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磨刀溪

磨刀溪

磨刀溪
磨刀溪

磨刀溪

万州区(县)地名普查优秀成果推荐表

实体标准名称

磨刀溪

类别

名称

河流

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

沿革

古名“南集渠”,又名“于阳溪”(见《水经注》)。明清改称“新军河”,清末民初始称为“磨刀溪”。关于磨刀溪名称的由来,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在原万县磨刀溪(今利川市谋道集镇磨刀溪)磨过战刀,后人在溪旁建有“关庙”以资纪念,故该溪以“磨刀”命名。

自然属性信息

属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石柱县黄水镇田湾村摩天坡北侧,在石柱县境称油草河,由西南向东北流,于枫木乡洋洞村下渡口处入湖北省利川市境称建南河,在中咀纳箭竹溪水,在白龙塘纳白石溪水,于利川市与万州区交界的石板滩纳官渡河水,称驷步河(亦称四步河、旋步河、丝布河),于大

滩口纳罗田河水,于赶场纳龙驹河水,始称磨刀溪,于万州区长滩镇向家村入云阳县外郎乡冉家沟,于云阳县龙角镇坳口场纳泥溪河水,在新津乡新津口注入长江。流经重庆市石柱县、湖北省利川市、重庆市万州区、重庆市云阳县,干流长185.9公里,其中:石柱县42.9公里,利川市29.8公里,万州区73.5公里(含万州区与利川市界河1.9公里),云阳县39.7公里。源头至石板滩(官渡河口)为上游,长74.6

公里;石板滩(官渡河口)至长滩井为中游,长约54.9公里;长滩井以下为下游,长约56.4公里。流域面积3167平方公里,其中万州区境内流域面积1786 平方公里。有泥溪河、龙驹河、罗田河、官渡河等支流。年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河口流量60.3立方米/秒,干流比降4‰,水能理论蕴藏量

文化属性信息

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于视察四川边防“南浦雄关”时,为“关庙”题写了两幅对联:一曰“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二曰“既磨刀尚武,又谋道修文”。清末民初以来,因为名人效应,有关图籍张冠李戴,以原万县磨刀溪(今利川市谋道集镇磨刀溪)为其发源地,随着万县逐渐形成为下川东经济政治中心,“磨刀溪”这个名称得以扩散并固化指称整个河流,“新军河”遂改名为“磨刀溪”。但在该河下游云阳县,当地由明清直到民国中期的《云阳县志》皆称为“新军河”,并以今泥溪河为其正源,以今利川市谋道镇响水洞为泥溪河发源地。初名十二滥坝,后因长滩河溪侧山石可磨刀,于元末改名磨刀溪。一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2年),支罗峒土司反明,朝廷派兵镇压,展开了一场持久的争夺战,与此同时,当地土匪也趁机作乱,三方在互相残杀后常常在今镇中心溪边的岩石上磨刀,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做了磨刀溪。清属四川万县市郭里大十甲,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川川东道官员经此,题写“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诗句,故又名谋道溪。由于战乱频繁,人人尚武,关帝庙也应运而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总督赵尔丰专程到磨刀溪为关帝庙题落成写楹联“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

社会属性信息

万州区境内已建长滩、赶场、双河、鱼背山电站,正建大滩口、向家咀电站,区内有羊渠、龙渠两座古城遗址以及,有龙泉溶洞、月亮湾温泉,潭獐峡、人头寨、王二包森林公园、红岩石林、毛坝石林、七曜山草场等名胜。在利川市建南河段有明代七孔子崖窟墓遗址。

古田溪流域水环境基本情况分析

3流域环境概况 3.1流域概括 3.1.1流域整体概括 古田溪位于我省东部,地理位置于东经118°35'至119°00',北纬26°25'至28°00'之间,属闽江干流中游北岸支流之一。其发源于屏南县境内鹫峰山脉南麓,即屏南县岭下乡,源头为长桥溪,在平湖附近汇入长潭溪后称古田溪。其干流分别流经屏南县的屏城、长桥乡、古田的平湖镇,途经新舫村汇入古田溪一级水库,是古田水库的重要水源,由古田溪水库而下,南出半坑亭、龙亭、流经闽清县桔林乡后洋,于古田县水口镇注入闽江。流域面积1794km2,河道长123km,平均坡降6.6‰,古田溪干支流河道特性见表3.1.1,古田溪流域地理位置图见图3-1。 流域内山峰耸峙,沟壑纵深,最高峰位于上游屏南境内的东峰尖,海拔1820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向西南倾斜,域内呈三高两低,状似W形地势。地表切割强烈,水系非常发育,多山地、盆地、平原狭小,除在河谷之间呈现有小片冲击盆地外,大部分是低山、丘陵,其中最大的盆地古田县旧城关已被开发成古田溪一级水库。

表3.1.1 古田溪干支流河道特性表 流域北部属上游区,主要包括屏南县路下、五溪、门里、柏源、岑洋、高溪等村,上游地带急剧下切,形成典型的V字型河谷地貌,河道蜿蜒曲折,狭窄陡峭,水流湍急,落差较大,人烟稀少,生态资源丰富。 流域中部包括古田县的凤埔乡、平湖、吉巷乡、大桥镇、泮洋乡五个乡镇及闽清县桔林乡的部分乡村。本区为低山区,山峦重叠,河谷表现为壮年期的峡谷形态,两岸峭壁挺拔,江中岩石裸露,礁石起伏。域内支流密布期间,水资源较丰富,雨量充沛,水能条件优越,发电地形条件好。平均海拔较高,耕地较为分散,垅排田占大部分,易旱、易涝,主要靠引水灌溉,农业耕作以中单晚稻为主,兼种经济作物和食用菌。 流域南部属下游区。主要包括湖滨乡、松吉乡和新城镇。下游河段河面较宽,河床较缓,流速平稳。本区是古田县工业、商品粮、蔬菜产区,地势相对较低,旱涝灾害较重。区内有古田溪梯级电站(装机25.6万kW)。新城镇地势平坦,交通

古田基本概况

古田概况 地理位置古田位于闽中部偏东北方,分别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两高两低马鞍状,其间重山叠嶂,溪谷遍布。地理坐标北纬26.299-26.882,东经118.555-119.400,毗邻福州、南平两地区,是福州、南平、宁德三市交汇的中心点,东距宁德市133千米,东南距省会福州市146千米。地势以东、西两侧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库倾斜。 气候状况古田溪纵贯西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夏长冬短,春秋对峙,海洋性、大陆性气候兼之。年均气温16~21℃,年降雨量1400~2100毫米,日照时数1894.9小时,无霜期276天。主要自然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大风和冰雹。 基本概况外福铁路,316国道,101、203、309省道公路纵横境内,闽江航道有34千米。土地面积2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15万亩、山地296.89万亩、水域15.8万亩。总人口42.6万,其中农业人口36.1万人,全县辖2个街道、7个镇、5个乡,分别为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平湖镇、大桥镇、黄田镇、鹤塘镇、杉洋镇、凤都镇、水口镇、吉巷乡、泮洋乡、凤埔乡、卓洋乡、大甲乡、280个村(居)委会,是闽东土地面积第一、人口总数第四的山区农业大县,素有“水电之乡”、“食用菌之乡”、“华侨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之称。方言有古田话、粤语、闽南话。纪念地有古田会议纪念碑、闽浙赣游击纵队成立地。名胜古迹有宋吉祥寺塔、临水宫、朱熹“蓝田书院”遗址。 解放后政区1949年6月14日古田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将县以下15个乡(镇)改设为民主乡(镇)公所,沿用保甲制,成立行政村,实行乡(镇)保甲制。同年7月,撤民主乡(镇)公所,设14个区公所(原西溪乡并入凤埔区)。8月,缩编为7个区公所,即一区城区、二区平湖、三区 凤都、四区局下、五区谷口、六区沂洋、七区鹤塘。9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12月,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 1950年5月,进行整编,废除保甲,实行区乡村制。区人民政府进行调整,第四(局下)区撤销,并入第一(城关)区,并从第六(永安)区划出部分辖区成立新四区,增设第八(杉洋)区。同时,增设89乡和9个街。一区城关局下,区委会设在城关,辖城内9个街道,城郊10个乡;二区平湖、凤埔,区委会设在平湖,辖13个乡;三区凤都、桃溪,区委会设在凤都,辖9个乡;四区横洋、泮洋,区委会设在横洋,辖10个乡;五区黄田、谷口,区委会设在谷口,辖11个乡;六区永安、北墩,区委会设在永安,辖11个乡;七区鹤塘、卓洋,区委会设在鹤塘,辖13个乡;八区杉洋、大甲,区委会设在杉洋,辖12个乡。是年11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 1952年6月,增设第九(卓洋)、第十(凤埔)、第十一(局下)3个区公所,析全县为11个区公所。1955年9月,以驻地命名,11个区公所即城关、平湖、凤都、横洋、谷口、永安、鹤塘、杉洋、卓洋、凤埔、局下区公所。是年12月,城关区公所改称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撤销凤都、凤埔区公所,9月撤销卓洋区公所,全县为7个区公所和1个镇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区并社,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1959~1965年先后增设5个人民公社和1个城关镇,镇辖街居委会,社辖生产大队。至1982年,全县有13个公社,1个城关镇,261个生产大队,5个居委会,1490个自然村、片村及农点。 千年古县古田人民勤劳创业,历史上以产铁、铸锅、造曲、制茶而出名,又因朱熹流寓而称为“先贤过化之乡”。解放前,这里是闽东游击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而今古田成为库区大县,全县总面积2385.2平方公里。县内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有铁路、公路、水路;这里林业发达,水果甚多,食用菌生产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为全国之冠;这里水力资源人均占有量居全国之首,古田溪水电站为全国第一个地下电站;这里是著名侨乡之一,旅外华侨、外籍华人达20多万人;这里体育、文化发展迅速,曾分别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文化模范县。现古田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正由传统的农业县向开放型的山区县迈进。

60篇古田县美景诗联作品(第1-12辑)

60篇古田县美景诗联作品(第1-12辑) 作者: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第1辑 1.古田县--香浮仙境 香浮仙境,薄雾青山能集美 林抹朝阳,轻烟疏柳可藏珍 2.古田县--山路踏青 故乡寻梦,红花弄色,观峰峦迤逦 山路踏青,绿草敷阴,叹岁月蹉跎 3.古田前洋村(七绝) 春来碧水串银环,燕入高墙杨柳闲。此处风光邀进画,骚人游客尽开颜。 4.古田县前洋村--访古探幽(七绝)岭下溪云迷石径,屋边花草递深情。菜园半亩涵春水,访古探幽伴鸟声。 5.古田县前洋古村 溪流云去,野水山田花敛露 屋借峰回,村烟石径树凝霜

第2辑 1.宁德古田-和谐路 叠翠青山,导引和谐路 飘香碧树,接迎锦绣春 2.古田县-临水神韵 望云瑞色,曼舞轻歌风调雨顺临水文光,仙音神韵国泰民安 3.古田-翠屏湖夕照 碧玉水光,春潮来有约 翠屏风景,夕照映无声 4.古田-临风桥影 临风桥影来新燕 带露红花笑艳枝 5.古田黄田镇-流翠韵 雨洗青山流翠韵 船摇碧水漾银波

第3辑 1.古田县沽洋里村古屋 沽洋老屋,红联似彩,耕读门第多明礼白发高堂,笑脸如春,勤俭农家惯守诚 2.古田县大桥镇桃花怒放 清风影里,云推青山,争鸣翠鸟供图画红幔帐中,露润芳草,怒放桃花入品题 3.古田临水宫祖庙 敬谒祠堂描愿景 诚求圣母保和平 注:海峡论坛首办陈靖姑文化节。 4.古田--翠屏湖风光 山展春篇,高瀑垂银练 湖开画卷,远峰迭翠屏 5.古田翠屏湖(七律) 顺天圣母丹心在,极乐圆瑛赤胆悬。喜报仙爷牵眷顾,笑迎弥勒惹流连。

喷泉降玉波涛日,临水生金烟月天。白鹭歌飞春永驻,翠屏浪涌福无边。 第4辑 1.古田临水宫(七绝) 扶危济难挂心间,除暴安良佑万民。临水夫人怀懿德,护胎救产铸丰神。 2.古田廖厝温泉(七绝) 蜿蜒藤蔓古烟霞,遍染碧苔琼露花。响濑鸣泉洗肤润,碧潭银瀑乐三丫。 3.古田杉洋镇(七律) 蓝田启智嫌书少,道观开蒙望寿长。古洞流云新岁月,云梯接汉好风光。凤林善德普天乐,龙井康宁遍地香。南国桃夭春灿烂,杉洋李艳业辉煌。 4.古田大桥镇(七律) 顺天盛世诗千首,临水丰年酒一杯。油柰犹香飘鹤径,柿丸更艳上云台。金坑焕彩黄牛过,钱厝迎春紫燕回。

古田溪大坝典型坝段水平位移监控指标的拟定

水利水电工程 古田溪大坝典型坝段水平位移监控指标的拟定 金 秋1,2 ,刘贝贝1 ,张 磊 1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 摘 要:分别采用典型小概率法和结构分析法拟定了古田溪大坝9号和15号坝段水平位移的监控指标,指出: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大值监控指标比较接近,但结构分析法考虑了模拟大坝和基岩的实际受力情况,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建议采用结构分析法监控坝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对于坝顶水平位移的最小值监控指标,建议采用小概率法。关 键 词:小概率法;结构分析法;水平位移;监控指标;古田溪大坝 中图分类号:TV 698.1 文献标识码:A do :i 10.3969/.j i ss n .1000-1379.2010.02.056 1 工程概况 古田溪三级大坝为钢筋混凝土平板坝,坝顶高程为137.70m,最大坝高约43m,坝顶长225.0m,由27个跨度为7.5m 的平板坝垛组成(左岸2号坝垛至右岸29号坝垛),2号坝垛以左和29号坝垛以右为重力式接头部分,中间9号至20号坝垛为溢流坝垛,其余均为挡水坝垛,其中5号!8号坝垛为厂房坝垛。大坝溢流段净宽81.3m,溢流堰顶高程为129.0m 。水库死水位122.0m,正常高水位131.0m (实际运行正常高水位129.0m ),设计洪水位136.7m ,校核洪水位137.5m 。古田溪三级水电站属三等工程,大坝为?级建筑物,目前已运行近50年,经历了多种荷载的考验。 大坝9号坝垛位于河床溢流坝段与非溢流坝段之间,其测值具有典型性;15号坝垛是溢流坝段,位于河谷的中间,对整个大坝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将9号、15号坝段作为典型坝段,用典型小概率法[1-2]和结构分析法分别分析古田溪三级大坝的水平位移监控指标。 2 典型小概率法 2.1 基本原理 令不利荷载组合时的监测效应量(如大坝的水平位移)为X m i ,则X m i 为随机变量,由监测资料系列可得到一个子样数为n 的样本空间: X ={X m1,X m 2,#,X m n } (1) 其统计量可用下列两式估计: X = 1 n ?n i=1X m i (2) X = 1n (?n i=1 X 2 m i -n X 2 )(3) 然后,用统计检验方法(如A -D 法、K -S 法),对其进行分布检验,确定其概率密度的分布函数(如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 极值I 型分布等)。 令X m 为监测效应量的极值,当X >X m 时,大坝将要出现异常或险情,其概率为 P (X >X m )= = %+&-& f (x )d x (4) 失事概率 根据大坝的重要性而定,古田溪大坝 =1%。确定 后,由X m 的分布函数可直接求出X m =F -1(x, x , )。 2.2 典型坝垛坝顶水平位移监控指标拟定 2.2.1 子样的选择 原型监测资料表明:古田溪大坝的位移变幅主要决定于温度变化,通常温度升高,大坝向下游位移;温度降低,大坝向上游位移。可见每年位移的最大和最小值反映了古田溪大坝极值位移的变化规律,因此将每年的最大和最小位移作为典型坝垛效应量的样本(见表1)。 2.2.2 水平位移的监控指标 利用K -S 法对各特征时段的最大和最小位移进行了检验。以9号坝垛坝顶的引张线位移为例进行检验说明: (1)9号坝垛坝顶引张线位移每年最大值的分布。由K -S 法进行检验,9号坝垛坝顶水平位移每年的最大值服从正态分布,即 ~N ( , 1),其中 1=1.659、 1=0.577。当位移 大于位移的极值 m 1( m1为位移极值)时,其概率为 F ( ? m1)= 1= % +& m 1 12! 1e -( - 1)2 2d =% +& m 1 1 0.577 2! e -( -1.659)2 2 d (5)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39030,50539110,50539010,50809025,508790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14BO3, 20070294023, 2008BAB29B03,2008BAB29B06);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CH C-K J-2007-0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2017-B08037)。 作者简介:金秋(1984!),女,浙江慈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坝安全监控。 E m ai:l j i nqi u0218@163.co m ? 122?第32卷第2期 人 民 黄 河 Vol .32,N o .2 2010年2月 YELLOW R I VER Feb .,2010

高速铁路连续梁高桩承台的动力性能影响分析_毕玉琢

2013年2月第4卷第1期高速铁路技术 HIGH 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No.1,Vol.4Feb.2013 收稿日期:2012-07-12作者简介:毕玉琢(196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674—8247(2013)01—0036—05 高速铁路连续梁高桩承台的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毕玉琢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 摘 要:结合合福铁路古田溪特大桥主跨(60+2?100+60)m 连续梁设计方案,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空间有限 元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的自振特性。采用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程序BDAP V2.0进行车桥动力仿真,针对高桩承台以及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和车辆的振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表明:高桩承台及桩-土相互作用使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降低,且不同模型下,桥梁跨中和墩顶的横向位移和加速度也有差异;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全桩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横向振动特性,而采用墩底固结模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会产生较大误差。 关键词:高桩承台;桩-土相互作用;振动性能;列车走行性;车桥耦合中图分类号:U443.25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Dynamic Effect of High-rise Pile Cap of Continuous Beam on High-speed Railway BI Yu-zhuo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Ltd.,Wuhan 430063,China )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schemes for the main span (60+2?100+60)m continuous beam of Gutianxi Bridge on Hefei-Fuzhou railway ,the corresponding spati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s a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Moreover ,the bridge structure dynamic analysis program BDAP V2.0is used to simulate train-bridg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high-rise pile cap and pile-soil inter-action on the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bridge and train.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high-rise pile cap and pile -soil interaction can drop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and th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in the middle of span and on the top of pier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under three models.The whole pile model considering pile-soil interaction can truly reflect transverse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ridge under train loads ,while dynamic sim-ulation with the pier bottom consolidation model will produce a great error. Key words :high-rise pile cap ;pile-soil interaction ;vibration performance ;train running property ;train-bridge cou-pling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桥梁工程的兴 建,高桩承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3] 。 高桩承台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型式,即部分桩身沉入土中,部分桩身露在地面以上或最大冲刷线以上(称为 桩的自由长度)。由于高桩承台基础能够穿透软弱层而达到较深的持力层,其承载的能力很好,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也比较丰富。高桩承台特殊性在于地面上有一段无土体约束的桩,朱男、孙建平 [4] 将某桥墩桩的自 由长度由实际的0.48m 逐步增加至20.48m ,计算了结构的自振特性。此外, 对于地面或冲刷线以下的桩基,过去直接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处将桩基嵌固而忽略桩周土层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上部结构及自身振动性能

古田县

古田县,面积2385.2平方公里。福建省宁德市辖县,地处闽东北,是千年古县,是闽东土地面积第一、人口总数第四的山区农业大县,素有“水电之乡”、“食用菌之乡”、“华侨之乡”、“体育之乡”、“文化之乡”之称。目前整个县的人口超过42万 古田人民淳朴务实,有勤劳创业、开拓进取精神。自建县以来,人才辈出,代有名人。唐有刘疆率众垦荒,创邑有功,被后人奉为“拓主”;陈靖姑为民施医救产,带孕消灾而以身赴难,被世代尊为临水夫人。宋有林用中从师朱熹,嗜学不倦,遂成理学大家,被朱熹视为畏友,有《东屏集》问世。明有张以宁诗文成就开一代文风,宋濂为其《翠屏集》撰序,称其集为一代奇作;罗荣授职广东布政司参政,因犯颜直谏“入贡之害”被贬贵州而砥砺名节,泰然赴任。清有余正健官至顺天府尹,操守清廉,致力除奸减讼,被赐为“天下师表”;甘国宝历任台湾总兵,镇守海疆,体恤兵民,台湾同胞为其建祠设祀;林朝聘代理浙江余姚知县,当英军陷宁波犯余姚时,只身赴英营斥退敌舰,诚为“忠勇可嘉”;进士曾光斗主讲福州鳌峰书院十余年,工诗善书,名噪闽中。自宋至清,还有登进士榜者181人. 近现代有爱国高僧、历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圆瑛法师,试制成功中国首架双翼水上教练机的飞机设计师陈立痒,我国著名的泌尿科外科专家王历耕,率部参加淞沪抗日之战的爱国将领林宪杰,开拓我国橡胶事业的爱国华侨雷贤钟,多次受到毛泽东接见的寄生虫学教授陈心陶,九叶派诗人杜运燮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更有诸多英贤,如荣获奥运会射击比赛铜牌、银牌的运动健将黄世平,我国首批培养的十八位博士中最年轻的数学博士王建磐等。解放以来获博士学位的还有32人,评上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93人。 古代福建省名人的名言名句 林则徐: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峯 严复,译著《天演论》: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宁德古田19个美景(诗联

宁德古田19个美景(诗联 福建霞浦一中林承强 1.古田廊桥(联) 廊桥横卧清波碧 水榭竖悬明影奇 2.古田临水宫(联) 儿心烂漫古宫添喜庆 童趣天真圣母保平安 3.古田临水宫(联) 圣母庇民怀懿德 古宫焕彩祀馨香 4.古田临水宫(联) 慈光普照,翠岭云涛图更美

福地回春,梵宫香霭景常新 5.水口闽江大桥(联) 江涌烟波,临风桥影来新燕 岭飘云雾,带露红花笑艳枝 6.古田翠屏湖(联) 湖分山色,碧水漾波,归舟胜景开明 镜 风卷霞光,鲜花沾露,游鹤仙乡列翠 屏 7.古田风光(七绝) 白云缥缈沐华光,鸭戏银波铺锦忙。映水楼台莺唱月,小城如画境流香。

8.水口镇嵩溪村(联) 银耳丰年传喜报 香菇秀色胜春光 9.古田县-鸟儿排队(七绝) 畅怀丽日放新晴,会意白云移步轻。线上鸟儿排队乐,和谐世界暖群生。 10.古田溪水库泄洪(联) 白影画盈,千峰环秀色 洪声雷动,万水拱惊涛 11.翠屏湖(联) 湖上春风吹沃野 天边霞影映瑶屏

12.临水宫-台湾信众敬拜圣母(联) 天降圣母,两岸同参期大统 世敬尊神,九州共拜盼团圆 13.盘歌会(联) 锣鼓咚咚,春风欣舞凤,香曲绝非天 上有 歌声阵阵,畲岭喜腾龙,佳人最是此 间多 14.古田翠屏湖(联) 碧涧似琴,推波映日春天早 丹崖如画,断雨拦云惠泽多

15.翠屏湖-百鸟朝凤 绿染湖心,群峰向阳春不老光开山色,百鸟朝凤景无边 16.翠屏湖锁岛 烟锁翠湖开妙境 云横绿岛入幽怀 17.翠屏湖(联) 相爱相亲窝里鸟 和谐和美世间人 18.翠屏湖-孔雀(联) 情偕孔雀游,春回大地 梦绕牡丹舞,福满人间

19.翠屏湖蛇岛(联) 金蛇出洞迎新岁 喜鹊登枝祝太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