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萧红作品的论文

关于萧红作品的论文

关于萧红作品的论文
关于萧红作品的论文

萧红笔下悲惨的女性命运

[摘要]萧红的作品具有“乡土文学”、“女性文学”、“左翼文学”等多种特征。由此,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也就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对阶级压迫的批判、有对民族解放的宣扬、有对生命的关切与悲悯,甚至还有对生和死、人性和灵魂等有深度的人类生存困境问题的追问与思考。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关键词]萧红;小说;悲惨;女性意识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山茶花,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作者简介: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能在生命中最盛盈的时刻死去。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对这个被命运指轮甩出的女子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其实,那些捱

着漫漫长夜的文人,当然也包括萧红,那一句“半生遭尽白眼冷语,身先死,不甘,不甘”的临终遗言,就是她对生命最痴缠的留恋。他们对生命有着孩子般的倔强,在那荒烟蔓草的时代,他们抛弃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只将对生命的信念紧紧拥住,等待涉过苦难的渊薮。

“萧红”笔名蕴含着作家的命运之劫“萧”的字面意思为“寂寞冷清”,红的深层意义为“寂寞之红”、“萧条之红”。冷清与热闹皆在,悲悲凉与欢喜相伴,这种看似不堪和谐的构成正与作家的生命状态对应。“萧”谐音同“小”、“消”,前者为红色占据空间之小,后者暗示红色存留时间之短。联系萧红多病之躯,软弱个性,才华横溢却过早夭逝的一生,“萧红”二字成为作家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小红”物体指作家本质的对象化之物,被风卷,被水淹,被冰雪覆盖,北辰土掩埋,被黑暗漫漶,最终成为“消红”,隐喻了萧红流浪、漂泊、挣扎的人生经历,也隐喻了她创痕累累的情感经历。从萧红的作品中一再出现“红消香断”的联系与追怀。其作品中蕴含着作家很深的精神与情感的痛苦,难以言说的生命与情感之情,于是将生命中的“创伤性体验”融化到作品中,用文字书写“不堪承受的生命之匣,以致萧红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背后时常隐含着情感与生命的痛楚。

所以,萧红的作品处处透着悲凉的气息。

萧红作品

萧红的悲惨女性意识主要源自不幸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情感

悲剧,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构成了萧红女性意识的起点。萧红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里,父亲仅仅因为萧红是女孩便轻视和无视

她,母亲也非常重男轻女,并且还看不惯公公对女孩子的娇纵,她是在父母的冷漠寡爱中度过童年生活的。“女儿”作为一种原罪标志注定了萧红在家庭中的命运,她最早也最敏感地意识到了女性所面临的命运,感觉到世界对于女性的种种歧视与冷酷,这种感觉深深地伤害了她那颗稚嫩而敏感的心灵,给她留下了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稍大之后,萧红在学校接受了新思想,对民主和自由很向往,但是封建专制的父亲为了仕途将萧红强行嫁入一户有钱人家。萧红从小就耳闻目睹包办婚姻的悲剧,所以不顾一切摆脱了旧式家庭的束缚,走上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新女性的人生道路。

东北作家群中,这些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是三十年代最具有民族大义和乡土情怀的作家,他们用饱蘸血与泪的笔墨,书写者剑与火的豪情。而萧红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她从女性的视觉出发,用女性特有的委婉和忧郁,描写了一个惨不忍睹的“生死场”,农民被时代裹挟着踉跄前进,他们善良也愚昧,淳朴也畏缩,生命如最微不足道的草芥般即生即死。王阿嫂、王婆、小团圆媳妇、冯歪嘴,这一个个悲剧艺术形象仿佛萧红苦难人生的演绎,她在文字的世界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荒凉的景观。由于自身的遭遇,萧红对作品中的女性,写它们的悲惨遭遇是好不留情,也许是将自己的一腔忧愤托付给了她们通过王阿嫂怀着身孕被地主踢死,王婆青年丧子,被丈夫遗弃,尤其是写她不得不卖掉自己的马时的那种农民似的悲怆与绝望,让人觉得生仅仅是因为肌体还没有死去,生命就是一个没有灵魂与信念的骨骼与血肉的简单堆积;最悲怆的是小团圆媳妇,这本是一

个有善良美好人性的姑娘,就像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淳朴可爱美的善良,却因为违背了所谓的封建道德标准在豆蔻般德年华被活活折磨致死,冷水浇、针扎、烙烙铁,甚至用洗开水澡的方式活活烫死,世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正如萧红自己所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地位的弱势甚至真空状态在萧红的笔下一览无余。但如果她只为写这痛苦的哀嚎,逼仄的死亡而没有唤起人们对这些生命消逝的思索和反抗的话,那么她和时下的小子作家们程度的写作有何区别,所以,在发出“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要掉下来”的短暂犹豫后,萧红和她笔下的人们又重新擦干了眼泪鼓起生的勇气,也正是萧红对生活百折不弯的信念早就了这些坚韧的生命,也正是这些贫贱却坚韧的生命慰藉着萧红寒凉如水的人生。

萧红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她的散文充满真挚朴实的情感,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细节,她的文章有着生动的情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解读《生死场》:

为《生死场》创作的封面,萧红设计了半黑与半红的图案。在经典的男性批评家看来,触目的红色是人民的鲜血。而在女性批评家看来,那是女人生产时流的血。

对身体阐释由成业与金枝之间的私会开始。在不名誉的男女关系中,女性的身体开始变化,同时连带着羞耻、辱骂、焦虑以及恐惧。她的相好成业,在得知她有了身孕时是诅咒的――你的肚子真不好使,真不争气!她的父母因此而感到的是羞辱,村民们则是耻笑。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为她的想念母亲,成业愤怒地撕咬的亦是她的身体。最终,当她在极度痛苦与屈辱中生下女婴时,她的父亲剥夺了这小生命的生存权。女性的身体在这里是被使用,被咒骂,被毁坏,以及被扼杀。原本属于人与人之间最欢愉的关系――男女关系因这女性身体的变化及诅咒被笼罩上了巨大的阴影,而这一切的最直接的承受者,则是身体的主人――金枝。于女性身体的关注之上,死亡是剧作的一个关键词。每一次灯笼的点起就会喻示着有人死去。但死亡越来越变得有重量,当一片灯笼同时点起时,死亡开始变得悲壮。

在小说中,萧红的金枝是活着。日本鬼子来之前,她为自己日益膨胀的身体与男人无休止的欲望困扰,而日本鬼子来之后,她的处境依然未变,依然要面对需要逃离男性欲望、骚扰以及侵害。无论是日本鬼子,还是成业,在民族国家之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男人。萧红从女性身体的角度表达了对生死、对男性以及民族国家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民众真正觉醒的质疑。

在金枝死之前,她又言说了另一个女人――二里半老婆的死亡。这个被认为缺心眼,受到众人嘲笑的女人,临死前指着两个

日本兵对二里半说他们两个糟蹋我一个,之后便屈辱得倒下。但意料之外的是,她死亡的身体因为失贞又挨了二里半――她活着的丈夫的一记耳光。不被认为是男人的男人二里半,在倒下的这个女性身体前面获得了一种权力,耳光使他更象个男人。而倒下的女性身体,其屈辱则是双重的:被两个男人凌辱(个人的),被两个日本男人凌辱(民族的)。同样死在日本人的刀下,一个因为身体纯洁受到褒扬,一个因为被凌辱而受村民诅咒。――并不是所有女性身体的被杀害都能象金枝一样完成民族话语的解释。二里半老婆之死其实是对这所谓民族尊严与男性尊严的的别一种注解。甚至不由不想到这里的处理是对萧红的一次遥遥响应:女性身体――生死场。“它”存在、孕育、死亡,不进入国家话语,也具有意义。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的成名作。这个时期的萧红以传统父权文化的反叛者姿态出现,她勇敢地冲出封建的桎梏,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找寻“温暖与爱“,但”冰冷与憎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尤其是情感上的抛弃房主,给予了萧红的是冲冲的磨难和无尽的悲伤。

堪称之斑斓色彩下悲凉的“生死场”,用色彩表现对人物的刻画,浸透着“伤痕”情感的表达。“打渔村最美好的女子”月芙身瘫病之后,变得非人非鬼,眼睛和牙齿都发着绿光,生老病死随心所欲地摆布着青春和美,人却对自己无能为力,尤其是生产的女子,身体中在

血泊中挣扎,生命在血液的汩汩流淌中延续,这里没有生的喜悦,更多的是鲜血淋漓的伤痛和死亡,这是一种”消极之红”留下痛苦的哀歌。

斑驳色彩下荒凉的《生死场》,寂寞的大红柿子,隐喻了菜园里热闹情境下的荒凉感,更深的是隐喻了金枝少女的爱情,寂寞的大红注定女人性情的孤独与荒凉,所以男人是炎凉的人类固然花般德姑娘,花季的爱情是美好的,可是却因男性的荒凉浸染寂寞的情调,从而映射反应处萧红笔下惨淡的女性命运。

萧红用女人的眼泪、沉默、怨恨和坚韧编织起一个个凄凉而令人感慨的故事片段,塑造了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女性形象,其中浮雕式的女性形象有麻面婆、老王婆和金枝。麻面婆善良本分,面对生活的磨难从来不说一个“不”字,可最后依然无法逃脱悲惨的结局。老王婆为了生存先后三次嫁人,年轻时她死了女儿,年老时儿子又因为当土匪而被官府捉去枪毙,苦痛悲凄的人生最后彻底摧毁了她生命的信心,她绝望地自杀了。在生存面前,女性被迫失去很多东西,甚至包括贞洁。金枝在丈夫死后来到哈尔滨艰难谋生,连做穷缝衣婆的机会都没有,想着盼望她回家的久病的母亲,金枝“为着钱,为着生活,跟了一单身汉到了他的房舍”, 用肉体换了一元钱。萧红对此没有进行任何道德评价,而是以客观公允的态度理解女性求生的艰难《生死场》中王婆的自杀和自杀未遂时恐怖的情形,小金枝被父亲活活摔死,美丽的月英姑娘瘫痪后遭到丈夫的折磨而死;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端点,中间连接的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对萧

红笔下的妇女们来说,人生的起点是生育的灾难,人生的终点是死亡的悲凉,中间是日复一日的艰难的求生。无论是年幼的孩子、恋爱的少女、生死线上呻吟的产妇,以及经历了所有痛苦磨难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的生活都是同样悲苦艰难,她们有着同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不同女性的不同人生阶段,自然串联成了女性完整的生命过程。萧红透过《生死场》上沉重悲凉的女性人生历程,对女性生存和生命这一哲学命题进行了严肃深刻的思考。

《生死场》中甜美温柔的农家女金枝怀着美好的爱情憧憬爱上了成业,但是成业只把她当做泄欲的工具,使她未婚先孕,不得不匆匆嫁了过来"她带着身孕从早忙到晚,却常常被丈夫打骂"成业在外边生意亏本,回来就拿妻子当出气筒,甚至不惜摔死才一个月大的婴儿。成业死后,成了寡妇的金枝为了生活来到都市,又遭到男人的强暴。受尽男性欺凌侮辱的金枝悲愤地表白:“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历尽苦难的金枝为了寻求一块身心栖息的“净土”,决定出家当尼姑,可是尼姑庵在日军进来之后早已空了,孤独的金枝依然无路可走。如果说《生死场》中的老王婆在阶级压迫和民族灾难之际从愚昧顺从到奋起反抗,表现了民族觉醒的时代大主题的话,金枝表现的则是男人如何诱惑女人以满足他们的欲望,如何把她们当成满足本能需要的工具和服侍生活的奴隶并冷漠残忍地对待她们。温和而又多情的月英的悲剧也是如此。瘫痪之前的月英容貌美丽,被丈夫当作炫耀的资本,不幸患了瘫病之后,她身体生蛆,牙齿发绿,丈夫因为她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不但不照顾她,反而百般

痛骂虐待她,最终她被折磨而死。在金枝、月英等女性身上,她们的悲剧并不是因为异族侵略势力和剥削者的凶残,而主要是由男性的冷漠与粗暴所造成的,作者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表明了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人的生存意义就是男人的工具和奴隶,表达了作者对男权世界的绝望和无言的抗争。

人物分析:

萧红的作品具有“乡土文学”、“女性文学”、“左翼文学”等多种特征。由此,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也就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对阶级压迫的批判、有对民族解放的宣扬、有对生命的关切与悲悯,甚至还有对生和死、人性和灵魂等有深度的人类生存困境问题的追问与思考。《生死场》就是这样一部多主题变奏的作品。夏志清先生曾对茅盾的作品分析中独排众议,认为他的作品之所以优秀不只在于里面的社会剖析,而更在于它的人道主义关切。所以,对于《生死场》,以我们的“偏见”从文本出发来赏析萧红为我们勾画出的农村生活图景,从人物性格心理角度来看平常人的生存状态、生命意识,从悲惨人物的悲惨命运中体味人道主义的关切,并试着探究人为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王婆

王婆有着祥林嫂似的遭遇。当她向邻居们近似哭诉般的陈述时,邻居们大概是感觉故事过于乏味了,早已没有了刺激。“王婆的故事对比着天空的云”,此时王婆郁积着的伤悲释放了出来。我们可以把这种感情的最深挚状态称为“变态”,说是变态,实为常态。因为对

于这样一位经历过那种丧子之痛的女人来说,这种痛是一辈子都难以释怀的,她只能将这份痛压积心底。这种变态更是说明她独自承受之艰难。作者在这里展示的是王婆内心意识和潜意识的碰撞:王婆一面抑制不住自己的悲苦,一面又冷酷般地保持了清醒,“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滴下”,我们很惊异于这种冷静,仿佛这时候的王婆已是失去了人性的动物,或者是人性因为生活的艰难而遭到了扭曲和异变。在这群农民的逻辑中,牲畜和庄稼远比人要重要,这在小说的其他地方也可找出类似的说明,这也体现了人的当时的生存困境之一。但是邻妇的反应如何呢?她们“互望着,感到有些寒冷”,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王婆自知生活是艰难的,可她却从来没轻易放弃过,她也又善良的尽如人意的一面:为乡亲接生、安慰金枝、照顾月英。可以说她是小说中最为坚强的一个形象,正体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就文学审美层面讲,王婆的形象是颇丰满自然的,她有着自己的性格逻辑并由着走下去。作者并没有将她刻意化。但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问题:是什么使王婆的性格心理一步步转化?前期的为儿子之死而服毒与后期的对女儿之牺牲的镇静,到底哪一个才是人的正常本性呢?我们又喜欢哪一个母亲呢?

麻面婆

软弱的二里半在外面尽受人欺却唯唯诺诺窝窝囊囊,回家后却大显威风,这也是奴性心理的一种变态。

麻面婆在二里半面前更是毫无尊严,“他一遇到不快时,或是丈

夫骂了她或是邻人与她拌嘴,就连小孩子们烦扰她时,她都是像一摊蜡消融下来,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争斗,她的心永远藏着悲哀似的,她的心永远像是一块衰弱的白棉”。这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的农村妇女形象,也是启蒙作家们所要着力启蒙、批判的代表和典型。就这样,麻面婆很安静地熬过了自己的一生,“麻面婆的事是一件跟着一件”,或许只有死亡才是她自己为自己做的唯一有尊严的事情。

金枝

金枝与丈夫是自由恋爱,经过重重险关最后才比翼双飞的。本以为得之不易的婚姻会是美好的,却不料生活的贫苦和来自外部的压力,撕碎了她那美丽的梦。丈夫为生活的窘迫开始发火,甚至摔死了他们的女儿,不久也死去。失去生活依靠的她,无奈何只好到城里去打工,给人家缝缝补补,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她被一个男人占了便宜,一怒之下返回家乡。

不料母亲却是个见钱眼开、认钱不认亲的人,一方面为她挣来钱而高兴,一方面又劝她明天赶紧还回城里继续赚钱,始终对她在城里所受的屈辱不管不问,把女儿当做了赚钱的工具,无视她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需求。金枝很失望,但是又不敢外出,怕遇上无耻的小鬼子。最后,万念俱灰的她想去出家当尼姑,却不料尼姑庵里早已经是人去楼空,早已荒废。连出家都成了奢望的她,对现实彻底失望了,也只好每日里暗自堕泪

一开始的金枝是青春躁动的。情欲在无形的条文压抑后终于在和

成业的相恋中释放了出来,这本是一件正常的可喜的事情,但一切又像是命运的安排,灾难同所希望的幸福一并而来。婚后的生活被成业的婶婶早已预料到:“等你娶过来,她会变样,她不和原来一样,她的脸是青白色,你也再不把她放在心上,你会打骂她啊!”,“男人们心上放着女人,也就是你这样的年纪吧!”。果不其然,婚后的成业兽性大发,人性扭曲,将孩子摔死更是将这种变态发挥到极致。我们可能会惊异于婶婶的先知能力,甚至发出赞叹之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婚后的变态在当时该是多么的平常,似乎平常得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她们只能忍气吞声听从命运摆布,谁也逃不掉!

当金枝告诉自己的母亲自己有了的时候,作者这样描述母亲的反应和心理变化:“母亲好像本身有了罪恶,听力这话立刻麻木着了,很长的时间她像不存在着一样,过了一刻母亲用她从不用过的温和的声调说”我们看到母亲由“从不用过的温和语调”像温和的转变,看到的是母亲心中对女儿的关切,认为是自己本身有了罪恶。但作者笔锋一转“母亲似乎是平息了一下,她又想说,但是泪水塞住了她的嗓子,像是女儿窒息了她的生命似的,好像女儿把她羞辱死了”,这种可怕的心理转化我想并不是一两个人所具有的。这是人性的恶,我们不知道这种潜在的人性恶会在何时突然暴露出来。萧红用她那尖锐的笔触无情地触及到了人类的灵魂深处。

通过对以上代表人物的分析,我们看到萧红为我们展现出来的生死场上的生与死:有孩子的死有形形色色的女人的死。作者通过对死的展现发问:要如何生?而生又是如此的艰难,村人的生存艰难且不

必说,萧红将女人的生育说作刑罚的日子无疑就是对这种生之艰难的诠释。作者用近似冷漠的笔写出人的生死的卑微,他们“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生和死仅成为了一种本能,非但如此,人的生竟还不如动物,作者对几处人的生产和动物的下崽的对比就说明了这一点。人的价值不存在了,人性扭曲了变态了消弭了,世间成为了一个混混沌沌的世间。萧红用一个个生命的悲剧所要传达的我认为远不止生的艰难,更重要的是何以至此和如何来生。

后续:

《生死场》集中表现了人的愿望和阻碍愿望实现的力量之间的竞争,表现在小说的色彩结构上,以强烈的对比方式象征了新旧、明暗、生死的相争。萧红的作品多以灰色调作为整体基调,显示了作家的寂寞、忧伤的悲凉心态,从“离家”到“渴望回家”,但“家”的大门却始终未向作家敞开,于此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其命运,以致灰色压抑悲惨凄凉成为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悲凉之雾!

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他们身受地主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妇女生下来的孩子《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

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对《生死场》,鲁迅则赞扬它“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东北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参考文献:

徐珊.娜拉:《何处是归程-文艺评论》,1999.

萧红.《萧红代表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刘思谦《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萧红.《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萧红》.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

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大学语文》,第二版,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萧红及其作品简介

萧红及其作品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乃的异体字)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场》。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写信结识鲁迅,1934 年到上海找鲁迅,并且最终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 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其中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萧红和萧军发表的《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萧红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麦场》(现名为《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萧红代表作》等。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号 专业 层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正文 (一) (1) 正文 (一) (2) 正文 (二) (2) 正文 (二) (3) 正文 (二) (4) 正文 (三) (4) 正文 (三) (5) 正文 (三) (6) 结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一、绪论 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

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二)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结论 语言的独特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女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对鲁迅诗化小说的再现。她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诗之间的新型样式。因而她的小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上的完整性。从这点上说萧红是“反小说”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家乡人的情感,捕捉家乡 人的情调,展示东北土地上野性的力量。 萧红是独特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故乡,表现自我。萧红是说不完的,只要有人想走近她,认识她,就要熟悉她的语言,她的语言正是读者解读作者及其小说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重华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2、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月 3、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1月 4、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6、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 7、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0、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萧红《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12、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由于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促悲凉,她的小说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萧红思想敏锐,敢于揭示新矛盾新问题,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最强音,她的小说富含爱国主义激情。萧红正是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沉的的悲剧意蕴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作简要论述。 关键字:萧红,文体,爱国

萧红作品分析文档

论萧红作品的三个方面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萧红作品的内涵性,一、时空界限的打破。二、幽默因子的运用。 三、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时空界限幽默因子哀而不伤萧红 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萧红的作品。 时空界限的打破 内容上,萧红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多重性、深刻性等特点,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形式上,语言的诗化、抒情化、散文化等审美的特性,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美文。 这种独立性与时空界限的打破有着一定的联系,她的作品更注重空间性而非时间性。打乱时空界限的充分自由、自然、开放的结构形式。叙事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决定了萧红小说结构形式的舒展,随意。一切都服从她的讲述,抒情,虚构的需要。传统小说结构中时间至关重要的因素,而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的小说的创作则越来越重视空间因素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一种追求小说空间化效果的趋势,萧红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空间因素放在了小说结构的首位,她的小说大部分都以空间作为结构的中心的。小说标题通常也用空间概念而少用时间概念。如《生死场》《牛车上》《桥》《北中国》《黄河》《莲花池》《山下》《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都是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时空观和她重视生存状态,人生困境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是与一定的场景、环境、场面即空间密不可分的,小说家不太可能把空间因素排斥在小说之外,相反,如果想达到瞬间的轰动效应,那就必须与时效性结合起来。但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将是一个存疑,这也是一种悖论。往往越重视时间的具体性,具体化到一定程度,例如报告文学,通讯。一般来说,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具体化的时间有准确性,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片面性,狭隘性,简单性的一面,要想表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效果,往往更注重加强空间表现力度,淡化时间概念,把时间的表现的不够充分,模糊,不具体。空间力度的加强给人一种立体感、厚重性。有利于表现色彩、意境、绘画、回荡的效果。对很多小说家来说,一般都更注重时间因素在结构中的作用,故事往往有一个从前往后的线性的因果发展链条。而萧红的小说结构中你是找不到这种时间链条的,时间已被打断,切隔成不同片段与不同的场面融合在一起。你很难分清哪是时间,哪是空间,哪是过去,哪是现在,时间的不确定性,给她的小说创作带来了超越时空界限的高度概括性和所传达的人生思索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幽默因子的运用 萧红的小说一方面有沉郁,厚重之感,这是因为内容的沉重性,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死亡的描述。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对国民性的探讨,对人生悲凉的体验,生命意识的体验。这些都是厚重有深度的命题。还有三个层面的悲剧性:一、生命的悲剧感;二、女性的悲剧感;三、寻找家园的悲剧感。这些悲剧感也是沉重的。都是一些“忙着生忙这死”的命题。但另一方面在沉重的背后总是让读者感觉到一丝希望,一丝温暖,与《骆驼祥子》和《寒夜》相比没有那么沉重和窒息。而这种希望,这种温暖和幽默因子的运用有着一定的联系。幽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乐观的心态,具有温暖,关怀希望的效果。抒情、写实、

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

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 导读:一、人物介绍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二、文学作品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三、世人评价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上文是关于近代文学家萧红及其作品,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

萧红7个最知名的经典小说_排行榜

萧红7个最知名的经典小说_排行榜 7、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6、小城三月 《小城三月》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品写于1941年7月,发表于同年8月《时代文学》第1卷第2期。《小城三月》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一个极其普通的爱情故事渲染得凄凉哀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与反思。

5、生死场 《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章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章节中有11章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 4、马伯乐 《马伯乐》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后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的足本于1981年整理出版。该故事的主人公马伯乐出生于青岛一个有钱而且信洋教的家庭里,是“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没有任何谋生能力,仅凭借父亲的资本过日子,为此不惜忍受家人的白眼和轻视,第一次“出逃”到大学去旁听,不仅没能赚上钱,反而灰溜溜地回家来... 3、旷野的呼喊 《旷野的呼喊》作者萧红,《旷野的呼喊》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张爱玲与萧红作品比较

不同的小人物,不同的女性 - --------论萧红与张爱玲的人物形象塑造 龙瑞10022154 摘要:同一时代下的两位女性作家对不同女性的刻画,在人物选择上,一个落脚于农村妇人,一个落脚于都市女性。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 十九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大批的文学创作者,虽然男性居多,但也有不少女性作家,而且这些女性作家,更为关注女性生活。这其中,萧红和张爱玲就是典型的代表。 虽然萧红长张爱玲近十岁,但却是同样经历了中国的动乱,中国被瓜分的时期。她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却极为相似:出生于较为富裕的家庭,但却从小都缺少家人的关爱,长大后又同样经历了坎坷的爱情婚姻生活,使她们对爱情都失去了信心。相似的成长经历,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两位女性作家,由于各种相似点,她们往往被放在一起。 两位作家都是及其敏感而富有才华的,作品中都自然的流露出对女性的关注。但是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要比萧红更为强烈,并且这种强烈的女性意识贯穿与她毕生的创作。而萧红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之下,在其后期的创作之中,这种女性意识渐渐的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国民性”的批判精神。同时,张爱玲对女性的生存给了更多的关注与理解。所以,虽然她们都是把人物定位于普通的小人物上,但是在对人物形象描绘的深刻程度以及刻画角度都有所不同。 萧红笔下的人物,几乎不存在知识女性和自我,大多是生存在北方的广大劳动人民,将朴实、真是和麻木、落后集于一身。例如《生死场》中的麻面婆,她粗野,没有文化,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妇女。从麻面婆的话语中不难看出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粗野天性。但同时,萧红以其幽默中夹杂着的讽刺的语言功力,使人对麻面婆的形象深刻难忘。萧红把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及冷漠刻画的淋漓尽致。 虽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也是小人物,但这些女性大多都是都市女性,她们不像萧红笔下的那些女人。她们有思想,而且不乏进步的思想,她们很多时候是走在时代的前端的,她们渴望冲破某些封建或腐朽的枷锁,但是又由于一些无形之中的东西将她们的行为禁锢,使得她们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导致了这种种的悲剧。例如《半生缘》中的曼潞,为了生计,她甘愿下海做舞女,她并不是十分的鄙夷这份工作,并且对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还乐享其中,但是当遇到现实的问题时,比如,世俗的眼光,结婚的问题出现时,又使她对舞女这份职业感到及其的厌恶。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对比十分的鲜明,她们的人生悲剧是不同的。 张爱玲与萧红都写的是小人物,都是女性,但是两人笔下的女性在本质上却是有着不一样的。萧红笔下的女性大多是东北的农村妇女,而且其中看不到作者

萧红及其文学创作

萧红及其文学创作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系列散文《商市街》在发表时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议论,因为萧红使用了不少小说的技巧,这样的写作形式在20世纪30年代异常新颖,从文体上看,它更接近小说,不过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记录”(萧军《商市街·读后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商市街》、《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非情节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这种小说文体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从一个方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更准确地说,是把传统文学中最高雅的部分——诗和散文,与现代文学中已经代替了诗而成为主体的部分——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正是这一对接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有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萧红的创作多有自叙传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维循规蹈矩地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语言去描写她所熟悉的一切。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人物风景并不受旧的形式束缚。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她写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萧红小说研究

萧红小说研究 乡土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构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第一次正式把20年代台静农、许杰等人的创作称为“乡土文学”,并作了理论阐释,从此,“乡土文学”的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乡土文学作品被视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以自己常青的生命之树不断发展衍变,[1]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萧红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这位被鲁迅称为“最又前途的女作家”,以本人在个性上的质朴和真诚,以饱蘸感情的笔墨,用心灵的巧手绘织出一幅幅乡村场景的瑰丽图画,展示出东北乡村独有的地域风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鲁迅《〈生死场〉序》),[2]以及更广阔的世事人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风貌和乡村内在神韵与魂魄的重要载体。 萧红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这块质朴淳厚又充满苦难的土地,给了她一双灵秀敏感的眼睛河一颗聪慧多情、热爱生命的心灵,也给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源泉与灵感。萧红虽然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给她提供一个响应的精神家园。[3]生母的早逝,继母的难容,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萧红有效的心灵滋生了忧伤和多愁善感,冷酷的生存环境使萧红的内心点燃了反抗的火种,邻居们的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萧红文学作品的题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呼兰这个北国小城的生活,[4]充满了北方乡村所独有的乡风乡俗。 《呼兰河传》是萧红萧小说创作的颠峰,这部诗化小说充分体现出东北农村的自然风光、北国田园的村野风情,意境自然、疏淡,火烧云的描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她对严寒的北国冬天的描写也又独特之处。作品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北国严冬大地强烈、粗犷的乡味儿,字里行间,饱含着萧红对东北大地的深切体验,带给曾经历过东北严寒的人一种真实感,带给外乡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的北方世界的新鲜感。[5] 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还突出的体现再对黑土地民风民俗的详实记述。翻开萧红的作品,带着黑土气息和东北人生活习俗的画面迎面而来:日夜不息祈求治病除灾的大神鼓;每年阴历四月十八人山人海的姑娘庙会;热闹非常的野台子戏;走街串巷的货郎挑子、凉粉担子麻花箱子、豆腐盘子……萧红笔下对东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描摹是毫无雕饰原汁原味的,是黑土地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于再现。[6]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也用大部分的笔墨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乡村一群旷夫愚妇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7]以及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文化性格”,表现了对人类生存意义层面上的文化关照,以及对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于思考。[8] 萧红善于使用东北方言俗语,如“隔长不短”、“小灵花”、“胡家”、“出马”等,这使她的作品洋溢着醉人的乡土气息,除此之外,她还在《呼兰河传》中对北方老百姓的饮食文化作了渲染,如黄米年糕:“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塘的加红塘,愿意加白糖的加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9] 萧红对故乡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深情的怀恋,也有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及落后生活的厌倦。鲁迅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味别国过注意。”这地方色彩就是地域文化底色,包括地理风貌、民俗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衣着、房屋建筑、语言符号、心理定势等。现代不少作家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鲁迅之于浙东社会文化,矛盾之于沿海畸形都市文化,老舍之于北京市民文化,巴金之于四川封建家庭文化,沈从文之于湖南土著文化一样,萧红那充满乡土风情、蕴含着浓重文化意识的作品,填补了北大荒地

萧红及其作品分析

一、拨开呼兰河人笼罩的寂寞氛围,再现萧红的情感孤寂 在寂寞的《呼兰河传》中,呼兰河是寂寞的,呼兰河人是寂寞的,作者的心境更是寂寞的,小说通篇笼罩一层浓厚的寂寞氛围,透过呼兰河人的寂寞氛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怎样通过多角度在《呼兰河传》中营造的悲凉单调的寂寞氛围中留下自己孤寂情感的踪迹。呼兰河人的生活是寂寞的;“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裤,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在呼兰河这地方是泯灭的,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一切都随之任之。有吃就长,病死就算,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没有强烈的生命欲求也没有对命运的抗争。这种年复一年死气沉沉的卑琐生活经作者成熟幽默语气的浸染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也蕴涵了作者爱与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作者就在这样一个寂寞孤寂的环境中生活。呼兰河人的心态也是寂寞和不正常的;如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造纸的纸房里活活饿死的私生子等,大都是轰动一时然后很快就平静下去了,“一切不幸者,都是叫化子”,而人们对待叫化子是很平凡的,多少加一点恻隐之心在那人身上吗?然而“人间这样的人多着呢!”于是呼兰河人便“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就走过了”,这些不幸者,这就是寂寞生活下的呼兰河人的心态。呼兰河的环境是刻板和单调的。与呼兰河人的寂寞相呼应的是呼兰河这座小城的单调与刻板。“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集中了全城的精华的十字街也不外有一些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呼兰河城仅有的点滴之新是用洋法子的医生和现代学校,但在呼兰河人眼里又是那样的不协调,最终也在世俗和陈旧面前妥协了。这就是呼兰河城,与近代文明几乎隔绝的还带有些原始封建性的北中国乡土社会,沉滞寂寞,一成不变。 自始至终,《呼兰河传》中萦绕的便是这样一种寂寞的氛围。寂寞、荒凉是读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一面,拨开寂寞的氛围,看到萧红寂寞的心境、寂寞的文字,萧红透过寂寞氛围表现的孤寂情感除了给人以含泪的微笑、含泪的幽默外,还在平静的叙述中透过寂寞显示了写实主义的力量。“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自始至终,《呼兰河传》中萦绕的便是这样一种寂寞的氛围。寂寞、荒凉是读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一面,拨开寂寞的氛围,看到萧红寂寞的心境、寂寞的文字,萧红透过寂寞氛围表现的孤寂情感除了给人以含泪的微笑、含泪的幽默外,还在平静的叙述中透过寂寞显示了写实主义的力量。“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怀着寂寞的心情,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茅盾:《呼兰河传》序言)。那么,在全民族抗战的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萧红为什么要书写这寂寞的小城,描绘那些曾经所见所闻的荒凉生活呢?是不是因她在香港时的孤寂无力,从而转向私人怀旧的抒情呢?萧红曾经说过:“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的最后四十天》)萧红选择了与她寂寞心境相一致的情感基调,精心营造了一个笼罩在寂寞氛围之下的呼兰河。透过这种寂寞氛围,让我们感受她的孤寂情感,以及孤寂情感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二、追忆黑土地的童年往事,寻觅萧红的孤寂踪迹 童年和故乡往往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而它们却成为萧红人生旅程中难圆的梦。萧红出生在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并不缺衣少食,但缺少亲情,重男轻女的父母不喜欢她,母

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文如其人——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生姓名刘雪哲 学号 11040021 指导教师文春凤职称讲师 论文字数 9430 完成日期:2015年5月30日

巢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 巢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巢湖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论文 (设计)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巢湖学院。学校根据需要,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论文 (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巢湖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如其人——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中,萧红是一位极具文学才华的女性作家。萧红孤独寂寞、执着倔强的鲜明个性,使小说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本文将萧红小说创作与萧红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相结合。通过分析萧红小说中描写小人物悲苦、爱情不幸的悲剧主题,苦难生活中屈服或抗争的女性形象,清新自然的儿童视角,体会萧红孤独寂寞的个性、复杂矛盾的心理、特殊的童年生活经历,探究萧红小说创作与萧红性格、人生经历等之间深刻的联系。 关键词:萧红;小说创作;性格特征;人生经历

萧红主要作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与书目: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

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小说艺术特征

学科代码:050101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以《呼兰河传》为例 系别: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级:2010级1班 学号:102001010062 学生姓名:田甫 指导教师:朱伟华(教授) 完成时间: 2013年 10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呼兰河传》为例》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田甫 年月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呼兰河传》为例》为例》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学生签名:田甫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引言 (1) 一、多样化的叙述视角 (1) (一)人称的交替使用 (1) (二)童年记忆与儿童视角 (2) (三)女性自身视角 (3) 二、独特的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 (3) (一)语言的陌生化 (3) (二)语言富有浓厚的美感和情感色彩 (4) (三)修辞使用多样化 (4) 三、打破传统的写作结构 (5) (一)重视情感淡化情节 (5) (二)小说和散文没有明显的界限 (6) (三)诗情和画意融合在一起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浅谈萧红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萧红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萧红以《生死场》的发表,闯进了中国文坛,同时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华。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1936年初,鲁迅曾称誉萧红说:“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她很可能取丁玲的地位而代之,就像丁玲取冰心一样。” 为什么萧红的小说不仅在三十年代初出现就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影响,在流传四十年之后,人们又愈见耀眼的艺术魅力,而且在国外的影响,也愈广泛,引起了国际上中国新文学研究家的重视?这是因为:萧红是一位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萧红小说主题,往往“力透纸背地表现了此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爱情的艰难曲折的心灵历程,并随之而来的幻灭的痛苦,由此反映出了时代的黑暗。尤其,萧红小说中所体现的独特的人文情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红怀着深重的悲悯情怀描写着这群“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的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极度麻木与轻视,展现了一片赤裸裸的生与死的荒原。这种生命的麻木状态在萧红的精神体验中被赋予悲凉的色调,它在作品中被作家以象征性隐喻的手法一一点出:“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颗大型的菌类”,“也许她的喉咙组织法和猪相同,她总是发着猪声”,这里显然不是关于形体丑恶的描述,而是指涉着人以动物的方式支配生命的特征;“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被折磨到臀下蠕动着白色的蛆虫,牙变成绿色,这里同样不仅是个人悲剧的描写,而是某种“生命溃烂”的象喻;“老马走进屠场”,这里意味着一个象征性的行为过程,即人(两脚行走的动物)的命运和归宿正如同那走向屠场的老马一样,“因为一切过去的年代规定了它”。人的百年孤独的生活的洞门是“斑斑点点的血印”,人们正从这里出出进进,老王婆“好像自己踏在刑场了”。正因为她感着了这残状,才在其后显出不同于别人的冷漠、怪异,这是感悟了生命残酷的自我放弃与嘲弄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角度来比较,萧红的确与在她以前的作家不同,她不是写“问题小说”,而是从人物性格出发;她没有冰心那样的心境来宣传“爱的哲学”;她也缺乏冯沅君的爱情小说的缠绵悱恻,吟唱着“恋爱路上的玫瑰花是血染的,爱史的最后一页是血写的,爱的歌曲的最终一阙是失望的呼声。”但是却还没有摆脱反封建包办婚姻。庐隐虽然也曾注目社会题材,但是她的主人公大半自命“我是一个最脆弱的人”,感情不能战胜理智,因而,温文尔雅而流于纤弱;凌叔华则“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丁玲的“莎菲型”女性,则是带着强烈时代感和叛逆意识的新女性。当然,萧红更不类于此。萧红的小说,与她以前的女性作家相比,题材有所突破,在风格上则以“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的明丽和新鲜”著称,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 萧红是一个有着深广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那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以及不寻常的情感经历使她在创作中具有了“直面真正的人生”的勇气,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始终关注思考着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着人性尊严、人生温暖和理想的生命形态。正是在这一点上,萧红的小说达到了深刻的人性深度,其悲剧意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而获得了久远的魅力。 萧红小说正是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萧红简介

萧红(1911年—1942年),现代著名女作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1911年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乃莹(又写做张乃莹)。张乃莹幼年丧母,父亲冷酷暴戾,再婚后基本不关心她,只有年迈的祖父给她疼爱和温暖,让她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情。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孤独、敏感、矜持、倔强的一面。 1920年,在祖父的支持下,9岁的张乃莹进入小学读书。1927年,离开故乡呼兰县,进入哈尔滨一女子中学读书。在哈尔滨读中学期间,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祖父去世,张乃莹失去了家中唯一的保护人。父亲就为张乃莹订下了一门亲事,并取消了张乃莹女中的学籍,迫使她回家。 这年夏,为反对父亲包办其婚姻,19岁的张乃莹离家出走。先从呼兰县逃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逃至北京,过着飘泊无定的生活,期间几经颠沛。1932年,受骗上当的张乃莹回到哈尔滨,欠了旅馆一大笔钱,旅馆威胁将其卖入妓院。在这种情况下,身怀六甲而走投无路的张乃莹,向当地的报馆写信求助。当时报社青年编辑、后来的著名作家萧军对苦难的张乃莹充满同情,帮助她在暴风雨的黑夜逃出旅馆。从此张乃莹结识了对她有重大影响的萧军。 两人开始了贫穷但能相依为命的生活。这段时间是张乃莹最怀念的时光。 跟随着萧军,张乃莹结识不少进步文人,也参加过抗日宣传活动,在他们的影响下,张乃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这时张乃莹使用悄吟这一笔名。 1933年她和萧军合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跋涉》。1934年,他们辗转漂泊到青岛。在这里,张乃莹完成被誉为“中国文学界打响了动员民众起来抗日的第一枪”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的这本书的文稿。同年,他们来到上海,住在大陆新村,成了鲁迅的邻居。在鲁迅的支持下,《生死场》得以冲破国民党当局的禁令而出版。就是这本书张乃莹开始用萧红做笔名,并从此以萧红而扬名文坛。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步入了中国文坛,他们俩以文坛“二萧”扬名。在上海的1935年到1936年这两年,对萧红来说,是创作上丰收的两年,也是她异常快乐的两年。 由于个性都很倔强,萧红和萧军发生了争吵。为了缓解冲突,摆脱苦恼,1936年,萧红东渡日本。半年后的1937年,萧红返回祖国。在上海没安定地生活多久。“八一三”爆发,日寇进攻上海。十月,萧红和萧军与上海的文化人士一起,撤退到武汉。不久,萧红与萧军一起来到山西临汾,任教于“山西民族**大学”。1938年,日军逼近临汾。萧军想与学校一齐撤退,必要时直接参战,萧红认为应从事写作,以笔抗战。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在西安,一起生活了六年的“二萧”分手。萧红虽然怨恨萧军,但是她内心里还是不舍得萧军。 1938年初夏,萧红回到武汉。作家端木蕻良很同情萧红的遭遇,一个孤身女子在战乱中生存谈何容易。于是他提出跟萧红结婚,给她一个正式名分。不久,萧红和端木蕻良在武 汉举行了婚礼。但日军又逼近武汉,萧红撤离武汉,来到重庆,继续她的写作。 1940年初春,应邀编辑《大时代》丛书,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来到香港。这时候的萧红身患当时无法治愈的肺结核。但在这一年中,她依旧笔耕不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就是这时写成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在一片混乱中,时值重病的萧红被送入一所临时组建的医院。由于战乱,医院药物匮乏,萧红难以得到正常的治疗,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据说“医生误诊她为喉瘤,喉管开刀后,萧红不能发声,痛苦万状。”临终前,萧红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萧红作品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参加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两幅粉笔画。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小说《弃儿》,是萧红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1]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7月,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2]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1934年夏青岛樱花公园 《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两人,一起住在观象一路1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两人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被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1]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6] 1936年春,萧红摄于上海鲁迅居所前 1936年春,萧红摄于上海鲁迅居所前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2月,《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署名“萧红”。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作品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1-2]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67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2] 1936年,萧红在日本东京 1936年,萧红在日本东京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1]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1]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李明武)、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与了萧军编辑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萧红、萧军不顾危险,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2]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