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后让人深切的案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起两个孩子的争辩,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的特点,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写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气势磅礴的特点,后两句作者联系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要沿着黄河到天上去做棵,想象真是奇特。

4.“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思乡的感情。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是老舍先生《草原》中的一句。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注:答案不唯一)

6.信封的左上方是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的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二、课内阅读

(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仔细读这段话,发现作者初入草原的心情是愉快,可以从“高歌一曲”这个词体会到;细细欣赏草原美景后,他不由深深陶醉了,哪个句子充分表达了他此时的感受?用“”在文中划出来。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

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拟人句。在词典里,“回味”的意思有:○1食物吃过后的余味;○2从回忆里体会。在这个句子中应选(2)。想像一下,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你觉得他们可能在回味草原的那些乐趣?

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草原上的草肥美鲜嫩,真好吃;草软绵绵的,在上面打滚,可舒服了。(注:答案不唯一)

(二)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1)用“”画出段落中表现蒙古民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

(2)仔细阅读这段话,我体会到草原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寂静,后来变得热闹。所以朗读时,一开始声音可以轻柔些,语速慢一些,当读到“忽然……”时,语气就要变化,声音逐渐高昂,语速也要加快些。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像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原句能表现作者一行人的惊喜之情。

(4)这段话告诉我们草原起先是静寂的,后来变得热闹了,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5)“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做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蒙古族人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一个“飞”字让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划出设问句。

(3)从爸爸介绍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具有高大挺秀、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等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勉励

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4)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表面是在赞扬白杨树实际上是赞美边疆建设者。通常我们还用竹子来比喻虚心的人(高风亮节的人),用梅花来比喻不怕困难、坚贞不屈的人,用花生来比喻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5)联系上下文,我读懂了:作者笔下的白杨是实际上就是边疆建设者。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文章结尾处这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子女,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6)用文中的关联词写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1.学习观察、欣赏景物的方法,并能将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 2.能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并体会景物的独特魅力。 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养成发现身边的美的习惯。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介绍的是什么?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学了这些课文后你有哪些体会,与周围同学交流。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3.小结。 (1)《威尼斯的小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既描写了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时的热闹景象,又描写了人乘小艇散去之后水面静寂的情景,动静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独特之美。 (2)《牧场之国》中,描写了荷兰牧场风光的悠闲、宁静,也描写了人们的繁忙。动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牧场风光图。 三、词句段运用。 (一)朗读“词句段运用”中的第1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体会。 1.提示:第一组句子通过写戏院散场后人们拥出来坐小艇离开,以及远处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为我们描绘了戏院散场后小艇开动的热闹场景。 第二组句子通过描写傍晚时环境的变化,以及狗、牛、马等动物的行为,写出了傍晚牧场的宁静。 2.情景展示。 (1)放学后的校园。 放学后,校园里十分安静。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和花朵似乎已进入了梦乡,只有两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静静地守护着校园。(静态美) (2)群鸟飞过的湖面。 清晨,朝阳升起,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啭千鸣。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动态美) (3)火车进站之后。 “呜——”一声长长的汽笛声过后,一列火车徐徐进站了。火车停稳后,背着大包小包的乘客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工夫,下车的乘客和准备上车的乘客就挤满了站台,有急匆匆向出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3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6分) 拘束.(sùshù) 勾勒.(lělè) 迂.回(yūyú)浑.黄(hún hūn) 凹.陷(āoáo)矗.立(chùzhù) 逞.凶(chéng chěng) 即.使(jíjì)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jíchíxuàn rǎn xiūsa shuāi jiāo qīng xīlǐmào 三、用“____”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按顺序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横线上。(5分) w W w .X k b 1.c O m 1.“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________________ 2.草原上行车十分酒脱。________________ 3.群马急弛,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________________ 4.蒙汗情深何忍别,天崖碧草话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位身着戒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侯。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4分) 禁—()()帝—()() 句—()()无—()() 五、近、反义词我来写。(6分) 柔美——近()惊叹——近() 羞涩——近() 回味——近() 清晰——反()狰狞——反() 六、我填词语空,牢记在心中。(6分) 七()八()夜()()日()寝()食银()素() ()头()脸面目()() 栩栩()()不计()() 五彩()()()山()岭美()美()丰富()() 七、根据意思写词语。(3分) 1.形容水势广阔浩大或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2.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3.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八、词语搭配我能行。(6分) ()的阵势()的大军()的旗帜()的表演()的衣裳()的面目 九、我会填空。(10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www.doczj.com/doc/725684461.html, 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诗的内容是: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十、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5分) A.拟人B.比喻C.设问D.反问E.对比 1.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3.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4.建设者们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6分) 拘束(sùshù) 勾勒(lělè) 迂回(yūyú) 浑黄(hún hūn) 凹陷(āoáo) 矗立(chùzhù) 逞凶(chéng chěng) 即使(jíjì)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jí chíxuàn rǎn xiū sè shuāi jiāo qīng xīlǐ mào 三、用“____”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按顺序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横线上。(5分) 1.“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________________ 2.草原上行车十分酒脱。________________ 3.群马急弛·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________________ 4.蒙汗情深何忍别·天崖碧草话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位身着戒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侯。 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4分) 禁—( )( ) 帝—( )( ) 句—( )( ) 无—( )( ) 五、近、反义词我来写。(6分) 柔美——近( ) 惊叹——近( ) 羞涩——近( ) 回味——近( ) 清晰——反( ) 狰狞——反( ) 六、我填词语空·牢记在心中。(6分) 七( )八( ) 夜( )( )日 ( )寝( )食银( )素( )

( )头( )脸面目( )( ) 栩栩( )( ) 不计( )( ) 五彩( )( ) ( )山( )岭 美( )美( ) 丰富( )( ) 七、根据意思写词语。(3分) 1.形容水势广阔浩大或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 ) 2.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也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 3.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 八、词语搭配我能行。(6分) ( )的阵势 ( )的大军 ( )的旗帜 ( )的表演 ( )的衣裳 ( )的面目 九、我会填空。(10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一首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的内容是: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十、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5分) A.拟人B.比喻C.设问D.反问E.对比 1.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 3.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4.建设者们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 5.生活在沙漠中的白杨树·难道没有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吗?( ) 十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画上“√”与“×”。(4分) 1.《草原》是著名作家袁鹰写的·选自《内蒙风光》。( )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那么”表示程度·有“很、非常”的意思。( ) 3.“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的意思是:因为语言不同·歌声就是我们共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得分: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涟漪(yí) 逛街(guàng) B.萌动(méng) 倭瓜(wěi) C.葬身(zàng) 点缀(zhuì) D.秉性(bǐng)公顷(qīng) 二、看拼音,写词语。(6 分) sāng shù() chéng rèn( ) yuán gǔn gǔn() bái zhòu( ) hú dié( ) míng huǎng huǎng() 三、补全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序号)(6 分) 1.( )( )胜数 ①查点,逐个说出。②列举,责备。③数目。 2.( )( )大悟 ①了解,领会。②见面。③感觉。 3.能( )善( ) ①善良,慈善。②熟悉。③擅长,长于。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 分) 阴凉阴暗 1.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 )的地方睡着了。 2.地下室光线( ),空气潮湿。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12 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 傍: 诗句的意思: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钲: 诗句的意思: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 信口: 诗句的意思: 六、在“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班级主题活动中,你和陈佳被推选为主持 人,下面是活动主持稿中的一部分,请你仿照陈佳的话,将主持稿补充完整。(9 分)

陈佳:人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明。 我: 陈佳: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 陈佳:童年是一幅画,一幅天真童稚的画,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我: 七、课内阅读。(9 分)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1.将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2 分) 2.选段写了作者做的哪些事情?(4 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2.读例句,初步体会烘托、渲染的表达特点。 3.朗读并背诵《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教师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仿写”,请同学们看看在学习目标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 (静态美、动态美) 2.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目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预设: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各找出几句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再全班汇报。 预设: (1)动态美:在《牧场之国》中,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2)静态美:《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写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如,“有的牛背上盖着防

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中有关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语句,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4.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1小题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 2.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句子一: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写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句子二:这句话运用了静态描写,写出了车船过后,荷兰静谧、安详的情景。 3.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1)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课本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仿照例句说一说。 (2)指名学生分享成果。 (3)课件出示范例:放学后的校园 叮铃铃……教室的音箱中放出欢快的音乐,同学们随之手舞足蹈起来,老师见状,也不好拖堂,匆匆布置下作业便离开了教室。只见同学们飞快地收拾书包,拉链声,欢笑声,说话声,不绝于耳。灯一盏盏地灭了,门一扇扇地关了,嘈杂的校园顿时安静了,在暮色中沉静下来。3.仿照下列例句,写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部编版 二下 语文园地五 教案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五》共设了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以认识含偏旁“厂、穴”的字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我的发现”让学生认识几个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日积月累”安排了《弟子规》中的四句话,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自身品德、学问等的提高,不要在意生活条件不如他人。“我爱阅读”通过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天气的不同看法,初步懂得看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学情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字、词、句、段等知识的学习已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但他们在辨析词语方面会有些难度,需要教师进一步点拨、指导。 教学建议 1.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教材所给词语的相关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结合词语的意思,轻松识字。 2.“日积月累”可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4.读背《弟子规》节选部分。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初步具有辩证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9个生字。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 难点 1.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2.明白《弟子规》节选内容的道理。 3.初步具有辩证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读读《弟子规》。 课时安排 2课时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

古诗词 300 首 (五年级) 目录 -上册- 第一组 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2) 2.平陵东[汉]乐府民歌 (3) 3.短歌行[东汉]曹操 (4) 4.梁甫吟[三国]诸葛亮 (5) 5.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删) (6) 第二组 6.送友人 [唐]李白 (8)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9) 8.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10)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1) 10.玉楼春[宋]欧阳修 (12) 第三组

1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14) 1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15) 13.赤壁 [唐]杜牧 (16) 14.旅夜抒怀 [唐]杜甫 (17) 15.使至塞上 [唐]王维(删) (18) 第四组 16.乌江亭 [宋]王安石 (20) 17.赠刘景文 [宋]苏轼 (21) 18.金陵驿(其一) [宋]文天祥 (22) 19.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23) 20.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24) 附录:古训名言 (25) - 下册- 第五组 21.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27) 22.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28) 23.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宋]黄庭坚 (29) 24.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30) 2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 (31) 第六组 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33) 27.望江南.过分水岭(其二) [宋]李纲 (34) 28.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35) 29.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36) 3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37) 第七组 31.大德歌.冬 [元]关汉卿 (39) 32.寿阳曲.潇湘雨夜 [元]马致远 (40)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汇总(第一单元)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 )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5)写作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6)重点词语解释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7)重点句子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拟人句)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一、主要内容 1、《草原》一课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又写了(远迎宾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四个场景。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表达(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2、《丝绸之路》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3、《白杨》一文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将(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交融在一起,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是(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化身。赞扬了一代又一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西部建设者在(环境极其艰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歌颂了西部建设者(富有智慧和力量)、(勇于吃苦奉献)的精神。 二、重点句子 《草原》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美丽。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像一阵风”写出了草原人民来的快,表现出草原人民迎接远客的急切心情,“像一条彩虹”表现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蒙汉人民情深似海,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里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表现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这句话在全文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 5、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这段话介绍了白杨的外在特点1、高大挺秀2、适用性强3、生命力强。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就是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 3.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5.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二)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 微笑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28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论非洲,揭示课题:你们印象中的非洲是怎样的? (学生综合自己在电视、报刊等媒体获得的信息,谈对非洲的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非洲的课文《彩色的非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屏幕上的词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出示:重点词语解释) 2.出示课文中难读的长句子,进行检测。 (学生读长句子,体会停顿、层次。) 3.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非洲是怎样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板书学生感悟到的词语)设计意图:交流阅读感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为进一步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非洲的? (课件呈现)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言语实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暴露学生思维状态中纠正概念混淆,层次不清等思维混乱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非洲: 1.赏读彩色的植物; ①语言文字是有色彩的,是有画面的。请你细细地读描写植物的语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②引读: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真是──(生接读)你们瞧,芒果树开花了──(生接读)仙人树开花了──(生接读)玉兰树开花了──(生接读)火炬树也开花了──(生接读)最妙不可言的是那叫花树的树,远远望去──(生接读)。 ](概括描写部分可以全班读,具体描写部分可以开小火车,并可以循环进行。) ③(展示非洲植物图片,配乐)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乐声,欣赏着斑斓的画面,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先欣赏图片,自由诵读书中语句;然后配乐朗读。) ④此时,你感受到非洲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设计意图:这个语段作者用色饱满,想象奇丽,植物形象鲜明,因而采用朗读、想象、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在充分地读中强化形象,积累语言。图片的呈现,一是为了印证想象,丰满形象;二是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

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复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异国风光。(重点) 2.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动态美和静态美,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重点) 3.通过朗读、感悟语句,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4.通过日积月累,了解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回顾积累 1.回忆交流: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对异国风光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威尼斯、荷兰、金字塔。 二、交流提升,感悟写法 1.回顾课文景物描写方面的突出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 (1)小艇的特点: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 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2)游客、商人、青年妇女、老人乘着小艇,穿行在河道纵横的水城,人与景密切相连,充满生活气息。 (3)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情景,表现了古老城的静寂。

牧场之国: (1)牧场白日里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 (2)傍晚出现的挤奶人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草原的寂静。 (3)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寂静中,又成了一幅沉静夜图。 金字塔: (1)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写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2)通过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体现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 (3)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 2.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自己的感悟。 3.小结: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三、布置作业 找一找其他描写景物的文章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组织学生讨论: (1)读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出动态之美、静态之美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导读好句子。 3.找一找其他这样的句子,交流、体会其描写的生动形象。 4.学生选择下面一个情景,试着自己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详细 最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去过草原吗?谁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草原或自己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交流一下? 2.播放歌曲《天堂》。 (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出示课题,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词语听写 蝴蝶 蜻蜓 蚂蚱 圆滚滚 明晃晃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 木瓜 随意 阴凉 陪衬 萌动 漂泊 偶尔 眷恋 秉性 孤零零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二、易混的多音字 ji ē(结实) l éi (果实累累) ji é (结构) 累 I èi(劳累) l ěi(累计) ǎng(明晃晃) āo(漂泊) àng(摇晃) ào(漂亮) 三、易读错的字 供耕织(g òng) 水满陂(b ēi) 倭瓜(w ō) 徘徊(hu ái) 蚂蚱(m à) 明晃晃( hu ǎng) 点缀(zhu ì) 铲锄(ch ú) 四、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孤单——孤独 昐望——期望 立即——马上 圆滚滚——圆溜溜 2.反义词 累

新鲜——陈腐承认——否认自由——禁锢 黑暗——光明阴凉——燥热广阔——狭窄 容易——复杂训斥——赞美保存——丢失 3.量词 一(个)毛球一(棵)樱桃树一(顶)草帽 一(片)狗尾草一(只)大蜻蜓一(朵)倭瓜花 一(棵)大树一(团)白云 五、背诵、背写 1.背诵、默写《古诗三首》。 2.背诵日积月累《游子吟》 六、课文理解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稚子弄冰》全诗突出了一个“稚”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乐,(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3.《村晚》一诗描写了(农村晚景),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祖父的园子》一课写了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回忆了自己跟随祖父在园子里“乱闹”、游戏的种种场景,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幸福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童年 生活的留恋。 5.《月是故乡明》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

《语段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关联词。再用这个关联造句。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绣上了”指的 是;“中国画”指的是。这个比喻具体、恰当地描绘出了 7、文中“翠色欲流”的“欲”字在字典里有四个解释:①欲望;②想要;③需要;④将要。在这里应该是第( )种解释。 8、找出文中写绿色的两个成语。(2分)()() 9、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0、依照原句,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11、“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的“一碧千里”说明,“茫茫”的意思是,“而并不茫茫”是 因为。 12、本选段最后一句话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13作者在写景物的同时,不忘写自己的感受。请用“”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出来。 14、这段话主要写。 15、“惊叹”是因为:;“久立四望”是因为: ;“低吟”小诗是因为:。 16、短文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17、“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满,全 “一碧千里”的“一”应取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应取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应取解释。 18、“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19、请你尽情想象:假如和大牛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着草原上的什么呢?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

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①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②重点出示: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后让人深切的案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起两个孩子的争辩,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的特点,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写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气势磅礴的特点,后两句作者联系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要沿着黄河到天上去做棵,想象真是奇特。 4.“趣味语文”中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描写了我国古代西北边疆的风光,表达了守卫边疆士兵思乡的感情。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是老舍先生《草原》中的一句。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注:答案不唯一) 6.信封的左上方是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的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二、课内阅读 (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仔细读这段话,发现作者初入草原的心情是愉快,可以从“高歌一曲”这个词体会到;细细欣赏草原美景后,他不由深深陶醉了,哪个句子充分表达了他此时的感受?用“”在文中划出来。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写得特别好,让我觉得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拟人句。在词典里,“回味”的意思有:○1食物吃过后的余味;○2从回忆里体会。在这个句子中应选(2)。想像一下,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你觉得他们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