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导读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就《资本论》的一些问题做个简短的交流。那么在开讲之前,我们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首先我们一直说资本论是供应阶级的圣经,那是为什么?第二,在世纪之交的时候,英国的广播公司曾经在网上做过一个,关于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那么马克思以高票当选千年思想家,这又是为什么呢?第三,就是我们发现在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之后,原本已经被束之高阁的《资本论》,在欧洲又重新畅销起来,甚至出现了脱销的情况,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等等之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希望通过今天就《资本论》这些内容,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能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简短的认识。

我们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资本论》的陈述过程,第二部分是《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与主要内容,在这一部分当中,实际上我们把《资本论》分成了一二三卷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是讲一讲《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也就是把《资本论》与中国当前经济改革当中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结合起来,看看如何从《资本论》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者是启示。

那么首先我们来讲一讲资本论的陈述过程,我们知道马克思生于1881年的5月5号,有一个笑话谐音,那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我们知道工业革命是1765年,以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在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关于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就开始研究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致富,在此之后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及思想在逐步的向欧洲大陆蔓延,那么就会影响到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我们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前一段时间有一本书非常的热销,就是托克维尔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是王岐山总理推荐阅读的这么一个书目,讲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关系。

而1789年法国大革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说在马克思这个出身前后,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不断在英国,在欧洲大陆蔓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或者相伴随是无产阶级逐渐作为一个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最典型的代表,就是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三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就是这个德国的(04:25)英国的宪章运动,以及法国的里昂工人运动,那么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当中所说,那时候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

欧洲大陆徘徊。

有了这两个背景,一个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蔓延,一个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相伴随的无产阶级的壮大,这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一个历史背景。

那么对于马克思而言,马克思又显得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比一般人成熟,马克思在1835年,那个时候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克思写了一篇论文,叫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乐趣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但是永恒发展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通过这段话我们发现,马克思在他17岁的时候就已经为将来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了一个判断,有了一个期盼。

第四个写作背景,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研究转向,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当中,他自己说,他说我大学的时候实际上学的法律专业,但是我对法律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马克思把主要的精力投在了哲学和历史学上,但是由于在1842到1843年,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的编辑,在担任编辑期间,马克思遇到了说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或者发表问题的难事,马克思说1842到1843年期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审议会关于陵墓盗窃和地产细分的讨论,最后关于自由主义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原因。

这段话什么意思?什么是物质利益,我们以陵墓盗窃,实际上陵墓盗窃说的是,在当时农民或者是穷人,他有在公共陵地捡拾枯枝来取火的习惯,而这个习惯随着自由产权的扩张,也就是说一些富有的人,一些地主把那些公共地变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那么在这个时候,农民按照习俗来捡拾枯枝取暖的行为,就被认为侵犯了财产所有者的一个权利,本来是公共地,但是由于这个富有的人,地主对公共地的剥夺,就类似于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得这个公共地变成了私有财产,那么农民再捡拾枯枝就变成了侵犯私有财产的不当行为。

马克思说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他所学的法律专业,他所感兴趣的哲学和历史是帮不上忙的,因此就必须去研究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关系,所涉及的那个背后所代表的权利或者利益的分配,因此马克思说这需要去研究经济问题,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陵墓盗窃、地

产细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等。

因此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就开始系统搜集资料,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那么这一研究实际上最终带来了《资本论》的个出版,从1843年开始转向经济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前,实际上写了大量的笔记和手稿,比如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到58年的经济学手稿,1861年到1863年写的经济学手稿等等,直到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才正式出版,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由于忙于无产阶级运动,忙和他的对手进行论战,在马克思生前《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都没有能够正式出版,但是马克思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手稿,于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恩格斯立刻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了非常高度的评价和回应,恩格斯在1868年3月21日在民主报的第十二期为《资本论》第一卷了一个书评。

恩格斯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资本论》的第一卷,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也就是我们下面会介绍,在《资本论》第一卷当中,马克思深刻揭露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出版,实际上在1885年和1894年,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编辑,分别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这个时候马克思已经逝世,马克思是在1883年去世的,如果我们再加上,在1903年到1910年期间,有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个剩余价值理论,称为《资本论》的第四卷。

整个马克思的关于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实际上就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三卷和剩余价值理论这几本书当中。

第二我们简单谈一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们刚才提到马克思是由于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才转向了经济问题的研究,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物质利益与经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换句话来讲,这个经济问题的研究到底涉及哪些内容呢?另外作为以马克思建设经济问题的成果的资本论,他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段的序言当中,实际上已经给我们提出答案,我要在本书研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种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在《资本论》的研究当中,马克思主要以英国作为例证,最

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

那么在这段话当中,实际上我们要注意几个方面内容,第一个就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马克思会选择主要用经过作为例证,用英国作为例证得出的经济运行规律,是不是对德国对法国仍然有效?第三个就是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马克思到底得出了哪些规律?那么这些规律对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我们知道1776年,亚当斯密我们称之为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出版了一个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讲的是一个国家如何进行财富的生产,那么斯密思想的继承者大卫李嘉图,也是一位英国的经济学家,写了一本叫做《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那么李嘉图在这本书当中研究生产出来的财富怎样进行分配,那么无论是财富的生产,还是财富的分配,那么我们称之为古典经济学的那个群体,主要研究是财富,也就是物,而马克思我们刚才提到那段话说的,他研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意味着马克思研究是什么呢?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恩格斯有一个评价或者有一个说法,政治经济学研究从来就不是物,那么它研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实际上历史上第一次由物的研究转向对人和阶级的研究,转向了在生产过程背后所体现的,所蕴藏的那个关系,因此列宁说,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深刻之处,在于凡是资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地方,马克思始终给我们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物到人,实际上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研究对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以英国为例证。因为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他理解为自然史的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我们刚才提到,说在1765年以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那是在英国,随着这个技术思想向欧洲大陆的传播,那么欧洲大陆上的生产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包括资产阶级本身也开始逐渐生长,逐渐开始蔓延,所以才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那么在马克思以英国为例,因为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他认为,这种历史的发展,或者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所体现出来的经济规律,对于工业较不发达国家而言,同样是有道理的,同样是有适用性,因为只是后者未来发展的那个景象而已。

一句话怎么去理解?马克思认为经济规律具有某种意义上的那

个普遍性,或者是普世性,从英国得出的规律可以用到法国和德国,从马克思当时所揭露出来的经济规律,同样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经济规律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普世的是一样的。

第三个大的问题,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资本论》的研究方法,那么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实际上马克思在1865年7月31号致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说无论我的著作有什么样的缺点,它们具有一个长处,他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那么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方法是什么呢?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两条道路,那么这两条道路说的是什么问题呢?第一条道路涉及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因为马克思发现,他所面对那个世界,他所分析那个东西,实际上都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商品,笔记本电脑、水杯、面包是形形色色的商品,多种多样,而这些多种多样的商品的价格又在发生不断的变化,那么生产这些商品企业、厂商,他所获得的利润,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是时常起伏的,并且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有资本家、有雇佣者,有年轻人有老年人,有劳动者有失业者等等。

那么马克思说现实世界给我们的是表象的具体,而这个具体对我们的分析工作而言,我们是不能从这里开始的,它只能是我们分析的材料,那么从这个具体出发,我们应该干什么呢?抽象出一些概念和范畴,作为我们开始研究经济的起点,那么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抽象出来的概念和范畴,包括了价值、剩余价值、货币、资本、利润、工资等等,而这第一条道路,马克思说这正是十八世纪的经济学家在他们分析的过程当中走过的道路。

据考证,马克思实际上在那个时候读了大量的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那么他发现很多经济学家,他在研究问题的过程当中,都是从具体开始的,最后我们得出一些概念和范围,这是第一条道路,是研究方法,所以马克思说,从基于表象中的具体,我们会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最简单的规定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说理论体系,这就是第二条道路,就是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时候,所运用的方法,也就是叫做叙述方法,而这个叙述方法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也就是说我们会从概念和范畴出发,从价值剩余价值、货币、资本利润、工资等等出发,逐渐构建起一个理论框架出来,那么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我们会介绍他从商品出售,从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和两重性出售,揭示出了剩余价值这么一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动

力,而这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的第三卷转化成利润、利息、地租,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商品价值,那么这个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补偿那个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组成的,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有这么一个剩余价值概念,这个剩余价值还是抽象的。

那么随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二三卷叙述过程的开展,这个抽象的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第三卷,又呈现出了这个社会表面上的一些具体形象,包括了什么呢?包括了比如说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等等。

因此第二条道路马克思告诉我们,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写作的时候要从概念和范畴出发,然后构建出一个理论希望框架,理论体系,打一个简单的比方,这个是我们都知道,是天安门,马克思第一条告诉我们,要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天安门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天安门实际上由红砖和琉璃瓦组成的,从这个具体当中我们会抽象出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元素和范畴,当然元素和范畴本身,并不构成经济理论,就像琉璃瓦和红砖本身并不构成天安门一样,需要我们的工程师,需要我们的劳动者根据图纸,根据设计方案一步步堆砌起这个天安门出来,这个过程和理论工作者从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出发,去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一样,基本最简单的元素出发,逐渐上升到一个我们称之为概念中,思维中的具体。

因此马克思说,我们如果去分析经济形势的话,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当中告诉我们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这一部分,实际上讲《资本论》的陈述过程,是向我们介绍了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出现了发生的一些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但是资产阶级它的生产方式在蔓延,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马克思为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他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而经济学的研究在当时马克思又以生产力最为发达的英国为例,研究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而这个规律,马克思说我要进行研究要有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两条道路的方法,就是在研究的时候从具体出发到抽象概念,在写作的时候从抽象概念出发,在思维当中再现那个具体的过程,也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是我们讲的第一部分。

那么接下来我们重点去介绍一下《资本论》三卷它的理论框架和它的主要内容。那么在介绍这三卷的时候,我们希望大家能记住三个图示,每一卷对应一个图示,实际上把这一卷的内容做了一个简单的

归纳和概括。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资本论》三卷的结构,我们说马克思要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是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那么马克思是如何研究这一主题的,这一主题就是资本主义的那个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与我们之前的那个概念当中传统的自然经济规律,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自然经济实际上叫做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我劳动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我自己种地,那么种出来的那个粮食,我自己消费,生产就是消费,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老子有一句话非常概括生动来描述了这个自然经济规律,他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每一个个体就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而资本主义经济或者是市场经济,我们知道它是以私有制和分工为前提的,那么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下面,每一个生产者他只专注于生产某一个产品,或者某一个产品的局部,比如说流水线上的纺织工人,他可能只生产服装的一个袖子,一个口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他只生产某一产品,或者某一个产品的局部,他要消费多种多样的产品,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茶他都要消费,但是他所消费这些东西,又不是自己生产的,那么怎么办呢?那么意味着我生产出来的衣服以后,我要和生产那个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个生产者进行交换,然后我才能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和商品。

因此市场经济必然从生产到分配到交换,再到消费这四个部分组成的,对于这么一个复杂的经济状况,马克思我该怎么去研究呢?马克思我分三步走,第一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要揭示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第二马克思说,我要研究交换和消费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我要去交换,交换以后才能获得各种各样的产品,所以马克思要研究交换和消费过程。

第三步马克思说,我要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结合起来去考察,看一看我在前两个分析当中,还有什么忽略的地方?因此实际上生产交换和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际上组成了《资本论》三卷主要的结构,因此《资本论》三卷从资本这个角度来看,分别对应于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的总过程,恩格斯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当中,对马克思的贡献有过一个表述,他说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第一个发现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这个基本规律就是唯物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第二个发现就是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它特殊的经济运行规律,这个特

殊的经济运行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因此从剩余价值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马克思的三卷分别对应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以及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这就是《资本论》三卷它的一个大体的结构。

袁辉: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三卷顺序来分别介绍《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资本论》第一卷实际上总共七篇二十五章,马克思给的标题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他的中心就像我们刚才提到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的第一卷,也是唯一一卷在马克思生前出版的著作,那么这个三卷,《资本论》第一卷七篇二十五章,又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或者主要理论,第一个理论就是商品货币理论,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第二个理论就是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对应于《资本论》的第二到六篇,那么第三个部分就是资本的积累过程理论,或者说资本的积累理论,对应于《资本论》的第七篇。

首先我们简单来看一看商品货币理论,我们知道过程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是以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为前提的,尽管这个私有制的生产,这个社会分工的形成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英国比如说圈地运动,比如说历史上的奴隶贸易,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使劳动者与自己的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是富有的阶级,是地主阶级通过暴力来掠夺劳动者私有财产的过程,那么于是就产生了对生产资料的一个私人占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出现了社会分工,那么我们说了生产出来的再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前提之前,生产出来的产品你要进行交换,因此马克思他把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称之为商品,马克思说我的研究要从商品开始,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元素,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基本元素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矛盾。

既然商品我们说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说二十码的抹布去叫喊一件上衣,在交换的过程中会产生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产品,抹布和上衣可以进行交换,这两个不同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实际上紧接着就会出现,就是为什么二十码的抹布恰好交换一件上衣,而不是两件三件,量的关系怎么决定的?那么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进一步研究,马克思发现说,商品实际上由两个因素,哪两个因素呢?第一个就是商品使用价值,换句话讲就是商品物的有用性,水杯是用来盛水喝的,笔记本电脑是用来打字的,衣服是用来穿的,面包是用来吃的,这些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形色色的商品就对应于不同的使用价值,而马克思进一步发现,在这些使用价值背后,马克思说无论你的使用价值的

形态是什么,它在生产过程当中,它说马克思发现,它始终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这个是对任何一种商品而言,都是一样的,因此马克思把凝结在商品中的那个体力和脑力,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看成是商品的价值,因此对于一个商品而言,从它的表象而言,它是具有特殊用途的那个商品,而从抽象角度来看,又是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商品,因此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对应于商品的两个因素。

与商品二因素相对应的,就是在生产商品的过程当中,那个劳动又着两重性,什么意思呢?你比如说生产这个服装的过程,我们看到是那个流水线上那个纺织工人,在一步步去生产那个服装,这是具体的使用的设备是特殊的,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具有特定的使用价值,但是马克思说,如果我们抛去那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劳动的那个景象,那么从一个抽象的角度,从思维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实际上耗费了,消耗了那个纺织工人的体力和脑力,马克思把那个消耗的那个体力和脑力的那个劳动,称之为抽象劳动。因此和商品的那个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相对应,劳动又有了两重表现,这是同一过程的两重表现,或者是不同的方面。一个是生产具体是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另外一个是商品价值的那个无差别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那是抽象劳动。

有了这么一个分析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我们刚才提到那两个问题,就可以在理论上得到说明,首先第一个就是为什么抹布和上衣可以交换,因为从质的方面来看,是因为无论你生产的是抹布还是上衣,在这个生产过程当中,都耗费了人的脑力和体力,也就是抽象劳动都形成了价值,这个价值是抹布和上衣交换的基础,就是不同商品交换的基础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那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二十码的抹布恰好交换一件上衣呢?从量的角度来看,也是很简单,就是那个抹布和上衣,它们所形成的或者凝结的那个价值的量,要相等,而马克思说那个价值的量,是怎么衡量的呢?马克思说有一个天然的尺度,那个尺度就是劳动时间,劳动一小时和劳动俩小时很显然消耗的体力和脑力的数量是不一样的,需要注意是这里我们提的劳动时间,实际上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是一个社会在平均的劳动强度,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面,生产某一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如果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出现鼓励那个不劳动的情形。

比如说一个生产力比较低,我劳动者又比较偷懒情况下面,我生产一个商品需要两个小时,而同样一个比较勤快,效率比较高的劳动

者生产这个产品,他只要一小时,那么如果我们简单理解说,这个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个技术含量比较低,效率比较低,而又比较懒惰的劳动者,两个小时的劳动量要大于那个比较勤劳的劳动者,一小时的劳动量呢?马克思说这是不对的,我们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平均的一个必要劳动时间。那么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通过对价值的分析,通过对价值衡量标准,劳动时间,特别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析,我们实际上就解决了二十码抹布交换一件上衣的问题。

马克思说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马克思说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不断扩大,最终产生货币,而那个交换的发展到货币的产生,马克思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把它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简单的偶然的那个交换接待,二十码抹布交换一件上衣,这个时候抹布的生产者恰好多出来了抹布,上衣的生产者恰好多出来的上衣,二者恰好碰到一块,抹布的生产者恰好需要上衣,而上衣的生产者又恰好需要抹布,所以两个人进行交换,这是简单偶然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这种交换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叫做扩大的价值形式,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二十码抹布不再只和一件上衣相交换,可以与上衣、茶叶、咖啡、小麦等等其他很多种商品相交换。

第三个过程,马克思称之为叫做一般价值形式,也就是说在扩张价值形式等式两边出现了逆转,这个逆转实际上意味着,这个时候上衣、茶叶、消费等等都希望和抹布交换,这个时候抹布特殊使用价值的那个属性,逐渐在消失,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商品与同一种商品相交换,意味着在这个交换背后基础逐渐开始凸显出来的,那个基础就是刚才提到说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直到这个抹布被固定由贵金属充当的时候,马克思说这个时候就形成了货币,所以马克思有一句话叫做经营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经营,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经营的物理属性,它的体积比较小,它易于分割,它的价值比较大,也就是生产那个经营所耗费的劳动比较多,因此体积很小,重量很小那个经营,就包含了更多的那个社会必要劳动,因此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时候比较方便,因此经营天然是货币,而货币天然不是经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货币的产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交换的扩大,所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有了货币实际上我们就有了价格,价格并不是神秘的东西,价格无非是什么?是商品价值的那个货币表现,有了价格我们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价值规律,而这个价值规律说的什么内容?实

际上说的是商品的价值,它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如果我们用红线这个横着的红线来表示商品的价值的话,蓝颜色的部分就表示出随着这个供求关系影响,而不断波动商品的价格,这个价格的波动,必然以商品的价值为基准,而这个价值规律,实际上被很多经济学家看来,那是商品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因此在这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我们国家逐渐从计划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孙冶芳,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是第一条的。

那么讲完了商品价值规律,第二个理论就是叫做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马克思说这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与货币转换为基本为前提的,或者是为过程的,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什么样的不同,那么同样是这么多的钱,什么条件下面它是货币?什么条件下它是资本?那么如果你用这些钱去购买了一辆汽车,完了以后自己进行消费,就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实际上是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的过程,而你那个购买汽车的钱哪来的?用你生产其他的商品来交换它,因此从商品一到货币到商品二,实际上描述是商品的流通过程,这个时候货币起商品流通媒介的作用,这个过程实际上货币仅仅只是货币,那么货币在什么条件下面变成资本呢?马克思说当你用这个货币去购买厂房、设备、原料、燃料和劳动力的时候你去生产出新的商品,然后去出售,从而换得更多的货币获得利润,这个时候你那个刚开始看起来是货币的东西,就转换为了资本,那么紧接着我们有一个问题,那么刚开始的那个货币额在生产过程中,在我销售出商品之后,为什么能够获得更多的货币呢?伴随着资本流通所带来的更多的货币是从哪来的呢?

也就是资本流通的公式,从货币到商品再到更多的货币,是不是有矛盾的?马克思实际上在资本论第一卷,实际上告诉我们,要理解资本流通,实际上就是要理解那个更多的货币的来源,我们需要对资本流通过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马克思说要转化为资本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和在第二个流通的第二个行为,也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从货币到商品,那是用货币去购买商品,从商品到更多的货币,是商品的出售,这两个环节都发生在流通领域,根据我们在商品货币当中讲到那个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以生产商品价值量为基础的,要实行等价交换,尽管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它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从社会

的情况来看,这个上下波动可以相互抵销,因此我们简单可以假设,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售的。

因此在这两个流通领域都是等价交换,怎么会发生价值增值呢?马克思说流通领域是不可能的,因此那么要发生价值的增值,要实现更多的货币,只可能发生在第二个生产阶段上面,而生产阶段它的前提是第一个流通过程所购买那个产品或者商品,因此马克思说这种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就是G到W所购买的那个商品上,就是我们刚才说那个厂房设备、原料、燃料和劳动力上面,而这种价值的变化,马克思说由于是流通过程,不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支付的,因此要理解这个增值过程,只能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也就是说从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耗或者是消费中产生。

换句话来讲,就是在第一阶段购买的商品当中,我们要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或者是消耗本身,就有创造价值的功能,有没有这么一种商品,马克思说我们的货币所有者,我们资本家非常幸运,他的流通领域的确找到了或者发现了这样的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什么样的商品使用就是创造价值呢?根据我们在商品货币理论当中介绍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是由劳动力,价值本身的定义就是凝结在商品当中的,无差别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因此只有劳动力它能够成为商品价值的源泉,因此马克思说,货币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者劳动力。

对于劳动力而言,无疑成为了理解叫做货币增值或者资本流通的关键,劳动力作为商品,实际上和其他的这个商品一样,具有两重属性,第一个是价值,第二个是使用价值。那么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呢?那么根据价值的定义,也就是凝结在商品劳动力商品中的那个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而这个马克思说可以转化为,或者说可以等价为主要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因此可以归结为什么呢?生产是劳动者占有所必需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或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说因为你要再生产劳动力,你要吃喝你要休息,你要进行培训,而这些东西都可以看作是劳动与价值的一个等价物,因此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或者是价值,而这个价值马克思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察,第一个就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也就是你的面包,你的牛奶等等,第二个马克思说你还得包括再生产劳动者那个阶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什么意思?就是劳动者要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为资本家源源不断去生产劳动力商品,因此你要把培训

子女的费用包括在劳动力商品价值当中去。

第三个是什么?劳动者从事具体劳动,我要进行培训,要获得知识,要获得技能,这个时候马克思说,你也把得获得知识技能那个费用,算在劳动力商品价值当中去,当然了马克思说,这么一个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广度,它的范围包括哪几个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它是有差别的?比如说在当前的美国,汽车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必需品,而对中国人而言,那可能汽车大部分来讲,还是一个奢侈品,也就是说劳动力商品范围所包含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是有区别的,但是从抽象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可以归结为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一个价值。

第二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我们说劳动力在使用过程当中,你使用劳动力无非让他劳动,无非让他去耗费体力和劳力,因此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它的特点是创造价值,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那个劳动所耗费的体力和脑力,或者劳动时间要大于资本家付给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有了一个余额,或者一个差额,而这个差额实际上就构成了资本家赚钱的秘密,增值的秘密,或者说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什么?是因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资本家给予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个差额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从而形成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而对这个剥削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实际上为我们分析了这个,资本家追逐这么差额的方法,比如说延长劳动时间,比如说加强劳动的强度等等,这个可能会引起差额的扩大,从而资本家能够赚到更多的资本或者是货币或者是钱,实际上从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或者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特征的,这是因为劳动力这个商品在生产过程当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自身好耗费那个价值,它是可变的,因此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可变资本。与劳动力称为商品或者和变资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是不变资本,也就是在劳动过程当中仅仅是转移自己的价值,而不发生任何价值变化的那一部分,马克思把它称为厂房、设备、原料、燃料等等,它只是在生产过程当中发生物质形态的变化,其本身的价值不发生任何变化,工资,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无非就是资本家付给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工资的本质实际上仅仅是劳动者创造的那个价值的一部分,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那么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具体的劳动过程,用我们之前举过的例子,就是纺织工人在流水线生产服装的具体劳动过程,实际上劳动者在消费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是劳动力使用的过程,

是使用价值的运用过程,实质是什么?是体力和脑力的消费,是抽象劳动,这个抽象劳动实际上必然耗费的体力和脑力,要大于资本家阶级给我的补偿,因此必然就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多出来的那个价值或者价值的增值,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剩余价值,有了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实际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商品生产出来以后,有一部分是厂房、设备、燃料转移进去,是不变资本转移进去的,有一部分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可变资本的那个价值,我们用V来表示。另外一部分就是增值的那个额,马克思称之为神权政治用M来表示,因此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C+V+M,就是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有了这个剩余价值实际上我们就有了一个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叫做生产的绝对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者通俗一点讲,就是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绝对规律。

第三个小问题,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资本的理论,我们刚才说了如果资本家在生产过程的末尾获得了剩余价值,如果资本家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我购买房屋,购买面包购买牛奶,购买汽车等等,全部用于个人的消费,生产就会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马克思把它称之为简单再生产,而如果这个资本家把它获得的利润一部分,用于扩大下一个阶段的生产,就是把剩余价值资本化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扩大再生产,实际上我们发现,由于竞争的作用,由于资本家去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的这么一个动机在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始终是一个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而在扩大再生产这一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伴随着什么呢?伴随着机器的使用,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提高,那么就会出现叫做机器排挤工人的情况。

那么被排挤出来的工人,那么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叫做相对过剩人口这么一个群体,从而进一步会导致无产阶级贫困,这是马克思所称之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那么在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基础之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就会加剧,当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危机就出现了,那么资本主义就灭亡了。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这个所谓的灭亡的分析,或者说是资本主义这个前景的判断,是基于马克思对生产过程分析基础之上,是基于马克思对资本积累这么一个过程的考察,是由于资本主义在扩大再生产过程当中,这个扩大再生产由剩余价值规律,由资本之间的竞争决定的,再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出现机器运用和机器排挤工人的情况,被排挤出来的工人就形成了相对过剩的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如果长期得不到雇佣,就会形成绝对的贫困,贫困群体,无

产阶级会贫困,一方面是无产阶级贫困,一方面是资本家利润的积累,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二元分化矛盾的加剧,当这个矛盾不能够得到调和的时候,就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危机最终会引起资本主义的灭亡,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前景分析它的一个判断的基础。

因此资本论的第一卷,实际上就可以得到以下这么一个图式,马克思从商品分析希望出发的,揭示了商品的叫做二因素,与这二因素相对应的劳动二重性。

袁辉:商品生产出来以后进行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会得到货币,那么货币的秘密实际上很简单,无非在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个一般的等价物,而这个一般的等价物以经营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货币,在这一过程当中有一个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规律,我们称之为价值规律,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过程当中,实际上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只不过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货币由于找到了劳动力商品这个特殊的商品,这个商品的价值可以转换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创造价值本身,那么货币就转化为了资本,那么资本实际上在流通的过程当中,由于资本家付给工人的那个被我们称之为工资的部分,实际上仅仅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仅仅是可变资本部分,因此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商品继续卖出去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是由劳动力商品使用,和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之间有一个差额所形成的,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剩余价值。

有了剩余价值我们就有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赚钱,也就是不断去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唯一动机。当我们把剩余价值用于积累的时候,那么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这个时候就形成了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马克思说会出现机器的使用,技术的提高,会出现机器排挤工人,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从而引起资本主义的危机,直至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这么一个图式实际上把《资本论》的第一卷,它的三个理论和三个主要框架所展示出来。

下面开始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的内容,《资本论》第二卷总共三篇二十一章,它的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它的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我们可以把这二十一章分为两大理论来考察,第一个就是它的第一篇到第二篇讲的是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第三篇讲的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就是我们把单个资本结合起来考察的时候,把各种各样的单个资本加总起来来理解的时候,就是社会总资本如何再生

产和流通,首先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那么实际上马克思这个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回答了这么一个如何创办企业的问题,就像我们在《资本论》第一卷和大家介绍的,资本家进行生产总是从一定量的货币出发,去购买什么?厂房、设备、原料、燃料还有最重要的劳动力,完了以后进入到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商品以后,将它进行出售,以换得更多的货币。

在这过程当中,马克思分别把货币厂房、设备原料、燃料、劳动力,以及新的商品称之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之所以在这几个元素当中,又加上资本两个字,是因为这几个元素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的这么一种关系,它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因此分别就可以称之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资本主义的生产从货币资本过渡到生产资本再过渡到商品资本,最后是商品的出售,马克思说那是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完成不了,商品如果出售不了,摔坏不是商品,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因为他不能获得利润,甚至他不能力收回自己的成本,再生产过程就中断了,这是对创办一家企业这么一个过程的描述。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你既然创办了一个企业,我们要使这个企业能够不断的生产存在下去,换句话说这个企业要达到永续经营的话,它要满足哪个条件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货币资本去购买生产资本,生产资本去生产出新的商品,然后进行销售,这几个过程,实际上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空间上要并存,也就是说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点去观察一个具体企业的时候,这三个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必须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资本家必须考虑把它的总的资本在这三种形式上进行合理的分配。

第二个条件时间上是积极的,也就是说这个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最后商品的顺利销售换得更多的货币,就是实现生产资本的补偿和剩余价值,或者是利润,那么这个过程要不断能够连接起来,时间上是积极的,这样一个企业就能够不断运转下去。

第二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把这个形形色色的单个资本统一起来考察时候,它的考察它的连接的时候,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这个棉花生产的企业,他生产出来棉花卖给织布企业,织布企业织出来的布要卖给服装企业,生产出最终的衣服被消费者所购买所消费,当我们考察这些不同的资本之间的连接它的关系的时候,就涉及到叫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那么在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之前,马克思说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就是我们把社会总产品,如果从它的价值方面

来考察,就是在我们《资本论》第一卷所考虑的,货币转化为资本,那么资本进入大生产过程之后,到生产过程的结尾,对得到一个我们称之为剩余价值的东西,之前几个要素,厂房、设备、原料、燃料,马克思把它称之为不变资本,用字母C来表示,劳动力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可变资本,用字母V来表示,从价值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就是C+V+M。

第二个方面,我们如果不从价值方面考察,如果从物质方面来考察,所有的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个就是生产资料,就是我用于再生产其他商品的那部分,第二是消费者,就是用于最终消费的,因此从物质方面来考察,整个社会的总产品就分成了叫做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马克思把它分别称之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那么有了这两个前提从价值方面来考察,从物质方面来考察,这两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了。那么生产资料生产,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价值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再剩余价值,消费资料生产同样也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在这两个部类内部我们可以发现,生产资料部类或者第一部类,它的那个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从它的物质形态上看,产品形态是什么?是生产资料,比如说机器设备,我们要知道可变资本是什么?是工人阶级的消费,剩余价值简单来说是资本家阶级的消费,因此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从它的那个内在要求或者消费形式上看,那是消费资料,但是它的物质形式是设备,机器设备,因此在第一部类的内部,就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内部,这个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不循环循环或者是流通的,或者是替代的。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资料生产的那个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厂房设备、原料、燃料,是生产资料那个补偿,或者说生产资料的转移,从它内在要求来看,它是生产资料,但是它的产品形式,由于是生产资料生产部类,是第二部类,它的产品形式是消费资料是面包,因此第二部类的那个不变资本,在本部类内部也不能得到补偿和替换,而消费资料那个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它的产品形态是消费资料,它有要求,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消费,因此在其内部是可以循环的。

同样道理,第一部类的那个不变资本,它的物质形式是什么?是生产资料,内在要求也需要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得到补偿和替换,因此在第一部类的内部,就可以循环了,唯一不能够解决的就是第一部类的那个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和第二部类的那个不变资本,那么怎么办呢?需要在两大部类之间进行交换,也就是说我的那个第一部类的

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尽管在形态上是机器设备,要求以消费资料以面包的形式消费掉,恰好那个第二部类的那个不变资本,它的这个产品形式是面包,又需要在机器设备上得到补偿,那么因此就产生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这就是社会总资本它交换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个是生产资料部类内部的一个补偿和替换,第二就是消费资料内部它的补偿和替换,第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如果简单来看,实际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我们说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两大部类在价值和实物性两种形式上的补偿和替换,我们刚才的那个图式,实际上首先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分为C+V+M,从价值形式去考察的,而生产资料生产那个V+M要求在消费资料上消费掉,消费资料生产第二部类不变资本C,又需要在这个生产资料形式上得到补偿,但它又是消费资料形式希望存在,因此两大部类之间要进行交换,也就是说必须在两大部类,在价值和实物两种形式上,能够得到充分的补偿和替换,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实际上我们如果扩大来看,或者扩展来看,这个社会当中有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产业部门,如果我们把两大部类的生产,由把它拓展为不同的产业部门的话,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只不过表明,社会总产品能否顺利实现,社会总资本能否循环与积累,归根到底要求各生产部门,按照社会需要的客观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也就是说每一个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恰好能被其下游产业所消费,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什么呢?或者是供给不足的情况,或者是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按社会需要的比例来进行生产和交换,是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时候,告诉我们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在当前同样是适用的,这就是《资本论》第二卷。

首先讲单个资本的循环和流通,接着我们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这样就从单个资本过渡到对社会总资本的研究上来。那么第二卷的图式可以简单看一看,从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厂房、设备、原料劳动力,去生产新的商品完了以后销售换得更多的货币,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分别对应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就是说货币资本首先转换成生产资本,生产资本转换为商品资本,最后商品资本换得了更多货币,需要指出是什么?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以及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这是流通过程,而这个流通过程就要求社会的那个各产业部门,或者是两大部类按照社会所需要的那个部分进行生产,这个才能保证流通过程,能够顺利实现,不会出现供给不足,或者产能过剩的情况,而这两个流通过程根据我们在资本

论第一卷的叙述,是按照什么呢?等价选择进行交换的,资本主义增值的秘密是在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之前所购买的那个特殊的劳动力商品之上,因此这么简单的循环过程,实际上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那么产业结构的协调两大部类的平衡,实际上要求或者描述就是希望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资本论》的第三卷,《资本论》第三卷总共七篇五十二章,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七篇五十二章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个是产业利润论,是第一到第三篇,第二讲的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分割是第四到第六篇讲的内容,第三部分或者第三个理论就是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所描述的内容。

首先来看产业利润论,我们在资本论第一卷当中跟我们介绍,整个产业的价值加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当我们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除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实际上衡量是什么?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力劳动的程度,或者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因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但是工人阶级生产的,而可变资本那个工资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那部分,这是《资本论》第一卷价值,价值是无差别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或者是凝结,价值的量有劳动时间来表示,这个价值实际上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

而我们在市场当中,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碰到是什么呢?碰到是市场价格,就像我们再介绍资本论写作方法的时候,或者是叙述方法的时候讲到,那是形形色色的不断变化的那个价格,在价值与价格或者市场价格之间,怎样才能构建起联系,在第三卷的开篇马克思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马克思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看作是成本价格,也就是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开始,所预付的那个全部的那个资本,它预付厂房设备、原料燃料不变资本上,预付在劳动力商品可变的资本上,从资本家的角度考虑,是他所付出的全部成本,因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按照资本家的角度来说那是成本,是成本价格,当我们把剩余价值看成是整个预付资本产物的时候,也就是把剩余价值看作是成本价格的产物的时候,这个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了利润率,剩余价值就转化为了利润。需要指出是什么?这个剩余价值或者是剩余价值率,与利润和利润率相比较而言,实际上只是同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得出的这么一个结论,从量上来看,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一样的,就是资本家获得的无偿占有劳动者劳动的那一部分。

但是从资本家的角度来看,那个我获得的那个最终的经多的货

币,那是我付出的那个预付资本带来的,因此那是我的利润,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仔细分析或者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目的的角度考察,那个剩余价值仅仅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由于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部门之间的竞争,存在着资本的流动,我们假设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面,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会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的这么一个状态,也就是说当一个部门出现了产能过剩,当一个部门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时候,就是会发现有资本从这个部门当中流出来,从而流入到那些利润率比较高的部门当中去,这是资本的转移,那么资本竞争和转移的结果,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平均利润率水平,换句话讲什么意思?就是我生产面包和生产厂房设备的,从理论上而言,这个不同,生产不同商品的资本要求获得等量的利润,否则就会出现利润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一个转移,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那个用平均利润率乘以资本家所预付的全部资本,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叫做平均利润。

当我们把平均利润和成本价格加在一块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个企业或者这个资本家生产这个产品的生产价格,那么现在原来我们在资本论第一卷当中讲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会得到,在现实生活当中,实际上是我们的市场价格围绕着什么呢?生产价格在上下波动,换句话说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个转化过程,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我们从抽象的价值概念,逐步了市场价格,我们能够经历,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个东西,而这么一种转化实际上经历了几个步骤,第一个就是在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考察,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实际上是全部预付资本是我的成本,而那个在生产过程末尾通过商品出售换得更多的货币,实际上在资本家的考虑来看的话,是我全部成本带来的,我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因此在这一过程当中,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转换为利润率和利润。

由于存在着不同部门的竞争,由于资本会自由流动,因此那么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地方流向利润率高的地方,一旦流动之后,那么从利润率低的地方流出,就减少了这个部门的供给,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流入到那个利润率高的部门,增加了这个部门的产品供给,从而降低了价格,利润率会随之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水平,用这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乘以全部预付资本,就会得到一个平均利润。

当我们把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加总的,就是这个资本家生产商品的那个生产价格,实际上如果简单考察,就是成本加层的这么一个方式,在出现成本价格之后,那么价格市场价格就会围绕生产价格上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