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学习资料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学习资料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学习资料
《提高采收率》之复习题学习资料

《提高采收率》之复

习题

提高石油采收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EOR:即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向油层注入现存的非常规物质开采石油的方法。或除天然能量采油和注水、注气采油以外的任何方法。

2.水驱采收率:注水达到经济极限时累计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地质储量之比。

3.洗油效率:波及区内被水从孔隙中排出的那部分原油饱和度占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百分数。

4.残余油:注入水波及区内水洗后所剩下的油。

5.毛管数:驱油过程中粘滞力和毛管力的比值。

6.流度比:表示驱替相流度和被驱替相的流度之比。

7.聚合物:由大量的简单分子化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大分子所组成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物质。

8.水解度:聚丙烯酰胺在NaOH 作用下酰胺基转变为羧钠基的百分数。。

9.特性粘度:聚合物浓度趋近于零时,溶液的粘度与溶剂的粘度之差除以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粘度的乘积。

10.CMC:开始形成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11.泡沫驱油:泡沫驱油法是在注入活性水中通入气体(如空气、烟道气或天然气),形成泡沫,利用气阻效应,使水不能任意沿微观大孔道,宏观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从而改善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注混气水提高采收率法。12.原油的酸值:中和一克原油使其pH值等于7时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13.协同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共存时的性质强于相同条件下单独存在的效应14.初次接触混相:注入的溶剂与原油一经接触就能混相。

15.蒸汽驱油:以井组为基础,向注入井连续注入蒸汽,蒸汽将油推向生产井的采油方法。

16.热力采油:凡是利用热量稀释和蒸发油层中原油的采油方法统称为热力采油(Thermal recovery)。这是一类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17.界面张力:单位长度的表面自由能称为界面张力,单位mN/m,其方向是与液面相切。

18.粘性指进:在排驱过程中由于油水粘度差异而引起的微观排驱前缘不规则地呈指状穿入油区的现象。

19.水的舌进:是指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层凸进的现象。

20.剩余油:水未波及到的区域内所剩下的油为剩余油,其分布是连续的,数量较大。

21.原油采收率:是采出地下原油原始储量的百分数,即采出原油量与地下原始储油量的比值。

22.微观洗油效率:也叫排驱效率,就是已被水从孔隙中排出的那部分原油饱和度占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百分数,是衡量水波及区微观水洗油效果的参数。

23.宏观波及系数:面积波及系数与垂向波及系数的乘积定义为宏观波及系数。波及系数是衡量水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的参数。

24.流度:地层隙数与地下原油粘度的比值。

25.聚合物驱:是把聚合物加到注入水中,增加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水相渗透率,从而降低注入水流度的一种驱油方法。

26.机械剪切降解:在高速流动时,具有柔性的长链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被剪断,使分子间结合力下降,粘度降低。

27.化学降解:是指氧攻击聚合物分子长链上薄弱环节,发生氧化,从而使分子长链断裂,分子量降低;或发生自由基取代、水解等。

28.不可进入孔隙体积:在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有些孔隙能让水通过,却限制了聚合物分子的进入,称这部分孔隙体积为不可进入孔隙体积,简称IPV。

29.阻力系数:水通过岩心时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时的流度比值。

30.残余阻力系数: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后盐水流度的比值。

31.调剖:成层状的非均质地层,由于层间渗透率差异太大,用流度控制仍然不能抑制舌进,应进行人工降低高渗透层渗透率的技术措施,称为调整吸水剖面,简称“调剖”。

32.堵水:向油井高渗透层注入封堵剂,将高渗透层在一定油层范围内进行封堵,迫使水进入低渗透层。该技术多应用于生产井,对渗透就级差特别大,而且高渗透层的残余油饱和度己接近经济极限时更适宜。

33.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可自发地浓集于相界面,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

34.亲水亲油平衡值:描述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简称HLB。

35.分配系数:表面活性剂的分配系数是指活性剂在油相与水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36.乳状液: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能互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37.部分混相驱:是指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接触时是混相的,随着驱替流体的前进,不断与前面的被驱替流体接触,因而不断被稀释,最后形成非混相。

38.色谱分离现象:复合体系中各组分与地层岩石间的作用不同,使得三组分间产生的差速运移现象。

39.最小混相压力:简称MMP,是指气体溶剂与油藏原油达到混相的最小压力值。

40.干式正向燃烧:从注入井注空气,并在注入井端首先点燃地层,空气与燃烧前缘均从注入井向生产井方向移动,称之为干式正向燃烧。

41. 蒸汽吞吐:注蒸汽到生产井中,经历一个短暂的关井期后,油井开始生产(1分)。此过程可循环往复进行

蒸汽吞吐也称循环注蒸汽,是单井作业,在一口井中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随后关井让蒸汽与油藏岩石进行热交换,然后在开井采油的方法。

42.重力稳定驱替:是指在倾斜的地层中,垂向渗透率较高,利用重力分离作用抑制粘

性指进,使驱替介质稳定驱替原油及天然气的开采方法。(1分)

43.泡沫质量:气体体积占整个泡沫体积的百分数。

44.微乳液:由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醇)和盐五种组分组成的油水高

度分散体系。

45.表面活性剂HLB 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油亲水能力的一个指标,其值为亲水能力除以

亲油能力。

二.知识点

1.目前认为有前景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热力采油法,混相驱油法和化学采油法三大类。

2.残余油在岩石微观孔隙中分布状态与岩石孔隙结构和岩石的润湿性有关。

3.原油采收率是注入工作剂的体积波及效率与洗油效率的乘积。

4.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高低,决定它能否在EOR方法中应用,若水解度过低,不易溶于水,反之,其特性对含盐量、硬度和剪切太敏感。

5.聚合物的分子量对聚合物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强,其增粘效果越好。

6.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包括吸附、机械捕集和物理堵塞。

7.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8.气体混相驱油可分为一次接触和多次接触混相驱,按混相驱机理不同,后者有可分

为凝析混相和汽化混相。

9.毛管力是否多孔介质中多相流体渗流的阻力或动力,亲油岩石,毛管力是驱油的阻

力;亲水岩石,毛管力是驱油的动力。

10.根据毛管准数的定量关系σμv

N vc =,要增大毛管数,一是增加驱替液的速度,二是增

加驱替液的粘度,三是降低界面张力。

11.水驱油藏的剩余油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水未波及到地区的剩余油,一部分是水

波及区的残余油。

12.岩石的选择性润湿用润湿角θ衡量,若θ<90°,为亲水岩石;若θ>90°,为憎水岩石;

若θ=90°,为中性岩石。

13.聚合物分子构型包括三种,即线型、支链型和网型或体型。

14.粘弹性流体既具有粘性,又具有弹性,变形后表现出部分弹性恢复,宏观表象为粘

度增加。

15.产生聚合物降解的原因主要有:剪切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温度降解。

16.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是以提高宏观波及系数为主,以提高微观洗油效率为辅。

17.堵水工艺可分为机械堵水与化学堵水两大类。

18.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等于7,表明亲水亲油能力相等;大于7,活性

剂亲水性强;小于7,活性剂亲油性强。

19.微乳液是由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盐五种组分组成的,油水高度分

散的表面活性剂浓体系。

20.泡沫驱油体系是由不溶性气体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体系。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

21.微乳液的驱油机理主要有三种,即非混相驱、部分混相驱油和混相驱。

22.泡沫质量或干度、平均泡沫大小及泡沫尺寸变化范围是表征泡沫性能的三个指标。23.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氢键键合、静电吸附、色散力吸附和憎水基键合。

24.碱驱中,常用的碱剂有:氢氧化钠(烧碱)和硅酸钠(泡花碱)。

25.碱与原油中的有机酸反应生成表面活性物质,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2 mN/m以下。

26.一次接触混相是指原油与注入气一接触马上相互溶解。此时,注入的气体溶剂通常是丙烷、液化石油气。

27.常用的热力采油工艺有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油法和火烧油层。

28.火烧油层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干式正向燃烧、干式反向燃烧和湿式燃烧。29.热力驱油过程中存在地面管线、井筒、盖层、底层热损失。

30.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可分成需氧和厌氧两种类型。

31. 碱驱目前存在碱耗严重、碱驱油藏生产井结垢严重、生产井产出液乳化严重等工艺问题。

32.混相驱存在容易引起沥青质原油中的沥青沉淀、溶剂段塞容易被地下气体稀释及具有

不利流度比的问题。

33.原油采收率是注入工作剂的波及体积与洗油效率的乘积。

34.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高低,决定它能否在EOR方法中应用,若水解度过低,不易溶

解,反之,其特性对含盐量、硬度和剪切太敏感。

35.聚合物的分子量对聚合物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强,其

增粘效果越好。

36.胶束溶液驱油机理主要包括胶束的增溶作用和超低界面张力机理。

37.凝析混相是注入气中的中间分子量烃从注入气中传质到油藏原油,油藏原油的成份逐

渐达到注入气的成份,最终达到混相。混相区域首先发生在近井地带。

38.聚合物水解度的高低,决定它能否在EOR方法中应用,若水解度过低,不易溶解,

反之,其特性对盐水矿化度和硬度又太敏感。

39.微乳液的类型分为:水外相、油外相和中相。

40.根据毛管数的定义,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两种最佳途径是提高驱替相的粘度和降低油水

之间的界面张力。

41.在烃类拟三元相图中,两相包络区之内的任一混合物M在平衡条件下将形成位于相边

界线上的平衡液相和平衡气相。

42.按我国稠油分类标准,通常将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50~10000、10000~50000

和>50000mpa.s的稠油分成为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

43.聚合物的粘弹性是指聚合物溶液同时具有粘性和弹性的性质。粘性流体,流动和形变

是能量消耗过程,弹性流体,流动和形变是能量聚集或储存过程。

44.聚合物溶液除了用作常规的聚合物驱油剂以外,还常用于注入井的调剖和生产井堵水

等增产措施之中。

45.气体混相驱油可分为一次接触混相和多次接触混相混相驱,按混相驱机理不同,后者又

可分为凝析混相和汽化混相。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聚合物降解、溶液粘度下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有机械降解、化学和生物降解。在应用聚合物溶液驱油时,高速流动均能使聚合物溶液产生降解。因此,在注入聚合物溶液时,应尽量降低注入速度,混配溶液时不要搅拌过久。化学和生物降解也会降低聚合物的效能,在注入聚合物时,要用杀菌剂、过滤器及其它化学剂对注入水进行处理。

2.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机理。

答:(1)降低界面张力:A/S/P 三元体系比 A/S 二元体系能产生更低的界面张力。原因: 1)P 能保护S,使其不与水中二价离子反应;2) S与A间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了界面张力。

(2)较好的流度控制:碱和活性剂可有效地保护聚合物不受高价离子的影响,使聚合物溶液具有高的黏度。

(3)降低化学剂的吸附:碱的存在,使岩石表面的负电荷增多,可减少阴离子型活性剂及聚合物的吸附损失。

3.CO2驱油机理。

答:CO2驱油机理与压力密切相关。低压时主要是膨胀原油和降低原油粘度,中压时除提高油层压力、膨胀原油和降低原油粘度外,还可在不同相内发生传质作用及萃取原油。高压是主要是在驱替前缘形成混相驱替。

4.聚丙烯酰胺的特点

答:(1)属于人工合成的聚合物;

(2)长链由C-C键连接,分子链极易变化,构象多,具有柔曲性;

(3)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是阴离子型聚合物;常被称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简称HPAM;

(4)抗盐能力差;(5)抗剪切的能力也差;(6)抗细菌的能力强。

5.选择聚合物的条件。

答:(1)良好的稠化能力;(2)良好的溶解性能;(3)低滞留量,小于20 g/g;(4)抗盐能力强;

(5)抗盐能力强;(6)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传输性;

6.调剖与堵水用的聚合物特点是什么?

答:调剖与堵水用的聚合物:通常分子量相对较小,通常在几百万左右,但溶液的浓度较高,常高于1%。目前矿场上聚丙烯酰胺、黄原胶都有应用。

7.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机理及减少吸附的方法。

答: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氢键键合)、(静电吸附)、(色散力吸附)和(憎水基键合)。

减少吸附的方法为:(1)改变溶液的pH值,减少吸附量;(2)使用牺牲剂降低吸附损失。

8.碱水驱油机理

答:(1)降低界面张力;(2)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机理;(3)乳化-捕集机理;(4)乳化-携带机理;(5)溶解坚硬的界面薄膜。

9.简述蒸汽吞吐法工艺、增产机理及适用条件

答:工艺:注蒸汽到生产井中,经历一个短暂的关井期后,油井开始生产。此过程可循环往复进行,因此,又称为循环注蒸汽工艺。

增产机理:(1)降低原油的粘度;2)解除地层堵塞;(3)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的膨胀能可驱动原油、降低界面张力、降低水相的相对渗透率)。

适用条件:(1)地层有充足的天然能量;(2)厚油层;(3)小井距;(4)浅井。

10.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答: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即是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的作用机理:

(1)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剂、生物聚合物可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

(2)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可增加油层压力,并降低原油的粘度;

(3)产生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岩石孔隙中的石油;

(4)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可溶蚀岩石。

11. 影响提高采收率的因素:(1)影响ED 的因素包括: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岩石表面的选择性润湿、界面张力、原油的粘度;(2)影响E v 的因素包括:油层的非均质性、流度比、井网的布置、注采速度。

12. 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采收率措施如下:

油层平面上合理部署井网;纵向上调整吸水剖面;降低流度比;合理注采速度;碱水法、活性剂驱油法降低岩石的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影响;热力法、气体溶剂驱油降低原油的粘度。

13.写出特性黏度的定义和表达式,并简述影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的因素。

答:特性黏度是指当浓度趋向于零时,聚合物溶液黏度减去容积黏度除以溶剂黏度

与聚合物浓度的乘积,即:[]w

p w p c c c C μμμμμ-==→→00lim lim 影响黏度的因素:1、聚合物的分子构型;2、水解度;3、溶剂的影响;4、含盐量;5、聚合物的浓度。

14. 简述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机理,推导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聚合物驱以提高波及体积为主,通过增大水的粘度,降低油水流度比,从而提高宏观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以提高微观洗油效率为辅,通过增加水的粘度来提高躯体与被驱替液之间的剪切应力,提高采收率。

阻力系数是指水通过岩心时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的流度比值,即:

w

p p w p w p w R P P K K F ??===μμλλ 意义:反映了聚合物溶液降低驱动介质流度的能力。 残余阻力系数是指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前、后盐水流度的比值,即:

wi

wa wa wi wa wi wa wi RR P P K K F ??===μμλλ 意义:描述聚合物溶液降低多孔截至渗透率的能力。 15. 根据毛管数的定义及毛管数与残余油饱和度的关系,说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途径及所对应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自己答)

答:1. 毛管数:以不同形式残留在油藏孔隙中的原油(油滴、油膜等)能否被驱替,主要取决于作用在残余油上驱动力和阻力的相对大小。为表征驱油剂对残余油的驱替能力,将油层孔隙中驱替残余油滴的驱动力和阻力的比值定义为毛管数,即:

式中 μ---- 驱油剂的视粘度,mPs ·s ; v---- 驱替速度,m/s ;

σ---- 驱替相与被驱替相之间的界面张力,mN/m 。

2. 毛管数是影响残余油饱和度的主要因素,其值越大,对残余油的驱动力与驱替阻力之比越大,则其驱油效率越高,残余油饱和度越低。

3. 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可能途径有三个:

A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驱油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碱剂,都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特定的油藏条件和原油性质,选用高效表面活性剂、优化驱油剂配方,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这是表面活性剂和化学复合驱的重要机理之一。

B :增大驱替相的视粘度。这主要是从增大对残余油的驱替压力来考虑,驱油剂的视粘度只是其流变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驱油剂的粘度效应对于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作用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C :增大驱替速度: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来看,增大驱替速度的确有利于提高驱

油效率。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驱替速度受注入能力、地层破裂压力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过大。因此,以增大驱替速度提高驱油效率的思路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施的。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方法是降低驱油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同时,驱油剂粘弹性对微观驱油效率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提高采收率领域前沿新的研究热点。

16. 根据原油采收率的基本概念,综合说明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基本方法。(自己答)

答:1. 对于一个特定的油藏,其石油采收率的定义为原油采出量与油藏中原始地质储量之比,即:

式中:E R-----原油采收率,%; N P-----采出原油量的地面体积,m3;

N ooip-----原油原始地质储量的地面体积,m3。

2. 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1)驱油效率:又称微观驱替效率,其定义为:在驱油剂波及的区域内采出油量与波及区域内原油地质储量之比。以不同形式残留在油藏孔隙中的原油(油滴、油膜等)能否被驱替,主要取决于作用在残余油上驱动力和阻力的相对大小。

(2)波及效率:定义为驱油剂波及的油藏体积与油藏总体积之比。波及效率也被称为宏观波及效率。影响波及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油藏的垂向和平面非均质性、原油与驱油剂的视粘度和相对渗透率、原油与驱油剂的重力差等等。

3. 根据驱替介质和驱替方式,现有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可分为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溦生物采油等。

a)化学驱:凡是以特定的化学剂或其复合体系作为驱油剂,以改善地层流体的流动性、改善驱油剂-原油-油藏孔隙之间的界面特性为基本原理的所有采油方法统称为化学驱。如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化学复合驱等。

b)气驱:凡是以气体作为主要驱油介质的采油方法统称为气驱。根据注入气体与地层原油的相态特征,可分为气体混相驱与气体非混相驱两大类。用作驱油剂的气体通常有CO2、N2、轻烃、烟道气等。

c)向油藏内注入热流体或使油层中的原油就地燃烧,形成移动热流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能力的采油方法统称为热力采油。这是一类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最为有效的方法。根据油藏中热量产生的方式,热力采油可分为热流体法、化学热法和物理热法三大类。

d)微生物采油: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及油藏中的原油、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和物理特性、提高驱油剂的波及体积和微观驱油效率的一类采油方法。

除了上述几类方法外,油层深部调剖和作用于油层深部的物理法(如声波、电场等)采油等也都属于提高采收率的范畴。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学文案

(一)漫画类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 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 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 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我这车牌 拍了100万 我这幅画 拍了5万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初中数学几何画图题目

初中几何热点问题探究 几何作图及操作探究问题 这类问题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可实施性、操作性问题进行讨论、归纳和动手设计的题 型,它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现的类型有:寻找最佳点问题、测量问题、面积分配问题、 几何设计问题?这类试题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或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获得感性认识,构建数学知 识,以达到动手动脑的目的?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推理、交 流、反思等实践活动过程, 利用已有的感知与发现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关键是要学生学会自觉地运用 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所给的实际问题,揭示其数学本质,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数 学问题, 适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几何作图题 1、尺规作图题 例 (2007南京)已知直线I 及直线I 外一点A ,分别按下列要求写出画法,并保留作图痕 迹? ⑴在图1-1中,只用尺规在直线 I 上画出两点 B C,使得点A B 、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 个顶点; ⑵在图1-2中,只用圆规在在线I 外画出一点P,使得点A 、P 所在直线与直线I 平行? 解析 ⑴画法一: 以A 点为圆心,大于 A 点到直线I 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与直线 I 交于B C 两点,则点B C 即为所求?(如图1-3 ) 画法二:在直线I 上取一点B ,以B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I 交于点C,则点B 、 C 即为 所求?(如图1-4 ) 图1-4 评‘点 :本题利用尺规作图,作等腰三角形和平行线,方法比较新颖,既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 力,更 考查了学生对原理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⑴问作等腰三角形要注意有两种情况,而第⑵问过直 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是利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悉 一种基本作图,并能运用规范的语言对步骤进行描述是作图题的基本技能 练习:(2006锦州)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李平同学看到了工人师傅在木板 上画一个 1 直角三角形,方法是:画线段 A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 一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2 点C,连接AC;再以点C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 AC 和延长线于点 D,连接BD,则厶ABD 就 是直角三角形? ⑴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⑵请利用上述方法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中一个锐角为 ⑵画法: 长为半径画弧, 在直线I 上任取B 、C 两点,以A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画弧,以 C 为圆心,AB 的 两弧交于点 P ,则点P 即为所求?(如图 1-5 ) 图1-1 图1-2 图1-3 图1-5 30°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中漫画类的命题规律 2、初步掌握图文转换题中漫画类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漫画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6年湖南卷漫画作文 二、高考考点阐释 明确: ①、近三年的高考题中图文转换漫画题型经常考。 ②、图文转换漫画题有五种题型:描述说明漫画、揭示寓意、拟写漫画标题、拟写漫画广告词和漫画作文。 ③、试题位置和分值:前四种一般置于第二卷的第六大题中,分值一般为3—6分。 三、漫画特点分析与方法指导 A、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B、方法点拨: 审读画面:审主体、审文字、审变形夸张处、审前后变化处、审倾向 类比联想:由物想人,由表及里、深入挖掘 题型一:【描述说明漫画】 方法点拨: 1、观察画面:面中的人和物在干什么。 2、用文字将“人和物干什么”描述出来: 要求: 1、画面=文字(全面、准确) 2、客观描述,不要延伸。(客观)

3、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漫画名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二:【揭示漫画寓意】寓意或主题即是作者创作漫画的目的。 方法点拨:①挖掘隐含信息,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明确漫画倾向,准确表达。 第一类:讽刺……社会现象(人) 第二类:赞扬……社会现象(人) 第三类:反映……社会现象 例题讲解: 牛刀小试,真题跟踪训练小组合作评点赋分,: 题型三:【拟写漫画标题】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漫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常识以及常见题型。 2.掌握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考题要求。 【知识链接】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二、漫画的构成 1.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 2.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三、漫画类题解题方略 1.看标题,明寓意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细节,探主旨 ①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②寓意类漫画: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应跟现实生活做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3.看提示,辨内涵 为了表达漫画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画中的对话式语言文字,要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不能想当然。 》 4.看夸张,悟深意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漫画的弦外之音、所要表达的寓意往往就在其夸张之处。 【课堂探究】 探究一画面描述 注意表达方式的要求:说明介绍类,在整体上要做到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的顺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描述性文字,重在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文字再现画面内容;记叙类重在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尤其是事情的过程。描述时要抓住特征客观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探究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弦外之音,找出其讽刺(批判、揭示、颂扬…)的对象,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通常采用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寓意。 1.简单叙述下图内容,并阐述其寓意。

几何综合—作图问题(一)(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常见作图特征: (1)与折叠相关 ①折痕运动但过定点,则折叠后的对应点在________上; ②对应点确定,折痕为对应点连线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与旋转相关 ①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将整个图形旋转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旋转进行操作(有时只需保留_____________即可). 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 问题1:常见作图特征: (1)与折叠相关 ①折痕运动但过定点,则折叠后的对应点在上; ②对应点确定,折痕为对应点连线的. (2)与旋转相关 ①注意、、; ②常将整个图形旋转转化为、的旋转进行操作(有时只需保 留即可). 答: 几何综合—作图问题(一)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O在AC上,且AO=3,CO=6,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若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 )

A.4 B.5 C.6 D.8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2.如图,在Rt△ABC中,∠C=90°,∠B=40°,点D在边BC上,BD=2CD.把△ABC绕着点D 顺时针旋转m()度后,如果点B恰好落在初始Rt△ABC的边上,那么m的值为( ) A.80或100 B.90或120

C.80或120 D.100或120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旋转的性质 3.身边没有量角器时,怎样得到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呢?动手操作有时可以解“燃眉之急”.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矩形纸片要足够长),我们按如下步骤操作可以得到一个特定的角:(1)以点A所在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交于点E;(2)将纸片展平后,以点E所在直线为折痕,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与AD交于点F,则∠AFE=( ) A.45° B.22.5° C.65° D.67.5° 答案:D 解题思路: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它是浓缩化的生活。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两 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 (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一、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 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 1.人物型漫画 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 (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 (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 2.事物型漫画 漫画中的 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 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 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 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我这车牌拍了100 我这幅画拍了5万

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 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 (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3.情节型漫画 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注意: (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 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 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这幅漫画讽刺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有事不办,一拖再拖,直至拖到没有为止的官僚主义作风。 练习: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精选》中考专题:几何作图.docx

几何作图 一.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以及线段的和、差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以及角的和、差. 1.已知线段a ,画一条线段CD 等于a 2.已知∠α,求作∠AOB=∠α (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已知∠AOB ,求作∠AOB 的 4.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 5.已知直线AB 和直线外一点C 平分线OC. 的中垂线 过点C 作直线AB 的垂线 3.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3)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题型一 应用角平分线、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作图 【例1】 (2016·衢州)如图,已知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 (1)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连结BE ,DF ,问:四边形BEDF 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题型二 作三角形 【例2】 (2014·无锡)(1)如图①,在Rt △ABC 中,∠B =90°,AB =2BC ,现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AC 于点D ,再以点A 为圆心,AD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AB 于点E .求证:AE AB =5-1 2 (这个比值 5-1 2 叫做黄金比). 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腰的比等于黄金 比,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就叫做黄金三角形.请你以图②中的线段AB 为腰,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黄金三角形ABC . (注: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并对作图中涉及的点用字母进行标注.)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案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图文转换专题——漫画类解读教学设计 黑山四高中付麟博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漫画新题型的考查形式 2、掌握漫画的一系列艺术手法 3、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解读漫画、理解寓意及准确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自学探究: 1、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2、漫画的构成: 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对象、细节、背景);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3、漫画的艺术手法 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4、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转换成文字表述的一种考题. 二、整体感知,如何解读漫画

第一步:读画面,明白画中有什么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处 第二步:联现实展想像,揣摩画外之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要联系生活实际。 3、题型分类: (1)画面描述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谈启示 (5)拟公益广告 三、精讲点拨: (一)、画面描述题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观察构图,主体为主。 辨清画面的人物与背景,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语言。特别是夸张之处。 2、细节不漏,客观描述。 兼顾画面的标题、注释及其他语言文字。 画面上有什么说什么,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顺序,条理清楚。 漫画说明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两边到中间),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图文转换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教材分析 图文转换题,就是把图片、徽标等所蕴含的内容转换成文字。表面来看只是单纯的“看图说话”,实际上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综合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紧扣时代脉搏。 3.中招考点 纵观河南历届中招语文试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概括图表内容或图表反映的信息,如:2009河南第5(1)题;介绍画面内容,表述含义,谈谈对图画的构思等的理解,或谈谈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或感悟,如:2008河南第6题、2011河南第7(2)题、2012河南第7题、2013河南第6(2)题、2014河南第6(2)、2015河南第6题。 4.学情分析 此类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对学生来说不易把握,是中考复习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幻灯片上的内容,学生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回答问题,学生能总结出漫画题的答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能说出漫画的有关知识。 2、针对目标二,设计四个活动,学生通过分析四种题型,能总结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

明确: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

明确:望而却(止)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2分。如果不是成语或俗语,只要符合主题,即可得1分。) 题型四:拟写公益广告 解题方法: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9.1三角形的边三大几何作图问题素材(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素材: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三大几何作图问题是:倍立方、化圆为方和三等分任意角.由于限制了只能使用直尺和圆规,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并富有理论魁力,刺激了许多学者投身研究.早期对化圆为方作出贡献的有安纳萨戈拉斯(Anaxagoras,约500B.C.~428B.C.),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hios,前5世纪下半叶)、安蒂丰(Antiphon,约480B.C.~411B.C.)和希比亚斯(Hippias of Elis,400B.C.左右)等人;从事倍立方问题研究的学者也很多,欧托基奥斯(Eutocius,约480~?)曾记载了柏拉图、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约276B.C.~195B.C.)、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约262B.C.~190B.C.)和帕波斯(Pappus,约300~350)等人共12种作图方法:尼科米迪斯(Nicomedes,约250B.C.左右)、帕波斯等人则给出了三等分角的方法.当然所有这些研究都无法严格遵守尺规作图的限制,但它们却引出了大量的新发现(如圆锥曲线、许多三、四次曲线和某些超越曲线等),对整个希腊几何产生巨大影响.三大作图问题自智人学派提出之时起,历经二千余年,最终被证明不可能只用直尺、圆规求解(1837年旺策尔「P.L.Wantze1」首先证明了倍立方和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只用尺规作图;1882年林德曼[C.L.F.Lindemann]证明了π的超越性,从而确立了尺规化圆为方的不可能).关于三大几何作图问题的起源和古代探讨,在智人学派之后一些希腊学者的著述中留有记载,这些分散片断的记载,成为了解早期希腊数学的珍贵资料.以下选录部分内容,各节作者与出处将随文注明. 倍立方 A.赛翁论倍立方问题的可能起源于埃拉托塞尼在其题为《柏拉图》的著作中写道:当先知得到神的谕示向提洛岛的人们宣布,为了止息瘟疫,他们必须建造一个祭坛,体积是现有那个祭坛的两倍时,工匠们试图弄清怎样才能造成一个立体,使其体积为另一个立体的两倍,为此他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于是他们就这个问题去请教柏拉图.柏拉图告诉他们,先知发布这个谕示,并不是因为他想得到一个体积加倍的祭坛,而是因为他希望通过派给他们这项工作,来责罚希腊人对于数学的忽视和对几何学的轻视. B.普罗克洛斯论希波克拉底对这一问题的简化.“简化”是将一个问题或定理转化成另一个已知的或已构造出的问题或定理,使得原命题清晰明了.例如,为解决倍立方问题,几何学家们转而探究另一问题,即依赖于找到两个比例中项.从那以后,他们致力于如何找到两条已知线段间连比例中的两个中项的探索.据说最先有效地简化这些困难作图的是希俄斯

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 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 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初中平面几何之几何作图习题(含答案)

几何作图(导学案) 知识过关 1. 说出日常生活现象中应用的数学原理: (1)如图1,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作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2)如图2,PC ∥AB ,QC ∥AB ,则点P ,C ,Q 在一条直线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估计下列角的度数,然后用量角器度量并填在横线上:(结果精确到1°) ∠BOC =____,∠DOE =____,∠ MON =_____,∠POQ =____. 1. 常见几何语言书写: ①连接AB ; ②延长线段AB 到点C ,使BC =AB ; ③延长线段AB 交线段CD 的延长线于点E ; ④过点A 作AB ∥CD ; ⑤过点A 作AB ⊥CD 于点E . 2. 几何作图: ①理解题意,找准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位置不确定时,需考虑_______________. ? 精讲精练 1. 如图,已知四点A ,B ,C ,D ,按要求作图: (1)连接AB ,CD ; (2)延长C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G ; (3)过点B 作直线BM ⊥CD ,垂足为点M . Q C P A B Q O O O P N M E D C B

2. 如图,点M ,P 分别在直线AB 上和直线AB 外,以下是在此图基础上作图的过程及作法,请根据作 图的过程叙述作法. A C B D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教案 福州高级中学范云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 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 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 (讨论,小结) 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 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这是 一幅交通宣传画) 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 反差如此之大 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 (2)极具讽刺意味 “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 (出示板书) 漫画的特点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 以讽刺现实为主) 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 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 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 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 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 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

七年级数学上册 综合训练 几何作图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几何作图(习题) 例题示范 例 1: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A,截取AB=20cm,再截取BC=50cm,则AB 的中点D 与AC 的中点E 之间的距离为 ,并作图说明. 思路分析 首先,理解题意,找关键词,其中l 为直线,AB ,BC 为l 上的两条线段. 其次,设计作图方案,作图. 作直线l,任取一点作为A,取适当长作为AB; 此时点B 位置固定,但点C 可在点B 左侧或右侧,位置不定,故分两种情况. ①点C 在点B 左侧,如图, 50 C A B 20 接着取AB 的中点D,AC 的中点E. 50 设计算法: 20 DE AD AE 1 AB 1 AC 2 2 1 BC 2 25 ②点C 在点B 右侧,如图, 20 50 A B C 接着取AB 的中点D,AC 的中点E. 20 50 A D B C

C A E F B 设计算法: DE AE AD 1 AC 1 AB 2 2 1 BC 2 25 综上,DE 的长度为 25cm . 巩固练习 1. 如图 1,点 C ,D 是直线 AB 外两点,按下列要求作图: (1) ; (2) . 得到的图形如图 2,请在横线填上作法. D D C A B 图1 图2 2. 如图,已知线段 AB ,按要求作图:①分别以点 A 和点 B 为圆心、以 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C 和点 D ;②作直线 CD ,交线段 AB 于点 E ;③请通过测量猜想线段 AB 和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线段 AE 与线段 BE 的数量关系. A B

3.作 图 : 已 知 线 段 a , b ( a b ) , 作 一 条 线 段 , 使 它 等 于 a (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 a b 4.已知线段AB=15cm,点C 在直线AB 上,且BC=2AB,则线段AC 的长 为,并作图说明. 5.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若AC=4cm,BC=6cm,E,F 分别为线段AC,BC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并作图说明. 6.已知线段AB=24,点C 在直线AB 上,BC=3AC,M,N 分别为线段AB, AC 的中点,则MN 的长为,并作图说明.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及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30) 1.图纸的会签栏一般在( B) A.图纸右上角及图框线内 B.图纸左上角及图框线外 C.图纸右上角及图框线外 D.图纸左上角及图框线内 @!.一物体图上长度标注为2000,其比例为1﹕5,则其实际大小为( B)A.400 B.2000 C.10000 D.200 3.下列仪器或工具中,不能用来画直线的是( D ) A.三角板 B.丁字尺 C.比例尺 D.曲线板 4. 在土木工程制图中,除了遵守建筑工程制图标准和某些行业标准外,还必须遵守的国家标准为:( A ) A.总图制图标准 B.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C.技术制图标准 D.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5. 由国家职能部门制定、颁布的制图标准,是国家级的标准,简称国标。国标的代号为:( B ) A. ISO B. GB C. Standard D. ANSI 6. 图纸上的各种文字如汉字、字母、数字等,必须按规定字号书写,字体的号数为:( A ) A. 字体的高度 B. 字体的宽度 C. 标准中的编号 D. 序号 7. 绘制工程图应使用制图标准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其中A2幅面的尺寸为:( C) A. 594 841(A1) B. 210 297(A4) C. 420 594(A2) D. 297 420(A3) 1189*841(A0) 8. 绘制工程图应使用制图标准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其中A4幅面的尺寸为:(B ) A. 594 841 B. 210 297 C. 420 594 D. 297 420 9. 绘图比例是:( A ) A. 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 实物与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C. 比例尺上的比例刻度 D. 图形上尺寸数字的换算系数 10. 如果物体的长度为1000mm,绘图比例是1:20,则在绘图时其长度应取:( C ) A. 100 B. 1000 C. 50 D. 20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1、画文转换题的命题角度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2、解题思路 ⑴、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⑵应答技巧 ①、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②、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

2017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

图文转换之漫画专项练 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 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0字左右。

砍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 (2)寓意: 【参考答案】 (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不超过100字。

一道有趣的几何作图题

一道有趣的几何作图题 初一(6)班杨德远 本周末的数学作业之一,是和家长一起共同批改并估分。爸爸对我的成绩并不满意,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太责备我,相反,倒是表扬我第23题做得很好。于是,我把思路详细地整理了一下,确实觉得这道题很有意思。 这道题是一道画图题,要求在数轴上画出点A,用来表示面积为8的正方形的边长a。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其边长就2√2。这是一个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准确标出呢?当然不能用刻度尺去量,不仅不符合尺规作图的规则,也不准确。2√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法准确定位。那怎么办呢? 我又仔细地读题,忽然想到,如果能画出这个面积为8的正方形,再用圆规就可将边长移到数轴上。而正方形的面积除了可用边长的平方来表示,还可以写作对角线平方的一半。按照正方形边长相等且四个内角均为直角的特点,以及勾股定理,(用S、a、b分别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对角线)可得: S=a 或者S= b 这样一来,问题取得了突破。因为按此公式,b=4。这是一个整数,可以在数轴上准确标出,下一步就是作图了。 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于各自中点的特点,我先在数轴上以0为中点,左右各延伸2,确定了第一条对角线,然后依据前述特点做出了第二条对角线,这样就确定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连接起来,正方形就画出来了。最后以0为起点,用圆规将边长移到数轴上,A点就标出了。

晚上,爸爸又提起了这题。我就把上述的思考过程说了一遍,爸爸很满意地连连点头。并且告诉我,这其实是一道几何题,看似简单,却需要突破传统思路,如果只想着正方形面积和边长有关,却忘了和对角线的关系,就会束手无策。推而广之,做任何题目都离不开灵活的思路和仔细审题这两条。 我一边听,一边想到,要是每一题都做到了这两条,我应该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十二月的月考,我一定要做好这两条,打个翻身仗!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作图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作图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作图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4分) 1.根据下列要求作图:①作线段AB;②作射线AD;③作直线AC; 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几何作图 2.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引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 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的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记作:垂线段最短。所以选C 易错点:不清楚垂线段最短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区别是什么。误选B 试题难度:一颗星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3.如图,为了解决A、B、C、D四个小区的缺水问题,市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水厂P,使之到A、B、C、D四个小区的距离内之和最短,则P的位置应建在 () A.线段AC的中点 B.线段BD的中点 C.线段AC与线段BD的交点 D.直线AB与直线CD的中点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5cm,再截取AC=8cm,则线段BC的长为() A.7cm B.23cm C.7 cm或23cm D.7 cm或15cm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

5.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M、N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且AB=10,BC=6,则MN的长为() A.2 B.8 C.1或8 D.2或8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 6.从O点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70°,∠AOC为20°,则∠BOC 的度数为() A.90° B.50° C.50°或45° D.90°或50°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 7.已知∠AOB=80°,∠BOC=30°,OM平分∠AOB,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 A.25°或55° B.55° C.25° D.50°或55°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学案

漫画类图文转换教学案 一导入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命题角度 漫画一般主要有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描述画面②概括寓意③拟加标题④综合考查,如拟写标语等。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广告语 三解题思路 第一步:知要素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漫画中有哪些人、景、物等。)(客观画面特点,画了什么。) 第二步:想象补充画面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合理想象补充画面信息,对画面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联系现实探究寓意。类比联想,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画面寓意。(主观) 四应答技巧 1、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2005年高考天津卷) 解题指导----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 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如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可描述为: 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2、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例二、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2005年高考湖北卷)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题和拟加标题。这幅漫画的表象内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画面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此题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3、拟加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根据讽喻的主体,可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下难成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