团、公用产业集团、市自来水总公司、蠡湖风景区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及两市七区政府组成。

按照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要求履行职责。应急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决定的事项,各组成部门要及时迅速贯彻执行。涉及的重大事项,由应急工作协调小组报请市委市政府审定同意后组织实施。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市水利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公用事业局、农林局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主要负责布臵和协调全市蓝藻打捞和调水引流工作,检查督促有关市(县)、区和责任部门组织好蓝藻打捞工作,及时向省有关部门和市政府上报蓝藻打捞工作进度和调水引流情况信息,协调处理因蓝藻爆发处臵的其它事项等。下设:(1)调水引流及蓝藻打捞组

(2)点源控污排放组

(3)水质应急监测组

(4)监督组

蓝藻集中突发应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蓝藻防控、打捞、调水引流等的统一组织工作,下达打捞与调水任务,制定打捞与调水方案,进行任务分工和调整,监督工作过程,检查打捞与调水效果。

副组长:负责蓝藻打捞与调水引流的具体组织工作,负责与环保、农林、园林、公用、城管等有关部门和市(县)、区政府及乡镇、街道等有关单位的协调,监督执行打捞方案,落实人员、物资、装备、技术、堆放场地、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指挥协调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蓝藻打捞与处理、调水引流工作的新闻宣传;

市发改委:负责做好蓝藻打捞与处理、调水引流等各类项目的计划安排、项目立项、可研设计的审批;

市经贸委:负责配合环保部门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

市监察局:负责做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企业排污等的监督检查;

市公安局:负责做好调水引流和蓝藻打捞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维持社会秩序;

市财政局:负责蓝藻打捞船的购臵及蓝藻打捞与处理、调水引流等专项资金筹集,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市水利局:负责蓝藻打捞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检查督查、考核验收;负责蓝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攻关,负责蓝藻集中处理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市级集中处理点的组织协调,负责协调蓝藻专业打捞船只、设备的试验、研制工作,负责协调蓝藻后续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具体负责组织市直属打捞队对犊山口、大箕山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确定调水引流应急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水量、水位、水质的调查和监测;在接到上级水利部门或市政府的调水命令后,下达调水指令,督促调水进程,检查调水效果;及时向市政府、上级水利部门报告水文水质监测情况和调水进展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临近地区通报水情;协调水利系统和其它部门及单位的矛盾和关系;落实应急调水所需的人员、物资、装备和经费;

市农林局:配合市科技、水利等部门做好蓝藻治理有关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市环保局:负责水质监测、监督企业排污行为和蓝藻发生、爆发的预警、预报,为蓝藻打捞与调水引流工作提供及时准确

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大型蓝藻打捞处理机械设备、治理技术的研发;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锡东水厂、贡湖水厂、小湾里水厂等三个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区范围内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自来水管网末梢水质监测和监督工作;

市安监局:负责调水引流和蓝藻打捞期间各项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

市海事局:负责蓝藻打捞与处理船舶的水面管理,负责组织一线打捞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工作;

市园林局:负责鼋头渚公园及景区附近水域、水上十八湾沿湖岸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

市城管局:负责加强城区河道蓝藻打捞的监督检查;

市气象局:负责及时提供气象信息,配合市环保局做好蓝藻的监测预警;

市外经局、市农机局、国联集团:负责国际先进打捞机械设备的引进;

市公用产业集团、市自来水公司:负责饮用水源地及其附近水域和自来水出厂水的水质监测工作,为蓝藻打捞与调水引流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市蠡湖风景区管理处:负责五里湖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

宜兴市:负责太湖宜兴段水域及辖区内河道蓝藻打捞工作,湖岸线长度86.219公里;

滨湖区:负责太湖滨湖段水域(锡东水厂、贡湖水厂、小湾里水厂等三个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区范围内水域除外)的蓝藻打捞工作,湖岸线长度47.998公里;负责辖区内河道蓝藻打捞工作;

新区:负责太湖新区段水域的打捞工作,湖岸线长度8公里;负责辖区内河道蓝藻打捞工作;

江阴市及其余各区负责其辖区内河道蓝藻打捞工作。

2.2 蓝藻突发应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制度

2.2.1 值班制度

坚持调水引流组24小时值班制和负责领导带班制,保证及时执行指令,处臵问题,联系沟通。

2.2.2 例会制度

工作小组在蓝藻大规模暴发时期一般要每周召开例会,根据需要可随时召开,分析形势、排查问题、研究对策、部署工作。会议由组长或副组长召集。

2.2.3 督查指导制度

蓝藻突发期要坚持每天现场检查指导,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2.4 情况报告制度

每天向市政府办公室报送情况。

2.3市(县)、区政府应急协调组织机构

有关市(县)、区成立相应的应急协调工作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蓝藻集中突发应急处臵工作。

3 预警预防

3.1信息监测

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的原则,加强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供水安全事件预警监测。

3.2信息报告

(1)当蓝藻在岸边或水面上呈现片状、条带状或集聚时;

(2)当蓝藻在水面上高密度暴发,大面积聚集,久久不散时;

(3)当蓝藻出现大面积死亡,水面出现腥臭时;

(4)当蓝藻聚集在水源地取水口和风景旅游区时;

(5)当接到上级指示需要打捞作业时。

3.3监测重点

以与区域水资源调度直接有关及调水引流影响范围内的重要河道、湖泊节点为监测重点,主要是望虞河干流、入湖口门、太湖水源地、望虞河西岸主要支流、梁溪河、大运河以及城区古运河、伯渎港、九里河-南兴塘等总计断面48个,具体断面如下:

太湖贡湖水源地:锡东水厂、南泉水厂;

太湖梅梁湖水源地:马山水厂、小湾里水厂(三山南)、梅梁湖泵站进水口;

望虞河干流:望亭立交入湖口(沙墩港大桥)、大桥角新桥、团结大桥(甘露大桥)、北桥;

望虞河西岸支流口门:友谊荻泽桥、荡口大桥、羊尖桥、鸟嘴渡、大坊桥、石家桥、楚墩桥;

大运河:梁溪大桥(吴桥)、金城桥、新虹桥、五七大桥;

梁溪河:鸿桥;

五里湖:蠡湖大桥、长桥、五里湖节制闸;

环湖口门(控制闸):小溪港闸、湖山桥、雅浦港、武进港、漕桥、浯溪桥、社渎桥、官渎桥、洪巷港桥、陈东港桥、棉堤桥、大浦港桥、乌溪桥;

城区古运河:亭子桥、江尖、跨塘桥、化肥桥;

九里河-南兴塘:鸭城桥、长善桥;

北兴塘:万安桥、积善桥;

伯渎港:梅村大桥;

严埭港:向阳北;

梁溪河城区段:健康桥。

其中望虞河干流望亭立交、支流7处断面、梅梁湖泵站出水口(梁溪河鸿桥)、大运河五七大桥以及城区河道11处断面共计21处断面进行水量水质同步监测。

4 蓝藻打捞应急处置

4.1打捞范围

我市范围内142.217公里太湖岸线,分别由宜兴市、滨湖区和新区等沿湖市(县)、区及市公用事业局、市园林局、市

蠡湖风景区管理处等单位按照“属地三包,全面覆盖”的原则,责任到市(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确保日产日清;市区河道范围内蓝藻的打捞,由各区具体负责。

蓝藻打捞范围的划分是:宜兴市负责太湖宜兴段水域及辖区内河道的蓝藻打捞工作;滨湖区负责太湖滨湖段水域(锡东水厂、贡湖水厂、小湾里水厂等三个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区范围内水域除外)及辖区内河道的蓝藻打捞工作;新区负责太湖新区段水域及辖区内河道的蓝藻打捞工作;其他市(县)、区负责各自辖区内河道蓝藻的打捞工作;市园林局负责鼋头渚公园及景区附近水域、水上十八湾沿湖岸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市公用事业局负责锡东水厂、贡湖水厂、小湾里水厂等三个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区范围内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市蠡湖风景区管理处负责五里湖水域的蓝藻打捞工作;市直属专业打捞队负责犊山口、锦园宾馆附近水域的蓝藻打捞。

具体的责任地区和部门、责任范围、责任目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见附表。

4.2打捞的重点地区

打捞重点水域是贡湖、梅梁湖、蠡湖、太湖宜兴水域、滆湖、横山水库,沿太湖重点区段为:各水厂水源地保护区、风景区和三山—鼋头渚、蠡湖、锦园宾馆附近水域、渔港喇叭口、十八湾、闾江口、千波桥、檀溪湾、月亮湾、宜兴市沿湖岸线等地区。(见附图)

4.3蓝藻预警机制

蓝藻的发生状况受水温、水位、风向、生长速度等诸多环境因素影响。我市的4月初至10月底是藻类生长的适宜期,尤其是夏季的5~9月份往往会集中暴发。每年从4月1日开始,各沿湖市(县)、区、乡镇,市环保、水利、园林、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都要根据职能分工建立监察点,及时报告水面蓝藻发生情况。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要把饮用水源地水域作为重点监察区。水利局要要加强巡查,随时掌握太湖水面蓝藻生长情况,发现蓝藻具备打捞条件时,即应组织打捞,并通过建立日报制等形式将情况及时通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

4.4打捞准备

(1)打捞船只准备。使用专业性的打捞船,购臵和研制适合太湖水域的先进打捞机械和船只,统一船型,统一标识,统一颜色。在专业性打捞船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渔船和运输船只进行打捞,可利用渔民的休渔期征调渔船打捞。

(2)打捞队伍准备。在沿湖、沿河地区组建专业和非专业的打捞队伍,日常打捞以专业打捞队为主,非专业打捞队为辅。

市级成立蓝藻专业打捞队,专门针对犊山口、锦园宾馆附近水域进行打捞。宜兴市、滨湖区、新区各临库、临湖乡镇和街道,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园林局都要成立专业打捞队,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打捞。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南长区、崇安区、北塘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打捞队。加强蓝藻打捞专业队伍建设。对打捞人员和船舶驾驶员组织专门培训,统一配备救生设施、工作服,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3)堆放场地准备。宜兴市、滨湖区各应准备不少于15处蓝藻堆放场地,新区应准备不少于5个蓝藻堆放场地,主要用于太湖、滆湖、和蠡湖地区的蓝藻堆放和处理;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南长区、崇安区、北塘区也应各准备1处堆放场地,主要用于内河蓝藻打捞后的堆放,必要时为太湖蓝藻堆放提供后援支持。

(4)打捞技术准备。蓝藻打捞要逐步推进实施机械化打捞,人工打捞作为辅助手段。不断研究新的打捞办法,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打捞设备和技术,平时做好技术储备,一旦蓝藻大面积暴发,可以立即发挥作用,提高打捞效率。

(5)岸上处臵准备。有利用价值的蓝藻,可以联系转让或出售给有关企业和单位进行利用。没有利用价值的蓝藻要作好进一步处理的准备,防止二次污染。

(6)运输设备准备。要做好蓝藻运输车辆、船舶的准备工作,可以用专用车辆、船舶,没有专用车辆、船舶或专用车辆、船舶不足时,可以协调调用垃圾清运车、渔船等进行运输,要准备好运输的线路、道路和装卸器材。

(7)上岸驳载准备。要准备好打捞、运输船只的倒驳地,有专用蓝藻驳岸地,要保证在驳岸时不破坏岸线防洪设施,防止驳岸时造成蓝藻尤其是蓝藻的大量泄漏,污染水面和岸线。

4.5蓝藻信息

蓝藻大面积生长和暴发可在下列情况下被发现:

(1)来自各监察点发现报警;

(2)来自巡查、督查队伍的报告;

(3)来自市民、游客、记者、调查人员等通过电话、信件、专报、手机、互联网、市长热线等向政府、部门及领导个人报告和举报;

(4)来自环保、公用事业、农林、水利、园林、城管等部门的通报;

(5)来自气象部门的卫星遥感图;

(6)来自上级部门的通报。

通过上述发现渠道一旦被证实,即可召开打捞工作准备会,研究蓝藻的打捞方案和计划,决定是否进行打捞和打捞的任务分工、打捞方式、打捞时机。一旦具备打捞条件,即应做出打捞决定,立即进入组织打捞状态,打捞船要在确认后迅速启航,确保1-2小时内进入打捞预定区域开始打捞作业。

4.6打捞

打捞实行属地“三包”的原则:包组织打捞,以市(县)区为主体进行分工;包收集转运和处理;包水面整洁,确保辖区内湖面及沿湖河汊、河道内无蓝藻集聚,无垃圾漂浮物,日产日清,确保不因蓝藻水华暴发而影响饮用水水源安全。

要根据水流、蓝藻流动方向和水域利用价值情况,先多后少,先下游后上游,先重点水域后次要水域。打捞船要交替进行,不间断作业。大型机器作业时可安排专用运输船进行运输。要有指挥船和指挥员现场指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夜间作业,抢时间,保安全。

4.7运输

打捞船只满载后即可返航。有条件时可采用打捞船和运输船分工作业的办法,提高打捞效率。返航要按照预定航线航向驳岸地点,按规程驳载上岸,转装汽车。有条件时可由船只直接航载至处臵点。要保证运输船只和汽车的安全,防止途中跑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

4.8处理

(1)堆场临时堆放,要尽可能减少堆放时间,提高堆场利用效率;

(2)通过蓝藻发酵产生气体能源,制造沼气,进而发电转换为电能;

(3)通过蓝藻堆沤发酵,并与木屑、砻糠等搅拌作为植物的基肥;

(4)在蓝藻中添加微生物菌进行除臭、分解等做成有机肥料;

(5)焚烧后产生热能;

(6)其他处理方法。

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蓝藻的利用价值,推进实施蓝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程。

4.9应急工作结束

当打捞工作按计划完成,水质水面有了明显改观,不再对我市取水口供水形成任何威胁时,或市政府及其应急机构宣布停止应急状态时,蓝藻紧急打捞工作即可停止,恢复到平时监

察和有限打捞状态。

4.10后期处理

(1)应急打捞结束后,及时结算、核销经费,市、县(区)、乡镇和街道、乡村四级专用经费要核实下拨到位,为下次打捞作业作好准备。

(2)各打捞作业小组要检查、修复、清洗和清理船只、器械和器材。做好后续蓝藻利用、试验和处理工作。

4.11应急评估和总结

及时总结评估和修正方案。对组织工作和打捞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或贻误战机造成工作被动的要提出批评或处分。

5 调水引流应急处置

坚持常年调水引流,当太湖湖区出现蓝藻暴发、污染水源地与突发性事件,预测可能危及饮用水源地正常供水时,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大调水引流的力度。

5.1望虞河引江济太

请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厅增大望虞河常熟枢纽引江济太流量达200米3/秒以上,望亭立交入太湖流量150米3/秒以上。控制望虞河东岸(苏州市境内)开闸引水流量不超过50米3/秒,控制大浦闸下泄流量(向上海、浙江供水)在50米3/秒以内。

5.2 梅梁湖泵站调度

(1)加大梅梁湖泵站调水引流力度,泵站开机平均流量

45米3/秒(白天开机3台,时间为早上6时至晚上6时,流量为40米3/秒;夜里开机4台,时间为晚上6时至次日早上6时,流量为50米3/秒),加快梅梁湖、贡湖水体流动,改善水源地水质。

(2)当梅梁湖断面水质劣于梁溪河、大运河水质或可能对苏州及下游地区造成不利影响时,梅梁湖泵站控制运行,直至关闭。

5.3 控制劣质水源入湖

全面实施沿太湖水闸关闸挡污。我市境内沿太湖有节制闸17座,船闸2座,套闸6座。当内河水位高于太湖水位时,所有沿湖节制闸一律严格关闭,船闸、套闸实行控制运行,严格控制内河劣质水源进入太湖。

5.4沿望虞河口门调度

望虞河引江济太期间,望虞河西岸(无锡市境内)所有沿河水闸严格关闭,防止西岸支河劣质水源入望虞河。

5.5沿江口门调度

控制江阴市沿江水闸、泵站大流量引长江水,防止内河水位过高,劣质水源挤向望虞河,影响引江济太水质。

5.6防洪安全调度

(1)当无锡仙蠡桥运河水位达到3.59米警戒水位且预报后期有较强降雨,常熟枢纽暂时停止引江调水,望虞河西岸及江阴市沿江口门敞开排水。

(2)太湖控制水位;4月1日至6月15日,太湖控制水

位3.10米左右。6月16日至7月20日,太湖控制水位3.10米逐步抬升至3.50米。7月21日至9月30日,太湖控制水位3.50米。9月31日至次年3月30日,太湖控制水位3.10米。当太湖水位低于上述四个时段的相应控制水位时,常熟枢纽实施引江调水;当太湖水位高于上述三个时段的相应控制水位,且天气预报太湖地区将出现连续大范围强降雨时,常熟枢纽停止引江调水,并视雨水情,适时开闸泄洪排水,确保防洪安全。

6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水利局负责制定和解释,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

蓝藻的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蓝藻一直是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蓝藻很容易爆发,还有腥臭味,在阳光越大越热的情况下更多 捞是捞不完的,反而是越捞越多,换水感觉效果不怎么好,下面来说说蓝藻产生的原因 1 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要水温达到25度以上蓝藻生长的 速度比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多,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量生长,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形成优势 种群,形成蓝藻水华,所以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的饲料增多,加上高密度养殖,泥鳅大便,水中的残饵增多 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不能自然分解,形成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藻,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 爆发蓝藻 3 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他主要存在生活的污水中,只要在洗衣服中含有,去除有机磷也是去除蓝藻的好办法 蓝藻的危害 蓝藻大量繁殖时被吹到下风头会感觉有恶臭,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腮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 正常运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量爆发会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 蓝藻的处理方法 有的养殖户想种水上空心菜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我感觉不怎么显示,养殖泥鳅真正种水上空心菜的寥寥无几吧,所以我们只有定向 的陪藻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和珊藻可以抑制他的生长,定期用芽孢杆菌使水体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能大量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质,迅速分解水 中不良藻类及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有害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其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可促进

有益微生物,优势藻群正常生长,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欢迎大家的加入(高效益泥鳅养殖qq群)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主席令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38号) 《信访条例》(国务院令431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2009】22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监会第4号令 《******分公司总体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突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工作应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遵循“分级负责、预防为主、教育疏导、快速反应、依法办事”的方针,快速处置,缩小影响,控制局面,稳定职工队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将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1 分级负责原则。 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行政管理部牵头接谈、相关职能部门主谈,涉访部门劝返,行政管理部维护秩序”的现场处置工作格局。 2.2 预防为主原则。 及时了解、掌握和收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2.3 教育疏导原则。 以教育疏导为主,做到谈清问题、讲明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快劝返,防止矛盾激化。 2.4 快速反应原则。 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反应快速,应对正确,依法果断处置。

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方法

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8, 20(2): 145-152 https://www.doczj.com/doc/727135467.html,. E-mail: jlakes@https://www.doczj.com/doc/727135467.html, ?2008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方法* 段洪涛1, 张寿选1, 张渊智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2: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香港沙田) 摘要: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太湖蓝藻水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不同遥感数据, 包括MODIS/Terra、CBERS-2 CCD、ETM 和IRS-P6 LISS3, 结合蓝藻水华光谱特征, 采用单波段、波段差值、波段比值等方法, 提取不同历史时期太湖蓝藻水华. 结果 表明: MODIS/Terra数据可以利用判别式Band2>0.1和Band2/Band4>1提取蓝藻水华; CBERS-2 CCD、ETM和IRS-P6LISS3 数据可以利用Band4大于一定阈值和Band4/Band3>1提取蓝藻水华; 波段比值(近红外/红光>1)算法稳定, 可以发展成为蓝藻 水华遥感提取普适模式. 同时, 本文成功利用ETM和IRS-P6LISS3数据Band4波段对蓝藻水华空间分布强度进行了五级划 分. 这为今后利用遥感技术, 建立太湖蓝藻水华监测和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蓝藻; 卫星监测; 多源数据; 太湖 Cyanobacteria bloom monitoring with remote sensing in Lake Taihu DUAN Hongtao1, ZHANG Shouxuan1 & ZHANG Yuanzhi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AS, Nanjing 210008, P.R.China) (2: Institute of Space and Earth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T, Hong Kong, P.R.China) Abstract:It is significant that remote sensing methods is used for monitoring cyanobacteria bloom in Lake Taihu, since it breaks out frequently each year. Based on spectral characters of cyanobacteria bloom, different algorithm including single band, band subtraction and band ratio, were used for bloom mapping, with different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MODIS/Terra, CBERS-2 CCD, ETM and IRS-P6. They noted that all these sensors were able to detect cyanobacteria bloom, while the algorithm of band ratio between infrared and red band has a stable correlation with blooms, and it can be developed into a universal pattern. Except that, spatial cyanobacteria bloom concentrations were separated into five classes based on digital number values (DNs) in ETM and IRS-P6 Band 4.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atellite observations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to cyanobacteria bloom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for Lake Taihu. Keywords:Cyanobacteria bloom; satellite monitoring; multi-source data; Lake Taihu 水是生命之源, 而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是湖泊流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赖 以生存的重要基础[1]. 目前, 我国内陆湖泊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水体的富营养化[2], 其重要特征是藻类 物质, 特别是蓝藻大量繁殖. 蓝藻异常生长, 极易堆积、腐烂沉降, 形成水华, 在河口以及近岸淤积[3], 不 仅破坏水体景观和生态系统平衡, 而且由于蓝藻在生长过程中释放毒素, 消耗溶解氧, 引起水体生物大 量死亡, 湖泊水质恶化, 严重威胁了湖泊周围地区的饮水安全[4]. 如2007年5-6月, 由于太湖蓝藻爆发, 无锡重要水源地贡湖南泉水厂取水口遭受严重污染, 导致100多万人饮水困难. 因此, 快速、全面掌握蓝 藻分布信息, 对于控制蓝藻水华、评价蓝藻生态环境风险、研究蓝藻异常生长的原因以及建立水质的预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26B01)和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BK2007261)联合资助. 2007-09-05收稿; 2007-11-06收修改稿. 段洪涛, 男, 1979年生, 博士, 助理研究员; E-mail: htduan@https://www.doczj.com/doc/727135467.html,.

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证师生的安全,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切实地加强学校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建立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安全应急工作领导组,统一指挥学院公共安全应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根据学校所发生的公共安全情况,由组长统一指挥,领导组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集学校人员支援,可以调用学校物资,学校必须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不得推诿。 二、学校公共安全的应急范围 学校公共安全事件有工程、危房事故、大型活动伤亡事故、流行传染病等。 三、公共安全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学院院长负责制。 2、学院发生安全事故后必须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及时与有关家属、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向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3、要坚持“先控制、后处置,以人为本,救人第一,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保卫好学校的贵重物品,维护好现场秩序,稳定好师生情绪,保护好现场,准备好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工作。 4、对缓报、瞒报、延误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应采取的措施 1、工程建设、危房伤亡事件。 ①学校在建或改建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②学校禁止使用D级危房,封闭的D级危房前要树立警示牌。 ③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伤亡事故要迅速组织师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将信息及时报区政府、教育局并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 ④学校要及时与受伤师生的家属、家长取得联系,同时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进行救治,并及时报告110、120等有关部门进行救援。 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校园师生的稳定,并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2、大型活动伤亡事件。 ①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将申请书、申报表及安全应急预案上报院领导,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②学校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上体育课时有的项目教师要做好保护工作。 ③若发生伤亡事故,学校要及时抢救受伤师生,及时与家属、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将受伤师生送当地医疗部门进行抢救,并及时报警110、120等相关部门请求援助。 ④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师生稳定及善后处置工作。 3、流行传染病安全事件。 ①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就诊。有

鱼塘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中鱼塘出现蓝藻确实是一件要人头痛的事情,如处理不好会经常反复,严重影响到鱼的生长及日常管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养殖水体不长蓝藻呢?那就是养好水质!对此给您如下建议: 1、对于之前经常出现蓝藻的鱼塘,可在空塘期间先将鱼塘水排干,彻底地清塘、晒塘,尽量将塘底过多的底泥清除一部分,以减少之后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 养鱼前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量为75公斤左右,消毒方法可先将塘加水15公分左右再下石灰,等石灰化开后再洒均匀。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洒完之后可用农用的悬耕机将塘底的底泥翻一两遍,其目的是让石灰与底泥充分结合,更有利于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 2、养殖早期一定要培养好水的藻相,在早期通常水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黄褐色为主(其中包含茶褐色、红褐色、姜黄色等),另一类为绿色水(如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等)。在这两类水质中,前者的水体中含鱼类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较多,适合鱼类生长。其水体中的藻类以隐藻

和硅藻为主,;而后者的藻群则以绿球藻、微曩藻等为主,所以水色呈现绿色,易产生蓝藻。根据这一原理,可在早期培水时有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藻种。 3、日常投喂和换水,平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换水,保证水质的活度,使藻类生长及便换平衡;,同时做到合理投喂,对于鱼吃剩下的残饵要及时捞出来以免坏水,这一点很关键。 4、适时改底,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水体和鱼塘底部的有机质会积累较多,这时需定期用药物来改善底质才行,否则蓝、绿藻很易爆发起来,最后水体中出现蓝藻。 5、可适当放养殖一些滤食性鱼如鲢鱼,让其滤食一部分水体中的藻类,以保持水质的清爽,减少蓝藻爆发的机率。 瑞正生物一直以来专注水产健康服务技术支持和服务,主要提供水产健康生物制剂,水产菌种系列,水产藻种系列,水产水质改良系列,水产营养保健等系列产品技术及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 蓝藻水华控制 ■孔繁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要: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人们的生存经受着强烈的考验.而当今污染体现严重的蓝藻水华 中含有大量的微囊藻毒素,对人们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讨论了蓝藻水华的成因和危害等,并从外源削减与控制,内源 削减与控制,湖内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治理;控制 湖泊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富营养化 1.湖泊的概述及其结构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 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 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我国是 一 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面积在1kmz 以上的有2300余个,总面积为71787 km,占全国总面积的8%左右. 2.湖泊的功能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 河川1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 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 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 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①湖泊能蓄积水量,调节河川1径流.

②湖泊能调节气候.③湖泊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④湖泊的航运作用.⑤湖 泊的物质资源.⑥湖泊的旅游资源. 3.湖泊的富营养化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是由于人类 活动造成的,如低水平的制造业产生的工业废水,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大量流失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高密度水产养殖遗留的剩余饵料, 以及航运,旅游等水上活动产生的一些污染物,都造成了富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如水草,芦苇,沉水植物,湖 畔湿地等都是天然的净化器.而现在由于人类对湖泊的围垦,湖泊沿岸的水利工程等都破坏了湖泊的自净系统.从而造成营养源的输出途径减少,营养物质大量过剩,最终形成富营养化. 目前一般认为,富营养化的定义是 湖泊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造成水体生产力从低向高营养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或趋势[总氮(TN)达0.2mg/L, 总磷(TP)达0.02mg/L].1991年: 122个湖泊中,51%富营养化,2005年: 133个湖泊中,88.6%富营养化.61%国 控重点湖(库)水质为V类和劣V类. 富营养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蓝藻 水华的暴发.蓝藻是水中的浮游植物,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要求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建立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及预防、应急措施 1.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项目部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与客户的财产安全,保证客户订单生产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我公司制定本预案及处理措施。 2、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本预案及预警机制适用于我项目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预防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伤 (2)自然灾害(雷电、暴风雨等) (3)火灾(电器或人为造成) (4)造成第三方伤害(包括机械事故或人为伤害他人) (5)造成客户财产损失 (6)员工违章操作或是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疏于防范等预后事故。 (7)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如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停工)。 (8)影响生产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社会事件(如政治、战争、罢工、用工荒)3、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计划为先,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日常安全方面的工作,消灭隐患,杜绝紧急事件的发生。 (2)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向相应工作组报告。 (3)工作组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判定事件程度及是否需要社会救助,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相应处置,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4)处理迅速、准确、有序、有重点:发生紧急事件后,首先保持镇静,有序组织事件的处理,安排事情要责任分清,岗位明确,反应迅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随时调整策略以应付情况的变化,防止损失扩大及事态恶化,防止顾此失彼。 (5)项目经理有先斩后奏的首要重点是保全和抢救人的生命,其次才是财物

太湖蓝藻爆发原因及治理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自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作为一名无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 太湖水污染,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口恶)英。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

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自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亿元,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的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我们所做的努力。间接原因在于一些政府技术性官僚和学者,总是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公共地悲剧”问题。而我们在电视上及相关报道上,总是能听到这样一种解释,那就是水中氮磷含量超标,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并极力强调使用无磷洗衣粉!其实这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无锡初期的企业以传统的印染和冶金为主,后期又涌现出大批的机械制造业。然而冶金业废水若非重金属冶炼产生,一般含有毒物质较少,更没有很多的有机物;机械加工废水则主要是含机械润滑油、树脂、油漆等杂质,机械加工各种金属制品所排出的废液和冲洗废水,其中含有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锌以及氰化物等;印染废水含有大量染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洗涤剂等有机物,以及碱、硫化物、各类盐类等无机物。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无锡附近的工业废水排放并不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些废水没有提供蓝藻大量繁衍所需的含磷有机物。它们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使水

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002)

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切实抓好突发公共安全治安事件的突发处理,保证企业及员工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按 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遵循原则及要求 1、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治安保卫事件及紧急情况下的意外 事故时,能够快速高效、紧张有序地做好处置工作,最大限 度地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不受危 害,维护企业生产正常有秩序运行,并能及时协助公安机关 查破案件,惩办犯罪分子及事件责任人。 2、本预案是公司处理治安突发事件的基本程序和依据。各车间、 部门应结合本预案,制定本单位处理治安突发事件的实施措 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实施,做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各车间、部门的处理治安突发事件的实施措施,应当根据本车 间、部门所分管范围及要害部位防范特点,预计到可能出现 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制定,做到简明扼要而又 有可操作性。 4、编制治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员工的 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或降低突发事件给 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加强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三、治安突发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厂区及所属管辖区范围内所发生下列(同时具有3人以上)群体性的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及

发生其他事故(以下简称突发事件)。 1、生产期间的扰民、民扰和其他情况引起的告状、上访、围攻、 拦截。 2、打架斗殴、暴力、破坏、抢劫等恶性治安刑事案件。 3、突发意外事故造成交通中段、停工、停产或有人员伤亡的事 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突发事件管理中心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1、应急指挥机构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需要,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及成员。 总指挥:宋自力 常务指挥:熊炜 副指挥:许仕明费纪川 成员; 张鼎黄儒卿陈树新耿龙汪正斌张三楼孟亮雷革荣冯晓虎王卫东罗卫强张琪牛红兵李彦睿 张明飞刘彦军张源远徐杨马殿锁陈道华莫非。2、应急办公室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保安全部、应急办公室 主任由安全总监兼任。 应急办公室成员 主任;熊炜 副主任:耿龙 成员:谭新、段志杰、孙伟、王正东、关鑫、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蓝藻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处理不当的话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应该把蓝藻的毒害搞明白,尽量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安全。 养殖中常见的蓝藻主要是以下几个 淡水的微囊藻、颤藻等等。 淡水常见的微囊藻主要在:水体磷比较高、水温高、ph高的时候成为优势藻。蓝藻对我们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在环节在那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避重取轻避免大的伤害。 蓝藻产生的原理: 水体中的有机氮超标,有两个去向: 一是转向氨氮,造成氨氮超标,引起虾蟹中毒;

二是转向蓝藻,造成蓝藻大量生长。有机氮是蓝藻的主要营养源,在适宜的温度下,蓝藻就会很快繁殖为优势种群。 前期投喂量过大,没有经常改底换水和培菌的养殖户,随着温度的升高,底部有机氮开始大量耗氧分解,有机氮是蓝藻主要的营养源,还有养殖环境的恶劣,很多养殖外塘水源就含有蓝藻,池塘本身是非常适合蓝藻生长的,加上蓝藻源,再碰上连续几天大太阳,蓝藻就大量爆发了。 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所以在水体表层以下,其他藻类很少,水很瘦。并且温度越高繁殖越快。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当蓝藻大量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微囊藻老百姓习惯称作蓝绿藻,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 蓝藻尤指微囊藻对白对虾养殖的最大危害:一是造成池塘养殖水体菌藻相失调,水质进一步恶化;二是造成对虾肝胰脏解毒功能受损,肠道毒素累积,肠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第10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0 No.8 2010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0 收稿日期:2010-05-17 作者简介:宋益峰(1978-),浙江海盐人,学士,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宋益峰1 ,兰 林2 ,吴 江3 (1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上海 201508;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 南京 210029; 3太仓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太仓 215400) 摘 要:蓝藻水华成为我国浅水湖泊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根据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采取相应控制技术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文中综述了目前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中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8-0154-02 一、前言 我国目前66%以上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水平,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的占22%,富营养化成为我国湖泊目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1]。与湖泊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蓝藻水华[2],蓝藻水华广泛地存在于淡水生态系统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水环境问题[3]。蓝藻水华控制是世界性难题[4~6],迄今采用的控制蓝藻水华的技术有几种: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和生物控制法。 二、蓝藻物理强化控制技术 1.机械除藻技术 机械除藻技术包括移动式富集湖面蓝藻“水华”技术、气浮捕集蓝藻“水华”技术。沈银武等[7]利用振动重力斜筛、旋振筛和卧螺离心脱水方法,在单机运行的条件下,在滇池于2001年4月和9月的145天中开机1,700h,共收获富藻水17,000m 3,折合干重为325t。试验区收获的蓝藻干粉经检测其平均总氮(N)为8.51%;总磷(P)为0.49%、总钾(K)0.70%和粗有机物43.47%。依此结果计算,相当于从试验区取出氮(N) 27.66 t、磷(P) 1.6t、钾(K ) 2.28 t 和粗有机物141.28t。有效降低了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等水平和减轻或缓解了大量暴发的蓝藻生物量。 2.水动力控藻技术 吴张永等[8]对流体动力处理蓝藻技术进行了前期室内试验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除藻率可达100%,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太湖在闾江口到马山岛之间马围长堤附近修建马山大桥,把大堤打通,沟通马山西的太湖与梅梁湖、贡湖、五里湖的水流,促使流入口袋的水流,从袋底顺利流入西太湖,促使湖水在夏季向西北部分流,冬季西太湖水流灌入两湖以冲洗滞水。如此可把两湖与西太湖整体形成循环水流,以使湖水通过自净、分流促使快速换水,抑制蓝藻暴发。 3.超声波控藻技术 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9],具有操作和控制容易,便于引进自动化操作手段,在处理中不引入其他化学物质,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功率超声在水体中空化效应产 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蓝藻细胞类囊体膜上藻胆蛋白和某些酶的活性。目前有研究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自然水体,通过超声短时间的辐照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爆发的目的[10]。 三、太湖蓝藻化学强化控制技术 1.湖底充气扬水筒技术 扬水筒技术,将积聚于表层的藻类驱赶至水库底层,由于光照极低以及温度骤降等原因,藻类失去活性而逐渐消亡,并能显著降低水库底层铁、锰浓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Nieuwe Meer 水库中,扬水筒技术实施结果得到证明:其生物量降低为未处理前的1/20,藻类种群结构也由原先以蓝藻为主转变为硅藻、绿藻为主;此外整个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可一直维持在5mg/l 左右,从而扩充了鱼类的生存空间。 2.黏土除藻技术 黏土除藻华技术最早来源于絮凝原理,曾被作为在海洋赤潮暴发时的一种应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在1997年,就有专家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撰文指出,使用黏土除藻可能是治理藻华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但由于絮凝除藻机理不清、黏土投量太大、藻华复发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许多将黏土除藻技术应用于淡水湖泊中清除藻华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其技术定位为应急措施。 潘纲等[11]通过改性黏土的快速除藻除浊作用启动并强化沉积物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使其自动地进行长期连锁的健康修复过程,发展了既能快速消除水华又能长期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改性黏土技术。通过对26种不同黏土与藻细胞之间多项絮凝性质的研究发现高效黏土絮凝除藻的黏土架桥网捕作用,根据上述科学发现在架桥网捕性能方面对黏土进行改性,结果改性后的黏土不仅特别适合于淡水藻华的清除,而且黏土的投入量也从国际先进的200mg/l,降到了10mg/l,除藻效率达到95%以上。这种环境友好的天然改性剂可以使各种原先不具有除藻能力的当地黏土/沉积物变成高效除藻剂。 3.化学除藻剂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起应急处置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一)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或严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 职责: 1、全面领导本镇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

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 (1)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卫生院副院长(业务) 成员: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年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年会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请大家明确其内容,严格按照步骤执行。 二、年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对年会活动的顺利举行,**有限公司成立年会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2.2年会安全领导小组组员信息

2.3各小组、岗位安全职责 ⑴现场秩序总指挥: ①负责年会活动安全总协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安全领导小组、年会活动筹备小组、当地消防及公安机关; ②遇突发事件拨打报警或医护电话(110、119、120)。 ⑵灭火行动组: ①年会活动外围安全疏散接应; ②疏散集合点的秩序维护; ③活动现场火灾事故的灭火支援。 ⑶电气设备组: ①年会活动设备、线路安装及现场监督; ②年会活动期间设备、线路及现场监护; ③年会活动结束设备、线路撤场监护。 ⑷现场疏散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安全秩序维护; ②遇紧急情况实施安全疏散引导; ③安全疏散后的及时核对人数。 ⑸现场救护组: ①年会活动现场医疗救援。 2.4安全设施配置 ⑴对讲机:12部; ⑵灭火器:3KG干粉灭火器6瓶; ⑶移动式便捷音箱+喊话筒:1套; ⑷急救医药箱:1个。 2.5安全疏散指示图:

详见冲压车间紧急疏散路线平面图。 2.6注意事项 ⑴各工作组人员统一着工作装; ⑵坚守岗位,服从指挥,未经现场执行总指挥允许不得擅离职守; ⑶高度警惕,谨慎处理; ⑷对讲设备保持畅通,频率准确。 ⑸处理事件原则“迅速,快捷,高效,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安全第一”。 三、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 3.1 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准备好有效的灭火器,尽量消除安全隐患(明火、裸露电线等); ⑵电线外围,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踩线; ⑶当发生火灾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蔓延; ⑷由现场疏散小组有序的疏散员工至紧急集合点; ⑸根据现场火势情况,采取灭火施救工作; ⑹若火情无法控制,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 ⑺若有人员受伤,由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2 人员受伤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若发生踩踏、舞台倒塌事件,由现场疏散小组维持现场秩序并做好疏散引导工作,各部门班组长控制场面,并安抚受伤人员情绪; ⑵若有人员受伤,现场救护小组紧急进行处理,若伤势严重,立即拨打“120”送伤员就医。 3.3 电气伤害、人员触电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⑴对安装的电气设备及线路及时监督检查,不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气设备; ⑵若发生电气设备爆炸,按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处理; ⑶若发生人员触电,发现或在场的任何人首先迅速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第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第二种方法是当切断电源困难时,可用干燥的绝缘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挑离,并由现场救援小组及时对人员按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施救。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应 急 处 理 预 案 固镇县梁桥小学 2013年2月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 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的火灾、地震、洪灾、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重大安全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主要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值周教师、教学活动的带队教师、学校安全门卫等更有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职责,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四)突发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同意,在确定性质的基础上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与事故安全防范控制及责任认定追

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与事故安全防范控制及责任认定追 定价998元 作者本书编委会 册数规格全四卷+1CD 16开精装 出版社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目录《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与事故安全防范控制及责任认定追究实用手册》 《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实施与事故安全防范控制及责任认定追究实用手册》 详细目录: 第一篇监狱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突发事件的危害及管理应对 第三章突发事件的防范 第四章突发事件的控制与利用 第五章突发事件的传播 第六章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心理 第七章公众面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心理流程与应对策略 第八章公共管理机构与突发事件 第九章一般社会组织与突发事件第二篇监狱安全事故的控制与处理 第一章重大事故的现场处置 第二章重大事故的调查程序 第三章重大事故的后果分析 第四章重大事故的经济损失计算 第五章重大事故的控制与处理第三篇监狱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实施 第一章重大公共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第二章重大公共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三章重大公共事故应急演习 第四章重大公共事故应急信息管理 第五章美国监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第四篇监狱重大事件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及其实施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应急预案基本结构与编制方案 第三章危险分析

第四章基本预案与应急功能设置编制 第五章特殊风险管理编制 第六章应急预案标准操作程序 第七章应急预演 第八章支持附件示例第五篇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与计划实施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 第三章事故的预防和减缓 第四章应急计划的准备过程 第五章地方政府和社区应急计划的准备 第六章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 第七章地方政府应急计划的范例和格式 第八章应急培训与训练第六篇领导干部对安全事故的防范与控制 第一章安全事故的隐患检查 第二章安全事故的危险源的辨识、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安全事故的预先分析与决策 第四章安全事故的技术防范措施 第五章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第六章安全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第七章安全工作的评价与验收第七篇领导干部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与追究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安全事故中违反党纪的认定与责任追究 第三章安全事故中常见犯罪情形的认定与责任追究 第四章重大消防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第五章重大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第六章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第七章工程建设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 第八章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第八篇监狱突发事件与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第九篇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政策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