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地铁修建期交通分流的优化模型

基于地铁修建期交通分流的优化模型

基于地铁修建期交通分流的优化模型
基于地铁修建期交通分流的优化模型

地铁线路设计规划模型 数学建模

地铁线路设计规划模型 一、摘要 二、问题重述 某城市中心城区(如图1所示)规划修建地铁,要求从该中心城区任意一点出发,到最近的地铁站的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试通过建立模型解决下列问题:(1)最少要建多少个地铁站?(2)按最少数量的地铁站分布,设计出最佳 图1:某城市中心城区的简化图,其中AGCB为梯形,DEFG为矩形,坐标A(0.5, 4.8), B(0, 2), BC=7.5, AG=3.5, DE=2.8, EF=7.3。图中每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3km。

三、名词和符号说明 四、模型假设 五、问题分析 本题中规划的中心城区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所以地铁分布时不能简单的按规律建立。我们设想的是先建造一种拥有最佳有效面积的地铁站点。首先,我们利用微分的思想,以地铁站为圆心,800m 为半径画圆再在圆内画内接多边形,希望最后能将两个圆内内接多边形重叠之后重叠的面积尽量少。之后,我们又从化学原子排列规律中得到了另一种模型,从中我们再比较选出最佳的模型。之后,我们利用CAD 按比例画出题目的图与地铁站点阵进行比较,为了获取地铁站间的距离,我们用C 语言编了一个程序计算出每个地铁站的距离矩阵,最后再利用Matlab 画出地铁站点图的最小生成树,从中得出最佳路线。 思路一:我们抛开这个城市的图形,以地铁站为圆心,800m 为半径画圆,如图5-1。 图 5-1 然后,为了使所有两个地铁站能无缝地接在一起,我们把这个图尽可能多地划分成内接多边形。如图(b )~(e )。 .... 图 5-2图5-3 图 5-4 图 5-5 这里,我们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要使内接多边形能接在一起,内接多边形的角度必须能整除360,n 边形内角和为(2)180n -?,每个内角为(2)180n n -?÷。满足整除360,只有n=3,4,6。 现在,我们先假设

上海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上海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编制依据(1)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3) 有关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规范编制范围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海南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内容:(1) 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车站;(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海南站区间隧道;(3) 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锦

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海南站车站(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和上海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海南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内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

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设计概况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海南站站改建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海南站站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R1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R1线上海南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柳州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海南站,为漕~南区间,全长,其中包括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海南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上海铁路

交通量预测模板

3.3 交通预测及分析 3.3.1 预测的总体思路 3.3.1.1 概述 路网交通量预测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主要依据,预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决策。本项目交通预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总的预测交通量。 背景交通量预测——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背境交通量,即相关道路上的穿越交通量,起止点均在项目范围之外,主要由项目相关道路的现有交通量在研究期限内相应增长而得到;其二为研究区域内其它新建项目的交通量,由交通影响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分配而获得。背景交通量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步骤预测法,并利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作为计算工具。通过对现状与规划资料(土地、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的调查研究,通过进行交通小区的划分,并据此建立交通模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得到交通生成量;采用重力模型进行收敛计算,得到小区分布交通量;通过交通方 式划分,得到机动车的出行量;采用均衡分配法进行分配,得到拟建项目的路段及交叉口流量。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交通分布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拟建项目交通量。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根据该项目的开发强度及不同用地类型出行发生和吸引率,预测该开发项目目标年内部生成的交通需求。 图3-24 交通量预测流程图 3.3.1.2 预测依据 预测的主要依据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2)《眉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眉山2030)》 3)《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4)《眉山市城市规划条例》 5)《眉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6)《眉山市城市交通规划》(1999-2020)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眉山市统计年鉴2009》 10)《眉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集疏运网络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防水施工及测量监测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防水施工及测量监测方案 第1节防水施工方案 1.1 防水工程概述 X站主体结构、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部位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Y站结构主要包括车站主体和三个风道及七个出入口、五个市政配套疏散口,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结合工程特点、施工方法、使用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盾构区间防水工作以砼自防水、管片接缝防水及接口防水为重点,同时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框型弹性密封垫圈,以满足管片施工、运营阶段的接缝防水要求,并制定各项防水施工措施。 1.2 防水工程要求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严格细致地做好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操作规程,同时针对防水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重点、难点控制区域进行专项施工安排。 针对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渗水、边坡失稳、涌泥流砂等现象,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以往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相关的物资储备,准备好地面排水及基坑内抽排水系统。

针对各工序工程情况成立由丰富操作经验的工人及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作业班组,主要施工人员有执业资格证书,对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在防水工程施工中,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应有完整的施工检查记录,做到层层把关,保证施工过程防水措施质量。 防水材料合格证齐全,取样试验合格,样品封存,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材料的生产厂家资质,品牌报监理,建设方确认。 1.3 车站结构防水 1.3.1 结构防水方法 (1)全包柔性防水层防水:顶板为2.5mm厚单组份聚氨酯涂膜防水层,侧墙为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采用喷涂工艺),底板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厚1.5mm。 铺设防水卷材的基面必须坚实、平整,找平层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最大孔隙不得超过4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否则,须进行修补。基层倒角不得小于50mm。 铺设防水卷材前,找平层必须干净、干燥,基面含水率小于9%。检查干燥程度的方法,可将1m2卷材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小时后掀开,覆盖部位上和卷材上均未见水印者

地铁列车节能运行的两阶段优化模型算法研究

第11卷第1期2011年2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 l o f T ransportation System s Eng i nee ri ng and In f o r m ati on T echno l ogy V o l 11 N o 1 F ebruary 2011 文章编号:1009 6744(2011)01 0096 06 地铁列车节能运行的两阶段优化模型算法研究 丁 勇*1,2,刘海东1,栢 赟1,周方明1 (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2.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铁路系统工程与交通安全研究所,不伦瑞克38106,德国) 摘要: 地铁运输系统是城市公共系统中最大的耗能系统,列车节能运行具有重要的意 义.结合地铁列车运行特点与机车操纵规则,提出了在起伏坡道与定时约束条件下地 铁列车节能运行的两阶段优化方法.第一阶段,建立了寻求站间最佳惰行控制次数及 惰行控制点的优化模型;第二阶段,建立了合理分配各个站间区间列车运行时间的优化 模型.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算法.与既有方法相比,在运行时分相同 条件下,经过两阶段优化后,列车运行能耗下降了19.06%,列车运行恢复正点的能力 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铁路运输;节能;惰行;运行恢复时间;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 U491文献标识码: A A Two LevelOpti m izationM odel and A l gorit h m for Energy Efficient Urban Trai n Operation D ING Yong1,2,L I U H a i dong1,BA I Yun1,Z HOU Fang m i n g1 (1.Schoo l of T ra ffi c and T ransporta tion,Be iji ng Jiao tong U niversity,B eiji ng100044,China; 2.Institute of R a il w ay Sy stem s Eng ineer i ng and T raffic Safe ty,T echn i sche U n i versit t Braunsch w eig, Braunschw eig38106,G er m any) A bstrac t: M etro takes the m ost pa rt of energy consu mption i n urban pub lic se rv ice system s,it s'i m portant to m ake the tra i n m ove m en t i n an energy effic i ent w ay.Based on the character i stics o f train m ove m ent and contro l rules o f l o como ti ve,an urban trai n runni ng on an uneven railw it h the spec ific run ti m e f o r m i n i m al energy consu mption can be f o r mu l a ted as a t wo level h i erarch ica l proble m.On the first leve1,an opti m iza ti on m ode l i s desi gned to dec i de t he appropriate coasti ng po i nt(s)and number(s)o f inter stati on run for en e rgy e ffi c ient urban tra i n operati on.O n t he second l eve1,an opti m ization model o f a rran g i ng the tra i n travel ti m e o f i nte r station run is presented for m i n i m al energy consu m pti on.A l gor it hms for solv i ng t he t wo level opti m i zati on m ode l are dev eloped based on G eneti c A l go rith m.A case st udy s how s that the t wo level opti m i zati on m odel and a l go rith m are e ffecti v e for energy e fficien t urban train opera tion on a l ong distance li ne w it h severa l sections.T he resu lt i ndicates that the t w o l eve l me t hod can save energy19.06%w ithin scheduled run ti m e and enhance t he recove ry ability o f tra i n movement co m pared w ith traditi onal m ethod. K ey word s: ra il way transpo rtati on;energy e fficien t;coasti ng;tra i n recovery ti m e;GA CLC nu m ber: U491Docum en t cod e: A 收稿日期:2010 08 06 修回日期:2010 10 28 录用日期:2010 11 08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I RT0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34010,70971010). 作者简介:丁勇(1974-),男,新疆乌鲁木齐市人,讲师,博士. *通讯作者:yd i ng@b jt https://www.doczj.com/doc/7243996.html,

2018年全国地铁轨道交通项目

预期招标年预期招标时间大区/地点项目名称招标模式标段车站数量数量预期2018年2018年3月DG-云南昆明地铁5号线总包环控电控柜20520 2017年2017年12月CC-河南郑州地铁3号线1期总包环控电控柜21546 2017年2017年12月NA-天津天津地铁Z4线总包400V开关柜23552 2017年2018年3月DG-云南昆明地铁5号线总包400V开关柜20480 2017年2017年11月CC-河南郑州地铁3号线1期总包400V开关柜21504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10号线甲供400V开关柜24576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4号线3期总包400V开关柜13312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6号线1期甲供400V开关柜20480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8号线2期甲供400V开关柜12288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8号线1期待定400V开关柜6144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5号线2期甲供400V开关柜7168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6号线2期甲供400V开关柜8192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2号线3期甲供400V开关柜372 2017年2017年12月SA-广东深圳地铁3号线3期南延甲供400V开关柜124 2017年2017年11月SE-福建厦门地铁2号线1期总包400V开关柜23552 2017年2017年11月EA-安徽芜湖轻轨1号线总包400V开关柜25600 2017年2017年11月EA-安徽芜湖轻轨2号线1期总包400V开关柜11264 2017年2017年11月SE-浙江杭州地铁1号线3期总包400V开关柜5120 2017年2017年11月SE-浙江宁波地铁2号线2期甲供400V开关柜5120 2017年2017年11月SE-浙江宁波轨道交通奉化线2期甲供400V开关柜6144 2017年2017年11月SE-浙江宁波地铁4号线甲供400V开关柜25600 2017年2017年11月EA-安徽合肥地铁1号线3期甲供400V开关柜372 2017年2017年11月EA-江苏苏州地铁5号线甲供400V开关柜34816

成都地铁1号线某车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范围、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范围 1.2 编制依据 1.3 遵循的技术标准 1.4 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2.1.1地理位置 2.1.2工程范围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工程地质特征 2.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4工程施工环境 2.5 主体结构型式 2.6 主要工程数量 2.7施工难点、重点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项目人员及组织机构 3.1总体部署原则 3.1.1施工重点实施目标 3.1.2 总体施工顺序 3.2 项目人员及组织机构 3.2.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3.2.2 主要管理人员及配置 3.2.3项目作业队配置 3.2.4 各主要岗位及职能部门职责 3.3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3.1施工技术准备 3.3.2 施工队伍及人员准备

3.3.3 材料准备 3.3.4 施工设备准备 3.3.5 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准备 3.4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及说明 3.4.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3.4.2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及说明 3.4.3 主要临时设施数量及面积 3.4.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4.1工程项目总体施工方案 4.1.1施工区段的划分 4.1.2各施工区段施工方案 4.2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4.2.1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4.2.2. 基坑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1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4.2.2.2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3 冠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4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4.2.2.5基坑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6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7 钢管支撑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8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2.2.9 土钉墙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4.3.1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4.3.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3.2.1 结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3.2.2 模板施工方法 4.3.2.3钢筋施工方法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调查综述 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路线推荐方案全长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 /日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的资料分析,计划建设的荔波县瑶山至捞村改扩建公路工程是荔波县境内的重要公路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公路沿线工业和乡镇的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交通保障。 预测远景交通量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 趋势交通量是指现有公路交通量按照它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是指公路的开通,使它所覆盖的影响区内经济和交通体系的深刻变化,诱使经济、产业迅猛增长,则会新产生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是指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和航空)转移过来的交通量。对本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与本项目有竞争关系的其它运输方式存在,因此本项目不考虑转移交通量。 根据分析,本项目的远景交通量主要由趋势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组成。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由于该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工程,大部分为改造路段,且公路沿线均设有交通观测点,因此该项目不作OD调查,采用沿线历年断面交通量与影响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及规划,进行相关分析,预测未来特征年的远景交通量。 交通量预测 3.4.1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确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10]178号文件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调查年到项目建成后20年;

轻轨与地铁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一章前言 1、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土建工程《招标文件》通用及专用部分。 (2)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土建工程问题澄清及补遗材料。 (3)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工程地质堪察资料及初步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4)原有地面建筑物的基础结构资料和现场勘察。 (5)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如下: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J204-86);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J404-87);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007-2002); 地下铁道、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4-8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铁路隧道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417-87); 工业建筑腐朽设计规范(GBJ46-8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铁道部部级优秀工法汇编(93-98); 国家、部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 (6)本投标人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机械配套能力。 (7)本投标人地铁施工及其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 2、编制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详勘等资料,在认真研究,充分领会业主对工期、造价、质量、管理以及维护安全稳妥的施工环境意图的基础上,考虑本投标人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围绕安全、质量、加快进度和节省造价的目标进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本投标人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合理提出施工组织计划和稳妥的施工方案及相应的管理、保证体系,最大限度的运用我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各种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组织管理。 第二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范围 本标段工程包括磁器口车站、天坛东~磁器口区间两部分,起讫里程K4+981.150~K6+159.190,全长1178.04m。其中车站长180.00m,区间长998.04m。 磁器口站(K5+979.190~K6+159.190)位于崇文门外大街与两广大街的交叉口下,是北京地铁5号线与规划北京地铁7号线的换乘站,车站主体与崇文门外大街走向一致。车站结构为三拱两柱双层结构,采用暗挖法施工。如图1.1-1 磁器口车站平面图。 车站中心里程为K6+083.390,共设四个出入口,其中西南、西北出入口设置在街角绿化带内,东北、东南出入口与规划中的新世界地产建筑物合建;车站南北两端各设置一条风道,风亭分别位于车站西南角和东北角,处于崇文门外大街的道路红线以外。设有两个通风口,分别位于东北和西南位置,与车站两端头连接,施工期间作为车站的施工通道。 天坛东~磁器口区间(K4+981.150.190~K5+979.190)线路从天坛东门站出来以后,沿天坛东

交通预测模型【对各种交通流预测模型的简要分析】

交通预测模型【对各种交通流预测模型的简要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趋严重。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城市交通专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试图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流预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几十年来,专家和学者们用各种方法建立了许多相对精确的预测模型。本文在提出交通流短期预测模型应具备的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几类主要模型的结果和精确度。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模型;展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研究尚处于探索成长阶段,交通量预测主要采用个别推算法,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以路段交通量作为研究对象;间接法则是以运输量作为研究对象,最后转换为路段交通量。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分析预测多采用“四阶段”预测,该法以机动车出行起讫点调查为基础,包括交通量的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

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利用各学科领域的方法开发出了各种预测模型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六类模型: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交通仿真模型、非参数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混沌理论的模型、综合模型等。这些模型各有优缺点,下面分别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 这类模型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交通历史数据。一般来说统计模型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它假设未来预测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有相同的特性。研究较早的历史平均模型方法简单,但精度较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解决不同时间、不同时段里的交通流变化问题,但静态的预测有其先天性的不足,因为它不能解决非常规和突发的交通状况。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比较成熟,用于交通流预测,所需的检测设备比较简单,数量较少,而且价格低廉,但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适用性差、实时性不强,单纯依据预先确定的回归方程,由测得的影响交通流的因素进行预测,只适用于特定路段的特定流量范围,且不能及时修正误差。当实际情况与参数标定时的交通状态相差较远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3)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3) 2.2 线网空间形态与构架问题研究 (5) 2.3 关于地铁线网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8) 第三章地铁站站址规划 (9) 3.1车站开挖对地标建筑物的影响 (9) 3.2车站开挖对地下建筑物的影响 (10) 3.3车站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11) 3.4车站开挖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3.5地铁车站开挖方法受多因素影响时的选择 (13) 3.6小结 (13)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3)

第一章综述 近年来,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勃发之机,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加速地铁建设, 一些百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如西安等也在积极筹划和兴建地铁, 无疑,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好兆头。 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组成结构及外部运行环境都是决定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地铁网络总体布局规划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它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如道路及地面常规公共客运等)的协调关系,乃至与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的协调关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地铁线网的总体布局规划作为线路建设的依据,将来形成的地铁系统很难保证有较理想的运行效能。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如何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线网空间构架形态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是线网规划理论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也是涉及规划方法的问题。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线网规模(线网营运总里程)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换言之,一个城市地铁线网的总体规模无疑应当与上述客观条件相匹配,否则无法保证线网运营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编制线网总体布局规划时,往往只注意线网覆盖面及线网的具体构架,而不作合理规模的论证,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地铁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国外的情况看,伦敦、巴黎、东京以及莫斯科等

地铁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DOC)

前言 随着我国迅速发展城市化进度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随之而增加的人口和私人轿车,致使交通负荷增加,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由于地铁有节省土地、减小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速度快、车次多、客运量大,安全、准点、舒适等优点。所以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最佳者莫过于地铁了。地铁用于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已经为世界各国建设专家所共识。地铁的出现也会使地铁沿线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正处于急速发展的时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本设计是根据沈阳东陵路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进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最大程度的反应了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已有的工程实例,把每一项工程都力争做到最好。 本设计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工程概况,介绍东陵路站的地质情况、设计标准依据及条件。第二章为基坑围护设计。第三章为主体计算,包括梁、板及柱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情况。第四章为施工组织设计,在本论文中比较重要,它能综合的反应这个工程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水平。第五章为工程概算,对施工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循序渐进的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对施工场地了解的不足,对地铁车站施工的经验匮乏,在本次设计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能谅解,同时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可以修改完善。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12.5%,公交车比例仅为14.7%。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

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交通量预测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因素很多,把握预测方向和提高预测精度,一值是世界各国交通研究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切交通问题研究的基础。本可研报告对交通量预测按照国际上业已成熟的四阶段模式,即交通生成、方式划分、交通分布和交通量分配进行的。是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及土地使用分析的基础上,对道路网络整体进行交通模拟。交通模拟中各种模型建立,都是进行相应统计检验后得到,模型精度一般在15%以内。 3.3 交通量预测内容及结论 3.3.1交通量的组成 本项目属于新建道路,对此情况,远景交通量一般只包括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二类。 1、诱增交通量 由于拟建道路的建成通车,其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效提升片区路网服务水平,与相邻道路之间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其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量较大。诱增交通量预测,目前采用的方法很多,一般以相邻路网的趋势交通量为基数预测诱增交通量,这种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区域间的运行时间、距离,按照“有无对比法”的原则,采用重力模型的思想,预测诱增交通量。这种方法计算工作繁杂,而且模型中的某些假定与实际情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五、工程规范类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1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 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 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 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

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 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 3.2.1预测思路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 (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 (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 (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3.2.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 该项目为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是白旗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由于公路交通是白旗唯一交通方式,因此本项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三面井嘎查敦廷高勒浩特至白生图浩特公路线上的观测点交通量调查分析得出,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比较大,由于省道的服务水平、道路路况等影响,在未来年单一的通道已经无法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交通量预测:主要是在现状交通量观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区未来年经济发展及项目所属通道运输方式发展趋势,测算公路通道的运输量,利用合理的预测方法进行

交通量预测

1.5相关规划及交通预测 1.5.2城市布局结构 城市规划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三翼、两轴四带’’。 l、“一心”:指中心城区,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湘西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2、“三翼”:指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和茅岩河风景名 胜区为主体的三个旅游职能片区。严格控制中湖、天子山镇发展规模,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与旅游服务品质。 3、“两轴”:指以澧水为纽带的城市发展轴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至天门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轴。 4、“四带”: 沙堤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武陵山大道,发展近郊休闲度假旅游。 茅溪河旅游发展带一一依托张桑公路,发展水上休闲项目和近郊旅游度假设施。 澧水旅游发展带一一为张家界市未来旅游服务中心和度假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 澧水城市职能拓展带一一是中心城区向东部拓展,完善城市中心地职能的空间拓展带。 1.5.3道路网规划 规划形成“两环五纵九连线’’的骨架路网结构。“两环”:快速路外环和子午路一迎宾路一大庸路构成的内环;“五纵”:茅岩路、天问路、溪西路、常德路一朝阳路、阳湖中路;“九连线”:子午路(内环以西)、荷花路、融山路、武陵山大道、沙堤大道、崇文路一永定大道、张峡路一永昌路、张联路一科技大道、官黎路一宝塔路。规划城市道路分为4级: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包括滨河景观路)和支路。 1、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主要包括南外环、西外环、机场一南外环联络线、北外环、枫中路、武陵山大道。 2、主干路 规划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30-60米。主要包括子午路、迎宾路、永定大道、大桥路、大庸路、崇文路、兑泽路、西溪坪路、永昌路、科技大道、沙堤大道、桔坪路、向家岗路及李家岗路等。 3、次干路 规划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0-30米,主要包括回龙路、天门路、解放路、岚清路和滨江东路等。 4、滨河景观路 规划沿澧水河沿岸设置滨河景观路,滨河景观路红线宽度为20-25米。 5、支路 规划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0-20米。 1.5.4交通量预测 1.5.4.1交通量基础资料 1、人口 1)总规分配人口 规划近期:市域人口规模172万人。 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按42.万人控制。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地铁、轨道交通土建及安装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及划分表

单位、分部和分项工程划分原则 一、编制及参考依据 1、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进行划分; 2、复合TBM法区间工程主要依据《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QB-051-2005)进行划分; 3、轨道工程主要依据《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进行划分; 4、地面及高架站、明挖区间工程、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所、运营控制中心、明暗挖车站主体结构及站厅层、站台层中的生产用房和设备用房、低压配电及照明、给排水及消防、装饰装修、与装修一并施工的综合管线安装等主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进行划分; 5、区间桥梁、路基工程则主要依据地方标准进行划分。 铁路隧道、复合TBM法区间、轨道等专业验收标准、规范必须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13年版)配合使用。使用过程中如遇有关验收指标不一致时,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确定。 二、本原则适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地面及高架车站、明暗挖车站的建筑工程、地面线(包括过渡段)区间和地下线区间的建筑工程(明挖、暗挖)以及站场工程。

术语 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一、单位工程 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轨道交通建筑物或构筑物,应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来划分。 二、分部工程 按专业性质、建(构)筑物的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的工程实体,应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来划分。 三、分项工程 按工种、工序、材料、设备类别和施工工艺等划分的工程实体。 四、检验批 检验批是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一个检验批的施工条件应基本相同,所用原材料及其质量要求应相同,形成的质量应均匀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