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对防治细菌、害虫高效,而对人畜、害虫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农药。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进行,绿色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多。本节中微生物肥专家金宝贝将介绍集中绿色农药的功能和用途。绿色农药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药效高,单位面积使用量小;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自然天敌和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极小;对农作物无药害,使用后在农作物体内外、农产品及在土壤、大气、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少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

1.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指能够用来杀虫、灭菌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型、线虫型、真菌型、细菌型、病毒型以及农用抗生素。细菌制剂以苏云金杆菌(简称Bt)为代表;其次是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缓死芽

孢杆菌。真菌制剂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此外尚有赤僵菌、蚧生轮枝菌、汤姆生多毛菌等。病毒制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线虫研究和应用主要有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属的线虫等,原生动物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微孢子虫。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制剂。我国农用抗生素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开发成功的有井冈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阿维霉素、公主岭霉素、浏阳霉素、韶关霉素、农抗23-16、农抗120、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宁南酶素、杀枯肽等。此外金宝贝系列中的金宝贝增甜着色剂也属于微生物农药,可用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2.植物源农药

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自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已经有十几类。不仅用于杀虫,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等优点,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农药具有很大的潜力。

有的是植物组织中水蒸气蒸馏成分,常常具有植物特征性气味,通常含有一定量的萜烯及生物酚类,大多数精油是由几十种到几百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精油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涂在纸片上可短时间挥发而不留痕迹,有强烈的特殊香味,呈油状液体。这些物质对昆虫具有引诱、杀卵、熏蒸、忌避和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等作用。某些精油对昆虫具有神经毒性,有的精油可抑制昆虫的乙酰胆碱酶,有的是章鱼胺的拮抗剂。这些气味物质也适合针对仓储害虫防治和卫生的保持。害虫的防治。

3.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虽经开发研究,但数量有限,有的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商品化。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激素及信息素。利用各种昆虫激素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从而达到控制有害昆虫种群,减轻害虫灾害的作用。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虫新技术。由于它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国内外对这一方向的研究和应用都非常重视。全世界已经鉴定和合成了昆虫性信息素及其类似物达2 000多种,我国研制成功的有农、林、果、蔬等重要害虫的性信息素几十种。

农药名称与分类(英中)

Name and classification 农药名称与分类 2 Pesticides 农药 3 Low toxicity pesticides 低毒农药 4 Residual pesticides 残留性农药 5 Persistency pesticides 持久性农药 6 Non-public hazards pesticides 无公害农药 7 Restricted application pesticides 限制使用的农药 8 Water-soluble pesticides 水溶性农药 9 Oil-soluble pesticides 油溶性农药 10 Pesticide Name 农药名称 11 Common Name 通用名称 12 Trade Name 商品名称 13 Chemical Name 化学名称 14 Abbreviation Name 缩写名称 15 Code number 试验代号 16 Chinese Name 中文名称 17 Insecticides 杀虫剂 18 Insecticidal spectrum 杀虫谱 19 Selective insecticide 选择性杀虫剂 20 Systemic insecticide 内吸性杀虫剂 21 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 有机氯杀虫剂 22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有机磷杀虫剂 23 Organic nitrogenous insecticide 有机氮杀虫剂 24 Pyrethroid insecticide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25 Stomach poison 胃毒剂 26 Contact insecticide 触杀性杀虫剂 27 Fumigant insecticide 熏蒸性杀虫剂 28 Neurotoxin, Nerve poison 神经毒剂 29 Antifeedants, Feeding deterrent 拒食剂 30 Repellent 忌避剂 31 Attractant 引诱剂 32 Chemosterilant 不育剂 33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昆虫生长调节剂 34 Fungicide, Bacteriocide 杀菌剂 35 Fungicidal spectrum 杀菌谱 36 Fungicidal activity 杀菌活性37 Protective fungicide 保护性杀菌剂 38 Curative fungicide 治疗性杀菌剂 39 Systemic fungicide 内吸性杀菌剂 40 Unsystemic fungicide 非内吸性杀菌剂 41 Eradicant fungicide 铲除性杀菌剂 42 Botanical fungicide 植物性杀菌剂 43 Seed treatment 种子处理剂 44 Seed disinfectant 种子消毒剂 45 Soil disinfectant 土壤消毒剂 46 Nematicide 杀线虫剂 47 Rodenticide 杀鼠剂 48 Miticide, Acaricide 杀螨剂 49 Plant growth regulator 植物生长调节剂 50 Herbicide 除草剂 51 Herbicidal spectrum 杀草谱 52 Herbicidal activity 杀草活性 53 Broad spectrum herbicide 广谱性除草剂 54 Selective herbicide 选择性除草剂 55 Contact herbicide 触杀型除草剂 56 Hormone type herbicide 激素型除草剂 57 Translocatable herbicide 输导型除草剂 58 Sterilant herbicide 灭生性除草剂 59 Biological herbicide 生物除草剂 60 Pre-emergence herbicide 芽前除草剂 61 Pre-sowing herbicide 播前除草剂 62 Stem and leaf treatment 茎叶处理剂 63 Benzoic herbicide 苯甲酸类除草剂 64 Phenoxy herbicide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65 Phenolic herbicide 酚类除草剂 66 Diphenyl ether herbicide 醚类除草剂 67 Anilide herbicide 酰胺类除草剂 68 Nitro aniline herbicide 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69 Urea herbicide 脲类除草剂 70 Sulfonylurea herbicide 磺酰脲类除草剂 71 Imidazolone herbicide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72 Carbamate and thiolcarbamate herbicide 氨基及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73 Triazine herbicide 三氮苯类除草剂 74 Organophosphorus herbicide 有机磷类除草剂 75 Aliphatic herbicide 脂肪族类除草剂 76 Heterocyclic herbicide 杂环类除草剂

农药、农药残留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及分类

绿色蔬菜农药残留 1 农药 1.1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

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表明,DDT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常用农药剂型种类

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 1. 乳油(EC) 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 粉剂(DP) 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PH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 可湿性粉剂(WP) 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悬浮率的高低与粉粒细度、湿润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有关。粉粒越细悬浮率越高。粉粒细度指标为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25微米,湿润时间小于15分钟,悬浮率一般在28%~40%范围内;粉粒细度指标为96%以上通过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商标使用许可农药名录 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甲4氯丁酸乙酯 MCPB-ethylate 乙烯菌核利 vinclozolin 乙霉威 diethofencarb 二甲戊灵 pendimethalin

二氯吡啶酸 clopyralid 二氯喹啉酸 quinclorac 三唑酮 triadimefon 三唑醇 triadimenol 中生菌素 zhongshengmycin 灭幼脲 chlorbenzuron 灭草松 bentazone 甲草胺 alachlor 丙草胺 pretilachlor 宁南霉素 ningnanmycin 石硫合剂 lime sulfur 代森锰锌 mancozeb 印梀素 azadirachtin 灭蝇胺 cyromazine 甲霜灵 metalaxyl

仲丁灵 butralin 异丙甲草胺 metolachlor 异丙草胺 propisochlor 农抗武夷菌素 (武夷菌素) 多抗霉素 polyoxin 过氧乙酸 peracetic acid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异菌脲 iprodione 虫酰肼 tebufenozide 虫螨腈 chlorfenapyr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吡虫啉 imidacloprid 吡蚜酮 pymetrozine 克菌丹 captan 苄嘧磺隆 bensulfuron-methyl

吡嘧磺隆 pyrazosulfuron-ethyl 波尔多 bordeaux mixture 茚虫威 indoxacarb 环庚草醚 cinmethylin 矿物油 petroleum oil 苦参碱 matrine 乳氟禾草灵 lactofen 松脂酸钠 松脂酸铜 苯磺隆 tribenuron-meth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PV 苯醚甲环唑 difenoconazole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EONPV 草甘膦 glyphosate 草甘膦铵盐 glyhosate ammonium

实用文档之农药、农药残留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及分类

实用文档之"绿色蔬菜农药残留" 1 农药 1.1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

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表明,DDT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苗木常见农药种类

苗木常见农药种类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酯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4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东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O)、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抵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适用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4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别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剂量抗凝血剂)。

绿化养护常用农药

绿化养护常用农药 1、常用杀虫剂类 (1)有机氯类:这种杀虫剂一般较难分解,残留期长,有较大毒性,有一定刺激性气味。因其较难分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现在大多数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常见的有: A、三氯杀虫酯。这种药多用于灭杀蚊蝇,具触杀、熏杀作用。 B、六六六,残留期特长,已禁止生产作用。 C、DDT等。 (2)有机磷类:该类杀虫剂一般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毒性较高,但杀虫谱广,效果较好残留期相对较短,因此广泛应用于室外植物的防虫。但因其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因此,室内及多人的公共场所不宜使用。另外要注意,过高浓度的有机磷农药常会引起药害,且长期使用同一种有机磷农药容易引发抗性。常用的有: A、乐果、氧化乐果,具强毒性,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杀大多数虫、螨,尤其对蚧壳虫较为有效。对昆虫具有触杀、胃杀等功能。注意:有些植物对1500倍以下氧化乐果敏感,因此,使用氧化乐果或乐果时浓度要尽量避免过大,并且第一次使用时要先试验,以免引起药害。 B、辛硫磷,毒性较低,对昆虫具有触杀、胃杀作用,但无内吸性,对鳞翅目幼虫特别有效,在地上叶面残效期较短,约2-3天,但入到地下后的残效期长达 1-2个月。可杀死地下大部分害虫如蛴螬、蝼蛄等。注意:浓度高于1000倍可能会引起药害。光照条件下会分解,最好夜间用,并且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药同用。 C、速扑杀,对蚧壳虫较为有效,但气味过大,不宜室内用,过高浓度会引起药害,一般用量为2000-4000倍。 D、虫兹灵,为有机磷类与菊酯类混合杀虫剂。具广谱杀虫作用。兼有有机磷类与菊酯类杀虫剂的优点。有气味,但较其它有机磷类农药气味低,较其它菊酯类农药气味大。 E、敌百虫,毒性低,除可防治植物害虫外,亦可用于家畜、水产等动物寄生虫的防治。 F、敌敌畏,为氧化乐果进一步氧化而成。中等毒性。对害虫除有触杀、胃杀等作用外,还有熏蒸作用。易分解,残效期短。 (3)菊酯类:菊酯类农药,毒性较低,有气味,但气味较轻,有些可用于室内。在碱性或土壤中易分解,具有杀虫、抑螨作用。常用的有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其商品名分别有兴棉宝、灭百可、安绿宝、赛波凯等。对昆虫有触杀、胃毒等作用。对光、热稳定,可杀虫卵,对防治对有机磷类产生抗性的害虫效果好,对螨类、盲蝽类效果较差,残效期相对较长。注意:药量、使用次数勿随便增加,勿与碱性药混用,安全间隔期为7-10天。 2、杀螨剂 严格来说,螨不属于昆虫,因此,许多杀昆虫的农药对螨并不起作用。而杀螨剂对别的昆虫作用亦不大。常的杀螨剂有: (1)螨克:对用名为双甲脒,中等毒性,对螨有触杀、拒食、驱避、胃毒、内吸等作用。对各个发育阶段的螨都有效。使用浓度为1000倍-1500倍。

2020年常用农药分类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常用农药分类 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Ο)、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硫氰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点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剂量抗凝血剂)。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农药助剂种类介绍

农药助剂种类介绍 与农药原药混合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制剂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简称为农药助剂。 一般来讲,农药助剂本身是没有生物活性的,但助剂选用得当与否,对农药制剂的药效性能有极大影响。例如,含10%敌稗及30%柴油的混合乳油,与不含柴油的20%敌稗乳油具有相似的杀草效果,而敌稗用量却相差1倍;使用波尔多液时,若在其中加入 0.2%~ 0.3%骨胶,可抗雨水冲刷,且能提高防病效果。农药助剂的合理使用,往往还能提高药剂对植物的安全性及降低对人畜的毒性。 填料: 填料可用来稀释农药原药,减少原药用量,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等。 湿展剂: 湿展剂是指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湿润固体表面的助剂。此药液喷到受药表面时,易于在受药表面湿润展布,提高防治效果。如茶枯、纸浆废液、洗衣粉、拉开粉等。 乳化剂: 能使原来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油液的助剂,称为乳化剂。如土耳其红油、双甘油月桂酸钠、蓖麻油聚氧乙基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等。 分散剂: 分为两种。一种为农药原液分散剂,是一种具有高粘度特性的物质,通过机械作用,可将熔融的农药分散成胶体颗粒剂,如废粘蜜浓缩物,纸浆废液浓

缩物;另一种为农药制剂的分散剂,能防止粉剂絮结,使粉状农药在喷布时能很好地进行分散。 粘着剂: 粘着剂是指能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粘着性能的助剂。药剂粘着性提高之后,可耐雨水的冲刷,提高农药的残效性。常在粉剂中加入适量粘度较大的矿物油,在液剂农药中加入适量的淀粉糊、明胶等。 稳定剂: 稳定剂又称抗凝剂,能防止农药制剂(可湿性粉剂)的物理性能在贮藏过程中变坏(悬浮率降低)。 防解剂: 指能防止农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分解的助剂。 有的将防解剂列入稳定剂一类,例如有的乳剂中加入防解剂可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增效剂: 本身没有杀虫、杀菌作用,但能提高原药杀虫、杀菌效果的助剂。 溶剂: 溶剂是指能溶解农药原药的助剂,多用于加工乳油类农药。 如苯、二甲苯等。

农药的分类有哪些

农药的分类有哪些 农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现在一般又将杀螨剂和杀线虫剂单独分出来了。 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又分为: 1、胃毒剂:作用于害虫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目前所用的杀鼠剂几乎都是胃毒剂。无机杀虫剂也多数是胃毒剂;有机合成的杀鼠剂大多数都是触杀兼胃毒。在环境中,胃毒剂对害虫天敌的直接伤害作用很强,对维护生态平衡是个不利因素。常见的胃毒剂有敌百虫、灭幼脲、抑太保、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抑制剂和部分植物源农药。 2、触杀剂:这类杀虫剂必须直接接触昆虫体后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死亡。大部分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常见的触杀剂有辛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抗蚜威、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3、内吸剂:内吸作用是指农药对害虫的毒杀形式,即将药剂喷到作物上,药剂先被作物的叶、茎、根或种子吸收,并在植株上体内传播到各个部位,在体内保持一定时期的毒效,当害虫取食带毒的作物时,药剂随之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通过这种内吸作用杀死害虫的药剂就叫内吸剂。常用的内吸剂有: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 4、熏蒸剂:熏蒸是利用一些药剂在常温下容易气化的农药,或一些农药施于土壤后,产生具有杀虫、杀菌或除草作用的气体,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熏蒸效果通常与温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如果延长熏蒸处理时间,较低的浓度也可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当前主要有仓库熏蒸法、帐幕熏蒸法、减压熏蒸法和土壤熏蒸法这四种熏蒸方法。在农业上使用较多是仓库熏蒸和土壤熏蒸,仓库熏蒸用于作物收获后的处理,而土壤熏蒸是在作物种植前的处理。 5、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类特异性杀虫剂,在使用时不直接杀死昆虫,而是在昆虫个体发育时期阻碍或干扰昆虫正常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进而使种群灭绝。这类杀虫剂包括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防治卫生害虫的主要药剂有保幼激素类似物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常见的农药品种有除虫脲、灭幼脲、氟虫脲、米满等。 6、昆虫性外激素:是雌成虫分泌的用以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的一类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了类似物,使用后影响成虫性行为,从而达到抑制害虫发生的目的。如除虫脲、灭幼脲。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除草剂的分类较复杂

农药的分类

农药的分类 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划分。 一、按农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理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觉得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早期的农药有一些无机分合物品种,如砷制剂、氟制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高、药效差、药害重而停产。现代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有铜制剂与硫制剂。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硫制剂如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它们是大吨位的杀菌剂,硫制剂也是杀螨剂。矿物油乳剂多用在果树休眠期杀虫杀螨。 2、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历史久、用量大的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除虫菊干花磨成粉就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蚊香的原料。从除虫菊干花中可以提取出除虫菊素,再配成药剂。烟草中含有可以杀虫的烟碱,一般用废次烟叶或烟梗作原料,用酸提取出烟碱再配成杀虫制剂。我国的植物源杀虫剂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植物源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

物不易产生杭药性、对环境友善等优点。但是,它们来源有限或栽植要占用耕地,很难大规模生产,品种也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如果利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认为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本质上与化学合成农药差不多,有人称之为“生物化学农药”。如阿维菌素,是种高效杀虫杀螨刹;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而用活体微生物做成制剂使用,如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其施用在本质上是种生物防治措施,得病死的虫体还会有传染性,严格说不属于化学防治范畴。但由于它的制剂与作用方法都与农药相近,也就算它是一种农药,微生物源农药一般也具有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3、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机合成的农药品种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门。 二、按防治对象分类:防治对象就是农业有害生物,其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微生物。 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节肢动物身体分节,还长有分节的附肢,全身长有外

值得在果园中应用的几类绿色农药

值得在果园中应用的几类绿色农药-园林 值得在果园中应用的几类绿色农药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果品等食用林产品安全的形势下,“三品一标”产品成为果品发展的必然趋势。果品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使用绿色药剂防治符合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需要。绿色农药是指从动、植物体内或微生物及其衍生物中直接提取、仿生合成的有效杀虫成分,运用一定的工艺制成的、符合无公害果品生产需求的农药。 1 植物提取剂 直接从植物体中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等方式提取杀虫成分,非化学合成。 1.1 桉油精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天然生长的桉树幼嫩的枝、叶中提炼萃取而成,加高活性的助剂,制成新型广谱强力杀虫剂,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性,对多种抗性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广谱、高活性、环保的特性。常用5%桉油精溶液由北京中德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用于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美国白蛾、蚜虫等,可防治螨类,促进林木生长,既可喷雾又可喷烟,对人畜安全,对天敌无伤害。 1.2 鱼藤酮 从鱼藤中提取,主要存在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区所产豆科鱼藤属植物根中,在一些中草药如地瓜子、苦檀子、昆明鸡血藤根中也有。杀虫效力最高的鱼藤酮存在于根部,常用剂型有4%粉剂、5%和7.5%鱼藤精乳油,对作物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农产品风味。主要作用方式是胃毒和触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谷氨酸酶脱氢酶活性,使害虫呼吸减弱、心跳缓慢,致害虫死亡。

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尺蠖等。但易受日光、空气、高温的影响而分解,遇碱分解,不可用热水浸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1.3 茴蒿素 以植物茴蒿为主要原料,从中提取茴蒿素,以中草药为增效剂,常用有0.65%茴蒿素杀虫剂水剂。主要作用方式为触杀为主,兼有胃毒作用,有速效性和持效性。主要用于防治尺蠖、蚜虫、食心虫等。不能与酸性药剂混用,稀释后当天用完。 1.4 苦参碱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碧绿1%苦参碱溶剂,由内蒙古赤峰市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是国家林业局采购中标的植物源杀虫剂,被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推荐为无公害农药。杀虫机理是神经麻痹,因蛋白质凝固堵塞气孔而死。主要作用方式是具触杀和胃毒用,害虫接触药剂。主要用于防治山楂叶螨、苹果黄蚜、食心虫等,常用浓度1 000~2 000 倍,对人畜低毒。 1.5 抗菌剂402 大蒜素的衍生物,具有大蒜和醋酸的气味,易挥发。遇碱易分解,铁能促进其分解,对人畜毒性中等,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常用剂型80%乳油。作用方式以保护作用为主,并有一定的铲除作用和内吸作用。对多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与菌体内含-SH 基的酶反应,抑制菌体正常代谢。主要用于防治苹果叶斑病。

花卉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

花卉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 生物农药一般是指用生物活体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具有无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能专一作用于有关的病害、有害生物种类。目前国内外公认应用最多的有细菌性、抗生素类、昆虫激素类、昆虫病原线虫类及昆虫病毒类。 防治花卉食叶害虫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系列杀虫剂是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的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灭幼脲类主要是胃毒剂,但也能侵入昆虫表皮发生作用。该产品具有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防治成本低,耐雨水冲淋,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花卉植株、人畜及环境安全等优点。 二、是细菌性农药——Bt乳剂。Bt乳剂是苏云金杆菌微生物农药类,属于芽孢杆菌细菌性杀虫剂。其主要杀虫成分是半孢晶体。该药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主要生物杀虫剂。Bt乳剂的致病机理是Bt杀虫毒素使害虫的消化道发生病变而死亡。食叶害虫吃了带Bt乳剂的叶片后,引起瘫痪、停食、反应迟钝、腹泻,尔后腹部出现黑环,并逐渐扩大到全身,最终中毒致死。害虫死后变为黑色软体,腐烂、倒挂或死在树叶和枝条上。Bt菌剂对多种鳞翅目幼虫和叶蝉有致病和毒杀作用,如食心虫、黄刺蛾、尺蠖蛾等,主要用于防治鳞 翅目害虫的幼虫。 三、植物性农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烟·百·素油:多元中草药植物乳油杀虫剂,对易产生抗性的昆虫也可迅速杀死,具有降解好、无残毒、使用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等特性,对花卉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百草一号(0.6%苦参碱·内酯水剂:由牛心朴子、苦豆草等多种植物及中草药粉碎、溶解、添加助剂和渗透剂配置加工而成。作用机理是以触杀为主,胃毒为辅,对花卉生长有促进作用,可用于防治花卉各类蚜虫及食叶害虫。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绿色食品禁用农药品种 . .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商标使用许可农药名录 来源: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甲4氯丁酸乙酯MCPB-ethylate 乙烯菌核利vinclozolin . .

乙霉威diethofencarb 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 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 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 三唑酮triadimefon 三唑醇triadimenol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 灭幼脲chlorbenzuron 灭草松bentazone 甲草胺alachlor 丙草胺pretilachlor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石硫合剂lime sulfur 代森锰锌mancozeb . .

印梀素azadirachtin 灭蝇胺cyromazine 甲霜灵metalaxyl 仲丁灵butralin 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 异丙草胺propisochlor 农抗武夷菌素(武夷菌素) 多抗霉素polyoxin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异菌脲iprodione 虫酰肼tebufenozide 虫螨腈chlorfenapyr 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 .

吡虫啉imidacloprid 吡蚜酮pymetrozine 克菌丹captan 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 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 波尔多bordeaux mixture 茚虫威indoxacarb 环庚草醚cinmethylin 矿物油petroleum oil 苦参碱matrine 乳氟禾草灵lactofen 松脂酸钠 松脂酸铜 . .

农药、农药残留和绿色农产品标准与分类

绿色蔬菜农药残留 1农药 1.1 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 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 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 10 种之多 ,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 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 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 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 ,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 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 20 世纪 40 年代,有研究表明, DDT 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 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绿色农药的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分类和应用 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对防治细菌、害虫高效,而对人畜、害虫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农药。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进行,绿色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多。本节中微生物肥专家金宝贝将介绍集中绿色农药的功能和用途。绿色农药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药效高,单位面积使用量小;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自然天敌和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极小;对农作物无药害,使用后在农作物体内外、农产品及在土壤、大气、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少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 1.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指能够用来杀虫、灭菌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型、线虫型、真菌型、细菌型、病毒型以及农用抗生素。细菌制剂以苏云金杆菌(简称Bt)为代表;其次是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缓死芽 孢杆菌。真菌制剂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此外尚有赤僵菌、蚧生轮枝菌、汤姆生多毛菌等。病毒制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线虫研究和应用主要有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属的线虫等,原生动物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微孢子虫。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制剂。我国农用抗生素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开发成功的有井冈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阿维霉素、公主岭霉素、浏阳霉素、韶关霉素、农抗23-16、农抗120、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宁南酶素、杀枯肽等。此外金宝贝系列中的金宝贝增甜着色剂也属于微生物农药,可用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2.植物源农药 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自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已经有十几类。不仅用于杀虫,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等优点,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农药具有很大的潜力。

农药、农药残留和绿色农产品标准及分类之欧阳家百创编

绿色蔬菜农药残留 欧阳家百(2021.03.07) 1 农药 1.1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10种之多,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

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表明,DDT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2 农药残留 2.1 定义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

农药常见的16种使用方法

农药常见的16种使用方法 根据目前农药加工不同的剂型种类,施药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常用的方法有以下16种。(1)喷粉法。喷粉是利用机械所产生的风力将低浓度或用于细土稀释好的农药粉剂吹送到作物和防治对象表面上,它是农药使用中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要求喷撒均匀、周到,使农作物和病虫草的体表上覆盖一层极薄的粉药。用手指轻摸叶片能看到有点药粉沾在手指上为宜。喷粉法的优点:①操作方便,工具比较简单;②工作效率高;③不需用水,可不受水源的限制,就可做到及时防治;④对作物一般不易产生药害。但也有一定的缺点:①药粉易被风吹失和易被雨水冲刷,因此,药粉附着在作物表体的量减少,缩短药剂的残效期,降低了防治效果。②单位耗药量要多些,在经济上不如喷雾来得节省。③污染环境和施药人员的本身。(2)喷雾法。将乳油、乳粉、胶悬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制剂,对入一定量的水混和调制后,即能成均匀的乳状液、溶液和悬浮液等,利用喷雾器使药液形成微小的雾滴。其雾滴的大小,随喷雾水压的高低、喷头孔径的大小和形状、涡流室大小而定。通常水压愈大、喷头孔径愈小、涡流室愈小,则雾化出来的雾满直径愈小。雾滴覆盖密度愈大且由于乳油、乳粉、胶悬剂和可湿性剂等的展着性、粘着性比粉剂好,不易被雨水淋失,残效期长,与病虫接触的药量的机会增多其防效也会愈好。50年代前,主要采用大容量喷 雾每亩每次喷药液量大于50升,但近10多年来喷雾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超低容 量喷雾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后,喷药液量便向低容量趋势发展,每亩每次喷施药液量只有0.1~2升。目前国外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小客量喷雾方法,因其有许多优点:①用药液量少;②用工少;③机械动力消耗少;④工效高;⑤防治效果高;③经济效益高。 (3)毒饵法。毒饵主要是用于防治为害农作物的幼苗并在地面活动的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以及家鼠、家蝇等卫生害虫。它是利用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和农药拌合而成,诱其取食,以达到毒杀目的。例如,每亩可用90%晶体敌百虫1两,溶于少量水中,拌入切碎的鲜草40干克,在傍晚成堆撒在棉苗或玉米苗根附近,其防效很显著。作毒饵的饵料,麦麸、米糠、玉米屑、豆饼、木屑、青草和树叶等都可以,不管用哪一种作饵料,都要磨细切碎,最好把这些饵料炒至能发出焦香昧,然后再拌和农药制成毒饵(鼠类和家蝇的饵料中最好还要加些香油或糖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诱杀害虫和鼠类、家蝇等。此外毒谷主要也是用来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由于配制毒谷需要粮食等,现在已不大采用,其实毒谷也是毒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